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級遠洋巡邏艦

花月級遠洋巡邏艦的首艦花月號(Floreal F730)

花月級遠洋巡邏艦的Prairial(F731),該艦正進入珍珠港準備參與2014年7月的環太平洋演習(RIMPAC 2014)。

花月級遠洋巡邏艦的四號艦空月號(Ventose F-733)。

摩洛哥訂購的花月級巡邏艦穆罕默德五世號(Mohammed V F-611)。艦首改用OTO 76mm快砲。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花月級遠洋巡邏艦/法國、摩洛哥

(Floreal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法國/Chantiers de l'Atlantique, Saint-Nazaire
尺寸(公尺) 長93.5 寬14 吃水4.3
排水量(ton) 標準2600

滿載2950

動力系統/軸馬力 CODAD

Pielstick 6PA6L280柴油機*4/8820

雙軸CRP

艦首推進器*2/340

航速(節) 20
續航力(海浬) 10000/15節
偵測/反制系統 Thomson-CSF DRBV-21C L(D)頻2D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

Racal Decca DRBN-34A導航/直昇機管制雷達*2

ARBR-17電子支援系統

10聯裝Dagaie誘餌發射器*2

聲納
射控/作戰系統 Najir光電射控儀*1
乘員 船員86,可額外搭載39名人員
艦載武裝 Model 1968 CADAM 100mm 55倍徑艦砲*1

MM-38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2

GIAT 20F2 20mm機砲*2

雙聯裝Simbad防空飛彈發射器*2

艦載機

超級美洲山獅直昇機*1

數量 法國:共6艘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F-730 Floreal  1990/4/2 1990/10/6 1992/5/27
F-731 Prairial 1990/9/11 1991/3/16 1992/5/20
F-732 Nivose 1991/1/16 1991/8/11 1992/10/15
F-733 Ventose 1991/6/28 1992/3/14 1993/5/5
F-734 Vendermaire 1992/1/17 1992/8/23 1993/3/21
F-735 Germinal 1992/8/17 1993/3/14 1994/5/17
摩洛哥:共兩艘
F-611 Mohammed V 1999/6 2001/3/9 2002/3/12
F-612 Hassan II 1999/12 2002/2/11 2002/12/20

 


 

為了取代1960年代服役的里維埃艦長級(Commandant Rivieire class)巡防艦與部分A69代斯汀多夫級(D'Estienne d'Orves class)巡邏艦,法國國防部在1986年主持的水面艦艇發展會議中便決定建 造新一代的遠洋巡邏艦(法國海軍將此類別軍艦稱為「avisos」),這就是花月級(Floreal class)的由來。最初法國海軍打算建造10艘花月級,冷戰結束後軍費縮減,總數遂減至六艘 ,均以法國共和曆的月份命名,首艦花月號(Floreal F-730)在1990年4月開工,同年10月下水,1991年5月服役,其餘五艘則以每半年一艘的速率交艦,全部於1994年成軍完畢。 六艦的艦體由大西洋造船廠(Chantiers de l'Atlantique, Saint-Nazaire)製造, 艦上的作戰裝備則由DCN的洛里昂海軍造船廠(Lorinet Naval Dockyard)負責安裝。

花月級與FL3000拉法葉級巡防艦雖然是在同時期發展,但是在技術上有著巨大的落差。 花月級屬於低檔的遠洋巡邏艦,法國海軍對這類艦艇的需求,是在承平時期與低強度任務中保護法國的海外利益(例如保護經濟海域以及海外屬地等),主要任務包括洋面巡邏、運送人員物資以及敦睦等 ,而不是高強度正規作戰; 所以法國海軍對這類艦艇的要求並非著眼於強大的作戰能力,而是操作與維護上的簡單便利、 較低的訓練需求與損耗、可靠的性能、購置與維持的經濟性、續能航力、遠洋長期獨力作戰能力、耐海性與成員適居性等 ,以便長期在遠離本土、無法經常回到船廠維修的情況下,有效執行各種低強度任務。與先前的里維埃艦長級相較,花月級簡化設計、壓低成本的特點更加突出; 雖然花月級滿載排水量高達2900噸以上(先前里維埃艦長級僅2200噸),但透過採用商規標準的船體、較低功率的主機,仍有效壓低了成本,大約是同噸位巡防艦的一半到1/3。

花月級的艦體以商船的標準建造,不過仍比照軍規設置水密隔艙。 花月級艦體設計的最大特色就是粗短肥胖,長寬比僅6.88,在作戰艦艇中極為罕見(反而比較接近商船),這使得本級艦擁有極佳的穩定性,耐波力與適居性十分出色, 而且在五級海象下仍能讓直昇機起降;不過短胖的代價就是航行阻力大增,降低了航速。基於簡化設計、降低成本, 花月級的艦體完全沒有使用同時期拉法葉級的艦體匿蹤設計。動力方面,花月級的主機為四具Pielstick 6PA6L280柴油機,功率僅8820匹馬力,帶動雙軸可變距螺旋槳,最大航速20節 ,航速15節時續航力高達10000海里;以花月級的排水量,其主機的輸出功率偏低,不過也壓低了成本。艦上的電力由三套Baudouin 12P15 2SR柴油機與Alsthom AA 49L9交流發電機的組合來供應,每個機組功率各590KW。此外,艦首還有 兩具各340馬力的輔助推進器,能增加低速航行時的靈活度。本級艦的煙囪採用特殊設計,使廢氣不會在艦尾飛行甲板上空形成亂流。本級艦艦尾設有一個容積350立方公尺的大型貨艙(可裝載100ton貨物),在無補給的情況下於持續海上操作50天 ;此一貨艙艙壁設有防彈裝甲,可提高安全性。花月級艦上總共有125個舖位,雖然僅需50名船員就可正常運作,不過法國海軍仍在本級艦上編制83名船員與直昇機組員,平時還編制24名陸戰隊員駐艦,此外還剩13個舖位的餘裕。

由於任務環境中的威脅強度低,加上考量經濟性,花月級僅配置簡單的偵測裝備與武裝,主要功能包括近距離反水面、少量的遠距離反水面能力以及最低限度的點防空能力,而不具備任何反潛能力。偵測方面,花月級最主要的裝備為一具Thomson-CSF的DRBV-21C D頻2D對空/平面搜索雷達,此外還有兩具Racal Decca的DRBN-34A導航雷達,其中一具用於船艦導航,另一具則做為直昇機管制之用。 DRBV-21(外銷型號TRS-3015)是DRBV-26木星II型長程對空搜索雷達的輕量版,以DRBV-26的後端固態發射機為基礎進行簡化,發射機單元數從原本16個增為32個,而天線則改用較為輕量簡單的DRBV-22A。 電子戰方面,本級艦配備ARBR-17電子支援系統以及兩組10聯裝Dagaie誘餌發射器。此外,直昇機庫上方設有Syracuse 2衛星通訊天線。艦橋頂上設置一套Najir光電射控系統,用於導引艦首的100mm艦砲。

武裝方面,花月級艦橋前方設有一門法國艦艇慣用的Model 1968 CADAM 100mm 55倍徑高/平兩用快砲,射速約78發/分。主桅後方設有兩具單管MM-38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最初打算裝置四枚)。直昇機庫兩側各有一門GIAT 20F2 20mm機砲,射速720發/分 ,最大射程8km;機庫上方則有兩具人力操作的雙聯裝Simbad防空飛彈發射器,使用馬特拉(Matra)的西北風(Mistral)點防禦防空飛彈。花月級是法國海軍首艘擁有完整直昇機收容/起降設施的遠洋巡邏艦,艦尾機庫可容納一架直昇機,選擇包括小型的雲雀三型、海豚二型或中型的超級美洲山獅 、NH-90等,不過這並非反潛直昇機,通常用於海上巡邏、運輸補給、聯絡或搜索救難。

綜觀以上,花月級雖擁有將近3000ton的滿載排水量,不過艦上的作戰裝備僅相當於1000ton級的巡邏艦,顯示花月級的噸數主要用於增加持續作業能力、耐海續航能力以及人員起居品質,而不是提升武裝。

在2012年5月底,沙法龍集團(Safran Group,Sagem)獲得DCSN合約,為六艘花月級巡邏艦提供新世代光電多功能系統(Electro-Optical Multifunction System,EOMS-NG)來取代原本的Najir光電系統。EOMS-NG整合日夜間紅外線搜索與追蹤(IRST)系統,具備環場觀察(panoramic observation)、識別、追蹤與射控功能,主要用來導引艦上100mm快砲,此外在船艦自衛作戰時也能提高戰術上態勢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能力。

在2019年11月12日,歐洲議會(European Council)啟動13項基於常設防衛安全結構合作(Permanent Structured Cooperation on Defence and Security,PESCO)的合作項目,其中包括由義大利與法國合作的歐洲巡邏艦(European Patrol Corvette,EPC);法國海軍打算購買六艘來取代花月級巡邏艦,義大利則打算購買八艘來取代1990年代建造的四艘司令級(Comandanti class)巡邏艦和1980年代建造的八艘智慧女神級(Minerva class)巡邏艦。EPC項目由法國海軍集團與義大利金融集團在2020年合資成立的Naviris公司來執行。

外銷

摩洛哥在1999年12月與法國簽約,採購兩艘花月級巡邏艦,命名為穆罕默德五世(Mohammed V F-611)與哈 桑二世號(Hassan II F-612),剛服役時是目前摩洛哥海軍目前最大型的作戰艦艇 。兩艦仍由大西洋造船廠建造,穆罕默德五世號於1999年6月開工,2001年3月9日下水,2002年3月12日服役;哈桑二世號於1999年12月開工,2002年2月11日下水,2002年12月20日建成服役。與原版花月級相較,穆罕默德五世級最大的不同,在於改用義大利製OTO-Breda 76/62倍徑快砲,並在艦橋後方加裝一座荷蘭Thales的WM-28搜索/追蹤雷達組(CAS)作為主要的搜索/追蹤與火砲射控雷達,此外仍保留Najir光電射控儀。艦上其他武裝包括兩枚MM-38飛魚反艦飛彈、兩座GIAT 20F2 20mm機砲、一具雙聯裝Matra Simbad防空飛彈發射器等,都與原版花月級相同;其他電子裝備包括一具Thomson-CSF Mars DRBV21A對空搜索雷達、兩部Decca Bridgemaster E導航雷達與Thomson-CSF ARBR-17電子支援系統。艦上直昇機為法製AS-565MA美洲豹(Panther),艦上編制110名官兵。

此外,DCN還曾提出花月級的縮小版,用於競逐1990年代初期馬來西亞提出的新一代近海巡邏艦計畫(NGPV),不過最後負於德國MEKO-100。雖然花月級設計上十分簡單,功能有限,但是對於摩洛哥之類規模不大、以低強度海上巡邏警戒為主要任務的第三世界國家海軍而言,本級艦依舊是個十分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