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

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首艦太刀風號(DDG-168)。此時太刀風號被當作護衛艦隊旗艦,

艦尾的127mm艦砲被拆除,改裝一座指揮艙室。

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朝風號(DDG-169)。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日本

(たちかぜ型/Hatakaze class)

建造國/建造廠 日本/三菱重工長崎廠
尺寸(公尺) 長142.9 寬14.3 吃水4.7
排水量(ton)

標準3850(DDG-168、169)/3950(DDG-170)

滿載52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三菱/GE水管鍋爐*2

三菱蒸汽渦輪*2/70000

雙軸 雙舵

航速(節) 32
續航力(海浬) 4400(20節)
乘員 277
偵測/電子戰系統 SPS-52B(裝備於DDG-168、169)/C(裝備於DDG-170)  3D對空搜索雷達*1

OPS-11B(裝備於DDG-168、169)/C(裝備於DDG-170) 2D對空搜索雷達*1

OPS-16D平面搜索雷達*1(裝備於DDG-168)

OPS-18平面搜索雷達*1(裝備於DDG-169)

OPS-28B 平面搜索雷達*1(裝備於DDG-170)

OPS-20導航雷達*1(改良時加裝)

NLOR-5/6 電子支援裝置*1(裝備於DDG-168)

OLT-3 電子反制裝置*1(裝備於DDG-168)

NOLQ-1-3 電子戰系統*1(裝備於DDG-169、170)

OLR-9B飛彈警告器(DDG-168完工後才補裝)

MK-36 干擾彈發射系統(SRBOC)*4(DDG-168完工後才補裝)

曳航具三型魚雷反制誘餌

聲納 OQS-3 主/被動艦首聲納*1 (DDG-168、169)

OQS-4 主/被動艦首聲納*1 (DDG-170)

射控/作戰系統

OYQ-1B(DDG-168)/2B(DDG-169)/4(DDG-170)作戰資料系統

MK-74 Mod3飛彈射控系統(每具包含一座AN/SPG-51C照明雷達)*2

FCS-1A火砲射控系統*1(DDG-168、169)

FCS-2-21C射控雷達*1(DDG-170)

艦載武裝

73式(MK-42) 五吋54倍徑艦砲*2(DDG-168在1999年將艦尾的MK-42拆除)

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改良時加裝)

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2(使用MK-46或89式魚雷)

MK-13 Mod4單臂發射器*1(裝彈量40枚,可裝填 韃靼/標準SM-1 MR防空飛彈與魚叉反艦飛彈)

12.7mm機槍*4

艦載機

姊妹艦

共三艘

艦名 編列預算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DDG-168 太刀風

(たちかぜ/ Tachikaze)

昭和46(1971) 1973/6/19 1974/12/17 1976/3/26 2007/1/15 1998/3/16~2007/1/15擔任日本海自旗艦
DDG-169 朝風

(あさかぜ/ Asakaze)

昭和48(1973) 1976/5/27 1977/10/15 1979/3/27 2008/3/21
DDG-170 澤風

(あさかぜ/ Sawakaze)

昭和53(1978) 1979/9/14 1981/6/4 1983/3/30 2010/6/25 2007/1/15~2010/6/25擔任日本海自旗艦

主要參考資料:全球防衛雜誌235、236期──ATECS日本版神盾系統:先進技術戰鬥系統(張明德著)


 

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是繼日本首艘配備區域防空飛彈的天津風號(DDG-163)飛彈驅逐艦之後,日本海自第二代的防空驅逐艦 ,是1967到1971年的第三次防衛力整備計畫中海自發展的重點項目(當時海自目標是建立由八艘護衛艦、六架直昇機組成的護衛隊群)。命名方面,本級艦採用日本驅逐艦慣用的天文地理名中的風部。從艦體、上層結構以及特殊的複合式煙囪/桅杆結構來看,太刀風級堪稱日本於1967年推出的高月級通用驅逐艦的放大版,裝備方面則改良自天津風號。 首艦太刀風號(DDG-168)造價約185億日圓,接近天津風號(98億日圓)的兩倍。

太刀風級二號艦朝風號(DDG-169)在1977年10月15日下水的照片。

太刀風級的基準排水量達3850噸,比天津風號(3050噸)提高不少,這使太刀風級能容納天津風號裝不下的五吋艦砲(天津風號只配備三吋艦砲),船型則沿襲類似天津風號的遮浪平甲板型;上層結構由前部大型箱型船樓,以及後部上層建築(包含煙囪桅杆、兩座照明雷達)組成。太刀風級採用兩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製造的美國GE水管蒸氣鍋爐(工作蒸氣壓力570psi,約40kg/平方公分,工作溫度攝氏450度,蒸氣產生量為每分鐘120噸)與兩部輸出功率各35000軸馬力的三菱蒸氣渦輪,最大航速32節。供電方面,前兩艘(DDG-168、169)使用兩部1500KW的蒸氣渦輪發電機,三號艦澤風 (DDG-170)則使用兩具功率1800KW的蒸氣渦輪發電機,分別佈置在前、後機艙;此外,還有兩部300KW的緊急用柴油發電機。太刀風級的蒸氣系統是根據天津風號系統的經驗開發而來,其蒸氣渦輪主發電機設計上就是隨時在運轉(包括停靠時),這能使出港時蒸氣系統暖機時間大幅縮短,從天津風號的4小時大幅縮減到30~45分鐘。

太刀風級絕大部分的武裝都與美國在1960年代建造的亞當斯級(Adams class)飛彈驅逐艦相同,包括MK-13飛彈發射器、兩門73式(美國MK-42日本版)5吋自動艦砲、八聯裝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三聯裝324mm反潛魚雷等。帳面上,太刀風級的防空接戰能量跟天津風號相同,都配備兩具SPG-51照明雷達與一座MK-13單臂飛彈發射系統 ,使用RIM-24韃靼(Titar)或後來的標準SM-1防空飛彈;相較於天津風號,太刀風級防空作戰最大的改進,是引進OYQ-1/2武器管制系統(見下文),把雷達探測跟防空武器系統整合在一起,將中間的資料傳輸、處理自動化,免除人工設定交換,接戰效率大幅提高。

太刀風級在服役期間經過改良,追加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並提高對反艦飛彈的偵測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前兩艘太刀風級的SPS-52B三維對空搜索雷達的電子裝備艙設置在第二鍋爐室上方,操作時直接受到鍋爐室溫度、濕度影響,導致雷達設備故障頻仍;此後,海上自衛隊特別注意改善雷達裝備艙的工作環境,付諸於第二、第三艘太刀風級上,於是雷達的可靠度就顯著改善。

太刀風級雖然是防空艦艇,但仍配備有ASROC反潛火箭和魚雷發射器,因此艦載火力相當全面。太刀風級並未設置直昇機庫與直昇機起降甲板,僅在艦尾規劃一個直昇機垂直補給區。相較於天津風號,太刀風級兩門MK-42艦砲分別設置在艦首跟艦尾(天津風號兩門縱列在艦首),而ASROC反潛火箭則移到艦首主砲後方的B砲位(天津風號則在艦體中部),這兩種武器的射界優於天津風號。太刀風級的MK-13發射器是改進型號,除了裝填標準SM-1防空飛彈之外還可裝填魚叉反艦飛彈(天津風號沒有這種武器)。

首艘太刀風級的太刀風號(DDG-168)採用OYQ-1武器管制系統, 是日本海自第一代實用化的艦載戰鬥系統,可在防空作戰中擔任艦隊指揮核心,並在必要時接替艦隊旗艦的職務;而第二艘本級艦朝風號(DDG-169)則採用OYQ-2戰鬥系統。OYQ-/2B的架構與美國海軍早期的NTDS Mod3作戰系統(配備於一些早期的飛彈巡洋艦上)類似,以兩具30位元的CP-642B電腦為核心,搭配UYA-4單色顯控台,整合美規Link-11雙向資料鏈與Link-14單向資料鍊(Link-11是服役後才追加的),而艦上的SPS-52B對空搜索雷達本身也有一部專屬的UYK-15電腦。OYQ-1/OYQ-2能同時處理128個本艦感測器搜獲的目標以及另外128個由友軍透過資料鍊傳來的目標資訊 ,處理能量大於海自第一種戰鬥系統──裝備於高月級驅逐艦、只有一部CP-642B電腦的NYYA-1。不過OYQ-1/2並未將艦上標準SM-1防空飛彈的射控功能完全整合進來,僅負責目標指 派,接下來飛彈發射後的射控工作就交給兩具MK-74 Mod13飛彈射控系統(各包含一具SPG-51C照明雷達)負責;此外,OYQ-1/2也不包含問電戰系統的運作。在當時,美國的軍事技術輸出較為嚴格,因此無法將完整的NTDS戰術系統以及WDS MK-13武器指派系統(兩者是一體運作)輸出給日本。OYQ-1/2在早期也被稱為武器入口系統(Weapon Entry System,WES),與真正的艦載戰鬥系統還有一段差距。 太刀風號在1989年2月至9月的升級翻修作業中,把戰鬥系統升級到OYQ-1B的水平,而朝風號(DDG-169)則在1989年12月到1990年6月的升級作業中,把戰鬥系統升級到OYQ-2B的水平。

最後一艘本級艦澤風號(DDG-170)比前一艘朝風(DDG-169)晚了五年編列,因此作了 不少改良,標準排水量增加了100ton, 聲納、雷達等電子裝備做了不少改良(例如以OQS-4艦首聲納取代前兩艦的OQS-3、以SPS-52C對空搜索雷達取代前兩艦的SPS-52B),並換裝 堪稱日本海自第二代戰鬥系統的OYQ-4作戰系統。UYQ-4的基本架構與美國1970年代裝備於防空驅逐艦上的JPTDS戰鬥系統類似,功能較日本海自第一代的NYYA-1與OYQ-1/s等系統更完整 ,除了雷達與聲納信號之外,更首度將電戰系統的運作包含進去 ;這是因為建造前兩艘太刀風級到澤風號之間,美國放寬了對日本的軍事技術輸出範圍,因而能將更完整的艦載作戰系統相關技術輸出給日本,使日本得以完成OYQ-4。OYQ-4的核心為一具32位元的UYK-7數位電腦(JPTDS為兩部CP-642B),另外還有一具負責武器射控的UYK-20中型電腦,並搭配UYA-4單色顯控台,整合有Link-11/14資料練。澤風號的 所有雷達(含SPS-52C、OPS-11C與OPS-28)、電子支援系統以及友軍透過Lnk-11/14資料鏈傳來的資料都直接由UYQ-4處理,唯艦首0OQS-4聲納獲得的資料交由獨立的SFCS-6A反潛射控系統處理。

電子戰方面,太刀風號服役初期裝備OLT-3 電子反制裝置(ECM)以及NOLR-6電子支援系統(ESM),成軍之後又補裝針對空射反艦飛彈(ASM)的OLR-9B截收警告器(RWR)以及MK-36 SRBOC干擾彈發射系統,屬於日本海自的第二代電子作戰技術。其中,OLT-3電子反制裝置類似美國AN / SLQ-17,具有瞄準式與阻塞式干擾模式,也有轉發式欺騙干擾功能。NOLR-6 電子截收裝置類似美國AN/WLR-8(V)4,其接收天線包含位於桅杆高處的全向接收天線以及設置於桅杆兩側較低處的旋轉式V/ UHF指向性天線,能快速測量目標信號的方向、脈衝回覆頻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脈衝寬度、幅度、調制方式、周期等重要特徵,與資料儲存體內儲存的電子系統信號特徵進行比對,進行分類與識別,其後端儲存體可以存儲約300多種電磁波裝置的信號。OLR-9B類似類似美國 AN / WLR-11,包含四個圓柱狀的接收天線,能瞬間測量目標信號的頻率。在太刀風號剛服役時,OLT-3、NOLR-6以及OLR-9B彼此之間獨立運作,各自連結到艦上作戰系統。而後兩艘太刀風級朝風(DDG-169)與澤風(DDG-170)則換用NOLQ-1系列電子戰系統,這是日本海自第一種整合式電子戰系統,結合了電子反制(NOLQ-1 ECM)與電子截收( NOLQ-1 ESM )系統,分別取代了原本的OLT-3與NOLR-6,並指揮MK-36 SRBOC干擾彈,而OLR-9B飛彈警告器則仍然是獨立設置。  NOLQ-1引進同時期具備瞬時跳頻能力的超外差接收器(Super Heterodyne Receivers,SHR)技術,這是當時美國電子戰發展的新趨勢;NOLQ-1由兩部ESM接收機、兩部ECM發射機、一部信號處理器、指令控制器、一個監視天線、一個定向天線構成,ESM接收探測到電磁波信號並進行分析、測量、紀錄,與儲存體中已知的電磁威脅信號比較;如果確定為威脅,就指揮ECM天線發射干擾波。

繼太刀風級之後,日本海自在1980年代中期建造了脫胎自太刀風級的旗風級飛彈驅逐艦,後者的武裝配置作了一些改良,並改採燃氣渦輪動力系統。

太刀風級首艦太刀風號在1998年拆除了艦身後段的73式五吋艦砲,原位置改用來安裝艦隊司令相關設施,1998年3月16日起正式接替原本的旗艦叢雲號(DDK-118),成為日本海自護衛艦隊的第三代旗艦。作為旗艦,太刀封號在原艦尾MK-42砲位加裝司令部指揮艙室與相關設備,作戰指揮室設有大型顯示器來顯示各戰術資料鏈與指揮支援系統傳來的各種情資,並能透過資料鏈與美國海軍的作戰指揮系統聯合作業。此外,艦上起居設施也經過改善,以容納自衛艦隊司令官以及司令部幕僚。

日本海自分別於2002與2003年各訂購了一艘改良型金剛級飛彈驅逐艦,用於取代太刀風級驅逐艦。在2007年1月15日,太刀風號除役,海自旗艦的地位由姊妹艦澤風號取代,為此澤風號也進行了類似太刀風號的改裝,容納司令部幕僚人員以及指管通情設備,但沒有像太刀風號一樣拆除後部5吋艦砲。 澤風號服役到2010年6月25日除役,此後海上自衛隊便取消了旗艦的編制;因此,作為海自第四代旗艦的澤風號,也成了海自史上的末代旗艦。在2009年6月,業已除役的太刀風號被作為海自艦隊實彈演習的靶艦,同時測試艦體鋼板在艦砲命中時的破損效果,作為日後設計新艦的依據;演習末了,太刀風號遭到海自潛艦以魚雷擊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