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直-10攻擊直昇機/武直-19斥候直昇機
飛行中的武直-10三號原型機(Z10-03)照片,許多特徵明顯與A-129,這是較早公布的武直-10照片之一。
注意此時機體側面十分平直,與2007年以後的版本不同。
(上與下)2018年9月中國中央電視台紀錄片「軍工記憶」公布的武直10第一架原型機畫面,攝於2003年
(武直10在2003年4月29日首次試飛);上圖是在組裝中,下圖正在做地面測試。武直10原型機的
機鼻光電旋轉塔外觀與日後量產型不同。
在2007年10月公開的武直-10原型機清晰照片,機翼掛載的是四聯裝紅箭-10反戰車飛彈發射器。機體面呈現楔型,
多少有點類似美國RAH-66,這個特徵並未出現在早期的原型機照片中。此外,發動機排氣口為朝上。
早期的原武直10生產線上的畫面,攝於2010年。武直10在2010年秋季定型並開始量產。
2011年1月中旬在網路上出現的最新武直-10照片。由於同時期出現的武直-10照片的機尾 編號都不盡相同
且大致連號,足見武直-10已經突破了原先的難關,進入交付部隊使用的狀態。依據事後歸納,此型武直-10裝備於中國
南方解放軍單位,與2007年10月的 原型機相較,無論是機鼻光電系統旋轉塔、發動機外罩與噴嘴、機尾下方垂直鰭片,
造型均有不同。
2012年3月底出現在網路上的武直-10照片,短翼的武裝構型為兩組四聯裝紅箭-10反戰車飛彈發射器與兩個
七聯裝火箭發射器。相較於2007年武直-10原型機發動機排氣口朝上,量產型武直-10則改回兩側排氣。
2012年11月珠海航展中飛行表演的武直-10。
爬升中的武直-10
正進行作戰演練的解放軍陸軍航空第五旅的武直-10編隊,掛載了紅箭10反戰車飛彈以及副油箱。
武直-10正面。
武直-10背面。
一架飛行中的武直-10,掛載八枚紅箭-10反戰車飛彈與兩個七聯裝火箭莢艙。
在2014年7月中旬,北京三元橋附近中航工業集團大樓大門口放上了一架武直-10的高度仿真模型。
(上與下)北正次第起飛的武直-10機隊。
一架隸屬南京軍區的武直-10正配合一艘海軍072-III登陸艦進行海上聯合操演科目。
(上與下)在2015年4月上旬,中國移交巴基斯坦進行測試評估的三架武直-10直昇機的照片出現在網路上。
不過最後巴基斯坦並沒有選擇購入武直-10。
在2014年11月軍事演習中進行海上突擊的武直-10直昇機隊,掛載了紅箭10反坦克導彈與火箭莢艙。
武直-10機隊在演習中與地面坦克部隊一同前進。此照片出現於2017年中旬。
(上與下二張)參與2018年9月俄羅斯「東方2018」軍事演習的武直-10單位。
2011年起首度在網路曝光的武直-19。武直-19以直-9的動力和旋翼系統為基礎開發而來,
作為較昂貴的武直-10的補充。
(上與下) 2012年11月珠海航展中飛行表演的武直-19斥候直昇機。
(上與下)從下方看武直-19,攝影於2012年珠海航展。
一架武直-19,掛載八枚天燕90空對空飛彈與兩個七聯裝火箭莢艙。
2014年8月中俄聯合軍事演習中編隊飛行的武直-10(右二架)與武直-19(左二架)。
(上與下二張)2018年11月上旬珠海航展中首次亮相的武直10ME外貿型攻擊直昇機。相較於原版,最大的特徵是渦輪
發動機進氣口加裝過濾器,且發動機排氣口改為朝上,使得機體側面的紅外線熱信號減少,敵方地面上的紅外線熱
影像儀或紅外線導引防空飛彈較難鎖定。
──by Captain Picard
機型 | 武直-10(WZ-10) |
類別 | 攻擊直昇機 |
製造國/廠 | 中國/昌河直昇機公司 |
使用國 | 中國 |
全長(m) |
─ |
旋翼直徑(m) |
─ |
機高(m) |
─ |
空重(kg) |
─ |
最大起飛重量(kg) | 推測:5500 |
最大平飛速率(km/hr) | ─ |
巡航速率(km/hr) | ─ |
最大爬升率(m) | ─ |
升限(m/mins) | ─ |
續航力(km) | ─ |
滯空時間(hr) | ─ |
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軸馬力) |
原型機:PT6C-67C渦輪發動機*2/1679*2 量產型:渦軸九型渦輪發動機*2/1283*2 |
乘員 | 2 |
感測系統 |
整合式光電偵蒐/瞄準系統 飛行員獨立光電夜視系統 |
武裝 |
固定:機首23mm單管機砲 X 1 |
外載: 兩個武器掛載短翼:每個短翼下方有兩個掛載點,可加掛四聯裝HJ-10反戰車飛彈發射器、四聯裝TY-90空對空飛彈、HJ-8反戰車飛彈發射器、32聯裝火箭發射器等。 |
前言 2000年代以來,中國軍工產業的造艦、戰甲車輛與戰鬥機發展逐漸欣欣向榮,這幾個方面的新品曝光率高,也較受他人矚目;相形之下,中國的軍用直昇機工業 便低調得多,現役機種包括1980年代由法國超級大黃蜂直昇機仿製的直-8、1990年代從法國獲得授權生產的直-9輕型通用直昇機以及從1990年代開 始研發、2000年代實用化的直-11輕型通用直昇機,整體而言並不算活躍。到目前為止, 中國只有哈爾濱飛機公司與江西昌河飛機公司(Changhe Aircraft Industries Group:CAIG,即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具備承製直昇機的能力;加上經費與政治因素導致外購困難,以及直昇機在解放軍中優先順序較低,使得 長久以來解放軍地面部隊配賦的直昇機總數遠不敷現代化作戰的需求。 除了上述三種偏向運輸或通用性質的直昇機外,1990至2000年代以來中國最敏感、最神秘的軍用直昇機計畫,當屬名為武直-10(WZ-10)的攻擊直昇機案。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官方未曾具體公佈武直-10的具體發展時程與進度,其規格諸元也一應俱缺,僅有少數官方照片透過網路等管道刻意放出;其餘就只剩下外界媒體根據零星片段的資訊所進行的推測與拼湊。 直到2012年11月的珠海航空展,武直-10才終於卸下神秘的面紗。 據說早在1990年代初期,中國便有意從俄羅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屬於前蘇聯的國家,購入如Mi-24之類的武裝攻擊直昇機,然而全部都遭到拒絕。因此, 中國開始有了自行研發六噸級武裝直昇機的念頭。稍後中國又從法國引進AS-350B松鼠輕型武裝直昇機的技術,並由昌河飛機飛機工業公司進行技術研究與仿製,成為後來的直-11;然而,屬於輕型通用直昇機的直-11,依舊不適合作為專業武裝直昇機。 外界眼中的武直-10 在中國1995至2000年的「九五」計畫之中,新型專業攻擊直昇機也被列入,由位於江西省景德鎮的昌河飛機公司的中國直昇機設計研究所(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CHRDI,即602所)進行研發,並由哈爾濱飛機公司負責設計規劃。 從2000 年代以來,國際間如詹氏防務、 紐約時報、漢和評論等媒體不斷追蹤報導武直-10,然而中國方面卻始終沒有任何官方公開的明確資料,在在增加了武直-10的神秘色彩。不過隨著時間推移, 越來越多的片段資訊能讓外界大略窺探武直-10的面貌,而從2006年起在網路上現身的若干武直-10官方照片,更提供了莫大的價值。根據2006年中旬 首度在網路上出現的武直-10試飛照片,該機擁有多種典型西方攻擊直昇機的常見特徵,包括狹長的機體、歐洲機型慣用的階梯式縱列座艙、位於機首下方的旋轉 機關砲、位於機鼻的光電感測器旋轉塔、位於機身頂部兩側的雙發動機、後三點輪式起落架 、位於機體兩側的武器掛架(各有兩個掛載點)等等 。 在2007年7月,一架武直-10的原型機因機械故障,迫降於昌河飛機公司所在的景德鎮田間,相關照片被媒體拍攝見報,使武直-10意外地多曝光了一次; 同時期香港媒體披露,此為武直-10發展以來的第二次失事,第一次發生在2003年。而在2007年10月,網路上又出現了更高質量的武直-10近照,照 片中武直-10停在某個機棚內。 外界關於武直-10的報導,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左右。在1997年5月法國總統席哈克訪問中國大陸期間,與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簽署合作研發5.5噸級 直昇機的合約 ,以及價值7000~8000萬美元、為期九年的旋翼系統合作研發合約,而稍後詹氏年鑑亦報導中國開始研發一種採用雙發動機的5.5噸直昇機,歐洲直昇機 公司(Eurocopter)並參與了研發工作。考慮到當時 中國已有四噸級的直-9直昇機,推測重複投資的可能性不大;而歐洲直昇機公司的虎式、義大利奧古斯塔(Agusta)的A-129攻擊直昇機的重量都介於 4至6噸之間,故 當時外界有人推測此種5.5噸直昇機計畫將是研發一種攻擊直昇機。 在1999年3月22日,中國與義大利奧古斯塔公司簽署價值3000萬美元的合作合約,項目為直昇機傳動系統與振動測試。稍後,中國大陸也有消息表示,正 在研發一種名為「武直-10」的直昇機,而在2000年八月中國大陸的「艦船知識」軍事刊物也以轉在外電的方式,間接證實武直-10的存在。 此外,長期追蹤報導中國大陸軍工發展狀況的加拿大漢和信息機構,也曾挖出若干蛛絲馬跡。根據生產茶隼(Rooivalk)茶隼攻擊直昇機的南非Denel 集團透露,約在2001年以前, 中國直昇機廠商頻繁地試圖與該集團接洽交流,並邀請Denel訪問哈爾濱與昌河直昇機公司,而當時中國直昇機業界最有興趣的,自然就是茶隼攻擊直昇機。中 方人員不僅盡可能帶走Denel提供的相關資料,同時不斷對茶隼進行拍攝,也提出大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包行穩定性與空用機砲射擊性能等,顯示中方在相關方 面可能遇到麻煩。在2001年,中方突然要求購買一架茶隼攻擊直昇機,當時Denel研判中方顯然想徹底拆解分析茶隼,進行逆向仿製,於是Denel予以 拒絕,只表示可以進行相關的付費工程諮詢服務;在2001年之後,中方幾乎就很少來找Denel了。除了直接找生產茶隼的之外,根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 2009年1月份的報導,蔡斯(Zeiss)南非分公司承認曾在2000、2001年左右出售兩套該公司早期型的LEO-II直昇機用整合光電偵測系統給 中國,當時中方表示的需求是「安裝於民用直昇機」。由於日後武直-9(WZ-9)與WZ-10的主光電旋轉塔外型都與LEO-II有幾分類似,可能就是參 考這兩套LEO-II仿製而成。 漢和信息隨後向生產A-129的奧古斯塔.偉斯特蘭(Agusta Westland)求證,對方在不斷追問下含糊表示「有參與此一項目(武直-10)」,然而仍拒絕透露任何細節。奧古斯塔.偉斯特蘭的確與中國大陸直昇機產業有較為密切的合作 ,雙方合資建立了奧古斯塔.昌河公司(Agusta-Changhe JV),合作生產奧古斯塔的AW-139中型通用直昇機。更有甚者,2007年10月號的漢和防務評論更示,中國很可能就是 透過先前中航二集團的新型民用6噸級直升機以及中二航與奧古斯塔在中國合作組裝AW-139民用直升機等項目,與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分公司(Pratt & Whitney (P&W) Canada)簽訂商用合約輸入民規PT6C-67C渦輪軸發動機,結果其中數台被中方違約挪用給武直-10的原型機。 PT-6C-67C是PT-6C系列的較新型號,採用全數位電子發動機控制裝置(FADEC),每具最大功率達1250KW(1679馬力),適合六噸級直昇機使用,平均大修間隔高達3500小時,可靠度佳。 一個很有趣的證據就是,武直-10原型機的發動機艙外罩和進氣口設計比較不像虎式或A-129等典型攻擊直昇機,然而卻與採用PT6C-67C發動機的AB-139類似。依照國外媒體的估計, 中國可能至少獲得了10具 左右的PT6C-67C發動機。 漢和信息也曾向歐洲直昇機公司詢問是否與中方有任何交流,而歐洲直昇機公司方面則極力否認與武直-10計畫有任何形式上的參與或交流,並表示中方也沒有要求歐洲直昇機參與此一計畫(受限於歐盟對中國大陸的軍火禁令,規定上並不允許)。 武直-10的研發過程
卡莫設計局為中國秘密開發的Project 941攻擊直昇機設計方案,後來成為武直-10。 由前文可知,最初外界推測武直-10的研發過程,多半與義大利A-129、德/法合作的虎式乃至於南非的茶隼有關。或許中國的確曾 經試圖獲得這幾種歐洲攻擊直昇機的部分技術與次系統,不過實際上武直-10的初始設計來源跟這些直昇機無關。 在2013年3月6日,在俄羅斯卡莫夫直昇機設 計局(Kamov Design Bureau)任職總設計師三十多年、擁有俄羅斯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成員以及俄羅斯聯邦英雄(Hero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等頭銜的謝爾蓋.米赫耶夫(Sergei Mikheyev)於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直昇機展(Heli-Expo)中宣布,武直-10的設計工作實際上是中國委託卡莫設計局秘密完成。謝爾蓋.米赫耶夫表示,中國在1994年接觸卡莫夫設計局,希望能協助中方設計一種6噸級的攻擊直升機;由於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軍工情勢艱困,卡莫夫設計局急需資金維持營以及繼續開發Ka50、Ka52攻擊直升機,因此很快與中國達成協議,雙方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簽署合約,首先由中方提供嚴謹且詳細的戰術需求與技術規格,交由卡莫夫設計局設計,而卡莫夫設計局內部稱此一項目為「941 工程」(Проект 941,Project 941)。 在1995年6月12日,中國方面將新攻擊直昇機的性能指標提交給卡莫夫設計局,全部以俄語製作,其數據內容非常詳盡附帶有圖表、繪圖和表格。中方希望研製設計一種縱列式座艙、傳統主/尾旋翼構型的專業攻擊直升機,配備的武裝包括 AM-23 23mm機砲砲塔、90-1型反坦克導彈、12.7mm機槍莢艙、火箭發射器等;其他要求包括座艙要具備裝甲防護,航電系統要基於美國軍規MIL-STD-1553B 資料匯流排的開放式航電架構。在提交卡莫設計局的文件中,中方並未明確提到使用的渦輪軸發動機型號,僅提供了功率、耗油率、重量和尺寸。因此,此種直昇機完全依照中方要求的規格指標設計,所以完全看不到同時期卡莫夫設計局自身任何的特徵(例如獨特的Ka50/52同軸反轉雙主旋翼直昇機)。俄羅斯軍工人士表示,在1995年之前,中國就已提出了國產專業武裝直升機的初步方案(中國從1988年已經開始論證專用武裝直昇機),但距離設計建造實體機還有一大段距離,因此需要俄羅斯方面的工程協助。 幾經修改與各項測試驗證工作之後,在1996年1月11日,謝爾蓋.米赫耶夫在「941工程」的最終設計方案上簽字,將包括氣動布局和風洞實驗結果在內的所有技術材料,全部經由俄聯邦武器出口部門交付中方,最後一部分的驗收工作是在中國進行。交付中國的方案包括機體與推進系統的紙圖(structurally-power chart)、佈局設計(arrangement)、重量分布計算(weight calculation)以及航空流體力學(aerodynamics)等設計,此外還有由俄羅斯「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TsAGI)用來測試用的風洞模型;此後,卡莫夫設計局就再也沒有參與武直10項目的後續工作(如工程研發、製造、實機測試等)。中國政府將完成的設計方案轉移給昌河飛機公司等國內單位,接手完成其他研發與工程發展。直到2012年珠海航展,卡莫 設計局才首度公開了這個當年為中國設計的方案,不過在2013年3月Sergei Mikheyev披露之前,外界並未將之與武直-10聯想在一起,僅覺得這個方案與義大利A-129有些類似。 綜合外媒與中國大陸本身的報導,中國在1988年進行了專用武裝直昇機的第一次可行性論證工作,初期論證認為無論是使用單位或工業部門,都認為中國無論是技術基礎、經濟實力或研製保障條件,都不足以支持發展專用武裝直昇機;而如果要排除難關上型號,就必須先攻關解決各項關鍵技術,在正式立項之前先解決各種關鍵技術與「短板」。論證結束之後,中國隨即在同一年展開專用武裝直昇機的預研工作,其中三大預研難點自然是攸關直昇機推進和飛行的發動機、旋翼系統以及傳動系統等三項;中國軍方為專業武裝直昇機立下很高的戰術技術水平,要求比肩當時西方第一流的第三代攻擊直昇機。其中,旋翼系統由江西省景德鎮的昌河飛機公司的中國直昇機設計研究所(602所)負責,發動機由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第608研究所(又稱中航發動機動力研究所,以及株州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負責預研。如同前述, 武直-10的初步設計委在1995至1996年由卡莫設計局完成,隨後轉移給昌河飛機公司的602所主導整個設計開發工作(約在1997年),昌河飛機公司負責最後整合與總裝,哈爾濱飛機公司負責旋翼系統,並有中國內部四十多家廠商參與 ,是 中國九五計畫的重點項目之一。 經過長達10年的預研,中國專用武裝直昇機發展終於立項,型號為直-10,由昌河直昇機公司的中國直升級研究所(602所)擔任總設計師單位。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薄弱、國家資源優先發展經濟,昌河飛機公司也與許多軍工企業一樣面臨沒有生產工作、人員下崗流失的艱苦時刻,當時昌河飛機公司也靠著生產民品(如汽車,甚至鍋具等)來渡過難關,終於撐到直10這樣的項目來到;在1990年代後期武直10正式立項後,昌河飛機公司也趁機大幅更新廠區的管理模式以及設計產製等工作流程,引進現代化的設計製造工具,例如設計、生產、管理環節全面引進計算機。 在1998至1999年,昌河公司先以直-8、直-9搭載武直-10預定使用的操控系統、導航與射控系統進行測試,並在2000年左右展開武直-10的試製。約在2000年代初期,中國將武直-10計畫中,原本由哈爾濱飛機公司負責的部分也一併轉交昌河。 在2000年代,中國也多次向生產攻擊直昇機的歐洲與南非廠商接觸,希望能解決一些武直-10研發過程中的問題。在2001年,武直-10的整體設計完成,在2002年編製完成所有的圖紙與技術資料,在2003年組裝完第一架實驗樣機(一號樣機用於靜力破壞等地面測試)。
(上與下二張)直10第一架試製樣機進行地面靜態測試的畫面。
在2003年4月29日,武直-10二號樣機在景德鎮昌河飛機公司的呂蒙試飛基地進行首次試飛,進行了包括通場、盤旋等飛行動作(依照原本計畫,武直-10是在2003年6月才進行首次試飛,因此進度超前了一個多月)。在研製階段,昌河共製造了8架原型機與預量產型,至2006年累積了400小時的飛行時數。 值得一提的是,昌河飛機公司在武直-10的研發過程中,十分注重標準化與專利認證,以利於此機型的日後發展、改良與外銷作業,例如機上所有資訊交換處理系統及軟體都依照GJV289A標準規範,與西方的武器系統相容。 根據漢和等國外媒體推測,武直-10許多來自西方的設備或技術是透過中國的商用中型直升機(CMH)計劃的名義掩護下,在缺乏軍品輸出許可的情況下由西方國家取得。 依照日後中國方面公開的信息,武直-10在2010年秋季完成定型(定型前完成了機體減重優化、攻克發動機難關等重大課題,見下文),隨後投入量產。
(上與下)直10二號樣機在2003年4月29日進行此機型首次試飛的畫面。
早期外界推測武直-10的主旋翼與傳動系統技術係由歐洲廠商轉移,可能是奧古斯塔.偉斯特蘭;然而依照2018年中國中央電視台「軍工記憶」紀錄片,武直-10的旋翼設計與計算、複合材料技術全都是昌河飛機公司自行攻關研製完成,過程中並申請了一些專利。為了降低重量並提高強度,武直-10機體大量使用複合材料,開創中國直昇機發展史上的先河。 武直10複合材料旋翼槳葉技術攻關尾聲、正準備將樣品送去最終評審試驗時,載運槳葉的卡車發生車禍,導致載運的實驗用槳葉受到損傷;意外發生後,攻關課題組緊急邀請國內專家會商,迅速確定方案,修復了試驗用槳葉,這也讓技術攻關組累積了修復複合材料旋翼的寶貴經驗。試驗用旋翼首先裝在一架直昇機上試飛成功,締造中國第一種完全自主研製的直昇機旋翼飛行的紀錄。直10主旋翼槳轂發展並不順利,第一個組件(價值數百萬人民幣)在地面測試設施進行疲勞測試時,第一天測試就損壞(依照使用頻率,應能承受三個月的實驗測試);隨後受損槳轂進行物理化學分析,發現在上疲勞測試台之前,就已經出現輕微裂痕,然後追溯發現這個裂紋是加工時通過一個高溫融點而產生的,最後又抽絲剝繭地查出是加工過程中噴漸的火花造成槳轂這個裂痕。此後,研究單位收改了槳轂的加工程序,以避免問題再次發生。
武直10原型機測試中的畫面。 武直-10構型 武 直-10採用西方典型攻擊直昇機構型,使用一具五葉片主旋翼,旋翼葉片採用複合材料,槳轂應為為改良全鉸接式,旋轉方向是異於西方設計的順時針式,尾旋翼則為類似於非直角交叉的「剪刀式」四葉片式(與美國AH-64、UH-60類似,主要用意是降低噪音)。 武直-10的縱列式座艙設計與A-129類似, 前座為砲手,後座為駕駛席,兩艙各自獨立,使其遭敵火命中時,不容易同時波及兩個座艙;據推測,武直-10的座艙視野與A-129相當。武直-10機體與 兩側武器短翼之間以翼胴融合方式整合,可增加結構強度與升力 。在2012年珠海航展中,中國軍方公開宣稱武直-10具有防護裝甲,機體正面能承受12.7mm機槍子彈射擊。 依據照片,武直-10在研發階段曾歷經大幅度的設計修改。早期原型機照片的機體側面顯示簡單的平直造型;然而2007年10月公開的原型機地面照片,機體 側面則出現了楔型輪廓線,與美國RAH-66多少有點類似,應該是為了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 。武直-10最早期原型機的發動機噴嘴係向兩側排放,而2007年版原型機的發動機排氣口則改成朝上彎曲,使之能快速跟懸翼下洗流混合,同時避免讓廢氣直接朝 側面排放,降低敵方單兵紅外線肩射防空飛彈鎖定的機率,此外可能具備降低熱訊號的保護罩。座艙罩頂部後方、主旋翼整流肇之前,設有一個突出的割纜刀,萬一飛行時遇到電纜線,便能將之割斷,避免讓它捲住主旋翼轉軸。
武直-10的頭盔顯示/瞄準系統。 武直-10原型機機首光電儀的配置與美國AH-64類似,分為兩個各自獨立的旋轉塔,機鼻上方為飛行員使用的獨立熱影像夜視裝置 ,球狀的外型與前述南非蔡斯LEO-II有幾分類似;機鼻中央的旋轉塔體積較大,左右各有一組光電觀測窗,內有紅外線熱影像儀、雷射測距儀、電視攝影機等裝備,供砲手瞄準與射控之用 。武直-10的航電配置相當先進,座艙採用先進的玻璃化設計,大量使用液晶平面顯示器,並具備先進飛行、指管通情射控系統,具備整合式的圖形介面功能,導航系統包括GPS/GLONASS數位地圖;此外,也配備了能顯示感測/射控數據並連動機砲/飛彈 進行瞄準的雙眼式頭盔顯示/瞄準系統,與機砲、空對空飛彈等武器連線。 武直-10的機體表面還有多個突出的天線,應為電子截收預警裝置、大氣探測裝置與敵我識別器等,武器短翼尖端還裝有多管干擾絲/熱焰彈投射器,公開照片中便有武直-10投擲熱焰彈的照片。 武直-10機首旋轉機砲塔位於光電旋轉塔後方,係單管構型,口徑不明,有23mm或30mm等不同說法 。依照外型,這門機砲似乎採用外來鏈帶驅動,原理類似AH-64的鏈砲,砲座造型與法國的虎式攻擊直昇機有些類似,但細節仍有許多不同。 依照2011年底中國方面的資料,武直-10的機砲口徑為23mm。
中國公布的紅箭10反戰車飛彈照片,此圖為Mi-17武裝直昇機。 外掛武器方面,根據官方發佈的照片,武直-10的武器掛架上掛載了一種構型類似美國地獄火反戰車飛彈的四聯裝掛架,型號據說為紅箭-10(HJ-10)反 戰車飛彈,應為武直-10的配套發展項目,實際性能與導引方式不詳(可能為雷射導引),據說與美製AGM-114地獄火反戰車飛彈同級。在2008年11 月的珠海航空展中, 中國首度公開為武直-10配套發展的反戰車飛彈,型號為AKD-10,採用雷射導引,其雷射尋標器據說引用自中國由俄羅斯引進的雷射導引砲彈,最大射程約 5km。
四聯裝掛架構型的天燕-90直昇機空對空飛彈,另有雙聯裝掛架構型。 此外,武直-10原型機的照片也顯示其加掛了中國在2002年推出的天燕-90(TY-90)直昇機專用短程空對空飛彈,爭取低空的制空權;天燕-90擁 有一組四片的電力驅動前部控制舵與一組四片的固定式尾部安定翼,彈長1900mm,彈徑90mm,彈重20kg,射程介於500~6000m,射高 20~6000m,最大飛行速率2馬赫 ,能迎頭攻擊速率400m/s的目標或尾追攻擊速率320m/s的目標,採用冷銻化銦紅外線尋標器 並內建數位信號處理器(未來可能換裝紅外線/紫外線雙頻尋標器或紅外線影像尋標器),具有全向攻擊、分辨紅外線誘餌以及離軸發射能力,透過機員的頭盔瞄準 器鎖定目標,能 瞄準敵方直昇機發動機、旋翼和座艙等特定的脆弱部位, 重3.5kg的戰鬥部以雷射近發引信引爆,引信具有近發、接觸與自毀等功能,殺傷半徑為5m,單發命中率達80%以上。天燕-90已經率先裝備於直-9系 列 等中國陸軍武裝直昇機上。此外,武直-10也可配備與武直-9共通的武器,包括紅箭-8(HJ-8)線導反戰車飛彈、7聯裝或32聯裝火箭發射器等 (包括HF-7D型90mm火箭彈與HF-25型57mm火箭彈),具備反裝甲、密接火力支援、對付各式軟硬目標的能力。
此照片中,武直-10左側短翼(下)的四聯裝掛架上,搭載一枚天燕-90空對空飛彈。 總而言之,武直-10大約是種戰鬥重量5.5ton的中型攻擊直昇機,武器籌載量推測介於1600~2000kg,其噸位介於A-129(不足5噸)與虎式(6噸)之間, 低於美製AH-64D(超過10噸)與AH-1Z(8.4噸)等重量型直昇機;因此,武直-10的武器籌載量低於美製攻擊直昇機,而應與歐系攻擊直昇機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武直-10似乎從設計之初便更重視直昇機空戰能力,此一思想也比較偏向歐系,與專注於反裝甲、對地攻擊的美系直昇機明顯不同。 武直-10的發展不僅包括直昇機本身,還有配套的航電、觀測射控、武器系統與電子戰裝備,項目相當完善。 發動機困擾 依照各方資料,困擾武直-10的最嚴重因素顯然是發動機,因為美國經過六年調查後,中國方面違反最初商業合約、將若干P&W加拿大分公司的PT6C-67C發動機用於武直-10項目之後, 便將此型發動機列入對中國的外銷管制項目,對武直-10無異於當頭一棒。 其實,中國本身並不是沒有為近似的直生機發動機設計。 根據中國航空報以及中央電視台「軍工記憶」紀錄片等對外公開資料,中國早在1970年代就自行展開一些預研工作;1984年,中國唯一一所針對中/小型航空渦輪發動機與直昇機渦輪發動機的單位:株州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即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第608研究所,又稱中航發動機動力研究所)以及株州航空工業發展南方公司,在簡陋條件下自行開發用於四噸級武裝直昇機的渦輪軸發動機,內部型號為「40號」 ,為中航發動機動力研究所研製直昇機渦輪軸發動機奠定了基礎。當時中國經濟實力薄弱,並實行「軍隊向經濟發展讓位」政策,許多科研單位沒有工作,中航發動機動力研究所一度被列為「停緩建單位」;立項後,正式型號為渦軸九,是中國第一種自主研製 的中功率直昇機用渦輪軸發動機(某種說法認為,渦軸九是依照1989年天安門事件前從歐洲引進的MTR-390渦輪軸發動機作為基礎進行開發,後者是德/法合作虎式攻擊直昇機的動力系統) ,採用先進的FADEC雙迴路全數位控制技術,不設置備份的液壓機械控制系統,整體技術指標不低。 與預研階段相較,渦軸9立項時,功率提高了二成左右,功率約957KW(1283馬力),其性能指標是起飛耗油率0.311kg/kW.h,總壓縮比8.0,渦輪前溫度約凱式1355度,功率重量比(KW/kg)約7.0kW/daN;然而,這個功率指標比原本武直-10使用的PT6C-67C的1250KW低了不少。由於渦輪發動機向來是中國航天產業的弱項,渦軸九的開發過程冗長緩慢 ,斷斷續續;在立項之前的預研期間,此渦輪軸發動機面臨「三高問題」(渦輪前溫度高、滑油溫度高、進氣流量高),甚至被認為項目應該下馬;一場決定是否繼續自主發展渦輪軸發動機的會議上,決定此項目「三高問題」是可能解決的,使得項目得以繼續進行。在渦軸九研製期間,有一個用來製造發動機組件的精密模具(由99個零組件構成)花費兩年製作,但由於發動機設計修改,只使用四次就被停用;而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主管陶光孟立刻決定斥資20萬,引進當時最新問世的3D打印技術,用計算機控制蠟模堆疊,直接製造出新的模具,解決了傳統模具生產方式曠日廢時的問題。雖然後來預研階段的發動機「三高」問題獲得解決,但研製過程遇到的各種困難超乎預期,整體進度不可能趕上武直-10的定型;因此,研製先單位先引進國外成熟的渦輪軸發動機來完成直10的試飛工作,從加拿大惠普取得了功率比渦軸九型更大的PT6C-67C(1250KW),這就是前幾架武直-10原型機 的動力來源。只要發動機來源沒問題,武直-10的外銷版可望更早定型並打入市場;然而,這個如意算盤在美國管制PT6C-67C出口後只好打住。在2006年,渦軸九在例行檢驗時,發現用來固定渦輪葉片的一個榫齒出現裂縫,使得發動機的研製工作再次面臨危機;爾後株州中航發動機研究所努力克服難關,包括引進第二代單晶材料強化渦輪葉片組件強度,根本性解決了榫齒裂痕問題。爾後渦軸九獲得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在當時締造中國航空發動機產品獲得的最高獎項紀錄。 既然無法採用外來發動機,武直-10被迫回頭採用 中國自行開發的渦軸九,由株州航空發展南方工業公司生產;除了渦軸九型發動機本身的成熟度問題之外,武直-10在設計過程中為了滿足各種戰術需求,重量不斷增加,渦軸九發動機的立項指標已經無法讓直昇機達到性能需求,用功率較大的PT6C-67C發動機才能因應;換成功率指標較小的渦軸九型之後,整個直10機體也必 需要減輕重量,才能滿足整體戰術技術指標(減重同時要求火力、戰鬥性能不能減低),這導致武直-10被迫進行重大的細部設計變更,機身平台的所有部件都被分配了減重額度;例如,主電池放置在離發動機較近的部位,減少佈線的重量;原本座艙骨架是由36個複合材料管樑連接而成的整體,減重優化重新設計後改分成三大部件;機鼻的光電觀測瞄準儀也重新設計(此一項目減輕了幾十公斤)。武直-10的總設計師吳希明比喻,直10一個型號,為了減重,實際上設計了兩遍;依照事後相關工程師敘述,藉由這次重大減重修改,設計團隊也趁機改進了原始設計的一些缺憾。武直10的減重優化工作約花費了一年,減重後武器裝載量並未下降,載油量還有所增加。雖然部分消息表示渦軸九型在2009年通過了技術定型,然而 與武直-10配套的油路系統仍發生漏油等問題。依照2009年初的「中國航空報」報道 ,「昌飛某重點型號」(極可能是武直-10)通過減重優化等措施,調整後的設計方案通過評審,研製工作全面啟動; 這意味昌河飛機公司已經大幅調整了武直-10的設計,以配合渦軸九型發動機,然後重新進行工程設計發展。 依照後續消息,渦軸九後續持續改進提高功率,後續型號功率提高到1130KW(1515馬力)。 量產版武直-10 根據2006年的消息以及2007年10月漢和防務評論的報導,武直-10雖然已經展開飛行及各項測試,然而仍有不少技術問題有待解決,而且研發經費嚴重超支, 成本大幅上揚,可能使解放軍直昇機部隊負擔不起。 在2010年底,網路上又出現若干新拍攝的武直-10照片:與2007年公布的武直-10原型機相較,這些新照片中的武直-10使用暗色消光塗裝,明顯與原型機的亮面塗裝不同。更重要的是,這批新照片中的武直-10機尾都漆有 中國陸航編號,而且每張照片出現的號碼不盡相同(大致為連號)。這些新照片的出現意味大約在2010年 下旬,顯示武直-10正式進入撥交部隊使用(最起碼是初期小批量生產)的階段。
裝備於中國南方的武直-10機鼻特寫,其光電裝置旋轉塔的外型類似於中航集團開發的YY-2/3。
2012年3月底在網路上出現的武直-10正面照片,注意其發動機與機首感測器構型 ,仍與2007年原型機相同。這一批次的武直-10裝備於中國北方的部隊。
2012年12月底的武直-10與武直-19飛行圖。依照機鼻光電儀組和機尾鰭片,此圖中武直-10 應為部署於中國北方的構型。
屬於南京軍區的武直-10在2015年7月21日進行掠海飛行訓練課目的畫面,掛載了紅箭10 反坦克導彈與副油箱。 依 照這些新照片,實用化版本的武直-10機體與2007年版原型機大致相同,不過細部外觀仍有一些不難分辨的差異。首先, 量產版武直-10的發動機外罩比較趨近平面造型,而不是2007年原型機的圓弧狀,且噴嘴又改回朝兩側排氣,這似乎顯示量產版武直-10的發動機已經更 換。2007年版武直-10原型機使用惠普PT6C-67C發動機,發動機排氣口朝上,較不容易被敵方單兵紅外線防空飛彈鎖定;而換裝渦軸9以後,據說由 於發動機功率減少,量產型只好將排氣口改為側向來增加發動機運作效率,但也失去了隱藏熱信號的作用。 另外,依照2010到2012年底的照片,初期量產的武直-10又分為兩種不同的細部構型。在2010年底曝光的量產型武直-10除了發動機以外,還有一 些細節與2007年的原型機照片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使用不同的機鼻光電偵測系統,觀瞄/射控儀外罩為圓形,外觀與中航集團供直昇機或無人飛行載具 (UAV)使用的YY-2或YY-3類似 ,體積與重量都比較低,這是武直10量產型進行減重作業的一部份;而機鼻上部的駕駛員用業視系統的小型光電旋轉塔也有所變更,造型比較類似美國AH-64的PNVS飛行員夜視系統,體積也比過去原 型機的系統更小。此外,2007年版武直-10原型機機尾下方有一個接近三角形的垂直鰭片,而這一批次的量產型武直-10則將這個鰭片的尖端削平。依照後 續歸納,這一批次的生產版武直-10裝備於中國南方的解放軍直昇機單位。 爾後,又有另一種構型的生產版武直-10照片在2012年陸續曝光,雖然發動機也已經與原型機不同,但機鼻光電追蹤瞄準/駕駛員夜視系統以及機尾下方的三 角形垂直鰭片仍與2007年原型機類似。依照歸納,這一批次武直-10裝備於中國北方的解放軍直昇機單位,交付時間似乎比南方的直昇機單位更早。這顯示武 直-10在初期小批量生產階段,設計與裝備仍持續修改。 依照網路上的照片,量產型武直-10的武裝構型包括攜帶兩個四聯裝紅箭-10反戰車飛彈發射器以及兩個七聯裝火箭發射器,或者四個掛架各掛一枚天燕-90空對空飛彈。 在2012年11月中旬珠海航空展中,武直-10首度公開亮相並進行了飛行表演。 依照中國航天工業集團在2012年珠海航展發佈的新聞,武直-10被命名為「霹靂火」。 依照後續新聞,量產型武直-10在2010年下旬開始撥交部隊,隨後花費約三個月時間完成武直-10的各項飛操性能測試與飛行駕駛手冊編寫,2011年5月初進行首次實彈射擊,接著進行與步兵、裝甲、砲兵等其他單位的聯合作戰體系的整合以及相關訓練, 乃至與海軍協同打擊海上目標、與空軍共享空域戰場情資等。 隨後武直-10也部署到新疆軍區,締造武直-10在海拔5000公尺高原地區的飛行訓練、後勤保障以及實彈射擊等紀錄。服役數年後,中國陸軍航空直昇機部隊的武直10參與在中國吉林舉行的「航空飛鏢」國際軍事比賽,比賽項目中武直10與俄羅斯的Ka-52、Mi-28等攻擊直昇機進行較量,最終獲得勝利。 在2013年8月21日,廣州軍區的武直-10在海面上進行實彈演練,成功以天燕-90空對空飛彈擊落兩架模擬敵方直昇機的標靶,這是武直-10首次進行空對空飛彈實彈試射,並且完全命中目標。 依照2023年6月央視新聞視頻中的照片,一架在高原地區的武直10發動機排氣口換回了早期向上排放的構型; 這很可能是換裝渦軸9後續改進型發動機,增加的推力足以彌補發動機噴口朝上而造成的推力損失, 而朝上的排氣口能降低遭敵方地面紅外線導引肩射防空導彈鎖定的機率。
2018年11月珠海航展中首次亮相的外貿型武直10ME,此為發動機進氣口的沙塵過濾裝置。
在2018年11月上旬的珠海航展中,武直10ME外貿型攻擊直昇機首次亮相。相較於原版,武直10ME細部做了不少改進,最大的特徵是渦輪發動機進氣口加裝過濾器,且兩個發動機排氣口改為朝上(意味發動機推力增加),使得機體側面的紅外線熱信號減少,敵方地面上的紅外線熱影像儀或紅外線導引防空飛彈較難鎖定。 武直-10的外銷嘗試 在2015年1月,巴基斯坦與中國簽約,由中國提供三架武直-10給巴基斯坦;同年3月底,網路上就出現了WZ-10部署在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Rawalpindi)附近的卡西姆(Qasim)陸軍基地操作 的照片。巴基斯坦長年以來與盤據其西北部的武裝勢力交戰,在美國對巴國軍事出口限制重重的情況下,與巴基斯坦關係良好的中國,就成為武裝直昇機的另一來源。這三架武直-10可能是交給巴基斯坦進行操作測試,評估之後是否要 正式購買,取代巴基斯坦現役的老舊AH-1S/F。此外,巴基斯坦操作的武直-10也投入了對當地武裝份子的作戰行動,中國軍工單位也能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數據。 除了武直-10之外,同時期土耳其的T-129(義大利A-129授權土耳其生產的版本)以及俄羅斯Mi-35都是巴基斯坦攻擊直昇機的競爭者 ;俄羅斯駐巴基斯坦大使也在3月29日宣稱,巴基斯坦可能會向俄羅斯購買20架Mi-35。隨後,美國政府在2015年4月6日批准了巴基斯坦採購15架美製AH-1Z攻擊直昇機的請求,似乎是受到了中國欲輸出武裝直昇機到巴基斯坦的刺激。 然而,隨後巴基斯坦又再度展現對土耳其T-129的興趣,在2016年6月開始有T-129在巴基斯坦陸軍進行測試。外界推測中國武直-10因為無法與巴 基斯坦慣用的美製彈藥(包括機砲彈藥、火箭等)相容,需要從頭建立後勤維持與供應體系,對巴基斯坦陸軍將是一項沈重負擔,而土耳其T-129則完全與巴基 斯坦陸軍慣用的美製彈藥體系相容。此外,中國發展直昇機的歷史相對較晚,發動機性能不足導致武直-10的掛載能力受限,其起飛重量超過T-129的等級但 武器籌載量卻沒有顯著優勢;武裝方面,武直-10的23mm單管機砲是衍生自俄羅斯舊式的HC-23機砲(發展自俄式14.5mm機槍),性能與穿甲威力 無法與T-129上使用西方彈藥的20mm三管旋轉機砲相比,而中國提供的57mm與90mm機載火箭設計也過於老舊,性能與適用性不如T-129使用的 美製70mm九頭蛇(Hydra)與歐洲SNEB 68mm火箭;而T-129使用歐洲製造的觀測射控等電子設備,性能也優於中國製品。外界推測這些性能與裝備劣勢,使得武直-10沒有獲得巴基斯坦的青睞。在2017年,消息傳出巴基斯坦確定從美國採購12架AH-1Z,並即將與土耳其達成購買30架T-129的協議;在2018年5月24日,巴基斯坦完成與土耳其正式簽約,購買30架T-129。
武直-19斥候直昇機
從後方看武直-19,攝於2012年珠海航展。 據說早在1990年代發展武直-10攻擊直昇機時,哈爾濱飛機公司就曾提議以該公司獲得法國授權生產的直-9(海豚式)直昇機為基礎改為縱列座艙的攻擊直 昇機,不過中國方面仍然以武直-10作為主要發展項目;爾後哈爾濱還是依照這種概念繼續開發,成果就是直-19攻擊直昇機,據說 在2010年7月首度試飛。在2011年初,武直-19的照片首度在網路上曝光。在2012年11月中旬珠海航空展中,武直-19與武直-10一同公開亮 相並進行了飛行表演。 依照中國航天工業集團在2012年珠海航展發佈的新聞,武直-19被命名為「黑旋風」。 武直-19明顯由直-9輕型直昇機(法國AS-365海豚式授權中國生產的版本)的機體架構發展而來 ,使用相同的懸翼系統(含四葉片複合材料主懸翼以及11葉片涵道尾風扇)、渦軸-8發動機(海豚式的Arrie L1C授權中國生產的版本)以及尾部安定面,改用類似攻擊直昇機的雙座座列駕駛艙,取消機內的通用搭載艙,機首下方加裝與量產版武直-10(南方型)同型 的 球型光電旋轉塔,機體兩側 各配備一個武器短翼,每個短翼有兩個武器掛架,可掛載四聯裝天燕-90空對空飛彈發射器,此外還能搭載對地攻擊的火箭、反戰車飛彈、機砲匣艙等武器,不過 並沒有機首 內建式機砲。而根據後續出現的新照片,武直-19也能在主旋翼頂裝置豪米波雷達。
(上與下)2012年11月下旬出現在網路上的新照片,武直-19旋翼頂裝置了一個豪米波雷達。
武直-19的構型與日本OH-1斥候直昇機類似,同樣是縱列式駕駛艙、四片主旋翼與涵道尾風扇、機體兩側配備武器短翼但無內建機砲,但武直-19的光電觀 測裝置裝在機首下方,觀測下方目標比較清楚,但低空定點觀測時無法利用隱蔽物來遮蔽大部分機身;而OH-1的頂部觀測裝置在有障礙物掩蔽的場合時,只需暴 露機頂和旋翼,但觀測下方目標難免被機體遮擋,而且觀瞄裝置離發動機與旋翼較近,工程上更需要克服震動問題。此外,OH-1原始設計只能掛載91式紅外線 導引空對空飛彈,僅能自衛,而武直-19則可攜帶包括火箭、天燕90空對空飛彈、反戰車飛彈、機砲匣艙等各式對空、對地武器,用途比較廣泛。現階段不清楚 武直-19的發動機功率,而原本直-9的渦軸-8A發動機的單機起飛功率710軸馬)525KW),最大緊急輸出功率734軸馬力,比起OH-1的TS1-M-10發動機低了一截。 中國發展輕型的武直-19,可能功用類似於美國OH-58D武裝斥候直昇機,作為戰場觀測、標定以及有限度的火力支援。此外,由於武直-10價格昂貴,因此相對簡單便宜的武直-19應該能部署較多數量,與武直-10形成高/低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