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護衛艦

 

──by captain Picard


阿奴律陀級護衛艦

緬甸建造的阿奴律陀級護衛艦首艦阿奴律陀號(Anawrahta F-771),

此為完工初期的武裝構型,艦尾裝設C-802反艦導彈發射器,艦尾樓設置一挺人力操作 的AK-230機砲。

注意艦橋頂部設有一座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主桅杆前方架設一個對空警戒雷達。

阿奴律陀級護衛艦二號艦莽應龍號(Bayint Naung F-772),此照片攝於2011年改裝以後,拆除反潛火箭、

後方AK-230機砲以及反艦導彈,煙囪後方裝置第二座76mm 62倍徑快砲 ,艦尾改做直昇機起降平台。

 

 

在2000年代,緬甸於本國緬甸海軍造船廠(Myanmar Naval Dockyard)建造一種中型護衛艦,共造兩艘,首艦阿奴律陀號(Anawrahta F-771)在2005年下水,2006年服役;二號艦莽應龍號(Bayint Naung F-772)在2006年下水,2007 年服役,兩艦的命名都來自緬甸歷史上的國王。阿奴律陀級標準排水量估計約1088噸,滿載約1450噸,全長約77m,寬約8.9m,吃水約2.7m,採用柴油機推進,最大航速約26節。

阿奴律陀級二號艦莽應龍號(772),此時尾艛後段平台仍裝置四枚C-802反艦導彈。

阿奴律陀級只配備水面作戰的武裝,電子裝備極為簡單,主桅杆頂端設置兩座平面搜索與導航雷達。武器方面,最初阿奴律陀級艦首設置一座OTO Melera 76mm 62倍徑快砲(應為伊朗逆向工程仿製的版本,稱為Fajr 27,據說輸出給緬甸與北朝鮮)以及反潛火箭發射器,艦體後部設置一座AK-230 30mm機砲與兩組中國製雙聯裝C-802反艦導彈發射器(朝兩舷斜前方)。在2011年左右,兩艘阿奴律陀級 拆除反潛火箭、後部AK-230機砲與反艦導彈,在煙囪後部位置設置第二座OTO 76mm快砲,煙囪與第二座OTO 76mm快砲之間似乎還裝設小口徑機槍,後甲板則騰出來做為直昇機起降平台。根據照片,艦上沒有裝置射控雷達來導控76mm快砲,似乎是靠艦橋頂上一具相當簡單的光電射控儀負責,這將影響火砲的射控能力。另外,有時候本級艦艦橋頂部會加裝一組由人工操作的輕型短程防空 導彈發射器,為此主桅杆前方架設一個小型的雷達天線來協助捕獲目標。

雍籍牙級護衛艦

 

(上與下)緬甸繼阿奴律陀之後,又繼續建造雍籍牙級(Aung Zeya class)護衛艦,此為首艦首艦雍籍牙號(Aung Zeya F-11)。

雍籍牙級的偵測射控裝備比阿奴律陀級完善得多。

繼兩艘阿奴律陀級之後,緬甸又繼續建造雍籍牙級(Aung Zeya class)護衛艦,首艦雍籍牙號(Aung Zeya F11)據信約在2005年左右開工,最晚於2008年下水,估計在2011年左右成軍,以緬甸歷史的國王命名。雍籍牙級满载排水量約2350噸,全長108m,寬13.5m,採用柴油機推進,最大航速約30節 ,编制150人。 雍籍牙號是在印度的技術協助下建造,艦上也裝備不少印度提供的電子裝備。不過,雍籍牙級設計可能不太成功,只建造了一艘而沒有姊妹艦。

相較於阿奴律陀級,雍籍牙級排水量較大,偵測與武器裝備較為完整,主桅杆頂部配備一座印度巴拉特電子(Bharat Electronics Limited,BEL)的RAWL-02對空搜索雷達(荷蘭Signnal DA-08授權印度生產的版本)以及另一具小型的平面搜索雷達。艦首配備一座76mm 62倍徑快砲,艦橋頂部設有一座配套的射控雷達;另外,76mm快砲後方有一座中國提供的干擾火箭發射器。艦上裝有四具AK-630 30mm機砲,分為兩群,艦橋前方平台橫列有兩具,另外兩具則設置在直昇機庫兩側;這兩對AK-230機砲分別由兩具射控雷達指揮接戰,第一具位於艦橋前方平台兩門AK-630之間,第二具位於直昇機庫頂部。前部船艛與煙囪之間設置兩 組俄羅斯製造的3M-24型(北約代號SS-N-25)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器。反潜方面,艦上裝有兩具MK-32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艦首76mm快快砲兩側各有一个五聯装反潜火箭發射器,艦尾設有一個直昇機庫與起降甲板。

江喜陀級/莽瑞體級護衛艦

 

由雍籍牙級改良而來的江喜陀級早期想像圖,上層結構的封閉性提高,雷達截面積減低。

建造中的江喜陀級首艦江喜陀號(F12)

造中的江喜陀級二號艦是辛驃信號(Sinbyushin F14)。

(上與下)辛驃信號服役後的畫面。

 在2017年5月參加東協國際閱艦式的江喜陀號(F12)。

 在2017年5月參加東協國際閱艦式的辛驃信號。

(上與下二張)在2019年5月參加新家坡國際防務展(IMDEX 2019)的江喜陀號(內檔)與辛驃信號(外檔)。

(上與下二張)辛驃信號艦首。注意30防空機砲前方裝有一座六聯裝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

(可能是北朝鮮提供的「火星銃」或俄製Igla-M)。

(上與下)上圖是江喜陀號艦首30mm近防砲與六聯裝防空導彈,下圖為辛驃信號艦首的相同武器。

注意兩艦的防空導彈發射器構型不盡相同,江喜陀號上的設有人工操作戰位,而辛驃信號則無(在艦內控制)。

辛驃信號的直昇機庫,機庫兩側各有一座中國H/PJ-13 30mm近防砲外銷版。

緬甸在2014年下水的護衛艦莽瑞體號(773),長度體型與先前阿弩律陀級類似,但船艛重新設計、具有匿蹤外型。

艦上的武器與電子裝備型號與江喜陀級基本相同。

建成雍籍牙號之後,緬甸進一步改良雍籍牙號的設計,首次引進匿蹤外型,上層結構的封閉程度更高且外觀更簡潔,雷達截面積減低;首艦江喜陀號(Kyanzittha F12)在2012年10月下水,2014年3月31日服役,仍以緬甸歷史的國王命名;二號艦則是辛驃信號(Sinbyushin F14)。 在2014年,緬甸又下水一艘舷號773的護衛艦莽瑞體號(Tabinshwehti),體型比江喜陀級小,排水量約1105噸,但匿蹤外型更為洗鍊。莽瑞體號應該是以先前阿奴律陀級的基本設計為基礎改良而來的匿蹤版本。

依照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廣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簡稱廣州船院)網站上的資料,該院有參與江喜陀級以及莽瑞體級的設計工作;在廣州船院的網站上,江喜陀級的照片寫道「108米護衛艦」,而莽瑞體號的照片則標上「77米護衛艦」,這顯示江洗陀級長度為108公尺(與雍籍牙號相同),而莽瑞體號則為77公尺(與阿奴律陀級相同)。

莽瑞體號下水的畫面。

根據照片,江喜陀級的武器裝備包括艦首一座匿蹤版OTO Merela 76mm 62倍徑快砲、 三座中國H/PJ-13 30mm近防砲的出口版本(機庫兩側各一座、艦橋前方一座)、一座六聯裝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 (應為北朝鮮提供的「火星銃」肩射防空導彈的系統化版,「火星銃」是俄羅斯9K38 Igla授權北朝鮮生產的版本 )、兩座 北朝鮮生產的14.5mm格林機槍、位於艦體中部的兩組四聯裝中國C802反艦導彈 、兩組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等,艦尾搭載一架直昇機,雷達包括後桅杆一座印度Bharat的RAWL-02對空搜索雷達、主桅杆頂一個類似Signna WM-22/25的蛋型CAS追蹤/射控雷達天線等裝備 、兩部配套30mm近防砲的中國製火砲射控雷達(前/後各一)、光電射控儀、電子戰天線(位於主桅杆兩側)等。 江喜陀號與辛驃信號的六聯裝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型號也不盡相同,江喜陀號的發射器上有一個人工操作的戰位,而辛驃信號上的則沒有。

江喜陀號艦首的中國製30mm近防砲開火畫面。注意前方的六聯裝防空導彈發射器,

應為北朝鮮提供的「火星銃」(俄羅斯9K38 Igla肩射防空導彈的北朝鮮生產版本)

江喜陀级的朝鲜製14.5mm六管旋轉機槍。

江喜陀號艦首的六聯裝防空導彈發射器,操作人員在發射器的戰位上工作。

辛驃信號艦首的六聯裝短程防空導彈,與江喜陀號的有所不同,人員在艦內操作。

辛驃信號艦首的匿蹤76mm快砲。

(上與下)江喜陀號的桅杆,主桅杆頂的蛋型天線類似Signnal WM22/25追蹤雷達。

桅杆兩側裝有疑似電子戰天線,此外還有北朝鮮提供的14.5mm多管格林機槍。

江喜陀號的後桅杆,頂上的雷達為印度Bharat的RAWL-02對空搜索雷達

辛驃信號艦橋上方的電子設備,包括一座火砲射控雷達、一座有人光學瞄準平台、

一座球型光電探測系統等。

(上與下)辛驃信號艦首的六聯裝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

辛驃信號的干擾火箭發射器

江喜陀號的兩組四聯裝C802反艦導彈發射器。

辛驃信號的匿蹤30mm防空機砲,是中國H/PJ-13 30mm近防砲的出口版。

辛驃信號的兩舷舷牆內的三聯裝324mm魚雷發射器(此時江喜陀號並未安裝)

莽瑞體級的作戰裝備種類型號基本上與江喜陀級相同,包括艦首一座76mm 62倍徑火砲、艦橋前方一座六聯裝六聯裝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可能是北朝鮮提供的「火星銃」或俄製Igla-M) 、艦體中部兩組雙聯裝中國製C802反艦導彈發射器、機庫兩側各一座H/PJ-13 30mm近防砲的出口版本。電子裝備包括主桅杆頂一個類似Signna WM-22/25的蛋型CAS追蹤/射控雷達、後桅杆一座印度Bharat的RAWL-02對空搜索雷達、兩部配套30mm近防砲的中國製火砲射控雷達(前/後各一);兩部電子戰天線位於艦橋頂,與江喜陀級的型號相同。

印度是緬甸海軍艦載324mm輕型魚雷的供應者。在2017年,印度與緬甸簽署合約,由印度Bharat公司向緬甸海軍供應一批「烈火神鷹」輕型魚雷,而發射與射控裝置由印度Larsen&Toubro公司提供。「烈火神鷹」魚雷是印度第一種國產輕型魚雷,是義大利 WASS(Whitehead Alenia Sistemi Subacquei,2015年12月31日併入Finmeccanica)的A244輕型魚雷為基礎仿製改進而成,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研製,1998年首次試射,2005年開始交付印度海軍。「烈火神鷹」全重220kg,長2.75m,直徑324mm,戰鬥部重500kg,採用電力推進,最大航速33節,最大射程7000m,續航時間6分鐘,採用主/被動聲納尋標系統。

莽瑞體號。

 

49公尺長快速導彈巡邏艇

(上與下) 2012年12月底在緬甸下水的新型巡邏艇491號,似乎也是在中國協助下設計

(和售予孟加拉的中國製護衛艦類似),艦首配備中國H/PJ-13 30mm近防砲外銷版,而後部加裝四枚反艦導彈。

在海上航行的491艇,後部已經裝上四枚方形的反艦導彈發射器,應為中國製造的C-802反艦導彈。

 

在2012年12月底,緬甸開始下水一種配備反艦導彈的巡邏艇,舷號491開始。此種巡邏艇外型風格與江喜陀級/莽瑞體級類似,長度估計約49m。艇上配備一些中國製的武器系統,包括艇首一座中國仿自俄羅斯AK-630的30mm雷達導控自動機砲(中國自用型號為H/PJ-13),艇體後部橫向布置兩組雙聯裝反艦 導彈發射器,由其方形發射管推斷應為中國的C-802(YJ-83的外銷版)。桅杆上設有一座近程對海/對空搜索雷達、一座追蹤雷達與導航雷達,桅杆前方(艦橋頂部)裝有一座射控雷達以及光電射控儀。緬甸海軍計畫建造10艘此種 導彈巡邏艇(491~500),大致上從2013年起以每年一艘的速率建成。

緬甸從2012年底開始下水的導彈巡邏艇,應由中國設計。艇首裝備的是中國仿自俄羅斯

AK-630的30mm自動機砲(中國自用型號為H/PJ-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