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艦導彈系列

中國出口給孟加拉的C13B護衛艦獨立號(Shadhinata,F111)的四聯裝C802反艦導彈發射器,

這是中國鷹擊83反艦導彈的外銷版。攝於2019年5月新家坡國際防務展(IMDEX 2019)

緬甸海軍江喜陀級護衛艦辛驃信號(F14)上的兩組四聯裝C802反艦導彈發射器。

攝於2019年5月新家坡國際防務展(IMDEX 2019)。

(上與下)2015年8月底中國抗戰與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閱兵式曝光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

鷹擊12是中國參照俄羅斯SS-N-22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展而出,射程比原版SS-N-22大幅提高。

051B導彈驅逐艦深圳號(167)艦體中部的兩組雙聯裝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器,

攝於2018年10月。深圳號在2015年的大改裝中,以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取代原本的

鷹擊83,最多可裝置四組四聯裝發射器共16枚鷹擊12。

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週年閱兵式上的鷹擊-12B岸基反艦導彈發射車。

2021年珠海航展上,鷹擊12的出口版本直接以YJ-12E的型號展出。

(上與下二張)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週年閱兵上首度公開的鷹擊18(YJ18)

亞/超音速反艦/陸攻巡航導彈。鷹擊18是中國根據從俄羅斯引進的俱樂部(Klub)反艦導彈發展而來。

 

──by captain Picard

 


 

上游一型反艦導彈

中國第一種國產反艦導彈:仿自蘇聯冥河的上游一型(SY-1)。

024導彈艇隊正在裝填上游一型反艦導彈。

 

在1956年10月,中國國防部成立第五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五院),旗下第三分院專門進行導彈的研發,其方針是「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利用社會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意味準備從蘇聯引進反艦 導彈技術並予以國產化。在1957年9月,中國國防部長聶榮臻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至蘇聯,雙方洽談導彈技術轉移事宜;在10月15日,中蘇雙方簽署協議,蘇聯將在1961年之前向 中國提供四種 導彈實物與相關技術資料。同一天,由中國海軍政委蘇振華上將率領的海軍代表團也抵達蘇聯,進行反艦導彈技術轉移的協商。在1958年2月4日,中蘇正式簽訂協議,蘇聯向 中國提供C-2(中國稱為542型)岸基反艦 導彈、P-15冥河反艦導彈(中國稱為544型)、1060型潛射對地導彈、629型柴電潛艇、205型導彈快艇與183P魚雷艇,中國稱此為「三彈三艇」協定。

在1959年12月,蘇聯開始將542型與544型導彈的實物與技術資料移交中國,並在1960年初於渤海灣遼寧錦西海岸的23號試驗基地進行試射。其中,射程約35km的544型的試射一切順利,然而射程達100km以上的542型型 導彈命中率不佳,多數導彈從岸上發射後,最後都在靶船附近水裡爆炸,這是由於導彈上的雷達尋標器與控制系統精確度不佳。五院隨即展開542型與544型反艦 導彈的仿製工作 ,並希望在仿製過程中改良542型的精確度;然而隨著中蘇交惡,蘇聯在1960年8、9月撤回了所有在中國協助的專家組,連帶使中國一切武器仿製計畫停擺。在1961年7月, 中國在北戴河召開國防工業會議;考量到當時中國經濟與工業能力上的困局,會議中確定了「縮短戰線,任務排隊,確保重點」的方針。在會議中,中央軍委指示五院集中力量優先仿製 較為可靠的544型,並由三機部320廠(後來的南昌飛機製造廠)協助。五院先後任命李同力、呂琳為設計師。

由於當時中國內部面臨諸多困難,對外又與國民黨政府連年交手,因此優先度不高的544型仿製過程進展緩慢;直到1963年4月,隨著國內經濟情況稍微好轉,544型的仿制工作開始加快速度。在1963年10月,320廠利用蘇聯留下的零件組裝出第一枚544型模型彈,在1963年8月通過全彈靜力試驗,同年1l、12月間在西北戈壁灘進行首度試射。由於原本544型 導彈所使用的液態燃料需以大量的糧食作物來提鍊,考慮當時國內物力艱辛的現況,遂修改了推進系統,改用煤油當作燃料,有效射程由原本的35km略增至40km。隨著544型的逐漸成形,也被賦予上游一號的正式名稱(北約代號CSSN-1) ,中國軍方正式編號則為H/AJJ-01,即「海軍/導彈艦艦-01型」。在1966年5~7月,上游一號成功進行了陸上與海上飛行測試,這批早期原型彈採用蘇聯遺留的控制裝備,結合其他國產仿製品,故稱為「混合彈」。在1966年11月,上游一號進行定型試驗,依照不同彈道、射程實施單發與雙發齊射,發射的9枚 導彈總共命中8枚。在1967年8月,上游一號完成設計定型,並開始付諸量產,成為中國第一種自製反艦導彈。上游一號亦推出外銷型,稱為飛龍一號(FL-1),曾銷售給中東國家。

上游一號彈長6.55m,直徑76cm,翼展2.41m,彈重(含助推器)2095kg,戰鬥部重510kg,飛行速度0.85至0.9馬赫,射程35km,採用終端主動雷達導引( 其SL-1雷達尋標器工作頻率為10~20KHz),推進系統為固態火箭助推器加上液態燃料的續航渦輪噴射發動機。發射時, 導彈靠著固態火箭助推器升空,助推器在燃燒2.2秒後自動脫落,讓導彈爬升至100~300m的高度(最常使用的是300m的高度),隨即維持平飛航道,並開啟渦輪噴射發動機進行巡航;接近目標後, 導彈自動打開雷達尋標器搜索海面目標;雷達尋標器的天線一開始先向下搜索,發現海面目標後,自動駕駛儀立刻控制導彈俯衝至30m的高度,彈道末端再降至8m,最後以由上而下的彈道攻擊目標,這是典型的第一代反艦 導彈運作模式。導彈在終端俯衝時,主動雷達的天線會配合調升天線仰角,以維持對目標的鎖定(否則雷達波將打到海面而丟失目標)。

上游一號裝備改良後的07型鞍山級驅逐艦、成都級護衛艦,以及河谷(024)、黃蜂級(021)導彈快艇與 大部分的江湖級護衛艦上,但由於射程過短,並未被旅大級驅逐艦採用。

改進型:上游一甲

在1973年的以阿贖罪日戰爭中,以色列海軍的導彈快艇部隊成功以電子反制措施干擾了阿拉伯海軍方面發射的所有冥河反艦導彈,並且以天使輕型反艦導彈擊沈多艘阿拉伯方面的船艇。冥河導彈在這次作戰的失利,顯示這類採用圓錐掃描雷達尋標器的反艦導彈,在現代化電子反制措施面前已經不堪一擊(事實上,美軍在二次大戰末期的電子干擾技術,已經能有效對付圓錐掃描的雷達尋標器);而整體技術水平類似的上游一號與海鷹一/二號(見下文)如果遭遇實戰考驗,也將面臨類似的後果。因此,中國相關單位立刻開始針對上游與海鷹二號進行改進,來適應攻防水平提高的現代化戰場。

改進突防能力的首要之務,就是降低上游一號的中途飛行高度。上游一號的飛行高度介於100到300公尺,射程又只有40公里,只要一升空就會出現在敵方中遠程雷達的探測範圍內,遂有充裕的時間準備各種軟/硬殺對抗措施。而如果降低導彈飛行高度,由於靠近海面有多路徑效應以及蒸發波導等干擾,敵方雷達的探測效能就會大幅降低;根據計算,如果上游一號的飛行高度降至50公尺,被敵方雷達可靠截獲的距離就會降至25km;而如果導彈高度降至30m,敵方能有效探測的距離將不足20km,預警與防空準備時間被大幅壓縮。

為了能在較低的高度下運作,上游一號必須使用更先進的高度計與雷達尋標器。上游一號採用仿自蘇聯的機械式膜盒氣壓高度計,對10公尺以內高度差的氣壓變化並不敏感,導彈飛行高度很難低於50m(如果降到20至30公尺,氣壓高度計的10公尺誤差範圍就足以讓導彈撞海)。此外,上游一號使用仿自蘇聯冥河導彈上的SL-1圓錐掃描雷達,抗海浪干擾性能較差,一般只能在四級海象下使用,四級以上的海象就會使雷達尋標器捕捉到過海浪回波,效能大減;此外,對小型快速水面目標的能力也不足,也容易受到電子干擾。

在1973年10月,南昌飛機廠展開上游一型改進型號的工藝測試,包括換裝波長2cm的單脈衝終端主動雷達尋標器和無線電高度計。無線電高度計不受大氣影響,能精確測量導彈與海面距離,就算在較低的飛行高度也能將導彈維持在有效的高度;當時中國航空產業已經能產製無線電高度計,例如空軍的強五型攻擊機採用的263型無線電高度計,因此為上游一型換裝雷達高度計自然不成問題。而單脈衝尋標器只需一個脈衝就來獲得目標方位,不像圓周掃描需前後累積回波來完成探測,使敵方更不容易透過模擬雷達回波信號來干擾,此外也更能排除海浪造成的雜波。

在1974年5月,中國海軍向中央軍委、國家計畫委員會請請示批准「上游一型」改進型導彈的研制工作。在同年7月,國防工辦正式下達「上游一型」艦艦導彈的改型任務,命名為「上游一號甲型」飛航式反艦導彈。上游一甲由南昌飛機廠負責,主要改進包括採用781廠研制的晶體管化小型單脈衝雷達尋標器、782廠生產的無線電高度計,以及111廠生產的簡化型發動機,將飛行高度減至50公尺左右。此外,同時間232 廠研製「上游一甲」的飛行控制系統,能滿足低空飛行所需的高靈敏度與精確性;此系統的核心是一個類比式計算機,使用集成電路(IC)技術的運算放大器。在1975年第三季度,「上游一甲」進行低空模擬試驗,試驗結果顯示導彈在掠海飛行時,雷達尋標器能正常跟蹤和捕捉目標。

在1977至 1980年,「上游一甲」反艦導彈進行三次定型試驗,結果並不十分穩定,導彈有時命中目標,有時失敗。事後研製單位分析原因,除了導彈雷達尋標器、駕駛儀等裝備故障外,海軍試驗基地的技術人員還發現,導彈固有頻率與最後的命中情況有關,認為導彈上的振動環境會影響導彈最終能否命中目標。為了釐清問題,南昌飛機廠以原本的上游一型導彈為參照,和上游一甲進行對比試驗,結果發現上游一甲的固有頻率偏低。在1981年2月,三機部副部長何文治主持召開上游一甲故障分析及協調會,確認採取更嚴格的生產措施來保持導彈質量,並進行綜管理。南昌飛機廠在設計所所長彭歷生主持下進行了大量相關試驗,並採取相關措施,包括在導彈雷達艙的配重上增裝減震器,並減少引信電爆管點火瞬間產生的電磁脈衝,降低對無線電高度計的影響;781廠對導彈自頻調採取減震措施,並選用「七專」元件,提高導彈組件的可靠性。在1982年,上游一甲導彈進行第四次定型試驗,終於獲得成功。在1984年3月,中國國務院、中央軍委常規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上游一號假行」型飛航式反艦導彈設計定型。

在研製上游一號的同時,南昌飛機廠也針對上游一甲導彈進行「二次降高」的研究;這主要是研究降低高度後雷達尋標器面對海面反射的多路效應,以及雷達高度計面對的「多指」現象。經過海上多次飛行試驗後,「上游一甲」 導彈於1979年11月首次進行二次降高飛行,證明飛行過程中雷達尋標器與自動駕駛儀匹配良好,能有效控制飛行並鎖定目標。在1983年,「上游一甲」的二次降高研究通過部級鑒定,證明導彈的低空飛行性能達到了較先進的水平。


上游一號固態火箭反艦導彈

正進行裝填作業的上游二號導彈,這是以上游一甲為基礎換用固態火箭發動機的版本。

早在1970年,南昌飛機廠就以「上游二號」的名義,發展一種小型化超音速反艦導彈,與當時飛航導彈研究院研製的「海鷹三號」超音速反艦導彈競爭。這個「上游二號」的計畫進度較為緩慢,在 1975年陸上模擬彈發射試驗取得初步成功,陸上飛行測試則到1980年才試驗成功。由於性能無法達到指標,這個「上游二號」與「海鷹三號」最後都遭到取消。

在上游一甲完成後,南昌飛機廠就以之為基礎,更換固態火箭發動機,成為上游二號;為了區別,中國海軍稱之為上游二號固型導彈。上游二號沿用上游一甲的單脈衝雷達尋標器、雷達高度計等技術,具備掠海飛行能力,並維持原本重達507.7kg的戰鬥部;而新的固態火箭不僅平時儲存的安全性較高,發射前也不需要相當耗時的燃料加注作業。雖然到1980年代時,中國已經發展更先進、更小型的鷹擊-8系列反艦導彈,但上游二號的相關操作經驗與後勤維持體系都延續上游一型,可節省購置與維持成本,對於當時經費不寬裕的中國海軍而言頗有吸引力。1990年代補充建造的六艘053H1G護衛艦配備了上游二號導彈,日後也用來替換原本053H/H1的上游一號。

在 1990年代中期,南昌飛機廠又研制配備渦輪噴射發動機的「上游二號」甲型反艦導彈,動力射程提高到120公里,這是上游系列的最後生產型號。在2000年代,上游系列反艦導彈逐漸被鷹擊-83反艦導彈取代。

 

海鷹一型反艦導彈

以上游一型為基礎改良而成的海鷹一號,擴大了射程並改進電子系統。

在上游一號進行的同時,中國也嘗試開發另一種新反艦導彈。1965年初新組建的飛航式導彈研究院與320廠(南昌飛機廠)提出以進行中的544型導彈為基礎 ,研發新的岸基反艦導彈,並大幅增加射程,用來保護沿海城市、港灣,對抗敵方艦隊可能的海上封鎖與攻擊。飛航式導彈研究院的前身就是第五科學研究院第三分部,組建後隸屬七機部,後來成為航天三院。

在1965年4月23日, 中國國防工辦在北京召開新型岸基反艦導彈的方案審定會議。此一審定會議中決定由飛航式導彈研究院負責整體規劃與技術研發,導彈生產工作由320廠負責,786廠研製地面追蹤雷達(後來因故改由788廠接手),飛航導彈研究院總體部與706所負責研發射控指揮儀,701所負責設計發射器與運輸/裝填車(生產作業交給上海滬東造船廠),鄭州電器廠和蘭州綜合電機廠負責研製電源車,綜合測試車和射前檢查車則由總體部負責,其他相關周邊設備盡量使用已經定型的現成產品。由於海鷹一號的最大射程在70km以上,遠超過 上游一號導彈的35至40km,所以必須研發新的射控雷達,為此788廠選擇以海防砲兵使用的322雷達為基礎進行改良,成為岸基海鷹一號的322型射控雷達。整套322雷達系統包括一座拋物面天線、雷達發射機、控制台等,全部安裝在一輛解放式軍用卡車上(雷達天線位於車廂頂),能對30節航速的目標實施連續追蹤與描跡。隨後飛航式導彈研究院將力量集中在設計變更較大、射程更長的海鷹二號方案,海鷹一號隨後主要由南昌飛機廠負責研製。

在1965年底,南昌飛機廠推出第一枚原型彈,用於探討彈體內部的設計、佈局、重心變化等。在1966年3月,第一枚遙測彈出廠,並在同年11月運送至遼寧錦西海岸的23號試驗基地;搖測彈除了戰鬥部以記錄儀器(記錄 導彈飛行期間的狀態以及導彈內尋標器、控制系統的訊號狀況)替代之外,其餘部分的功能都相當完整。在1966年12月26日,遙測彈於23號基地進行首次發射測試 ,實驗中這枚導彈必須飛完最大動力航程,然後在射程極限上命中航道上的靶船;然而飛抵目標區時,導彈的雷達尋標器沒有捕捉到目標,飛完航程掉入海中,首次試射宣告失敗。接著320廠很快又提供了新的測試彈,不過測試時發現雷達尋標器的成功捕捉率只有五成。相關單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先後召開三次故障分析研討會,最後 相關專家推斷是導彈上的雷達尋標器的臨界狀態時好時壞,而發射時造成的振動是最可能影響雷達尋標器的元兇;而發射時的振動又跟發射架過長有關係,發射架前部使得 導彈點火後會先與架前碰撞摩擦,而導彈噴射的火焰作用在後發射架上又會產生額外振動。為此,研發人員改善了發射架與導彈的協調關係,將發射架導軌長度縮短1.2m,並且將導向樑末段底板向下彎曲20度以避開彈尾噴焰,同時加大天線回調角,增加減震措施,問題便迎刃而解。在1967年9月29日, 海鷹一號首度試射成功,隨後的雙發旗射科目也獲得成功。取得初步成功之後,設計人員又強化了海鷹一號的彈體結構,並進行了小幅度的修改。從1966年至1970年,總共試射了25枚 海鷹一號,並在1970年9月 完成定型,1971年開始量產 。海鷹的中國軍方正式編號為H/AJJ-02,即「海軍/導彈艦艦-02型」。

當岸射的海鷹一號研發成功後,中國立刻決定 在新造051導彈驅逐艦上配備海鷹一號,取代射程不足的 上游一號,以有效擔負遠洋護衛任務。在1973 年9月,濟南號在中國海軍試驗基地進行了首次海鷹一號反艦導彈的試射,單發與齊射均獲得成功,發射的四枚完全命中目標,不過艦射版海鷹一號在1976年1月才完成設計定型。 岸射版海鷹一號系統則與飛航式導彈研究院的海鷹二號一同進行研發與評鑑,最後海軍選擇為岸艦導彈部隊裝備射程更長的海鷹二號,將岸基海鷹一號轉為技術儲備,因此岸基海鷹一號的生產很快結束,之後生產線完全用來生產艦載版供051驅逐艦使用 。受到文革影響,岸基海鷹一號在1974年8月才補辦了定型手續。

海鷹一號全長6.6m,直徑76cm,翼展2.4m,彈體全重2300kg,戰鬥部重513kg,採用固態助升火箭與 液態燃料火箭巡航發動機推進,最大飛行速度0.8馬赫,巡航飛行高度在300m以上,最大射程約70~85km,採用終端主動雷達導引 (使用LM-1圓錐掃描雷達尋標器,改良自上游一型的SL-1),整個巡航、攻擊模式與上游一號類似,射程則增加將近一倍。

在1983年,中國又針對海鷹一號 展開進行進一步改良,主要項目包括換裝新型頻率變捷雷達尋標器,無論是電子反反制、抗海浪干擾等能力都比以往提高,此外以新型雷達高度計取代原本的氣壓式高度計,使 導彈的巡航高度降至20m以下,縮短被敵方雷達搜獲的距離,此外也將射程增至95km。從1985年7月起,改良海鷹一號導彈率先安裝於開封號(109)上進行測試,在往後幾個月內進行四次實驗均獲成功,在1987年通過技術鑑定,正式命名為海鷹一甲,隨即 裝備於旅大級驅逐艦上。

改良型:海鷹一號甲型

在1980年代初期,中國研製海鷹一號的改良型號,稱為海鷹一號甲型,主要項目包括使用LM-1A頻率變捷雷達尋標器以及無線電高度計,使之具備掠海飛行能力,並大幅增加抗電子干擾能力。此外,海鷹一甲增加扇面發射機制;為了保證大負過載情況下仍能有效為發動機供應氧化劑,氧化劑儲存箱也進行相應的改進。

LM-1A頻率變捷雷達尋標器由蘭州的718廠研製,是原本海鷹/二一型的LM-1/2圓錐掃描尋標器的改進型,以LM-1/2為基礎增加了頻率捷變、追蹤體制兼容等兩項重要改進。LM-1A屬於非相參式頻率捷變雷達,工作頻段為X波段,採用假單脈衝方式運作,利用通道合併技術來獲取信息信號,並以隱蔽錐掃方式完成角度自動跟蹤,並在距離追蹤系統中納入了新的數字化信號處理技術。此種頻率捷變雷達能有效對抗應答式干擾,並可對抗拖曳式干擾(增加適當電路後,能對抗954-1型拖距式電子干擾機)、抗阻塞干擾和瞄准式干擾(能對抗981-1型電子干擾機),並能有效抑制海面雜波干擾。LM-1A有八個互不干擾的戰鬥工作頻段,保證16枚導彈齊射單一目標時,各導彈的雷達尋標器不會彼此干擾。相較於老式的LM-1,LM-1A的主要更動集中在雷達的的1、2、4、9分機上,第8、 10分機只做局部變動,6分機為了適應導彈飛行高度降至海面50公尺也做部分改動,其餘部分都不變動;最重要的是,LM-1A的外部尺寸、重量、與導彈的交連與介面都維持不變,射前檢查程序也不更動,因此現有的海鷹一號導彈可輕易進行改裝,有效節省了經費。當然,LM-1A仍算是舊型的LM-1的延續,抗干擾等性能不如海鷹二號乙型使用的DM-650型單脈衝雷達尋標器。

在1982年,中國開始實驗性地考核新式頻率捷變終端雷達尋標器,實驗顯示效果良好:對於雷達截面積類似於051型驅逐艦的目標,頻率捷變跟蹤雷達的穩定追蹤距離高達32.9km,遠大於設計要求(不低於12.3km);面對瞄準式干擾和阻塞式干擾的情況,頻率捷變追蹤雷達對850噸級水面目標的穩定追蹤距離可以保持在12.6km ,對1960噸船艦目標的穩定揮蹤距離為19.05km 。

海鷹一甲以782廠研製的263丙型無線電高度計來取代原本的機械式膜盒氣壓高度計;263型無線電高度計原本用於強五型攻擊機。263丙型的線性測量範圍為0~400m,其中50、70、100m為實用高度,0、30、200m為測試高度,測量精度為0.6±3%,暖機時間不大於5分鐘。換裝雷達高度計使得海鷹一甲的終端高度可降至20公尺以內。扇面發射方面,海鷹一甲的改進作業由沈陽119廠完成,根據導彈整體設計的要求,在現有JS-1A自動駕駛儀的航向基準機構上,增裝扇面角裝訂電位計。

在1982年,中國在國家主席鄧小平的領導下,全力進行改革開放;為了集中力量發展經濟,軍方的發展必須讓路,因此中國三軍都必須減少正在進行的武器發展計畫,清理與刪除冗餘項目。因此,海鷹一號甲型就遭到了威脅。雖然艦艦導彈相關項目得到航空部副部長何文治和海軍裝備技術部導彈部部長林萌凡的支持,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單獨的反艦導彈項目很難生存,必須綁在一個既有項目上。正好在1982年,中國海軍正進行與英國合作的051S驅逐艦項目,打算裝備英製海鏢槍防空導彈以及配套的火控系統;而051S項目就為海鷹一號甲型提供了「掩護」。在1982年12月於北京召開的051S導彈驅逐艦技術任務協調分交會上,初步確定了以改進後的海鷹一號作為對海武器系統,其具體要求幾乎都是根據海鷹一甲的規格制訂,例如裝備頻率捷變雷達尋標器、具有正負30度扇面發射的能力、距離海面飛行高度50公尺、搭配ZJ-7型艦載指揮儀;依照南昌飛機廠的最初方案,需要製造15至18枚海鷹一甲型導彈,需要經費900萬人民幣。

由於中英合作的過程不順利,中方基於1982年福克蘭戰爭中海鏢槍防空導彈表現不佳,要求英方改進性能與降價但未獲得英方同意,加上香港回歸議題導致中英關係緊張,都不利於051S的合作。在1983年2月,051S以及引進海鏢槍防空導彈的計畫都遭到取消。隨後,國防科工委召開後續的051G導彈驅逐艦和052 I/II型導彈驅逐艦(採用從西方引進的燃氣渦輪)的可行性論證會;在論證會上,有兩個配合新艦的反艦導彈計畫被提出,一個是飛航導彈研究院的海鷹二號改進方案,以現有的岸基海鷹二號為基礎,換裝無線電高度計、波長3cm的單脈衝雷達尋標器、扇面發射功能、平飛彈道小於50公尺,要求海軍提供產製7枚測試導彈和300萬元的經費。第二個方案就是南昌飛機廠提出的海鷹一號的改型方案(即海鷹一甲),同樣要求產製7枚試驗用導彈和300萬元經費。由於飛航導彈研究院已經提出上游一號改進型和新的鷹擊八號這兩個艦載導彈方案,再提出將岸基的海鷹二號搬上船艦的方案,就會使艦隊中反艦導彈的型號過於複雜,使後勤維護更為吃力;再加上當時海鷹二號乙型導彈在海軍部隊中出現一些負面的評價,所以海軍最後認為沒有必要為051G和052 I/II專門研製一種艦載版海鷹二號。至於南昌飛機公司的海鷹一號改進方案能與051驅逐艦現有的海鷹一號相容,所以最後會議決定為051G配備海鷹一甲,為052 I/II配備鷹擊八號。由於中國海軍對鷹擊八型的射程(艦射型僅40km)與速度都不滿意,所以在會議閉幕式上,海軍司令員劉華清希望在052 II型導彈驅逐艦能配備海鷹一甲反艦導彈,理由是該彈技術較為成熟,部隊使用比較習慣;所以最後會議決定,052 II型導彈驅逐艦的反艦導彈由鷹擊八號改為海鷹一甲。不過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西方對中國實施軍事禁運,以防空為主的052 II遭到取消,最後付諸執行的052配備鷹擊-8反艦導彈。

根據781廠在1983年4月提出的建議,海軍領導機關原計劃要求在1984年上半年進行定型試飛,以便盡快裝艦應用。在1983年7月至8月間,中國航空工業部和海軍在南昌飛機廠召開了「艦用海鷹一號」改進型艦艦導彈的方案論證和技術協調會。在這次會議中,艦用海鷹一號改進型艦艦導彈被正式命名為海鷹一號甲型艦對艦導彈。此會議也確定了研製任務的試驗方案與進度,例如確定以北海艦隊的開封號(109號)導彈驅逐艦進行艦上測試(此時該艦已經換裝了ZJ-7型指揮儀),而試驗用的七枚海鷹一甲導彈則從海軍在1983至1984年底訂購的艦用型海鷹一號艦艦導彈訂單中抽調。之後的會議上又確定了 051G型導彈驅逐艦的反艦武器系統組成,包含海鷹一甲反導彈(HY-1A)、352甲對海攻擊雷達、347S與347C火控雷達系統、991型作戰指揮系統、 ZJ-7型指揮儀等;進度要求則包括在1984年第四季度試射四發,在1985年試射3枚等。

由於此時中國航空工業部門對於反艦導彈研製工作已經有相當的經驗,因此海鷹一甲的研製過程堪稱順利,從導彈批準立項到1985年完成所有試射,僅花費一年半就完成了所有相關工作,包括導彈內各系統匹配協調、各項性能測試和總裝測試等。在1985年8月21日至9月16日,海鷹一甲進行了一系列試射,四枚導彈都順利命中目標;這一系列試驗成功驗證海鷹一甲所有的關鍵性能,包括LM-1A頻率捷變雷達尋標器的能力、263丙型無線電高度計在低空飛行時的測量精度(實現了50公尺高度飛行性能)、扇面發射時導彈的氧化劑箱能否正常運作,並測試開封艦上的ZJ-7型指揮儀在整個武器系統中的工作協調性等。

在1985年 11月4日,航空部和海軍在南昌飛機廠召開了海鷹一號甲型艦艦導彈研製性試驗總結會,會議中肯定了海鷹一甲各項測試的成果和經驗,但也提出了試驗中出現的兩個問題:第一,測試中有兩枚海鷹一甲的雷達尋標器作用距離偏低,在7.6公里的距離上才捕獲目標,達不到海軍提出的9~12公里要求;第二,海軍要求的雷達盲區不能大於375公尺,試驗中雷達盲區為 937.5至1437.5公尺。由於首次試射就取得了四發導彈全中的成績,證實導彈本身以及艦上系統的工作協調與匹配都十分良好,所以試驗總結會上海軍和航空部協商後認為,如前述二個問題得到解決,海鷹一甲就可進行鑒定,原訂在1985年試射三枚導彈的計畫就不予進行,節約經費並加快時間。

在海鷹一甲試驗總結會上,相關專家就認為雷達尋標器作用距離偏低和盲區過大這二個問題,是雷達本身、天線外罩以及目標角反射器共同造成的系統問題,而不是受到海面多路徑效應等外在因素干擾。針對此一問題,南昌飛機廠從1986年3月至9月進行了一系列試驗,確認了問題的肇因,並找到相對應的解決辦法,最終的結論是:只要各器件參數合格、各系統工作正常,導彈的雷達尋標器作用距離就能滿足海軍的性能要求;而只要放電管R-250 恢復時間正常且在額定的工作壽命以內,導彈的雷達盲區就能滿足海軍的性能指標。

至此,海鷹一號甲型艦對艦導彈通過了考核,試驗中發現的問題都有了解決方案,導彈設計圖紙協調完整,全系統都配套齊全,符合國家標准化的要求;海鷹一甲導彈的所有改進項目性能都穩定,導彈的使用與後勤維護性可以滿足實戰要求;導彈的所有原材料和配套產品都在國內研製,能完全保證正常供應而不受國外政治因素干擾。總結以上,海鷹一甲符合「海軍軍工產品定型工作實施辦法」中的設計鑒定條件。在1986年12月20日至23日,海軍裝備技術部與航空工業部在南昌飛機廠召開了海鷹一號甲型艦對艦導彈設計鑒定審查會議,在全面而仔細的審查後,一致同意海鷹一甲導彈通過設計定型。在1987年1月21日,航空工業部和海軍裝備技術部正式發文,批準了海鷹一甲導彈的設計簽定。

 

海鷹二號岸基反艦導彈

岸基反艦導彈部隊的海鷹二型反艦導彈。

海鷹二型正發射升空。

在海鷹一號研製工作進行的同時,中共中央軍委就已經開始推動進一步發展更先的後續型號。這是因為海鷹一號設計上較為保守,盡量保留「上游一號」反艦導彈的原始設計,射程提升有限(從上游一號的40公里提高到70公里),性能無法完全滿足海軍的要求與岸艦導彈部隊的需求。在海軍的要求下,此一方案論證工作由飛航式導彈研究院負責 。

在飛航導彈研究院組織的方案論證會中,與會的國防工辦副主任趙爾陸、局長劉正棟聽取了各方面意見。經過深入論證後,飛航導彈研究院於1965年6月提出以「上游一號」為基礎進行改良、增大射程至100公里級的方案。與 同時期由320廠(南昌飛機廠)主導製造的海鷹一號岸基反艦導彈相較,飛航導彈研究院提出的新方案在技術上更為先進。然而,設計較為保守的「海鷹一號」被認為能更快形成戰鬥力,而飛航導彈研究院的方案不僅預估需要更長的研發週期,而且飛航導彈研究院是剛剛新組建的單位,能否順利按時完成此一計畫不無疑問。

經過討論後,中國海軍採用「兩條腿走路」的策略,南昌飛機廠繼續研製「海鷹一號」岸基反艦導彈,而飛航導彈研究院也繼續進行更加先進、但可能耗時過長的方案,最後從中擇一來裝備部隊。於是,國防科工委批准了飛航導彈研究院的計畫,並提出保證最大射程指標(100公里級)的同時,導彈和地面設備要盡量與「海鷹一號」通用。在1965年8月,中央專委正式批准將此計畫該型號列入國家計劃, 任命梁守策為總設計師,1966年正式命名為海鷹二號岸基飛航式反艦導彈。

海鷹二號的導彈的總體方案論證與設計工作由飛航導彈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副主任曹柏楨和總體室主任李合力主持。海鷹二號的基本架構與導引模式海鷹一號類似,但為了使射程增加到100公里(是上游一號的40公里的2.5倍),同時又要確保證命中概率不變,導彈上許多關鍵部件都要重新研製。為了實現此一目標,飛航導彈研究院採取包括延長液態火箭發動機工作時間、改善發動機二級工況性能等措施,並設法解決火箭發動機工作時間延長後冷卻通道過熱問題。海鷹二號的彈體中段經過重新設計,儲存槽採用化學銑切的承力式箱體結構來擴大容積,增加氧化劑的攜帶量,同時還保障結構強度,考量彈體重量、長度、力學傳遞、彈體剛性等相互矛盾的指標。為了在延長射程時維持導彈精確度,需要研製精度較高的新型航向陀螺儀,並增大彈道終端雷達尋標器的搜索扇面角和作用距離,使得導彈在終端自行導引的距離延長。其他項目包括重新進行彈道設計與迴路分析,更改導彈駕駛儀和雷達參數。後端系統方面,包括研製新型指揮儀、岸基追蹤雷達、發射架與運輸裝填車等一系列技術措施。

整體而言,海鷹二號所需的新設備的研製工作堪稱順利。海鷹二號所需的改進型的火箭續航發動機由111廠和飛航導彈研究院三十一所負責,由主任設計師康聯森和副主任設計師王聲一同組織設計工作;經過20多次單項試驗、14次熱試車,在1966年成功研製出延長工作時效的發動機。新自動駕駛儀由119廠和飛航導彈研究院三部共同研製,而新的終端主動雷達尋標器則由四機部781廠負責。以上這些設備都按時裝上導彈。新的岸基追蹤雷達的研發工作由四機部788廠總工程師張錫熊主持,並由上海101廠等相關工廠一同工作;此一岸基雷達是在現有864型岸基火校射擊砲正雷達為基礎研改,簡化了系統結構,將原本的真空管電子器件改為晶體管組件,提高了測量精確度、抗干擾能力和可靠性;新型雷達不僅提高了搜索與追蹤性能,也降低了後勤維修的需求與成本。海鷹二號配備新開發的數字式指揮儀,由飛航導彈研究院三部負責開發極成,以706所研製的計算機為基礎,結合二院23所研製的光學編碼盤,以及二院計量站、一院704所研製的模/數(AD)和數/模(DA)轉換裝置等設備。海鷹二號的發射架和裝填運輸車由飛航導彈研究院主導研製,在北京工業學院,海軍試驗基地等單位協助下進行設計,由上海的滬東造船廠和349廠先後完成試製生產。支持設備方面,導彈系統所需的電源車則由鄭州電器廠和蘭州綜合電機廠研製,綜合測試車、射前檢查車由三部設計,並由飛航導彈研究院總裝廠試製生產。

導彈的試制總裝也非常關鍵。新組建的飛航導彈研究院在當時還沒有完善的試制總裝車間,僅有一個原本用於加工非標準設備的車間,經擴充建設而成的一個試製總裝車間。這個試制總裝車間面積非常小,設備不足,人員不齊,工藝技術也不足。一開始七機部提出的要求,是在現有條件下,用時一年試製出導彈。為了達到這項要求,飛航導彈研究院把總體設計室中曾參與導彈仿製生產的技術人員集中到試制總裝廠,負責完成導彈試制生產的工作;而總裝廠則在320廠和211廠的支援下,自行研究並補齊所欠缺的加工設備和工藝技術。於是在簡陋的條件下,飛航導彈研究院在1966年8月就完成第一枚用於靜力試驗的導彈。1966年11月,海鷹二號系統(包含幾十輛各種功能不同的車輛組成)進行了全套地面設備的聯調對接試驗,試驗獲得了成功。

1966年9月到1967年3月,海鷹二號進行了靜力試驗、振動試驗和全彈地面發動機熱試車。依照按先前544型岸艦導彈與上游一號導彈的試驗大綱,需要以三至四發導彈進行前述測試,其中需執行兩次的全彈地面熱試車就需要以兩枚導彈;然而,由於當時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工廠的內的生產秩序大亂,導彈的生產速率根本無法配合試驗的期程。在這種情況下,工廠向總體設計部提出以一枚導彈進行二次地面熱試車,如果第一次試驗不成功,只要把導彈送回工廠整修並更換設備,就可以立刻進行第二次試驗,而不需要等工廠生產出第二枚導彈,不會延誤整個試驗進度,此一建議得到了梁守檗和總體設計部的支持。第一發動機全程運作的熱試車中,發動機燃氣產生器的燃燒室喉部遭到燒穿,試驗沒有成功,導彈立刻返廠後更換了新發動機和其他零部件後,進行第二次熱試車並取得成功。熱試車試驗後,相關人員對導彈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導彈結構基本無損之後,總體設計部又將這枚試車彈改裝為振動試驗彈,進行振動試驗。事後顯示這種違反常規的「一彈多用」不僅滿足了試驗項目的需要,節省了經費、縮短了研製時間。這些靜態試驗結果顯示,海鷹二號為了延長射程的各種技術以及新的彈體承力式箱體結構設計方案都為可行。

接下來進行的是火控精確度試驗(關係到導彈航向以及終端導彈自控階段的準確性)。海軍遼西導彈試驗場和飛航導彈研究院的技術人員共同努力,先後確定了試驗航路、飛行次數、數據蒐集取得與處理方法等具體工程方案。經數十個航次的試驗,證明海鷹二號的火控系統性能符合設計要求。在火控精確度試驗中,還發現計算機平滑系統等出現故障,問題最後獲得解決。

在1967年5月19日,中央軍委正式批准研製海鷹二號岸基反艦導彈,此時海鷹二號 的試射用原型彈已經進入整體組裝階段。在1967年9月,海鷹二號首批用來飛行試驗的兩枚遙測彈運被運往錦西海岸的23基地,同一時間海鷹一號也在該基地進行飛行試驗;在試驗中,海鷹一號出現了雷達故障和近失彈(導彈在完成預定的航程之前就入水爆炸)等問題。由於海鷹一/二型的雷達尋標系統基本相同,海鷹二號的梁守檗總師和吳寶初副總師立刻組織相關人員對進行研究,決定現場調整海鷹二號 導彈末制導雷達天線的回調角,保證雷達掃描軸向在垂直面內的夾角與導彈攻角變化能相互配合,避免讓讓雷達波朝向海面而使導彈接收端被海面回波遮蔽。在9月29日,海鷹二號進行第一次飛行試驗(中央軍委副主席聶榮臻到場觀看),第一枚導彈就成功發射並準確命中目標,這顯示調整天線回調角度的措施起到作用。在在10月27日,海鷹二號進行第二次試射,當時的中央軍委副主席的聶榮臻親臨現場觀看,而這枚導彈也很爭氣地命中目標。試驗結束後,飛航導彈研究院和南昌飛機廠根據彈道計算結果,確認達天線回調角隨著飛行時間變化的函數式,並由781廠設計出天線自動回調機構。這項修改同時幫助海鷹一/二型反艦導彈避免近失,並控制了導彈脫靶量。在 1968年秋季的測試中,海鷹二號再度取得兩發兩中的成績,最後便以四發全中的佳績圓滿結束了研制性飛行試驗階段,這在同時期進行的三個飛航式反艦導彈項目中是最順利的。

在1969年,海鷹二號進入最後的定型飛行試驗;依照實驗大綱, 定型試驗必須發射七枚導彈,命中至少5發才算合格。然而,當時文化大革命正值高峰期,工廠陷入一團混亂,大批幹部與技術人員被下放勞改,很難生產出七枚測試彈;最後依靠少數剩下的骨幹人員用剩餘的零組件,勉強組裝了五枚試驗彈,而且由於人手短缺,生產質量並不理想。在1969年8月,這五枚珍貴的試驗彈經由公路與鐵路運輸至錦西海岸的23號基地,抵達後經過檢修整又發現一堆問題,測試人員只好連夜進行調整與排除故障。面對導彈總數不足、而試驗科目多的問題,試驗人員再度使用「一彈多用」的措施,盡量增加每一枚導彈的運用率;例如用來進行鐵、公路運輸顛簸測試的導彈在更換雷達等組件並修補油箱漏洞後,又用來進行最大飛行射程測試。在定型測試中,這五枚海鷹二號中四枚命中目標,唯一沒有直接命中的導彈在水面標靶前250m處落水爆炸,而其中有一枚導彈直接命中水面標靶。定型飛行試驗的最後一個課目是齊射,日期在1970年3月31日,由海軍岸艦導彈部隊負責進行,發射的兩枚導彈都成功命中目標,而這次試驗也是中國海軍組建岸艦導彈部隊後的首次實彈射擊。在這次試驗器顛,由於試射海面風浪過大,噸位小的靶艇劇烈搖晃,一度讓操艇人員無法撤離;雖然風浪條件惡劣,但參與人員仍堅持執行試驗任務,並取得了成功。至此,海鷹二號以7發6中的優異成績完成了設計定型飛行試驗。

雖然海鷹二號完成設計定型試驗的時間僅比海鷹一號晚數個月,然而海鷹二號的性能(有效射程95km,動力射程105km)顯著超越了射程只有70公里的海鷹一號。相較於海鷹一號,海鷹二號 的彈長與彈重都有所增加,全長7.36m,全重3000kg,巡航速度增至0.9馬赫,而且主動雷達尋標器的性能有所改善, 目標捕捉成功率達98%,命中率約90%。對於部署在陸上的岸基導彈而言,海鷹二號體積、重量增加都不構成太大問題。與蘇聯在1972年開始列裝部隊的改良型冥河反艦導彈(SS-N-2C/D/E)相比,海鷹二號除了導彈飛行速度略低、制導方式略顯單一、抗干擾能力略差之外,其他戰術性能並不落居下風,甚至最大射程還勝出。最後,中國海軍選擇裝備海鷹二號作為岸基導彈部隊的統一裝備,海鷹一號的岸基型號轉轉為技術儲備;因此,海鷹一號就只裝備於051導彈驅逐艦,而海鷹二號則專門用於岸基導彈單位。在1974年文革進入尾聲時,逐漸恢復正常的海軍定型委員會才補辦了海鷹一號/二型岸艦導彈的定型程序。

海鷹二號從1965年開始研製,到1970年完成設計定型試驗,前後耗時五年,包含地面試驗和飛行試驗總共使用13發導彈,發射了11枚並命中10發,整個研製過程在當時中國同期所有導彈計畫中堪稱最順利的一個。這不僅是因為飛航導彈研究院擁有一批十分專業的導彈研製人員(其中許多還是先前參與上游一號導彈的人員,經驗豐富),還歸功於組建了一個科研/生產聯合體,飛航導彈研究院內就有一個可以小批量生產導彈的總裝廠,如此科研與生產單位就能以最緊密的方式配合,縮短了導彈的研發時間,一但發現問題或者修改設計、引進新技術時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甚至能在大批量生產作業就緒前,院內總裝場就能小批量生產導彈並試裝部隊,盡快展開前期的換裝與訓練,加快部隊形成戰力的速度。海鷹二號岸艦導彈可以說是中國自行研製反艦導彈的良好開端,整個論證/測試過程累積了寶貴的經驗,為日後中國繼續開發更多反艦導彈奠定了基礎。

測試中的海鷹二乙試驗彈

準備發射的海鷹二乙試驗彈

在1970年代,海鷹二號也陸續實施了類似上游一甲的改良,使用新的DM-650單脈衝主動雷達尋標器、無線電高度計與新的低空航行控制系統,使其飛行高度降至50公尺,此種改良型號命名為海鷹二乙,在1979年完成試驗性飛行,1982年完成定型試射,1984年1月完全設計定型。實際上,海鷹二乙相當於套用了海鷹一甲的改良項目。


海鷹二號甲型紅外線導引反艦導彈

採用紅外線尋標器的海鷹二甲。

早在1963年4月中國軍方討論經來反艦導彈發展規劃時,當時國防部五院副院長的錢學森就提出了544反艦導彈的圓錐掃描雷達尋標器易受電子干擾,應該考慮換用紅外線尋標器,要求盡快研製出抗干擾能力更強的導彈。此一建議獲得國防部相關部門的認可,隨即立項,對相關技術進行研究攻關,包括指定由飛航導彈研究院的紅外激光研究所來研製導彈所需的紅外線尋標器。紅外線尋標器不僅不會受到敵方電磁干擾,而且使用時不會發射任何雷達信號,使敵方無法透過電子截收裝置發現遭到攻擊。

此時,雖然中國本身已經能生產短程空對空導彈所需的紅外線尋標器,然而空對空導彈的射程短(都在視線以內),而且目標有強大的發動機噴焰熱信號,與天空背景的溫度差別較為明顯;然而在反艦導彈上採用紅外線導引則是個全新的挑戰,除了反艦導彈射程更長之外,水面目標的紅外線信號特性變化也比較大(煙囪排氣口最高,但許多其他部分較低),也沒有噴射軍機的高溫噴焰,還要面臨海上背景干擾(尤其是太陽在水面上的反射),要在遠距離上實現自動搜索、捕獲與追蹤目標的難度都比空對空飛彈的紅外線尋標器更大。

為了研製性能合格的反艦導彈用紅外線尋標器,飛航導彈研究院紅外激光研究所的團隊在所長鐘任華主持下,首先進行了深入的可行性論證。首先,需要具體測量水面目標紅外線輻射的特徵,使用紅外線輻射儀和由機載雷達改裝的紅外線探測器等簡易設備,對驅逐艦等水面目標進行實際測量;研究發現原計劃打算採用的硫化鉛探測器容易受到目標背景干擾,有效探測距離過短,無法滿足原定的戰術技術要求。經過大量的試驗後,紅外激光研究所確定採用銻化銦紅外線尋標器。

在1966年,紅外激光研究所正式轉入紅外線尋標器的研製工作,先後研製了單晶研製設備及其他配套設備,在1971年成功研製出銻化銦紅外輻射探測器。在研製過程中,紅外線尋標器的方案論證、技術設計和原器件研製都是同步進行。研製完對開展了目標與背景的紅外線輻射特性、紅外線尋標器元器件的預研工作,進行了紅外線尋標系統的方案論證和技術設計,在1968年由天津光學儀器廠試製出第一個樣機,此後又研製出銻化銦紅外線探測器和氟化鎂玻璃罩等設備。在1966年到1974年,紅外激光研究所進行了六次海上試驗,完成了紅外線尋標器預研樣機的研製工作。

在1970年,也就是海鷹二號完成定型飛行試驗的同年,飛航導彈研究院正式展開搭配紅外線尋標器的海鷹二號甲型導彈的研發工作,導彈的主任設計師為宣平。在海鷹二甲導彈的總體方案論證中,團隊確定研製工作的關鍵,是解決彈體前部外形及紅外尋標器的安裝問題,並強調「不降低原型彈技術戰術指標」、「充分繼承原型彈的技術」、「盡量不增加專用地面設備」這三個原則,在把導彈原有的雷達尋標器改成紅外線尋標器的同時,導彈其餘部分盡量做到不更動。由於文革對軍工組織造成的傷害,導致海鷹二號紅外線導彈的研製進展較為緩慢。

對於導彈前端紅外線尋標器的外罩,研製單位測試了五種輪廓外形,經過多次風洞試驗,從中選定了小球頭外形;風洞測試顯示此種外形對導彈氣動力的影響最小,彈體只增加了5.2cm。由於紅外線尋標器比雷達尋標器更重(因為要 裝氣冷瓶),導彈對相應部位的結構也進行了強化。為確定紅外線制導導彈的控制參數,研製團隊透過彈道計算,為紅外線尋標器設計了新的零位回調機構,以控制紅外線尋標器掃描光軸對應於彈體前進軸向,在導彈飛行途中攻角逐漸改變的情況下將紅外線尋標器保持適當的指向;而為了解決紅外線尋標器掃描光軸與導彈前進軸向一致性的課題,研製單位採用坐標 床精加工來提高精確度。在銻化銦探測器配套的冷卻設備上,研製單位曾考慮液態氮制冷系統,但這樣岸艦導彈部隊就需要增加相對應的液態氮製造和儲存設備;而此時岸艦導彈部隊已經擁有空氣壓縮機,因此研製單位決定改用淨化空氣作為銻化銦探測器的冷卻手段,簡化了後勤保障需求。

配合導彈試射工作,飛航導彈研究院紅外激光所也研製一種能有效模擬水面船艦紅外線特徵的標靶;過去通常使用黑體大口徑反射鏡轉台,但是此方案成本高、使用不便且效率低落。此種水面目標紅外線信號模擬器在1975年試製成功,歷經地面聯調、靶場測試、部隊試用後,於1980年通過技術鑒定;除了用於紅外線導彈試驗之外,這種模擬器也可用於戰備部隊的實彈射擊訓練。

在1975年,採用紅外線導引的海鷹二號岸艦導彈開始進行研製性飛行試驗,首批三枚導彈的標靶是在中等射程上。在12月16日,紅外線版海鷹二號進行首次試射,準確命中目標;不過隨後的第二發導彈雖準確命中目標,但在飛行中尋標器出現數次丟失目標的情況,而第三發導彈則脫靶墜海。對於試驗型導彈而言,三發二中的成績算是可以接受,但研發單位認為第二發導彈的命中帶有很大的偶然因素,說明導彈性能並不穩定。在1977年,紅外線版海鷹二號進行第二批次飛行試驗,發射的三枚導彈也是只有兩枚命中。這兩次試驗顯示導彈的紅外線尋標器的追蹤迴路仍然不穩定,還需要繼續改進。經過研發團隊再次組織技術攻關,重新確定控制參數,並對地面專用設備逐項進行對接和檢測,終於解決了此一問題。

在1980年2月,總參謀部批復了「原則上同意海鷹二號導彈武器系統改進型,換裝紅外導引頭的主要戰術技術指標,命名為海鷹二號甲型導彈」。1980年9月,海鷹二甲導彈進行設計定型飛行試驗,結果第一枚導彈又發生側向脫靶問題。經研製與試驗人員檢查,發現發射架左插頭的線路接線錯誤,使得導彈上前置陀螺在發射前開鎖,導致升空後失效脫靶;繼續往下追查線路錯誤的原因,發現問題出在發射架的生產圖紙被隨意修改;更嚴重的是,此一問題同樣出現在一大批已經列裝部隊的導彈發射架中。工廠馬上組織專人深入部隊,緊急排除這項故障。這個問題充分反應文革對中國軍工生產與部隊日常訓練作業造成的嚴重影響,不僅生產線上程序混亂,部隊的訓練也廢弛已久,導彈列裝部隊數年內竟然沒有發現發射器存在這麼明顯的問題。改正發射器線路後,海鷹二甲重新進行飛行試驗,發射的6枚導彈中有5枚命中,圓滿完成設計定型試驗。

在1982年,國務院、中央軍委常規武器裝備定型委員會批准海鷹2號甲導彈完成設計定型。在海鷹二甲岸艦導彈開始量產時,又以無線電高度計取代原本的氣壓高度計,使導彈飛行高度由原本100至300公尺降為50公尺,提高了導彈的突防能力。在1983年,海鷹二甲導彈開始批量生產並裝備岸艦導彈部隊,隨後參加了1984年10月1日的建國35 周年國慶閱兵儀式。

 

中國飛魚-鷹擊8系列

中國第一種第二代反艦導彈──鷹擊8型,彈體與發射器構型都與法國飛魚反艦導彈有幾分類似。

早在1970年代中期海鷹-1/2剛剛完成研之際,位於北京的飛航導彈研究院(後來成為航天三院)便獨自展開另一種新一代的反艦導彈的研發工作。此項需求始於1970年,當時 中國海軍航空隊向飛航導彈研究院提出研制小型超音速空射反艦導彈,用來與海航預定編制、研發中的強-5攻擊機配套。此種新型反艦導彈的射程不得低於50km,終端飛行速度不低於2馬赫,全彈重量需控制在700kg以內。為了因應海航的需求, 飛航導彈研究院在院長笑虹的組織帶領下展開方案論證。由於此 導彈要求在較小的體積、重量下達成二馬赫飛行等高性能指標,考慮到當時中國的技術水平無法完全達到要求,飛航導彈研究院課題組確定了「一彈多用、分步發展」的方針,以及「先艦艦彈、後空艦彈」、「先近程、後增程」的循序漸進流程,而 飛航導彈研究院內部稱此計畫為 「上遊三號」。與中國五院較早完成的上游一號、海鷹一/二號等仿製蘇聯第一代反艦導彈不同,「上游三號」的研發方向與先天構型比上游一號、海鷹等整整先進了一個世代,而與當時西方甫推出的第二代反艦 導彈類似,包括採用諸多先進科技來縮小彈體 ,以固態電子技術取代過去的舊式真空管航電,使體積重量縮小、可靠度提升,使用安全可靠的固態火箭取代以往危險性高、整備時間長的液態燃料,並以終端超低空掠海彈道來躲避雷達偵測,突防能力大幅提高。

在1973年,飛航導彈研究院提報「上游三號」反艦導彈的總體方案,當時已經造出原型彈,並進行了固態火箭發動機運轉測試,而初期係以艦對艦為構型。早期的上游三號重700kg,射程約37km(計畫增至50km),採用固態火箭助推器與固態火箭續航發動機的組合。然而在1974年,根據海軍「先搞空艦彈」的要求下, 飛航導彈研究院遂對上游三號進行一系列修改。同年9月,海軍方面又對飛航導彈研究院下達「論證50千米小彈任務通知」,要求將彈重降至650kg以下,射程需達50km。受限於工業基礎和技術水平的不足,面對更高的技術標準,「上游三號」進度趨於停滯,到1976年基本上已經完全停頓。不過就在此時,西方國家希望拉攏 中國來對抗蘇聯,遂與之展開交流;因此,先前一向閉門造車的中國軍事工業,開始有機會接觸先進的西方先進技術。其中,中國對法國的軍事技術似乎最有興趣,因為考量政治因素,美國未必能成為 中國長期而穩定的軍事技術來源。在中國對法國交涉接觸的項目中,便包括法國得意之作──MM-38飛魚反艦 導彈。依照中國的說法,當時法國提供了飛魚反艦導彈的系列表,以及包括產品說明書等概略文件;這些文件雖然未涉及關鍵技術,然而已經給面臨困境的「上游三號」帶來極大啟發。 飛航導彈研究院從飛魚 導彈的粗略技術資料,隨即分析出系統架構與配置的長處:控制部分,飛魚導彈的最大的特長,就是模組化總線連接、電路局部整合、預留測試用信號接口等;尋標器部分,採用前後分置,而主控系統與陀螺儀組幾乎整合成一個單元,大幅節省了體積;採用單脈衝雷達尋標器,取消了波導分配器,不僅縮小前置部位,而且大幅提高電子反反制能力;採用可控相位的收發天線,取消了機械掃瞄裝置,反應靈敏;無線電高度計直接與高度控制陀螺儀相連,陀螺儀組為靜電陀螺,反應十分靈敏,最低飛行高度可設為3m,有效躲避船艦雷達偵測;無線電高度計可探測航路安全,避開海浪等障礙,依照預設航線飛行;各單元回饋精確度高,響應靈敏;採單脈衝波束加密技術,抗干擾能力強:無論是目標選擇、鎖定程序,都有預設的目標比對;從中途慣性導航階段切入終端主動歸向,雷達尋標器開機時 間不超過30毫秒;彈翼控制連桿十分簡潔,公差為零,而且使用的材料精良特殊;導彈完全採用固態電子元件,靈敏可靠且溫度穩定。而在飛魚導彈的交涉項目中,法國希望 中國直接購買導彈系統實體,然而中國只想採購少量樣品進行研究仿製,解決上游三號面臨的若干關鍵技術瓶頸;同時,法國開出的報價十分昂貴,就跟當時西方向中國推銷的其他武器般, 中國根本不可能直接購買。由於中國方面透過飛魚 導彈的若干資料修改了上游三號的設計,最後解決了技術問題,因此關於引進飛魚導彈的談判,最後便束之高閣。 日後法國接觸上游三號時,驚訝地發現它的各項規格、設計竟然與飛魚 導彈十分相似,以致於法國懷疑中國是否透過管道竊取了飛魚導彈的技術;雖然目前找不到中國曾經正式購入飛魚飛彈的紀錄,但由於上游三號與飛魚飛彈在細節上有很高的相似度,因此的確不能排除中國從其他管道取得若干完整飛魚飛彈成品或至少部分關鍵組件,乃至於細節技術資料的可能性。

參考飛魚導彈進行改進後,上游三號的新總體方案在1977年9月正式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同時命名為「鷹擊-8型」(YJ-8)反艦導彈。諷刺的是,作為鷹擊-8主體項目的強-5攻擊機,進展卻非常不順利,至1970年代,其射控雷達仍無法完成,在實機上只能以配重代替;因此,鷹擊-8遂發展艦對艦構型,總參謀部與國防科工委也提議 首先在024型導彈快艇與033G型潛艦上裝備鷹擊-8,因此鷹擊-8才沒有受到強-5的拖累。在1978年8月,中國海軍、三機部及八機部總局針對強-5攻擊機掛載鷹擊-8反艦 導彈的系統方案進行審定。

鷹擊8的彈體剖面為圓柱型,彈體中部設有四片大面積大後掠角彈翼,彈尾後段裝有四片小型控制面,而艦射/岸射版的彈尾火箭助推器上則有四片翼面;這三組翼面都以十字形配置,並完全重疊 ,而第一代鷹擊-8的彈翼是無法折疊的。彈體、彈翼與舵面均以鋁合金製造,內部艙段採用鑄造和旋壓成型,翼面、舵面則用壁板機加工製作。 鷹擊8的固態火箭續航發動機分為裝藥燃燒室、尾管及點火器等三個部分,固態火箭的主裝藥是由低含鋁量聚硫復合藥劑製成的實心藥柱,其側面和前段使用富有彈性的輕質材料來包覆;藥柱的包覆對於固態火箭發動機至關重要,這是為了確保火箭只有一小部分表面積進行燃燒反應,確保固態火箭能長時間以小功率持續穩定燃燒(如無任何處理,一般固態火箭會在短時間內急遽燒完);因此,藥柱包覆即使是很小的脫粘瑕疵,對固態火箭發動機的整體運作都會造成顯著的影響,導致推力突然暴增、使 導彈失控或燃燒毀損。為了隔絕火箭發動機工作產生的高溫,鷹擊8彈體內部黏貼一層由橡膠、石棉、樹脂組成的柔性隔熱層,確保火箭續航發動機工作結束時,彈體溫度仍不超過攝氏100。鷹擊8的發動機尾管由高融點的鎢合金製造,避免使用昂貴的碳製抗燒蝕材料。

鷹擊-8彈體由前而後分爲5個艙段: 具備抗干擾能力的單脈衝雷達尋標器(可能是J波段,有效搜索距離約20km)、戰鬥部、自動駕駛儀艙(內有計算電腦、陀螺儀、雷達高度計及其天線)、發動機與控制裝備艙。鷹擊-8採用中途慣性導航/終端脈衝都卜勒主動雷達導引,動力為固態火箭發動機;艦射版與岸射版發射時,固態助升火箭先點火使 導彈發射升空 ,以12至15度的角度爬升到50m的高度並加速至0.9馬赫;而空射版則由於飛機已經提供了發射初速,所以不需要火箭助升器。助升火箭於燃燒數秒後自動脫離,續航火箭發動機開始運作, 自動駕駛儀並將導彈降至20~30m的巡航高度。導彈上的自動駕駛儀透過慣性導航單元產生控制指令,使導彈按照預定航向飛行一段距離,並以雷達高度計維持約20~30m的巡航高度,遠低於上游、海鷹系列的100~300m。接近目標後, 導彈打開主動雷達尋標器搜索目標,捕捉後俯衝至海平面5~7m的超低空,然後掠海平飛,由艦體水線附近穿入引爆 。為了增強突防能力,鷹擊-8的導航系統可設定在彈道終端進行不規則運動,降低敵方近迫防禦系統攔截成功的機率。 鷹擊-8採用可靠的固態電子元件,可靠度達94%,命中率在90%以上。鷹擊-8彈長4.5m(彈體)/5.81m(含加力器),直徑36cm,全重815km,翼展118cm(彈體)/122cm(含加力器),最大射程40km(空射版50km),最小射程8km,巡航速度0.9馬赫 。鷹擊-8配備一枚重165kg的高爆半穿甲戰鬥部 ,其中大部分的重量來自於戰鬥部的鎢鋼殼體,確保導彈能順利穿透敵方船殼;引信包括電子與機械兩種,主要採用延遲起爆模式,等待穿入敵艦內部才引爆;此外,彈頭還裝有防跳爪,確保穿透目標的效果。鷹擊-8發射箱外型為方形,具有單管、雙聯裝這兩種構型,發射箱外部有強化肋條,是重要的外觀識別。

鷹擊8於1978年12月開始在錦州23號基地進行測試,其間總共製造了9批共21枚原型彈。在1979年 ,鷹擊-8進行首度試射,然而三枚之中兩枚脫靶,幾經研究發現是振動導致控制元件失 。在1981年12月,中國海軍決定首先將鷹擊-8裝備於當時規劃中的兩艘改良型江湖級(053H2)護衛艦上(後來的535、536)。在1984年10月1日 中國建國35年的閱兵之中,鷹擊-8首度公開亮相 ,由於構型與性能與飛魚導彈類似,被西方稱為「中國飛魚」,北約代號CSS-N-4。在1984年10月至11月,鷹擊-8開始在024導彈快艇上進行定型測試;在1985年4月至5月,鷹擊-8在經過改裝的033型潛艦351號(033G,西方稱為武漢級)上進行了水面試射,其發射器裝置在耐壓殼體上,發射時向上揚起15度。 在1985年9月,鷹擊-8在試射中締造6發6中的紀錄,1987年正式定型並批准量產,在國際外銷市場上則稱為C-801。

隨後中國繼續改進鷹擊-8,稱為鷹擊-8A(YJ-8A,外銷型號C-801A),使用折疊式彈翼以降低發射管截面積,方形發射管外部的強化肋條亦遭到取消 。根據照片,艦載版鷹擊-8A發射器採用橫向布置,而不像最早的鷹擊-8發射器朝向斜前方,這似乎意味鷹擊-8A的尋標器經過改良,搜索角度有所增加,強化了飛彈離軸鎖定能力,使發射器布置的角度不一定要向過去一樣偏向艦體正面來對準目標。 鷹擊-8A在1990年完成測試,隨後在1992到1993年左右投入戰備,成為鷹擊-8系列第一種被中國海軍大量生產的型號 。部分消息指出鷹擊-8A使用新的固態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增至70~85km,然而由於中國公佈的鷹擊-8A尺寸與YJ-8完全相同,加上YJ-8到1987年才定型而短短五年內 鷹擊-8A就投產部署,不太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這麼重大的固態火箭技術突破,因此鷹擊-8A似乎只是YJ-8改進小細節的正式量產版本,仍使用相同的推進系統(法國較新型MM-40飛魚反艦飛彈換裝新的固態火箭,射程從MM-38的40km增為70km以上,然而MM-40彈體長度也因而增加了0.6m;而西方觀察家可能以為YJ-8A是中國版MM-40而推測其射程也延長到70km以上)。

比起鷹擊-8潛射型僅能在浮航時發射, 鷹擊-8A的潛射型鷹擊-82(YJ-82)則是一種能在水下發射的真正「潛射」導彈;由於採用折疊彈翼,鷹擊82可裝在一個相容於533mm魚雷發射管的容器內,由魚雷管發射之後浮出水面,裡面的鷹擊-82導彈再行點火升空。鷹擊-82的 中國軍方正式編號為H/AQJ-82,即「海軍/導彈潛艦-82型」。

一枚正在裝運的鷹擊82潛射反艦導彈,這是鷹擊8的衍生型。

早期的鷹擊-8並未被中國本身大量採用,水面艦只有江湖III級(053H2)的黃石號(535)、蕪湖號(536,近年已經換成鷹擊-83)以及一艘024河谷級 導彈快艇曾安裝進行測試,此外亦隨著053T/TH護衛艦一起銷售給泰國 ,潛艦方面則只有前述的武漢號(僅能在水面發射)。改良後的鷹擊-8A獲得較廣泛的採用,裝備於最後一艘053H2護衛艦舟山號、改良型旅大級的珠海號(166)、江衛-1級 護衛艦、旅滬級驅逐艦、037-1G紅星級導彈巡邏艦與037-2型紅箭級導彈巡邏艦上;其發射器有多種構型,紅箭級採用品字型的三聯裝發射器,江衛-1級採用橫列的三聯裝發射器,其餘艦艇則採用雙聯裝構型的發射器。鷹擊-8的空射版稱為鷹擊-81(YJ-81),取消助推段,射程約50km,主要供JH-7戰鬥轟炸機裝載 ;在1996年台灣海峽導彈危機期間,裝載四枚鷹擊-81的JH-7戰轟機首度曝光。諷刺的是,最初打算裝載鷹擊-8的強-5攻擊機,始終未見裝備此種反艦 導彈。而潛射版的鷹擊-82則被中國海軍核子與常規動力潛艇採用採用。

C602鷹擊62反艦導彈

鷹擊-62反艦導彈發射升空、拋掉助升火箭的畫面。

第二批052C導彈驅逐艦的鄭州號(151)的鷹擊-62反艦導彈發射器。

 

鷹擊62(YJ62,外銷型號C-602)由中國飛航導彈研究院(現科工三院,屬於湖北三江集團),是鷹擊-6系列大型空射反艦導彈的艦射發展型,在2001到2003年完成了測試,隨即定型投入服役 ,裝備於052C導彈驅逐艦以及岸基反艦導彈單位。

鷹擊-62彈長7m(含加力器),扣除加力器後為6.1m,直徑54cm,翼展2.9m,發射重量為1350kg,動力為固態加力火箭+巡航渦輪發動機,飛行速度為0.9馬赫, 戰鬥部重400kg,艦射型有效射程據說在280 ~300km(一說達400km。據說外銷的C-602為了符合國際貿易規範,最大射程需限制在300km以內),中途飛行高度30m,進入終端彈道後以7~10m的高度掠海攻向目標 (實際高度視海象而定,理論上可以在浪尖以上3至5m掠海飛行),導引系統為中途慣性導引+終端主動雷達導引 。由鷹擊-62導彈容積與直徑較大,因此裝備性能較為完善的主動式單脈衝雷達尋標器(具有頻率捷變技術),最大搜索距離可達40~45km左右,水平掃描角度達正負各40度,具有較強的自主搜索能力;而彈徑較小的鷹擊-8的主動雷達尋標器的有效搜索距離僅20km,水平掃描角度也較狹窄。不過以此觀之,中國的 導彈尋標器技術顯然落後於美國,美國1970年代服役的魚叉導彈在較低的直徑下(34.3cm),一開始就擁有搜索角度高達正負45度的雷達尋標器。在2012年11月珠海航展中展出的鷹擊-62G的數據則為最大有效射程290km,戰鬥部重480kg。鷹擊-62僅在彈尾設置一組十字控制面,彈體後部下方設有大型的皮氏進氣口來供應渦輪發動機所需的空氣。鷹擊-62的尺寸與威力,顯然是用於對付較大型的遠洋目標;而憑藉其威力大、射程遠的優勢,換裝適當的高解析度雷達或熱影像尋標器,有潛力發展出對地攻擊 導彈。 依照珠海航空展的資料,鷹擊-62的對地攻擊衍生型號已經出現,稱為鷹擊-62AGD,使用紅外線影像尋標器以及地形比對系統,透過數位地圖設置飛行轉折點來避開地表障礙物,能攻擊敵方沿岸附近的地面目標;此外,鷹擊-62對地攻擊型號也可能納入衛星定位接收器(例如GPS/GLONASS/北斗)來修正中途彈道 。 除了中國自用之外,巴基斯坦在2009年購買了岸基的鷹擊62導彈系統(共120枚),2011年起交付。

 

C-802/鷹擊83反艦導彈

鷹擊-83是繼鷹擊-8之後推出的新反艦導彈,換裝渦輪發動機,艦射版的最大射程約180公里。

(上與下)鷹擊-83的四聯裝方型發射器。

在1993年,中國航天三院依照「先近程、後增程」的原始方針,以鷹擊-8為基礎,繼續開發一種新反艦導彈 ;此種新反艦導彈只有一個C-802的外銷型號。與鷹擊-8A相較,C-802最大區別,在於以一個渦輪續航發動機取代過去的固態續航火箭,彈體也配合延長來容納相關的油箱與油路。與鷹擊-8A相較,C-802全重降至715kg,最大射程卻增加到120km,飛行速率約0.8至0.9馬赫。C-802於1995~1996年進行五次試射,然而有三次失敗;幾經改良後,在1998年試射六枚,命中五枚,隨即正式定型。不過,目前沒有任何解放軍本身採用C-802的跡象。 中國也將C-802反艦飛彈的技術轉移給伊朗(可能在1990年代後期),經過伊朗修改以適應本身需求,而伊朗稱之為光明(Noor)反艦飛彈。在2006年7月14日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武裝衝突期間,以色列海軍SAAR-5巡防艦哈奈號(Hanit)在貝魯特沿岸遭到一枚真主黨民兵發射的反艦飛彈擊傷,很可能就是真主黨從伊朗手中獲得的光明飛彈。

以C-802為基礎,航天三院開發了供解放軍自用的渦輪噴射反艦導彈,型號稱為鷹擊-83(YJ-83,外銷型號為C-802A),也被解放軍私下稱為「爭氣彈」 。與C-802相較,鷹擊-83體型明顯擴大,射程也有所增加鷹擊-83完成後,立刻裝備於新推出的江衛II級與深圳號上,並在1999年10月1日 中國建國50週年閱兵時首度公開展示。鷹擊-83的中國軍方正式編號為H/AJJ-83,即「海軍/導彈艦艦-83型」,此外也開發了空射版。

鷹擊-83的尺寸比先前的鷹擊-8A明顯大上一號,採用渦輪續航發動機推進,彈體中段有一組大型十字彈翼,腹部設有一個突出的皮氏進氣口,彈尾有一組小型十字安定面,而主彈體後方的火箭助推器上也有一組平時折疊的大型十字安定面。根據 中國在國防展的官方說法,鷹擊-83最大射程達250km左右(應為空射版),巡航階段以高次音速飛行,彈道終端則先拉高,再加速俯衝攻擊目標 (終端俯衝階段速率超過1馬赫)。鷹擊-83最常見的發射器構型為四聯裝固定式發射器,型號為SJ-17, 發射箱外觀無強化肋條 。早期鷹擊-83艦射版的有效射程約120km,改良後的鷹擊-83艦射型為鷹擊-83J(J代表增程型),射程進一步大幅提高(估計達180km以上) ,中國水面艦艇使用的鷹擊-83都陸續升級為鷹擊-83J規格。

鷹擊-83是中國第一種全數位化的反艦導彈,由中央電腦進行整體控制,全面使用固態電子組件,導彈發射前的整備時間大幅縮短,可靠度與壽命也有所提高;其導引模式是中途慣性/指揮與終端主動雷達,導引系統具備程式化預置飛行航線的能力,能增加彈道的多樣性,強化突防能力,且其終端主動雷達的捕捉能力與抗干擾能力都比以往大幅提高。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最早進入解放軍服役的鷹擊-83系列是否裝備可透過直昇機或船艦來更新目標資料的資料鏈,早期C-802A在軍事展覽中也沒有提到資料鏈;而一些衍生自C-802A的反艦/陸攻飛彈如CM802AKG或KD88則正式裝備了資料鏈,但他們直到2006年以後的各外銷展覽才陸續出現。

早期有傳聞指出鷹擊-83在巡航階段為次音速、進入彈道終端改採超音速飛行,然而根據鷹擊-83試射的公開照片, 其結構只有主彈體加上一個升空加速用的助推火箭,並沒有另一級終端加速用的推進器(俄製3M54俱樂部反艦導彈就是彈體加上兩級火箭推進器,採用次音速巡航、終端加速至2.9馬赫高速突防), 此外前端的雷達罩也採用次音速反艦導彈慣用的半圓形,欠缺超音速飛行必須的尖鼻特徵,再加上根本無法在超音速運作的正震波皮式進氣口,故鷹擊-83顯然只是一種 以次音速巡航的反艦導彈;後續消息則指出鷹擊-83能在彈道終端爬高之後的俯衝階段加速到1.4馬赫左右,增加敵方近迫武器系統攔截的困難度。

鷹擊-83普遍地裝備於1990年代末期以來中國新造的新艦艇上,包括江衛II級(053H2)護衛艦、051B驅逐艦深圳號以及2000年代出現的052B、054、054A等新型艦艇上,而兩艘052A旅滬級驅逐艦、江湖III級的黃石號與數艘旅大級驅逐艦也在2000年代換裝四組四聯裝鷹擊-83發射器。鷹擊-83的空射版稱為鷹擊-83K(K代表「空」),另一說是鷹擊85,由JH-7/7A戰烘機、H-6H/X轟炸機等 中國海航機種攜帶。 依照2012年11月珠海航展展出的CM-802AKG空射反艦飛彈的資料,飛彈全重670kg,配備一個285kg的戰鬥部,最大有效射程230km,最大飛行操控距離280km。 此外,據說中國也曾以鷹擊-83為基礎開發鷹擊-84潛射反艦飛彈,不過沒有成功,中國潛艦部隊仍繼續使用鷹擊-82潛射版。

依照泰國方面對C-802的公開資料,艦射版C-802彈體全長6.383m,直徑0.36m,翼展1.22m(儲存在發射管內折疊時為0.72m),彈體全重802kg,發射箱含飛彈時重1200kg,推進系統包含FG-6B固態助升火箭以及FP-2A渦輪噴射續航發動機,有效射程180km,戰鬥部使用接觸式電機延時引信。C-802的中途巡航高度20m;在3級海象條件下,進入彈道終端時降低高度至海面10m,命中前的最後兩側下降則會降至5m;在4到5級海象下,飛彈進入終端彈道時以距離海面7m的高度飛行,在6級海象下的終端高度約10m。由於尋標器範圍較大,發射扇面達180度。連續發射時,C-802能在3至12秒內連續發射二發。C-802具備直接攻擊模式,導航系統也可儲存兩個預先規劃的路線進行迂迴攻擊,繞過海島岸礁等地形障礙障礙或敵方感測、防禦武力,每個迂迴攻擊路徑最多能規劃三個轉折點。而在彈道終端命中前夕,C-802可進行不規則閃避來降低敵方近迫防禦系統攔截成功的概率,最大轉彎半徑9公里。C-802部署上艦之後壽命最多為一年,最常持續待機時間為50小時;超過壽限後,C-802導彈經過測試後如證實狀態良好,則可延長服役。C-802的全系統反應時間在9分鐘之內,被便後一旦發現敵方目標,在30秒以內就能發射,全系統可持續工作60小時,60小時後需停機10至20分鐘休息。

依照緬甸海軍公布的資料(緬甸也購買了C802反艦導彈),C802最大射程120km,最小射程10km,飛行速率0.8~0.8馬赫,彈道中段飛行高度約20m,彈道終端飛行高度5~7m,配備一個165kg的高爆破片半穿甲戰鬥部,能讓一艘3000噸級船艦失去作戰能力。

2014年珠海航天展上出現的CM-708UNA潛射反潛導彈,應為C-802衍生型。

在2014年珠海航天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展出CM-708UNA潛射反艦導彈,採用渦輪續航發動機推進,射程128km,可能是C-802的衍生版本;在2016年馬來西亞吉隆坡防務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展出CM-708UNB潛射反艦導彈,進一步將射程提高到290km。

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

早在2000年代初,就有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的風聲傳出鷹擊-12仿自中國隨著引進俄羅斯Project 956現代級(Sovremenny Class)導彈驅逐艦而獲得的P-100蚊式(Moskit)超音速反艦 導彈,北約代號SS-N-22。SS-N-22由Raduga設計局開發,主要定位是近海防禦,部署於中/小型作戰艦艇上,因此其體積與射程均遠低於專門對付 航母的P-500/700,也沒有如後者般複雜的 導彈間資料傳輸/編隊技術。第一代蚊式導彈的編號為3M80,於1981年服役,全長9.4m,彈重3950kg,戰鬥部重300kg,採用衝壓發動機推進,導引方式為中途慣性導航+終端主動雷達歸向,最大射程100km, 飛行速度3馬赫(高空)/2.5馬赫(低空),掠海飛行高度不超過20m;在1984年,改良後的3M80M正式服役,彈重增至4500kg,高空射程為120km,全程低空則為80km,爾後俄羅斯又推出更先進的3M82,高空射程增為160km,低空射程也延長為120km。此外,SS-N-22在彈道終端還能預設不規則轉向,可擾亂敵艦的反制措施。雖不具備編隊飛行模式,但SS-N-22仍配備任務規劃系統,能在發射前根據敵情資料,為一群 導彈規劃一套詳細的整體攻擊計畫;在同一個計畫的控制,由2~4艘艦艇連續發射的多枚SS-N-22導彈能分別依照不盡相同的路線,在同一時間抵達目標,達成真正有效的飽和攻擊 。

鷹擊-12一直保持低調,第一次正式在公眾前曝光是在2015年9月18日中國抗戰與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閱兵。2013年中國海軍開始為四艘現代級進行大規模改裝,包括以鷹擊-12A取代原本艦上的俄製SS-N-22,才首度有艦射版的鷹擊-12出現。 依照2016年珠海航天展公布的鷹擊-12外銷型號CM-302的資料,全程採用超音速飛行(3~3.5馬赫),射程290km,比原版SS-N-22大幅提高;與鷹擊18類似,鷹擊12反艦導彈也是系列化生產。在2021年9月珠海航展中,鷹擊12出口版本直接以YJ-12E的型號展出。

在2018年4月初,網路上出現一篇關於敘述中國重大軍事技術發展成果的論文,其中一段敘述為:主持制定了我國首型中遠程超聲速反艦導彈總體方案,提出的大空域、高機動飛行控制與衝壓發動機推力調節的一體化控制方案,解決了超聲速飛行條件下變軌機動與穩定飛行的強耦合難題。在國際上首次使該類導彈射程從百餘公里提高近4倍,導彈法向機動過載達到巡航導彈中最高水平,能夠在航母編隊防御圈外發射、有效突破「宙斯盾」系統。導彈總體性能國際領先,成為海軍、空軍反制航母的殺手锏武器裝備。提出的縱向「一彈多彈道」和航向「大扇面轉彎」的巡航飛行方案以及縱向「躍起俯衝」、「高空大角度俯衝」和航向「蛇形機動」的末段飛行控制方案,實現了高空高速突防、低空靈活機動和變彈道飛行的綜合運用;提出的超聲速反艦導彈多彈道變軌和多系統融合的制導控制方案和技術,解決了超聲速飛行大過載變軌控制問題。是超聲速反艦導彈制導控制和突防技術的系統創新。這段敘述有可能指鷹擊-12超聲速反艦導彈。

中國海軍首艘裝備鷹級12A反艦導彈的是2015到2017年進行現代化改裝的051B導彈驅逐艦深圳號(167)。

外銷方面,巴基斯坦在2017到2018年向中國訂購四艘054AP導彈護衛艦,艦上裝置的反艦導彈從外型觀之,應為鷹擊-12的外銷版。
 

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第一張外流照片,構型仿自俄羅斯SS-N-22

超音速反艦導彈,彈體有四個衝壓發動機的進氣道。

一架轟-6轟炸機攜帶鷹擊12反艦導彈的畫面。

一架轟-6轟炸機機翼下掛載鷹擊12反艦導彈。

華羅庚號(892)試驗艦上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器,攝於2013年。 

華羅庚號試射鷹擊12反艦導彈的畫面。

(上與下)2015年8月底中國抗戰與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閱兵預演時曝光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

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外銷版在2016年珠海航展首次公開,當時型號為CM-302

 

完成改裝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杭州號(136),船樓兩側原本的俄製

四聯裝SS-N-22反艦導彈已經被四聯裝鷹擊12反艦導彈取代。

051B深圳號滿載16枚鷹擊12反艦導彈的照片,出現於2019年10月

巴基斯坦海軍向中國訂購的首艘054AP導彈護衛艦圖赫里勒號

(PNS Tughril F261),艦體中部裝置的應該就是兩組雙聯裝CM-302

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器(鷹擊12的外銷版)

 

鷹擊18反艦/陸攻導彈

中國在2014年11月上旬公布的畢昇號試驗艦發射新型熱垂直發射導彈的畫面,

很可能是YJ-18反艦導彈。

在2017年7月下旬,052D的西寧號(117)在演習中發射導彈的畫面

,可能是鷹擊-18反艦導彈。

中國海軍武器專家趙登平的簡報中出現的鷹擊18亞/超音速反艦導彈畫面。

(上與下)一枚鷹擊-18導彈從一艘052D驅逐艦垂直發射升空。

 在2021年9月珠海航展中,鷹擊18出口版本直接以YJ-18E的型號展出。

鷹擊-18由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研製,是中國參照從俄羅斯引進的俱樂部(Klub)反艦導彈(跟隨Kilo 636M潛艇一同引進)而成,採用次音速巡航/終端超音速攻擊的模式,並進行若干改良升級。鷹擊-18的研製工作並不順利,計畫前期遇到許多挫折,進度緩慢,早期的試射有多次失敗,相關單位曾蒙受頗大的壓力,當然最後終於克服所有問題並定型投入服役,前後總共花費14年左右時間的努力。依照後續消息,鷹擊18大約在2000年左右進入預研,在2009年進行陸上助推段實驗,2014年由039B型常規潛艇339艇進行首次水下實彈試射。

鷹擊18有多種衍生型,包括艦射陸攻型的鷹擊-18、艦射反艦的鷹擊-18A、潛射的鷹擊-18B等。在鷹擊18的研製過程中,中國海軍總共抽調2艘潛艇、四艘護衛艇、四艘22型導彈快艇、一艘大馬力拖船來支持試射工作,而鷹擊18的測試工作是與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參照俄羅斯SS-N-22反艦導彈,隨著現代級一併引進)一起進行。過去中國艦艇的反艦導彈發射器都是斜架式或迴 轉式,發射前需要調整艦艇航向、進入導彈攻擊扇面之後才能發射,而鷹擊-18A採用垂直 發射並自行轉向目標,發射前艦艇航向不受任何限制,增加了作戰靈活度。鷹擊18系列裝備了多種中國海軍在21世紀的水面艦艇與潛艇,包括052D導彈驅逐艦、055型導彈驅逐艦、039A/B/C型常規潛艇、09III/A/B型攻擊型核潛艇等。

在2017年10月19日中國航天報人物專版一篇名為「敢為一流的型號“宗師”——記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型號總師朱坤」的文章中,記載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科技委副主任朱坤「解決100多項關鍵技術,取得300多項發明專利」,並主持新一代潛射反艦巡航導彈系列武器,是國內首次提出「亞超結合(次音速與超音速)潛射反艦導彈總體方案」,解決大射程與超聲速突防雙重難題,「跨越式提升我國反艦導彈水平」,這敘述指的顯然是鷹擊18系列。文中提到,此型導彈作為國家重大型號,在「核心技術上自主創新,主要指標國際領先、綜合指標國際先進」,比俄羅斯和美國的同類導彈更短更靈巧,射程更遠;而在預研立項時,很多人質疑此型導彈指標「比國外同類型號(應為俄羅斯俱樂部)更迷你、輕便,但指標還要比人家翻倍」,顯得不切實際。文中敘述,朱坤在此一導彈方案中提出「水下有動力有控發射方案」,突破了海上復雜環境下各種技術難題,成功研製中國第一型水下點火導彈。先前中國鷹擊82潛射反艦導彈採用無動力水下發射方案,裝載導彈的容器從魚雷管射出後自然上浮至水面發射,缺點是發射深度受限、上浮過程控制能力差、對海面波浪適應低,在實戰環境中的變數較大;而鷹擊18採用水下有動力可控發射方案,就顯著改善先前鷹擊82的缺點,刷新了中國潛射戰術導彈水下發射深度與適應浪高等紀錄,實戰能力大增。此外,文中宣稱此型號導彈擁有「國際首創隨海況自適應超低空掠海飛行技術」,創造世界上掠海飛行高度新記錄(2018年1月15日科技日報文章宣稱其掠海飛行高度低於美國海軍標準與海麻雀的攔截低界);而朱坤首次提出「360度全向方案」,攻擊區域比以往中國潛射反艦導彈擴大600倍,且導引系統抗干擾能力強,是當前中國海軍在復雜電磁環境下命中率最高的反艦導彈,此外還可依照預設條件參數精準攻擊一群艦艇之中的某一艘。產製此型號導彈時,某一部段的加工產製作業,接觸到的技能人員都會不禁贊嘆組件很薄。七名院士對該型號導彈做成果鑑定時,作出了「主要性能指標領先世界」的罕見高評價,甚至有上級領導聽完型號匯報後讚嘆朱坤為「一代宗師」。

在2018年1月8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宣布,該院某「潛射導彈武器系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特等獎,顯然是鷹擊18的潛射型。鷹擊18得獎理由包括:1.相較於以往的反艦導彈有70%技術創新(依照2018年1月15日科技日報報導,通常一個型號的技術創新率能達到30%至40%,就處於創新率的高位),從預研到裝備突破大量關鍵技術,大幅提高中國研製與使用現代化反艦導彈的能力;2.鷹擊18相較於中國海軍前一代的鷹擊82潛射反艦導彈有跨越式的進步,使得潛射反艦導彈從「聊勝於無」一舉成為「國之重器」;3.鷹擊18相較國外參考對象(應為俄羅斯Klub)尺寸更小、重量更新,「各項指標呈翻倍成長」,應用了國內首創技術,主要指標從落後達到「世界領先」;4.鷹擊18以及同系列衍生型號已經或即將成為中國海軍第三代反艦對遞導彈主力,推動海軍「戰略轉型」,並被稱為「殺手鐧」。

依照2018年1月15日科技日報的報導,此種新一代潛射反艦巡航導彈是全國唯一連續納入國家某工程一期、二期、三期的重大型號。依照這篇報導,鷹擊18在漫長的研製過程中遭遇許多挫折,但朱坤的團隊「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終於克服各種難關;在一項「國內從未進行過」的關鍵部件試驗中,試驗品啟動十多次,但該實驗80%都失敗了,不是因為部件被燒壞,就是因為產生控制力不足導致組件瑕疵;此外,針對一項關鍵技術的試驗進行了十多次,但大多遭遇失敗,但在朱坤帶領的團隊不眠不休地分析以及排除問題,在2014年「某型號」首次演示驗證試驗(應該就是前文所述在039B常規潛艇339號的水下試射)終於一舉成功,而後連續三次後續試驗也接連獲得成功;依照計劃,這項試驗成功一次就算通過,結果後續數十次試驗連續成功,此種成績在世界上都屬罕見。

依照前文的敘述,以往中國鷹擊8潛射反艦導彈射程約50km,只能攻擊前半區60度範圍的目標;而鷹擊18攻擊範圍360度,攻擊範圍(面積)是鷹擊8的600倍,換算之後意味鷹擊18射程大約500km。而鷹擊18研製時的參照物:俄羅斯出口的3M-54E俱樂部(Club-S)反艦導彈射程約220km,也符合文字敘述中鷹擊18相較國外參照導彈「射程翻倍」。而在2018年1月15日中國科技日報文章宣稱,此種超/亞音速體制反艦導彈比俄羅斯「克拉布」(即Klub)導彈更短更靈巧,射程是其三倍,且射程比美國戰斧導彈射程多100公里(美國BGM-109B反艦型戰斧導彈的有效攻擊半徑約400~550km左右),這意味鷹擊18的有效射程可能達650km以上。 2023年2月下旬,052D南寧艦(162,加長型)停靠阿布達比參加當地國際海事防衛展(NAVDEX 2023),這是052D驅逐艦首次在國際防務展中開放參觀。依照此次開放中展出的告示牌,艦上防反艦導彈射程600公里,指的顯然是鷹擊-18。

鷹擊18採用與俱樂部相同的次音速巡航、終端掠海超音速衝刺的體制;如果終端衝刺距離以16海里(約是水平線以內距離)計算,鷹擊18估計進入終端時可以加速到將近3馬赫,意味著進入水平線(目標水面艦雷達可以探測的距離)之後只需要25秒就會命中目標,大幅壓縮了目標防空系統可以反應與攔截的時間。

在2021年9月珠海航展中,鷹擊18出口版本以YJ-18E的型號展出,公布的射程是290公里,以符合國際間出口導彈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