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132輕型戰車
1970年推出的WZ-132原型車,配備100mm滑膛砲(原始規劃僅85mm),並採用「三液」操縱/承載系統。
這個方案由於技術指標過高,一拖再拖、一改再改,最後在1975年宣告放棄。
配備85mm滑膛砲的WZ-132原型車,這是1967年最初提案的火力。
配備76.2mm火砲的WZ-132原型,細節不明。
起源
在1960年代中期,中蘇關係十分緊張;由於蘇聯在中國大陸北部中蘇邊界部署高度機械化的百萬雄兵,使得中共也針對蘇聯的威脅進行部署,包括在「三北」(東北、華北、西北)方向的中蘇邊境地帶集結重兵,正面對抗蘇聯裝甲部隊大舉突穿的潛在威脅;此外,為因應蘇聯可能透過海軍由東南沿海遂行兩棲登陸,迂迴進犯中國東部、南部精華地區,中共遂以「兩個半島」(山東、遼寧)為屏障、長江及珠江下遊地區為支撐,作為反登陸的戰略部署。然而在裝備方面,相較於蘇聯新推出的T-62、T-64等主力戰車,中共現役59式(蘇聯上一代T-54的仿製版)戰車、62式輕戰車、63式兩棲裝甲戰鬥車等,整體火力、技術都不足以抗衡蘇聯的裝甲雄兵。因此,在1960年代,中共展開了多項戰甲車輛的研製,包括由59式戰車改良而成的新戰車(後成為69式)、全新的WZ-111重型戰車等。在中國南方戰區內,該區域解放軍裝甲部隊的主要裝備,是1963年起開始量產服役 初期方案 在1967年3月28日至4月3日,中共相關單位在北京進行裝甲兵新裝備研討會,會中進行了新一代輕型戰車的發展論證會。在這場會議中,相關幹部與專家全面整理了現役62式輕型戰車的各方面不足,決定將火力系統、動力與操控系統作為新一代輕戰車的發展改進重點;同時,與會專家還針對射控系統、材料技術等方面進行研討。在此一會議中,中共當局正式啟動新型輕戰車的研發工作,決定將新一代輕型戰車的型號訂為WZ-132,並成立「132坦克三結合論證組」。此一論證小組隨即分別到總部機構、科研院所與第一線部隊,針對新一代輕戰車的主要戰術技術指標與作戰需求等進行廣泛的研究調查,並依照調查結果提出新戰車的初步方案。在此一初步方案中,132型戰車將採用改良後的85mm火砲、雷射測距儀;新的8V135柴油發動機,而承載系統、光學觀測/射控、機電裝備等也將以62式為基礎,進行較大的改進。 在1969年,中蘇雙方在邊境的珍寶島發生武裝衝突,解放軍赫然發現他們手中最主要的反裝甲武器──59式戰車的100mm戰車砲與56式反戰車火箭(RPG),都無法穿透蘇聯T-62戰車的正面裝甲,而T-62的115mm滑膛砲也徹底壓倒中共所有的戰車火力。而當時蘇聯最新型的T-64戰車,還配備全世界口徑最大的125mm滑膛砲與最先進複合裝甲。因此,珍寶島事件對中共裝甲部隊造成極大的刺激,也直接影響到許多正在進行中的軍工計畫。對於WZ-132輕戰車而言,相關科研單位在1969年初開始研究將59式戰車的100mm戰車砲安裝於輕戰車上的可能,使之火力得以「越級挑戰」敵方主力戰車。在1970年初,研發單位成功在一輛62式輕戰車上安裝一門59式戰車的100mm旋膛砲,並成功進行射擊驗證。經過111發砲彈的試射後,相關單位認為只要設計得當,62式這樣等級的輕戰車也能承受100mm火砲射擊的強大後座應力。「小車扛大砲」的提案很快獲得上級部門的認可,於是從1970年2月開始,相關工廠依照上級下達的戰術技術指標,開始進行WZ-132的整體設計論證。 好高騖遠的技術指標 鑑於珍寶島事件的教訓,在1970年3月18日,由軍委裝甲兵、瀋陽軍區裝甲兵、北京軍區裝甲兵、五機部等領導機關和科研院所及工廠等單位,聯合成立了「五種新型車輛會戰領導小組」,其下設置「二四會戰辦公室」(簡稱「二四會辦」);而所謂「五種新型車輛」中,便包括122型重戰車,以及132型輕戰車。由於當時文革運動方興未艾,在激進的「極左」思想影響下,「二四會戰辦公室」要求以「放衛星」的精神來研製這些新一代高性能戰車。為此,相關部門集結十幾個研究所、大學、工廠與部隊單位,組成新一代輕戰車的「三結合會戰小組」。當時上級對新型輕戰車總共提出28項高技術指標,包括將全車戰鬥重量控制在18~20噸(62式為21噸),主武裝是一門100mm滑膛砲,此為日後69式戰車的100mm滑膛砲的輕量版,砲管長度縮短為4.7m(比59式的199mm旋膛砲還短),配備砲口制退器與駐退復進機等減緩後座力的設計,主砲彈種包括超音速穿甲彈;此外,砲塔兩側共裝置四枚反戰車飛彈,觀測射控包括整合有日/夜間瞄準儀(使用星光夜視鏡或紅外線熱影像儀)與雷射測距儀的砲手瞄準儀,以及日/夜間車長獨立瞄準儀,並擁有彈道計算機,觀測射控與火砲系統還配備先進的雙軸穩定系統,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動力行駛系統包括430~450馬力的多燃料增壓發動機,配備空氣啟動系統與發動機排氣消音裝置,並以「三液」(液壓變速傳動、液壓操縱、液氣壓懸吊系統)為操縱行駛系統的目標,最大道路速度65km/hr,平均越野機動速率42~47km/hr,此外還需具備完整的兩棲浮渡能力;車內具備全車核生化(NBC)加壓防護系統,通信裝置為當時最先進的cwT一176型單邊帶戰車無線電台或更先進的寬頻無線電台;材料方面,採用重量輕、強度高的無鎳鉻薄裝甲鋼板,履帶板由低合金高強度鑄造,掛膠承載輪由輕量化鋁合金鑄造,並使用塑膠滾珠的砲塔座圈和指揮塔座圈。以上技術指標等於是要求在低於現有62式輕戰車的重量之下,滿足高得多的性能與火力。當時中共軍工產業對這些高技術幾乎沒有儲備,然而在本質上趨近於「大躍進」思維的「放衛星精神」之下,相關科研單位只能硬著頭皮與這些不切實際的技術指標硬拼。 在1970年3月下旬,「輕戰車三結合會戰小組」展開了新型輕戰車的整體設計方案,並在6月完成技術設計,9月推出第一輛原型車;此原型車裝備8V150縱置式柴油發動機、液壓輔助操縱裝置、可進行全車前後俯仰與左右側傾的液氣壓懸吊系統、100mm短管滑膛砲等。這輛原型車完成後,隨即參加同年9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射擊展示,發射的5枚砲彈全部命中,給予觀禮的高層單位深刻印象。然而實際上,這輛原型車卻幾乎是個「形象工程」,各項技術問題都未解決,而28項配套技術指標大部分都還沒完成。 計畫重整、回歸常軌 事實上,「二四會戰辦公室」也很快注意到幾個戰甲車研發計畫存在嚴重的不切實際與好高騖遠;因此在1970年10月5日,「二四會戰辦公室」召開105會議,認真檢討前一階段戰車研製的經驗與教訓,其中針對技術不成熟或性能無法達標的「三液」等技術指標進行檢討,會議中決定對一系列過高的技術指標做出調整。稍後在10月24日,「二四會戰辦公室」再度召開工作研製會議,正式決定「三液」技術指標改為「三機」,即現成的機械傳動、機械操縱、扭力桿彈簧懸吊系統,同時針對新戰車的研製指導思想體現「兩個突出」,即「突出火力」和「火力控制」;而戰技指標則要求貫徹「四條要求」,即堅固耐用、使用方便、一學就會、一用就靈,並要求改善第一輛原型車「儀表多、管子多、電線多、按鈕多」的情況,力求簡單實用。此一會議還提出「搶冬季」的要求,在當年度結束之前提出新的132型輕戰車總體方案設計工作。與132型輕戰車類似,122型重戰車也放棄了「三液」指標,而改用保守務實的「三機」指標。 根據新的務實方針,132型輕戰車的總體設計方案也進行了重大調整,發動機由嶄新的8V150多燃料增壓柴油機,改為由現有12150L改良而來的12150L-7橫置550馬力柴油機,搭配使用帶同步器的機械變速箱,唯操縱系統仍使用液壓輔助動力方向機,以較重的鋼製承載輪取代原本預定的鋁製承載輪,降低砲塔高度,暫時不裝雙向穩定器;首輛原型車繼續實驗液氣壓懸吊系統,然而後續車型暫時沿用傳統的扭力桿懸吊系統;原本預定的「浮渡」能力若不能實現,則採用較成熟的「潛度」方案。雖然新方案對於動力、操縱等方面大幅降低技術要求,但是基於「兩個突出」的指示,對於火力部分仍有較高的要求,包括新開發的100mm滑膛砲、自動裝填系統以及四枚反戰車飛彈,並以20mm高射機砲取代原本的高射機槍,強化防空與近距離目標打擊能力。此一較為保守的新方案,隨即獲得國務院與中央軍委的批准。同時,當局要求將132型輕戰車用於「獻禮工程」,於1973年3月完成新方案的原型車總裝,在隨後3個月內完成10000km行駛測試,並力求在1971年7月1日定型。 在1971年初,相關研究單位完成新版132型輕戰車整體設計方案設計工作,在1月底推出第二輛原型車(新版本的第一輛),並在3月底完成第三輛原型車。隨後科研單位依照領導機關下達的「132輕型坦克設計定型試驗大綱」進行測試,這兩輛新版原型車總共完成75項測試,每輛車的行駛里程都達到9000km以上。從1971年6月11日起,兩輛原型車開始進行射擊測試,驗證火砲與射控系統,總共發射234發砲彈。隨後,這兩輛原型車又在東北地區進行冬季測試,爾後又分別在廣東省博羅縣羅浮山地區和黑龍江省大慶地區進行夏季測試。同時,第一輛原型車經過修改後,其可調式液氣壓懸吊系統也在羅浮山地帶進行300km的行駛測試。這幾輛原型車的測試顯示底盤部分性能還算穩定,主要問題包括發動機上的發電機液壓耦合器容易發生斷軸,液壓輔助操縱裝置在測試後期出現油缸磨損、操縱不靈的現象,此外還包括氣壓啟動裝置不可靠、空氣壓縮機壽命太短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相關生產工廠立刻組織人員,著手解決測試中出現的狀況,並在1971年底至1972年初將測試進度、技術指標完成度、存在的問題與今後工作規劃等,向「二四會戰辦公室」進行匯報,同時申請設計定型。 經過一連串測試之後,新型輕戰車大部分戰術技術指標已經達到設計要求,但仍有若干項目無法攻關。為了讓132型輕戰車盡快定型投產並裝備部隊,相關部門再次針對原型車進行一系列大規模測試,並針對測試情況來調整戰術技術指標。在1971年12月,相關部門便明確指出取消排氣管上準備安裝的消音器,並暫時不安裝彈道計算機。在1972年8月19日,「二四會戰辦公室」再度下達指示,調整132型輕戰車的戰術技術指標,主要指標包括戰鬥重量為21~22噸,仍配備100mm滑膛砲,主要彈種包括超音速穿甲彈、穿甲彈、高爆榴彈(配置比例為3:3:4),與69式戰車共通;射控部分仍配備雙向穩定器、雷射測距儀,車長與砲手使用星光夜視裝置,通信系統有效距離不低於30km,車內配備核生化防護裝置;動力方面,發動機功率520~550馬力,最大爬坡能力不低於35度,涉水方式為潛渡,潛渡距離不低於800m,潛水深度4~5m。相較於原本,此次主要的技術指標變更包括取消液壓輔助操縱裝置、改回傳統機械操縱系統,次武裝改回原有54式12.7mm高射機槍以及59式7.62mm同軸機槍,暫時不裝反戰車飛彈,並使用為69式戰車研發的主動紅外線觀瞄夜視裝置(為此砲盾上裝有一個紅外線探照燈),沿用62式戰車的A-220通信電台與駕駛席傳統儀表板,保留由發動機操作的熱煙幕產生系統等等。 根據變更後的技術指標,相關生產工廠再度調整原型車的配置,並進行必要的補充論證測試。在1973年1月中旬至月底,相關科研人員再度進行火力系統測試,主要項目包括對立靶射擊的精確度、測量砲口衝擊波數值、測量砲口的抗力、各部件應力與穩定性、行進間射擊的可靠性等等,總計進行了77發砲彈的射擊測試;測試結果顯示新戰車的射擊穩定性尚稱良好,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然而主要問題在於主砲口附帶制退器時射擊衝擊波指數過高,而該砲口制退器部件的焊接強度則顯得不足,較大的震動使得砲彈的散佈角增大,降低射擊精確度。在1973年6月,安裝了彈道計算機的原型車在黑龍江省濱縣大泉子鄉進行實地試射,總共發射9發砲彈,測試顯示彈道計算基本身性能穩定,但火砲精確度欠佳。 尾聲 雖然132型輕戰車的技術指標經過多次放寬,但是若干面臨瓶頸的技術項目仍持續進行,並取得一定的成果。在浮渡能力方面,132輕戰車研製過程中總共進行過四次大型浮渡測試,前三次係在車體周圍加裝充氣式浮囊,戰車以履帶撥水前進,結果顯示此種浮渡方式的水上航速僅1~1.5km/hr,並不算是成功。第四次浮渡實驗在松花江進行,於原型車底盤周圍加裝大型圍帳,結果浮渡速率大幅提高為7.3km/hr,並順利渡過松花江。其他方面,包括液氣壓懸吊、掛膠履帶板、平板掛膠負重輪以及彈道計算機等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100mm滑膛砲仍存在震動過大、精確度不佳等問題,而雙向穩定器也一時難以攻關。更重要的是,在1970年代後期,前蘇聯陸軍開始裝備擁有125mm主砲與複合裝甲的新一代T-72戰車,導致132型輕戰車無論火力與防護力都居於絕對劣勢;在此情況下,繼續發展100mm滑膛砲,已經失去意義。在1975年,相關單位再度提出現役62式輕型戰車的研改計畫,由於技術指標已經與132型輕戰車相近,所以相關單位的資源與精力開始轉移到62式戰車的改良,而132型輕戰車的研製與設計定型遂逐漸被擱置,終於不了了之。 在計畫末期的132型輕戰車,除了配備輕量版100mm短管滑膛砲之外,整體構型與62式相去不遠。與62式相較,WZ-132的砲口制退器,是外觀上最顯著的特徵。車內結構與佈局也與62式類似,編制四名人員,駕駛位於車體左前的駕駛室,砲手席位於砲塔戰鬥室內火砲左側,裝填手位於火砲右後方,車長席位於砲手席後上方。除了100mm滑膛砲外,車上其他7.62mm同軸機槍、7.62mm駕駛席機槍、12.7mm高射機槍都與62式相同;車內總共攜帶41枚100mm砲彈,其中戰鬥室右前方蜂窩式油箱彈藥架裝置16枚,戰鬥室左側前部2發,右側前部4發,砲塔後側4發,右側2發,戰鬥室與發動機艙之間儲存13發,彈種包括動能穿甲彈、高爆穿甲彈與高爆榴彈;此外,車上攜帶2400發7.62mm機槍彈,以及500發12.7mm機槍彈,車內乘員隨身自衛武器包括2支衝鋒槍、2支手槍與16至20枚手榴彈。觀瞄裝置包括砲手三合一瞄準儀(含日間光學儀、星光夜視鏡與雷射測距儀)、車長紅外線夜視鏡與駕駛席紅外線夜視鏡,紅外線光源由砲盾上方的紅外線探照燈提供,此外配備初級半導體彈道計算機,以及與69式戰車相同的雙向穩定系統。這樣的觀瞄射控裝置比69式先進一些,因為69式沒有彈道計算機,而且雷射測距儀也是獨立設置,並未整合至砲手瞄準儀內,使作戰效率打了折扣。動力方面,WZ-132使用12150L-7柴油機,以及傳統的機械傳動、機械轉向、扭力桿懸吊裝置;相較於過去59、62式等戰車的一次性氣壓啟動裝置,WZ-132配備空氣壓縮機,只要發動機處於運作狀態,就能驅動壓縮機對空氣瓶的充氣,確保下一次啟動時有充足的氣源。過去59、62等戰車以電動啟動裝置為主、氣壓裝置為輔,主要問題在於電機啟動裝置與發動機齒輪之間阻力過大或囓合不順,導致經常無法順利啟動,此時駕駛員只能以反覆拉方向操縱桿、磴離合器踏板,對發動機齒輪額外施力,協助電機順利啟動,必要時甚至必須派人打開傳動艙的百葉窗,用腳猛踩傳動裝置後部的冷卻風扇,透過對風扇轉軸的施力鬆動發動機齒輪,甚為不便。而有了充足的高壓充氣裝置後,WZ-132就能實現以高壓空氣為主、電機為輔的啟動方式,將空氣瓶的高壓空氣經氣道送入空氣分配器,分配器便按照發動機各氣缸的工作順序,將高壓空氣適時送到各氣缸,推動氣缸活塞運動,進而完成發動機的啟動,整個過程迅速流暢,不會發生過去電動啟動裝置機械阻力問題。 雖然WZ-132的研製工作無疾而終,但是仍為日後中共戰車的研發提供不少經驗累積與寶貴教訓。同時期包括WZ-122重戰車、WZ-132輕戰車等一連串因好高騖遠而失敗的工程,堪稱文化大革命背景下許多偏激風潮的縮影;在一連串的教訓之後,1970年代末期開始的許多中共軍工發展,都採取較為務實穩健、穩紮穩打的步調,這與文革結束後上台的鄧小平政府採取先經濟、後國防等充分考量整體國情國力的理性務實措施,頗有異曲同工、相互輝映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