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
2015年年底在網路上現身的首艘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的畫面,此時仍在廣船國際的船廠建造。
901型的排水量比903型大得多,據信是為了配合航母戰鬥群需求而設計建造的大型綜合補給艦,外觀具有匿蹤設計。
首艘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下水以後的畫面。
(上與下張)首艘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畫面,攝於2016年12月中旬。
注意該艦擁有縱列的兩個煙囪,顯示有兩個機艙。艦尾設置直昇機庫。
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的補給椼配置,可以看到三對橋門式補給椼(前、後兩座是燃油補給椼,中間是乾貨彈藥補給椼)。
第三座橋門補給椼之後,左側還有一套柱式燃油補給椼。
(上與下)首艘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畫面,艦橋前方、直昇機庫上方兩側都裝置H/PJ-13 30mm近防機砲。
(上與下)首艘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在2019年12月19日首次試航。
(上與下)試航中的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正與071綜合登陸艦崑崙山號(998)進行橫向補給作業。
(上與下)停泊的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首艦與071綜合登陸艦,可以看到兩型艦艇的體型對比。
停泊中的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首艦
(上與下二張)在2017年9月1日,首艘901型補給艦在廣船國際的碼頭舉行命名入列儀式,命名為呼倫湖號(965)。
901型補給艦正準備為遼寧號進行海上加油作業。此畫面由中央電視台在2019年4月中旬公布。
901型補給艦正為遼寧號進行海上加油作業。注意901型的橫向加油管採用雙管/雙頭設計,可提高海上加油的速率。
2019年4月23日解放軍海軍建軍70週年海上閱兵式中的呼倫湖艦。
(上與下二張)呼倫湖艦照片,出現於2019年8月底。
呼倫湖號艦首近照,此照片出現於2019年8月底。
(上與下二張)呼倫湖號艦體中部補給區域。此照片出現於2019年8月底。
(上與下)在2020年1月19日,中國中央廣播報導南部戰區海軍南部戰區在西太平洋上實施遠海聯合訓練的情況;
畫面中,901型綜合補給船二號艦查干湖號(967)正為054A導彈護衛艦咸寧號(500,左)、052D導彈驅逐艦
呼和浩特號(161,右)與815A型電子偵察船天樞星號(857,後)同時進行海上航行間補給。
遼寧號航空母艦(16)、一艘051C導彈驅逐艦、901型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號(965)進行航行間補給作業。
901型綜合補給船二號艦查干湖號(967)正與052D導彈驅逐艦呼和浩特號(161)進行橫向乾貨物資傳遞。
901型綜合補給船二號艦查干湖號(967)正向052D導彈驅逐艦呼和浩特號(161)
傳送物資,可能是某種彈藥的容器(例如海紅旗-10防空導彈等)。
901型綜合補給船二號艦查干湖號(967)正為054A導彈護衛艦咸寧號(500)輸送燃油。
054A導彈護衛艦咸寧號(500)正接收從901型綜合補給船二號艦查干湖號(967)的乾貨補給。
(上與下二張)在2021年4月上旬,遼寧號航母率領的編隊在西太平洋進行遠航訓練。畫面中,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
呼倫湖號(965)同時為遼寧號、055導彈驅逐艦南昌號(101)以及一艘052D導彈驅逐艦進行洋上補給。
查干湖號(967)同時為一艘052D導彈驅逐艦與一艘054A導彈護衛艦進行橫向補給。
(上與下)2021年春季,南部戰區海軍進行海上補給作業,查干湖號(967)補給艦同時為054A導彈護衛艦衡陽號(568)
、071型綜合登陸艦五指山號(987)以及Type 815A電子偵察船天樞星號(857)
(上與下)在2021年6月上旬,中國南部戰區海軍在海上進行補給演練。照片中包括901型綜合補給艦
查干湖號(967)以及052D導彈驅逐艦南寧號(162)。
2022年12月下旬遼寧號航母的西太平洋遠航訓練,呼倫湖號(901)正為遼寧號進行航行間補給。
攝此照片由近距離監視的日本海自船艦拍攝。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 901型大型綜合補給艦/中國(Type 901) | ||||||
建造國/建造廠 |
中國/ 廣州廣船國際造船廠(GSI) |
||||||
尺寸(公尺) | 全長241
水線長225 寬32 滿載吃水10.8 |
||||||
排水量(ton) |
正常排水量46000,滿載排水量48000 |
||||||
動力系統/軸馬力 |
雙軸 |
||||||
航速(節) |
|
||||||
續航力(海里) |
|
||||||
乘員 |
|
||||||
補給裝備 | 液態物資補給站*2 固態物資補給站*1 |
||||||
物資容量 |
|
||||||
武裝 | H/PJ-13 30mm近防火砲*4 | ||||||
航空設施 | 直昇機庫*2 艦尾直昇機甲板 |
||||||
姊妹艦 |
數量不詳 |
||||||
艦名 | 建造廠 | 開工時間 | 安放龍骨 | 下水時間 | 服役時間 | 備註 | |
901 ex-965 呼倫湖 | 廣船國際 |
|
|
2015/12/15 | 2017/9/1 |
北海艦隊 |
|
905 ex-967 查干湖 |
廣船國際 |
|
|
2017/5 |
2019/4 |
北海艦隊 |
|
廣船國際 | 2024 |
由於中國在2000年代開始發展以航空母艦為首的遠洋海上軍力,為了配合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運用,解放軍海軍需要一種更大型、航速更快的綜合補給艦 ,能伴隨航母戰鬥群活動並滿足其龐大複雜的補給需求,例如美國在1960年代建造的沙加冕度級(Sacramento class)與1990年代建造的補給級(Supply class)快速戰鬥支援艦(AOE)。 此種大型補給艦型號為901型,首艦由廣船國際建造 ,計畫在2011年左右立項,首艦在2015年12月15日下水 ,在2017年9月1日交艦服役,命名為呼倫湖號(最初舷號965,2021年年底改為901),配屬遼寧號航空母艦所屬的北海艦隊。基本上,中國海軍每建造一艘航空母艦,就配套建造一艘901型補給艦;配合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002型山東艦(17),第二艘901型補給艦在2017年5月下水,2019年4月服役,命名為查干湖號(最初舷號967,2021年年底改為905)。 901型滿載排水量據信達48000噸級,外觀具有匿蹤設計,採用類似903型的首/尾船艛結構,艦舯設置兩對燃料補給椼與一對乾貨彈藥補給椼 (居中),艦尾設置一個大型直昇機庫與起降甲板;船艛後段設有兩個並列的煙囪,顯示有兩個主機艙,推進功率顯然大於903A型。901型擁有綜合性能更優秀的船型,加上動力系統的提升,航速較現役綜合補給艦提高不少,足以伴隨航母編隊的行動。 依照901型總設計師在黃蔚接受訪談時表示,901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航空母艦的遠洋編隊活動,包括航空與艦用燃料、航空與艦用武器彈藥、艦隊人員所需的糧食(包括肉類、蛋類、新鮮蔬果等)等龐大消耗。相較於過去中國海軍的綜合補給艦,901型的物資裝載量提高一倍,且各類物資裝載更加合理、均衡,一次可以為航母編隊提供大量的油料(燃油、滑油、航空煤油)、淡水、主副食品、零件備品、給養及各類彈藥等消耗性物資,艦上儲存的淡水和新鮮綠葉蔬菜的儲存量和保質期可以保證航母編隊較長時間的需要。 901型的後勤保障系統十分先進,自動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都比中國海軍先前的補給艦顯著提高,無論信息分發系統、自動化水平和機械化水平都上了一個台階,從物資存放、庫內轉運、出庫、船內轉運到發送,整個過程都具有很高的自動化水平。901型補給艦艦內乾貨補給品庫存轉運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食品庫存轉運也實現一定程度的自動化,液體物資(油料)的轉運則使用排量更大的油泵,使物資轉移速度大大提升,轉移等量的液體/固體物資所需的時間大幅縮短,補給傳輸速率至少比先前中國的補給艦提高一倍。 為了提高海上加油速率,因應航空母艦龐大的燃油需求量,901的橫向加油站使用雙管/雙加油頭設計。 901型裝備先進的信息化補給作業管理系統,用來管理艦上各補給物資的存放位置、補給計劃的制定、監督物資裝載與轉移的執行過程、如果出現問題時的處理、任務完成後的信息上傳等。這套自動化的信息管理系統能透過艦體數據鏈與編隊內其他補給艦,實時交換每艘接受補給的船艦的物資消耗狀 態(包含油料、水、彈藥、食物等)。為了有效支援人道勤務以及編隊長時間海外作業需求,901型也配備較為先進的醫療站。 自衛武裝方面,901型配備四座H/PJ-13 30mm近防火砲以及配套的364型X波段搜索雷達、347射控雷達等;原本規劃的是較為高檔的自衛系統,包括HQ-10短程防空飛彈加上近防火砲,不過實際上由於預算縮減,所以只配備四座H/PJ-13 30mm近防火砲。 依照中國海軍網站在呼倫湖號命名入列儀式的公開報導中提到,此種新型綜合補給艦:「是我國自主研制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綜合補給艦,可為我海軍航母編隊、遠海機動編隊提供海上伴隨補給。該艦突破了新型海上補給裝置研制、大型補給艦總體設計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補給方式多樣、補給能力強。該艦的入列為海軍艦艇走向深藍奠定了更加堅實的裝備基礎,標志著海軍遠洋保障能力躍上新台階,對於完善海軍裝備體系結構、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海軍「艦船保障管理系統」 901型自然也配備中國海軍在2000年代初期開始發展的艦船保障管理系統,這是中國海軍艦船信息化的重要工程之一,到了2010年代已經普遍裝備於中國海軍各型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乃至於航空母艦上。 「艦船保障管理系統」主要利用先進成熟的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實現由計算機技術支持的船艦各主要部門技術培訓資料管理、技術文件資料管理、備品備件器材管理、使用維修管理、各類消耗品的管理、技術狀態輔助管理、信息管理等功能;這些信息通過艦上通信系統,實現海上船艦及編隊內其它艦艇、岸基機地間的裝備保障信息傳輸,為遠程支援保障管理和輔助決策提供了基礎條件,有效提高了中國海軍船艦的戰鬥力與後勤保障力。「艦船保障管理系統」是中國海軍艦船信息化工程的一個子系統,其與船艦上的大信息系統做有機結合、共用必要硬體,例如透過艦船上一般的數據鏈與外部進行數據交換。隨著技術水平提高以及各種信息化手段的發展,艦船保障管理系統也持續擴充功能與更新。 「艦船保障管理系統」的硬件包含各種用戶終端設備、網絡管理設備、網絡交換設備、輔助設備等,包括網絡打印機、移動視頻終端、各類傳感器等,這些設備布置在全艦相對應部門的艙室內。軟件系統則包含基礎系統軟件和各類應用軟件組成。系統設置一體化服務器(Servers)與一體化客戶機(clients)、移動式遠程支援終端等設備,能以自動或人工輸入來蒐集數據,通過通信數據鏈與海上編隊其他船艦(如指揮艦、綜合補給艦等)或岸上指揮控制中心實時(Real time)的數據交換。 「艦船保障管理系統」並沒有在艦上設置專門的控制戰位或專職操作人員,而是分散在各相關部門的機能中,將各種相關的後勤管理功能予以自動化、集成化,大幅提高作業效率並減低人員在繁雜後勤管理工作中的工作負荷,也減少了犯錯機率;隨著中國海軍自動化與信息化程度的日漸提高,「艦船保障管理系統」的自動化工作程度也不斷提高,自動化的廣度也不斷發展。例如早期各彈藥庫內各彈藥的庫存量是由人工清點後,再由人工將數據輸入介面,期間可能會發生人為錯誤;而日後,彈藥清點工作實現了自動化,由傳感器自動感知彈藥存放架上的實際情況,提供自動而實時的彈藥艙存量數據。此外,自動化彈藥清點功能提供一些安全性監視機能,例如彈藥艙如果非正常被開啟時,會自動發出警報。而對於一些目前無法實現全自動控制的類別,如蔬菜、肉類等雜項物品,則透過二維條碼管理,由相關的部門人員持手持終端機對各類物品的二維條碼進行掃描,然後自動上傳到艦船保障管理系統的服務器,系統軟件會自動進行彙整統計以及儲存資料。 透過船艦保障管理系統,海上編隊的指揮艦可自動取得編隊下轄各艦匯集的各項後勤數據,包括各類油、水、食物、彈藥、維修備品備件庫存等物資存量,以及各項設備完好率狀況等,輔助編隊指揮員進行相對應的航行、作戰決策以及補給作業等決策。編隊內的綜合補給船也通過保障管理系統得到編隊內各艦上傳的庫存與裝備妥善數據,預先制訂最適合的補給作業方案並做預先準備,同時將補給艦上各類儲存消耗品項存量上報給編隊指揮艦,使編隊指揮員即時而清楚地掌握編隊內各項消耗品狀態,同時掌握編隊內各船艦裝備是否正常工作或故障,便於進行統一的決策管理。「艦船保障管理系統」能讓中國海軍上自軍委、作戰指揮中心,下到各戰區及海上編隊指揮艦,都實現實時掌握海上每艘艦船的後勤與勤務狀態,對上級統一調配指揮、輔助決策有極大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