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崔克系列八輪裝甲車

21世紀美國陸軍轉型的首部曲──IBCT裝甲旅的主要裝備──史崔克八輪裝甲車,

引發了輪型與履帶熟優熟劣的大論戰。圖為史崔克的ICV基本運兵型。

2003年在南韓境內進行演訓的史崔克。

在伊拉克境內值勤的史崔克,為了加強對RPG之類高爆反戰車武器的防護,車體四周加裝柵欄型裝甲。

史崔克 系列中技術難度最高的MGSJ機動砲系統,主要任務是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在2017年8月15日,換裝康斯堡中口徑遙控武器站(MCRWS)的史崔克在亞伯丁測試場進行展示。

美國陸軍在2015年簽署合約,為駐紮德國的第二裝甲騎兵旅的史崔克ICV換裝配備30mm機砲的

MCRWS遙控武器站,因應歐洲升高的情勢;此型號稱為XM1296「龍式」

裝備中口徑遙控武器站的XM1296龍式

 

通用陸地系統以及挪威康斯堡航太參與美國陸軍崔克中口徑武器系統(MCWS)競標

的原型車,基本上就是先前為第二裝甲騎兵旅提供的XM1296「龍式」的延續。不過,

最後通用與康斯堡並未贏得MCWS的合約。

Oshkosh參與MCWS的原型車,使用以色列Rafael的SAMSON系列機砲砲塔。在2021年6月3日,

美國陸軍宣布由Oshkosh、Rafael組成的團隊獲得MCWS的合約。

 

──by  Captian Picard

型號 史崔克系列八輪裝甲車(Stryker)
製造國/廠 美國/GDLS
使用國 美國、加拿大
車體尺寸(m) 全長6.99  全寬2.72(2.84)  全高2.65
戰鬥重量(ton) ICV型:17.24

MGS型:20.41

發動機/馬力 Caterpillar 3126柴油機*1/350
推重比 ICV型:20.3

MGS型:17.15

極速(km/hr) 100
續航力(km) 500
乘員 ICV型:車員2名,搭載9名步兵

MGS型:3

武裝 ICV型:M-240 7.62mm機槍或M-2 12.7mm機槍或MK-19 40mm榴彈機槍或標槍反戰車飛彈發射器*1,MK-6四聯裝煙幕彈發射器*4

MGS型:M-68A1E4 105mm 51倍徑旋膛砲*1,M-2 12.7mm機槍*1,MK-6四聯裝煙幕彈發射器*2

 


 

起源

進入21世紀,美國陸軍便大張旗鼓地展開三階段的陸軍武力重整計畫,其中一大改革重點是組建幾支反應快速、組織極富彈性、能在數天內迅速以空運方式抵達全球任何一個角落並立刻投射實力的旅級戰鬥部隊(Brigade Combat Teams,BCT),此種部隊的整建將在前述計畫的第二階段──過度武力(Interim Force)中進行;而BCT(一般也稱為IBCT,Interim Brigade Combat Teams)的主要裝備──中型裝甲載具(Medium Armoured Vehicle,MAV;或稱IAV,Interim Armoured Vehicle)便成為IBCT的主軸,龐大的商機吸引了全球許多著名第一流輪型、履帶裝甲車參與競標。在2000年,美國陸軍從眾多的競爭者中選擇了加拿大通用動力防衛(General Motors Defense,GM)生產的LAV-III八輪裝甲車(LAV-III乃是源於瑞士Mowag Motorwagenfabriken著名的食人魚(Piranha)-3,該公司在1999年被加拿大GM購併),由加拿大GM與美國通用動力陸地防衛系統(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 Division,GDLS)一同負責生產作業,合約在2000年11月簽訂,總值高達39億9834萬美元,將生產2131輛裝備六個IBCT旅,每個旅各配備三百多輛。依照換裝順序,這六個SBCT旅分別是第二步兵師第三旅、第25輕裝步兵師第一旅、第172步兵旅、第二裝甲騎兵團、第25輕裝步兵師第二旅以及第28機械化步兵師第56旅。歷經實戰考驗後,美國陸軍基本上肯定了SBCT旅的作用,並進一步組建更多SBCT旅;第一裝甲師第一旅是第七個改編為SBCT的單位,在2011至2013年完成改編,而第九個排定改編(尚未批准)的裝騎第三團則預定在2012至2014年進行改組為SBCT旅。

史崔克原訂於2005年交貨完畢,不過MGS機動火砲系統開發延誤,至2005年才能開始服役。由於美國認為LAV-III仍無法滿足其需求,所以GM與GD又進一步將LAV-III的所有細部設計全盤改良翻新,以滿足IBCT的需求,這才是今天的史崔克。有趣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早在1980年代便採購了758輛由Mogwa授權加拿大GM生產的食人魚-1輪型裝甲車系列,當時美國陸軍卻因預算問題而放棄採購;經過這麼多年後,美國陸軍還是繞回頭來購買食人魚車系。為了方便史崔克的生產作業,美國GD在2003年將加拿大GM購併。除了美國外,加拿大在2004年初購買66輛史崔克裝甲車(先前加拿大陸軍已經操作650輛LAV-3),用於取代該國現役的豹一戰車。之所以用輪型裝甲車取代戰車是因為戰車不僅在北美洲無用武之地,海外國際聯合出兵任務也派不上用場,反而是能空運且用途廣泛的史崔克適合得多。

史崔克系列的M-1134反戰車飛彈車(ATGM)。

發射中的史崔克M-1129迫砲車。

史崔克車系的M-1133傷患醫療/載運車。

2002年2月,美國陸軍將這種脫胎自LAV-III的新輪型裝甲車正式命名為史崔克(Stryker),以紀念兩位姓史崔克的陸軍士兵(兩人之間並無任何關係),他們都因戰功而榮獲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不過也在沙場上為美國捐軀:其中羅伯.史崔克(Robert F. Stryker)在越戰中犧牲,而史塔爾.史崔克(Stuart S. Stryker)則在二次大戰中陣亡;而在正式命名之後,IBCT也改名為SBCT(Stryker Brigade Combat Teams)。這是美國陸軍第二次以徵召入伍的士兵為武器系統命名,第一次是1980年代初期的約克軍曹(Sgt.Alvin York)防空砲車,但此計畫遭到取消。

史崔克有多種因應MAV要求的衍生型,由於另有專文介紹,在此僅以條列方式簡介:基本的M-1126步兵承載車(Infantry Carrier Vehicle ,ICV)、M-1127偵察車(Reconnaissance Vehicle,RV)、M-1128機動砲系統(Mobile Gun System,MGS)、M-1129迫砲車(Mortar Carrier,MC)、M-1130指揮車(Command Vehicle,CV)、M-1131火力支援車(Fire Support Vehicle ,FSV)、M-1132工兵車(Engineer Squad Vehicle,ESV)、M-1133傷患醫療/載運車(Medical Evacuation Vehicle,MEV)、M-1134反戰車飛彈車(Anti-Tank Guided Missile,ATGM)以及M-1135核生化檢測防護車(Nuclear Biological Chemical Reconnaissance Vehicle ,NBCRV)。

由於史崔克NBCRV與MGS服役時程最晚(都要到2005年才開始量產),IBCT旅部署初期也使用美軍原有的德製M-93核生化檢測車(就是狐式)以及向義大利租借、配備105mm戰車砲的16輛人馬座RAV輪型裝甲戰鬥車以填補戰力空缺,並與史崔克一同進行操作與評估。美國在MAV中對新一代輪型裝甲載具有大量技術要求,包括生存性、快速部署、高機動性、易維修性以及高可靠度等等;由於另有專文介紹,在此就不多贅述了。

基本設計

史崔克的車體由鋼板焊接而成,能抵擋7.62mm子彈與砲彈破片的攻擊,車體外表另外加裝德國IBD/Deisenroth Engineering開發的MEXAS-2模組化陶瓷/複合材料裝甲套件(此套件並不能算是一般的額外加掛裝甲,已經被視為史崔克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空運時不用進行拆卸工作),以掛勾固定的方式安裝於車體外(與車體無間隙)。MEXAS-2是一種50%防禦有效附加裝甲(能有效抵擋50%的攻擊),本身以陶瓷材料製成,能大幅吸收動能穿甲彈或高爆穿甲彈的威力,內部並有一層凱夫勒內襯來阻止砲彈破片貫穿車體,加裝後全車都能抵擋14.5mm穿甲彈以及155mm砲彈破片,車頭能抵擋30mm穿甲彈,甚至遭RPG-7擊中時乘員也有很大的生還機率(不過不保證車子還能再用),標準美國陸軍在IBCT中的原始要求還高得多(全車抵擋7.62mm子彈,車頭夾角30度內能抵擋14.5mm穿甲彈);此外,史崔克還可進一步加裝額外的裝甲套件,就能有效抵抗RPG,但在空運前需要先拆下來。此外,核生化(NBC)防護裝置也是史崔克的標準配備。史崔克裝有一具最大輸出達350馬力的Caterpillar 350柴油機,最大路速達100km/hr,續航力約500km,變速箱有六個前進以及一個後退檔。史崔克使用全時四輪傳動系統,必要時可選擇八輪同時傳動,後三對車輪裝有ABS防鎖死煞車系統,懸吊系統為液壓式,不過車高調整系統(Height Management System)的研發進度晚於史崔克的服役。史崔克ICV編制車員兩名(駕駛與車長),車尾搭載9名全副武裝的步兵,經由車尾一具大型跳板艙門進出(跳板艙門上還附有一扇側開式門),步兵艙尾部頂端則有兩扇向上開啟的艙門,步兵可藉此露出上半身對外觀測或射擊;而MGS機動砲系統則編制車長、駕駛與砲手。由於設有絞盤,任何一輛史崔克都能牽引另一輛故障或受損的史崔克脫離戰場。

史崔克配備了先進的觀測/射控裝備,以及符合21世紀美軍需求的戰場指管通情系統。史崔克配備先進的21世紀戰場旅級指揮系統(Force XXI Battle Command Brigade and Below,FBCB2)以及雷松(Raytheon)的AN/TSQ-158加強戰場定位回報系統(Enhanced Position Location Reporting System,EPLRS),搭配負責傳輸語音與數位資料的單頻地空無線電系統(SINCGARS)來傳遞 各種即時資訊;配合電子地圖以及洛克威爾.柯林斯的AN/PSN-11精確輕量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器後,車長就能在其平面多功能顯示器上顯示本車精確位置以及周遭戰場動態,包括 透過各種情報所取得的敵軍、友軍位置以及戰況等 。每輛史崔克將與同一個排內所有史崔克進行緊密的數位連線,並與上頭連級單位及火力支援網等保持聯繫;每輛車上的FBCB2顯示器將清楚標示同一個連上的每輛史崔克裝甲車(包括自身)的位置並隨時更新,而其他友軍或同盟單位、下車作戰的步兵、非數位化單位則需透過其他方式進行確認並輸入FBCB2中,以避免發生誤擊。在FBCB2的運作中,營級作戰官能隨時根據友軍傳輸或或本身蒐集的戰場情資,隨時將最新的敵方動態輸入FBCB2系統中,供營上所有單位存取分享;而第一線上的排級指揮官則能隨時在系統中標上最新的敵方情資,供同一個排的其他史崔克參考,當排/連級長官確認這些戰場情報的可信度後,即可將這些資訊傳給營上其他連乃至於其他營級單位。每輛史崔克將與同一個排上的其他史崔克。史崔克的駕駛席設有三具M-17潛望鏡以及雷松 生產的AN/VAS-5紅外線駕駛視線加強系統(Driver's Vision Enhancer,DVE),車長塔頂則有七具M-45潛望鏡。導航方面,車上擁有整合式精確導航系統(PNS),整合有GPS、慣性導航與PLGR,搭配駕駛用AN/VAS-5紅外線熱影像儀,能大幅加強史崔克在惡劣天候下的行駛部署能力。 車上乘員除了能直接輸入地圖座標以建立行進路線的定位參考點之外,也能選擇電腦儲存的特定行駛路線,此時系統將提供距離等相關資訊。

武裝方面,史崔克ICV配備一具挪威康斯堡防衛公司(Kongsberg Defense)的M-151遙控武器基座(Remote Weapon Station),其支架可選擇使用不同的武裝,包括M-240 7.62mm機槍、M-2 12.7mm機槍、MK-19 40mm榴彈機槍或標槍單兵反戰車飛彈等,支架兩側還能各加裝兩組MK-6四聯裝煙幕彈發射器。槍架下方裝有一具與武器一同迴旋、俯仰的光電偵測系統,其影像可傳至車長的螢幕,如此車長在車內就能得知目標方位並遙控武器進行接戰。在一輛輪型裝甲運兵車上使用遙控機槍表面上雖有點奢侈,不過這在城鎮作戰中極具價值,使車長不必冒著被彈片、狙擊槍擊殺的危險露出上半身操作機槍。不過M-151並未配備穩定基座,導致史崔克行進間射擊命中率較差,精準射擊時需要停車開火,此外目前也缺乏紅外線熱影像儀,使夜戰性能打了折扣。顯然是美國陸軍將史崔克ICV定位為普通的APC而不是M-2/3布來德雷等級的IFV,所以把此種遙控武器視為「升級後的人操50機槍,可在車內控制」,而無法與M-2/3具有精密觀測與精確度的穩定式機砲相提並論。雖然遙控槍塔是為了讓乘員不必探頭仍能進行射擊,不過一旦武器彈藥耗盡後,乘員仍然得冒險暴露出車外重新裝彈;而M-151的最大仰角與迴轉速率都不夠,導致在城鎮作戰中往往來不及攻擊迅速穿越街道的民兵,或者發現民兵躲在高處而槍塔仰角卻搆不到,使得許多車長乾脆選擇拿起手中的M-4卡賓槍朝目標射擊;再者,12.7mm機槍與40mm榴彈機槍對於城鎮地帶兼顧水泥建築的破壞效果都十分有限。此外,M-151的光電感測器是與槍塔共用同一旋轉基座,無法進行全週界搜索(因為槍口必須保持一定指向),所以在許多不得以的情況下,史崔克的車長只好探頭進行觀察,然而大部分傷亡的史崔克裝甲車乘員就是因為探頭出車外而遭到擊殺。不過M-151槍塔仍有管用的地方,由於具備超低速迴旋功能,又設有多功能顯示器來投射光電感測器的畫面,使得乘員能輕易地長時間監視定點陣地,只要一發現敵軍有風吹草動就可立刻攻擊。而美軍本身也已經針對M-151遙控槍塔的弱點進行改良,包括增加俯仰角度與迴旋速率;而康斯堡也推出M-151E1/E2/E3等改良型,其中E1換裝新型熱影像儀,E2加裝了穩定系統,E3則修改槍塔構型,使官兵能在車內進行再裝填而不必冒險探頭。

發射中的史崔克MGS。

至於史崔克另一種重要的衍生型──MGS型則從2001年開始研發,配備一座GDLS開發的低截面積無人砲塔(Low Profile Turret,LPT),此砲塔最初是安裝在德利台大陸(Teledyne Continental)公司競標AGS的遠征戰車(Expedionary Tank),該戰車在AGS中敗給擁有傳統砲塔構型的M-8;不料日後AGS竟然夭折,而原先是M-8手下敗將的LPT砲塔反而在SBCT中來了個鹹魚翻身。LPT的構型十分前衛,基本上是將一門105mm主砲外置於一個操作、裝填、進彈完全自動化的旋轉砲架上 ,砲塔環則沿用自M-1A1戰車,砲塔上還裝有一挺M-2 12.7mm機槍、一挺M-240 7.62mm機槍以及兩組MK-6四聯裝煙幕彈發射器。LPT的自動進彈/裝填系統由Curtiss-Wright Corp's Vista Controls研發,具有穩定基座,能在行進間射擊。最初美軍打算把為M-8開發的M-35 105mm輕量化低後座力主砲搬到MGS上,不過最後則決定使用一門M-68A1E4 105mm 51倍徑旋膛砲,此砲乃是由早期型M-1主力戰車上汰換下來的M-68A1並略作修改,砲身最主要的區別是加裝砲口制退器,威力高於M-35這類低膛壓火砲。MGS能攜帶18發105mm砲彈,其中8枚儲存於自動裝填系統的彈鼓中,另外10發存放於車體後部彈艙,以機械方式自動為彈鼓進行裝填,彈種選擇包括動能穿甲彈、高爆爆震彈、高爆人員殺傷殺傷彈、高爆穿甲彈以及人員殺傷榴彈等;至於12.7mm與7.62mm機槍子彈的備彈量則分別為400與3400發。MGS主砲的自動裝填系統也是此車的主要「麻煩」之一,由於可靠度低,其設計被迫屢屢修改,這個問題直到MGS進入初期服役階段時都未能有效解決。MGS的砲手席設有三具潛望鏡,並配備整合日間觀測儀與紅外線熱影像儀的模組化砲手瞄準儀。

然而MGS也成為史崔克車系中遇到最多技術難題、研發進度也最緩慢的車型。首先,在八輪裝甲車上加裝高膛壓、長行程的105mm戰車砲,本來就具有相當的挑戰性,需設法克服龐大的重量與後座力。先前配備105mm高膛壓戰車砲的輪型裝甲車如南非改良型大山貓、法國AMX-10RC、義大利人馬座等在原始設計階段便定義為火力支援角色,故先天上便將此等火砲納入設計考量,而史崔克卻是拿既有運兵用的輪型車底盤進行修改,在車體高度、強度與承載能力上都較為不利;幸好非傳統式的LPT砲塔在體積重量上都比傳統有人式砲塔低很多,否則以史崔克的大小噸位(人馬座、改良型大山貓、Vextra105的戰鬥重量都在25ton以上)很難運用這個等級的火砲。接下來,LPT火砲雖然具有截面積低、不易被發現的優點,但是兩名分別位於車體內部左右兩側,中間被主砲隔開,視野與協調位置都不佳,更糟的是車上主要觀測系統位置低於主砲。這些原因使得敵方看到MGS的砲塔時,MGS的砲手可能還看不到敵方,而MGS的兩名乘員可能連伴隨的步兵都看不清楚。為了彌補這項缺失,GDLS打算在LPT砲塔上增設一具觀測距離為5000m的車長用觀測器,但仍不如車上主要觀測系統完備,可能無法根除此一問題。此外,MGS測試時發現砲口制退器噴出的火焰可能會損害車體,如果取消則會增加3%的後座力。

此外,GDLS也與南非Dinel LIW自行籌資合作,以史崔克為底盤,發展出新型105mm自走砲。此型自走砲的砲塔由Dinel LIW負責研發整合,配備的105mm榴彈砲稱為輕型實驗火砲(LEO),能使用一系列新開發的105mm砲彈,使用彈底吹氣增程彈藥時最大射程可達30km;此外,此型自走砲還能使用一種新開發的高爆彈藥(HE),威力高於美軍現役的M-107型高爆彈。在2004年5月,此型自走砲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埃格林空軍基地進行首次試射,總共發射43枚砲彈,分別瞄準4至32km不等的目標;隨後,此砲被C-130運輸機送至奧克拉荷馬州希爾堡的美軍野戰砲兵訓練中心,從飛機卸下的6分鐘便發射了5枚砲彈,證實了此型自走砲的快速反應能力。在測試作業中,此型自走砲的操作與發射都是透過遙控進行。

戰略部署方面, 根據原始計畫的想定,C-5、C-17戰略運輸機一次分別能載運7輛與5輛史崔克,而C-130H戰術運輸機則能搭載一輛。不過C-130H的最大安全籌載量大約是38000磅(17.24ton,此時擁有1000海里的航程),顯然史崔克只有重量較輕的車型如ICV等才能在全戰備重量時由C-130H空運,至於MGS等較重的車型則必須卸除油料、彈藥與附加裝甲才能空運。雖然GLDS持續努力減輕史崔克的重量,希望達到最初MAV設想的目標──任何車型都能在全戰備重量時以C-130進行空運 ,但由於在伊拉克的實戰需求導致史崔克服役後不斷追加防護裝甲,減重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在全戰備狀態下由C-130空運的理想更是越來越渺茫而不切實際。因此與其斤斤計較屈就C-130的空運量,還不如發展籌載量更大的 新一代戰術運輸機,反正西方各國現役C-130機隊已屆高齡,距離汰換已經不遠。例如,歐洲各國合作開發的新型A-400M戰術運輸機的籌載量高達25ton,使歐洲國家在設計類似於SBCT之類的中/輕量地面裝甲武力時,能選擇一個較為合理而充裕的重量上限,又不影響戰術空運的能力。

史崔克旅的部署能力與戰術運用速率

無庸置疑地,史崔克旅的戰略空運與戰術運動能力遠勝過傳統的重裝單位。一個史崔克旅的總空運量約為12000ton,以39架C-17飛行270架次可以搞定,而載運史崔克的C-17只需1000m的跑道長度就可起飛;而傳統重裝旅的總空運量23000ton,需要124架C-5/17飛行477架次,而且下轄的M-1A2戰車只能透過海運或需要2500m以上跑道長度的C-5運輸機載運。跑道的使用彈性決定了部署時的機場選擇限制,進一步說就是空運部署地點的選擇,這很可能會對戰略部署的速率造成重大影響。目前美空軍只有不到190架的C-17以及126架C-5A/B,如果以空運方式部署重裝師,就會耗光美國全部的戰略空運能力,而且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部署至戰場;至於其他輕裝部隊就只好自己想辦法了。而美國陸軍部署的七個史崔克旅,剛好差不多在美國戰略空運能力的極限範圍左右。

部署與後續改良

史崔克是1980年代M-1主力戰車之後首種進入美國陸軍服役的裝甲戰鬥車輛,至2002年4月已有450輛交貨,全部2131輛於2008年9月生產完畢 ;由於美國陸軍持續組建更多SBCT旅的數量(至2013年將達到八個),因此史崔克的訂購數量也不斷增加,至2010年已經超過2700輛。

在2002年7月至8月,14輛史崔克參與了名為2002千禧年挑戰(Millennium Challenge 2002)的聯合指揮武力實驗與驗證(Joint Forces Command field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在驗證中以C-130和C-17運輸機進行部署(結果由於遙控武器沒有穩定基座導致行進間命中率低落,在一次模擬作戰裡13輛史崔克中有12輛被「擊毀」,然而他們本身連一輛假想敵車輛都沒擊毀);而在2003年5月,史崔克裝甲車則在路易斯安納週舉行的箭頭閃電二(Arrowhead Lightning II exercise)演習中進行初始操作驗證以及評估(Operational Test and Evaluation)。2003年8月,美國派遣一個SBCT排(六輛史崔克與65名士兵)至南韓測試。

在2003年12月18日,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批准了批准了SBCT增強計畫,主要內容包括強化史崔克裝甲車本身的偵測與通訊能力,以及周邊的支援兵力,包括航空兵力與砲兵等。美國陸軍認為現階段第一至第四支SBCT旅的航空、火力支援、電腦網路與偵測能力完全符合需求,而此一增強計畫則是使其能力更上一層樓。在此項改良計畫中,史崔克裝甲車將加裝一具升起後達10m高的伸縮桅杆,上面裝有感測器,使得史崔克裝甲車能在隱蔽物後方識別10km外的目標;此外,也會強化史崔克的通訊系統,包括聯合軍種高速網路通訊以及衛星通訊等項目。此項改良計畫將以SBCT最後兩個旅(第五與第六個)作為率先提升的對象,等發展成熟後再回頭提升前四支SBCT旅。在砲兵方面,前四支SBCT旅各擁有12門現役的M-198 155mm榴彈砲,第五、第六支則換為18門新型的M-777輕量化155mm榴彈砲;而在航空支援方面,最初第五、第六支SBCT旅預定率先配備新一代的RAH-66匿蹤斥候/攻擊直昇機,但此機型的研發計畫很不幸地在2004年2月底遭到取消;而前四支SBCT旅則編制現有的OH-58D戰搜直昇機與UH-60A/L中型通用直昇機。此項改良計畫最早將於2005年起實施,對象為屆時正好進行編裝的第六支SBCT旅(第28機械化步兵師第56旅),該旅於2008年開始部署;而第五支SBCT旅(第25輕裝步兵師第二旅)則於2006年開始部署。此項SBCT提升計畫將持續執行到2011年。此外,美國陸軍也從2005年下旬引進以色列IAI開發的銀盾(Trophy)主動防禦系統(詳見以色列馳車系列戰車一文)進行測試,未來可望大量配備,進一步提升史崔克的防護能力。

在2004年12月2日,美國陸軍與GDLS簽約購買一批95輛史崔克車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括MGS機動砲以及NBCRV核生化偵測車的首筆量產訂單,其中MGS有14輛,而NBCRV有17輛。MGS車型的可靠度測試將持續至2005年6月,如果一切順利,美國陸軍將追加58輛MGS的訂單。不過到了這個階段,MGS超重、射擊穩定度不佳與自動裝彈機可靠度低等問題仍舊無法獲得有效解決,要等到2007年8月之後才能決定是否正式量產,英國聯合防衛甚至在2006年初的亞洲航太展中推出脫胎自M-8的AGS-120輕戰車,似乎已經虎視眈眈地算准MGS凶多吉少,準備順勢取而代之。在2007年4月,美國陸軍戰車暨自動化武器司令部(TACOM)與GDLS簽署總值1.01億美元的合約,購買23輛M-1130史崔克指揮車型,並提供後續的維修服務,而這批指揮車於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交付美國陸軍。然而同樣在2007年4月,加拿大陸軍卻宣佈放棄購買史崔克MGS車型的計畫,轉而向荷蘭引進100輛二手豹二系列戰車(80輛為豹二A4,20輛提升為豹二A6)。 在2008年3月,美國國防部頒給GDLS一份價值3260萬美元的合約,用於MGS與M-1135核生化檢測車的工程發展製造,同時也批准MGS系統正式進入量產階段。 在2008年4月16日,美國陸軍正式決議,將第五支成軍的史崔克旅(第25輕裝步兵師第二旅)長期部署在夏威夷,成為美國陸軍在中太平洋第一支常駐的快速反應部隊,隨時因應亞太地區的局勢變化。

升級:史崔克A1雙V底盤(Double V-Hull)

在2000年代末,依照在伊拉克的實戰經驗,美國陸軍委由GDLS開發 進一步改良的史崔克A1,主要改進在於強化對抗RPG反戰車武器、地雷與IED即造爆裂物的能力,這些都是在伊拉克、阿富汗的武裝游擊隊常用的攻擊手段 ,並且進一步完善車上搭載的C4ISR系統;此外,動力、電力與承載系統也一併更新。

防護方面,史崔克A1的改良項目包括加裝反應裝甲,底盤則加裝防雷套件(MPK),主要是一個雙層V形(Double V-hull,DVH)抗雷車底裝甲板 ,以及安裝在車體兩側、擋住車輪的防IED裝甲板;此外,加裝駕駛員防彈擋風玻璃、車頭排雷套件、班長防護套件(SLIP)、便於逃生的人員座位安全帶剪斷器、車長防雷座椅 、輪胎滅火器等。因應強化防護而增加的重量,史崔克A1也更換出力更大(425馬力)的發動機與傳動系統,煞車升級,以及能大幅強化越野能力的半主動懸吊系統(Semi-active Suspension)等,此外還有APU輔助動力系統;此外,底盤離地距離更高,使IED或地雷的爆炸威力能獲得較大的緩衝空間。其他增加的配備包括 改良遙控武器站、改良網絡無線電(JTRS HMS)、改良導航/目標標定與數位顯示、完善C4ISR系統、換用570A交流發電機與新的鋰電池組、加裝更強力的新型空調與冷卻組件、加裝狙擊用隱蔽頂蓋和隱蔽網、加裝照明套件、外置式車長警告擴音器(Air Horn)、機動偽裝系統(MCS)、改良內建式訓練系統、395/85R20可變軸距輪胎、 安裝在車體前部與後部的車體周遭360度態勢感知系統(RVSS)以及車外濾油器等等。

依照原計畫,史崔克A1的技術發展在2008年展開,進行到2011年,從2012至2015年則進入工程發展,第一輛原型車於2013年推出,在2016至2017年進入初期低速生產階段,2018年開始全速量產。

在2008年,美國陸軍為史崔克A1引進Allegheny Technologies ATI 500-MIL的裝甲套件。在2010年3月,消息指出通用動力陸地系統與美國陸軍正合作,將雙V底盤整合到史崔克的設計中。在2010年7月,美國陸軍與通用動力陸地系統簽署3000萬美元合約,開始生產這種改良型史崔克。

在2011年3月9日,美國國防部的作戰測評主管(Operational Test and Evaluations,OT&E)表示,史崔克A1 DVH無法適應阿富汗的地形,相關問題包括因為加強防護而使車重大幅增加,車輪容易陷入鬆軟地面。此外,駕駛席太窄,一旦作戰時被擊中而駕駛員失去能力,很難將他移出駕駛席;而通用表示這些問題隨後會獲得修正。

在2011年7月,美國陸軍已經訂購了450輛雙V底盤(DVH)構型的升級史崔克A1,隨後數個月增至742輛;到2012年增至760輛。到2012年8月,美國陸軍總共有4187輛史崔克,其中10種型號使用原型平底底盤,7種衍生型是史崔克A1 DVH底盤。

 

爭議:各體技術部分

史崔克在2002年開始進入服役,但在服役初期表現並不如預期中完美,招致許多批評。首先,美國陸軍在2003年赫然發現IBD/Deisenroth擅自更改陶瓷裝甲的成分以及製造程序,導致強度不足,無法達到預期的防護效果。美國陸軍在2003年2月便發現了這個隱憂,並在8月的實際測試中證實其根本無法如預期般抵擋14.5mm穿甲彈,遑論RPG,不過卻向美國大眾以及國防部──包括一向力挺輕型裝甲車的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隱瞞了六個月之久,直到2003年9月才公開承認。不巧的是此時以史崔克為主要裝備的美軍第二步兵師第三旅正前往伊拉克,而此時已生產的600輛史崔克都存在此一缺陷──偏偏機砲以及RPG就是伊拉克殘餘海珊勢力的主要武器。幸好這些裝甲是模組化的,更換改良的新品並非難事,但是重量會比原先增加235磅。

日趨攀升的車重不僅降低史崔克的機動能力,同時也影響其空運部署能力。史崔克車系十種型號裡已經有八種重量超過38000磅──C-130的空運上限,就連較輕的ICV型大約恰好在此上限,但是要解決前述裝甲問題會讓史崔克重量進一步攀升。而載著超重的史崔克,C-130最多只能飛200哩遠,遠低於陸軍要求的1000海里。此外,史崔克尺寸也太大,塞入C-130的肚子算是十分勉強(此問題對於體積最大、高度最高、重量最沈重的MGS而言最為嚴重),必須拆除部分裝備才能符合空運規定,而且車高太高導致需要調整懸吊系統的高度才能方便地進出機艙。目前美國陸軍正在研究以空運前卸除部分裝備、燃料或彈藥等方式來解決史崔克體積與重量過大的問題,但這樣就不符合SBCT「下車後立刻投入戰鬥」的原始需求。因此,可預見以C-130部署SBCT裝甲旅時會遭遇極大的限制,而且其空投能力尚未驗證(由於空投的裝甲車輛需要額外安裝緩衝裝備,但如果史崔克已經把機艙空間佔用得所剩無幾,這就會成為大問題)。既然從美國本土運送SBCT裝甲旅至少要動用C-17運輸機,則美國陸軍斤斤計較屈就於C-130之舉便讓人不以為然:在擁有C-17之前,美軍戰略空運為分工明確的雙軌制──以僅能在設施完善的大型機場起降的C-5或C-141戰略運輸機將重裝備運送至離前線不遠的轉運機場,再利用可起在前線未整備機場起降的C-130戰術運輸機將載得動的裝備(如較輕的裝甲車、火砲等)運送至前線,而載不動的裝備如主力戰車等只好認命,自己開到戰場。而C-17則打破了這種界線,它可以將M-1戰車之類以前只有C-5載得動的重裝備直接運抵前線,而不用費時費力地進行轉運──對強調快速部署至戰區的SBCT而言,轉運所花費的冗長時間是不被允許的。既然C-17可以直接送貨到家, 真正發揮快速反應的精髓,史崔克何必執著於C-130有限的「肚量」呢?C-130空運的問題並不讓人意外,但是就連C-17載運史崔克都發生了不經濟的問題──史崔克全寬2.84m,而C-17運輸機貨艙的寬度卻只有5.33m,表示史崔克不能並排裝載;此外史崔克的長度也太長,C-17貨艙內縱列停放兩輛史崔克後,第三輛會有一半停在機尾艙門上,這可能會損壞機門。結果一架C-17只能裝載兩輛史崔克(勉強的話算載運三輛),而不是最初預設的四至六輛。由於以C-130載運的構想實在是不切實際,無法在有限的體積重量搾擠出美國陸軍要求的性能標準,因此美國陸軍未來戰鬥系統(FCS)已經放棄了由C-130空運部署的要求 ,而已經投入服役的史崔克車系也只好在落地後多花一點時間整備,而不是強求在從C-130的「肚子」裡開出來就馬上能打仗。

還有聲音批評史崔克本身的防護能力不足以抵擋RPG、測試中輪胎消耗率過高、在南韓的測試中顯示越野能力不足(特別是在鬆軟地形)等等,不過這些都是輪型車輛的先天不足,美軍在抉擇之初已經準備承受這些犧牲 。實際上,史崔克 絕不是一種「防護不佳」的脆弱車款,根本問題還是在於需在戰備狀態下由C-130空運的原始設定,給了史崔克在設計上一個非常棘手的「金箍帽」。IBCT的開宗明義本來就是要以其他要素彌補本身防護能力的不足 ,只是美國 陸軍雖然十分重視新一代裝甲武力的快速空運部署能力,但是美軍重視士兵生命的傳統卻已經「積重難返」,逼得史崔克必須不斷強化裝甲,結果重量攀升到C-130能容忍的臨界值附近,並導致機動能力惡化,但其基本裝甲仍不足以有效抵擋RPG,這就予人「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印象;或者換個說法,IBCT乃至於FCS在理念上都有太過激進而不成熟與切合實際的地方,史崔克車系在伊拉克戰火中的實際經驗勢將反映在未來FCS的路線中,修正一些早期不切實際的構想。實際上,史崔克已經是C-130載得動的輪型裝甲車中基本防護能力最佳者。

由於便宜的RPG在伊拉克或其他衝突地區隨處可見,美軍還是有因應之道──抵達伊拉克的第二步兵師第三旅自行在史崔克外部加裝百葉窗裝甲(Slat armor),美國陸軍暱稱其為「鳥籠」,也就是在車體四周加裝一圈鐵籠形物體,能提前引爆RPG的彈頭,使噴流在擊中車體裝甲前先於空氣中飛行一小段距離,可有效降低RPG的威力;而這類措施早在越戰時代就被美軍部分M-113裝甲運兵車試用過,同樣是為了阻擋越共的RPG-2。此外,美軍也自行在車體外加裝儲物箱、在車頂堆沙包等方式降低破片威力。除了這些「有礙觀瞻」的克難權宜辦法之外,美國陸軍與聯合防衛公司還在研究用於史崔克上的高爆反應裝甲(ERA),能抵擋縱列式高爆穿甲彈的攻擊。安裝此種裝甲會使史崔克寬度增加60cm,以C-130前必須卸下。除了本身的防護之外,美國陸軍還以戰術的方式來搜索埋伏的敵人,例如申請友軍直昇機或UAV在部隊前方偵察,車載步兵在進入複雜地形時便組成搜索隊下車進行搜索,遇到可疑狀況或發現敵人時便實施火力掃蕩獲申請友軍空中或砲兵單位的火力支援。由於美軍空中、步兵、車輛、砲兵等各軍種協同良好,又擁有先進的通訊能力與指揮管制能力,便能及早發現並消滅埋伏於前方的敵方小部隊。

此外,也有人認為過渡性質的SBCT旅根本就不應該另外花下鉅資建構全新的車種,利用現役大批M-113的改良型作為MAV底盤,並以開發成熟的M-8 AGS作為機動火砲系統。M-8雖然需要專用底盤,不過許多作戰性能都優於MGS(載彈量與火砲射速),尺寸也比較緊致;而M-113體積遠小於史崔克,重量僅12ton,以C-130的籌載量而言還有很大的改良空間,而且完全能以C-17並排運送;而且M-8與M-113的空投能力都已經獲得驗證。不過這些因素美軍不是沒考慮過,事實上M-8與M-113都曾參與MAV的競標,改良型M-113甚至殺入最終決選,不過由於不滿足底盤共通性、機動性能、後勤因素、M-113基本設計過於老舊等諸多因素而落敗 。

爭議:大戰略

SBCT更根本的爭議是美國的大戰略。從冷戰後期一直到1990年代,美軍的全球戰略主要奉行「鮑威爾主義」(Powell Doctrine),也就是在全球各地盟邦、基地維持可負擔的最大兵力規模,以應付全球各地可能爆發的衝突,此種好處是能事先在衝突地區附近部署足夠的武力,缺點就是承平時期費用高昂,而且一些潛藏的衝突地帶周遭可能沒有現成的美軍地面部隊,而原先美國鈍重龐大陸軍的陸軍也很難快速從原駐防地趕赴戰區,這便導致1990年代末期科索沃衝突時美國陸軍幾無用武之地,也是美國陸軍近年亟思轉型的主因。小布希總統的國防部長倫斯斐就是大力提倡美軍改革的推手,其「倫斯斐主義」(Rumsfeld Doctrine)與鮑威爾主義恰恰相反,主張以較少的預算維持較小規模、輕便且能快速部署備便的部隊,平時並不實際派遣大量兵力駐守於國外的美軍基地(此舉被稱為置空,pre-emption),當衝突發生時才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派遣武力進駐前線;而輕便、能快速空運部署的SBCT正是倫斯斐主義下的典型產物。兩者各有優劣,奉行鮑威爾主義的美軍武力能事先在戰區集結足夠武力,但是欠缺彈性且平時維持費用驚人;而倫斯斐主義下的輕便部隊雖具有迅速抵達戰區的能力,平時也比較省錢,但是武力強度僅足以應付某些局部衝突,而無法勝任全面戰爭。

有人質疑在實際的戰略環境下,SBCT標榜的「快速空運能力」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發揮的空間──適合SBCT的低強度突發性衝突(而且一定要迅速派遣地面部隊進入,不是派出海空軍扔下一堆精密導引武器就了事的)往往都對美國沒有太大利益影響,介入反而是吃力不討好(例如第三世界國家的內戰,索馬利亞便是慘痛的前車之鑑)。面對此種情況時,美國往往會猶豫不決,無法快速決定是否出兵 ,或者果決地動用足夠的空運能量,如此SBCT在96小時內投射一個旅至戰區的能力根本無從發揮。而美國會花下大量力氣捍衛利益的地區,可能SBCT的武力強度無法勝任,或者事先已有強大的駐軍,2003年攻佔伊拉克就是個好例子。更有甚者,只要美國下定決心毅然行動,大規模的戰略性部署也能以相當快的速度透過空運、海運等方式完成,例如在2003年3月底攻伊戰爭時,美國在短短五天內就將2000名士兵、3000ton的物資與400輛各式戰甲車輛以空運方式運抵伊拉克;而當美國猶疑不決或內部無法達成共識時,即便少量的兵力也無法在短期內運送完畢,因此1999年美國陸軍老鷹特遣隊的15輛M-1戰車、22輛M-2裝步戰車與十數架AH-64A攻擊直昇機才會花上一個月的時間運至科索沃。

實戰經驗

在2003年10月,美國決定把第一個史崔克旅──第二步兵師第三旅派往甫被美國控制的伊拉克來接替第三機械化步兵師的任務,這是SBCT旅服役後的首次實戰任務,能對其戰力進行驗證;當然,也有美國官員痛批將服役未久、尚未完全成熟妥善的史崔克投入戰場,只不過是美國政府/民間軍工複合體系把戰場當實驗場、用美國大兵當白老鼠的典型醜惡戲碼。就在2003年12月8日,這支SBCT旅還沒離開科威特就發生意外,兩名士兵在將一輛史崔克遙控武器基座上的12.7mm機槍換為一具MK-19榴彈機槍時不慎走火而受傷。

在2003年12月,有一輛史崔克被伊軍武器擊傷,成為史崔克首次在實戰中掛彩的記錄,可能是砲彈破片或RPG的傑作;不過由於派至伊拉克的史崔克都在車體加裝百葉窗裝甲,而且其車體基本裝甲十分堅固,所以該車僅有一名步兵受傷。在2004年2月3日,又有一輛史崔克被RPG擊中,同樣拜百葉窗裝甲之賜,不僅車內乘員毫髮無傷,車輛也沒有喪失作戰能力。不過在2005年1月,一輛配備百葉窗裝甲的史崔克在伊拉克遭到民兵RPG火箭擊中,引發大火而完全燒毀,推測很可能是車上步兵將百葉窗裝甲當成置物架,放滿備用燃油罐等易燃補物品,故被RPG噴流引燃時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經過實戰洗禮後,史崔克在伊拉克戰場上浮現了一些問題,從2004年起便多次被美國政府計畫監督局(Project on Goverment Oversight,POGO)抓來修理。史崔克在伊拉克戰場上暴露的缺失包括:

1.附加的百葉窗裝甲還未被證明能有效防禦RPG戰防火箭便冒然投入前線,結果根據史崔克在伊拉克遇襲的案例,百葉窗裝甲只能成功提前引爆50%來襲的RPG,明顯低於原先預期的效能──遭11枚RPG攻擊中至少成功提前引爆八枚。此種狀況的主因恐怕是百葉窗裝甲只能防禦早期型的RPG,對採用縱列彈頭等新技術的後期型則防護效能急轉直下;在伊拉克民兵常用的三種RPG中,有兩種是百葉窗裝甲無法有效抵擋的。

2.車上電腦經常因為酷熱的沙漠氣候而過熱當機,使美國陸軍經常開著電腦失效的史崔克在伊拉克境內到處跑。事實上史崔克原先預定加裝適用於沙漠熱帶環境的新型空調,只是目前預算尚未通過。

3.在加裝重量高達5000磅(約2270kg)的XEMAS-2裝甲後,史崔克的操作靈活度與越野能力大幅降低,駕駛在安裝附加裝甲後甚至得重新訓練,以適應劣化後的機動性能。此外,重量攀升使得輪胎與機械的磨損加劇,且史崔克的輪胎主要是針對鬆軟的野外地形而設計,但在伊拉克境內卻長時間於表面較硬的一般道路上行駛,導致史崔克裝甲旅平均每天要報銷九個輪胎。車重增加也對中央胎壓控制系統造成負面影響,乘員每天必須檢查三次胎壓。

4.沒有穩定裝置的遙控槍塔在行進間射擊時很難命中目標。由於遙控操作的視野與反應皆不如直接由人力操作,所以史崔克的遙控槍塔命中率甚至可能不及一挺由熟練射手操作的機槍。

5.其他小細節: 車外攝影機雖然十分好用,可惜顯示器是黑白的,無法根據顏色來識別目標身份;遙控機槍可能危險地轉向車長方位,部分史崔克車員遂將之拆除;當車內士兵穿著防彈衣時,往往無法迅速扣上安全帶,萬一發生翻覆等意外將造成嚴重傷亡。

雖然有這些缺陷,但是史崔克在伊拉克的整體表現仍然是相當稱職合用的,並沒有什麼致命的大問題,也多能達成美軍要求;而拜史崔克裝甲車良好的基本設計以及史崔克旅靈活的組織優勢,一些在戰地發現的小缺陷或新出現的態勢,多半都能以相對應的方法(訓練、運用、戰術等)加以克服。史崔克車上的戰場管理系統、加強定位回報裝置以及與車載戰鬥系統整合的數位攝影機等,讓美軍在進行城鎮戰時享有許多以前沒有的戰場搜索、資訊傳輸與陸空協同優勢,例如只要發現目標,只需透過戰術網路將目標影像與位置等戰術資訊傳給在空中的待命機,就能迅速地解決目標。而由於伊拉克的作戰型態以游擊戰,城鎮戰為主,需要更多的步兵進行掃蕩廓清,因此美軍駐伊地面部隊對史崔克旅的倚賴日漸加深

最重要的是,以往美國陸軍具有獨自遂行戰役的編制是師,而史崔克旅則是第一種具備獨立作業能力的旅級單位,本身就包括完整的戰鬥及支援單位,能快速地獨立執行任務,這是傳統的重裝旅(只是重裝師下轄的一部分組織)所辦不到的。以史崔克旅的戰力投射單位的戰略與戰術機動力,能在相同的時間內達到與一個機械化師相當的推進距離,故能掌握與一個傳統機械化師一樣大的戰略空間(雖然火力強度有差別)。由於史崔克輪型裝甲車的行駛速度比戰車快得多,而且越野速率與道路速率的落差較小(史崔克最大路速超過100km/hr,的越野速率可達80~90km/hr,M-1A2戰車最大路速雖在65km/hr以上,但越野速率降至48km/hr以下),在一般的情況下能比配備M-1與M-2的重裝師更迅速地趕赴戰區。例如,曾有一個部署在伊拉克的史崔克旅,在發現敵對游擊隊基地後之後一個小時,整個旅就奔襲至95km外的敵方基地展開猛攻,絕大多數的游擊隊員都還在基地裡而來不及逃走,最後被史崔克旅全數消滅。如果在過去,即便是101空降師也沒辦法在發現100km外的敵軍後於一個小時趕到敵區作戰。由於伊拉克的游擊隊已經發展出一套聯絡網路,一有威脅通報便能在最短時間內火速撤離,所以史崔克旅帶來的快速反應能力與戰術機動速度對美國陸軍而言,是彌足珍貴的。

在2009年9月,美國陸軍第二裝甲騎兵團首度接收9輛史崔克MGS,並於2010年隨該單位一同部署至阿富汗,首開史崔克MGS的實戰部署紀錄。在部署前的先期訓練階段,該單位的史崔克MGS主要用於偕同步兵進行作戰,對敵方的碉堡、建築物、圍牆等堅固建築工事進行擊破 ,為步兵清出一條安全通道。

至2010年代初期,美國陸軍已經擁有超過3800輛史崔克現役。

史崔克30mm遙控武器站升級:龍式

在2014年,因應年初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之後歐洲的緊張型情勢。美國陸軍就開始嘗試快速為史崔克升級武裝,將原本ICV的12.7mm遙控武器站升級為30mm鏈砲砲塔。這項概念研究引進了康斯堡防衛系統(Kongsberg Protech Systems)的中口徑遙控武器站(Medium Caliber Remote Weapons Station,MCRWS),裝備軌道ATK(Orbital ATK Inc)的Mk44 Bushmaster II 30mm鏈砲;砲塔底部有吊籃進入車體艙內,並且佔用了原本一個頂部艙蓋。此一控武器站有78發砲彈備便,另外264發儲存在車體內。在2014年2月19日,一輛結合MRCWS 30mm遙控武器站的史崔克在馬里蘭州的亞伯丁測試場進行試射。

經過評比測試後,美國陸軍在2015年4月22日簽署合約,為部署在德國的第二騎兵旅(the 2nd Cavalry Regiment)的81輛史崔克ICV裝甲車升級換裝康斯堡的MCRWS遙控武器站,經費來源是2015年美國國會緊急批准的3億美元預算。第一輛安裝MRCWS的史崔克在2016年10月27日交付美國陸軍,美國陸軍賦予的型號為XM1296「龍式」(Dragoon),2017年12月8日運抵德國第二騎兵旅,2018年5月展開部署。

史崔克中口徑武器系統(MCWS)

在為第二騎兵旅換裝配備30mm遙控武器站的XM1296「龍式」(Dragoon)之後,美國陸軍在2019年4月決定,為三個使用史崔克A1(DHV底盤)的旅換裝30mm機砲塔。在2019年5月,美國陸軍啟動史崔克中口徑武器系統(Medium Caliber Weapons System,MCWS)競標,打算為現役六個史崔克旅中的三個旅的史崔克裝甲車(每個旅裝備83輛)進行升級,加裝Orbital ATK Inc(在2018到2019年併入諾斯洛普.格魯曼集團的諾格創新系統(Northrop Grumman Innovation Systems,NGIS)的XM813 30mm鏈砲(即Mk44 Bushmaster II)的砲塔。在此前,這六個現存史崔克旅的史崔克裝甲車都使用較新的史崔克A1雙V(Double V-Hull A1)底盤規格。

在2019年5月,美國陸軍選中五家廠商團隊MCWS進入競爭階段,分別與各廠商簽署設計合約;五家公司分別是通用動力陸地系統(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GDLS)、 考斯曼公司(Kollsman Inc.)、意大利李奧納多 Leonardo DRS)、雷松(Raytheon)以及派特.米勒工程製造(Pratt & Miller Engineering and Fabrication Inc.)。隨後,一家在初選中落敗的EOS防衛美國分公司(EOS Defense Systems USA, Inc)提出上訴,認為該公司的提案沒有獲得正確的評估;隨後,美國陸軍在6月5日修改決策,又與EOS防衛美國分公司簽署合約。

參與MCWS案的廠商使用美國政府供應的XM813 30mm鏈砲以及史崔克DVH A1車體,發展出整合的30mm機砲砲塔系統並結合在史崔克底盤上。依照原計畫,美國在這六家參與的廠商中挑選三家,於2020年8月在馬里蘭州的亞伯丁測試場(Aberdeen Proving Ground, Maryland)進行測試評估,但由於COVID19疫情爆發等因素而有所延後。

三家進入MCWS第二階段測試評估的團隊分別是GDLS、李奧納多DRS以及派特.米勒工程製造;其中,GDLS與挪威康斯堡防衛(Kongsberg Defense)組成團隊,基於先前「龍式」的經驗;李奧納多DRS與Moog組成團隊,而派特.米勒工程製造則與以色列拉斐爾(Rafael)組隊。在2020年12月,參與競標的派特.米勒工程製造被Oshkosh購併,Oshkosh是聯合輕型戰術輪車(Joint Light Tactical Vehicle)的承包商。

在2021年6月4日,美國陸軍正式宣佈由Oshkosh團隊獲得MCWS合約;Oshkosh團隊的方案使用以色列拉斐爾的SAMSON系列砲塔。首批合約包括升級91輛史崔克(包含8輛用來測試的原型車,以及第一個史崔克旅的83輛車),合約總值粗估1.3億美元,預估在2023年12月履約完成。而如果美國陸軍後續決議將剩下三個史崔克旅的裝甲車進行相同升級,合約總值估計最多可能擴充到9.42億美元,總期程超過六年。

MSG除役

在2021年5月12日,美國陸軍正式宣佈,將史崔克MGS機動火砲系統從新的殺傷力升級計畫中排除,而史崔克MGS會在2022財年完全除役。史崔克MGS是美國陸軍第一種使用自動裝彈機的火砲系統,然而服役期間維護成本十分高昂。此外,史崔克MGS從沒有針對抵抗即造爆裂物(IED)、反戰車地雷進行過防護升級。提前除役史崔克MGS,是美國陸軍預算遭到大幅刪減的情況下,為了釋出資源與人力用於新的「關鍵作戰能力」的必要犧牲。在史崔克旅服役前期,每個步兵營各配置9輛MGS;後來經過調整,MGS集中在史崔克騎兵營的兵器連(有三個排),每個史崔克旅總共只配置10至12輛。

此時,美國陸軍正規劃為史崔克車系進行提升殺傷力(upgraded lethality),包括位史崔克換裝中口徑武器系統(Medium Caliber Weapons System,MCWS)、結合標槍反戰車飛彈的通用遙控武器站(Common Remotely Operated Weapons Station-Jav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