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1防空飛彈

 

  ──By Kirov


50年代中期,蘇聯依照『中』蘇先前的協議,陸續交付包含5具發射器的數十枚熱騰騰且剛出爐的斯-75註1.(C-75/薩姆2型(SA-2)防空飛彈,註1.),並於稍後的1958年年底,例用5具發射器及62枚SA-2(註2.)防空飛彈成立中國大陸第一支地對空飛彈部隊,而此時仿至SA-2的紅旗1號的先期工作早已展開;在1959年10月7日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王英欽,駕駛美援偵查機RB-57D進行偵查任務,在距離北京東南方的28公里時被當地防空部隊的SA-2擊落,此時使用的SA-2飛彈已經用到部份紅旗1號仿造計劃中研發出的技術。 

1960年,以一機部(第一機械工業部簡稱)為主導單位,國防部五院(註3.)協助,整合一些先期研發的單位與技術,正式開始全面的紅旗1號仿造工程;五院從總設計單位、各個工業部門的設計單位抽調出設計人員與技術工程師成立設計師工作組,專門負責各個工廠單位的技術問題解決。原本還有些微的期望,蘇聯的專家與軍事顧問能夠給予來至製造國的技術協助,但是8月就被全面徹離;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主任即國務院副總理的聶榮臻元帥(他是國防部五院的主要推手之一)立即下達指示,在中國自己的專家的努力下,一定可以把導彈研製出來。1961年2月,五院參與此一計劃的技術人員在看過大量的SA-2防空飛彈的後勤維護資料、各個部份的設計圖(有部份是中國大陸工程人員因有缺漏而自行繪製),經過消化整理,以此為基石,制訂了一套「導彈整體」、「控制系統」、「制導站(制導/導引系統)」等47項設計問題,並且得出蘇聯制SA-2的各項總體設計參數,也有了初步及較具統合性的報告與總結,氣動佈局重點、材料強度計算方式和次系統設計問題也同時獲得解決(事前蘇聯未交給中國大陸這部份的資料),讓仿製工程節省時間與人力、物力。 

1962年9月,國防工辦(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之簡稱)與國防科委(國務院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聶榮臻為當時的主任)進行相關單位調整、強化總設計師組織,從三機部(第三機械工業部簡稱)抽調小部份人員進入五院總設計師室聯合辦公。五院總設計師室從此更形強化生產單位與設計單位間的樞紐,負責生產及設計問題的協調、解決和呈報;當然,在五院總設計師室工作的人員並不是只坐在辦公室工作,而是以幾乎長駐的方式深入到分散各地的研究單位、工廠實地了解與解決問題,其中有正副總設計師、各次系統技術的負責人等領導人員。其中,「制導站」項目就總共審核了兩萬三千六百多份的資料文件,校正超過兩萬三千份設計圖的錯誤,重新設計570份設計圖,解決了241個仿製及生產的關鍵技術問題,同時進行產品質量的核查鑑定。 

紅旗1號導彈中的各項設備、系統、次系統及綜合的各式各樣測試及測試用設備由112廠、119廠、123廠、245廠、410廠、474廠、719廠、746廠等單位進行與仿製;進行導彈最後組裝與測試的工作由112廠負責,並在過程中遇到許多技術問題,其中甚至有會影響導彈性能的幾個關鍵問題,主管技術方面工作的副總工程師章華組織了『三結合』小組,負責對類似的重大關鍵問題進行攻關,在進行這個工作的期間,對於當時尚屬新興且困難的「鋁合金滾焊」、「氬弧焊」、「鎂合金氬弧焊」、「四艙整壁板加工」與「彎曲加工成型」等等技術都成功解決。112廠部件車間(註4.)技術副主任錢鴻昌修改了原始工具裝配設計,解決了紅旗1號導彈5艙鉚接裝配時出現過的變形、超差等問題;119廠則是承擔了自動駕駛儀,它解決了航舵在「低溫工作環境漏氣」、「舵機電位機耐磨性不夠穩定」、「舵面低頻不正常小幅擺動」和「控制活門參數超差」等關鍵問題;在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試製技術,是由410廠負責,主要是成功完成氧化劑啟動活門薄膜塗覆剝落等問題。 

「制導站」分別由761廠、764廠、784廠、785廠與786廠等單位負擔各項次系統仿制;負責各項生產技術的786廠,由其總工程師洪民光帶領其他科技人員先後解決了「高頻腔體的材料搪磨加工工藝」、「方孔波導控制」、「函數突輪加工」、「指數曲線喇叭筒成形」、「陶瓷披銀焊接」等製造工藝及器械的問題。 

地面各種相關設備由一機部(第一機械工業部簡稱)主管生產局負責,第一研究所為負總設計師單位,並派出設計師工作組到各廠協助仿製;雖然地面設備難度絕對不比導彈相關系統困難,但是數量很多,所以承擔這類任務的有247廠、256廠、307廠、447廠、547廠等多個單位。 

其它各廠也都如期的完成在重要問題上突破,但不再贅述,而由此觀之,全面的集中技術與人員力量,短時間內解決諸多難關、問題,正展現其決心、並同時顯示要保證紅旗1號仿製工作的順利。 

在經過各單位科工人員與工人的共同努力,1963年完成導彈部份整體的仿製;同年6月,在地空導彈試驗靶場進行了兩枚導彈的飛行試驗,兩枚都獲得成功;稍後的時間,又相繼完成運輸、振動、靜力、防水等各式各樣項目的全方位測試,証明仿制的導彈各系統運作情況正常,質量符合技術要求。 

1964年5月,「制導站」完成校正飛行試驗,隨即進行首次裝備閉合迴路戰鬥彈(預量產的實彈)對雷達傘靶(註5.)進行實彈試射,擊落傘靶,試射成功。同年6月,以殲4(Mig-15)靶機為目標,進行實彈試驗,總共發射兩枚實彈,制導雖然過程正常、脫靶的距離比事前制定的標準小,但是戰鬥部(彈頭)沒有完成啟爆,因此為能擊中靶機;經過事後檢討與試驗結果分析,應該是無線電引信部份零件故障導致失零,最終導致本次試射失敗;事後,地空導彈試驗部協同國防部五院二分院總體部,研究能用來改良的試驗方式-引信繞飛(註6.)試驗方式,由地空導彈試驗部四處副處長彭厚剛組織並進行了中國大陸第一次引信繞飛試驗;因為是首次進行類似試驗,所以難度很高、風險也很高、同時成本也很高(因為常常都要以實彈試驗),其目的是透過多次重複試驗,求得引信有效作用距離及不同距離的啟動概率,引信啟動區也能得以求知,同時找到引信故障的部份與問題的癥結,研發並採取改良技術。9月26日,裝備了改良後引信的導彈重新進行實彈發射試驗,成功的擊落殲4型靶機;10月6日,導彈成功地擊毀靶機(靶機型號不明);12月10日,中共國務院特種武器定型委員會批准仿製的戰鬥彈正式初步定型,並且正式命名為『紅旗1號導彈』。 

紅旗1號導彈初步定型後,「制導站」因為在部份工作頻率上超過設計規定,未能達到定型時所訂出的標準;為了改正這個缺失,國防部五院二分院23所所有相關人員在1965年7月至1966年6月,實地深入有關工廠調查問題所在及研究解決辦法,同時在有關工廠技術人員的協助下,總共作了百餘次試驗與大量的分析校正計算,終於找到造成誤差的問題所在─雷達天線系統,然後對天線問題以更改原設計作大幅度修改,然後再試驗的結果,改良後的天線系統符合當初設計的要求,相關人員均因此獲獎表揚。天線問題解決後,『斯-75/C-75』型地空導彈與相關武器系統的仿製工作─紅旗1號算是全面完成,透過這個系列的仿製工程,使中國大陸的防空導彈研發、生產、試驗等配套系統設備都為自製技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雖然紅旗1號導彈產量極低(據各方資料估計應該在200~400枚左右),但是為了名滿天下的紅旗2號導彈,不僅有了深厚技術基礎,也讓日後操作紅旗2號導彈的部隊熟悉了類似的操作技術;所以,紅旗1號導彈雖然沒有真正的大批量產,也沒有啥實戰戰績與經驗,但是為紅旗2號導彈與日後其它飛彈(不限於防空飛彈)的技術研發都儲備了不少寶貴的經驗與技術工藝。 

紅旗1號,一個完全為他人作嫁的導彈計劃。 



紅旗1號導彈性能簡表: 

彈長:10.89米 
彈徑:0.65米 
翼展:2.56米 
發射重量:2163公斤 
彈頭:高爆彈藥188公斤 
最大速度:4馬赫 
有效射程:1000~34000米 
有效攔截高:300~22000米 
制導方式:無線電指令制導 
再裝填時間:10分鐘 


附註: 

註1:斯-75為大陸用語,即美國稱為SA-2的俄國稱呼,應寫為C-75,美國則寫成V-75。 

註2:SA-2,NATO稱之為“蓋德萊(GUIDELINE)/準則”,是蘇聯40年代研製的第一代地對空飛彈,50年代中裝備部隊,可以全天候作戰,主要用於對付長程高空轟炸機和偵察機,飛彈的動力裝置由一台液體火箭發動機和一台固體助推器組成,在長達數十年的服役期間,針對對手戰術和技術的不斷變化,SA-2飛彈進行了多次改進,加強了對付低空目標的能力,可打擊1000米以下的目標,提高了機動性能;增加抗干擾能力,SA-2是第一個在實戰中取得戰果而揚名天下的型號,據統計,越戰頭三年,美軍共有915架飛機被擊落,其中大部份都是被SA-2給擊落的。 

註3:國防部第五院簡稱,更簡稱-五院,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當時是錢學森擔任院長。 

註4:大陸用語,為一個工廠中負責部份、非整體機具產品製造或研發的地方。 

註5:由運輸機或轟炸機承載,投出後即張傘,傘下裝有可以發射出模擬各類飛機電子訊號的機具。 

註6:引信繞飛是以飛彈在目標附近多次啟動引信,然後由搖測方式取得數據,統計出該款引信有效啟動距離,進而得以求得準確設定該款引信的啟動區,讓引信在沒有非可預期性的故障情況下,能有最高的可靠度。 



資料來源: 

http://mbox.hchs.hc.edu.tw/~military/smp/index.htm -SMP蘇聯紅軍網 

http://www.fas.org/man/index.html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英文站) 

軍事雜誌『船艦武器』(中國大陸) No.58 2004年6月出版 P.45~46 

世界軍武發展史-飛彈篇 作者:孫旭,何樹才,孫快吉,黎曉明/著 出版社:世茂 初版(2003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