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級常規動力潛艦

 

035明級柴電攻擊潛艦是中共自行仿製俄羅斯R級柴電攻擊潛艦的產物。

──By Sidalin


 

第一代潛艇的製造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潛艇有三個型號,即明級常規魚雷潛艇、漢級魚雷核潛艇和夏級導彈核潛艇。研製的時間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延續到八十年代。明級潛艇在某種意義上說,只能算是R級潛艇的改進型,漢級魚雷核潛艇和夏級導彈核潛艇則是中國自行研製而成。中國第一代潛艇前後研製時間長達二十多年,但能在薄弱的工業和科技基礎上,克服重重困難,造出核潛艇,確實是一項重大成績。
在自行研製第一代潛艇的過程中,中國建立了科研隊伍,積累了經驗技術,?新一代潛艇的發展打下了基礎。明級常規魚雷潛艇: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常規動力魚雷潛艇。這種潛艇是在改良R級潛艇的基礎上研製而成,代號035型。一九六七年,中國決定研製新型常規魚雷潛艇,主要戰術指標是提高水下航速和續航力。根據這個要求,承擔設計任務的艦艇研究院七零一研究所改變以往潛艇設計首先保證水上航速的作法,確定以提高水下航速為主的設計方針,選定水下航行阻力較小的線型船體,採用大功率的柴油機和電動機,以保證潛艇的快速性。一九六九年武昌和江南兩造船廠分別開工建造首艇,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先後下水,一九七四年均交付海軍使用。明級潛艇長七十六米,寬七點六米,高五點一米,水面排水量近一千六百噸,水下排水量二千一百噸,動力?兩台柴油機五千二百馬力和兩台電動機,航速水面十五節,水下十八節,最大潛深三百米,最大航程一萬三千公里,戰鬥定員五十七人。武器配備有五百三十三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八具,可攜帶魚雷十八枚或水雷三十二枚。整體看來,明級潛艇在操縱性、適航性、水下續航力及噪音輻射等方面,均比R級潛艇有所改善,水下航速更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但主要性能並沒有大幅度的提高,無法成為新一代潛艇。明級潛艇前後共建造了十艘,現均在服役。
排水量:水面1,584噸水下2,113噸
長度:76米;
寬:7.6米;
高:5.1米;
航速:水面15節,水下18節;
最大航程:4節航速時3,300英里;
人員:共57人(10名軍官);
魚雷: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共攜帶16枚Yu-4型被動尋的魚雷(射程15公里/航速40節/400公斤戰鬥部)和Yu-1型直航魚雷(射程9.2公里/航速39節/400公斤戰鬥部);
水雷:可載32枚水雷;
雷達:I-波段"SnoopTray"水面搜索雷達;
聲納:"PikeJaw"貼面式中頻主動/被動搜索攻擊聲納;DUUX5低頻被動偵測聲納;
最大潛深: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