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級護衛艦

里加級(Riga class)是蘇聯在二次大戰後第一種大量建造的中小型艦艇。

蘇聯授權中國建造的里加級──成都級護衛艦的衡陽號(508),此時該艦已經把533mm魚雷管

換成雙聯裝上游一號反艦導彈發射器了。衡陽號曾在1964年9月擊沈兩艘國府特務船。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成都級護衛艦/中國(Chengdu class,Type-01)
建造國/建造廠 中國/上海滬東造船廠
尺寸(公尺) 長91.58  舷寬10.2   吃水2.93
排水量(ton) 標準1226   滿載1390
動力系統/軸馬力

КВT-57/28鍋爐*2

TB-9型蒸汽渦輪*2/20000

雙軸

航速(節)

28

續航力(海浬)

2000/15節

乘員

168

偵測/電子戰系統 ФУН-Н型預警雷達*1

НЕПТУН導航雷達*1

МАЧТА-П4搜索雷達*1

ФАКЕЛ-М0/M3敵我識別器

ОКА-1反魚雷噪音器

聲納

ПЕГАС-2М聲納艦底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ЯКОРЪ-М2雷達/光學火砲射控系統*1

СФЕРА-50光學瞄準儀

艦載武裝 RBU-1500五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2

單管B-34-УСМА 100mm艦砲*3

B-11M雙聯裝37mm 63倍徑機砲*2

TTA-53-50三聯裝533mm魚雷發射器*1(1971~1973年拆除,被上游一型取代)

雙聯裝上游一型反艦導彈發射器*1(1971~1973年加裝)

BMB-2反潛臼砲*4

深水炸彈施放軌*2

姊妹艦

共4艘

艦名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F-505  昆明

(ex-F-205)

1955/4/15 19564/28 1957/10/25 1992/4/24 原屬東海艦隊,1974年轉調南海艦隊
F-506  成都

(ex-F-206)

1955/8 1956/9/26 1957 1994 原屬東海艦隊,1974年轉調南海艦隊
F-507 萍鄉(原名貴陽)

(ex-F-207)

1955/9 1957 1958 1995 原屬東海艦隊,1974年轉調南海艦隊
F-508 西昌(原名衡陽)

(ex-F-208)

1956/3 1957 1958 1993 原屬東海艦隊,1974年轉調南海艦隊

 


 

前言

中國海軍建軍之初,中型以上的水面艦艇盡是國民黨海軍敗退時遺留或投誠的,全都是二戰結束後日本投降、賠償的海防艦以及美、英、加拿大等國軍援的巡邏艦,而這些最多只有一千噸出頭的舊型艦的航洋性與航速都不足以達成真正的制海作用,戰爭末期趕建的日本海防艦的質量與壽命也非常差。由於經費資源匱乏、工業技術能力不足,加上難以從敵對的日本、英美等國取得足夠的零件與技術支援,面對國府海軍較佔優勢的大艦兵力(包括艦艇素質、人員訓練等), 中國海軍早年並未將這批相對較大的艦艇作為主力,而是配備大批快艇、魚雷艇在近海以群體伏擊戰術攻擊國府海軍的艦艇。

里加級簡介

二次大戰結束後,蘇聯海軍根據國外海軍的實戰經驗,要求發展滿載排水量約2000ton的大型護衛艦,但蘇聯高層並未批准這個提議。於是蘇聯海軍只能退求其次,在1947至1951年先間先建造4艘29K型 護衛艦,滿載排水量僅1059ton,最大航速33.5節,15節航速下的續航力2000海里,武裝包括三門單管100mm艦砲、單管37mm機砲四門,12.7mm機槍四挺,三聯裝450mm魚雷發射器一座,以及BMB-1反潛臼砲2座。29K護衛艦實在太小,無論適航性與自持力都無法滿足需求。在1951至1953年,蘇聯又建造了8艘42型蘇考級(Sokol) 護衛艦(北約代號為考拉級,Kola),滿載排水量增至1679ton,主機功率30000馬力,最大航速30節,航速13.7節情況的續航力為2810海里,武裝包括四門單管100mm艦砲、兩座雙聯裝37mm機砲、一座三聯裝533mm魚雷發射器等。蘇考級的適航性能、穩定性與抗沈性都比29K型改善,在四級海象以內都能正常地發射武器;然而跟西方同類艦艇比起來,蘇考級的艦型與裝備技術水平仍然相當落後,無法滿足蘇聯海軍的需求。為此,根據總理史大林的意見,蘇聯海軍決定再設計一型滿載排水量1200tn級的新型火砲護衛艦,以縮短與西方的差距。新艦的研製設計工作由中央第820設計局負責,而820設計局其下的列寧格勒造船工業特種部門負責完成新艦的設計圖。新艦被賦予50型的代號,首艦白鼬號於1951年12月20日在巴黎公社社員造船廠(後來的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1952年7月30日下水,經過近兩年的海上測試後,於1954年6月30日正式進入蘇聯海軍服役,西方稱之為里加級(Riga class)

里加級的艦體設計堪稱是蘇考級的縮小版,100mm主砲數量縮減一座,主機功率減為2/3,雖然最大航速比蘇考級減少2節,但是14.5節的經濟航速比蘇考級增加2.5節。里加級的整體適航性優於先前的蘇聯 護衛艦,性能可靠良好,成為蘇聯在二次大戰結束後首種大量建造的護衛艦,在1954至1959年總完成了68艘,在蘇聯中型作戰艦艇的建造數量僅次於先前30-БИС型驅逐艦的70艘。68艘里加級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建造了20艘,加里寧格勒的延塔造船廠建造了41艘,位於遠東的共青城造船廠建造了7艘(另一有一說是延塔造船廠、哈巴羅夫斯克造船廠和納辛科造船廠等三家船廠負責建造里加級)。蘇聯海軍本身裝備了51艘里加級,其餘則出口給盟國或附庸國(保加利亞3艘,印尼8艘,東德4艘,芬蘭2艘),是蘇聯在二次大戰結束後繼30-БИС型驅逐艦之後,第二種提供給國外的水面艦艇。里加級全長91.58m,水線長86.0m,舷寬10.2m,水線寬9.6m,艦體高度5.9m,吃水2.93m,標准排水量1240ton,滿載排水量1390ton,動力系統為兩具 КВT-57/28型鍋爐與兩具TB-9型蒸汽渦輪,最大輸出功率20000馬力,雙軸雙舵,最大航速28節,航速15節時續航力2000海里,艦內燃料儲存量在200ton以上,能持續在海上作業至多10晝夜,艦上編制168~174名人員。

里加級的電子裝備包括:一具ФУН-Н型預警雷達、一具ЯКОРЪ-М2雷達/光學火砲射控系統、 一具НЕПТУН導航雷達、一具МАЧТА-П4搜索雷達、ФАКЕЛ-М0/M3敵我識別器各一(北約代號High Pole A)、一具СФЕРА-50光學瞄準儀等等,水下裝備包括一具ПЕГАС-2М聲納、一具ОКА-1反魚雷噪音器等。武裝方面,里加級擁有三座B-34УСМА型100mm高平兩用艦炮,其中兩門以背負方式安裝於艦首,另一門安裝於艦尾,其對海射程22km,對空射程15km,砲彈重15.8kg,砲口初速895m/s,射速15發/分,一般情況下由ЯКОРЪ-М2火控系統自動瞄準隨動,必要時亦可由砲位人員手動操砲控制。 魚雷發射器與尾100mm主砲之間有一平台,上裝有兩座雙聯裝В-11/В-11М型37mm 63倍徑機砲,對海射程8.4km,對空 射程4km,砲彈重700g,砲口初速880m/s單砲射速180發/分。37mm機砲都以射控雷達指揮接戰,具備半自動以上的程度。 為了騰出空間用來當作兩舷走道,37mm機砲的安裝平台採用架空設計,這對於B-11這種無下甲板結構的火砲還不成問題,不過在日後便無法換裝需要穿透甲板設置彈藥庫的新型37mm自動機砲。艦舯裝有一座三聯裝TTA-53-50型533mm魚雷發射裝器,可發射53-38、53-39、53 -39У、53-51型等無導引蒸汽反艦魚雷,艦上備雷三枚。里加級主要的反潛武器包括二號主砲兩側各一的RBU-2500型16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此外艦尾設有4具BM -2型反潛臼砲與兩組深水炸彈施放軌。里加級的武裝佈局能看出蘇聯海軍高速正面衝鋒的作戰思想,因此將兩門100mm火砲布置在艦首,盡可能強化正面的火力;接近到一定距離後艦首轉向,使得艦舯的魚雷發射器得以向目標;魚雷射出後,船艦掉頭轉向,以高速配合施放煙幕以迅速撤退。為此,艦上設有2套АЛА型煙幕發射器和20個煙幕筒。

國產護衛艦的誕生

在1953年
6月4日,中國和蘇聯簽署了第一個海軍裝備、技術轉移協定──「關於供應海軍裝備及軍艦製造方面對中國給予技術援助協定」,通常稱為「六四協定」 ,包括從蘇聯購入四艘二手自豪級(Gordy class)驅逐艦、四艘二手Shshuku級潛艦,並轉移6601型(即里加級)護衛艦( 護衛艦)、6602型(P-6型)木製魚雷艇、6604型獵潛艇(即062上海級快速砲艇)、6605/6610型(T-43型)基地掃雷艦的設計圖紙 、建造權以及所需的全部船材與裝備;此外,蘇聯還派出150名造船專家至中國當作顧問,而中國還可以派出100名以內的造船人員至蘇聯受訓。「六四協定」不僅使 中國海軍初次擁有一支較為整齊的艦隊陣容,並讓國內各工業部門初步掌握了近/現代軍艦的工藝技術, 培養了一批基層技術幹部與人才,為中國的造艦事業打下基礎。

在「六四協定」中,蘇聯輸出給 中國的里加級船材裝備總計有四艘份,中國稱之為01型護衛艦。在1954年2月17日,中國海軍司令員肖勁光與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黃敬簽署「建造蘇聯轉讓之軍艦議定書」,同年7月,第一機械工業部(簡稱一機部)指定由上海滬東造船廠(原英商擁有的馬勒機器造船廠)負責組裝四艘01型護衛艦。在1953年,一機部指示其下的船舶設計室協助滬東造船廠進行必要的基礎設施擴建,而蘇聯也派出6人設計小組和75人建造家組至中國參與01型的造艦工作,一方面協助 中國建立管理制度與技術體系,同時也基於中國的環境與需求對里加級的設計進行若干修改。滬東造船廠廠長孫黎明根據部、局批准的工廠擴建計劃,一手主導01型護衛艦的各項建造準備工作,並依照建造工作的需求來調整、充實船廠相關制度與設施,制訂規章制度,使工廠內各個生産環節邁入正軌;同時,任命邱飛爲01型護衛艦的總建造師,羅奇爲首艘01型的建造師。在1954年9月30日, 01型護衛艦的第一批工藝技術資料、紙圖等運抵滬東廠,隨即由一機部船舶局展開翻譯與學習,並於1955年底翻譯完畢。在1954年12月,相關單位先後派遣兩批共15名人員赴蘇聯工廠實習,隨後又派遣37人到外廠學習電焊、武器、鍋爐、蒸汽渦輪機、電鍍、高架吊車等技術。在1955年2月13日,負責協助建造工作的蘇聯專家組組長──主任造艦師斯.格.萬施傑抵達滬東廠,其他蘇聯專家隨後也陸續到廠。第一批審查批准參與01型建造工程的計有140人,由蘇聯專家分專業實施授課,同時也對工程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進行相關培訓。爲了完成01型艦的生產工作,原本只能修造小型船舶的滬東廠建造了許多新的硬體設施,包括艦體聯合車間、管子電鍍車間、輪機安裝車間、帆纜油漆車間、完整部件製造車間等一系列設施,大幅擴充了滬東廠的建造能量;當成都級護衛艦的艦造工作完畢後,滬東廠已經有了50萬平方公尺的廠區以及1200m長的岸線,形成完整的造船系統,為後續的造艦事業奠定了基礎。除了硬體的擴充外,蘇聯專家也帶來了不少無形的觀念與經驗,例如為了控制船艦的實際排水量,由船台到艦上的通道都設有秤重哨點,未經秤重的部件不得上艦安裝。此外,蘇聯專家帶來的嚴謹要求也是中國方面前所未見的,所有球扁鋼通過構件的開口邊都必須是磨光的,不能有一點瑕疵,這些都讓中方參與造艦的技術人員與工人留下深刻印象。最重要的是,「六四協定」轉移了包括里加級在內的幾種艦艇的全套設計圖紙資料、標準與相關指導文件,成為 中國最早的一批艦艇設計設計資料庫,為日後中國自行設計、建造軍艦以及船舶工業相關標準規範的制訂打下了基礎。

在1955年2月17日,01型的首艦在滬東廠臨時放樣台上開始放料,採用「戚爾諾夫外板展開法」放樣,並使用鋁質樣板,靠模下料;在4月15日,艦體分段製造正式開工。01型以塔式分段裝配工藝進行建造,全艦分爲9個工藝階段和86個工藝組,每個工藝組分成數個工藝項目,建造師、生産科憑工藝項目的工作量編制每月生産計劃,並向車間發布施工令;各車間按已竣工的工藝項目向工廠呈報,以結算建造成本。分段焊接開始之際,焊縫X光片檢查合格率不到90%;中蘇雙方焊接技術人員對此問題進行實地分析,並進行磨片試驗,選出適宜的焊接規範,按照要求確保和焊接的熔透深度,並以用自動焊縫指示器以解決偏焊問題。在焊接前,所有焊縫需先進行清潔處理,焊絲必須符合保管和使用規定,最後終於解決了氣孔問題,上述措施使焊接合格率來到98%以上。艦體以胎架進行裝配工作。以混合裝配小組方式方式進行生産。艦體、主輔機、電氣設備、探測通信、武器裝備等各部件的進度彼此配合,根據施工進度指標相繼完工。在1956年4月28日,01型首艦在新建的橫向滑台上下水,6月15日開始繫泊測試,第一階段先進行冷機測試,接著啟動主機進行熱測試,熱測試又先進行單機個別試轉,接著進行系統並聯試轉,整個繫泊測試於9月15日結束。航行測試於在10月17日開始,首先於浙江定海海域進行,於12月 25日完成廠試後告一段落,總計歷時70天,出航天數24日,總航行時數207小時,總航行里程數2115海里。國家航行試驗於1957年1月22日展開,試驗所需的彈藥以及與之配合的艦艇皆由海軍駐廠代表協調軍方提供。國家驗收委員會決定除聲納測試之外,全部項目都在定海海域進行。在1957年3月12日,01型首艦開赴旅順進行聲納測試,航行途中在山東半島成山角附近海面遇上北方強烈寒流,氣溫降至攝氏- 18度,陣風風力達11級以上,艦身搖晃幅度達42度,結果交貨隊輪機大組長、輪機建造師劉宗續不幸落海殉職。船艦突破狂風巨浪抵達旅順基地後隨即進行檢查,外觀上兩舷肋骨與縱向加強筋因受巨浪持續衝擊而顯露出一道道明顯的筋痕(屬於正常的暫時性形變),警戒雷達天線受巨浪拍擊輕微變形,甲板上的擋浪板也被打彎,但艦體結構沒有任何破損或永久形變,艦上各裝備都完好無損,運作正常,顯示製造的質量不錯。聲納測試在旅順海域完成,該艦於同年5月30日圓滿完成國家驗收,總計歷時128天,出航天數21日,航行總時數200小時,里程數3500海里。同年10月25日, 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批准了該艦的驗收報告,隨即交付東海艦隊服役,命名為昆明號,舷號205。

01型護衛艦的二、三、四號艦分別在1955年8月、9月和1956年3月開工;隨著滬東廠設施的逐漸擴充完善,後兩艘01型改爲在船台上分三個船段進行建造,並採用船段預先舾裝、船體建造與設備安裝平行作業等新建造方式。二號艦於1956年9月26日下水,命名為成都艦(舷號206),1957年成軍;三號艦命名為貴陽( 一說是萍鄉,舷號207),四號艦為衡陽(208),全部四艦1958年6月通過國家驗收,全部建造與驗收工作總計花費3年零2個月。總計參與四艘01型護衛艦建造工作的技術人員與生産者共1161名,蘇聯駐廠專家則有75名。或許西方國家先得知了成都號,因此將01型稱為成都級(Chengdu class)。之後中國海軍曾考慮修改01型的設計繼續建造,包括將原本的雙聯裝37mm機砲改為57mm機砲,但由於隨後中國引進了蘇聯科特林級(Kotlin class)驅逐艦(中國稱為56型)的部分紙圖與技術,將之列為主要發展方向,所以取消了仿製里加級的蒸汽渦輪系統的計畫;隨後中蘇交惡,蘇聯撤回支援中國的設備與專家,而 中國也不可能再建造成都級的同型艦了。取消仿製里加級的立即性後果,就是1961年中國急需建造更多新護衛艦供南海艦隊使用時,手頭上沒有任何一種可用的現成設計,而新推動的65型護衛艦(後來的江南級)也被迫遷就於體積龐大而功率重量比低的民用低速柴油機,導致航速嚴重不足。

基本設計

改裝之前的成都級照片,艦舯仍然裝備魚雷發射器。

相較於原版的里加級,成都級為了適合中國的國情與環境,做了若干小幅修改。首先,為了適應南海的炎熱氣候,上甲板可以設置遮陽棚,上層結構也加裝灑水器,工座艙間增設電風扇,士兵住艙的通風管路加大。為了適應中國的飲食習慣,原本廚房的電爐被改爲油爐,配置炒菜鍋,部分濕糧貯藏艙空間被改成蔬菜存放區。此外,第一、二、五號彈藥艙與首發備用彈藥箱也增設了隔絕保護裝置。武裝方面,成都級以兩組RBU-1200五聯裝250mm反潛火箭發射器取代里加級的RBU-2500,安裝位置也移到一號主砲前方的甲板上,是區別兩種艦艇的重要識別特徵之一。 中國捨棄彈數較多的RBU-2500,可能是因為RBU-2500就在二號主砲塔旁邊,而B-34見砲的砲塔又是半開放式的,因此RBU-2500發射產生的高溫火焰勢必會嚴重干擾二號主砲的運作。所以 中國選擇將反潛火箭其移到艦首一號主砲前方的甲板以減少對砲位的干擾,而換成彈數較少的RBU-1200的原因可能是發射尾焰較小,或者艦首甲板空間較窄,只能裝設體積較小的發射器。其他方面,成都級與里加級大致相同,艦上則編制168名官兵。引進里加級之後, 中國也隨即對艦上許多裝備展開仿製,例如ЯКОРЪ-М2雷達/光學火砲射控系統的國產版 被北約稱為黃蜂頭型(Wasp head,詳見旅大級一文),B-11 37mm機砲仿製版為61式,25mm機砲的仿製版亦為61式,BMB-2反潛臼砲的仿製版為64式,RBU-1500反潛火箭的仿製版為65式,RUB-2500的仿製版則為FQF-2500。

成都級的續航力、耐海能力、航速與戰鬥力都比中國原有的殘舊雜牌中型艦艇強大得多,裝備與技術也最為先進整齊。成都級是中國最早裝備各型雷達的中型水面艦艇,雷達與聲納技術冠於全軍,艦上反水面、防空、反潛裝備完整,是 中國海軍第一種具備現代化戰力的中型作戰艦艇。艦上的фут-H型警戒雷達對低空目標有效使用距離可達55km,對巡洋艦和驅逐艦等大型水面目標的偵測距離約為30km以上,對魚雷艇之類的小型水面也有10km左右的偵測距離,這是當時 中國海軍艦艇的最高水平。相較於當時台灣國府海軍較大型的太字號護航驅逐艦,滿載排水量約1400ton,主砲為三門76mm砲,航速只有20節上下,面對成都級處於劣勢。最初這批艦艇打算裝備於南海艦隊,但由於當時台灣海峽的制空與制海權仍掌握在國府手中,使得這四艘在上海完成的艦艇無法南下抵達南海,因此只好編入東海艦隊服役。

在1960年代,中國根據俄製冥河反艦導彈仿製出上游一型(SY-1),隨後又推出射程增長超過一倍的海鷹系列反艦導彈。在1968年底,中國開始對鞍山級驅逐艦進行改裝,項目包括拆除艦舯的三聯裝魚雷發射器,加裝一座雙聯裝旋轉式上游一型反艦 導彈發射器,並安裝352型對海搜索/攻擊雷達為上游一號進行目標初期捕捉,此外還加裝相關的指揮與控制設備,改裝之後排水量略增20ton。艦上的雙聯裝上游一號 導彈發射器型號為7225型,係根據鞍山級使用的7224型雙聯裝發射器改良而來,主要改進包括迴旋裝置更易於生產,且導彈發射器內增設隔熱通風裝置,能改善 導彈儲存與操縱人員的環境條件。在1971年5月,首艘接受改裝的成都級艦衡陽號進入某海軍船廠進行改裝,改裝完畢進行導彈試射,再根據試射的種種經驗對改裝案進行若干調整,最重要的是變更352型雷達的安裝位置,將其安裝在更高的地方,並與ФУН-Н型預警雷達拉開距離避免互相干擾。四艘成都級的改裝先後順序為衡陽、昆明、貴陽、成都,至1973年9月完成全部改裝作業。各艦完成改裝工作完之後,分別進行了 導彈發射測試,包括單發、雙發齊射、雙艦編隊齊射等課目,共發射上游一型啞彈8枚、全功能實彈2枚,共有9枚命中目標,其中5枚直接命中艦體。與1970年代美國開始大批移交台灣的的陽字號二戰型驅逐艦相較,成都級的火砲實力雖然遠遠不敵(陽字號配備四座雷達導引的127mm艦砲),但憑藉加裝反艦 導彈(此時台灣海軍還沒有類似裝備以及防禦能力),仍能在海戰中取得 一定優勢。

服役經驗

成都級服役後並未與國府艦隊正面交手,唯一一次實戰紀錄發生在1964年9月,當時國府海軍特務船滿慶升1號與滿慶升2號載著反共救國軍19大隊1中隊共計51人,於夜間接近中國大陸江蘇沿海地區,企圖在江蘇呂泗港至射陽河口一袋登陸。隸屬東海艦隊的衡陽號(208)率領兩艘撫順級掃雷艦沙家店、長辛店號前往攔截;當時國府特務船謊稱自己是日本漁船,衡陽艦以探照燈照射發現船舷「慶升丸」三個字中,「丸」很明顯是剛用油漆刷上去的,船頭的太陽旗也是紅油漆粉刷的,當場識破;經過一陣射擊後,滿慶升一號遭到擊沈,滿慶升2號受創投降,在拖帶回航時沈沒。

進入1970年代,中國在南海地區與南越的摩擦越演越烈 ;此時南海艦隊雖然部署了四艘065型江南級護衛艦,但是這種中國第一次自行設計建造的護衛艦,在當時無論維修保障或戰備訓練情況都很不理想。在1974年1月19日, 中國海軍在西沙海域與南越海軍爆發海戰,中國海軍以四艘海南級驅潛艇與2艘T43撫順級掃雷艦迎戰南越三艘驅逐艦與一艘巡邏艦的編隊,雖然以中國擊沈南越巡邏艦一艘、重創一艘驅逐艦的成績告捷,但本身也有一艘撫順級受重創,而且南海艦隊缺乏大艦的老問題再度浮現 ;當時南海艦隊四艘江南級全因為機械故障而在船廠整修,只有南充號(232)取消維修參與勤務,但並沒有參加1月19日的海戰。

為了彌補兵力不足的燃眉之急,中國海軍立刻下令四艘隸屬十八護衛艦大隊的成都級護衛艦通過台灣海峽調往南海艦隊。轉移行動分為兩組,昆明、成都、貴陽三艦先行,衡陽殿後,整個行動由在1月21至22日進行;為了避免被國府海軍發現,這批艦艇實施燈火管制,以一級戰備的姿態趁夜通過台灣海峽,當時福建海軍基地也組織了32艘砲艇進行嚴密戒護 ;不過實際上,1965年國共三大海戰之後,台灣海峽的局勢已經日漸緩和,雙方都不再主動挑生事端。最後,這項行動獲得完全成功,四艘成都級順利通過台灣海峽,加入南海艦隊後,隨即進行了上游一號的實彈試射 。1974年在任的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孔照年事後受訪提到,當時國府出動兩艘驅逐艦對解放軍這批編隊實施監視伴隨航行(可能保持一定距離,透過雷達接觸),直到通過南澳水域才離開。 由於江南護衛艦礙於原始設計限制而無法加裝反艦導彈,所以成都級的加入立刻大幅強化了南海艦隊的制海實力。

在1980年代初,中國海軍頒佈新的艦名與舷號準則,此時四艘成都級只改了舷號但仍維持原有命名。其中,昆明號(原205)更改為505,成都號(原206)更改為506,貴陽(原207)更改為507,衡陽(原208)更改為508。隨後由於調動關係,衡陽改名為西昌號,貴陽改名為 萍鄉號。成都級一直在中國海軍服役到1990年代,於1992至1995年陸續除役。 

418潛艇事故

1959年12月1日,東海艦隊護衛艦(昆明、城都、衡陽三艦)與潛水艇在舟山海域進行水面艦只與潛水艇的攻防演習。參與的潛艇是兩艘蘇聯製二手Malyutka級(M級)小型近岸潛艇416號與418號;其中,418號是1956年中國從蘇聯購得的一艘M級潛艇(原蘇聯M-279),命名為「國防24號」;該艇長約44.5米,寬3.3米,吃水2.58米,水面排水量208噸,水下排水量256噸,武裝包括兩具533mm魚雷發射管、一門45mm甲板砲,推進裝置包括一部38km8型柴油機和一部pg60型電動機,水面最大航速14節,水下航速8節。

一艘中國海軍1950年代從蘇聯接收的M級小型潛艇。

此次演練是中國海軍為了檢驗艇艦配合、為潛艇人員積累戰鬥經驗一場探索性演習,參演的所有潛艇艇員只會簡單的潛艇操作,但都還沒有演習經驗,潛艇上人員的協調、上下級、艇與艇之間的通訊聯系都未完全建立,對於水面攻擊、反追蹤等技戰術完全沒有概念,甚至大部分的艇員對海洋航行中必要的知識都不具備。418號潛艇是在蘇聯二次大戰前就建成的潛艇,已經使用多年,早已出現結構性疲勞,操作可靠性下降,演習中在模擬魚雷攻擊時竟無一命中,還丟失一枚教練魚雷。

當天中午時分演習快結束時,海上天氣情況驟變,從原本寧靜晴朗的天空變成烏雲密布,海象也變得惡劣,能見度降至不足200米以下。下午1時40分演習結束,配合418號潛艇進行訓練的衡陽號護衛艦,按計劃駛抵預定海區。依照規定,參加演習的水面艦艇在潛艇浮出水面之前禁止停車,確保潛艇在水下能監聽到艦艇主機運轉聲音,以進行有效躲避。然而,衡陽號卻提前停車。按事先約定,衡陽號向水下投射了3枚陸軍用手榴彈,作為潛艇可以上浮的信號。

418號潛艇聲納兵聽到3聲爆炸後,報告艇長可以上浮,艇長和全體水兵都聽到了3聲爆炸聲;然而,因為衡陽號已經停車,聲納沒有監聽到船艦航行聲響,認為衡陽號已經遠離上方區域,於是艇長張明龍下下令上浮,艇上人員將高壓氣體注入水櫃把海水排出;沒想到,上浮的418艇接近水面時,就直接迎頭撞上衡陽號底部。衡陽號鋒利的艦艏劈開了418號潛艇的艇橋,大量海水瞬間衝入指揮艙。短短幾分鐘時間內,海水灌滿了艇內3個艙室(第2至第4艙)。指揮艙內的艇長張明龍在溺斃前,操作把呼救浮標鋼纜釋放了出去(上面有電話線,外界與艇內聯系的唯一希望)。如果艇上全部四道水密艙門都確實關閉,僅一艙進水,潛艇理論上還是能浮出水面上。然而事後發現,當時418號潛艇的第二、第四個水密艙門並沒有關嚴,海水繼續蔓延到臨艙。於是在撞擊後約3分鐘,三艙灌滿海水的418艇就沈到40公尺深的海床;包含艇長張明龍在內,7名軍官和17名士兵當場遇難。除此之外,418潛艇內尚有15名官兵存活,有5名集中在艇首艙,10名人員集中在第六艙。

幾分鐘後,衡陽號上的官兵覺察看到漂浮物,意識到418潛艇出事潛艇出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他們顯得手足無措,慌亂中開始救援,並向上級報告潛艇出事。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第一時間趕到出事海域,並命令東海艦隊59艘艦船火速向出事海域靠攏,組織救援。解放軍空軍也採取行動,透過空運從各地運來潛水人員和救生器材。由於下午以後海上氣象環境惡劣,海面上風力達到8級,418潛艇放出去的呼救浮標鋼纜被扯斷了,失去了潛艇標示位置以及對外聯繫的最後手段。海面所有的救援艦艇毫無目標地在海上來回兜圈子;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將軍下令,不計代價重新恢復潛艇定位。

潛艇沉沒後,在第五艙的輪機軍士長王發全聽見鄰近四艙里有人使勁敲擊水密門,並通過水密門喊話筒喊話讓五艙快排水。王發全與新官兵陸正德一起手動打開排水管道閥,結果海水不僅沒有排出去,反而開始侵入了五艙,而隔壁第四艙的呼救聲和敲擊聲也漸漸停止了。在王發全的帶領下,後部剩下的倖存官兵撤離第五艙,集中到了第六艙,共計10人。

在水下堅持了15個小時後,到了12月2日淩晨5點,艇內殘存的氧氣即將耗盡,倖存艇員開始感到缺氧,於是決定棄艇逃生。王發全記得最後看到潛艇深度表時,上面顯示深度為8米,理論上只要準備充分,可以保證安全上浮。於是第六艙官兵開始組織逃生,大家互相擁抱了一下,給彼此打氣,一定要活著回到岸上。最資深的王發全直覺認為這次逃生不會那麼順利,提醒對大家,「多往身上掛些重物;出去之後,一定不要著急上浮,先在艇邊停一會兒再上浮,保持緩慢上浮速度,以防止減壓病」。

然而在慌亂之中,艇上官兵在黑暗中,摸到一個東西就離開潛艇;還有的官兵並沒有把8米水深當回事,覺得平時一跳都能到10米深,所以兩手空空就離開潛艇。大家一個接著一個從魚雷發射管爬出去,王發全最後離開。王發全往身上掛了幾個鐵部件,手裡還拎了一些重物。王發全事後後來回憶,一出艙,立即感到身體被巨大的水壓押著,耳膜劇痛,他意識到水深絕不止8米!但別無選擇,只能往上浮。他咬牙在海底停了一會兒,開始慢慢扔掉手里的工具,身體開始上浮;在上浮的過程中,隨著水壓的降低,肺里的空氣逐漸膨脹起來;他緩緩呼出肺里的空氣,但也不敢一下子全部呼出去,不然的話還沒有浮出水面,人就會窒息或溺水死亡。王發全把手里的重物扔完後,身體開始不由自主地飛快上升,一下子沖到了海面。

參加搜救的昆明艦首先發現王發全,放舢板、扔救生圈;由於海象惡劣,幾次營救行動都失敗,最後王發全抓住了艦上拋下來一根纜繩,巨大的求生欲讓他死死抓住繩子,還用牙咬住繩子。甲板上的人總算用繩子把他拉了上去。拉上去後,王發全立即陷入了昏迷。隨後王發全被高速護衛艇送至上海114醫院,經過全力搶救,王發終於脫離危險。

東海艦隊陶勇得知有人生還,立刻指示艦隊後勤部、衛生部:「你們要想盡一切辦法,不惜一切代價救治該同志!」。海軍司令員蕭勁光也下令要求各單位盡全力搶救王發全。總參謀長羅瑞卿大將打電話說:「組織力量搶救,誰也不能讓他死,誰給弄死了誰負責」。後來,陶勇又專程跑到醫院去看望王發全,並對醫生說:「一定要把王發全的生活搞好,他想吃什麽就給他做什麽」。

418號潛艇殘骸之後被打撈出水,保存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操場。


當時中國的海上測量定位技術落後,在惡劣的天氣情況,事故發生後68小時,才重新定位到沉入海底的418號潛艇殘骸,發現殘骸的深度是40米;在這樣深度的巨大水壓下,沒有專業的潛水輔助裝備以及減壓設施直接逃生,是九死一生;第六艙10名官兵除了最有經驗的王發全透過減緩上浮速度而存活之外,其餘9人因為都在逃生過程中因快速減壓而喪生;同樣地,艇首艙的五名官兵也在逃生的過程中遇難。總計418潛艇事故造成全艇39名人員中38人死亡,只有輪機長王發全一人生還。

因為此次事故,東海艦隊司令陶勇將軍及相關人員受到不同程度處分。兩個半月後,418號潛艇被打撈出海,安置在青島海軍潛艇學院的操場上。
 

結語

成都級是中國海軍自行建造的第一批中型作戰艦艇,也是中國海軍擁有的第一批現代化護衛艦,無論對於中國造艦產業或艦隊運用都扮著開路先鋒的角色。對於造艦業而言,建造成都級護衛艦不僅連帶擴充了船廠等硬體、建立了一套軍艦研製的制度與規範、培養出技藝熟練的工人,還造就了一批本土的研製人材,成為日後 中國繼續研製新艦的主力;例如主持成都級設計建造工作的俞伯良總設計師,隨後便負責主持65型護衛艦的研製工作。對於一線艦隊而言,成都級的加入不僅讓原本以小型艦艇為主的艦隊邁入更高的層次,也讓艦隊在操作中、大型水面艦艇的領域儲備了相當的經驗與一批人手;當1970年代旅大級驅逐艦與江湖級 護衛艦大量成軍時,這批藉由操作成都級、鞍山級而培育的軍官便成為海軍艦隊擴充的骨幹指揮員。因此,成都級可說是中國海軍建軍史上一個重要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