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的歷史背景與戰敗原因

By 海王子


  
(一) 歷史背景:滿清末年,慈禧太后將建造海軍的經費,恣意挪建頤和園,為其六十大壽暖身,舉國歡騰、張燈結綵之際,官吏腐弊,大東溝裡定遠、鎮遠等艦匆促應戰,連禦敵的砲彈都遭貪瀆告罄,最後變成朝廷祭品,葬身黃海,海軍前輩英魂遠颺,情何以堪?從此中國積弱不振,這就是我們自古以來忽略「海權」及「海洋政策」的鐵證教訓,衍生中國戰亂、內憂與外患四起,迄今兩岸對峙未止。公元1894年到1895年,日本為了吞併中國鄰邦朝鮮,並向中國擴張,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1894年是農曆甲午年,稱之「甲午戰爭」,現僅就甲午海戰歷史經過緣起紀要概述如后:
◎ 一八六四年>江蘇巡撫李鴻章致書恭親王奕訴稱:「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
◎ 一八六七年>中國歷史上第一所海軍學校『馬尾船政學堂成立』,創始人為閩浙總督左宗棠。
◎ 一八七四年>日本侵略台灣,恭親王奕訴奏准同治帝諭令,十五個省份總督、巡撫,速就購艦、造船、用人、籌款等還防急辦事宜,隨即召開「海防大籌議」。
◎ 一八七五年【光緒元年】>朝鮮國王李熙年幼,由其生父李是應攝政,即為「大院君」。李是應守舊排外,尤怨日本自明治維新來,那副囂張的嘴臉,竟下令:「與日本交涉者,處死刑」。日艦「雲揚號」停泊在朝鮮江華島沿海附近進行海域測量。朝鮮人一見日艦,竟在排日情結下,不分青紅皂白地發炮攻擊。「雲揚號」全力應戰反擊,摧毀對方砲台,攻陷永宗城,復以兵艦駐釜山。在此危急情勢下,身為朝鮮宗主國的清政府怯懦、無能,反而在日方專橫之下,落入日本人的圈套,雙方約定認朝鮮為獨立自主國。
◎ 一八七六年【光緒二】>
1. 中國歷史上第一批海軍留學生赴英國皇家海軍學院。
2. 日本以兵脅朝鮮,而遣開拓使黑田清隆為全權大臣,議官井上馨副之,赴朝鮮議約。約定朝鮮為獨立自主國,互派使臣,並開仁川、元山兩埠通商,日艦得隨時測量朝鮮海岸,中國視之漠然也。
◎ 一八八一年【光緒七】>高懸龍旗的中國軍艦出現在大西洋、地中海、紅海…向英國購買的「超勇」、「揚威」兩巡洋艦在中國海軍軍官駕駛下回國。
◎ 一八八二年【光緒八】>朝鮮發生新舊檔之爭。朝鮮自江華島事件後,國內維新派組開化黨(新黨);舊黨則以大院君李是應為首。因國王李熙妃閔氏與李是應不睦,李是應遂唆使兵變,焚日本使館,殺日本中尉崛本禮造。日本乘機出兵干涉朝鮮內亂,清廷亦出兵往援。亂平,中國與日本皆駐軍漢城。
◎ 一八八四年【光緒十】>中法戰爭,清廷政局動盪。清軍艦隊在馬尾遭重創。
◎ 一八八五年【光緒十一】>
1.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於天津簽訂中日「天津條約」,中日兩國均自朝鮮撤兵,並規定:「將來朝鮮如有事,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2. 總理海軍事務衙門成立。醇親王奕環出山取代奕訴的政治地位並執掌海軍大權。政潮起伏使海軍事業處境微妙。
3. 李鴻章與恭親王奕訴為建頤和園挪用海防款。
4. 中國海軍鐵甲艦「定遠」、「鎮遠」等四艦竣工由德國回華,日本國民中出現恐「定遠」、「鎮遠」症,返國日起至甲午海戰前夕,清未再向外國購新艦。
◎ 一八八六年>由海軍衙門主持的頤和園工程動工。
◎ 一八八八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
◎ 一八九一年>清廷緊縮開支,停止購買海軍軍械。與此同時,日本海軍在奮力追趕中實力開始接近中國。
◎ 一八九四年>
1. 三月>朝鮮發生了東學黨領導的農民起事,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日本以此為借口乘機出兵入侵朝鮮。
2. 七月>日本艦隊一方面襲擊牙山口外豐島海面的中國運兵船,另一方面又從陸路進犯駐紮在牙山的清軍,清軍大敗。中日戰爭正式爆發。
3. 九月>日軍對平壤發起猛烈攻擊,中國軍隊與日軍激戰,總兵左寶貴指揮抵抗,力戰陣亡,清軍退出平壤,撤回中國境內。在平壤戰役後兩天,日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隻。海軍提督丁汝昌統率北洋海軍在黃海海面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大規模海戰(黃海海戰)。中國海軍勇敢無畏,不怕犧牲,堅決反擊來犯之敵。「致遠」號管帶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猛衝,不幸中魚雷沉沒,鄧世昌和全艦二百多官兵壯烈殉國。李鴻章畏懼下令艦隊躲進威海衛港口內避戰,沒想到這種「避戰保船、株守軍港」策略導致了更悲慘的結局。
4. 十月>日軍大舉侵入中國,攻陷安東、大連、旅順等地。
◎ 一八九五年>
1. 一月>日軍又在山東半島登陸,夾擊威海衛。「定遠」管帶劉步蟾見突圍無望,炸沉擱淺的「定遠」號,憤然自殺。海軍提督丁汝昌在困境中拒絕誘降,先命令各艦冒死突圍,後下令沉船。丁汝昌在絕望中自盡,洋海軍全軍覆沒。
2. 三月>日軍又攻佔了牛莊、營口等地 。
3. 四月>中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遭到徹底失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二) 戰敗原因:
1. 政略方面:
(1) 對內:滿清末年,政治腐敗內憂外患,王公貴權無能,滿族唯我獨尊,有識之士為救國家危亡,力主維新,唯恐動搖權勢,反對變法。曾國藩、李鴻章力導洋務,卻被疑「別有用心」「國之奸賊」,國家如何能進步富強。對「朝鮮問題」,更是意見紛歧,無全程之戰略構想一無一貫之政策。慈禧主合,光緒主戰。上層舉期不定,下級無所是從,如此政局,又如何能團結人心共赴國難。
(2) 對外:由於滿清君臣,多屬昏庸以天朝自居閉關自守,因此在外交上,對世界情勢,西方文明之進步,以及國際事務之處理,均蒙懂無知。李鴻章稟承慈禧太后「和平重於戰爭」「外交重於軍事」方針,以「以夷制夷」的故伎,以外交關係處理朝鮮問題,企圖一廂情願的仰賴列強(英、俄)調停達到維護朝鮮「中屬體制」之目的。當英俄等國均表示不能派兵,只能友情勸解【日首相伊藤博文運用外交手段,獲美英俄法各國在朝鮮問題戰爭時保持中立之承諾】,此時李鴻章仍對「萬國公法」深信不疑。直至1897年七月牙山之役,李鴻章仍採「局部增援、消極防衛」,其運兵船在遭日艦偷襲時,只能被迫應戰,而處於被動挨打的不利地位。
2.軍略方面:
(1) 為了個人權位擊派系利益,李鴻章認為唯有確保既有實力,才足以在權力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更加意識到「保船」之重要。
(2) 李鴻章對北洋艦隊用兵指導,係採近海防衛予口岸守備為主。前者以「近海巡弋」、「相機進剿」為指導,既不主動求戰,又非避戰退縮;後者則以「旁依砲台」、「相輔相持」為指導。陸、海軍之地位與主從關係則依從「陸主海從」法則。就內涵而言,「依輔砲台」、「聲勢相依」的主張,基本上乃屬「要塞艦隊」思想。
(3) 李鴻章「保船制敵」政策,實已拋棄了「存在艦隊」用兵思想,最後困陷在「要塞艦隊」消極迷惘中。然在甲午戰爭中日終究難免一戰時,清廷便應主動採取「艦隊殲滅主義」全程指導作戰,專責以優先擊滅日本聯合艦隊,積極爭取制海權。當黃海海戰失利後,則應改採「存在艦隊」思想指導作戰,俾保存戰力。俟日本艦隊修復、運補時,則應竭盡諸般手段攻擊日軍主力或一部;或襲擊其運補艦船,積小勝為大勝,以扭轉不利之戰略態勢,並誘敵於我所望之海域決戰殲滅,乃為制勝之道。
(4) 李鴻章對於海軍應掌握「制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但主張擴大對外海的縱深防禦思想。當時在海防戰略思想上顯然是一個重大的進步。但由於「避戰保船」的消極戰略,使北洋艦隊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處於被挨打的地位,以致屢遭挫敗全軍覆沒。
3.戰術方面:
(1) 丁汝昌未受海軍正規訓練,故在海戰上不能說是成熟的艦隊指揮官,通觀甲午海戰歷程可看出:
A. 缺乏制海思想,艦隊護送陸軍同時並未主動做好爭奪制海的戰鬥準備。
B. 作戰準備不足,特別是指揮通訊、艦隊編組、戰術制定等準備不足,臨時倉促上陣,而處於被動。
C. 不瞭解海上集中兵力的基本原則,不瞭解交通線對敵陸軍原離本土作戰之重要。
(2) 北洋艦隊在出發時,便已決定在遭遇日艦時,採取魚貫隊形。定遠艦管帶劉步蟾卻沒有依照原戰術,反而傳令取雁行陣。許多文獻以次作為黃海海戰失敗的原因之一。個人認為,我軍艦砲多設於艦首,不似日軍在各舷側均裝有3-6門速射砲,於是只有將艦隊展開才能發揚火力。若採原先議定的魚貫隊形,兩軍交戰時,則日軍能發揮舷側火力,而我軍將避免誤中友艦而不能發揮火力,所以劉步蟾的決定是正確的。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橫月我軍陣前的決定,則為一非常大膽冒險之舉,因日艦在通過時將逐一受我艦火力猛擊,而後續日艦卻因射程而不能支援友艦。伊東採取此種戰法,主要憑藉的是日艦速率原超過我艦的優勢。
(3) 除船速不如人外,艦砲射速緩慢意識失敗原因之一。據統計我軍平均射速為32.8發/分,而日軍為193.3發/分,相差近六倍,加上我軍於射擊後,硝煙久久不散,嚴重影響射擊測量。雖北洋艦隻裝甲厚實,也做了防火準備,但在日軍大量砲彈射擊下,人員傷亡慘重,中國死傷26%,日軍死傷6%,懸殊甚遠。船需靠人操作,沒有人就任人宰割,討論命中率已經變的沒有意義,因日軍以大我六倍射速對我猛攻,縱然我軍命中率較高也是枉然,日軍被擊中之砲彈,多數未爆彈或射程、威力較差的練習彈。
4.其他:
(1)海軍軍費的挪用:
自中國門戶被迫開放之後,原民間手工製品抵擋不住歐美工業產品的強大競爭力,紛紛破產。國家經濟受到極大傷害。加上天災及太平天國作亂,對英、法的賠款,每年四百萬兩的各省的海防協款,年年欠交。光緒初年,即挪用定遠巨艦返國後預備大修支用的軍費,轉用賑濟山西災民。縱然北洋在建軍之初即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度過,縱然民窮財盡,清廷仍在光緒11年(西元1885年)起興建三海及頤和園,波及海軍軍費,以海軍衙門籌建鉅款為由,向各省籌款總計二百六十萬兩,全部交北洋存入外商公司,所生利息用來支援頤和園工程。頤和園開工後,也就是自致遠等四艦返國之日起,至甲午海戰前夕,北洋艦隊沒有再添購新式戰艦。
(3) 戰備及紀律:
光緒12年(西元1886年)英國琅威率北洋定遠、鎮遠、濟遠等艦,因旅順船塢尚未完工,故駛往日本大修,在日本,中國水兵曾與日本警察發生衝突,死傷十餘人。琅威曾請求立既對日宣戰,未獲採納,隨後賠款了事。光緒16年(西元1890年),琅威因職名不稱,憤而辭職,中英關係陷入低潮,而後英國對中國留學生一概拒絕,間接而言,對北洋戰力造成影響。光緒17年,丁汝昌率北洋艦隊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艦,應日邀請赴馬關訪問,經內海到東京。當時任吳鎮守府參謀長東鄉平八郎,看到清軍在艦砲上晾曬衣服,因而認定北洋艦隊紀律廢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