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攻擊直昇機系列

 

德法合作的虎式攻擊直昇機具有極佳的使用彈性。圖為反戰車型,機首沒有機砲,旋翼頂端有一具MMS。

虎式的四號原型機,屬於空戰與火力支援型 (HAP),具有高精確度的機砲,

不配備反戰車飛彈,目前只有法國陸軍採用。

法國陸軍的虎式HAP。

澳洲採購的虎式ARH,堪稱虎式HAP的功能擴充型,強化了反戰車能力。

另一個角度看澳洲虎式ARH。

(上與下)一架剛出廠、西班牙陸軍訂購的虎式HAD攻擊直昇機,機體尚未施予西班牙陸軍的塗裝。

──by  Captian Picard

 

機型 虎式(Tiger)
類別 攻擊直昇機
製造國/廠 德國/法國:歐洲航太防衛集團(EADS)
使用國 法國、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
機身長

(不含主旋翼與機砲)(m)

14.08
全長

(含主旋翼)(m)

15.8
主旋翼直徑(m) 13
機高(m) HAC/UHT型:5.2

HAP型:3.83

任務重量(kg) 5400
最大起飛重量(kg) 6000
最大巡航速率(km/hr) 230
最大平飛速率(km/hr) HAC/UHT型:298.2

HAP型:322

一般爬升率(m/min) HAC/UHT型:312

HAP型:384

最大爬升率(m/min) HAC/UHT型:642

HAP型:690

無地面效應高度(m) HAC/UHT型:3200

HAP型:3500

續航力(km) 800
滯空時間 一般:2小時50分鐘

最多:3小時25分鐘

發動機/最大持續輸出功率/最大輸出功率(軸馬力)

MTR-390渦輪發動機*2/1171*2/1285*2

乘員 2
感測系統

HAC/UHT:Osiris桅頂瞄準儀(MMS)*1(整合有一具紅外線CCD、一具雷射目標指示/測距儀),機鼻前視紅外線儀(FLIR)*1

HAP:Strix頂置瞄準儀(RMS)*1(整合有一具紅外線偵測儀、一具雷射目標指示/測距儀、一具電視CCD、一具傳統光學瞄準儀)

武裝

固定:HAP/HAD/ARH:機首GIAT AM-30781 30mm單管機砲X 1

外載:兩個武器掛載短翼:每個短翼下方有兩個掛載點。

HAC/UHT可加掛四聯裝HOT 3或TRIGAT反戰車飛彈、刺針(Stinger)或西北風(Mistral)空對空飛彈,武器籌載量為1650kg。

HAP可加掛刺針或西北風空對空飛彈、22聯裝SNEB 68mm火箭發射器,武器籌載量為1800kg。

ARH、HAD整合HAP/UHT之武裝選擇,ARH使用地獄火II型反戰車飛彈 ,HAD使用Spike-ER反戰車飛彈。

 


 

起源

冷戰期間,為了對抗華約組織數量驚人的裝甲部隊 ,西方國家都使用直昇機作為反裝甲的武器。其中,美國最早推出AH-1系列專業攻擊直昇機,而歐洲國家一開始則以通用直昇機加裝反戰車飛彈系統來滿足此一需求,例如英國以大山貓(Lynx)通用直昇機搭配TOW反戰車飛彈,法國以瞪羚式輕型直昇機搭配HOT飛彈,德國則以BO-105結合HOT反戰車飛彈成為PAH-1。

早在1975年,西德與法國的國防部長便交換了合作開發新一代專業攻擊直昇機的信件,正式探討此一構想。而在同一年,西德MBB公司與義大利奧古斯塔(Agusta)也展開一項名為A-MBB-115的輕型武裝直昇機研發計畫;然而由於兩國的作戰需求迥異,加上兩家公司在工作分配上無法達成共識,合作計畫遂迅速告吹。由於不同國家的實際需求有相當的差異,這類武器合作研發案往往是意見紛歧,頻頻延誤;當時西德、法國甚至其他歐洲國家的武器系統合作研發計畫多半都不能順利進行,中途夭折或拆夥的不在少數。法國與西德雖然在1975年就開始討論共同研發攻擊直昇機(西德將此構想稱為PAH-2),但至到1983年才形成初步共識,決定以一具共同的機身搭配三種不同的武器和任務裝備來滿足不同的需求。 最初這種新攻擊直昇機被預定在1992年服役,不過到了1987年,此案卻由於成本高漲而暫停重整,將計畫簡化為兩個部分──反裝甲型以及支援/空對空作戰型。在1989年11月,法國與西德政府正式與承包商──法國馬特拉航太(Aerospatiale Matra)與西德戴姆勒航太(Daimler Aerospace,DASH)正式簽署研發新一代攻擊直昇機的合約,並正式命名為虎式(Tiger)攻擊直昇機。為了支持這個計畫,西德陸軍甚至終止了採購美國AH-64A的構想,當時西德陸軍已經有150名人員赴美接受了AH-64A的駕駛與維護訓練。

虎式直昇機的第一架原型機於1991年4月首度試飛,並在該年於巴黎航空展亮相。1992年, 航太馬特拉與DASH合資成立歐洲直昇機公司(Eurocopter),馬特拉與DASH的持股比例分別是70%與30%,目前是全歐最大的質生機製造商 。進入1990年代以後,蘇聯瓦解使得昔日紅軍裝甲威脅蕩然無存,這使得所費不貲的虎式攻擊直昇機研發案的迫切性急遽降低。1990年代歐洲國防經費普遍大幅縮水 ,虎式自然也不能倖免,不僅德法雙方採購數量一刪再刪、服役時程不斷延後(當時已經順延到2001年),更數度瀕臨取消 ;由於研發進度的推遲,導致虎式錯過了1990年代數個國家的攻擊直昇機競標案(幾乎由AH-64D壟斷),使得德國與法國喪失許多拉攏他國加入合作、分攤研發生產成本的契機,不過虎式最後總算能付諸量產。2000年7月,馬特拉、DASH以及西班牙CASA合組為歐洲航太防衛公司(European Aeronautics Defence and Space,EADS),而歐洲直昇機公司便成為EADS的一個子公司了。在整個虎式的研發、生產過程中,馬特拉與DASH平均地分攤成本以及承造量。 在2014年1月2日,由於歐洲直昇機公司的母公司──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太(EADS)被併入空中巴士集團, 歐洲直昇機公司遂改名為空中巴士直升機公司(Airbus Helicopter)

研發與生產

歐洲直昇機公司從1990年代起先後建造了6架原型機,其中一號原型機(PT-1)負責氣動與飛行實驗, 機號F-ZWWW,於1991年4月27日首飛。PT-1大致上採用HAP的構型,不過外觀與日後的量產型有相當差異,看起來像是於一架去除MMS的虎式UHT。往後PT-1陸續加裝機砲、桅頂瞄準具與武器等裝備的實體模型,進行氣動力測試,不過其機砲位置在機身下方,量產型HAP則改在機鼻下方以獲得較大的垂直方向射界;當PT-1完成502小時的飛行測試後,從1999年開始便改做為地面測試機,用於機體疲勞測試。二號原型機(PT-2)為首架HAP原型機 ,機號F-ZWWY,配備主要的航空電子裝備,負責的工作是針對HAP型進行相關研究與修改。PT-2於1993年4月22日首飛 ,在1996年11月完成了對HAP型的裝備修改,至1997年1月1日止共累積353小時的飛行時數。三號原型機(PT-3)為首架UHT原型機 ,機號9823,於1993年11月19日首飛,至1997年1月1日共累積320小時的飛行時數。四號原型機(PT-4)的機號為F-ZWWU,是第一架配備完整航電與武裝的HAP型 ,也是第一架真正配備武器的虎式原型機,於1994年12月15日首飛 ,在1995年4月完成總共15次的機砲地面射擊測試,從1995年9月21日起對機載武器系統進行全面測試;至1995年11月底,PT-4完成了空中機砲射擊、火箭以及西北風空對空飛彈的射擊驗證等科目;至1997年1月1日,PT-4共累積了214小時的飛行時數,總共發射了50枚火箭、8枚西北風空對空飛彈以及3000發機砲砲彈。五號原型機(PT-5)的機號為9825,是首架配備完整航電與武裝的UHT型 ,主要用於HOT-2等反戰車飛彈、刺針空對空飛彈以及12.7mm機槍莢艙的射擊測試,於1996年2月21日首飛 ,至1997年1月1日共飛行了68小時。而六號原型機(PT-6)則是首架配備完整航電與武裝的HAC型。

在測試中,虎式直昇機展現驚人的火力投射精確度,超過原先預期的三倍;虎式HAP以機首機砲攻擊1000m外地面上朝任何方向、任何速度的目標,都能在5發砲彈之內達成100%的命中率。此外,法國也 曾測試評估由虎式為空軍幻象-2000D、飆風戰鬥機以雷射導引精靈武器攻擊目標的嶄新陸空聯合作戰模式。 

虎式直昇機的初期量產合約在1999年6月簽訂,生產160架,德法兩國各分得80架。原本德國預計採購212架虎式UHT,法國則為115架虎式HAC與100架虎式HAP, 而實際訂購的數量比原訂大幅縮水。 由於經費短缺,德國在2003年2月24日購買將虎式UHT的訂單由110架減為80架。法國一開始打算採購70架HAP與10架HAC,不過 在2005年12月決定將其中30架HAP與10架HAC換成40架為西班牙開發的HAD(詳見下文)。

德國陸軍最初預計在2002年12月開始接收量產型虎式直昇機,法國陸軍則為2003年6月;不過由於量產作業的延誤,使得虎式的量產作業從2002年3月才得以展開,導致驗證與部署時程都被迫延後。在2003年,第一架量產型虎式直昇機交付德國陸軍;到2004年10月,首批10架量產型虎式將正式配備於法國和德國陸軍,整個量產計畫預計在2025年完成。

在2007年6月,在歐洲直昇機公司與法國武器裝備代表處(DGA)的監督下,一架法國的虎式直昇機分別在法國閃電級船塢登陸艦Siroco 號(L-9012)以及拉法葉級巡防艦Guepratte號(F-714)進行了起降操作測試。在為期13天的測試中,虎式歷經了惡劣氣候與海象的考驗(浪高6m、風速100km.hr、甲板傾斜達12度),成功在兩艦上完成了300次甲板降落以及80次後勤作業,初步驗證了虎式直昇機的艦載操作潛力。未來虎式便能部署在兩棲直昇機突擊艦之類的艦艇上,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基本設計

如同前述,虎式攻擊直昇機分為兩種型號,然而德國與法國卻各自在本身的虎式反裝甲型上採用不同配備,因此德法所製造的虎式便分為三種型號。最初西德 的型號是PAH-2,在1993年又增加了UHU近接支援型,但最後由於預算因素而簡化為兼負反裝甲與火力支援工作的UHT。在法國方面,則有HAC反裝甲型以及HAP火力支援/空戰型這兩種 型號。德國的UHT與法國的HAC除了武器、通訊與導航系統之外,其餘幾乎完全相同。雖然虎式直昇機有上述三種不同的衍生型,但是每種的機體結構、動力大致上都是相同的。在1996年初,歐洲直昇機公司又決定將虎式的基本構型分為兩種:使用桅頂瞄準儀(MMS)的HCP型,以及使用頂置瞄準儀(RMS)的U-TIGER,其中反裝甲的HAC與UHT屬於HCP型,而HAP火力支援/空戰型則屬於U-TIGER。

虎式直昇機的構型包括四葉片主/尾旋翼、類似義大利A-129攻擊直昇機的縱列式階梯狀雙人座艙、後三點固定式起落架等。階梯狀的座艙可提供後座較佳的前方視野,其中駕駛席位於前座,武器控制員則位於後座。虎式在設計之處便著重三項基本要素:強化匿蹤能力以及戰場存活率、提高武器與射控系統效能以減低人員負荷、優良的整體後勤系統以降低生命週期成本。為了減輕重量、增加強度並減少雷達截面積(RCS),虎式直昇機有80%的機體由複合材料製作,其中複合材料的骨架以及蒙皮由Kevlar製造,機身並大量使用Nomex蜂巢結構以減輕重量,抵抗戰損以及鹽分環境的能力也比金屬機體強。

虎式的設計非常重視降低被偵測到的機率,機身使用紅外線訊號抑制塗料,雷達截面積與紅外線訊號都盡可能降低最低,整架直昇機的正面截面積非常小。據說虎式直昇機的正面RCS低到讓民用商業航管雷達無法發現,而且號稱為RAH-66服役前RCS最低的攻擊直昇機。虎式的機體結構極強,並很重視生存性,人員座艙與發動機艙等重點部位的裝甲經過強化,可承受23mm砲彈的命中,主旋翼與尾旋翼則分別能承受12.7mm以及7.62mm機槍子彈的攻擊;此外,起落架的強度與吸震能力良好,即便機身以6.5m/s的高速著地頂多也只有輕微損壞,以10m/s的速率墜落也能保證人員生命安全。

動力方面,虎式採用兩具MTU、Turbomeca與Rolls-Royce合作發展的MTR-390渦輪發動機,每具持續最大出力為1171馬力,最大出力達1285匹馬力;而齒輪箱也比照美軍直昇機的標準,即便潤滑油完全漏光還是能持續運作30分鐘,讓飛行員有充足的時間駕機降落於安全地帶;此外,虎式直昇機採用自封油箱,並有惰性氣體產生器將惰性氣體灌入油箱中以減低受損時起火爆炸的危險。為了增加存活率,確保受損時不至於於喪失所有機能,虎式所有重要迴路、導航、飛控、通訊與動力系統均採用分離式雙重獨立備份設計;此外,虎式直昇機還有在核爆、核生化(NBC)污染以及電磁脈衝(EMP)環境下作業的能力。為了降低紅外線訊號,虎式的發動機排氣口設有冷卻裝置,此外排氣口朝向上方,降低被地面單兵肩射紅外線導引防空飛彈鎖定的機率。

虎式直昇機採用無鉸式四葉片旋翼系統,其旋翼葉片直接固定在槳轂。相較於傳統全鉸式(全關節式)旋翼透過擺動鉸與揮舞鉸來吸收旋翼葉片運作時產生的擺振(前後運動)與揮舞(上下擺動),無鉸接旋翼則是透過旋翼根部或槳轂支臂的彎曲形變來吸收擺振與揮舞限向。相較於傳統全鉸式旋翼,無鉸式旋翼的結構大幅簡化,操控時的機械遲滯降低,靈敏度因而增加不少;不過槳轂與葉片在彎曲動作中將承受很大的負荷,因此必須由高韌性、疲勞強度高的複合材料或鈦合金製造,所以無鉸接旋翼技術在1970年代以後才邁入實用化。一般的無鉸接旋翼仍保留傳統的軸向變距鉸來牽動旋翼葉片進行變距操作,而虎式的無鉸接旋翼系統則用一種新開發的彈性軸承來取代軸向鉸,不僅操控反應更加敏捷,維修工作也更為簡便。虎式的旋翼葉片由複合材料製造,其形狀經過減噪設計,飛行時的噪音比民航機噪音的ICAO標準還低5~6分貝。

虎式最突出的地方之一,便是配備最先進的線傳飛控系統,使其擁有攻擊直昇機中最佳的操控品質與機動力,經常在航展中大顯身手,飛行性能遠勝過於美國AH-1、AH-64攻擊直昇機。虎式也擁有極高的可靠度,預計每1000飛行小時的問題數(defects)小於250,任務失敗數(Mission failure)小於28,平均大修間隔(MTBF)大於400小時,平均維修時間低於50分鐘, 在正常運作下每飛行小時所需維修時數低於四小時,並以機隊97%的堪用率為目標,以上絕非AH-64敢想像。值得一提的是,虎式直昇機的續航力較現役攻擊直昇機都高出一截。

航電方面,歐洲直昇機在2002年4月3日正式確定由EADS旗下的Dinel公司作為第一批160架虎式的航電設備供應商,包括Eurogrid數位地圖系統(2003年起交付)等。虎式擁有先進的操作介面,駕駛席與武器控制席的操控台雖有所不同,不過都擁有兩具由Thales Avionique與VDO Luftfahrtgerate Werk GmbH發展的彩色多功能平面顯示器,可顯示紅外線、電視攝影機等偵測裝備的畫面或者Dornier/VDO Eurogrid電子地圖系統的影像 。Eurogrid數位地圖能選擇不同的顯示比例以及彩色地貌圖,與資料傳輸系統和機上感測系統整合後,數位地圖能一併顯示標示地貌資訊以及其他友軍、敵軍單位位置,讓機員充分掌握戰場的環境與動態。法國虎式的兩名機員都配備Topowl雙眼式頭盔顯示瞄準系統(Helmet-Mounted Sight,HMS),飛行控制席還有一具抬頭顯示器(Head Up Display,HUD),上述兩項裝備都由Sextant Avionique開發;Topowl頭盔顯示/瞄準器的構型與美國AH-1Z的頭盔顯示瞄準系統類似 ,可將經過整合的飛航資訊投射在面罩上,以減輕人員的工作負擔;當然,Topowl頭盔瞄準器還可帶動瞄準儀與武器系統。而德國版虎式則配備馬可尼(GEC-Marconi)的整合式日夜頭盔顯示/瞄準系統(Integrated Day and Night Helmets),功能與法國虎式的裝備類似。虎式的兩個操作席都配備相同的顯控單元(Control and Display Unit,CDU),內含插入資料單元(DID),負責控制導航、通訊控制並監看系統狀態,而每次飛行的任務計畫以及目標區地形圖像等都儲存於抽取式儲存單元內。

電子戰方面,虎式配備EADS研發的電子戰套件(Electronic Warfare Suite,EWS),以Thales的中央處理器為核心,整合有雷達警告器、雷射警告器、飛彈發射警告器以及來襲飛彈測量系統等,而EWS亦被德法合作的NH-90中型多用途直昇機採用。虎式擁有先進的導航系統,整合有Thales Avionique研發的先進三軸雷射陀螺儀、BAE加拿大分部(BAE Systems Canada)的CMA-2012都卜勒導航雷達、GPS全球定位系統、雷達高度計、低速空速偵測組件、兩具磁力計以及兩具飛行資料電腦等。此外,虎式還擁有具備保密能力的數位資料傳輸系統。虎式的前後座都使用手不離桿總距桿及週期變距操縱桿(Hands on Collective And Stick,HOCAS),將許多常用開關整合於操縱桿上,機員使用這些機能時不需要將手離開操縱桿,大幅減輕了操作負荷

2005年12月,德國政府與EADS公司簽署價值10000萬歐元的,為德國的虎式UHT研發作戰支援系統(OSS),這是一種整合了戰場管理以及後勤維修支援的系統;OSS透過機上的數位資料鏈、語音無線電與德國軍方新一代的戰場管理與網路系統連結,能隨時自動向上級單位回傳各虎式直昇機的最新動態,指揮單位遂能根據戰場情況對虎式直昇機提供各種支援,甚至連基地內的維修人員也能根據回傳的機況而有所準備。此外,OSSH還能與其他訊息來源進行連接,包括電子地圖、氣象等,為飛行員提供進一步的有價值資訊。OSS將使飛行員和維修人員擁有極大的任務彈性,並確保人員與直昇機機的安全性。

虎式的反裝甲構型與支援/空戰型在武裝、偵測裝備上都有所不同,以下便分別簡介:

虎式HAC/UHT反裝甲型

觀測方面,無論是法國的HAC或德國的UHT,都配備一具SMIF的地獄之神式(Osiris)桅頂觀測儀(Mast Mounted Sight,MMS),整合有紅外線電荷耦合元件(Infrared Charge Coupled Device,IRCCD)以及雷射測距儀(不具標定功能),此外機鼻還有一具視角30X40度的前視紅外線偵測儀(Forward Looking Infra-Red,FLIR),具有相當優秀的全天候觀測能力。虎式是第一種採用MMS的攻擊直昇機,之前大概只有美國OH-58D以及衍生自BO-105、MD-500的斥候直昇機才有這類裝備。MMS的好處是能獲得最佳的掩蔽效益,僅需露出MMS即可,機身與旋翼都可隱藏在障礙物後,此外機體無需轉動就能進行360度全方位觀測,在運用上甚為便利;不過要將觀測儀放在高速旋轉的旋翼頂端,如何抵銷旋翼旋轉、抑制震動並不簡單,複雜度提高而造成維修困擾,此外也會增加飛行時的空氣阻力,降低飛行性能與籌載量。虎式HAC/UHT的觀測/射控系統能全自動進行目標搜索,或者由人員以搖桿控制觀測裝置來搜索。
 

虎式直昇機的武裝,內側為ATA四聯裝反戰車飛彈發射器,外側為雙聯裝刺針空對空飛彈。

由於虎式HAC/UHT專門用於對付敵方戰甲車,所以並未配備固定式機砲,機身兩側則有一對武器掛載短翼,各有兩個掛點,武器籌載量為1650kg,反裝甲武裝除了HOT-3、TOW-2等線導反戰車飛彈,最新的裝備是 由歐洲飛彈公司(Euromissile)開發的第三代長程反戰車飛彈(Third Generation AntiTank, Long Range,TRIGAT-LR),德國稱之為PARS 3 LR,法國則稱之為AC 3G。虎式的反戰車飛彈裝填於EADS/LFK公司生產的ATA四聯裝發射器內,此種發射器能與法國採用的HOT以及德國的TRIGAT-LR反戰車飛彈相容。虎式HAC/UHT一次只能控制一種反戰車飛彈,而且只有武器控制席才能操作;此外,虎式HAC/UHT還可選用22聯裝SNEB 68mm火箭發射器或12.7mm、20mm等機槍/機砲夾艙,以攻擊敵方輕裝甲部隊或其他軟性目標。

TRIGAT-LR是一種射後不理 、具備同時多目標攻擊能力的反戰車飛彈,發射後就以本身的紅外線熱影像尋標器鎖定並飛向目標,可選擇直接命中或終端俯衝攻頂模式,一般射程500~5500m,將來預計提升為7000~8000m, 可在八秒之內連續發射四枚。TRIGAT-LR的彈重49km,戰鬥部重4.5kg,採用縱列式錐形裝藥穿甲彈頭,除攻擊戰車外也能利用破片來殺傷敵方軟性目標。TRIGAT飛彈的研發過程十分坎坷,在1980年代末期就開始研發 ,1988年就完成首度試射,並在2001年完成研發,在2002年12月初於法國進行初期的操作測試,精確命中了2300m外的目標;但英國在1991年9月因為單價過高而率先退出,法國在2004年也退出,只剩下德國獨撐大局 (因此名稱改為PARS 3 LR) 。隨後由於諸多問題,德國遂將PARS 3 LR將發展計畫暫時擱置,進行了為期三年的降低風險研究,直到2006年6月30日才正式訂購680枚PARS 3 LR,總價格為3億8000萬歐元,原訂以每年75枚、最後一年80枚的速率交付德國陸軍,在2014年交貨完畢 ,然而實際上整個交付作業直到2010年才展開。相較於美國長弓地獄火(AGM-114L)豪米波雷達導引反戰車飛彈,TRIGAT-LR在多目標同時接戰數量以及射程等性能上都遜色一籌,不過其被動紅外線尋標器完全不釋放主動訊號,能達到完全的電磁隱密。 在2011年5月,德國陸軍的虎式UHT首度完成實彈測試,總共進行三次射擊,其中前兩次射擊是在一分鐘之內完成,三次射擊均成功命中目標:在第一次射擊時,虎式UHT以10m的飛行高度掠過樹梢,並以PARS 3 LR命中7km以外的靜止目標;隨後,另一個以40km/hr速率移動的目標出現,為了發動攻擊,這架虎式掉頭180度並爬升到100m的高度,接著發射PARS 3 LR將之摧毀(距離為700m)。第三次射擊在次日舉行,在這次射擊中,虎式UHT以180km/hr的高速向前飛行,同時發射一枚PARS 3 LR,成功命中7000m以外的靜止目標,且飛彈命中了目標的最佳位置。

TRIGAT-LR本來還有車載版本,不過後來遭到取消;至於單兵攜帶的版本則為TRIGAT-MR,彈重為17kg,採用雷射乘波導引,有效射程介於200~2400m,能在射出後12秒內飛行2000m,操作熟練的小組能在一分鐘內連續發射三枚TRIGAT-MR攻擊2400m外的裝甲目標,試射時其戰鬥部貫穿了1193mm厚的滾軋均質鋼甲;然而,由於採用雷射導引的TRIGAT-MR不具備射後不理能力,在外銷市場上多次敗給美國標槍單兵反戰車飛彈系統。

至於法國則對以色列Rafael的增程型長釘(Spike-ER)反戰車飛彈有興趣,而西班牙已經為該國購買的虎式HAD選擇了Spike飛彈(法國的虎式機隊中,有40架換成了相同的虎式HAD);在2006年至,法國還派員至以色列觀摩Spike飛彈。Spike是一種反戰車飛彈系列,採用紅外線熱影像尋標器,飛彈射出後仍以一條光纖連結發射單位,操作人員能透過光纖接收飛彈尋標器的影像,然後控制飛彈直奔目標,如此可有效選擇目標並避免被干擾迷惑,必要時也能切換成射後不理模式讓飛彈在紅外線導引之下自行飛向目標。Spike系列中,中程的Spike-MR射程約2500m,長程的Spike-LR射程達4000m,而增程的Spike-ER射程遠達8000m。至於HOT 3則是現役的武器系統,屬於傳統的第二代線導反戰車飛彈,堪稱美製TOW飛彈的歐洲版,最大射程4000m。在2003年8月,虎式直昇機成功地以ATA飛彈發射器試射了HOT反戰車飛彈,包括在停懸、傾斜以及衝刺-減速飛行的狀態下發射,命中率超過90%,且在煙霧彈、火光與閃光彈等反制手段的干擾下仍能有效控制飛彈飛向目標,意味虎式與HOT飛彈系統的整合正式完成。 在決定是否購買新反戰車飛彈前,法國的虎式仍配備HOT 3反戰車飛彈。

此外,虎式HAC/UHT還配備雙聯裝的法製西北風(Mistral)或美國授權EADS生產的刺針(Stinger)等衍生自單兵肩射防空飛彈的空對空飛彈以供自衛,這兩種飛彈都採用紅外線導引 ,空對空飛彈的操控介面位於駕駛席;其中,德國的UHT型使用刺針飛彈,彈頭重1kg,射程5km,法國HAC型則使用西北風飛彈,彈頭重3kg,射程達6km。虎式的籌載性能不如美國AH-64或AH-1Z等重型攻擊直昇機,只有內側掛架能掛載四聯裝反戰車飛彈發射器以及火箭發射器(故虎式HAC/UHT的反戰車飛彈最大攜帶量為八枚),外側掛架則用來加掛重量較輕的刺針/西北風空對空飛彈發射器。

在後冷戰時代,西方國家與高強度裝甲部隊正面對抗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反倒是住民地作戰增加後,對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或者對小規模特定目標(例如人)進行低附帶破壞的高精確度火力支援/狙擊等需求大幅增加;在此情況下,虎式HAC/UHT欠缺機首機砲的設計就變得不合乎時代潮流。因此,澳洲、西班牙選擇購買虎式直昇機時,都以擁有機砲的法國虎式HAP作為基礎架構,再增加反戰車飛彈系統。

虎式HAP支援/空戰型

虎式HAP的任務包括提供地面部隊密接火力支援(尤其是對付軟性目標),以及摧毀敵方的直昇機以奪取低空制空權,是西方第一種將空戰考量納入原始設計的攻擊直昇機(事實上,法國陸軍對直昇機的運用觀念一向獨步歐洲,包括率先推出直昇機空射反戰車飛彈,並且擁有全歐洲唯一的直昇機師,同時以瞪羚輕型通用直昇機發展反戰車型以及空戰型,後者成為全球第一種以空戰為任務的直昇機;而虎式HAP則是全球第一種為空戰而設計的專業攻擊直昇機)。為了增加速度、靈活度,虎式HAP並不採用反戰車型阻力較大的MMS,而使用一具SMIF的Strix頂置瞄準儀(Roof Mounted Sight,RMS),位於發動機整流罩前方。Strix擁有穩定基座,整合了紅外線偵測器、電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Television Camera,CCD TV)、雷射測距儀(不具標定功能)以及傳統光學瞄準儀。

武裝方面,虎式HAP的機首下方配備一門GIAT的AM-30781 30mm機砲,射速720發/分;為了配合機砲的安裝,HAP機鼻下方砲位處有著內削的外型,可減少機首的截面積,降低空氣阻力。虎式HAP的機砲系統是全球第一種專為直昇機空戰設計的機砲系統 ;雖然機砲很早就被安裝在攻擊直昇機上了,但其射擊精確度在以往並不足以用於射擊以高速移動的空中目標,因為旋翼震動使得直昇機並非良好的穩定發射平台,如果駕駛以手動瞄準射擊,精確度之差自不在話下,即便是能以感測器控制機砲瞄準也無法克服震動問題;其次由於直昇機重量輕,20mm口徑以上機砲的後座力與震動就足以破壞機身穩定性,專業攻擊直昇機將機砲轉離機身軸線射擊時更難免會使機首方向偏離,而較輕型的普通武裝直昇機更可能會因機砲震動導致結構受損,因此只能將機砲裝在固定掛架上,還得降低射速以及發射藥量,限制了射角與威力。不過拜科技進步之賜,法國人便將現代化戰甲車精密砲身伺服/穩定的概念運用於直昇機上,為虎式HAP研發全球第一種專為空戰設計的直昇機機砲射控系統。

虎式HAP的砲座透過射控電腦與機上光電偵搜儀、機員頭盔瞄準系統結合,當飛行員鎖定目標後,射控電腦便會透過感測器隨時獲得目標的即時精確位置,每20微秒便進行一次彈道計算,自動抵銷直昇機震動以及與目標間高角速率相對運動造成的誤差,然後立刻驅動砲塔的電動伺服裝置將砲口對準目標,誤差低於一米位。精確度大幅增加後,不僅使機砲真正成為有效的空戰武器,對於射擊地面目標(尤其是步兵)時也頗有幫助。除了射控之外,虎式HAP的砲座也有比較精良的減震裝置,能減低機砲的震動。歐洲直昇機公司宣稱虎式HAP在射擊1000m外Mi-24大小的空中飛行目標時,系統整體誤差不超過1米位,在空戰中發射3發砲彈就有70%的命中率,發射6發時有90%的命中率,連射15發時就可達到99%的最高極限;而現役其他攻擊直昇機的機砲瞄準誤差都在3至5米位,以感測器控制射擊1000m外Mi-24大小空中目標時系統整體瞄準誤差最低也有8.5米位,如欲達到70%的命中率則需發射100發砲彈,而以手動控制射擊時整體瞄準誤差更高達15米位,即使發射100發砲彈也只有30%的命中率。除了有利於空戰之外,在阿富汗戰場之類的住民地作戰中,對遠方特定目標進行狙擊、又不希望造成太多附帶破壞與無辜傷亡時,虎式HAP機砲的高精確度也能展現十足的價值。

德國毛瑟廠之前曾為虎式發展RMK-30 30mm機砲,於1997年初推出,具有特殊的減震、減後座力設計 ,專門針對直昇機、輕型車輛等對於後座力與震動容忍度較低的平台,讓這些平台也能擁有越級的火力。RMK-30是種外動力轉膛式機砲,擁有獨立的電動伺服機構來控制 進彈。為了減低震動,RMK-30將射速降至300發/分(因為精確度大幅提高,就不用發射太多子彈,使砲座承受的應力大幅降低),並 採用類似無後座力砲的設計,砲尾是敞開式(形狀類似喇叭口),砲彈發射時裝藥引爆的燃氣由砲尾排放到空氣中,而不是施加於火砲本身,使得火砲後座力大幅減低,故擁有極佳的穩定性與精確度 。當然,由於採用開放式的砲尾,使得裝藥作用在彈頭的效率大幅降低,射程不如同口徑的常規火砲;因此RMK-30的砲彈使用更大的藥筒,以更多裝藥來盡量彌補。RMK-30系列的砲彈都是無殼形式,發射藥完全燃燒,不需要拋殼(可以省略一系列拋殼所需的動作,簡化了機械結構並降低了震動),完全不會妨礙潛艦潛望鏡的運作。RMK-30系列有兩種口徑,分別是30mm與35mm,設計時規劃的彈藥包括30 x 230mm(初動能154KJ,砲口初速1050m/s)、30 x 280mm(初動能255KJ,砲口初速1350m/s)、35 x 300mm(初動能315KJ,砲口初速1250m/s)、35 x 350mm(初動能470KJ,砲口初速1480m/s,最大射速調降為200發/分),分別都比西方國家同口徑的標準砲彈(30 x 173mm與35 x 228mm等)大得多。針對虎式直昇機設計的砲彈是30 x 230mm(砲口動能150~160KJ),相形之下AH-64的30mm機砲砲彈動能僅80KJ,法國AM-30718的砲彈動能也低得多。RMK-30機砲砲座旋轉角速率高達175度/秒,以迅速瞄準突然出現的目標。由於精確度足夠,RMK-30除了全自動射擊模式外,還能採用2~3發點放。 虎式HAP的RMK-30 30mm機砲由操作人員的Topowl頭盔顯示/瞄準器連動,或者由Strix頂置光電瞄準儀連動,前者適用於近距離、與機員目光同步的瞬時火力壓制,而後者則適合對遠距離外特定目標進行精確狙擊。綜觀以上可推測RMK-30機砲系統的精確度會比AM-30718更好, 不過德國並沒有為該國的虎式裝備機首機砲,殊為可惜。RMK-30曾在虎式直昇機與德國陸軍鼬鼠一型空降裝甲車上進行測試, 不過都沒有得到德國陸軍採用;此外,後來RMK-30也衍生出潛艦使用的伸縮式機砲(見德國海軍區212型潛艦一文)。

虎式HAP的兩側同樣有一對短翼,各有兩個掛載點;由於虎式HAP使用阻力較小的RMS偵搜儀,所以籌載量高於虎式反裝甲型,達1800kg。通常內側掛點加掛 一具22聯裝SNEB 68mm火箭發射器,外側則加裝雙聯裝西北風空對空飛彈發射器。火箭除了用來進行密接火力支援外,依照美軍的經驗,如果使用近發引信鋼鏢彈頭,能對敵方直昇機構成毀滅性的威脅。

研發與交機進度

如同前述,第一架量產型的虎式從2003年起交付,然而由於歐洲各國國防經費刪減,整個虎式的生產進度極其緩慢,而且整合測試工作遲遲未能完成。

虎式直昇機採用模組化設計,讓客戶自由選擇所需的作戰裝備,但這也導致衍生型號過於繁雜;包含德、法自用型以及外銷型號,虎式擁有多種不同的機身、感測與武器系統架構。例如,機體架構分成法國與德國的HAC/UHT反戰車型(擁有桅頂感測器與長程反戰車飛彈),以及法國HAP和 外銷澳洲ARH、西班牙HAD(擁有頂置瞄準儀與機首機砲)等兩大體系,而澳洲ARH、西班牙HAD又要整合長程反戰車飛彈(法國HAP無此需求);反戰車飛彈方面,德國的UHT配備 獨家採用的PARS 3 LR,澳洲陸軍則特別修改來配合美製地獄火反戰車飛彈,西班牙型號使用以色列的Spike,法國HAC除了使用舊有的HOT之外,尚未決定是否使用Spike,而不同的反戰車飛彈都會連帶影響機上配置的射控系統 ;動力系統方面,西班牙版使用改良後的發動機。

虎式各次型間的共通性不高,每推出一種次型,整個測試工作就要從頭來過;由於歐洲直昇機公司財力與研發能量有限,加上虎式整體生產規模小、進度慢(至2009年總產量不到60架),如此龐雜的次系統開發工作自然也難逃 進度緩慢以及問題重重的命運。直到2010年為止,德、法的虎式直昇機仍有些機上的軟體與系統尚未完備,也還有一些問題要解決 。其中,法國的虎式HAP空戰/支援型由於只配備機砲、火箭或空對空飛彈等無導引或射後不理武器,故較早開發完備,從2009年起率西投入阿富汗戰場;而法國虎式HAC反戰車型由於還未確定是否使用Spike反戰車飛彈,研發工作自然沒有完成。

而德國的虎式UHT由於航電系統最為精密複雜,幾乎全部都是新裝備,因此開發測試期間的技術問題也是德、法的虎式之最;至2009年中,德國陸軍僅接收了11架虎式UHT,而這些虎式UHT到2010年都還在測試階段,基本上只能飛行,機上的觀測射控與作戰裝備都還不具備實際作戰能力 ,配套的PARS 3 LR反戰車飛彈也一直到2010年才開始交付。更糟的是,德國陸軍又發現交付的虎式UHT有配線錯誤等技術或製造問題,因此德國政府在2010年5月下令暫停生產作業,直到問題解決為止。在2010年7月,歐洲直昇機集團宣布已經解局問題,因此德國陸軍從2010年第四季開始又恢復正常的交機進度;由於這項延遲,導致德國虎式擔負戰備的時間進一步延後, 當時估計最快要到2011年年底才能正式派遣虎式UHT至阿富汗值勤(實際上到2012年底才決定派遣)。 如同前述,德國虎式UHT直到2011年5月才首度完成PARS 3 LR反戰車飛彈的試射。

至2010年代,虎式系列的預定總產量為206架,分別是法國、德國各80架,加上澳洲訂購的22架以及西班牙訂購的24架(見下文)。

服役狀況

在2009年初,法國陸軍決定派遣3架虎式HAP直昇機長期駐紮阿富汗,執行反游擊作戰、護航以及戰場偵查等任務,成為第一批投入實戰任務的虎式直昇機 ,這三架直昇機於7月26日抵達,8月開始值勤。法國陸軍航空隊對於虎式HAP在阿富汗的表現十分滿意,操作顯示虎式HAP的動力充裕,在炎熱的阿富汗夏季也能以6.4噸級的全備作戰構型起飛;在此種武裝構型之下,虎式HAP攜帶兩具火箭發射器與數百發30mm機砲進行戰場壓制,並且能飛行2.5至3小時。相形之下,與虎式HAP相搭配的瞪羚輕型直昇機即便不是在阿富汗的夏季,無外掛酬載時續航力僅有2小時,外掛兩枚HOT反戰車飛彈之後,續航力更進一步降至90分鐘。虎式HAP的STRIX頂置瞄準儀搭配RMK-30 30mm機砲的組合準確度被證實極高,不僅滿足長程火力投射需求,甚至當直昇機以相當速度飛行時射擊,命中率也十分優異;在阿富汗任務期間,法國陸航飛行員普遍喜歡透過Strix瞄準儀與30mm機砲對遠方特定目標進行精準狙擊,反而極少使用Topowl頭盔顯示/瞄準器來連動機砲進行近距離火力壓制;當然,Topowl頭盔顯示器在兩機員交換目標資訊以及鎖定特定目標/影像放大識別等功能,在阿富汗任務期間還是被證明極具價值。另外,法國陸軍也發現,在必要情況下,虎式直昇機前起落架支撐臂的設計能讓兩個人攀附坐穩其上,法國陸航認為這項功能可用於搜救被擊落的飛行員並將之撤離戰場,不過截至目前仍無機會進行實地驗證。

由於歐洲各國在2000年代國防預算普遍面臨緊縮,虎式直昇機的交機進度十分緩慢;至2010年中,法國陸航僅擁有23架虎式HAP,其中又只有7架擁有「Stage one Level」完整功能,適合擔負實戰任務;再加上還要支援法國本地的飛行員訓練,因此在阿富汗的作業輪調與運補頗為吃緊。相對於美國陸軍長期派駐當地的10架AH-64D攻擊直昇機平均每機每月任務飛行時數達60飛行小時左右,法國虎式HAP攻擊直昇機的平均每機每月任務飛行時數只有35飛行小時。 至2010年7月,法國陸軍虎式在阿富汗累積了1000飛行小時。在2011年2月4日,一架法國陸軍虎在阿富汗坎大哈以東30英里處失事迫降,不過兩名飛行員只受到輕傷。在2012年12月中旬,德國陸軍正式決定派遣四架虎式直昇機至阿富汗,其中2架保持出勤,2架為預備機,2013年2月起達成完整值勤能力。

在2011年初,利比亞國內發生大規模反政府群眾活動,結果遭到利比亞元首格達費(Muammar Gaddaf)以武力鎮壓,隨後爆發內戰;在2011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利比亞實施禁航區,阻止格達費勢力對反抗軍與反對人民的攻擊,美國、法國、英國等西方國家遂從2011年3月19日開始對利比亞發動空襲,稱為奧德薩黎明行動(Operation Odyssey Dawn)。在同年5月17日,法國將包含虎式HAP在內的12架陸軍直昇機以海軍雷霆號(Tonnerre L-9014)船塢運輸艦輸送前往利比亞,強化對格達費的地面攻擊,這是聯合國通過武力介入利比亞之後,參戰國首度出動武裝直昇機進行作戰。

外銷

1.澳洲訂單

澳大利亞的虎式ARH正進行地獄火II反戰車飛彈的試射。

澳大利亞在1998年展開了Air 87攻擊直昇機競標案,吸引了美國AH-64D、AH-1Z、義大利A-129國際型以及虎式等直昇機參與競標,而歐洲直昇機公司為了澳大利亞案還特別推出武裝偵察型(Armed Reconnaissance,ARH)。在2001年8月10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虎式ARH直昇機 獲得勝利,首開此機的外銷記錄。值得一提的是,虎式的四號原型機在1998年2月於澳洲競標期間,進行夜間進行夜視鏡飛行測試時 ,因飛行員發生空間迷航,而以110至130km/hr的水平速度、6m/s的下墜速率撞上地面,結果只有局部機體輕微燃燒,兩名機員都能自己從座艙中走出,足見其機體強度之高。虎式ARH是虎式HAP的改良以及功能擴充型,配備MTR-390發動機的改良型, 除了擁有機首30mm機砲以及空對空飛彈、火箭發射器之外,還能發射美製AGM-114地獄火二型(Hellfire II)反戰車飛彈,使其兼具反戰車、火力支援與空戰的能力。為了整合地獄火飛彈,歐洲直昇機公司與美國洛馬在2002年5月正式簽訂合約,將地獄火飛彈系統整合到虎式ARH之上,在2004年3月完成首次試射,所有工作於2006年中完成;在這項整合工作中,虎式ARH的Strix頂置偵搜儀換裝新的雷射測距/標定器(由於德國、法國陸軍並未使用雷射導引武器,故原裝的虎式並未具備雷射標定功能),此外武器掛架與佈線也必須配合M-299四聯裝地獄火飛彈發射架進行修改。虎式ARH整合地獄火飛彈的成效良好,在一系列條件不同的試射中取得了射七中七的好成績;由於測試結果非常成功,澳洲遂取消了原訂的第八次試射。澳洲陸軍共採購22架虎式ARH,總值13億澳幣,平均單機成本約3060萬美元;其中,前四架在法國製造,而後18架虎式ARH的組裝以及日後進入服役的維修保固則由澳洲航太(Australian Aerospace,歐洲直昇機公司的子公司)負責,而ADI Ltd則會為虎式ARH提供任務與通訊裝備。

澳洲訂購的第一架虎式ARH於2004年2月首飛,整個過程持續50分鐘。澳洲陸軍這22架虎式ARH編成兩個中隊,第一架虎式ARH原本預定在2004年12月交付澳洲陸軍,第一個中隊於2007年成軍;不過由於首架ARH於2004年2月20日才完成首次試飛 ,2005年交機成軍,因此交機時程至少延後半年,全部18架於2008年交貨完畢;至於澳洲機組員的訓練則從2005年3月展開。然而澳洲陸軍實際接收虎式後,才發現它的性能不如預期,尤其是動力系統功率不足,這是因為身處寒帶的德國與法國沒有考慮太多熱帶的情況,導致虎式直昇機的發動機一到高溫的澳洲,性能表現便大打折扣。在2006年5月,澳大利亞國家審計署 (NAO)表示虎式直昇機有14項主要缺失,包括機身過重、發動機功率不足且重量太大、燃油消耗過鉅、防墜毀能力不足等,如需改進則需再額外耗費1.1億美元 ;而NAO也在同時間對虎式的全壽期保障合約的相關文件進行了全面審查。此外,德、法對虎式的地面模擬器等訓練設施的研發進度落後 (地面模擬器直到2006年1月才運抵澳洲),也對澳洲陸軍的換裝訓練造成影響,使虎式直昇機單位無法如期達到初始戰鬥能力(IOC),澳洲國防物資委員會(DMO)遂決定自2007年6月1日起暫時停止向澳洲航太付款,不過虎式的交機並不會因而延遲,此時澳洲陸軍已經接收了7架虎式。 在2008年5月,澳洲航太與澳洲政府的歧見終於獲得解決,澳洲政府同意恢復撥款。根據澳洲政府與澳洲航太最新簽署的一份協議,虎式的原本的全壽期保障框架將轉變爲以績效為準的結構(performance-based structure),並將減少持有成本。 然而,由於一些系統問題尚待解決(類似的問題在德、法的虎式直昇機上也還沒完全克服),澳洲陸軍的虎式可能要到2010年代中期才能有效形成初始戰鬥能力(IOC) ;另外,澳洲也希望法國能為虎式研發可折疊式旋翼,以便於部署在澳洲海軍在2010年代獲得的坎培拉級(Canberra class)兩棲突擊艦上,但負責虎式直昇機開發的歐洲直昇機團隊連現有虎式的相關研發整合工作都還沒有完成,能量已經飽和,至少得等到澳洲虎式機隊達成IOC之後,才有可能展開這項研發。

過去澳洲曾在1997年向美國凱曼航太(Ka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購買一批SH-2G超級海妖反潛直昇機,機上配備最新研發的戰術航空電子系統;然而,由於承包商中途抽腿等問題,導致機上戰術航空電子系統的開發工作出現嚴重問題,雖然這批直昇機從2003年起期陸續交付澳洲海軍,但由於系統開發遲遲未能完成,除了飛行之外,根本無法有效擔負作戰任務,而廠商則根本無法保證何時能完成開發;最後,澳洲政府在2008年3月正式取消這個尾大不掉的超級海妖計畫,將機體退貨。而澳洲虎式直昇機也面臨 交付後發現諸多問題、進度一在延誤、形成戰鬥力時間延後的窘境, 步入了海妖直昇機的後塵。

在2015年於英國倫敦舉行的國際防衛與安全裝備展(Defence and Security Equipment International,DSEI 2015) 中,一位澳洲官員受訪時提到澳洲近年海、空軍四種主要直昇機換裝案並做比較,其中向美國購買的MH-60R艦載直昇機以及CH-47F運輸直昇機都是與美軍同步的制式裝備, 且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完備,無論是日常訓練、後勤維護與壽期間的升級作業都相對便宜方便,只要與美軍同步就行,向美國軍方或廠商請求支援時管道順暢 ,沒有太多的麻煩;而從歐洲直昇機公司引進的MRH-90運輸直昇機與虎式攻擊直昇機雖然帳面上都是冷戰結束以後才研製完成的新穎機種 (反觀美製CH-47F與MH-60R都是在幾十年歷史的基本設計上發展而成的),引進許多最先進技術(包含一些依照澳洲需求訂製的規格), 某些性能層面上的表現堪稱世界頂級,然而這些新發展的機種在操作與後勤維持上不僅昂貴麻煩 (這些歐洲直昇機在各國服役的總數量比美製直昇機少很多,這些歐洲廠商的產能與資源也低於美國廠商), 而且許多相關配套系統的研發測試作業都還沒完成,歐洲廠商方面進度不斷推遲且預算超支。澳洲方面每次與這些歐洲廠商交涉處理問題、 求助時,不僅程序麻煩、過程困難,而且都無法及時獲得回應。

在2016年2月25日,澳洲馬卡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政府上任公佈其第一個國防白皮書,其中提到將在2020年代中期以新的戰場斥候直昇機取代22架虎式ARH。 到了2016年4月時,澳洲國家審計辦公室(Australian National Audit Office,ANAO)的報告指出,虎式ARH機隊仍有76個項目未達澳洲軍方標準,其 中60項被認為是重要的;而其他未達標準的項目包括艦上操作能力 、累積的飛行時數、與友軍協同作戰與通信能力、桅頂瞄準儀等。此時,虎式ARH已經花費的維持成本已經達到了最初合約價值:原本從2004到2019年簽署的維護合約價值5.71億澳幣 (考慮到22架虎式ARH的購置成本約16億澳幣,15年操作的維護費用就需要5.71億已經是一項警訊),到2014年6月進一步擴增,到2016年6月時已經達到9.21澳幣。 在2016年6月,虎式ARH每飛行小時成本高達30355元澳幣,比起目標設定的20000元澳幣多出50%, 而長程的平均飛行小時成本還會升高到39472元澳幣;在2015年內,整個16架虎式ARH的機隊平均只有3.5架可以操作,而目標是12架。 此時,虎式ARH仍沒有整合入澳洲本國軍方的C4ISR系統中。經過十幾年、二十幾億澳幣的支出之後,馬卡隆.特恩布爾顯然決定「壯士斷腕」, 將放棄繼續維持與改進虎式ARH的努力。在2017年上半,ANAO的一份報告也抨擊,澳洲的虎式ARH經過這麼多年的服役之後,在2016年才達到最終戰備能力。  

雖然招致澳洲方面的惡評,但生產虎式的空中巴士直升機公司(原歐洲直昇機公司)強調,該公司不斷努力地改善澳洲操作的虎式ARH機隊;從2012年起,澳洲陸軍操作虎式ARH的成本就開始下降, 至2017年時減少了約1/3。澳洲國防部的防衛能力獲得與持續團隊(Defence Capability Acquisition and Sustainment Group,CASG) 的領導安德魯.馬修森(Maj. Gen. Andrew Mathewson)認同澳洲虎式直昇機隊的表現正在持續改進,並且肯定業界廠商的努力,而 他也指出2017年ANAO對虎式直昇機的報告主要是針對為何整個計畫從一開始就進展不順利。安德魯.馬修森表示,就構型、表現以及效率, 澳洲的虎式機隊是目前全世界所有虎式直昇機用戶中表現最成熟的;而且,此時法國陸軍的虎式直昇機已經投入過阿富汗、利比亞、馬利的戰事, 而澳洲陸軍操作的虎式的裝備、規格比法國自用的虎式還好。安德魯.馬修森也指出,ANAO可以批評虎式ARH計畫在過去的進展與效率不如預期, 然而因此抹煞虎式ARH的未來發展性則是不公正的。

在2017年上旬,空中巴士直昇機公司太平洋地區總監托尼.法蘭瑟(Tony Fraser)表示,空中巴士已經向澳洲提出了一個虎式兩階段發展計畫,第一階段是基於虎式Mk.2的構型來改良澳洲現役的虎式ARH,這會結合虎式歐洲用戶(包括法國等)的操作經驗與改進項目(主要是升級機上籌載的裝備、感測系統等);第二階段則是全新的虎式Mk.3,這是一種全新的武裝直昇機,將瞄準2020年代中期澳洲陸軍的新一代攻擊直昇機需求。澳洲可能會在2022至2023年間決定選擇何種新一代攻擊直昇機,在此之前空中巴士直昇機公司還有若干時間繼續改進澳洲現有的虎式ARH機隊,扭轉原先不利的印象。

2016年版的澳洲國防白皮書中表示,現役22架虎式ARH武裝偵察直昇機難以繼續維持,因此澳大利亞國防軍規劃啟動替代方案,另覓新機取代,新攻擊直昇機的項目被稱為LAND 4503。LAND 4503項目的信息徵詢書(RFI)規劃購買29架新攻擊直昇機,第一個中隊12架預定在2026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2028年形成完全作戰能力(FOC)。在2020年7月22日,LAND 4503的RFI截止收件,總共有三家廠商團隊參與競爭,包括美國貝爾AH-1Z毒蛇(Viper)、美國波音AH-64E阿帕契,以及虎式ARH的原廠--空中巴士集團(Airbus,已經合併前歐洲直昇機公司)的虎式ARH再升級案(升級現役22架加上增購7架)。在2021年1月15日,澳洲國防部正式宣布LAND 4503由波音AH-64E獲勝,第一架AH-64E會在2025年交付。

決定以AH-64E提前取代虎式五年後,澳洲在2021年12月又比照處理,正式決定引進美製MH-60黑鷹系列直昇機來取代問題叢生的MRH-90──諷刺的是,最初澳洲引進MRH-90就是要取代之前的前一代S-70黑鷹系列直昇機。在2005年,澳洲國防部首先向奧古斯塔-偉斯特蘭(AgustaWestland )訂購12架MRH-90通用直昇機(MRH意味多用途直昇機,Multi Role Helicopter)來取代陸軍的UH-1通用直昇機,在2006年又增購34架來全面汰換澳洲陸、海軍老舊的UH-60直昇機以及偉斯特蘭(Westland)海王直昇機,澳洲稱MRH-90為Taipan(一種毒蛇);第一架MRH-90於2006年交付澳洲,澳洲海軍操作6架,其餘40架由澳洲陸軍操作。然而MRH-90後續開發的速率、妥善率、零件交付的速率都嚴重落後,影響澳洲陸軍運作。在2014年7月澳洲國家審計組織(Australian National Audit Office)一份報告指出,由於一系列採購錯誤以及研發缺陷,MRH-90形成最終作戰能力(Fin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FOC)的時間大幅延後,導致澳洲陸軍被迫延後S-70A黑鷹直昇機的除役;原訂澳洲的MRH-90在2014年7月形成FOC,但最後拖到2019年4月,延誤整整五年。由於這些延誤,澳洲陸軍又多接收一架MRH-90,使總數達47架。在2016年,距離第一架MRH-90交付九年之後,合約要求的11項作戰能力里程碑(operational capability milestones)竟然一項都沒有達成,並且被迫修改設計包括強化機艙地板、座艙擋風玻璃、垂降繩索掛鉤、艙門機槍架位置等設計。而購買零件維護MRH-90機隊運作也非常不順利,成本非常高昂而且供貨不即時。在2015年,澳洲陸軍決定延長20架原有黑鷹直昇機役期直到2021年,因為特戰版MRH-90還需要一些時日,需要重新開發快速垂降系統(Fast Roping and Rappelling Extraction System ,FRRES)以及機艙門槍架(可架設M134D迷你火神機槍或MAG 58機槍等)等新組件。到2021年6月24日,由於缺乏零組件(可能是因為COVID19疫情導致的生產停擺以及航運阻塞),澳洲被迫暫時停飛所有MRH-90。在2021年12月10日,澳洲國防部長Peter Dutton宣布,澳洲正式向美國申請購買40架MH-60黑鷹直昇機,取代維修困難、妥善率不佳的的歐洲製MRH-90機隊(原本希望能服役到2037年);至此,MRH─90從沒有達到原始合約中要求的妥善率。

 

 

2.西班牙訂單(虎式HAD)

2003年9月,西班牙宣布採購24架虎式HAD多用途型, 西班牙與歐洲直昇機公司在2004年12月8日簽署執行指令(ITP),正式啟動虎式HAD的研發,原定於在2007至2008年間運交。而在2005年11月20日,歐洲直昇機公司與歐洲武器合作組織(OCCAR)在波恩簽署虎式HAD的正式合約,隨即取代先前的ITP;在這個正式合約中,西班牙陸軍決定先 購買6架HAP規格的虎式(在2005至2006年接收),之後再升級為HAD,其餘18架HAD則在2010至2014年間交貨。經過初期訓練銜接後,西班牙的首批三架虎式HAD於2007年5月返抵西班牙。取得西班牙的訂單後, 歐洲直昇機公司在2005年5月在西班牙Albacete,(位於西班牙Los Llanos 空軍基地附近)設置一條新的虎式生產線, 用來組裝西班牙的HAD。此外,法國也在2005年12月將本身30架HAP與10架HAC的訂單換成40架HAD型,在法國Marignane的廠區組裝。法國訂購的第一架虎式HAD於2010年交付。 原本虎式HAD預定在2008年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爾後延遲至2010年。

西班牙需要的並非攜帶大量反戰車飛彈的專業戰車殺手,而是能全方位擔負各項任務、籌載量適中即可、成本合宜的多功能直昇機,而虎式正是極佳的選擇;此外,由於西班牙CASA公司就是EADS集團的成員,也是虎式在此案中的一大有利因素。除了CASA外,西班牙總共有20家左右的國防公司將因這項軍火採購案受惠,而西班牙也將獲得完整的虎式直昇機技術,日後能自行進行改良與提升。除了虎式直昇機本身外,德國也提議讓西班牙參與TRIGAT反戰車飛彈的生產 ,不過西班牙在2006年決定選擇以色列Rafael的Spike-ER紅外線/光纖導引反戰車飛彈來裝備虎式HAD,此飛彈於2006年5月成功地虎式 直昇機上進行試射,發射的四枚都命中目標。虎式HAD堪稱HAP與UHT的綜合體, 沿用HAP的感測系統架構,同時整合了HAP的機首30mm機砲、火箭發射器以及Spike反戰車飛彈系統,與澳洲的虎式ARH一樣兼具反戰車、火力支援以及空戰的功能。西班牙參與虎式HAD的主要廠商就是CASA,將與歐洲直昇機公司以及虎式直昇機的另一承包商──Eurocopter Espana密切合作,電戰系統則由西班牙INDRA整合。

相較於法國的虎式HAP,虎式HAD換裝由西班牙ITP與European consortium MTR生產、推力提升14%的改良型MTR-390發動機 (編號MTR-390E),研發合約於2004年12月簽署,首具發動機將從2009年起交付,西班牙總共購買128具。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9月西班牙參議員訪問法國,法國為了爭取生意特別安排虎式直昇機一段精彩的飛行表演秀,將此機優秀的機動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由於當地航管雷達無法有效偵測這架RCS極低的直生機,為了避免發生意外,這架虎式特別加裝位置回報系統(Functioning Transponder)才獲准在該處進行飛行表演。

其他

在1990年代初期,虎式分別參與了荷蘭與英國的新一代攻擊直昇機方案;在荷蘭方面,虎式的競爭對手包括美國AH-64D與AH-1W、義大利A-129與南非CSH-2茶隼等,不過只有AH-64D與虎式闖進第二輪。歐洲直昇機公司認為虎式相較於AH-64D有以下主要優勢:體積較為輕小,重量比後者低1/3,雷達截面積、熱訊號與噪音較低,機動性較佳(虎式的爬升率約11.5m/s,遠大於AH-64D的6.4m/s),且購置與操作成本都低得多。此外,虎式直昇機能讓荷蘭國防產業獲得較大的參與程度,並能得到技術轉移。然而,荷蘭經過評估考量後,還是在1995年3月底選擇購買籌載量大且經過實戰驗證的AH-64D,而不是當時只有四架原型機、各項能力尚待驗證的虎式。荷蘭的選擇也對同時仍在進行的英國攻擊直昇機案造成莫大影響,英國在同年七月旋即也宣布訂購AH-64D,而讓英國捨虎式就AH-64D的原因也與荷蘭類似;至此歐洲直昇機公司承認,虎式直昇機先前的發展延誤對於這兩次競標造成很嚴重的負面影響。

在1999年,虎式與美國的AH-1Z、AH-64D參與角逐日本的AH-X新一代攻擊直昇機換裝案,最後在2001年不敵AH-64D;然而日本富士重工生產的AH-64DJ由於價格貴得離譜,在2008年8月遭到中止,僅完成區區10架的生產,而日本也打算展開新一輪AH-X的競標,而虎式直昇機很可能會捲土重來。此外,虎式也參與了一波三折且多次延宕的土耳其攻擊直昇機競標案(詳見美國陸軍區AH-1攻擊直昇機一文),對手包括美國AH-1Z(2005年3月退出)、俄羅斯/以色列合作的Ka-54等、義大利A-129等。由於土耳其近年極力爭取進入歐盟,因此虎式一度有相當高的呼聲;但在2007年3月底,義大利A-129以黑馬姿態大爆冷門地獲得優先協商權 ,最後拿下土耳其的合約。

結語

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奮鬥後,虎式直昇機終於從國防預算刪減的惡夢中撐了過來, 但昔日頭號敵人蘇聯已經蕩然無存。不過虎式直昇機擁有維持成本較低且使用彈性廣泛等優勢,反而在後冷戰時代開創一個新的攻擊直昇機定位。與美國AH-64C/D、AH-1Z等火力猛烈的「戰車殺手」相較,虎式的武器籌載量遜色不少,獵殺戰車的有效距離也不敵 美國攻擊直昇機(現役地獄火飛彈就有6~9km的有效射程,TRIGAT飛彈現階段只有5.5km,即便未來改良後也只有8km;而美國還進行AESA計畫來大幅增加AH-64D的反戰車接戰距離,將長弓豪米波雷達的有效偵測距離增至16km,地獄火飛彈的最大射程延長至20km),目前也缺乏能強化多目標接戰能力的豪米波雷達;不過虎式的 空中機動性能、機砲射擊精確度都比AH-64等美製攻擊直昇機更好,適合進行直昇機空戰,整體武器籌載雖然不如美製攻擊直昇機,也仍足 以勝任一般的反戰車、獵殺軟性目標或密接支援等任務;而在後勤維持成本上,虎式相較於AH-64、AH-1系列則擁有 較大的優勢。歐洲直昇機公司看準這點而擬定銷售策略,成功地將虎式直昇機的市場定位與「重裝」的美系攻擊直昇機予以區隔 ,因此在這個市場區塊裡取得相對較佳的銷售成績。

然而,由於歐洲各國國防經費的限制,虎式直昇機上的相關系統與配套武器開發進度緩慢,進入2010年代初期還未能全部完成並達到完整作戰功能;如澳洲這樣的客戶可能因為虎式較為低廉的帳面購置與維修成本而被吸引,購入後卻不得不繼續支付額外的研發整合費用並面臨戰備時程的 嚴重落後,這反而容易在未來的國際銷售競爭中進一步凸顯美國AH-64D系統業已成熟並經過實戰驗證、用戶群廣大且升級資源豐沛等實務優勢,這對 規模、市場比較有限的歐洲軍工產業並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