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級船塢登陸艦

法國 暴風級船塢運輸艦首艦暴風號(Ouragan L-9021),艦尾船塢處於泛水狀態,正準備讓登陸艇出塢。

注意船塢上方的活動甲板,這是法國頗具創意的設計。

兩艘除役的暴風級停在土倫港,左為暴風號,又為二號艦風暴號(Orage L-9022)。兩艦原訂交給阿根廷拆解,但由於艦上

石綿問題而擱置至今。法國除役的航空母艦克里孟梭號(Clemenceau R-98)在拆解前,也因為石綿問題而擱置多年。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暴風級船塢登陸艦/法國

(Ouragan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法國/Brest Naval Dockyard of DCN
尺寸(公尺) 長149 寬21.5 吃水5.4
排水量(ton) 輕載5965

滿載85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L-9021:SEMT-Pielstick 12 PC 2V柴油機*2/8600

L-9022:SEMT-Pielstick 12 PC 2.1 V400柴油機*2/9400

雙軸CRP

航速(節) 17
續航力(海浬) 9000/15節

15000/12節

偵測/反制系統

Racal-Decca 1226 I頻導航雷達*2(1993年加裝)

SQS-17搜索聲納*1(L-9021)

乘員 船員213。

登陸部隊350(一般)/470名(短程)

艦載武裝

Bofors 40mm70倍徑機砲*4(L-9021)

Breda-Mauser 30mm機砲*2(L-9022)

120mm深水炸彈發射器*2

12.7mm機槍*4

雙聯裝Simbad型西北風防空飛彈發射器*2(1993年加裝)

艦載機 起降平台,無機庫

超級黃蜂直昇機最多4架,或雲雀-3直昇機至多13架。

搭載車輛
艦載小艇 LCVP登陸艇*3

EDIC LCT戰車登陸艇*2或或LCM6登陸艇*18

數量

共兩艘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L-9021 Ouragan 1962/6/20 1963/11/10 1965/6/1 2007/1
L-9022 Orage 1966/6 1967/4/22 1969/4/1 2007/6

 


 

 兩棲登陸作戰在二次大戰期間獲得快速發展;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在太平洋諸島與歐洲大陸遂行登陸作戰,各種不同功能的登陸艦艇遂紛紛出現。在1950年代,基於核子武器對兩棲作業的巨大威脅,美國等西方國家開始研究以逐漸成熟的直昇機由兩棲艦艇出發,直接載運士兵抵達登陸地點,盡可能減少從海上轉乘到登陸之間的時間,美國因而有了直昇機突擊艦(LPH)的出現。在1960年代初,美國又推出名為船塢運輸艦(LPD)的新艦種,將二戰時代的運輸攻擊艦(APA,負責載運部隊)、物資運輸攻擊艦(AKA,負責載運物資)以及擁有艦內船塢、攜帶登陸艇與戰車的船塢運輸艦(LSD),並且可以容納直昇機。

在1960年代初,法國海軍也依照前述的兩棲艦艇概念,融合本身的需求,設計出一種多功能船塢運輸艦,就是暴風級(Ouragan class)。首艦暴風號(Ouragan L-9021)於1966年6月在布里斯特海軍造船廠(Brest Naval Dockyard)開工,1965年6月服役;二號艦風暴號(Orage L-9022)的設計經過若干改良,在1966年6月開工,1969年4月服役。暴風級滿載排水量達8500噸,兼具直昇機母艦、貨船、運兵艦、登陸艇母艦、浮動船塢和兩棲戰役指揮艦的功能。暴風級的動力系統為兩具柴油機驅動雙軸可變距螺槳推進,首艦暴風號(L-9021)的主機為兩具SEMT-Pielstick 12 PC 2V柴油機,總功率8600馬力,而二號艦風暴號(L-9022)則使用兩具改良後的SEMT-Pielstick 12 PC 2.1 V400柴油機,總功率9400馬力。此外,艦上發電機總功率為1920KW。艦上船員編制為213名,其中軍官為10人。

暴風級的尾部活動甲板前移,使艦尾塢艙露天,此時能容納一艘400噸左右的巡邏艦。

暴風號(L-9021)的活動甲板移到艦尾。

由艦首看暴風號。

暴風級採用長艦首艛構型,艦體中段加蓋一層甲板,甲板頂上是一個面積900平方公尺的固定式直昇機平台,其右側設有一個島式上層建築,包含航行控制室與直昇機管制室等設施,兩個煙囪位於艦舯兩側。艦體中段以後是一個大型塢塢艙,長120m,寬13.8m,深5.5m,能用來停放車輛或登陸載具,艦尾設有一個向下開啟的塢門;塢艙注水時,艦體排水量會增至15000噸,艦尾最大吃水達8.7m。塢艙前部在固定式直昇機平台底下,後半則敞開,上面以滑軌架著一塊36m長的活動甲板(與主甲板同高),活動甲板可沿著甲板前後滑動。活動甲板頂部作為直昇機起降平台,活動甲板前移時,就能與固定式直昇機甲板下方的主甲板連接,使直昇機運到主甲板下方。如果塢艙用來載運車輛,可在塢艙內加裝一層90m長的中間甲板來增加容納的車輛數。如將活動甲板前移,塢艙尾部就能成為一個露天船塢,可用來放置一艘小型水面艦艇。這項功能主要是因應法國海外殖民地所設計,由於這些殖民地沒有完善的船廠設施,部署在當地的小型巡邏艦艇一旦需要大修,勢必得靠浮動船塢運回法國本國船廠(小型艦艇的續航力與耐波性不足以越過海象惡劣的大洋);而暴風級這種設計,就能在平時兼差此類運輸工作。

暴風級艦體中段的固定式起降平台總共可容納3架SA-321G超級黃蜂(Super Frelo)運輸直昇機,或10架SA-319B雲雀三型(Alouette III)輕型直昇機,而活動甲板則可容納1架超級黃蜂或三架雲雀。艦內船塢最多可容納兩艘排水量670ton的EDIC戰車登陸艇(LCT,每艘裝載11輛AMX-13輕型戰車或5輛LVT與11輛卡車),或者18艘LCM6機械登陸艇(可攜帶30噸的貨物或車輛) ,或者是搭載1艘EDIC與9艘LCM6的組合。除了艦內船塢之外,艦上還吊掛了三艘LCVP人員登陸艇。如果艦內塢艙等空間全部用來裝載車輛/物資,則總共可攜帶1500噸的作戰物資,例如120輛AMX-10裝甲戰鬥車,或者84輛輕型兩棲車輛,或340輛小型輪車 ,或者12艘50噸級駁船;如果用來載運直昇機,則可容納18架超級黃蜂,或最多80架雲雀III型。如果作為運兵艦,艦上一般可攜帶350名士兵,如果是短程運輸則可增至470名。一個典型的籌載配置是攜帶一艘380ton的CDIC戰車登陸艇(LCT)、4艘56ton 的登陸艇(CTM)、10輛AMX-10RC裝甲戰鬥車、21輛其他戰術車輛以及150到170名士兵。作為浮動船塢時,艦尾可裝載一艘400噸的巡邏艦或MSC掃雷艇,並可在塢艙內實施一定程度的維修工作。

武裝方面,首艦暴風號(L-9021)裝置四門Bofors 40mm70倍徑 機砲,二號艦風暴號(L-9022)則改用兩座Breda-Mauser 30mm機砲。其他武裝包括兩座120mm深水炸彈發射器與四挺12.7mm機槍。在1993年,暴風級又加裝兩具雙聯裝Simbad型西北風防空飛彈發射器。偵測方面,1960年代建造的暴風級並沒有複雜的電子裝備,1993年換裝兩具Racal-Decca 1226 I頻導航雷達;首艦暴風號配備一具SQS-17搜索聲納,但二號艦將之取消。

1990年代法國於太平洋進行核子試爆期間,暴風級二號艦風暴號被作為與法國本土之間的後勤運補艦,並在艦內塢艙空間設置相關活動的指揮中心。在1990年代,法國又建造兩艘閃電級(Foudre class)多功能船塢運輸艦 ,許多設計特點(例如活動甲板)沿襲自暴風級的特徵。

由於1990年代法國國防經費短缺,服役超過30年的兩艘暴風級只好繼續延長役期,兩艦性能老舊且機械狀況惡化,在2000年代難以有效值勤。接替暴風級的多功能突擊艦(Bâtiment d’intervention polyvalent,BIP)計畫於1997年展開設計,建造出的兩艘西北風級(Mistral class)分別在2006與2007年服役,此時暴風級終於得以功成身退。暴風號在2007年1月除役,而二號艦風暴號則在同年6月除役。原本 外傳兩艘暴風級除役後將轉賣給阿根廷海軍,不過這項交易後來被阿根廷政府擱置,理由是艦內使用石綿建材,可能危害艦上人員健康;至今兩艘暴風級仍停放在法國土倫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