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第二艘航空母艦計畫

DCN、Thales合資成立的MOPA2公司所發表的法國第二艘航空母艦(PA2)──黎希留號(Richelieu R-92)的想像圖

,此為2005年12月發表的版本。 此時,PA2採用與英國CVF相同的基本構型,不過改成搭配傳統起降的艦載機,

因此配備蒸汽彈射器與攔截索。

DCN在2005年展出的PA2模型,此時法國與英國合作的提案尚未敲定。此模型基本上是以戴高樂號為基礎,

改為傳統動力並放大尺寸。不過就在2005年底,英法終於敲定合作開發航空母艦的事宜。

約在2006年8月的PA2想像圖。

2007年6月的PA2想像圖。相較於之前的版本,Herakles相位陣列雷達 從前部艦島移到後部艦島。

DCNS在2008年歐洲海軍展中展出的PA2模型。

DCNS在2008年歐洲海軍展中展出的PA2模型,背後角度。

(上與下)2010年歐洲海軍展中DCNS展出的PA2模型 。英國CVF按部就班執行但PA2在2008年遭到擱置,

雙方的合作關係難以為繼。此後,法國DCNS繼續設計的PA2草案脫離了CVF的設計,

滿載排水量縮減到62000噸以內,並且使用傳統的單艦島設計,推進系統規模縮減,但增為三軸推進。

2010年版PA2模型的甲板佈局。艦島前、後各有一座升降機。右舷前部裝有兩組Sylver垂直發射器。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法國第二艘航母計畫/法國

(French Second Porte-avions,PA2)

承造國/承造廠 法國/Chantiers de L'Atlantique in Saint-Nazaire,DCN
尺寸(公尺) 2008年以前:長283  寬73 吃水11.5

2010年以後:長285m

排水量(ton) 2008年以前:滿載74000~75000

2010年以後:59000~620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2008年以前:

IEPS整合電力推進

燃氣渦輪主機*2

柴油機*4

雙軸(電動機驅動)

 

2010年以後:

IEPS整合電力推進

燃氣渦輪主機*1

柴油機*2

總功率113986馬力,83143馬力用於推進

軸 (電動機驅動)

航速(節) 2008年以前:25~26

2010年以後:26

續航力(海浬) 2008年以前:10000/15節

2010年以後:8000

偵測/反制系統

Herakles相位陣列雷達*1

SMART-S三維對空/平面監視雷達*1

整合式光電偵蒐/射控系統

電子反制/支援系統

誘餌發射器

其餘不詳

射控/作戰系統
乘員 推測:船員900,航空人員650,司令部人員100
武器系統

八聯裝Sylver A-43垂直發射器*2(裝填16枚Aster-15短程防空飛彈)

20或30mm機砲

其餘不詳

艦載機 飆風M/N戰機*32

E-2C預警機*3

NH-90反潛/運輸直昇機*5

數量 共一艘──

R-92 Richelieu

備註 原訂2015年初服役,2007年擱置,2013年4月正式取消。

 


起源

為了取代兩艘1960年代服役的克里孟梭級(Clemenceau class)航母,法國海軍從1980年代便開始規劃建造四萬噸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首艦戴高樂號(FNS Charles De Gaulle R-91)在1990年代法國國防預算大幅刪減的歲月裡坎坷地服役了,而最初預定作為戴高樂級二號艦的黎希留(FNS Richelieu R-92,最初預定在2004年交艦成軍)的命運卻更慘,建造工程被阮囊羞澀的法國海軍一延再延 ,首先延至1997年發包,爾後更直接擱置,將整個案子重新檢討;直到2002年9月11日,法國總統才正式確定建造第二艘航母((French Second Porte-avions,簡稱為PA2)。法國海軍希望第二艘新航母噸位比戴高樂號更大,且建造成本必須控制在20億歐元以內(初期估算),所以勢必得重新設計。 最初法國海軍打算在2003年6月決定PA2的艦體構型、動力系統與其他主要裝備,2005年下單訂購,2015年正式成軍。這艘航母的命名來源──黎希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Cardinal et Duc de Richelieu)是16到17世紀間相當有名的法蘭西樞機主教,受到當時法王路易13的絕對信任,是當時法蘭西實質上的領導者,將法蘭西的聲勢大大提高,但極權作風以及風流成性也使他成為極富爭議性的人物。本來這位樞機主教的名字應該用於戴高樂號上,但後來因故而被擠到第二艘航母。二次大戰時代,法國海軍有一艘以黎希留為名的新造戰鬥艦在法國淪陷之際及時脫逃,之後才在法屬西非殖民地完成全部工程,投奔同盟國陣營後締造了不少戰績,是二戰史上一艘著名的傳奇戰艦。

 

DCN與Thales的競爭

DCN一開始的PA2提案,基本上是放大版的戴高樂號,仍採用核子動力。

PA2的競爭者包括法國海軍造艦局(Direction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DCN)與Thales集團,前者的提案乃修改自戴高樂級,仍採用核子動力;而Thales則以該集團競標英國新一代傳統動力航母計畫(CVF)的設計為基礎 ,改為傳統起降構型,稱為「CVF法國版」(CVF FR)。對於PA2究竟要使用傳統動力抑或核子動力,曾在法國國內引發不小的爭論:「擁核派」認為核子動力航母無遠弗屆的續航力、持續高速能力、節省煙囪與燃油裝載空間來裝載艦載機燃油等好處是傳統動力航母無法匹敵的;此外,如果新航母不使用核子動力,將對法國發展40年的核子動力船艦工業面臨存亡威脅,連帶影響法國下一代核能攻擊潛艦(梭魚級,Barracuda class)的建造。至於傳統動力派則認為核子航母每次更換反應爐燃料棒與維修所需成本、時間與人力負荷十分驚人,以例如戴高樂號每次進行大修與燃料棒更換,就得在乾塢裡躺15個月之久 ;而法國對於大型船艦的核子動力系統技術的掌握度顯然不如美國般爐火純青,戴高樂級的核動力系統不僅功率不足,最大航速無法超過27節,而且試航以來多次發生各種技術問題。其次,某些「反核」國家拒絕讓核子動力船艦停靠其港口。再者,法國海軍要求PA2必須達到與戴高樂號相同的27節最高航速,但是艦體規模必須加大,如沿用戴高樂號的核子動力系統(採用兩具K-15核子反應爐),功率勢不足以達到法國海軍要求的極速性能;如果開發功率更大的新反應爐或配置數量更多的K15反應爐 ,則會大幅增加成本與複雜度,並拖累研發時程,不可能被接受;因此,似乎只有高功率燃氣渦輪才能同時滿足法國海軍對航速與成本控制的要求。最重要的是,當時法國正一頭熱地打算與英國合作研發新航母,認為PA2如獲得與英國CVF最高程度的結構與技術共通性,就能大大降低減低開發時程和購置成本,而英國人是不可能在CVF上使用核子動力的。

DCN最初的設計相當於放大版的戴高樂級,滿載排水量增至50000ton,艦上最多可搭載50架飛機,蒸汽彈射器數量是與美國超級航母相同的四具,而動力則由四座與戴高樂級相同的K-15核子反應爐提供,最大航速高達34節;而戴高樂號僅42000ton,最多搭載40架飛機,配備兩具彈射器以及兩具K-15反應爐,最大航速27節 。此種放大版戴高樂在外觀上與原版戴高樂號最大的區別,是將艦島位置向後移動,而兩具升降機則分別位於艦島的前方與後方(戴高樂號的兩具升降機均位於艦島後方)。不過這艘「超級版戴高樂號」的造價肯定不便宜,預估造價將超過20億歐元(依照2001年的匯率,戴高樂號光是建造便花去33億歐元)。在2003年9月,DCN提出比較保守的新PA2提案,滿載排水量縮至43000ton,並且宣稱建造成本可控制在18.3億歐元之內;結果不少聲音質疑DCN的報價不切實際,法國軍備局認為19.8億是較為合理的數字。而Thales也不甘示弱,表示該集團的CVF FR能將造價控制在20億美元之內。由於諸多因素牽扯,法國海軍遲遲未能決定PA2的動力構型,直到2004年1月才有報導指出傳統動力構型獲勝在即。

在2004年2月12日,法國終於正式宣布PA2採用傳統動力 ,這無異於給了DCN狠狠一巴掌。 同年2月20日,DCN被迫宣布放棄該集團的改良版戴高樂設計,將目標改為爭取成為PA2案的重要承包商。隨後法國國防部決定結合DCN與Thales的力量,一起進行PA2的研發建造工作。在2004年6月4日,DCN與Thales合資成立一間新的公司──PA2航母集團(MOPA2),專門進行PA2的研發與建造;其中,DCN持有65%的股份,而Thales則佔有35%的股份。主承包商DCN將負責艦體平台設計與建造,而Thales則規劃艦上的動力 機電系統,並作為與英國CVF計畫重要的技術交流溝通者。在2005年1月24日,PA2正式進入初期設計階段。

DCN與Thales於2004年底開始研擬PA2的草案,2005年 初法國軍備局正式與DCN/Thales簽訂價值一億六千七百萬歐元的初期設計研究合約;此外,為PA2提供艦載防空系統的歐洲航太防衛(EADS)也參與研發,建造工作則交由DCN旗下的Chantiers de L'Atlantique造船廠。 Chantiers de L'Atlantique船廠旗下位於聖納澤爾(Saint Nazaire)的大西洋船廠建造先前曾為英國承造當時全球最大的豪華客輪──瑪麗皇后二世號(RMS Queen Mary 2),而PA2也將在與瑪麗皇后二世號相同的大型船塢建造。 戴高樂號從無到有的過程中,總共花了法國超過一百億美元,而法國國防部希望PA2的總獲得成本能控制在25~31億美元(20~25億歐元)之內。在2004年底,法國國防部打算編列36億美元作為本艦的設計與建造預算,其中20%用於設計,80%用於建造。法國海軍希望PA2的全壽命週期成本中,研發採購、後勤補保、操作開支各佔1/3。PA2的初期設計與工程研究將在2005年夏季完成,細部設計則在2006年底之前完成,而法國官方的研究認為PA2在2005年的初期設計與定義階段將花去五億歐元。

 

與英國CVF的合作

並列的PA2(右)與CVF模型,兩者採用相同的基本設計,不過PA2能操作傳統

起降戰機,而CVF只能以滑跳甲板操作STOVL機種。

在研擬PA2的同一時間,英國也在進行下一代航母(CVF)的研究,而Thales集團也是此案的競爭者,法國遂認為兩國若一同合作,將能大幅節省經費。法國早在1999年初便開始建議英國進行新一代航母的合作,幾年下來雙方政府對此進行過相當程度的互動;當然,法國政府也有順便藉由合作計畫而增加Thales勝算的意味,結果該集團的設計果然在2003年1月奪標。法國政府對於新航母事務合作方面表現得非常熱中,在2003年2月Thales奪標後喜出望外之際,甚至提議英、法的合作範圍不止於航母建造的技術,還包括新航母活動週期(值勤與入塢整修)以及訓練等,使兩國「永遠有一艘新型航母在海上運作」;不過英方對此的回應始終相當保留,認為兩國間最佳的合作層次僅應侷限於廠商對廠商,也就是技術上的合作。即便將合作範圍侷限於船艦設計,兩國的互動也不算順利,因為英、法的需求本來就有不小差異──法國PA2一開始便確定是傳統起降構型,但英國CVF卻遲遲未能定案,連帶也拖累了PA2的定型,使法國擔心趕不上預定時程。此外,Thales與BAE在CVF案的互動並不愉快,雖然其設計擊敗了英國BAE,但正式簽約時卻淪為次承包商,整個計畫仍然由BAE作主;而英國更以法義合作的水平線驅逐艦為例,批評法國的固執堅持與差勁的管理能力會嚴重影響整個計畫。而供應F-35聯合戰術打擊機的美國也在2003年10月警告英國,如果讓法國介入CVF計畫,就得取消對英國的技術轉移,以免F-35的技術流入法國手中。

MOPA2在2004年9月公佈的PA2想像圖,造型與現役戴高樂號十分相似 ,唯改用傳統動力。

由於過去英法兩國的許多軍備合作計畫(最著名的是水平線驅逐艦)最後都是不歡而散,而這回雙方的需求又有諸多歧異,小摩擦不斷,顯然硬要進行國與國之間的正式合作是不太可能了。英國對於法國在水平線驅逐艦計畫中堅決而毫不退讓的霸道作風記憶猶新,故對於法國在新航母案的頻頻招手始終持保留態度,一開始便清楚界定兩者間的關係僅限於廠商對廠商的層級;而法國在歷經最初的一廂情願後似乎 一度「覺悟」:從2004年初開始,DCN與Thales提出的PA2草案(本文頂上之圖)外型彷彿就是戴高樂號的傳統動力修改版,與Thales為CVF設計的雙艦島構型截然不同。 在2004年6月,英法兩國的國防部長針對雙方未來一系列合作事宜進行會商,其中包括聯合建造航空母艦的可能性。

在2004年9月,MOPA2將CVF的Delta設計方案提交給法國造艦局進行評估,認為只需稍做修改就能滿足PA2的需求;而在10月,MOPA2也向法國政府表示,CVF與PA2的合作是完全可行的。由於英國方面不願意為了遷就與法國的合作而拖延業已進行多時的CVF,始終堅持如果法國要與英國合作,就必須以CVF的方案為主,否則拉倒 。在2005年1月24日,法國政府正式批准PA2進入設計階段,研究結果也顯示與英國CVF的共通設計將可滿足法國需求。在2005年6月,Thales等相關廠商表示CVF和PA2可以依照共通的基本設計建造,並正式向英法兩國政府提交相關論證結果。在2005年7月,BAE與特拉斯宣布CVF與PA2將合併為NVF聯合專案 。在2005年10月30日,法國軍備發展總局(DGA)在防務委員會的一次聽證會上宣布,英法雙方將合作建造三艘航母排入計畫時程中。而在2005年12月法方還 沒正式決定之際,英國方面便正式展開CVF的細部設計工作,意圖造成既成事實逼法國就範。很快地,法國終於同意合併CVF與PA2,並放棄原本DCN主導的「戴高樂傳統動力版」構型 ;在2005年12月,法國DGA將一份「中繼合約」頒給DCN與Thales,使得PA2設計小組能在CVF的基礎之上展開初步設計。在2006年1月24日,英、法雙方政府就合作建造航空母艦的經費分攤事宜達成協議。在2006年3月6日 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Innsbruck)召開的歐盟防務會議期間,英法兩國國防部長正式簽署 兩國航母案的合作備忘錄,PA2與CVF終於完成統一。為了取得英國CVF設計的使用權,法國政府歷來已經支付英國CVF當局超過一億歐元 ;在2006年1月,法國支付英國3000萬英鎊,2006年7月支付2500萬英鎊,在2007年3月又支付約5000萬歐元。

不只在設計上,英法兩國的航母合作計畫甚至曾提及建造的範圍,初步協議階段曾探討2/3的建造工作(含艦體)在英國進行,其餘1/3則在法國DCN的聖納澤爾船廠完成。不過最後這方面的探討無疾而終,因為英國與法國對新航空母艦的技術條件與急迫性南轅北轍,法國因為顧慮財政而將PA2新航空母艦案一延再延,但英國海軍則已經不容耽擱;如果兩國航母計畫的進展不能同步,要談合作建造無異於痴人說夢;而過去水平線驅逐艦計畫的不愉快經驗(包括需求歧見以及法方要求高得不合理的工作量)等也在在提醒英國造艦產業,絕不能重蹈覆轍。此外,如果讓法國船廠介入,則整個CVF的建造與測試驗收計畫將變得空前複雜,船體在全部完工之前還得在英吉利海峽兩端奔波,難保建造可以按照進度進行。因此,扣除政治因素之外,對英國海軍與造艦界本身而言,可說是完全沒有讓法國介入建造工作的實質誘因可言。最後,英國國防部表示法國仍可以參與英國CVF航空母艦的建造,但最多只能到零部件的層次,而這自然是遭到法國方面的拒絕。

 

PA2延後以及英法合作關係的終結

隨著2007年5月法國總統大選到來,法國執政黨打算以削減國防預算、增加社會福利支出來爭取選民支持,而取消PA2便成為被廣泛討論的議題。在2006年9月27日的記者會上,法國國防部長Michèle Alliot-Marie表示PA2有可能被取消(但他也同時表示萬一真的取消,法國國防部將很難交代已經投入PA2的大量資金);次日,DCN總裁受訪時也表示「PA2付諸建造的可能性只有50%」。由於PA2計畫的風險與不確定性越來越高,也使得Thales與DCN合組造艦聯盟的時程受到影響──原本這個計畫預定在2005年12月啟動 。雖然法國國防部長在2007年6月25日再次重申建造第二艘航母、隨時維持一艘航母在海上運作的必要性,但他同時也提到法國政府的財政困難。

經過各種評估後,法國認為PA2計畫在預算、基本設計與工業組織上都存在著不確定性,而且對於與英國CVF共通是否真能降低計畫成本的疑慮越來越高;如果與英國CVF合作不能降低成本,法國政府是否還會繼續支持PA2,就會打上一個大問號。英國核定的每艘CVF的預算規模約39億美元,但法國PA2由於尺寸、艦載機等規格更加高檔,總成本恐高達59億美元。

MOPA2希望法國政府能在2006年年底至2007年初購買第一批PA2所需的大型設備,在2007年敲定所有細部設計,最遲於2007年底正式下單建造PA2,2008年 切割第一塊鋼板,2009年安放龍骨,2013年展開海試作業,2015年初正式服役,預定的使用壽期為40年。相較於最初規劃的戴高樂級二號艦,此一服役期程足足晚了11年矣。然而,這樣的時程最後也流於空談。原本法國可望在2008年正式編列PA2的預算,不過2008年4月法國國防部長赫維.馬林(Herve Morin)表示對PA2計畫的質疑,認為不僅法國國防預算難以負擔,而且當時預估油價將節節攀高,認為PA2有必要重新評估是否採用傳統動力系統。緊接著,新上任的法國總統薩科奇(Nicolas Sarkozy)在2008年6月21日正式決定推遲PA2的建造,到2011至2012年才做定奪(目前則推遲到2015年),以減輕法國政府的財政負擔。

由於英國本身CVF按部就班地執行,但法國PA2卻裹足不前,也還無法敲定一些重大規格爭議,雙方的合作關係自然無以為繼。在2009年2月3日,法國政府下令相關單位開始設計新的PA2航空母艦構型,而此時更多人質疑PA2是否還有必要採用類似CVF的設計;因此,CVF與PA2的關係到此為止。此時,核子推進系統也重新被法國海軍考量,此外也考慮採用與西北風級(Mistral class)兩棲突擊艦同型的囊莢式電動推進器。
 

規格演變

1.與英國CVF合作時期

在2006年7月19至21日,MOPA2集團向法國國防部與海軍報告該集團對英國CVF設計修改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報告中,MOPA2建議PA2航母的尺寸為長283m, 寬73m,吃水11.5m,滿載排水量高達74000至75000ton,超出2005年的估測值 (大致上就是英國CVF的尺度與排水量,長283m,飛行甲板寬69m,吃水9.5m,滿載排水量65000ton),更遠高於四萬噸級的戴高樂號。MOPA2之所以建議增大PA2排水量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與採用核子動力的戴高樂號不同,PA2使用傳統動力,因此需要大量的燃料儲存空間供本身航行之用,如此才能使PA2在沒有任何補給的情況下維持15天的高強度作業;第二,法國的艦載機聯隊擁有颱風固定翼傳統起降高性能戰機與E-2C鷹眼空中預警機,艦載機重量超過一向只操作STOVL戰機的英國航母部隊 ,此外還必須安裝傳統起降航母必備的蒸汽彈射器與攔截索,需要更大的艦體才能承受。此外,法國海軍一向重視長時間海外作業能力,因此法國艦艇會在 海上作業期間對艦內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因此需要足夠的艦內空間;而PA2將配備Sylver A43垂直發射系統等高檔自衛武裝,亦需佔用較多空間。 根據MOPA2集團的規劃,PA2與CVF將保有80%左右的結構系統共通性。

攸關航母戰力的艦載機操作方面,PA2的飛行甲板長度比戴高樂號多出足足22.5m,寬度則增加9m,常規艦載機隊編制包括32架飆風戰機(戴高樂號在正常編制下只能攜帶24架飆風戰機) 、3架E-2C預警機以及5架NH-90直昇機;這樣的機隊規模與英國CVF相當(但是以傳統起降戰機取代STOVL戰機),因此在開戰前10日,PA2平均每日出擊架次 可達75架左右。PA2下甲板機庫長163m,寬29m,高7.1~9m。考慮到法方的需求,最初PA2就打算設置比原本CVF更大的艦載機彈藥儲存空間,此外還有專門存放核子武器的設施;考量到與法方的共通性,英國方面之後也配合修改CVF的規格,彈藥儲放空間依照法國需求規劃,並設置核子武器儲放區。PA2配備兩具美製C-13-2蒸汽彈射器,其長度從戴高樂號彈射器的75m增至90m,在低速航行甚至靜止狀態下也能讓採用最大掛載的飆風戰機彈射起飛 ;此外,飛行甲板配備一套美國提供的MK-7 Mod4飛機降落攔截系統,由三條攔截索組成 。PA2的兩部飛機升降機的配置也與CV2相同,分別位於右舷兩艦島之間以及艦體後部右側;由於考量需要承載E-2C空中預警機,而飆風戰鬥機機翼折疊後的翼展也大於英國CVF採用的F-35B,因此PA2的升降機尺寸比CVF更寬一些。為了節省成本並提高後勤維修的共通性,PA2的作戰系統、電子裝備、自衛武裝等很可能使用與法國、義大利合作開發的FREMM未來多用途巡防艦相同的配備,包括由Herakles輕型相位陣列雷達與16管垂直發射Aster-15短程防空飛彈組成的SAAM艦載防空自衛系統,故其艦載裝備將比服役初期的CVF高檔(英國為了控制成本,已決定暫時不在CVF上使用較好的防空系統);除了PAAMS防空系統之外,艦上還將配備短程自衛用的20或30mm遙控機砲。此外,艦上還將配備整合式全天候光電偵蒐/射控儀(含紅外線熱影像儀)、先進的光電與電子戰系統、消耗性誘餌發射系統等。PA2的艦體規模雖比戴高樂號大得多,但由於自動化程度較高,預估只需要編制900名船艦人員 (戴高樂號則需要1250名左右的船員),加上650名航空人員以及100名司令部指揮人員,總共1650人(另一說是總人數1720人),比戴高樂號低了15~20%,有助於降低人事成本。

動力方面,Thales打算使用與CVF相似的IEPS整合式電力推進系統 ,並搭配先進的囊莢推進器(CVF最初也考慮囊莢推進器,爾後考量到成本與承受爆震的能力,又改回傳統大軸),對於艦上動力分配、空間利用以及戰術靈活度都有極大的好處,不過還另裝一套蒸氣鍋爐系統,以供應C-13彈射器所需的蒸汽;而DCN則提出使用現代化的鍋爐/蒸汽渦輪推進系統以同時滿足推進和彈射的需求,並採用傳統大軸推進器。由於DCN是主承包商, 最初預料其提案的勝算似乎較大;不過在PA2確定採用CVF的基本設計後,IEPS電力推進系統便獲得勝利。 主機方面,PA2有幾種考量,第一種是採用與英國CVF相同的組合,由二具Rolls Royce的MT-30燃氣渦輪發電機為主,搭配另外四具柴油發電機組,驅動推進電動機來帶動兩具螺旋槳,並提供艦上所需的電力;不過這個方案的最大航速 可能還不到26節(估計只有25到26節之間),低於早先設定的27節,更與原本法國海軍最初要求的29節相差甚遠。這是因為PA2艦體規模一再攀升,比65000ton的CVF還多出9000至10000ton,但主機出力卻沒有跟著增加;此外,DCN也認為,PA2配備的加長版C-13蒸汽彈射器力道充足,使 其不用到達那麼高的航速,也能讓定翼艦載機正常起降。不過法國海軍對於這種低速並不太滿意,因此MOPA2也在考慮由四具美國GE LM-2500+燃氣渦輪作為主機,此型燃氣渦輪已經被法義合作的水平線飛彈驅逐艦與FREMM多任務巡防艦採用,能為PA2提供28節的最高航速;然而,若PA2採用與CVF不同的主機,勢必得付出額外的設計變更成本,英國 顯然不可能願意分攤這筆花費,則法國可能被迫採用與CVF相同的動力組合。話雖如此,由於未來MT-30燃氣渦輪主機的功率還有提升空間(由每具36MW增至40MW),多少能改善PA2動力不足的問題。

PA2將裝備與戴高樂號同系列的SATRAP電腦控制穩定系統(由電腦控制兩側穩定鰭、舵面、艦內移動式配重來補償艦體搖動),減少高海象之下的艦體搖晃,能在六級海象以內讓傳統艦載機進行起降作業。此外,PA2的燃料儲存空間也大於CVF,減少了值勤期間需要的加油次數,其續航力水平至少與CVF相當(航速15節時續航力10000海里)。此外,由於法國艦艇的起居空間配置是依照功能,而非皇家海軍依照階級,因此PA2的人員住艙配置也與CVF不同。

2.與CVF結束合作之後

2008年中旬法國宣布推遲PA2,實質上等於與英國CVF的合作關係拖 鉤。雖然此時PA2遭到法國政府擱置,但為了避免DCNS設計航空母艦的能量流失,DCNS仍持續進行PA2的設計修改工作。到2009年以後,核子推進系統再度成為PA2考量的選項之一,此外也考慮採用與西北風級(Mistral class)兩棲突擊艦同型的囊莢式電動推進器。

在2010年歐洲海軍展(Eurovaval 2010)中,DCNS首度公開展出修改版的PA2設計,取消原本CVF形式的雙艦島,改為傳統的單艦島設計 ,艦島的設計與布置能降低船艦行進造成的氣流對起降甲板的干擾。此外,艦體規模也經過縮小(長度約285m,尺寸能根據客戶需求調整),滿載排水量降至59000到62000噸左右 。新版PA2仍採用全電力推進系統,但主機規模經過縮減,從原本CVF的兩具燃氣渦輪搭配四具柴油機,減為一具燃氣渦輪和兩具柴油機組,推進軸數量從原本雙軸增為三軸 (由三部電動推進器各帶動一軸),總發電功率85MW(113986馬力),其中62MW(83143軸馬力)用於推進,最大航速約26節 ,只使用兩個推進軸時可達20節的航速,續航力8000海里。雖然PA2艦體規模縮小,但艦載機隊規模沒有明顯變化,仍維持32架飆風戰鬥機、3架E-2C鷹眼預警機和5架NH-90直昇機 ,下甲板機庫和飛機維修區面積大於戴高樂號。艦上艦載機相關設施包括兩具軌道長90m的C-13-2蒸汽彈射器、兩部飛機升降機與三組攔截索 ;兩部飛機升降機分別布置在艦島前、後方。艦上設有兩個蒸汽鍋爐,分別為兩具蒸汽彈射器提供動力。艦上的自衛作戰系統與武裝沒有明顯變化,艦體前部左側設置兩組八聯裝Slyver A-43垂直發射器,裝填16枚Aster-15防空飛彈,艦島頂部前端設置一座SMART-S三維對空/平面監視雷達,艦島二號桅杆頂部設置一具Herakles相位陣列雷達 ,此外還有若干小口徑機砲。DCNS宣稱,相較於先前與CVF共通的設計,新版PA2的艦體設計在不縮減艦載機隊的前提下,縮減了排水量,造價也降低約20%。艦上人員總數約1690人,船員編制維持在900名。

雖然DCNS仍持續進行PA2的概念設計工作,但這只能算是持續暖身的措施 。在2012年,法國國會再度否決關於建造PA2的提案。原本法國希望建造第二艘航空母艦與戴高樂號形成輪換,但依照此時的時程,恐怕接下來法國新造航空母艦服役時,已經到了戴高樂號服役末期。因此,DCNS已經打算將PA2計畫轉為再下一代的法國航空母艦計畫,爭取建造兩艘並在2020年代進入服役,接替屆時即將屆齡的戴高樂號。而在這之前,DCNS將希望放在巴西 和印度的新航空母艦案上(見下文)。

在2014年歐洲海軍展(Euronavy 2014)以及印度防衛展中,DCNS以發展型航空母艦(Evolved Aircraft Carrier,DEAC)來稱呼此種新的航母設計概念,這是因為法國政府已經在2013年確定取消PA2。DEAC結合了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所有的實際操經驗,能與現有所有的傳統起降艦載機(含固定翼預警機)相容,並採用諸多最新技術,包含先進作戰系統(SETIS)、整合無人機控制系統、先進傳統動力推進系統、戰鬥管理系統和自動穩定/駕駛系統(SATRAP/COGITE)。DCNS能依照客戶需求提供相對應的定制化技術轉移,包括物料包、基礎設施(包含海軍基地和船廠的建設和維護等等)、航母人員生活保障等。依照2014年展出的資料,DEAC全長272m,寬67.5m,排水量52000至55000噸,採用燃氣渦輪推進並設置兩套專用鍋爐來為兩具90m長蒸氣彈射器提供動力,最大速率27節上,編制900名人員;而實際規格尺寸可依據客戶需求而調整。

2018年9月到10月號Pascal Colombier in Los雜誌提到了當時PA2航空母艦的一些設計與能力數據:艦體長度284m,滿載排水量74000~76500噸,至多能搭載46架航空機,包含38架飆風(Rafael M)戰鬥機;其中,24架飆風M停放在甲板上,14架載機庫裡。在為期七天的作戰週期裡,PA2的每日航空打擊能力如下:

1.派出一波24架飆風戰鬥機的最大攻擊波,並由E-2C鷹眼預警機支援,當天沒有再派出戰機的能力。

2.持續派遣8架飆風M維持戰鬥空中巡邏(Combat Air Patrol,CAP),甲板上保持四架飆風M待命。

3.派遣四波15架飆風M的攻擊波,並保持4架飆風M在甲板上待命,並有一架E-2C預警機支援,但沒有餘力再維持CAP。

4.四波8架飆風M的攻擊波,同時保持4架飆風M在甲板上待命,以及1架E-2C預警機支援;同時,保有4架飆風M執行CAP任務。
 

2010年歐洲海軍展中出現的PA2模型。

2010年版PA2模型回到單一艦島的設計,艦島前、後各有一座升降機。

英法共同運用航母

由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面歐洲各國面臨沈重的財政壓力,英國與法國遂開始有一系列軍事合作的構想。在2010年11月2日,英、法兩國聯合發表防衛與安全合作宣言,同時簽署了時效50年的軍事合作協議;這項合作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共同開發與測試核子武器(雙方仍各自掌握自家核武的控制權)、諸多軍事科技的研發(無人飛行載具、人造衛星、潛艦和飛彈等)、成立一支員額5000名的「聯合遠征軍」(Combined Joint Expeditionary Force,包含特戰部隊、陸戰隊和空降部隊,指揮官由兩國軍方派遣出任)並在2012年開始任務(英、法兩國對每一任務都有單方的否決權)、共用空中加油機隊等;此外,此合約也正式確立英、法兩國共用航空母艦的原則,希望從從2020年起,英、法兩國都能隨時保持一艘航空母艦在值勤。

有人認為英法共用航空母艦的決議等於是PA2的終結,如此法國就不用新造航空母艦;雖然如此,由於CVF只能配合STOVL艦載機,完全無法相容法國海軍的飆風戰機和E-2C空中預警機(英國一度在2010年決定把CVF的艦載機種改為傳統起降的F-35C,但隨後評估發現修改艦載機配套設施的成本過高,在2012年中又改回F-35B),因此這項航空母艦共用的構想是否實用乃至於分別滿足英、法兩國的戰略利益,仍存在許多疑問。

 

競標巴西航空母艦案

鑑於法國海軍本身的新航空母艦案遲遲未決,DCNS遂將希望轉向經濟日漸成長而軍備需求可觀的巴西。巴西先前在2000年購入法國海軍除役的福熙號(Foch R99)航空母艦,更名為聖保羅號(SÃO Paulo A-12);該艦船齡已高,巴西海軍計畫在2020年代以新造的航空母艦替代。在2007年,巴西與法國簽署合約,購買四艘法製鲉魚型(Scorpene)柴電攻擊潛艦,並由法國協助巴西設計建造核能攻擊潛艦。基於2000年代以來法國與巴西在海軍軍備日益加深的合作關係,法國自然也對巴西航空母艦汰換案寄予厚望;而且巴西勢必也會尋求新的艦載戰鬥機來替換配套聖保羅號的老舊美製A-4天鷹式攻擊機,如果法國能配套將本國飆風(Rafale)戰鬥機與航空母艦一同售予巴西,將是一筆十分可觀的生意 。在2010年代初期,飆風正與美國F/A-18E/F瑞典JAS-39鉤喙獸(Gripen)等對手競標巴西空軍的FX-2戰鬥機案。如果法國能爭取到巴西新航空母艦的訂單, 將能為法國國防工業帶來可觀的收入,並在缺乏本國訂單的情況下維繫法國的航空母艦相關產業能力。

在2012年,巴西就新航空母艦項目向各國廠商發出需求徵詢書(RFP),而DCNS自然以2010年首度公開的新版PA2設計為基礎向巴西回覆。依照巴西海軍的計畫,新航空母艦將由國外廠商設計,並以技術轉移的方式在巴西本國建造,藉此提升巴西的整體國防和造艦產業水平;巴西希望能建造1至2艘新航空母艦,並在2020年代中期以後服役,汰換聖保羅號。

 

印度航母案

印度野心勃勃的國產航空母艦計畫(IAC)之中,第二艘(IAC 2)是種排水量65000噸的傳統起降航空母艦,並可能採用美製電磁彈射系統(EMALS),甚至考慮使用核子動力。而印度航母的龐大商機也自然吸引法國的注意,在2014年印度國際防務展中,DCNS就展出了前述的發展型航空母艦(DEAC)設計方案;據說在2014印度防務展期間,DCNS曾與研製EMALS的美國通用動機(General Automics)討論在DEAC整合EMALS的可行性。DCNS印度分公司也提出對印度國營馬札崗造船廠的技術轉移方案,作為配套推銷航空母艦的措施之一。

在2015年7月下旬,印度已經向英國的BAE System、法國DCNS、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和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等大廠發出需求意向書(LOR),參與印度第二艘國產航母的設計工作,這些承包商需在2015年7月22日前回覆印度海軍。

 

PA2取消

在2013年4月28日公布的法國國防白皮書中,正式停止了PA2。目前戴高樂號航空母艦預定在2025到2028年除役,因此如果沒有意外,屆時將沒有新航空母艦接替戴高樂號,而法國海軍操作航空母艦的歷史將劃下休止符。 不過這份國防白皮書並未言明法國在戰略上的承諾有任何改變,或者明言法國將放棄航空母艦相關兵力。

另外,此時英法兩國已簽署廣泛的合作備忘錄,例如前述5000人聯合遠征軍預定在2016年組建。法國計畫在戴高樂號退役後一段時間內,以英法共用航空母艦的方式支援法國海軍作戰,具體事項仍在研擬探討中。

在2014年2月下旬,法國審計署透露法國先前已經為PA2項目投資2.14億歐元,其中在2006至2007年為了向英國取得CVF的設計而花費1.12億歐元,之後又投資1.02億歐元進行相關合作研究;然而在2008年法國擱置PA2與英國的合作之後,這些投資就形同浪費了。

雖然PA2最終遭到取消,但法國DCNS在研製期間仍進行不少關於新一代航母的相關設計論證工作,對於維持本身航母設計能力以及為將來替換戴高樂號的新航母計畫,都還是有長遠的助益。隨著2014年初因烏克蘭革命推翻親俄羅斯政府以及隨後俄羅斯出兵併吞克里米亞,歐洲國家普遍尋求強化軍備,因應俄羅斯日趨復甦的軍事威脅;而這種國際情勢對於法國海軍建造新航空母艦趨於有利。在2018年2月9日,法國內閣公佈法國2019至2025年國防計畫,宣布終於正式啟動接替戴高樂號航空母艦的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