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俄時機合理性之探討

作者:高慶先


1941年6月22日,總兵力高達153個師的德意志國防軍越過了德俄邊界,希特勒選擇了暫時承受兩面作戰的風險,進一步擴大其侵略戰爭。

由於征俄戰爭的過程與影響是如此地具有戲劇性與爭議性,以致在戰後有許多戰略研究者對於征俄的決定提出了嚴厲的批評,甚至認為征俄是錯誤的。

主張「征俄錯誤論」者大多是以兩面作戰之傳統軍事大忌,以及蘇聯領土廣大與資源豐沛之相對優勢作為其立論基礎,再將德軍於東部戰線所遭遇之實際困難與西方盟國於此階段之鞏固與發展等史實進一步串聯,以支持其征俄錯誤之論點。然而,此種籠統的論點恐怕禁不起進一步的探討與更細緻的分析。

 

一、觀念上的澄清

 

在分析征俄是非之爭議之前,必須對基本前題與分析架構進行確定與建立,如此方能避免分析過程中發生邏輯的誤謬,而最終得到錯誤的結論。

希特勒征俄的構想最早出現在其著作【我的奮鬥】中,也是其所提倡以亞利安種族優秀論為基礎所必須建立的第三帝國,為取得其所謂東方生存空間之爭奪進程中最終的一場決戰。換言之,征俄的意圖早在大戰之前便已經決定,既然如此,也就沒有所謂應不應該征俄的問題,而只有爭俄時機的問題。

也就是「征俄是否正確」之爭議亦應置於「征俄時機」的討論上,嚴格來說,討論主題應縮小為「希特勒征俄的時機是否正確」之探討上,唯有如此,此討論才具有意義。

在討論「時機」問題時,也應避免將繁瑣的執行手段層面之爭議納入探討,而應只將足以影響決策當局針對「時機」所作之研判與決定等相關環境變數作為分析架構之框架,避免空泛與偏離主題之陳述。

 

二、希特勒對「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定位與思考

 

由於波蘭政府在因應「但澤問題」所引發之波蘭危機中,一再拒絕希特勒所提出的合作要求,以致後者必須變更決心,先與蘇聯進行一種策略性的合作來解決波蘭問題。對希特勒而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締結並不代表其最終毀滅蘇聯的基本意識出現根本性的改變。相對的,透過與蘇聯劃分勢力範圍的權力運作,希特勒以蘇聯替代了波蘭在其事先預設之軍事擴張進程中的地位,因為在對法國採取軍事行動前之根本前題,是必需要建立在其東方國境的安全之上,而透過與蘇聯的盟約關係,德國將能在對法作戰期間,無須擔憂東方可能爆發的任何危機。

 

三、   西線戰役的結束,侵英作戰的挫折如何影響希特勒的戰略判斷

 

在希特勒的基本思維中,只要將法國徹底擊潰,英國便有與其達成以承認德國在歐陸主宰地位之政治妥協的可能性。如此一來,希特勒便能開始對其所預劃的最終階段軍事擴張,也就是毀滅蘇聯進行入侵準備。

然而,德軍於佛蘭德斯低地所給予聯軍的沉重打擊,以及法國隨之而來的迅速崩潰卻未能促使英國傾向於以對德進行政治談判來結束戰爭。相對的,邱吉爾政府展現了作戰到底的決心與意志,迫使希特勒必須思考以直接入侵英倫三島的高風險作戰來結束英德之間的軍事對峙。

侵英作戰所必須掌握的必要條件,遠超過德國海空軍既有兵力的能力範圍之外,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制空權爭奪戰也未能建立「海獅作戰」所需最低標準的局部空中優勢。

侵英作戰準備期間的預期性困境與實際進行制空權爭奪所遭遇的挫折,對於希特勒的戰略判斷與進一步決定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倘若決定持續攻英,英吉利海峽之天險屏障絕非德軍現有力量所能克服,勢必需要進一步的將軍事資源移轉,持續並強化對英之海空封鎖與打擊英國艦隊,經過長期的努力才有獲勝的可能性。然而當德國與西方的軍事對峙陷入長久而不決的困局,將使蘇聯坐收漁翁之利,史達林縱使不與希特勒正面衝突,亦將相對提升其在東歐與南歐的政治發言權。希特勒將可能無力阻止蘇聯在此英德長期對抗的期間所採取之任何擴張其地緣政治利益的行動。

基於此觀點,希特勒顯然認為根據德國現有的軍事資源結構,征俄遠比侵英來得容易許多,而且德國陸空軍享有豐富的閃擊戰經驗,對於俄軍將可佔相當程度的優勢。在確信俄軍主力將會在一場短期戰爭中全面崩潰的高度信心之下,希特勒決心暫時承受兩面作戰的危險,先集中力量在1941年將蘇聯完全擊潰,如此便能在1942年以整個歐陸並向東延伸至烏拉山的全部資源,與盎格魯薩克遜民族決一死戰,甚至包括美國在內。

 

四、征俄時機的分析與檢討

 

有關希特勒在侵英遭受阻礙時先行征俄的戰略決定是否合理,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加以分析:

 

1. 1940年8-9月侵英作戰的受阻,迫使德國的戰爭指導面臨重要決擇

 

根據大戰略的觀點,德國空軍在制空權爭奪戰的挫敗,無疑地對德國戰爭指導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衝擊。當德國與西方的戰爭並未因佛蘭德斯低地的關鍵性打擊而產生足以使西線軍事衝突的最終結束的決定性影響之際,侵英作戰自然被視為是結束西線戰爭的最後手段。然而當戰事的持續發展顯示德軍現階段無力征服英國的事實時,希特勒被迫在究竟是否應對英持續動員並準備長期作戰?或是暫停侵英而轉向征俄,待征俄結束後再轉回對英作戰此二選項中擇其一。

換言之,5-6月間德軍在西歐的勝利使得侵英的挫折看似只是一種短暫性的受阻,但實際上,侵英的受挫卻隱含著一種更深遠的潛在戰略危機。

首先是在西方,英國準備對德長期抗戰的跡象已十分明顯,對於缺乏跨海作戰能力的德軍而言,短期內勢必無法擊潰英國。而羅斯福對於英國軍事援助的日益增強,亦顯示了一個警訊:時間對德國不利。

其次便是東方,一個實力完整的蘇聯正在等待一旦希特勒因陷入與西方的戰爭而無法抽身時,紅軍將有可能適時的進入歐洲。1939年冬季的芬蘭戰爭已經顯示了其意圖:蘇聯已開始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有關劃分雙方勢力範圍的密約開始擴張其地緣政治利益。

無論如何,希特勒都必須採取進一步的行動,否則將喪失戰略主動權。

 

2.持續侵英作戰的技術困難與戰略風險

 

有關擊敗英國的可能方案,在曼斯坦回憶錄中有很詳盡的探討,然而無論是採取何種方案,都是需要強大的海空軍來執行。換言之,德國三軍的現有結構必須進行大幅度的調整,戰爭工業亦必須進一步的動員。

在三軍結構調整方面,海空軍無論是人員的需求與資源的匯集與轉換,將無可避免的凌駕於陸軍之上。因此德國陸軍實力因戰爭資源的轉換而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是絕對可能的。

其次,便是戰爭工業的進一步動員。必須注意一點,德國的戰爭工業並未因戰爭爆發而充份動員,而希特勒也一向慣用短期的閃擊戰來擊敗對手,此種低犧牲而高報酬的戰爭手段被認為是促使德國國民不反對戰爭的主因之一。而根據當時德國通貨膨脹的水平來觀察,一般民眾的生活確實並未受到戰爭的影響。但亦顯示了德國不僅不熱衷進行長期作戰,同時亦缺乏準備。

倘若對英作戰的長期化無法避免,那麼僅僅因政治因素而維持一支龐大的陸軍於東歐亦是合理的。因為此舉不僅足以使蘇聯在擴張其權力版圖時產生顧慮,亦能嚇阻史達林無法依其原始意圖輕舉妄動。

然而當侵英的資源需求而使德國無法在東歐維持一支可觀的嚇阻兵力時,無疑是傳達給史達林機會已到的訊息。對於德國而言,縱使不足以是一場災難,也將使希特勒無力干預蘇聯在東歐與南歐的進一步擴張與滲透與政治敲詐。況且在美國的援助之下,德國縱使能夠充份動員並順利完成其資源轉換,也都未必能順利擊敗英國。因此對英作戰時間拖得愈久,對德國就愈危險。

 

3.此階段征俄看似危險,然而卻不失為一合理的選擇

 

倘若持續準備對英長期作戰既無獲勝的把握,東方亦有爆發危機的可能,而又必須為確保戰略主動權而有所行動時,征俄自然成為一個可選擇的方案。然而在與英國軍事對峙之際突然轉向征俄,其風險是否會比持續侵英來得大,關鍵在於以下兩點:

1)英國軍力的恢復速度與征俄期間對德國的牽制能力如何?

(2)征服蘇聯的時間表是否能在英國完成反攻準備前完成?

必須注意一點,儘管德國空軍未能贏得制空權之戰,英國空軍實力亦發揮到了極限;況且在敦克爾克撤退時所損失的裝備也都需要時間來復原與重建。換言之,英國對於德國在征俄期間的威脅能力除了零星的轟炸外,原則上並不構成一種實質威脅,因為英國首先必須在美國的援助下,對於本身的軍力與戰爭資源作進一步的恢復與累積。

其次,根據當時蘇聯內部的政治情況與軍事準備來看,只要方法正確,在一種具有政治,軍事,心理等層面高度整合的決定性打擊之下,希特勒是很有希望摧毀這個有名無實的巨人。至於後來征俄的失敗應歸咎於手段與目標的錯誤,與征俄前戰略局勢研判無關,並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縱觀上述分析,希特勒選擇此時征俄確實有其合理性,而根據當時戰略情勢的研判,征俄所可能冒的風險也確實較持續侵英來得小。正如戰略研究者不知火奴所言,征俄的最大錯誤不在於動機與時機,而是在於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