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騰納爾級巡防艦

(上與下)寇騰納爾級首艦寇騰納爾號(Kortenaer F807),這兩張為最早期的照片,機庫上設置一座OTO Melara 76mm快砲

;這個砲位是預留安裝門將近迫武器系統,但此時尚未研發完成。

寇騰納爾號(後)與費爾斯蘭級反潛驅逐艦的德倫特號(HNLMS Drenthe D816)。寇騰納爾級就是用來取代1950年代建造的

荷蘭級與費爾斯蘭級反潛驅逐艦。這是寇騰納爾號剛服役不久時拍攝的話面。

伊朗曾在1970年代打算訂購寇騰納爾的修改版,配備美製韃靼防空飛彈系統、MK-13發射器、MK-45 五吋艦砲

、魚叉反艦飛彈、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等。伊朗回教革命、柯梅尼上台之後,訂單遭到取消。

寇騰納爾號稍後將機庫上76mm快砲換成一座 舊艦移植的Bofors 40mm機砲,日後才換成門將近迫武器系統。

寇騰納爾級的V. Kinsbergen(F809),此時機 庫上裝的是舊艦移植的Bofors 40mm機砲

寇騰納爾級的Abraham Crunssen(F816)

正從英國朴次茅茲軍港離開的寇騰納爾級艦Jan Van Brakel(F825),此時機庫頂裝置的是Bofors 40mm機砲。

Jan Van Brakel(F825)的照片,此時機庫頂的Bofors 40mm機砲以經被換成一座門將近迫武器系統。

希臘海軍從荷蘭購入的二手寇騰納爾級Navarino(F461),原本是荷蘭V. Kinsbergen(F809)。

注意機庫上方改裝一具美製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此照片攝於2000年代現代化改良之前。

希臘海軍的寇騰納爾級艦伊利號(Elli F-450),原為寇騰納爾級的六號艦P.Florenz(F814),建造期間就轉賣給希臘。

此照片攝於伊利號剛完工時,該艦1981年10月10日首航,1982年交付希臘海軍。

(上與下二張)希臘海軍的伊利級(Elli class)巡防Limnos(F-451),這是希臘獲得的首批兩艘同型艦的第二艘

(建造中就轉賣給希臘)。與荷蘭自用的版本不同,伊利級配置兩座美製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而直昇機庫則

配置一座OTO 76mm快砲。 這三張照片攝於2000年代現代化改良作業之後,更換了作戰系統與感測器。

Limnos(F-451)的艦尾特寫,可以看到OTO 76mm快砲、兩座美製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以及LW-08長程對空搜索雷達。

F-809 V. Kinsbergen希臘購入的寇騰納爾級Themistoklis(F465),原為荷蘭海軍Philips Van Almonde(F823)。

注意魚叉飛彈後方兩側平台裝有一對大型的SACTOM衛星通信天線。

在2002年進入希臘海軍服役的Kanaris號(F-464),原本為荷蘭海軍寇騰納爾級驅逐艦Jan Van Brakel(F825)。

Kanaris號是唯一一艘在希臘海軍期間從未裝備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的同型艦,也是最早除役的一艘。

寇騰納爾級的Piet Heyn(F811)在1998年轉賣給聯合大公國成為Abu Dhabi(F-01),

日後從該國除役並被改裝成豪華遊艇Yas Yacht,外型完全改觀。

(上與下四張)改裝完成的Yas Yacht,除了從修長的艦型可以猜測原本是艘作戰艦艇外,幾乎

找不到原本寇騰納爾級巡防艦的影子。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寇騰納爾級巡防艦/荷蘭(Kortenaer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荷蘭/

F-807~811,814~816,823,824:由Royal Schelde承造

F-825、826:由Wilton Feijenoord,Rotterdam承造

尺寸(公尺) 長130.5  寬14.6  吃水6.2
排水量(ton) 滿載3630
動力系統/軸馬力

COGOG

Rolls Royce Olympus TM3B高速用燃氣渦輪機*2/51600

Rolls Royce Tyne RM1C巡航用燃氣渦輪*2/9800

雙軸

航速(節) 高速用主機:30

巡航用主機:20

續航力(海浬) 4700/16節
偵測/反制系統 Signaal  LW-08 2D對空搜索雷達*1

Signaal LW06平面搜索雷達*1 (希臘F-450、451、459~462改良後拆除)

Racal 1226 I頻導航雷達*1

SCOUT低截獲率(LPI)平面搜索雷達*1 (希臘改良時加裝)

Bridge Master E導航雷達系統(希臘改良時加裝)

Sphinx電子截收系統(ESM)

ESD CS-3701電子截收系統(ESM) (希臘F-450、451、459~462改良後加裝,取代Sphinx)

Signnal SLQ-1(F807~811、816,F450、451)/SLQ-2(F823~826)電子反制系統

MK-36 SRBOC誘餌發射器*2(原始)/4希臘F-450、451、459~462改良後

AN/SLQ-25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1

射控/作戰系統 Signaal SEWACO-II 戰鬥系統

Thales TACTIOS戰鬥系統(希臘F-450、451、459~462改良後加裝)

Signaal WM-25追蹤/射控雷達系統*1(含一具ZW-06搜索/追蹤組合天線,以及一具Signnal STIR-180照明雷達)

Signnal TDS視線目標標定系統X2

Thales MIRADOR光電偵蒐/射控系統*1 (希臘F-450、451、459~462改良後加裝)

聲納 Westinghouse SQS-505(F807~811、816,F450、451)/SQS-505(F823~826)艦首主/被動聲納*1
乘員 197
艦載武裝 OTO-Breda 76mm 62倍徑快砲*1 /2( 荷蘭F-807/808最初裝備兩座,其中一座後來被換成Bofors 40mm機砲;希臘F-450、451裝備兩座)

MK-29八聯裝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1(發射器內8枚,彈艙內另有16枚)

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2

MK-32 Mod9雙聯裝324mm固定式魚雷發射器*2(使用MK-46魚雷)

Bofors 40mm機砲*1 (早期墊檔裝備,後來被門將取代)

Signaal SGE-30門將近迫武器系統*1 (1980年代後期陸續換裝,轉售希臘時拆除)

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2(希臘F-450、451)/1(轉售希臘後取代門將系統,裝備於F-451、F-459∼462、464~466)

艦載機 SH-14D大山貓反潛直昇機*1
數量

共12艘(其中2艘轉賣希臘)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備註
F-807 Kortenaer 1975/4/8 1976/12/18 1978/10/26 1997年除役後售予希臘,更名為F-462 Kountouriotis,1997/12/15服役。
F-808 Callenburgh 1975/9/2 1977/3/26 1979/7/26 1994年售予希臘,更名為F-459 Adrias 
F-809 V. Kinsbergen 1975/9/2 1977/4/16 1980/4/24 1995年除役後售予希臘,更名為F-461 Navarino,1995/3/1服役
F-810 Banckert 1976/2/25 1978/9/30 1980/10/29 1993年除役後售予希臘,更名為F-460 Aegeon,1993/5/14服役

F-811 Piet Heyn

1977/4/28 1978/6/3 1981/4/14 1998年除役後售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更名為F-01 Abu Dhabi,1998年服役
F-814 P.Florenz 1981/10/10 建造中於1980/9售予希臘,更名為F-450 Elli。1982年服役。
F-815 Witten de With 建造中於1981/6售予希臘,更名為F-451 Limnos。1982年服役。
F-816 Abraham Crunssen 1978/10/25 1981/5/16 1983/1/26 1997年除役後立即售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更名為F-02 Al Emirat 
F-823 Philips Van Almonde 1977/10/1 1979/8/11 1981/12/2 2002年5月除役 後售予希臘,更名為F-465 Themistoklis,2003/2/19服役。
F-824 Bloys Van Treslong 1978/5/5 1980/11/15 1982/11/25 2003年除役 ,隨即售予希臘,更名為FFG-F466 Nikiforos Fokas,2003/12/7服役
F-825 Jan Van Brakel 1979/11/16 1981/5/16 1983/4/14 2001年底除役,之後售予希臘,更名為F-464 Kanaris,2002/11/29服役
F-826 Pieter Florisz
ex Willem van der Zaan
1981/1/2 1982/5/8 1983/10/1 2001年1月除役,之後售予希臘,更名為F-463 Bouboulina,2001/12/14服役,2013/2/18除役作為備料來源

 


寇騰納爾級(Kortenaer class)是荷蘭海軍在1970至1980年代的反潛/水面作戰主力,荷蘭皇家海軍稱之為標準型(Standard)巡防艦 ,意味著依循北約海軍當時的作戰標準,總共建造了12艘之多,其中10艘進入荷蘭海軍服役,而P.Florenz(F-814)與Witten de With(F-815)在完工前便轉售給希臘 ,希臘稱之為伊利級(Elli class);此外,最後一艘本級艦Willem van der Zaan(F-826)更改命名為Pieter Florisz。寇騰納爾級是冷戰後期歐洲在大西洋方面的主要反潛護航兵力之一,性能均衡而可靠。

發展經過

在1969年,荷蘭海軍以性能可靠的泛.斯佩克級(Van Speijk class)反潛巡防艦(從英國引進的Type 12I 李安達級)為基礎,設計一種新的反潛護航艦──75型巡防艦(Fregat 75),取代1950年代起建成服役、總數12艘的荷蘭級(Holland class)與費爾斯蘭級( Friesland class)反潛驅逐艦。與泛.斯佩克級類似,75型巡防艦仍沿用傳統的蒸汽渦輪推進系統,雙軸推進,裝備一座荷蘭海軍慣用的Bofors雙聯裝120mm快砲(打算從即將除役的舊型驅逐艦上移植)、防空飛彈、反艦飛彈等,艦尾配備直昇機起降甲板。75型巡防艦打算使用最新開發的數位化戰鬥資訊系統,以電腦整合雷達、聲納回傳的資訊,自動進行分析並分派射控系統接戰,艦上並配備荷蘭信號(HSA)開發的WM-25射控雷達來指揮防空飛彈、艦砲等武器進行作戰。在1970年10月,75型巡防艦的設計工作完成,原訂建造四艘,每艘預算約為5400萬荷蘭盾。不過,75型巡防艦最後並未付諸實行。

同樣在1970年10月,荷蘭展開另一項造艦計畫:與英國聯合進行的英國-荷蘭巡防艦(Anglo-Dutch frigate,AD);當時英國也在發展新一代的反潛巡防艦。此種巡防艦排水量比75型巡防艦大,同樣以反潛為主要任務,其設計與技術。然而,這項英國-荷蘭合作造艦計畫最後也沒能實現,因為英國政界與皇家海軍並不希望本國的軍艦裝備荷蘭製的系統。爾後英國自行完成巡防艦計畫,就成為Type 22巡防艦;而荷蘭也繼續進行設計工作。

在1972年初,荷蘭海軍又曾對與美國合作表達興趣;當時美國正在進行一項巡邏巡防艦(Patrol Frigate,PF)計畫,後來成為派里級(Perry class)飛彈巡防艦,這是一種相對重視防空的低成本作戰艦艇。然而經過評估後,荷蘭海軍認為派里級的實際成本會比當時美國宣稱得更高,而其性能也無法滿足荷蘭海軍的需求(例如派里級只有單軸推進)。1972年3月1日,荷蘭國防部終於正式確定海軍新艦計畫,稱為「標準巡防艦」(Standaardfregatten,英文為Standard frigates,簡稱S級),意味與北約國家的海軍艦隊採用同一標準。「標準巡防艦」的設計工作完全由荷蘭海軍主導,此外皇家須爾德(Koninklijke Maatschappij de Schelde)造船廠也有參與。

在1973年12月13日,荷蘭海軍正式宣佈通過「標準巡防艦」的設計方案。「標準巡防艦」由皇家須爾德船廠(Royal Company De Schelde)建造,當時須爾德船廠以及荷蘭幾個主要大型船廠被合併為須爾德集團(Rijn-Schelde-Verolme Groep,RSV)。在1974年8月14日,荷蘭國防部正式簽署建造首批四艘「標準巡防艦」的任務書,而首批四艘的合約還包括增購第二批四艘的選擇權,而此項選擇權稍後在同年秋季行使;在1974年11月28日,荷蘭國防部正式簽署建造第二批四艘「標準巡防艦」,總計前兩批八艘都由皇家須爾德船廠建造。在1975年4月8日,首艘「標準巡防艦」在須爾德船廠安放龍骨,就是寇騰納爾號(HNLMS Kortenaer F807),之後在1978年交付。在1976年12月29日,荷蘭國防部又簽署第三批四艘寇騰納爾級巡防艦的合約,前兩艘在須爾德廠建造,後兩艘在RSV旗下威爾頓.費吉諾德(Wilton-Fijenoord)位於鹿特丹(Rotterdam)的船廠建造。隨後,皇家荷蘭海軍又增購一艘防空版「標準巡防艦」,改裝美製韃靼(Tartar)防空飛彈系統。依照原本的計畫,第12艘寇騰納爾級Willem van der Zaan(F-826)會在1983年7月1日交付。

原本荷蘭海軍打算建造12艘「標準巡防艦」以及一艘改裝韃靼飛彈的防空衍生型,再加上兩艘特龍普級飛彈巡防艦,編成三個巡防艦編隊,每個編隊各配置四艘「標準巡防艦」與一艘防空巡防艦,防空巡防艦作為編隊旗艦,並為整個編隊提供防空掩護。隨後荷蘭調整了計畫,有兩艘「標準巡防艦」Pieter Florenz(F-814)與Witten de With(F-815)完工前就轉賣給希臘,從沒有在荷蘭海軍服役;希臘稱之為伊利級(Elli class)。而「標準巡防艦」的韃靼飛彈衍生版則增為二艘,成為雅各.希姆斯科級(Jacob van Heemskerck class)飛彈巡防艦(稱為L級),而F-815懷特.衛斯號(HNLMS Witte De With)的預定艦名更是直接讓給第二艘希姆斯科級(F-813)。希姆斯科級以犧牲艦載直昇機為代價,換取加裝區域防空飛彈系統的空間。此外,原本命名為Willem van der Zaan(F-826)的最後一艘寇騰納爾級更改命名為Pieter Florenz。

「標準巡防艦」的建造與測試工作相當嚴謹,確保了品質;整個造艦計畫也相當順利,時間與成本幾乎與原訂計畫相當。建造期間的主要問題是承包最後兩艘的威爾頓.費吉諾德廠發生財務危機,最後破產倒閉,當時該廠負責建造的荷蘭海軍船艦(包括兩艘寇騰納爾級、海象級潛艦等)隨後都由荷蘭海軍與須爾德船廠接手完成工作。Wilton-Fijenoord負責建造的兩艘寇騰納爾級在測試驗收時,質量問題相對於須爾德廠建造的其餘同型艦多。

12艘寇騰納爾級(S級)與2艘希姆斯科級(L級)構成1980年代荷蘭海軍主力,在當時是西方國家品質最好的船艦之一,無論建造材料、適航與適居性、可維護性等都勝過以往荷蘭海軍曾建造的船艦,讓荷蘭海軍相當滿意。

此外,在1970年代前期,西德同時也在設計新一代巡防艦,因此對於荷蘭的「標準巡防艦」十分感興趣,從1973年起就與荷蘭保持交流。西德最後設計建造出F-122不萊梅級(Bremen class)巡防艦,建造工作在1979年展開,首艦在1982年服役,總共建造八艘。布來梅級可說是寇騰納爾級的攣生版本,兩者尺寸、排水量、整體佈局、作戰能力都十分類似。除了西德外,葡萄牙海軍在1980年代購買新艦時也曾考慮過寇騰納爾級,不過最後選擇了德國MEKO 200型,成為瓦斯古.達伽瑪級(Vasco da Gama class)。

相較於同時期一些其他北約國家的造艦案如家拿大巡邏巡防艦(CPF,後來成為哈里法克斯級),荷蘭「標準巡防艦」的成本算是相當划算;以CPF為例,總共耗費的成本約是荷蘭標準巡防艦計畫的2.5倍。這主要是因為先前荷蘭海軍與造船廠有設計建造這樣等級主戰艦艇的經驗,但加拿大沒有,導致只能向國際招標船艦設計,在競標過程中授予兩個競爭廠商合約,完成了兩份完整設計。

此外在1970年代,伊朗巴勒維王朝也曾向荷蘭皇家須爾德(Royal Schelde)船廠訂購八艘經過修改的寇騰納爾級,但是伊朗革命、巴勒維王朝被推翻之後訂單遭取消。此種伊朗版寇騰納爾級配備MK-13發射器(使用韃靼/標準SM-1防空飛彈)以及美製SPS-48對空搜索雷達,加裝MK-13單臂發射器,改用美製MK-45 127mm艦砲,並配備八枚魚叉反艦飛彈、兩座美製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配置在上層結構後部兩側,類似希臘購買的伊利級);不同於荷蘭自用的希姆斯科級,伊朗版寇騰納爾級仍保有直昇機庫

基本設計

寇騰納爾級滿載排水量約3600ton, 許多設計借鑑於稍早荷蘭海軍發展的特龍普級(Tromp class)飛彈巡防艦,這是二次大戰後荷蘭設計建造的第一種飛彈時代全新作戰艦艇,首次使用包括燃氣渦輪、數位化艦載作戰系統、區域防空飛彈、反潛直昇機等新技術。寇騰納爾級比過去荷蘭海軍的水面作戰艦艇大得多,這主要是因為其作戰能力、裝備、指管通勤設施、耐海適航性能等,都必須符合NATO海軍編隊的標準,並能伴隨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活動。此外,「標準巡防艦」也需要增加高速航行時的肅靜性(要求可在20節的速度下進行反潛作戰),並配備較為精良的聲納系統,使其能一面伴隨美國航母與北約海軍編隊,同時仍有效進行反潛作戰,獵殺蘇聯核能潛艦。為此,寇騰納爾級採用新型燃氣渦輪推進系統,取代了以往的泛.斯佩克級所使用的蒸汽渦輪系統。燃氣渦輪推進系統不僅加速快、反應快且高速航行時肅靜性較佳,而且自動化程度高(無須人員在機艙值班),有助於降低船艦編制人數。寇騰納爾級除了煙囪採用鋁合金之外,其餘部位(艦體、上層結構)都以鋼材製造。為了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成本風險,寇騰納爾級大量使用現成技術,並採用標準化的設計。

相較於特龍普級,寇騰納爾級的技術人員編制減少了約40%。寇騰納爾級的設計很注重起居空間品質,艦上住艙盡量遠離較為吵雜的輪機艙室,並減少同一間士兵艙室居住的人數;不過,仍有一些士兵住艙周邊的噪音較大,例如在推進軸上方的住艙。寇騰納爾級的艦長擁有個人住艙,艦上高階軍官分置在7個單人房、五個雙人房內,而士官(non-commissioned officers)則布置在三間單人、兩間雙人、七間四人艙房。而低階士官兵則分配在六人、九人、十二人艙間中,各住艙附近都設置衛浴盥洗設備,使人員能穿著輕鬆的脫鞋在住艙與盥洗艙室之間往返(艦上只允許在人員寢室、盥洗艙室以及這兩者之間的最短通路上穿著脫鞋)。依照荷蘭海軍軍官表示,寇騰納爾級的起居空間並沒有因應船員擴增或者容納受訓人員的餘裕。寇騰納爾級設計之初,艦上起居空間配置就考慮到未來可能納入女性人員,不過直到十幾年後才開始有女性人員在荷蘭海軍作戰艦艇上服役。寇騰納爾級編制約200人,包括186名船員,其餘為直昇機組員。在1990年代末期由於國防預算刪減,寇騰納爾級的人數編制減少。

與特龍普級相同,寇騰納爾級也設置指揮中心(Command Center),艦上所有感測器的資料都匯集到作戰指揮系統,並在指揮中心的各顯示器、戰位上呈現,而目標接戰分派、武器射控也在作戰中心完成。此外,寇騰納爾級還有一個專門的反潛作業控制室。寇騰納爾級是荷蘭最後一艘將發電機艙設置在水線以下的船艦,這是為了在遭受核爆衝擊後,仍能有較高的機率維持供電;而在日後新設計的船艦如凱若.道爾曼級巡防艦(Karel Doorman class),則將發電機艙移到較高的甲板,能使傳入水中的噪音降低。與特龍普級類似寇騰納爾級的所有推進、機電、輔助設施、通信交換、消防損管等都在技術中心(Technical Center,TC)集中監控,在1970年代是相當前衛的設計,艦上的技術中心設置五組控制面板,總共有280個指示燈,並使用按鈕、圓形儀表等人機介面。技術中心後方布置有若干技術空間如工廠(workshops ),而廚房、麵包房、廚師辦公室等都集中在此一區域;接下來則是稱為Golden Ball的非戰鬥勤務軍官日間艙室以及艦上人員使用的餐廳,兩者相對陳設。

與特龍普級類似,寇騰納爾級的推進系統為複合燃氣渦輪或燃氣渦輪(COGOG)帶動雙軸推進。高速航行時,以兩具輸出達51600馬力的勞斯萊斯.奧林帊斯(Rolls Royce Olympus)TM-3B燃氣渦輪驅動艦體,可獲得30節的最高航速;巡航時則使用兩具較小的Rolls Royce Tyne RM-1C燃氣渦輪,最多可獲得20節的速度,以16節速度航行時則有4700海里的續航力。燃氣渦輪具有反應靈敏、加速快、自動化程度高(機艙無須人員值班)的優點,從靜止到燃氣渦輪啟動只須花費不到一分鐘(蒸氣鍋爐至少需要十幾小時生火預熱蒸氣),兩分鐘之後船艦就已經加到最高速。寇騰納爾級的燃油消耗效率優於先前蒸氣渦輪推進的泛.斯佩克級(Van Speykklasse class)巡防艦;泛.斯佩克級的排水量比寇騰納爾級低30%,但相同航行條件的油耗卻比寇騰納爾級高30%。

作戰裝備
 

TDS視線目標標定系統

偵測方面,寇騰納爾級的後桅杆上設有一具荷蘭信號(HSA,後成為Thales) 的LW-08 2D長程對空搜索雷達,此外還有一具Racal 1226 I頻導航雷達,電子戰系統包括 Sphinx電子支援系統、Ramses電子反制系統、兩具美製MK-36 SRBOC誘餌發射器以及一具美製AN/SLQ-25 Nixie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 。LW-08雷達採用D波段操作,負責提供遠程空域監視與目標初步指引,採用拋物面通天線、TWT行波管發射機,旁波瓣較低,使敵方干擾波較難進入雷達主波束;LW-08最大探測距離約270km,能探測到230公里外飛行速率4馬赫的目標,或者在100公里的距離上探測到小型飛彈,最小探測距離約2km,能同時追蹤400個目標軌跡 ,天線轉速約每分鐘15轉。本級艦配備一具HSA的ZW06 I頻平面搜索雷達,負責水面搜索、導航、直昇機管制等,具備抗干擾能力,能在14海里的距離探測到雷達截面積10平方公尺的目標,天線轉速約每分鐘15轉。後期的寇騰納爾級 (F823~826)配備WSC-6 雙天線衛星通訊系統(SACTOM),此外還有Link-11資料鏈。荷蘭前六艘寇騰納爾級(F807~811、816)以及希臘的前兩艘伊利級(F450、451)配備一具加拿大西屋(Canadian Westinghouse)的SQS-505艦首主/被動聲納,後四艘(F823~826)配備改良後的SWS-509艦首主/被動聲納。 依照荷蘭海軍在1995年3月公布的資料,寇騰納爾級的SQS-509聲納在理想的水聲環境下,探測距離約20000碼(近20公里)。

艦上的戰鬥中樞為 Signaal的 SEWACO-II 戰鬥系統,並整合一套Signaal的WM-25射控系統;WM-25擁有一具CAS搜索/追蹤雷達組, 由共用發射機的搜索與追蹤雷達天線構成,安裝於前桅杆塔頂一個蛋型天線罩內;其中,搜索雷達的轉速高達60轉/分,可獲得較高的目標更新速率,彌補LW-08在偵測近距離快速迫近小型掠海目標上的不足 ;這具搜索雷達可同時搜索/追蹤數個目標,並指派追蹤天線持續鎖定某個目標,或進行武器的射控照明作業。艦橋頂端設有一具Signaal的STIR-180照明雷達 ,與WM-25整合,用來導引海麻雀防空飛彈,而搜索/追蹤天線組亦提供另一個使用距離較短的連續波照射頻道。除了WM-25雷達射控系統外,寇騰納爾級還配備兩具Signnal的視線目標標定系統(Target Designation Sights,TDS),這是一種光學的目標探測與武器射控裝置。TDS結合雙筒光學望遠鏡以及雷射測距儀,對目標的方位、距離等探測資料可自動輸入戰鬥管理系統,或者完全由人工操作並指揮艦上火砲接戰,可作為緊急狀態(例如主要探測系統與戰鬥系統失效)時的備用射控系統。而在低強度的水面巡邏與返海盜護航任務中,TDS也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探測與射控裝置。

電子戰方面,最初寇騰納爾級配備Signnal的SLQ-01電反制系統,這是Elettronica的Newton Gamma的荷蘭版,兩個圓柱狀的天線設置在前桅杆基部兩側;後期(F-823~826)則使用更新型的Signnal SLQ-2,稱為可程式化先進多模式艦載電子反制系統(Reprogrammable Advanced Multimode Shipborne,RAMSES),具有兩對球狀天線(兩舷各一對,每對球狀天線為上/下垂值設置),設置在艦體中部兩側的平台上(在大型SACTOM衛星天線下方)。每一邊的兩個RAMSES球狀天線罩裡各有一個倫伯電磁透鏡(Luneberg len)天線,兩個天線一起工作,其中一個天線負責追蹤目標(透過截收對方的電子信號),另一個專門發射干擾波;由於干擾與追蹤天線各自獨立,就不需要間歇性發射干擾波並追蹤目標,兩對天線能同時各自干擾一個不同的目標。此外,寇騰納爾級還擁有兩組美製MK-36 SRBOC干擾彈發射器。電子截收方面,寇騰納爾級配備一套 intercepted X-missions(SphinX)電子截收系統,截收天線布置在WM-25的CAS天線基部;SphinX能同時追蹤14個電子信號來源,並同時對其中3個進行監視,發現威脅或遭敵方射控雷達鎖定時可立刻發出警告。

寇騰納爾級的LW-08二維長程對空搜索雷達

被希臘購入的寇騰納爾級的Navarino(F461,原為荷蘭V. Kinsbergen,F-809),主桅杆兩側

的圓柱狀天線就是最初裝備的Signnal SLQ-1電子戰天線。

希臘購入的Themistoklis(F465,原荷蘭Philips Van Almonde F823),注意魚叉飛彈後方的兩組

大型SACTOM衛星通信天線下方的兩個球狀天線(兩邊各兩個),就是SLQ-2 RAMSES電子戰

系統的天線。前桅杆WM-25的蛋型CAS天線下方基座周圍布置了SphinX電子截收系統的天線。

希臘海軍的Kanaris號(F-464),注意SLQ-2 RAMSES的天線設置在前桅杆塔的兩側。

希臘海軍的寇騰納爾級艦伊利號(Elli F-450),直昇機庫頂端 配置第二座OTO 76mm快砲,

機庫兩側各有一座美製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一艘屬於希臘海軍的伊利級的MK-32 Mod9雙聯裝固定式魚雷管。

武裝方面, 寇騰納爾級的艦首配備一門義大利OTO-Breda生產的76mm 62倍徑快砲,艦體中段安裝兩組四聯裝美製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艦上另有兩門瑞士奧利崗(Oerlikon) 20mm機砲,故反水面能力堪稱相當完整。防空方面,本級艦B砲位裝有一具美製MK-29八聯裝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 ,裝填RIM-7P,除了發射器內備射的8枚飛彈外,彈艙內另有16枚備用彈(需由人工裝填)。由於寇騰納爾級開始服役時,荷蘭Signnal研製的SGE-30門將(Goal keeper)近迫武器系統尚未完成測試,因此服役初期前兩艘本級艦寇騰那爾號(HNLMS Kortenaer F807)與哥倫堡號(HNLMS Callenburch F808)在機庫上方預留給門將系統的砲位設置一座OTO Melara 76mm 62倍徑快砲,後續各艦則裝備一座拆自除役的荷蘭級(Holland class)與費爾斯蘭級( Friesland class)的Bofors 40mm機砲;待SGE-30門將系統 開發完畢,才陸續裝備於寇騰納爾級上,與海麻雀飛彈構成自動化的艦艇近距離防空自衛網 。寇騰納爾級在1980年代後期與1990年年代前期陸續換裝門將系統,首艘換裝的是第二艘本級艦哥倫堡號(Callenburgh F-808)。而在建造時便轉售希臘的兩艘伊利級(分別是Elli FFG-F450,ex-P.Florenz F-814以及Limnosex F-451 ex-Witten de With F-815)則改用兩座美製MK-15 Block 1A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安裝在上層結構後部兩側),機庫頂則用來安裝一座OTO 76mm快砲。反潛方面,兩舷各設有一組美製324mm雙聯裝MK-32 Mod9固定式魚雷發射器,使用美製MK-46魚雷;此外,艦尾設有一個直昇機庫,平時操作一架英國GKN偉斯特蘭(Westland)的大山貓(Lynx)反潛直昇機(荷蘭海軍編號SH-14D),必要時還可容納兩架(F-825、826除外)。售予希臘的兩艘伊利級 將機庫進一步延長2m,以容納Bell AB-212ASW反潛直昇機,爾後荷蘭的寇騰納爾級也進行相同的改裝。

轉賣

在1990年代,寇騰納爾級的後繼者──八艘道爾曼級巡防艦陸續服役 。在1990年代初期冷戰結束之際,荷蘭國會通過大規模裁軍,決定裁撤四艘寇騰納爾級巡防艦,同時期遭到放棄的還有兩艘旗魚級柴電攻擊潛艦以及四艘杜庫姆級(Dokkum class)掃雷艦,艦載直生機數量也遭到裁減;此外,荷蘭海軍也裁減20%的指揮階層,陸戰隊兵力減少300人。率先在1993年除役的寇騰納爾級艦HNLMS Banckert(F810)只在荷蘭海軍服役了13年

1990年代的裁軍使得寇騰納爾級全部都提前在服役年限之前從荷蘭海軍服役,最晚除役的兩艘是HNLMS Philips Van Almonde(F-823)與HNLMS Bloys Van Treslong(F-824),兩艦一直為荷蘭皇家海軍效力至2000年代初期。Bloys Van Treslong在服役末期停泊於荷屬大小安地列斯群島,充當荷蘭皇家海軍象徵以及吸毒勒戒所;而這兩艦除役後也隨即移交給希臘展開第二春。

荷蘭海軍的10艘寇騰納爾級除役後,8艘轉賣給希臘,兩艘轉賣給聯合大公國;而兩艘衍生自寇騰納爾級的希姆斯科級飛彈巡防艦也在2005至2006年轉手給智利。寇騰納爾級與希姆斯科級都以北約標準建造,質量精良,加上提前除役,轉手後至少仍有十幾年壽期,因此在二手艦艇市場上自然十分吃香。

1.希臘

由於希臘面臨財政困難,原本在1990年代初期向德國引進新造MEKO-200HN巡防艦的計畫只完成四艘, 因此改從荷蘭購入二手寇騰納爾級,價格比全新MEKO-200HN便宜得多,且希臘海軍本來就操作兩艘同型艦,後勤與訓練可立即上手。 希臘海軍在1992年11月22日與荷蘭簽署購買二手寇藤納爾級的合約,第一批引進三艘(原荷蘭F-808~810),寇騰納爾號(HNLMS Kortenaer F807)在1997年從荷蘭海軍除役後立刻移交希臘,在2001至2003年荷蘭剩下的四艘(F823~826)也陸續除役並轉售希臘;加上1980年代新艦直接轉手的兩艘, 希臘海軍最後總共擁有了10艘寇騰納爾級 。

依照進入希臘海軍的先後順序,希臘 購入的十艘寇藤納爾級(伊利級)分為三批,第一批是1980年代初新造時就購入的F-450(ex-F-812,新造轉手)、F-451(ex-F-813,新造轉手) ,第二批是1992年底簽約購買的F-459(ex-F-808)、F- 460 (ex-F-810)、F-461(ex-F-809)以及1997年引進的F-462(ex-F-807),第三批是2001到2003年引進的二手艦F-463(ex-F-826)、F-464(ex-F-825)、F-465(ex-F-823)、F-466(ex-F-824) 。由於希臘海軍制式的近迫武器系統是美製方陣快砲,因此8艘除役後轉售希臘的本級艦便 拆除原本的門將近迫武器系統,在原砲位安裝一座美製方陣系統(不是像原本兩艘伊利級一樣裝置兩座) ;這些方陣系統來自於希臘海軍除役的美製二手諾克斯級(Knox class)巡防艦,並從原本的Blcok 0升級為Block 1A構型(包括換裝HOLC砲管)。四艘在希臘服役的伊利級(F-459~462)加裝了人力操做的Oerlikon Mk10 20mm機砲(射程4500m,射速450發/分),其餘各艦則配備M2 12.7mm重機槍(射程1830m,射速約600發/分,槍座為MK-21)。

在2000年初,希臘海軍開始研議為這些伊利級進行現代化升級。最初一個提案是比照荷蘭道爾曼級(Karel Doorman class)的設計,在機庫側面加裝16管美國雷松集團的MK-48 Mod1垂直發射器,裝填16枚ESSM(RIM-162C)防空飛彈。然而,寇騰納爾級的現有系統很難充分發揮ESSM的射程與多目標接戰能力(原本只有一具STIR照明雷達來導控防空飛彈),如果要大幅修改(例如用荷蘭APAR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或者荷蘭Thales正在發展的SEAPAR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來取代原有的WM25射控系統),則改動幅度與成本都會高漲。Thales荷蘭分公司(Thales Nederland)的一個提案則打算將艦首OTO 76mm快砲移到機庫上方原本MK-29海麻雀飛彈發射器的位置(MK-29就遭到捨棄),在艦首加裝兩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來容納SM-2MR與ESSM防空飛彈,並將STIR 180照明雷達升級為STIR 240來配合SM-2MR的射程;當然,這個方案也由於過於昂貴而沒有被採用。

希臘伊利級的改良

希臘伊利級Kanaris(F462)的上部。可以看到艦橋頂部有一具STIR 180射控雷達,

一旁白色天線是SCOUT低截獲率(LPI)平面搜索雷達;STIR-180後方、主桅杆較底層的平台上

是ZW06平面搜索雷達(前)以及一具Brige Master E導航雷達(後),前桅杆頂的WM-25射控雷達的

CAS蛋型天線基基部圍繞著SphinX電子截收系統的接收天線。Kanaris並沒有接受改良 ,

主要電子裝備都維持原狀。

經過改良的伊利號(Elli F450),艦橋頂部右側有一具SCOUT低截獲率雷達。

注意到ZW-06平面搜索雷達已經被拆除,Brige Master E導航雷達設置在桅杆前方左側的平台上。

WM-25射控雷達的CAS天線前方增設一個平台,裝置一具Thales的MIRADOR光電偵蒐/射控系統。

而原本在WM-25的CAS天線組周圍的SphinX電子截收系統也已經拆除。此圖中,主桅杆兩側

平台原本安裝SLQ-1電子戰系統的天線,但此時被拆除。

在2003年2月12日,希臘國防投資武裝總局(General Directorate for Defense Investment and Armaments)與希臘船廠(Hellenic Shipyards,ENAE)簽署價值3億8157萬5580歐圓的合約,為其中六艘伊利級巡防艦 (F-450、451、459~462)進行翻修升級工程,主承包商為Thales荷蘭分公司(負責整合戰鬥系統以及其他更新的系統)。此一改良工程包括翻修艦體平台、更新部分感測與武器系統、換裝新型作戰系統、新的通訊導航設施、更換推進系統、加裝新型監視與控制系統等等 ,升級後這些伊利級能再服役20年。

希臘升級後的伊利級的戰情中心,可以看到許多Thales的TACTICOS戰鬥系統的顯控台。

船艦作業與作戰的升級項目包括:以Thales的TACTICOS(即SEWACO FD)分散架構戰鬥系統取代原本的SEWACO Mk II,使用多功能顯控台(Multifunctional Operator Consoles MOC)Mk3。感測系統部分,增加一座Thales的MIRADOR光電偵蒐/射控系統,以一具SCOUT Mk2低截獲率(LPI)平面搜索雷達取代原本的ZW 06平面搜索雷達、升級LW-08對空搜索雷達;射控方面,升級WM25射控系統與STIR照明雷達,其中WM-25升級到WM-34並與TACTICOS戰鬥系統整合,而STIR 180則經過高功率(High Power)升級,換裝新的I/K波段固態發射機。電子戰方面,以新型 EDO CS-3701電子截收系統(ESM)取代原本的SphinX,並且安裝洛馬集團Sippican分部(Lockheed Martin Sippican)的被動誘餌系統集團(Passive Decoy Systems Group)的彈性擴充自動發射系統(Automated Launch of Expendables System,ALEX),將CS-3701截收系統、風向與導航感測器與誘餌發射器整合在一起運作;原本的MK-36 SRBOC誘餌系統仍保留,並再追加兩組MK-137六聯裝干擾彈發射器,使總數達到四組 (未經改良的F-463~466仍只有兩座)。 通信方面,以EADS的Hagenuk整合終端資料鏈系統(結合Rockwell Collins的Link 11資料鏈)取代原本的整合通信系統(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3,ICS3);其中三艘伊利級 (F-451、464)安裝了INMARSAT FLEET 77艦隊通信指揮系統。導航方面,安裝兩套結合Mk39 Mod3A雷射環形陀螺儀(Ring Laser Gyro)的海事慣性導航系統(Marine Inertial Systems,INS)取代原本的Mk29/Mk23陀螺儀慣性導航系統,並增加GPS全球定位接收器以及V/UHF SATURN衛星通信系統(具有反干擾功能)。由於經費有限,此次改良並未升級船艦的武器系統,而原本打算將MK-29海麻雀飛彈發射器升級為Mod 4構型來相容RIM-162 ESSM防空飛彈的計畫也被取消,仍繼續使用RIM-7P++/7P S2S。這六艘接受改良的伊利級也擴大了機庫,能 攜帶一架希臘新購的美製10噸級S-70反潛直昇機 或希臘原有的AB-212ASW反潛直昇機(未經改良的四艘只能搭載AB-212直昇機);S-70能攜帶至多三枚MK-46 Mod5反潛魚雷,AB-212 ASW能攜帶兩枚,此外S-70還能攜帶AGM-11地獄火(Hellfire)反戰車飛彈與企鵝(Penguin)Mk2 Mod 7輕型反艦飛彈,而AB-212則能攜帶MG3 7.62mm機槍進行水面攔檢等工作。

第一艘進行現代化工程的本級艦是Kountouriotis號(F-462 ex-Kortenaer F-807),在2004年7月展開工程,在2006年9月12日完成測試並重新加入希臘海軍,第二艘接受改良的Adrias號(F-459 ex-Callenburgh F-808)則於2006年11月重新服役,其餘四艘接受改良的包括Navarinon (F-461)、Limnos (F-451)、 Elli (F-450)、 Aegaeon (F-460),最後一艘於2009年10月完成改良作業。

經過改良的伊利級以EDO偵察與監視系統(Reconnaissance & Surveillance System)公司(原本為Condor Systems Inc)的CS-3701電子截收系統,取代原本的SphinX。CS-3701的探測天線設置在主桅杆頂部。CS-3710具備電子支援(Electronic Support Measures,ESM)以及雷達警告接收(Radar Warning Receiver,RWR)的功能,具備改進的自動威脅探測、警告功能,能自動對探測到的雷達信號源進行識別,協助判斷目標是否具有敵意並支援戰術決策,並持續追蹤有潛在敵意的信號來源。CS-3710能與艦載雷達一同工作,協助識別目標、判定方位以及追蹤目標動態。CS-3710擁有良好的探測精確度,並能即時標定電磁信號來源的方位,對於調頻連續波(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以及米級長波(Millimeter Wave,MMW)信號都有相當好的靈敏度。

希臘全部十艘伊利級都裝備了Thales SCOUT Mk2 雷達,而未經前述改良的四艘(F-463~466)仍保留原本的ZW-06平面搜索雷達。Thales SCOUT Mk2 X頻截獲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LPI)雷達負責中短程的水面搜索,採用全固態電子組件,具備良好的可靠度以及抗雜波能力。SCOUT Mk2透過頻率調變連續波(Frequency Modulation Continuous Wave,FMCW)操作模式操作,使得運作所需的功率大幅降低,能有效減少被敵方電子截收裝置(ESM)探測的機率。SCOUT Mk2能在有海面雜波干擾的環境下探測小型目標,最大探測距離約44km,在15.5海里(28.7km)距離上能探測到雷達截面積100平方公尺的目標,在5海里 (9.26km)距離上能探測到雷達截面積1平方公尺的目標。SCOUT Mk2非常適合在有嚴重近岸背景雜波或海面雜波干擾的環境下運作,因為其距離刻度(range cell)非常小。

所有十艘伊利級都加裝了美國諾格集團(Northrop Grumman )旗下Sperry Marine的BridgeMaster E導航雷達系統,具備新型的視覺(Vision)雜波抑制與控制增益的功能來處理導航雷達的信號,免除了過去在近岸環境下為了對抗雜波而必要的人工調整作業(包括距離、脈衝長度等),使操作人員能專注在航行安全監視,而不需要分心調整雷達設定來適應背景環境。BridgeMaster E包含一系列增加環境意識的工具,使導航作業變得更為簡易而有效。BridgeMaster E採用雙頻道設計,結合兩具導航雷達發射機,後端能自動融合兩雷達獲得的圖像,彌補彼此之間因為艦體構造物遮檔而造成的盲區,提供船艦周遭360度的完整感測。BridgeMaster E具備自動追蹤協助(Automatic Tracking Aid,ATA)以及自動雷達標示協助(Automatic Radar Plotting Aid,ARPA)功能,可自動追蹤與船艦相對速率150節以內的目標,其中ARPA能自動追蹤60個目標軌跡,ATA功能可自動追蹤40個目標軌跡。BridgeMaster E的探測資料也能輸出到艦上其他探測系統中做資料融合,例如電子截收裝置(ESM)。

在2013年2月18日,希臘海軍將伊利級的波波利納號(HS Bouboulina F463 ex-HNLMS Pieter Florisz F826)除役,作為其餘姊妹艦的備料來源,這是第一艘除役的伊利級波波利納號是唯一一艘在希臘海軍服役期間從未加裝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的伊利級。

2.聯合大公國

聯合大公國方面,該國最初在1990年代初期進行新一代巡防艦的招標,並在1995年底提出評估結果,認為荷蘭道爾曼級(Karel Doorman class)巡防艦是最佳設計。不過,隨後聯合大公國決定先從荷蘭購買兩艘釋出的二手寇騰納爾級巡防艦作為過渡(F-816與F-811,分別在1997與1998年進入聯合大公國海軍服役),未來再進行新巡防艦計畫。當時聯合大公國曾考慮購買2至6艘荷蘭還在開發中的LCF防空巡防艦,最後在2003年與法國CMN廠簽約購買六艘貝努納級(Baynunah class)輕型巡防艦。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轉賣給聯合大公國的Piet Heyn(F811,被聯合大公國命名為Abu Dhabi,F-01)在日後從該國海軍除役之後由民間購得,由ADMShipyards船廠改裝成豪華遊艇Yas Yacht號,2011年11月下水。Yas Yacht號的上層結構完全重建,船尾延長,全長增加到141m,推進系統也被改成兩座使用生殖燃油的發動機,最大航速仍有26節,巡航速度20節,能搭載60名賓客。

寇騰納爾級的Piet Heyn(F811)在1998年轉賣給聯合大公國成為Abu Dhabi(F-01),

日後從該國除役並被改裝成豪華遊艇Yas Yacht。

改裝中的的Yas Yacht。

拖曳中的Yas Yacht,艦體尚未完成工程,上層結構以經完全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