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型水下無人載具(LDUUV)
──by captain Picard
HSU-001水下無人載具
(上與下)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週年閱兵式上展出的HSU-001大型水下無人載具,
具備尾部雙推進器、艇首與艇尾橫向與縱向推進器,頂部有兩個可折收的桅杆。
在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週年閱兵式中,中國首次披露多型新武器與導彈,其中包括一種寫著「HSU-001」的大型無人載具。在閱兵式中,兩艘HSU-001被大型載重車載著通過閱兵台。 HSU-001尾部有兩個螺旋槳推進器,採用十字尾舵;此外,還有兩組橫向推進器與兩組縱向推進器,都是載具首、尾各一組。載具上部有兩根向後折收的桅杆,安裝了偵測與通信裝置等。此外,載具前、後上部各有一個長釘狀物體,應該是用來施放/回收的吊掛硬點。根據照片,HSU-001主要功能應為情報/監視與偵察(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ISR)。
|
UUV-300系列水下無人載具
保利科技集團在DSA 2024展出的UUV-300CB水下無人載具模型。
在2024年5月上旬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亞洲防務展(DSA 2024)中,中國保利科技集團(Poly Technologies)展出UUV-300系列水下無人載具概念,包括UUV-300CD與UUV-300CB。
較大的UUV-300CD用於監視和攻擊,長28m,直徑2.5m,排水量50頓,操作深度200m,最大航速10節,巡航速率5節,續航力600公里,具備攜帶魚雷的能力,能裝載四枚魚雷。而UUV-300CB長11.5m,直徑1.6m,主要用於佈雷和偵察任務,最大操作深度300m,航速12節,航速5節時續航力450海里,籌載量50噸,航行噪音低於140分貝,具備UHF、衛星通信以及水下聲力通信等手段。
|
小型特戰無人潛艇
(上與下)2024年11月中國船舶重工(CSSC)於中國國際航天博覽會中展出的「小型無人特戰情潛艇」,外觀上
沒有傳統潛艇的圍殼,而是在背部設置一個低矮流線的「駝峰」結構來收容通氣管等桅杆。艇體中部
籌載艙可收容8至12枚魚雷,魚雷發射管位於艇首下方。艇首有聲納、通信浮標以及導航控制的計算機設備,
艇體中部是電池陣列,艇體後部有柴油發電機、推進電機等,單軸七葉片螺旋槳推進。
在2024年11月於珠海舉行的中國國際航天博覽會中,中國船舶工業集團(CSSC)展出一種「小型特戰無人潛艇」(Small Special Operations Unmanned Submarine,SSOUS)。此種無人潛艇採用單殼、十字尾舵加首上舵構型,單軸七葉片大側傾螺旋槳推進,並沒有傳統式圍殼,而是在背部設置一個低矮的流線「駝鋒」構造用來收容伸縮式桅杆(包括電子裝置以及柴油發電機所需的通氣管)。艇體後部設有一個大型折疊桅杆,主要應該用於布置通信跟探測裝備。根據展出的模型剖面,艇體中部大部分艙區設置電池陣列,可能是中國大力發展的磷酸鐵鋰(LiFePO4)電池,相較於鋰三元電池能量密度較低但安全性較高、壽命較長(充放電循環次數);後部有推進電機、控制單元或輔助柴油發電機等。載具中部籌載艙,可以裝置8至12枚魚雷(或換成四個較大型的UUV),魚雷發射管從艇首下方伸出;而載具最前部則設置用來航行控制的計算機等裝備,並收容了水下探測的聲納、通信浮標等。 SSOUS採用模塊化設計,具有良好的任務彈性、機動性以及隱蔽性,可執行情報監視警戒、佈雷、攻擊敵方水面船艦、支持特種作戰等,並且能攜帶並且部署小型UUV。
中國船舶重工(CSSC)於中國國際航天博覽會中展出的「小型無人特戰情 潛艇」模型。注意艇體後部上方收容了一個大型折收桅杆,用來布置通信或 探測裝置。
(上與下)「小型無人特戰情潛艇」的數據
根據展出的數據,SSOUS長度為38至43m,寬4.8m,高5.86m,正常排水量380至450噸,操作深度300至450公尺,最大衝刺速率約20節,最大持續巡航速率8節,航速6節時能在水下持續航行1000至3000海里,航速6節最大總航程約10000海里。此型水下載具採用柴電推進,柴油發電機功率400KW。SSOUS配備衛星通信(Ka/Ku頻)資料鏈、通信浮標以及水下聲學資料鏈,作為與岸上或海上單位的通信傳輸手段。
|
大型水下無人載具(2025)
2025年1月在廣州龍穴島廠區出現的照片,一個浮動船塢載著疑似新大型水下無人載具(UUV)。
注意到畫面左上角還有出現2024年下旬陸續出現的「中船探索01」全通甲板作業母船以及
JARI-USV-A「虎鯨」無人水面載具。
2025年1月出現的中國大型水下無人載具想像圖,推測可能有X型尾舵、拖曳陣列聲納,
載具後部上方有突出的整流罩收容桅杆,艇首可能有魚雷發射器。
2025年1月10日在廣州龍穴島廠區出現的照片,中間的圓圈就是搭載疑似大型水下無人載具的浮塢;
畫面左側停靠碼頭邊的由上而下是「虎鯨」無人水面載具與「中船探索01」全通甲板作業母船;
畫面下方的三艘則是用於讓裝載部隊與車輛的滾裝船靠泊並卸下裝備部隊登陸的浮船。
依照2025年1月9日廣船國際(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GSI)在廣州龍穴島廠區的衛星照片,該廠廠區水域出現一個浮動船塢,上面搭載一艘首見的疑似大型無人水下載具(UUV)。英國軍事分析家HI
Sutton根據衛星照片估計,其長度大約45m,寬約5m,疑似採用X型尾舵;此外,艇首可能裝備魚雷發射器,裝備四枚魚雷,似乎沒有圍殼,艇體後部疑似有突起的整流罩來收容可折收的桅杆,此外艇尾上方似乎還有拖曳陣列聲納的施放管。如果這真是大型水下無人載具,尺寸遠超過同時期美國海軍超大型水下無人載具(XLUUV)的虎鯨(Orca)原型艇(本體長約15m,加上籌載艙約26m),成為當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下無人載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