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級傳統動力攻擊潛艦

 

荷蘭海軍在二次大戰後建造的第一種潛艦──海豚級(Dolfijn class)首艦海豚號(HNLMS Dolfjin S808)。

浮航中的海豚級

海豚級潛艦的三視圖。注意獨特的三耐壓殼設計,呈品字狀排列。

海豚級的魚雷發射管,四門魚雷管後方的空間就被安排作為士官兵住艙,總共有三列四層式的折疊床位。

海豚級的鮪魚號(HNLMS Tonjin  S805)除役後被陳列於荷蘭海軍博物館(Dutch Navy Museum)作為紀念艦。

(上與下)鮪魚號紀念艦的前部,注意聲納音鼓位於艦首下方。艦首四門魚雷管都佈置在比較上方的位置,

對應到艦內的上部耐壓殼(兩個位於下部的耐壓艙用來容納主機、電池等機械)。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海豚級傳統動力潛艦/荷蘭

(Dolfijn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荷蘭/

F-808、809:Rotterdam DD

F-804、805:Wilton - Fijenoord, Schiedam

尺寸(公尺) 長79.5 寬7.8 浮航吃水5
排水量(ton) 浮航1530

潛航1826

動力系統/軸馬力

MAN 6V6柴油機*2/3100(最初裝備)

SEMT Pielstik PA4*2/4400(1970年代換裝)

Smit主推進電動機*2(最初裝備)

Holec主推進電動機*2/4400(1970年代換裝)

雙軸

航速(節) 浮航14.5

潛航17

續航力(海浬) 水面10000/7節
潛航深度 200
水面偵測/反制系統

Type-1001平面搜索雷達*1

Barr & Stroud攻擊/搜索潛望鏡組

水下偵測/反制系統

HSA LSW-20D聲納(1969、1970年換裝)

作戰系統 HSA M8/0魚雷射控系統(改裝後升級為M8/17)
乘員 67
艦載武裝

533mm魚雷發射器*8(艦首*4,艦尾*4,全艦攜帶16~22枚魚雷 。使用MK-8直航魚雷、MK-37 mod.2、NT-37 C/D/E導向魚雷、MK-48 mod4導向魚雷等)

數量

共4艘

艦名 簽約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S-808 Dolfjin 1954/12/30 1959/5/20 1960/12/16 1982/4/29 1985出售解體
S-809 Zeehond 1954/12/30 1960/2/20 1961/3/16 1990/1/11 1990~1994作為測試艦,1997解體
S-804 Potvis 1962/9/17 1965/1/12 1965/11/2 1992/6/18
S-805 Tonjin 1962/11/27 1965/6/14 1966/2/24 1991/1/10 除役後作為荷蘭海軍博物館展品,1994年開放

 


 

就數量而言,荷蘭雖然不是主要的潛艦生產國,但他們卻有亮麗的潛艦製造成績以及運用傳統。 早在1920年代,荷蘭就在遠東地區部署了一批自製的大型遠洋潛艦,比起美國、德國的潛艦毫不遜色。在1942年,太平洋上一小群荷蘭潛艦擊沈敵船艦數目遠超過同時期整個美國潛艦部隊的戰果。荷蘭海軍的潛艦除了在鄰近本國的北海作業之外,也必須部署到遙遠的海外殖民地海域,需要長時間海上值勤;所以荷蘭潛艦通常採用許多獨特的設計。荷蘭潛艦往往勇於採用新的嘗試,例如呼吸管的採用就是荷蘭潛艦首創。

起源

在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時,原本荷蘭皇家海軍已經在戰鬥中已經折損殆盡(最後五艘也在1945年折損)。戰後荷蘭復國,皇家荷蘭海軍接收英國、美國釋出的二手船艦,包括在1950年代從美國獲得兩艘二次大戰時期建造、經過Guppy升級的巴劳鱵级(Balao class)潛艦海象號(HNLMS Walrus S802)與海獅號(HNLMS Zeeleeuw S803)。在當時,荷蘭海軍優先重建水面艦隊,雖然也在設計本國的新潛艦,但當時荷蘭軍隊百廢待舉,有限的資金讓荷蘭海軍無法立刻建造本國的新潛艦。另外,二次大戰結束以後各主要海軍國家潛艦領域快速進步,首先美國把納粹德國Type XXI的新概念、新技術引進本國,而美國在潛艦構型、推進系統、聲學感測、導向魚雷等技術領域都有大量新研究;相形之下,原本荷蘭著手進行的潛艦設計草案(仍是二戰技術的延續)迅速落伍。

在1948年,荷蘭依照新的技術趨勢,調整了國產潛艦需;例如,荷蘭海軍現有的二戰型潛艦的作業深度約100公尺,而新潛艦的潛航深度要求不僅翻倍來到200公尺,而且必須能在水下潛航作業更久的時間。此時,荷蘭海軍船艦設計部門正在規劃一種傳統的單一耐壓殼體潛艦,然而與荷蘭海軍合作的荷蘭聯合造船設計局(NEVESBU)則在工程師Gunning領導下,設計一種獨 特的三耐壓殼體結構。在1942年時,Gunning在位於倫敦的荷蘭流亡政府的海洋部門工作,當時他針對於盟軍運補馬爾他島(Malta,同盟國當時在地中海唯一僅存下的據點)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三耐壓殼潛艇設計,三個圓柱型耐壓殼體排列在潛艦外殼內。在1942年上旬,馬爾他島遭受納粹德國與義大利的海空封鎖,島上英軍幾近彈盡糧絕,情況危急;由於海運很難將補給送達,利用潛艦來運補比較有希望,因此Gunning提出三耐壓殼潛艦,每次出航能比一般單耐壓殼潛艦搭載更多補給品。這種三耐壓殼潛艦的設計在幾週內完成,然而英國派往馬爾他的大型增援艦隊在8月中旬經過激戰之後突破重圍抵達馬爾他(就是「基座作戰」,Operation Pedestal),帶來關鍵的油料、食物、戰鬥機、武器彈藥等運補,使得馬爾他就此解圍(原本若得不到補給就可能在9月初不得不向軸心國投降)。隨後,馬爾他的戰局明顯好轉,原訂建造來運補的潛艦就遭到取消。

隨後,荷蘭海軍組成委員會,審查荷蘭海軍船艦設計部門與NEVESBU分別提出的兩種設計;這些方案經過多次論證與修改之後,委員會在1949年底達成結論,認為NEVESBU的三耐壓殼設計更能滿足需求。雖然荷蘭海軍選擇了新潛艦設計,然而當時荷蘭海軍的經費無法負擔設計、建造新潛艦。因此直到1950年8月,荷蘭海軍才正式決定建造四艘新潛艦,總預算1200萬荷蘭盾,並包括後續增購四艘的選擇權。

由於預算困窘,新潛艦的細部設計工作較為緩慢,從1950年8月進行到1954年秋季,期間繪製超過2000幅設計圖,並以建造潛艦所有部件的1:1的木質模型,實際檢驗所有部位、系統的設計是否合理。潛艦的設計工作十分複雜,當時設計水面船艦的單位是公分(cm),而設計潛艦則是豪米(mm)。在為期四年的潛艦設計工作期間,荷蘭海軍密切注意世界上潛艦技術的最新發展,並將之納入新潛艦設計;因此,雖然潛艦設計工作花了較長的時間,但荷蘭的工程師藉此機會納入更現代化的技術,涵蓋潛望鏡、雷達、聲納、射控等等,並盡量改善控制中心各項設備的佈局與人機介面。此外,設計工作也參考了荷蘭海軍操作的兩艘美製巴劳鱵级潛艦的經驗。

建造工作

荷蘭海軍將四艘海豚級潛艦分成兩批建造,首批兩艘在鹿特丹船塢公司(Rotterdam Drydock Company,RDM)建造。在1954年12月30日,前兩艘新潛艦海豚號(HNLMS Dolfjin S808)與海豹號(HNLMS Zeehond S809)舉行安放龍骨儀式,船廠編號分別是279與280。原本荷蘭海軍打算連續地建造四艘新潛艦,但是當時RDM的船廠設施不敷使用(還忙著為現役荷蘭船艦進行維修),如果四艘全部在RDM建造,時間就會大幅拖長。在1957年,荷蘭海軍決定將後續兩艘潛艦交給威爾頓.費吉諾船廠( Wilton-Fijenoord)建造,否則再進一步的拖延只會使成本增加。由RDM建造的首艦海豚號試航時,發現螺旋槳推進器噪音、主電池等都有改進空間,但也證實海豚級的水下操控能力良好,不過在水面上低速航行時操縱較為困難。在1960年12月16日,首艦海豚號進入荷蘭皇家海軍服役,二號艦海豹號3月16日服役。

海豚級的二號艦海豹號(HNLMS Zeehond S-809)

浮航中的海豚級

一艘海豚級訪問倫敦,畫面背景是倫敦塔。

在1950年代末期,荷蘭海軍一度暫停原訂建造的第二批二艘海豚級,因為荷蘭海軍正在評估建造核能潛艦的可能。由於核能潛艦技術太複雜且太昂貴,之後並沒有付諸實現。由於第二批二艘海豚級的建造工作被推遲,荷蘭海軍就有時間依照前兩艘海豚級的建造與試航經驗,改進第二批二艘的設計。在1961年9月7日,荷蘭海軍正式與威爾頓.費吉諾船廠簽署第二批二艘海豚級抹香鯨號(HNLMS Potvis S804)與鮪魚號(HNLMS Tonjin S805)的建造合約,兩艦分別在1962年9月17日與11月27日安放龍骨;由於距離前兩艘海豚級安放龍骨已經超過7年,許多原本選用的設備商源已經中斷,因此第二批海豚級更換不少新設備,效能更好且更輕更小。吸取首批兩艘海豚級的試航與操作經驗,第二批海豚級在試航時的情況果然更為理想。抹香鯨號與鮪魚號分別在1965年11月2日與1966年2月24日服役。由於經過許多改進,有時第二批海豚級被稱為抹香鯨級(Potvis class)。實際上,這四艘海豚級潛艦,每一艘的設計都不完全相同。由於獨創的三耐壓殼結構,荷蘭海軍又海豚級為「三圓柱體」(Driecilinders)潛艦。

在海豚級之後,荷蘭在1960年代開始設計新的旗魚級(Zwaardvisklasse class)柴電攻擊潛艦,參照美國海軍最新型的白魚級(Barbel class)柴電攻擊潛艦,採用專為水下操作優化的淚滴型艦型;因此,海豚級成為荷蘭最後一種構型比較接近二戰設計的潛艦。

基本設計

海豚級獨特的「品」字形三耐壓殼設計,位於下部的兩個耐壓殼艙段裝置柴油主機、電池

儲藏間等;上部較大的則是人員居住與操作的區域,包括住艙、控制室、廚房、魚雷艙等。

海豚級鮪魚號的艦尾控制面與推進器,可以看到雙軸螺旋槳、兩對水平舵面與一個方向舵。

推進與控制面構型大致仍與二戰型潛艦類似。

海豚級的三個圓柱狀耐壓殼以「品」字形排列,兩個在下方兩側的圓柱耐壓殼直徑較小,用來收容機械設備與推進系統;而中間直徑較大的耐壓殼則容納人員起居空間、作戰控制艙室以及魚雷艙。如此,重量較重的推進裝置、機械(包含電池、柴油主機等)設置在下方的兩個耐壓殼中,可以降低潛艦重心、改善穩定性;一般的單耐壓殼設計必須設置一個大型壓載艙來平衡,但這個壓載艙沒有其他用途。此外,三殼體設計創造出更多可用空間,中間的耐壓殼能專門用於佈置人員起居空間與魚雷艙,燃油艙容積也得以增加,使得潛艦出海能值勤更久時間。由於當時潛艦 耐壓殼加工焊接技術尚未大幅改進,三個直徑較小的耐壓殼比直徑較大(2.5m)的單一耐壓殼,能承受更大的水壓,使潛艦潛航深度增加。此外,三耐壓殼設計將輪機艙室與人員住艙完全隔開,使艦內空氣、通風狀況改善,而推進系統分置在左、右兩個完全分開的耐壓殼,也有利於提高受損時的生存性。不過,三耐壓殼設計使得艦首可以安裝魚雷管的截面積縮小(魚雷管裝置在上部耐壓殼中),只能裝置四門 ;此外,三耐壓殼設計使得艦體結構複雜化。海豚級的實用潛航深度約200m,實際上最大潛航深度可達300m左右。海豚級編制7名軍官、10名非作戰勤務軍官與47名士官兵。

海豚級實際建成後,艦內實際可用的人員起居、物資空間比原先預估的減少許多;此外,在寒冷的北歐水域操作時,艦內艙壁會出現大量凝結水,造成潛艦操作的困擾。不過,海豚級潛艦的噪音表現符合要求,在靠近蘇格蘭水域的操作經驗顯示十分安靜。

在1969年起,第一批兩艘海豚級陸續回船廠進行翻修改進,比照第二批二艘海豚級的標準,包括處理一些先前推進系統發生的問題,同時順變更新聲納與武器系統;這使前兩艘海豚級與第二批兩艘的差別大幅縮小。最初海豚級使用兩部MAN的柴油發動機(單機功率932KW,約1250馬力)搭配兩組Smit推進電機,加上兩組168單元蓄電池,雙軸推進,浮航航速14.7節,最大潛航速率17節;在1970年代初期的翻修改良工程中,推進系統換成兩部法國SEMT Pielstik PA4柴油發動機(單機功率約1641KW,約2200馬力)與兩部Holec推進電機。在1980年代改良之後,艦上許多更新的設備自動化程度提高,使人員能在控制中心遠端監控艦上各種機電設備的運轉;不過即便如此,海豚級航行時仍需要有人員在機艙內操作。

海豚級的魚雷發射管,四門魚雷管後方的空間就被安排作為士官兵住艙

,總共有四層折疊式床位。

海豚級中部耐壓殼最前端是魚雷艙,設有四門魚雷發射管;前魚雷艙後方的空間設置約20名低階士官兵的舖位,總共有三列,每列床位有四層,這些床位都是折疊式,可橫向滑移;由於中央耐壓殼的直徑只有2.5m,這樣的高度要容納四層床位,空間十分狹窄侷促。海豚級潛艦每個舖位空間相對狹小,主要是因為荷蘭潛艦向來為每一名人員設置專屬床位,導致數量較多,但潛艦內部空間極其有限;相形之下,美國、西德潛艦艦上舖位數量少於士官兵人數,使得多名人員分享較小的床位,上崗值勤的人員立刻將舖位讓給結束輪值準備休息的人員,稱為「熱舖」(Hot racking),如此每個床位空間則可以相對增大,但隱私性較差。服役後期海豚級以新的薄形發泡材料床墊(只有4公分厚)取代原本的彈簧床,能使每層床位上方的空間增加一些。海豚級艦首艙內有兩個洗手臺。海豚級的軍官艙室位於士官兵住艙後方,包括一個容納六名軍官的住艙、一間淋浴間、一間狹窄的軍官餐廳以及指揮官住艙等;而指揮官艙室後方就是指揮中心,容納航行控制、水櫃控制、潛望鏡、導航描跡、雷達、聲納、武器射控等大量設備,其後有中央配電盤、緊急控制中心兼無線電通信室(其內有通信收發裝置以及若干推進、高壓水櫃控制裝置等)。非作戰軍官艙室有10個舖位,起居空間優於低階士官兵,其後則是廚房;廚房後方是中部耐壓殼末端,即艦尾魚雷艙,其佈置幾乎與前部魚雷艙相同,也設有四門533mm魚雷管。後部魚雷艙設有14個低階士官兵的舖位、一間廁所、一間淋浴室與尾部逃生艙蓋。由於艦上空間不足,低階士官兵沒有餐廳,只能將折疊式的舖位收起,利用舖位空間用餐。而兩個位置較低的耐壓殼的內部幾乎完全相同,前部設有儲存空間,後部安裝電池、柴油發電機組等。

海豚級的非戰鬥勤務軍官的官廳。

武裝方面,海豚級艦首與艦尾各設置4門533mm魚雷管,總共能攜帶16至22枚魚雷;使用的魚雷包括二次大戰時代的MK-8直航式反艦魚雷、美國漢緯(Honeywell)的 MK-37 mod2電力推進魚雷,或者之後改良自MK-37的NT-37 C mod2、NT-37 C/D/E魚雷,以及1980年代引進的MK-48 Mod4。海豚級的射控系統是荷蘭信號(Hollandse Signaal Apparaten,HSA)的M8/0魚雷射控系統,日後在翻修工程中升級為M8/17。海豚級配備Barr & Stroud攻擊/搜索潛望鏡組,其中搜索潛望鏡的鏡頭比較大,具有照相功能,而且是雙眼;而攻擊潛望鏡則是單眼,功能簡單,但是尺寸小得多,比較不容易被察覺。在1970年的升級工程中,海豚級的聲納換成HSA的LSW-20D。

海豚級的桅杆,由左而右分別是無線電通信桅杆、呼吸管、攻擊潛望鏡、

搜索潛望鏡、導航雷達桅杆與電子截收裝置(ESM)桅杆。

服役經歷

四艘海豚級的任務包括:情報蒐集、佈雷、接送特種部隊在敵國領土進行秘密情報活動、在艦隊外圍延伸雷達探測距離、護衛友軍船艦並對抗敵方潛艦等。在冷戰期間,海豚級活躍於各項演習、巡邏與情報蒐集等任務。

在1962年3月,海豚號與海獅號(HNLMS Zeeleeuw S803)這兩艘荷蘭潛艦派往美國西岸;隨後,海豚號、旗魚號以及若干荷蘭水面艦艇被派往荷屬新幾內亞(New Guinea)水域,對印尼進行威懾。當時印尼宣布對剛剛從荷蘭獨立的荷屬新幾內亞擁有主權,並打算入侵荷屬新幾內亞,導致荷蘭與印尼之間的緊張。

在1968年起,三艘海豚級經常用於機密情報蒐集活動,其中最重的任務多半在地中海。在冷戰期間荷蘭海軍六艘潛艦(四艘海豚級與後來建造的兩艘海豚級),海豚級的鮪魚號可能是最活躍的一艘,投入的巡邏次數最多。在1987年,鮪魚號執行過一次情報蒐集任務,監視一支包含基輔級(Keiv class)航空母艦、一艘狐步舞級(Foxtrot class)柴電潛艦與數艘其他艦艇的蘇聯水面編隊活動。

在1979年9月,鮪魚號的右側主機艙發生火災意外,電池容量只剩10%,情況一度相當危急;爾後鮪魚號控制住災情,在美國海軍登陸艦哈爾蘭郡號(USS Harlan County LST-1196)協助下前往直不羅陀維修。
 

三艘海豚級(S809~811)並排停在港內,攝於1993年。

 

在1982年,首艦海豚號除役,其餘三艘則接受電子系統的改良,並服役到1990年代初期。在1990年到1994年, 除役的海豚級潛艦海豹號(HNLMS Zeehond S809)被用來當作Rotterdamse Droogdok Maatschappi(RDM)測試與德國合作的封閉循環柴油發動機(Closed Cycle Diesel,CCD)的平台,詳見海鰻型(Moray)柴電潛艦一文。本級艦 鮪魚號(HNLMS Tonjin  S805)除役後被陳列於荷蘭海軍博物館(Dutch Navy Museum)作為紀念艦,在1994年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