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3A兩棲輕戰車/77式兩棲裝甲車

中共63式兩棲輕戰車,主要設計參考自蘇聯PTZ-76,曾參加1979年中越戰爭。

由63式大幅改良而來的63A型,換裝新砲塔、新主砲、新射控系統與新的發動機,整體性能大幅提昇。

──by Captain Picard

型號 63式兩棲輕戰車 77式兩棲裝甲車 63A兩棲輕戰車
製造國/廠 中共/201所 中共/201所 中共
使用國 中共、斯里蘭卡、北越 中共 中共
車體尺寸(m) 長7.29 寬2.52 高3.2 長7.15 寬2.16 高3.2 長9.6 寬3 高3.2
戰鬥重量(tonne) 18.4 18.7 22
發動機/馬力 12150L2柴油機*1/400 12150L2柴油機*1/400 柴油機*1/520
推重比(tonne/馬力) 21.74 21.4 26.4
極速(km/hr) 36 36  
續航力(km) 370 340~370  
乘員 4 77-1火力支援車:車員2,85或120mm迫砲組員8,或3噸物資

77-2運兵車:車員2,搭載8名步兵,或3噸物資

4
武裝 63式:

62-85TC 85mm主砲*1

7.62mm同軸機槍*1

12.7mm防空機槍*1

 

63G:

105mm主砲*1

7.62mm同軸機槍*1

12.7mm防空機槍*1

77-1:

12.7mm機槍*1

85或120mm迫擊砲*1

 

77-2:

12.7mm機槍*1

105mm主砲*1

7.62mm同軸機槍*1

12.7mm防空機槍*1

 

 


63式兩棲輕戰車

搶灘中的63式兩棲輕戰車。

在1958年10月,中共決定參考蘇聯PT-76兩棲戰車,發展一種國產的同級車輛,研發工作由201所與615廠負責。在1959年,第一輛兩棲輕型戰車的原型車出場,型號為WZ-211,不過在測試中發現了不少問題,因此又做了不少修改,改進後得車型於1961至1962年進行測試,最後在1963年4月定型,獲得ZTS-63的官方型號,簡稱為63式。63式於1960年代中期進入中共海軍陸戰隊服役,隨後在1960與1970年代都曾經歷改良。63式還曾輸出給斯里蘭卡、北越等國,並曾參與斯里蘭卡內戰與越戰,中共本身的63式也曾參與1979年的中越戰爭。

63式的主要功能是在兩棲登陸時,提供陸戰隊一定的支援火力,壓制敵軍的岸防單位與工事;而進入陸地後,63式也被要求具備更好的渡河能力,能順利穿越河流遍布的破碎地形,雖然其火力與防護力不足以直接對抗主力戰車,但較為輕巧的體型與較 廣泛的機動力使其適合執行快速偵察、巡邏哨戒任務。在1979年中越戰爭中,63式雖然在崎嶇地形展現了自如的機動性,比主力戰車更易於行動,卻也由於裝甲過於薄弱而蒙受慘重損失。 此外,63式的兩棲浮游能力的是針對中國內陸江河地帶而設計,在波濤洶湧的海面運作時,無論是車體耐風浪能力、海上浮游速度都嫌不足,且車體密封性不佳,抗海水腐蝕能力差,不適合長期在海洋環境下作業;此外,車上的85mm火砲也不足以貫穿敵方堅固的海岸防禦工事。

63式的車體結構仿自PT-76,向下傾斜的排浪車頭設有一具液壓伸縮擋浪板,並沿用與62式輕型戰車的鑄造砲塔;全車編制四名人員,包括車長、駕駛、砲手與裝填手,除駕駛以外其餘三名乘員都位於砲塔內,戰鬥效率高於只編制三員的PT-76。63式戰鬥重量18.4噸,配備一具12150L2四行程12汽缸液冷柴油機,搭配機械式變速箱(有五個前進檔與1個後退檔),最大功率400馬力;車尾設有浮游推進器,最大浮游速率12km/hr。63式最大路速36km/hr,越野速率28km/hr,道路續航力370km,越野續航力340km,最大浮游距離120km。其底盤有六對承載輪,無頂支輪,採用扭力桿懸吊。 車上的通信裝備包括A-220A車載收/發電台以及A-221A車內通話器。砲塔內配備一門Type-62-85TC 85mm低膛壓火砲,砲塔內備彈47發,使用彈重包括穿甲彈(AP)、高爆穿甲彈(HEAT)、高爆榴彈(HE)等,最大射速約8發/分,砲身俯仰範圍-4~+22度,次武裝包括一挺7.62mm同軸機槍與一挺12.7mm防空機槍。除了基本的兩棲輕戰車型外,63式還衍生出76式兩棲裝甲回收車、77-1/2兩棲裝甲車(見下文)、122mm迫擊砲車等。在1990年代中期,63式陸續升級為63G型,以一門105mm火砲(80式戰車的105mm砲的低後座力版)取代原本的85mm主砲,可發射APFSDS翼穩脫殼穿甲彈;砲塔內增設簡單的光點注入式射控系統(含星光夜視器)與雷射測距儀,提高瞄準的精確度,此外也增強車體結構,以延長持續浮渡時間。

77式兩棲裝甲車

衍生自63式的77式兩棲裝甲運兵車。

從1965年4月起,中共以63式的底盤為基礎,研發一種兩棲運兵/支援車;在1977年,此種新的兩棲裝甲車的設計獲得批准,獲得77式的型號。早期的77-1型兩棲火力支援車於1970年代末期開始少量部署於中共海軍陸戰隊,而77-2型兩棲運兵車則於1978年開始設計,並在1980年獲得設計許可。最後中共海軍陸戰隊總共裝備了200~300輛77式兩棲裝甲車。

77式的戰鬥重量約18.7噸,整體設計佈局類似俄羅斯BTR-50裝甲車,車頭下半呈現大角度傾斜以在海浪中前進。77-1式的駕駛席位於車頭左側,艙蓋由右側開啟,其前方設有三具潛望鏡;籌載艙位於車體中央,向上大幅隆起,車長席位於步兵艙右前,前方設有三個觀測窗,車長艙蓋前方設有一挺12.7mm防空機槍,備彈500發。車頂設有三個艙蓋,由前而後依序為人員艙蓋、貨物艙蓋與迫擊砲艙蓋;此外,步兵艙兩側各有兩個步槍射口;而發動機室則為於車尾。77-1型的主要任務是火力支援,用尾艙的85mm或120mm迫擊砲對登陸部隊實施曲射火力支援;如將迫砲卸除,則可搭載3噸的物資或三具醫療用擔架。至於77-2兩棲運兵車的車體中段承載艙改為步兵艙,高度略高於77-1火力支援車,取消原有的幾個艙蓋與絞盤,自衛武裝為一挺12.7mm車長用防空機槍,步兵艙左側仍保有兩個射口,右側則改設一扇側開艙門供步兵進出。77式的動力仍為一具12150L柴油機,燃油搭載量為416公升,承載系統與浮游推進器配置與63式相同,機動性能與浮游能力與63式相仿,車上並未配備任何防火或核生化防護設備。

77式在投入使用後,幾個明顯的先天缺憾逐漸暴露:首先,為了減輕重量以強化浮游性能,77式削弱了裝甲防護能力,使其在敵火面前變得非常脆弱;第二,77式為了強化水中航行性能而設計的龐大車體,在登陸後顯得一無是處,反而更容易成為敵火的靶子。因此從1980年代開始,中共另外以陸軍現有的63/89式裝甲運兵車以及86式裝步戰車予以修改,加裝兩棲浮游套件(包括排浪型車頭、位於車尾的推進器、引擎進排氣防水裝置等)而成為兩棲運兵/戰鬥車。從1990年代以來,這些改裝自陸軍裝甲運兵車的兩棲車輛逐漸取代了77式原有的位置,它們被證實比77式更適合執行任務。

63A兩棲輕戰車

浮游中的63A兩棲輕戰車,注意車尾兩具水噴射推進器正在運轉。

在1995年初,解放軍總部機關決定對63式兩棲戰車進行大規模改良,主要項目包括提高火砲威力予精確度,能擊穿第二代主力戰車(如59、69式)的正面裝甲,並有效摧毀敵方海岸防禦工事;此外,提高水上浮游航行的機動力,使其真正勝任兩棲渡海作戰,這包括提升航速與抗風浪能力,增加夜間作戰能力,能在較差的海況與暗夜中快速上陸,並突破敵方海岸工事。研發任務下達後,相關軍隊院校、地方工廠與作戰部隊立刻聯手展開作業,很快便推出原型車,隨後於安徽巢湖、遼寧大連等地進行長距離水上航行測試、海上射擊試驗、國家靶場試驗與設計定型測試等課目,並先後參加在遼寧、大連舉行的三軍聯合登陸作戰演習。在1998年3月,新的兩棲戰車通過中國國家定型審查,正式命名為ZTS-63A(產品型號WZ-213),簡稱63A,隨後開始量產服役,並首先部署於南京與廣州的兩個中共陸戰隊單位,針對台灣的意味十分明顯。未來63A將逐漸取代老舊的63式。

相較於63式,63A無論車體與砲塔都有不少變化,首先是車體長度增加,車頭的傾斜角度更大,車體前部與後部較原先各增加一個浮箱以增加浮游穩定性 ,並換裝新設計的車頭檔浪板與操縱機構,減少車體頂浪航行時浪花打進駕駛室的情形。這些設計使63A的預備浮力係數增加到將近30%,使車體在惡劣海象之下仍不易翻覆,並利於在海上高速行駛。由於63A的密封性良好,只要關緊艙門,即便車體在風浪中沈入海面下,也能很快重新上浮。此外,換裝更強力的發動機與浮游推進器來改善浮游機動性,並以一座具有傾斜多角造型與尾艙結構的新型焊接砲塔取代原本的半圓型鑄造砲塔 ,新砲塔重量比原砲塔增加約2噸多。63A的戰鬥重量增為22噸,不過為了節省重量,車體並未特別增加裝甲厚度,因此車體防禦能力估計不大於7.62mm子彈 (不過新型焊接砲塔的防護力高於原本的鑄造砲塔),而車上仍編制四名人員。63A的浮游距離與浮游速率都比原本的63式更大,能在海岸線10km距離以外從登陸艦艇施放入水,使登陸船艦能比以往遠離海岸作業,減少面臨的敵火威脅 ;此外,能在五級陣風、四級海象的情況下,仍能順利浮游並登陸。63A配備一具新的雙功率渦輪增壓柴油機 ,能選擇兩種不同的輸出功率,分別對應陸地行駛與海上航行狀況;發動機透過一個安裝在發動機高壓泵上的功率轉換裝置來實現功率檔位的選擇,在陸地行駛時輸出400匹馬力,以節省損耗,在海面航行時才以最大功率520馬力運作,以對抗海浪帶來的興波阻力。63A換裝三具新的噴射浮游推進器,尺寸外觀與原本相同,但是內部的水道、水門、渦輪葉片、尾噴管都有所改良,使其發動機功率利用率由原本的25%提高為36%,浮游速率增加到14km/hr。63A的承載系統仍維持六對承載輪與扭力桿懸吊,車體兩側上緣裝有側裙,可提高浮力並一定程度地保護懸吊系統。

正從戰車登陸艦駛出的63A兩棲輕戰車。

武裝方面,63A換裝一門105mm低後座力主砲,是88式主力戰車的83式105mm高膛壓主砲的衍生型 ,砲管與砲尾的連接由原本的常套筒連接改為連接筒直接連接,以縮短砲管長度 ,砲管厚度減薄,火砲搖架、砲尾、防護板、耳軸都重新設計,使火砲全重減少300kg;此外,換裝新的砲口制退器以及更強的駐退復進機 ,增加火砲後座行程,使得火砲發射的後座力降至63A可承受的範圍。此種105mm低後座力砲的彈種一般的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高爆穿甲彈(HEAT)與高爆榴彈(HE)。由於63A的105mm火砲重量比以往增加甚多,因此新砲塔的後部增設一個大型尾艙結構,作為平衡配重之用;砲塔尾艙內設置一個可存放12枚105mm砲彈的彈藥架,滿載彈藥時,新砲塔的質量中心與迴轉中心偏差比原有的63式還低,可增加在水上航行與射擊時的穩定性;不過當彈藥耗盡或不裝彈藥時,配平的效果就會顯著降低。63A的次級武裝仍維持一挺7.62mm同軸機槍與一挺12.7mm防空機槍,砲塔兩側裝有四管煙幕彈發射器;此外,砲塔兩側設有置物架,放置的物品多少可增加對高爆彈藥的防護效果。

63A的射控系統換成第二代光點注入式自動抬砲簡易射控系統,此系統由測距/瞄準合一的日夜兩用光點表裝式瞄準儀(含星光夜視鏡與雷射測距儀)、數位彈道電腦、砲耳軸傾斜感應器與水平角速度感測器組成,具備靜止對靜止、靜止對動態能力,夜間有效射擊距離達1km以上;相對於穩像式射控系統,光點注入式射控系統雖然精確度較差,且沒有補償車體行駛晃動的功能,不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但是系統簡單、可靠度高且比較便宜。在砲控方面,63A使用69-II式戰車的火砲控制系統,由水平向電機/擴大機式穩定系統與高低向電力/液壓穩定系統組成,具備高速調砲與雙向高精確度穩定的功能,能縮短戰車的射控反應時間,提高射擊精確度。這套光點注入式射控系統的操作如下:砲手以瞄準儀觀測到目標後,用瞄準鏡是也中央大角標示頂端(夜間則使用十字形標示的中心)對準目標,然後一面平穩地追蹤目標,一面按下雷射測距儀的按鈕,此時雷射電源開始蓄電,射控電腦也開始計時以及計算水平角速度感測器輸出的光碼脈衝數;持續追蹤目標2至4秒後,砲手鬆開雷射測距按鈕並發射雷射,根據雷射回波計算目標距離後輸入射控電腦;射控電腦依照人工輸入的彈種,根據目標距離、目標角速度、砲耳軸傾斜角以及人工表裝的各種修正量(如氣溫、發射藥溫度、橫風等),計算出火砲俯仰角度與射擊前置量,透過兩個類比電壓形式經功率放大後,分別將信號投射在陰極射線管的垂直和水平偏向線圈上,控制螢幕上的光點和橢圓形瞄準光環投射到瞄準鏡視野裡,與瞄準角和方位前置量對應的位置;同時,砲控系統會自動控制火砲俯仰,使光點壓在目標中心附近 。由於光點注入式射控系統較為簡易,其瞄準存在一定誤差,自動抬砲後的瞄準光點只能大致保持在目標中心附近,砲手需要操作火砲再次進行精確瞄準,才能發射。 此外,光點注入系統不具備穩定機制,彈道計算機只以砲手瞄準測距當下的資料進行計算,卻沒有任何機制來應付這段期間由於顛簸、目標移動而造成的誤差;在行進間或海上射擊時,目標與瞄準指示光點都會一起晃動,此時砲手只能根據訓練與經驗去抓取偏移前置量。除了砲手之外,車長也有一具全天候觀測儀,能進行全週界目標搜索。

其他方面,63A以新的CWT-167戰車電台與CYY-168車內通話器來取代原本的A-220電台與A-221車內通話器。車內安裝新的自動滅火器,可提高中彈後的生存性。63A的水上駕駛觀測鏡也有所改進,原本63式在水面航行時,使用一個專門的潛望鏡,使用時會妨礙砲塔轉動;登陸後,駕駛必須將潛望鏡整個拉下,然後裝上地面駕駛用的潛望鏡,否則就會影響砲塔操作,操作十分不便。而63A則換裝一個折疊式水陸兩用駕駛觀測鏡,在水上航行時完全展開,戰車登陸後能方便地將潛望鏡拉下並向前折,此時便以潛望鏡腰部的鏡面繼續觀察,而且不會妨礙砲塔,操作十分方便。駕駛席的潛望鏡還可加裝星光夜視鏡,以強化夜間駕駛能力。

日後63A也進行進一步改良,例如換裝新型數位通信系統、GPS定位導航系統和資料鏈通信系統等,進一步強化聯合作戰能力。63A的改良型砲塔也被拿來用在1999年開發的改良型62式輕戰車上(稱為62-IIM),不過後者並未付諸量產。

在2000年代初期,中共又以63A為基礎進行多項改進,在2003年推出03P原型車,主要改進是以交流電全電力砲控系統取代過去的液/電砲控系統,這是中共第一種應用全電力伺服砲控系統的戰甲車輛。全電力系統省略了過去液壓系統複雜笨重、難以精確控制的液壓動力缸與液壓放大器等組件,無論是反應靈敏度、控制精確度與系統可靠度都大幅提高,更免除了液壓油失火的危險,而且整套系統體積縮小、重量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