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未成的CVH直昇機輕型航空母艦

 

1959年日本海自計畫的CVH輕型反潛直昇機航空母艦的想像圖。由於政治上太過敏感,

加上當時海自無力負擔等因素,這個構想很快就遭到防衛廳否決。

尺寸(公尺) 長約166.5,舷寬約22,吃水6.5

飛行甲板長約155,寬26.5

排水量(ton)

標準約8000

滿載約140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鍋爐X2

蒸汽渦輪*2/60000

雙軸

航速(節) 29
續航力(海浬)

偵測/電子戰系統

OPS-1對空搜索雷達

OPS-3A對海搜索雷達

聲納 SQS-4艦底聲納X1
射控/作戰系統 MK-63火砲射控系統
乘員

艦載武裝

MK-27雙聯裝76mm 50倍徑快砲*4

其餘不詳

艦載機

HSS-2A海王反潛直昇機*18

──by captain Picard


在1951年美國即將結束對日本佔領並且由日本重組自衛武力時,日本內閣成立的日本海上武力重建委員會(稱為Y委員會)在1952年左右完成名為「新日本海軍再建案」的研究報告(詳見日本海上自衛隊發展歷程一文),其中就包括打算自美國購買一艘二次大戰的護航航空母艦(CVE);但由於政治敏感性過高,以及當時日本整體國力不足以負擔這份方案,所以「新日本海軍再建案」很快就消失無蹤。

在1990年代中期,日本一位名叫岡田幸的造船技師與艦艇研究家,首度在雜誌上披露日本海自在1959年秘密研究的直昇機輕型航空母艦(CVH),當時海自希望 將CVH即時納入1960年公佈的防衛廳第二次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1962至1966年執行)。 由於這個計畫僅在初步草案階段就遭到否決,因此欠缺具體的資料,而岡田幸則是根據這項草案繪製的兩面圖,大致推算出CVH的性能數據

根據草圖,CVH的全長約爲166.5m,水線長160m,舷寬22m,吃水6.5m, 以這種尺寸推測出的標準排水量約8000ton,常備排水量約12000ton,滿載排水量約14000ton。 CVH採用全通式飛行甲板,艦首不採用球鼻,採用開放式艦首(即艦首與飛行甲板之間沒有完全封閉),飛行甲板下方為一層直昇機庫,機庫的長度並未延伸到艦體最末端,而在艦尾留下一個低一層的小艇搭載甲板,使得艦體呈現長艦首艛構型,據說這樣的設計是減少艦體排水量以及水線以上的風壓側面積,加強抗搖、抗衡風能力與復原力。CVH的艦島位於右舷,大型直立式煙囪緊鄰於艦島後方,艦內的排煙通路設置於艦體中央處。

CVH的全通式飛行甲板長155m,最大有效寬度達26.5m,甲板升降機之後的飛行甲板共設有三個起降點,能同時讓三架直升機進行起降操作;艦上總共有兩具升降機,其中,甲板升降機位於艦體前段偏左處,艦橋後方則設有另一具舷外升降機。下甲板直昇機庫長度112.5m,最大寬度22m,最多可容納18架HSS-2海王反潛直昇機。機庫內部位於右舷升降機的前方(距離艦體中心約4m處)以及機庫末端都設有能阻絕火勢與濃煙的滑門,發生火災時能將機庫分割開來,把火勢與濃煙控制在局部的範圍內;必要時,機庫末端緊鄰艦尾救生艇甲板處的滑門還可以打開。為了進行洋上燃料補給,CVH兩舷各設有兩個洋上補給接口,上甲板的前後共有四個接口,設有專用的補給用輸油蛇形管;這些接口位於直升機庫的側壁,平時由密閉門閉鎖起來。

CVH反潛直昇機航母草圖。

CVH的內部配置草圖。

結構設計方面,CVH艦首艛甲板以下的艦體除了主機艙之外,被劃分為四層全通式甲板,超過艦長75%的區域設有直達下甲板下部的雙層艙底以及二列至四列的水密/油密縱向隔板,而這些區域就劃分成防水隔艙以及燃料艙等。CVH的動力系統為兩個蒸汽鍋爐,帶動兩具蒸汽渦輪,雙軸推進,主機組分置於一前一後的兩個主機艙內(位於艦體中段處),兩機艙之間留有8m長的距離,即便其中一處機艙的艙壁破裂進屬,波及另一個機艙的機率也不大。兩個主機艙內,各配置一具蒸汽鍋爐、一具蒸汽渦輪、一套傳動減速齒輪以及一根由機組帶動的大軸;根據推測,CVH很可能使用與同天津風號飛彈驅逐艦 (同樣規劃於二次防之中)相同的動力系統,兩套鍋爐與蒸汽渦輪的組合總共能輸出60000軸馬力,最大航速估計約29節。在主機艙附近的中間艙區一帶,下部是輔機艙,上部是糧食冷藏庫以及冷卻系統的制冷機艙,艦底部分包括燃料艙以及淡水艙。為了強化防護能力,艦上主機艙、輔機艙、彈藥艙、儲存航空燃料的輕質油庫、聲納室及導航陀螺儀室等關鍵要害區域被安排在水線以下的防禦裝甲帶內,主機艙和彈藥庫部位的兩舷都被四縱列隔艙板所保護,此等防禦配置與二戰時代三萬噸級的艦隊型航空母艦相當;至於航空燃料庫則採用雙層艙壁,外層艙壁採用裝甲用鋼板,內壁與外壁各自獨立,中間保留一定的空間,這使得 艦體承受強大外力時,兩層艙壁同時受損的機率降低,較能防止輕質燃料的油氣外洩;而主輪艙、輔機艙、彈藥艙、魚雷及深水炸彈庫採用的一層縱向艙壁採用裝甲用鋼板,以強化防護能力。

裝備方面,CVH預定採用的電子裝備包括OPS-1型對空搜索雷達與OPS-3A型對海搜索雷達,主桅頂上設有一個鐘狀的太康導航天線,艦底設有SQS-4型聲納。武裝方面,CVH共裝備四座MK-27雙聯裝76mm 50倍徑高平兩用快砲(採用開放式砲塔),分別安裝於左右兩舷各兩個伸出舷外的橢圓形砲台上;其中,左舷的後砲台前設置一座MK-63射控系統,用來指揮四門76mm快砲的防空射擊。

CVH的基本設計仍帶有二戰型航母的影子,背後的理念則類似於美國在二戰之後的CVS反潛航空母艦,搭載S-2固定翼反潛機與反潛直昇機;而專門搭載大量反潛直昇機的CVH,就相當於CVS的全直昇機化縮小版本 。此外,後來美國在1970年代初規劃的「制海艦」(Sea Control Ship),專門搭載反潛直昇機並與護航母搭配組成反潛獵殺艦隊,概念上也與CVH有異曲同工之妙。依照部分消息,一開始日本海自有規劃兩種版本CVH,CVH-A除了搭載18架SH-3J海王反潛直昇機之外,還能攜帶4架美製S-2追蹤者(Tracker)固定翼反潛機,整體能力與美國同時期反潛航母(CVS)類似;而CVH-B則是單純操作反潛直昇機的版本,搭載18架SH-3J反潛直昇機;而日本最後探討的應該都是CVH-B。

當時日本海自打算以這艘CVH為核心, 搭配三艘反潛驅逐艦、兩艘防空驅逐艦與兩艘通用驅逐艦,組成一支反潛戰鬥群,以在遼闊的太平洋上對抗日益強大的蘇聯潛艦艦隊。此方案獲得美國太平洋海軍反潛部隊司令的認同,海自幕僚監部與美軍軍事顧問團就航母本身、艦載機與裝備形成經費分攤比例的共識。 不過此時日本海自面臨的客觀狀況還是跟十年前創立初期差不多,國防資源優先用於整建空中與地面武力,海上自衛隊定調於近岸專守 ;而西太平洋地區有實力雄厚的美國第七艦隊,根本不需要海自額外操心。此時日本海自距離成軍不過十年左右,實力與規模仍然有限,主要裝備盡是美國在二戰後汰換的小型護航驅逐艦、巡邏艦艇等,根本沒有力量去籌穫航母、組建一支戰鬥群並維持其運作。更重要的是,1959年至1960年美日安保條約的永續化,造成日本左翼(工人支持的社會黨以及共產黨等)與學生團體大規模反政府浪潮(稱為60年安保鬥爭),最後甚至造成日本岸信介首相在1960年5月強行通過美日安保條約後被迫下台,日本 內部在此種環境下自然難以同意航母的建造。因此,這艘一萬四千噸級CVH在二期防計畫審查時,被防衛廳以下列理由否決:

1.即便傾全力建造了CVH,數量也只有一艘,兵力還是不足,風險也太大。

2.當時艦載直昇機每飛行75小時便需精密保修一次,而CVH的規劃並無此能力;如果要充實直昇機維修能力,則CVH的人員編制還需再增加120名,如此勢必得 進一步擴大艦體艙室,建造與日後操作維持成本恐非當時日本所能負擔。

3.當時海上自衛隊尚未擁有合乎需求的遠洋油彈補給艦艇(陣中只有一艘1962年剛成軍、不到一萬噸的小型補給艦濱名號,艦上的後勤補給設施屬於老式設計,不可能肆應遠洋艦隊的需求),無法支援CVH戰鬥群長時間在外海作業。

4.先前防衛廳對於CVH戰鬥群提出的效益估算如偵巡範圍、接戰次數與擊沈率都過度樂觀;例如,估計CVH戰鬥群在一天一夜便能偵巡600x40海里的範圍,有必要重新檢討。

5.基於國防資源分配的優先順序,當時日本海自的作戰主要是確保領土周邊海域的安全,不包括外海交通線。

放棄昂貴的CVH之後,日本海自在1960年代退求其次,規劃建造兩艘採用傳統驅逐艦構型、滿載排水量6800噸的直昇機驅逐艦(DDH),每艘可搭載三架反潛直昇機,並在1970年代建成;在1970年代, 日本海自又興起建造可搭載六架直昇機的領導直昇機驅逐艦(DLH)的構想,但隨後仍因實務考量而放棄,改為建造兩艘改良自榛名級的白根級DDH,每艘同樣搭載三架直昇機。 如此,日本海自四艘DDH總計可攜帶12架直昇機,接近一艘CVH等級直昇機母艦; 但是相較於區區一艘CVH,四艘DDH能作為四個八八護衛群編組的旗艦,在日本國力的範圍內,算是最合乎成本效益的組合。

不過到了2000年代,政治環境以及日本經濟實力早已今非昔比,海上自衛隊終於還是建造兩艘滿載排水量17000噸的日向級直昇機驅逐艦,每艘至多能搭載14架反潛直昇機,當年CVH的構想算是終於獲得付諸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