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級兩棲突擊艦

 

法國新一代的西北風級兩棲直昇機突擊艦首艦西北風號(Mistral L-9013)。

西北風號的艦首與艦尾段在布雷斯特(Brest) 進行合攏的畫面,攝於2004年7月19日

正進行補給作業的西北風號。

甲板上停放許多直昇機的西北風號,包括瞪羚式輕型直昇機、虎式攻擊直昇機以及美洲山獅運輸直昇機等。

由艦尾角度看西北風號,艦尾塢穴門清晰可見。

配合西北風級的L-CAT(EDA-R)雙體登陸艇,2011年起交付法國海軍。

照片中L-CAT載運了幾輛AMX-10RC裝甲車與步兵登陸。

(上與下)航行狀態的L-CAT,艦體中部升起遠離水面,單靠兩側片體吃水,成為一種小水面雙體船。

 

(上與下)登陸或進入塢艙時,L-CAT艦底甲板降下吃水,使載具成為平底船;艦首、艦尾坡板開啟後,

就能讓艇上的車輛與人員進出。

準備進入西北風級塢艙的L-CAT

西北風級的二號艦龍捲風號(Tonnerre L-9014),攝於2014年8月初法國海軍紀念盟軍登陸普羅旺斯60週年活動的採排。

背後跟著一艘L-CAT登陸載具。

龍捲風號,攝於2014年8月初法國海軍紀念盟軍登陸普羅旺斯60週年活動的採排。背後是水平線飛彈驅逐艦

佛賓號(Forbin D-620)。

龍捲風號,攝於2014年8月初法國海軍紀念盟軍登陸普羅旺斯60週年活動的採排。

後方是閃電級船塢登陸艦的非洲熱風號(Siroco L-9012)。

2014年8月15日法國海軍紀念盟軍登陸普羅旺斯60週年活動當天的海軍編隊畫面,最前方是西北風級龍捲風號。

2014年8月15日法國海軍紀念盟軍登陸普羅旺斯60週年活動當天,

龍捲風號跟戴高樂號(FNS Charles De Gaulle R-91)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一同航行。

2014年10月下旬法國海軍兩棲作戰演習的畫面,此一特遣編隊包含法國海軍主力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

兩艘西北風級兩棲突擊艦以及水平線飛彈驅逐艦等。

一艘L-CAT登陸載具在一艘西北風級後方航行。

西北風級甲板上操作直昇機的畫面,前為虎式攻擊直昇機,後為超級美洲山獅運輸直昇機。

兩架超級美洲山獅直昇機在西北風級的甲板上操作。

西北風級的六聯裝SADRAL防空飛彈系統,裝填西北風短程防空飛彈。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西北風級兩棲突擊艦/法國、俄羅斯

(Mistral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法國/

Lorient shipyard, DCN


Chantiers de l'Atlantique, STX Europe

Brest Shipyard, STX Europe
尺寸(公尺) 長199 寬32 吃水6.3
排水量(ton)

標準16500 滿載215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Wärtsilä 16 V32柴油發電機組*3/24900

Wärtsilä Vasaa 18V200 輔助柴油發電機組*1/4030

MERMAID電動吊艙推進器*2/20400

航速(節) 18.8
續航力(海浬) 5800/18節

10700/15節

偵測/反制系統 MRR3D-NG C頻3D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

DRBN-38A Decca Bridgemaster E250 I頻導航/直昇機管制雷達

射控/作戰系統

SENIT-9戰鬥指揮系統

光電射控系統*2

乘員 船員160

登陸部隊 :標準450名、最多900(短程運輸)、直昇機突擊模式150名

艦載武裝

Brenda Mauser 30mm70倍徑機砲*2

Matra雙聯裝Simbad PDMS防空飛彈發射器*2(日後升級為SADRAL六聯裝發射器)

12.7mm機槍*4

艦載機 一般:直昇機*6~8

直昇機母艦模式:直昇機*16

艦載小艇 LCAC/氣墊登陸艇*2

或LCU/LCM登陸艇*4

數量

2000年底訂購二艘 ,2009年增購第三艘,可能在2020年前建造第四艘。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L-9013 Mistral 2003/7/10 2004/10/6 2006/12/15
L-9014 Tonnerre 2003/8/26 2005/7/26 2007/8/1
L-9015 Dixmude 2009/4/18 2010/12/18 2012/8/6

 

 


 

起源

在1968年,法國海軍將購自英國的阿爾羅芒謝萊班號(Arromanches)航空母艦(前身是皇家海軍在1944年服役的巨象號(HMS Colossus 15)艦隊輕型航空母艦,排水量13600噸,1946年租給法國,1951年買斷)轉為專用於支援兩棲作戰的直昇機母艦。由於此時阿爾羅芒謝萊班年事已高,因此法國海軍在1970年代提出PH-75計畫,打算建造一種核子動力全通式甲板直昇機母艦來取代阿爾羅芒謝萊班號,其排水量約18400噸,長208m,水線寬26.4m,全寬46m,吃水6.5m,使用CAS-20核子反應器,功率65000匹馬力,航速28節,編制890名人員並能搭載1000名兩棲部隊,艦上可搭載25架直昇機,武裝包括兩座DCN 100mm DP艦砲與兩座海響尾蛇(Crotale)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最初法國打算在1981年建成首艘PH-75(總共建造兩艘),但未能實現,整個計畫在1981年取消。 阿爾羅芒謝萊班號在1974年除役後,法國海軍在一段時間內就再也沒有全通式甲板直昇機突擊艦。

到了1990年代,法國海軍主要的兩棲作戰艦艇只剩下四艘,除了兩艘在1990年代服役的閃電級(Foudre class)船塢登陸艦之外,就是兩艘分別在1965與1968年服役的八千噸暴風級(Ouragan class)船塢登陸艦,其中後者過於老舊,進入21世紀後根本難以值勤;除了 暴風級之外,法國海軍老舊的聖女貞德號(Jeanne DArc R-97)直昇機巡洋艦(1964年服役,滿載排水量12365ton,最多可搭載8架直昇機,服役後期亦擔負人員訓練工作)在2000年代初期發生嚴重的機械故障而無有效運作;這些艦艇的老化與退化,嚴重影響了法國海軍的兩棲作戰能力。

為了取代 暴風級並健全兩棲戰力,法國海軍 造艦局(DCN)在1997年展開多功能突擊艦(Bâtiment d’intervention polyvalent,BIP)計畫,打算發展新的多功能兩棲突擊艦艇,同 時也依照後冷戰時代的需求擬定國家兩棲作戰行動教範(Concept National des Opérations Amphibies,CNOA),作為未來法軍對外快速投射武力的依據。CNOA定義了法國兩棲兵力武力投射、撤回、實力展示與滲透突擊的能量,並能融入北約與歐盟的聯合作戰架構。

設計建造

在BIP計畫方面, 最初希望發展一種模組化、具多種尺寸的系列化設計,以單一的基本設計和共通的技術來推出多種衍生型,作為整個歐盟的標準化兩棲作戰艦艇系列 ,其中便有迎合ATP8報告中新型兩棲突擊艦的意味。然而,由於歐洲各國政治與利益分配等問題,根本不可能讓這種法國船艦成為歐洲國家的共通裝備,使得BIP仍只能作為法國裝備。在1997年, 法國造艦局( Direction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 ,DCN)以BIP為基礎,提出多功能兩棲直昇機突擊艦(Nouveaux Transports de Chalands de Débarquement,NTCD)方案,其基本構思來自於先前未付諸實現的PH-75核子動力直昇機母艦 。

早期DCN曾研究多種尺寸、噸位不同的方案,其中最大的是BIP-19,完全依照NTCD的規範,擁有長方形全通飛行甲板,全長約190m,舷寬26.5m,吃水6.5m,滿載排水量19000 tonnes。此外,還有三種較小的構型,基本上是BIP-19的縮小版,分別如下:

1.BIP-13:滿載排水量13000tonnes、長151m、寬23m。

2.BIP-10:滿載排水量10000tonnes、長125m。

3.BIP-8:滿載排水量8000tonnes,長102m,尺寸構型與義大利聖喬治亞級(San Giorgio class )類似,不過仍擁有直昇機庫。

在設計初期,NTCD/BIP-19設有多達四個直昇機升降機,艦島前方設有一個,飛行甲板中線設置一個,左右兩舷也各有一個。稍後為了簡化設計、降低成本,直昇機升降機的數量減為兩個,在艦體右舷後方設置一個主升降機,稍後又移至艦尾中線位置;此外,在艦島後方設置一個輔助升降機 。省略舷外升降機可簡化不少艦體設計、平衡工作,並降低重量與成本;但舷外升降機具有節省艦面甲板空間的優點,且將升降機設於艦尾卻也會壓縮艦尾塢門的高度,必須增高船舷來因應。航空器方面,早期NTCD曾打算納入固定翼機的操作能力,在艦首設置能讓STOVL戰機起降的滑跳甲板,能相容的機種包括英國AV-8B與美國開發中的JSF聯合戰術打擊機的STOVL型;飛行甲板上要有五個直昇機起降點,相關起降設施能操作V-22或CH-53E之類的重型旋翼機。然而經過考量之後,法國海軍將操作STOVL戰機的能力排除在CNOA規範之外,航空操作能力僅限於旋翼機。

在1998年,法國國防部宣布確定建造兩艘BIP-19型艦的計畫;然而直到2000年12月8日,法國國防部才正式確認建造這兩艘艦艇,並在12月22日與DCN簽署建造合約,兩艦分別命名為西北風號(Mistral L-9013)與龍捲風號(Tonnerre L-9014);建造預算在2001年7月13日獲得法國國防機構通過,並在7月底正式頒佈合約給DCN與聖納澤爾(Saint-Nazaire)的Chantiers de l'Atlantique船廠。西北風級的設計工程團隊於2001年9月正式成立,隨即進入工程設計階段,DCN與法國武器聯合體(Délégation Générale pour l'Armement,DGA)的團隊根據BIP-19來設計新艦,而整體概念的完善則由DCN、DGA、國防部以及位於聖納澤爾(Saint-Nazaire)的Chantiers de l'Atlantique造船廠負責。在設計期間,曾建造1/120的模型進行風洞測試,以測試飛行甲板直昇機起降時,艦體上層結構產生的氣流擾動效應,結果便發現上層結構在強烈橫風中,會在甲板上製造紊流;為此,上層結構的設計又經過修改,盡可能減少對直昇機起降作業的干擾。在2001年12月,NTCD更名為直昇機突擊母艦( Porte-Hélicoptères d’Intervention,PHI),而原本的BIP也改稱為投射指揮艦(Bâtiment de projection et de commandement,BPC) ,以強調其兩棲突擊和戰場指揮機能。

西北風級的艦體採用模組化方式建造,可節省建造時間,全艦分為四個大型模組船段(前、後、左、右),其中艦體後半部以軍規建造,前半部則依照民間規格以降低成本 ;DCN負責西北風級60%的建造工作,工時佔全部的55%,此外Stocznia Remontowa de Gdańsk分擔部分建造工作,至於艦上主要作戰裝備、通信與偵測系統則由Thales集團負責提供與整合。艦體前部船段由位於聖納澤爾(Saint-Nazaire)的大西洋造船廠(Chantiers de l'Atlantique)船廠(當時屬於STX Europe)完成組裝,輪機船段在DCN的洛里昂(Lorient)船廠建造,艦島與尾部船段則位於布雷斯特(Brest)的船廠(當時屬於STX Europe)完成組裝,戰鬥系統在土倫(Toulon)完成安裝與調校;當前部船段於大西洋造船廠完成後,便運送至布雷斯特船塢與後段艦體結合,並完成總裝。在2002年7月9日 ,DCN在布雷斯特廠安放首艦西北風號後部船段的的第一塊龍骨,並在同年12月13日安放二號艦龍捲風號後部船段的第一塊龍骨。在2003年1月28日,大西洋造船廠安放西北風號前部船段的第一塊龍骨,稍後又安放龍捲風號前部船段的第一塊龍骨。在2003年8月26日,龍捲風號的尾部船段被放入布雷斯特船廠的乾塢,而西北風號的尾部則在10月23日進入布雷斯特乾塢,兩艦都在同一乾塢完成總裝。在2004年7月16日,西北風號的前部船段被放上拖船,由聖納澤爾啟航,並在19日抵達布雷斯特,該艦的前後段組合工作在7月30日於布雷斯特廠的9號船塢展開,該艦於2004年10月26日下水。在2005年5月2日,龍捲風號的前部船段拖抵布雷斯特,隨即與後部船段開始結合,並於2005年7月26日下水,總計兩艦的設計與建造共花費6.85億歐元 ,建造每艘的平均時程為34個月。兩艘西北風級進入服役之後,不僅將使法國海軍兩棲作戰 與海外運輸投射能量大增,也使歐盟或北約聯合武力在介入國際事務時又多了一支好用的兵力。

原本兩艘西北風級分別預定在2005至2006年交付法國海軍,然而艦上的SENIT-9戰鬥系統在整合測試期間發生問題,導致進度延誤超過一年。西北風號在2006年2月交付法國海軍,並於12月15日成軍;龍捲風號則於2007年3月1日交付法國海軍,同年8月1日成軍。在2006年7月中東以黎爆發戰火之際,西北風號曾前往戰區撤離1000名平民。在2007年中,西北風號被發現若干問題而一度回廠整修,測試作業暫停四個月,問題包括有9000平方公尺的甲板有缺陷,艦首油氈甲板下方的連接部位出現裂痕,使得該處金屬結構的濕度增大,增加了被腐蝕的情況;由於西北風號仍在正式成軍前的保固期內,DCN必須免費為法國海軍更換修復並予以理賠。為了這次整修,DCNS集團暫時拆除一些艙室,同時進行了艦體外部塗裝工作、維修了艦上垃圾焚燒爐,此外也檢查了推進系統,同時進行若干航行測試,包括在停止穩定系統的情況下使艦體在橫搖中擺正,以及在18節航速下進行急轉彎以考驗電力吊艙推進器。在2007年9月25日,西北風號完成改善工程之後的最終海試作業。

居中者為聖女偵德號直昇機巡洋艦。

基本規格

西北風級的的艦體構型與美國LHA/LHD類似,結合了直昇機母艦、船塢登陸艦與船塢運輸艦的功能,不過尺寸明顯比美國LHA/LHD小了好幾號 ,滿載排水量約21500ton。為了增強抵抗戰損的能力,西北風採取雙層船殼(double hull)構造。西北風級擁有簡潔的整體造型,艦島與桅杆均為封閉式設計,煙囪整合於後桅杆結構後方,部分部位刻意採用能吸收雷達波的複合材料,能降低整體雷達截面積與紅外線訊號 。為了降低成本,西北風級以商規建造。本級艦擁有面積6400平方公尺(長199m,寬32m)的長方形全通式飛行甲板,艦島結構位於右舷,並設有面積達1800平方公尺的下甲板直昇機/車輛容納庫、面積1000平方公尺的專用車輛甲板以及艦內塢穴。艦上設有兩座直昇機升降機, 主要升降機位於艦尾中線附近,面積225平方公尺,足以讓旋翼展開的直昇機進行升降;而輔助升降機位於艦島後方,面積120平方公尺,兩者舉升能力都是13噸。飛行甲板總共有六個直昇機起降點 ,並配備光學起降輔助系統。如以NH-90等級的中/大型運輸直昇機為準,本級艦能搭載6~8架此類中型直昇機,必要時最多可擠進16架,此外也可操作美洲山獅運輸直昇機、虎式攻擊直昇機等其他機種。西北風級在設計階段也考量到擴充機種的選擇彈性,預留操作美製CH-53超級種馬重型運輸直昇機與V-22傾斜旋翼機的能力,故其飛行甲板需具備較大的強度。西北風級並未如西班牙規劃中的戰略武力投射艦(Strategic Projection Ship)或美國胡蜂級兩棲突擊艦一樣保有固定翼STOVL機種的操作能力,這是因為法國已經擁有傳統起降航艦,且其新一代主力艦載戰機是傳統起降的飆風。

西北風級的艦內車輛甲板可容納60輛車,並設有讓車輛進出通行的出入口,而這種 「駛進/駛出」(Roll on/Roll off,RORO)機能已經成為許多規劃中的新一代兩棲突擊艦的必備特徵,甚至連義大利的新一代航艦也具有此種能力。西北風級具有三種籌載模式,一般的混合模式下可搭載450名士兵、8架直昇機以及60輛車;在直昇機母艦模式下,可搭載16架直昇機;在車輛運輸模式下,本級艦的機庫與車庫完全用來裝載車輛 ,至多能容納40輛雷克勒主力戰車,或13輛雷克勒搭配46輛其他裝甲車,或者超過230輛輕型輪車。西北風級編制160名船員 (含20名軍官、80名低階軍士官與60名士兵),標準情況能搭載450名士兵執行為期6個月的海上任務, 最多能以高密度模式搭載900名士兵做短程運輸;如配合直昇機突擊任務,艦上可容納150名突擊兵。為了配合兩棲作戰或人道救援任務,西北風級設有完善的醫療設備 ,符合北約第三級規定(Role 3);艦上的病院總共擁有20間病房,包含69張病床與7張加護病床,此外還有兩間手術室 ;如因任務需求需要增加傷患收容能力,還可在機庫內增設病床,使艦上病床總數達120張。此外,西北風級在設計上也很注重艦上乘員的適居性,艦上的模組化艙房依照階級總共有單人、雙人、四人與六人等不同構型 ,艦上起居空間設計(如人員住艙、餐廳、廚房等)也經過仔細的安排規劃;艦上15名軍官擁有單人房,非指揮值軍官則使用雙人房,士兵使用四人房或六人房。艦上的物資儲存空間頗大,足以應付持續45天的海上操作。

西北風級能操作、容納在2011年交付法國海軍的L-CAT(EDA-R)雙體登陸艇。

此時載具處於穿浪模式,中央甲板升起,由兩側片體單獨吃水,成為小水面雙體船。

由後方看L-CAT,此時載具處於登陸艇模式,中央甲板下降接觸水面,使

載具成為傳統的平底登陸艇。

L-CAT正進行登陸作業,前跳板艙門開啟。

西北風級的艦內塢穴長57.5m,寬15.4m,高8.2m,面積約885平方公尺,由艦尾的大型閘門進出,塢穴容量相當於可容納兩艘 美製LCAC氣墊登陸艇(不過法國並未向美國購買)或四艘LCU/LCM登陸艇。西北風級的塢穴能容納 二艘L-CAT雙體登陸艇(又稱EDA-R),或四艘CTM登陸艇(相當於美國LCM),或者一艘EDA-R加上二艘CTM的組合。L-CAT由地中海製造工業公司(Construction Navales et Industrielles Méditerranée,CNIM)設計建造, 此種載具具有特殊的可變構型設計,具有穿浪構型(Catamaran mode)以及登陸艇構型(Landing Vessel mode),可兼顧登陸載具在航行與登陸階段的不同需要。L-CAT的結構由兩側片體以及中部一個可以升降的全通式承載甲板構成,承載甲板的尺寸能容納主力戰車、其他裝甲車輛與兵員物資,艇首與艇尾有跳板艙門。在海面高速航行時,L-CAT使用穿浪模式,中央承載甲板向上升起,兩側的片體獨自負擔吃水,使L-CAT成為一種小水面雙體船(SWATH),具有較佳的水面航行特性;進入淺水區域或搶灘登陸時,L-CAT就變換為登陸艇模式,中央承載甲板下降觸水,提供更大的浮力來降低吃水,成為一種平底的傳統登陸艇。L-CAT長30m, 全寬12.6m,兩側片體寬度各2.9m,全高6m;中部承載甲板面積127平方公尺,籌載區車道長度約22m(有兩個並列的車道),最大可用寬度約6.2m(甲板後段可用寬度約5.1m,前段艙門區域約6.2m),籌載區可用高度(承載甲板降至水面後與片體頂部的高度)約4.4m。在滿載之下,L-CAT於穿浪模式的吃水2.345m,登陸艇模式的吃水為0.95m;而在輕載之下,L-CAT於穿浪模式的吃水為1.7m,登陸模式的吃水0.7m。L-CAT主機為四具MTU 12V 2000 M93柴油機,每具主機在每分鐘2450轉的情況下輸出功率約1340KW(約1800馬力),驅動兩部MJP 650水噴射推進器(分別位於兩側片體後部),電力由兩部65 kVA發電機供應(標準60Hz 400 - 440V電源)。L-CAT最大籌載100噸,最大安全籌載80噸,空船航行時最大航速約30節,輕載時航速25節,在籌載80噸之下能以18節速率航行 ,續航力600海里,能持續在海上操作24小時,艇上編制4到8名人員。法國首先與CNIM簽約購買四艘L-CAT(L-9091~9094),價值1.25億歐元,並保留增購四艘的選擇權;首艇在2011年11月24日交付, 全部四艘在2013年4月18日交付完畢。

西北風級是法國海軍首種採用整合式全電力推進系統(Integrated  Full Electric Propulsion,IFEP,又稱IEP或IPS)的船艦,以三組Wärtsilä 16 V32主要柴油發電機組(每具6.2 MW,8300馬力)與一具Wärtsilä Vasaa 18V200 輔助柴油發電機組(功率3MW,4030馬力);而推進器則採用兩具Rolls Royce集團提供的MERMAID可轉式吊艙電動推進器(azipod)取代了傳統的大軸與船舵 ,在法國海軍亦開創先例。每具吊艙推進器功率7.5MW,共15MW,約20400馬力)。MERMAID吊艙推進器使用的電動機與配套電力轉換設備由法國Alstom集團動力轉換部門(Alstom Power Conversion,APC,2005年成為獨立公司Converteam,2011年9月被美國GE集團購併完成)提供;MERMAID莢艙在Rolls Royce位於瑞典的工廠製造,並由法國APC完成最後組裝與測試。此種動力配置不僅使船艦運動性更佳,而且省去傳統大軸、減速齒輪後,艦內可以多出更可觀空間,噪音與維護成本也大幅降低;此外,主機的安裝位置不再遷就於傳動機械與大軸,所以西北風級將部分發電輪機安裝於水線以上,並搭配減震基座,使其輻射至水中的噪音與震動大幅降低 。艦上的柴油發電機組性能可靠,平均大修間格高達12000運轉小時,一般檢修只需36小時,而且能在航行途中進行,非常適合長時間的海外部署操作 。西北風級最大航速18.8節,18節航速下續航力5800海里,航速15節時續航力可達10700海里。

為了有效指揮兩棲登陸作戰,西北風級配備改良自戴高樂號航艦的SENIT-9作戰系統與 完善指管通情裝備,包含HF/VHF/UHF/SHF等各種通訊頻道以及SYRACUSE 衛星通信系統,並與北約海軍Link-11/16/22資料鏈相容 ,能掌控兩棲載具與直昇機隊的運作,艦上還配備一具MRR3D-NG C頻3D對空/平面搜索雷達、DRBN-38A Decca Bridgemaster E250 I頻導航雷達以及兩具光電射控系統,功能十分完善;艦上擁有一個面積850平方公尺的指揮中心,能容納150名操作與幕僚人員,可作為多國聯合特遣部隊的指揮中心。西北風級擁有艦內網路並廣泛使用電腦系統,包括150個散佈各處的工作站。自衛武裝方面,西北風級配備兩門Brenda Mauser 30mm70倍徑自動化機砲、兩組 人力操作的馬特拉(Matra)雙聯裝Simbad西北風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以及四挺12.7mm機槍,不過目前實際上只有裝備12.7mm機槍。鑑於2006年以色列哈尼特號(INS Hanit )巡防艦在黎巴嫩海岸遭岸基反艦飛彈擊傷的事件,法國認為有必要強化西北風級的自衛武裝,避免被敵方反艦飛彈偷襲得手,同時也需降低對護航艦艇的倚賴(鑑於預算短缺與造艦進度落後,未來法國海軍水面艦艇數量將呈現不足的趨勢)。 隨後,西北風級加裝了六聯裝的SADRAL防空飛彈系統,仍使用裝填西北風短程防空飛彈,但此系統為自動化操作。

西北風級日後加裝自動化操作的SADRAL六聯裝短程防空飛彈系統。

在2010年代前半法國軍事介入利比亞內戰,法國海軍艦艇執行對岸上目標壓制、火力支援時,就頓感現有的76mm與100mm快砲無論射程與殺傷力都不敷需求。為此,法國海軍展開一系列提升對海岸、地面攻擊能力的研究。在2016年2月,法國武器裝備總署與空中巴士防務與太空(Airbus Defence and Space)簽署合約,研究在西北風級上整合多管火箭系統,目標是修改整體式多管火箭系統的射控系統以整合在船艦上,合約價值33.333萬歐元(36.3356萬美元)。

 

後續增購計畫

根據2008年的消息,法國有意進一步增購兩艘西北風系列兩棲突擊艦,並在2020年之前服役,最快可望在2009年之前下達第三艘西北風級的訂單,每艘造價預估為1.5至2億歐元,約是水平線飛彈驅逐艦的1/4。在2008年12月,法國政府宣布,將在2009年內正式決定建造第三艘西北風級。法國對西北風級三號艦的殷切需求,是因為老舊的聖女貞德號勢必在2010年除役;此外,2008年底爆發的全球性金融海嘯,導致法國造船業大受影響,故法國增購西北風級,顯然也有舒緩造艦業危機的考量。 在2009年4月18日,西北風級三號艦在Saint-Nazaire by Hervé Morin船廠開工建造,命名為Dixmude(L-9015) ,在2010年12月18日下水,2012年1月3日交付法國軍方,在1月14日舉行典禮,同年8月6日正式成軍。此外,法國還打算在2020年前建造第四艘西北風級。

外銷

同前述,法國海軍將西北風原始的BIP計畫改名為BPC,並以此規劃幾種外銷型號:其中,BPC-250是最大的版本,全長214.5m,滿載排水量24542tonne,比西北風級還大一些;另外,還有兩種較小的型號,BPC-160滿載排水量16700tonne,BPC-140滿載排水量13500tonne。在2004年,DCN以西北風級/BIP-250的設計參加澳洲2004年提出的新一代兩棲突擊艦競標案(稱為2048號聯合計畫,Joint Project 2048,簡稱JP 2048),不過在2007年6月底敗給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西班牙納凡提亞廠的戰略武力投射艦(SPS) 。由於另有專文介紹澳洲兩棲突擊艦案,在此便不予贅述。此外,法方也宣稱包括加拿大、馬來西亞、瑞典、印度、巴西、土耳其、阿爾吉利亞等國,都曾對BPC系列表達興趣。

俄羅斯採購西北風級案

在2008年10月法國舉辦的歐洲海軍展(2008 Euronaval)期間,俄羅斯海軍總司令聖彼得堡便公開表示俄方對於與法國進行軍事合作感到高度興趣,包括由兩國合作開發或直接向法國採購海軍艦艇裝備。 在2009年6月於俄羅斯聖彼得堡海事防衛展期間,便有消息透露俄羅斯針對採購西北風級兩棲突擊艦與法國展開洽商,俄羅斯希望能夠購得約四艘同型艦。經過數年曲折的談判,俄羅斯在2011年6月17日正式與法國簽約,採購首批兩艘西北風級,價值12億歐元(17億美元),艦上將配備俄羅斯國產作戰裝備; 首批兩艘西北風級在法國位於聖納澤爾的STX船廠進行主要建造工作,而俄羅斯也參與約20%的工作量(主要是建造艦尾部位)。此外,俄羅斯方面宣稱,法國將在這項合約中轉移包括Zenith 9作戰系統在內的各項技術 (含程式原始碼)給俄羅斯。而在2012年11月23日,俄羅斯也宣布購買L-CAT來搭配西北風型。

然而,在2014年初由於烏克蘭政變、親西方政府上台,引發俄羅斯強併克里米亞以及支援東烏克蘭的反抗運動,使得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展開經濟與軍事制裁,包括禁止一切軍事相關出口。因此,法國只能凍結兩艘西北風型的交付(雖然兩艦都依照原進度下水並試航)。經過冗長的談判折衝,俄羅斯、法國在2015年7月左右達成協議,取消兩艦的交付,法方全額退款(約9.5億歐元),隨後兩艦就轉賣給埃及(資金由沙烏地阿拉伯援助)。俄羅斯採購西北風級案詳見蘇聯/俄羅斯兩棲作戰艦艇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