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z-3美洲豹式裝步戰車

 

德國新一代Spz-3美洲豹式裝步戰車,用於取代德國陸軍現役的貂鼠式裝步戰車。

 

美洲豹的車尾,注意後兩對承載輪間距較大,車尾部兵艙門採厚重的盒狀構型,車尾兩側設有攝影機窗口,

步兵艙門右側的六管76mm自動榴彈發射器也清晰可見。

(上與下)操作中的美洲豹,注意30mm機砲的砲身加裝了支撐架,可減少射擊時的砲口晃動。

 

──by  Captian Picard

型號 Spz-3美洲豹型裝步戰車(Panther)
製造國/廠 德國/PSM
使用國 德國
車體尺寸(m)

長7.33 寬3.71 高3.05

戰鬥重量(ton) 基本裝甲:29.4

Level-A裝甲:31.45

Level-C裝甲:40.7

全車最大戰鬥重量:43

發動機/馬力 MTU MT 892 V10柴油機*1/1250
推重比(hp/ton) 29~42.5
極速(km/hr)

70

續航力(km)

450~600

乘員 車員3名,可搭載6名步兵
武裝 主武裝:

Mauser MK-30-2 30mm機砲*1

次武裝:

MG-4 5.56mm同軸機槍*1

六聯裝76mm榴彈發射器*1

選用武裝:

反戰車飛彈發射器

 


 

前言

冷戰結束後,全球武力衝突逐漸演變成以中/低強度地區衝突為主,而且許多衝突區域均為於道路發達的住民地,因此成本與重量較低、路面機動力良好、維持與運作成本低廉的輪型裝甲車遂從1990年代後期起大行其道,成為許多國家陸軍裝備更新的主軸,「輪型取代履帶」之說也大行其道。而一向在裝甲車輛研發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德國也不落人後,與荷蘭、英國合作推出先進的MRAV輪型裝甲車系列(英國半途退出)。

然而,德國方面並沒有偏廢履帶裝甲車的發展。早在1980年代末期,德國便展開了貂鼠二型裝步戰車的研發作業,配備35/50mm可擴充口徑機砲系統,不過此車的發展恰好碰上冷戰結束、兩德統一、國防預算與軍隊規模大幅刪減的時期,所以很快便遭到擱置,未能如願取代貂鼠一型。在1990年代中期,德國陸軍進行過名為「新世代裝甲載具」(NGP)的計畫,目標是研發一種共通的新型裝甲載具,擁有裝甲運兵型(APC)、裝步戰車(IFV)以及自走野戰防空砲車等,然而此計畫在2001年取消。不過接著在2002年4月,德國陸軍 又與克勞.馬費.偉格曼(Krauss-Maffei Wegmann,KMW,亦為MRAV的德國承包商)與萊茵金屬科技(Rheinmettall DeTec)等兩大德國裝甲車生產重鎮合資成立的系統計畫/管理機構(Projekt Systems and Management,PSM)簽署合約,研發新一代的履帶底盤裝步戰車──Schutzenpanzer(Spz)-3美洲豹(Panther)型裝步戰車 ,大量運用先前NGP的研發成果,將與MRAV輪型裝甲車一同取代從1971年起進入西德陸軍服役、日漸老舊且不符合未來需求的貂鼠(Marder)裝步戰車。

理念與研發

美洲豹並未盲目跟隨目前大行其道的輕量化風氣,仍務實地評估德國陸軍實際需求,保留重型履帶裝甲車的先天優勢並發揚光大,防護能力與現役重型裝步戰車相較甚至進一步「加碼」。美洲豹在研發時,主要的需求考量包括最佳的防護能力、最佳火力配置,以及較高的戰略與戰術運動/部署性;此型裝步戰車不僅必須在德國境內具備與豹二主力戰車相當的戰術機動能力,還必須適應全球各地環境。因此,美洲豹具有極佳的極端環境適應能力,從攝氏-44度的低溫到攝氏+49度的高溫環境,都具備完整的操作適應性。

研發作業方面,負責單位先將美洲豹分成幾個主要子部分,包括裝甲、武器彈藥、射控觀測、砲塔、底盤等等,首先分別製造各部位的子系統進行測試,最後才整合成完整的個體進行驗證。美洲豹的研發計畫將先製造三個測試用原型砲塔與三輛底盤,其中第一個砲塔(T-1)用於測試武器系統的操作,T-2測試觀測/射控與穩定系統,T-3則將各項部分進行最終整合,成為功能完整的砲塔。底盤方面,一號底盤(F1)進行行駛測試,F2與F3則用於裝備完整的最終測試。

德國陸軍與KMW在2002年12月簽署購買第一批五輛美洲豹預量產型 與相關後勤、訓練支援的合約 ,價值3500萬歐元(約5000萬美元),首輛原型車於2005年12月出廠並進行性能展示,2006年5月交付德國陸軍進行測試。美洲豹的前20輛預量產車在2006至2007年完成 ,而初期量產作業則於2007年中展開,並於2009年3月完成全部測試項目。在2007年11月,德國陸軍正式決定斥資30億歐元購買首批410輛美洲豹。在2009年7月6日,德國聯邦國防科技採購局(BWB)與KMW、萊茵金屬正式簽約,生產450輛美洲豹的裝步戰車型,合約價值31億歐元(約合44億4000萬美元),並從2009年起出廠,2010年正式進入德國陸軍服役;而未來美洲豹的總產量預計達到1152輛,搭配1000輛左右在同時期陸續交貨的MRAV輪型裝甲車,取代原有的兩、三千輛貂鼠一型,成為新一代德國陸軍機械化步兵骨幹裝備 。除了基本的裝步戰車之外,未來德國也將以美洲豹的車體為基礎,衍生出完整的裝甲車系,包括120mm迫砲車、防空砲車、裝甲救濟車等等。而美洲豹 在進入量產之前,已經投入2000年代初期荷蘭新一代裝步戰車的採購案,不過最後的勝利者是較成熟的瑞典CV-9030 MK-III。

基本設計

美洲豹的車體由萊茵金屬設計,基本操作人員包括駕駛、車長與砲手,並能攜帶6名步兵。美洲豹是全球第一種使用「單箱式」車體結構的裝步戰車,車內所有乘員 (包括車長、砲手、駕駛以及搭載的步兵)與幾乎所有的裝備,均位於單一的車艙結構內,這和以往將車輛編制乘員與搭載步兵隔開的作法不同。單箱式結構的優點是結構較為緊致,能盡量減少需要防護的車內空間,能在有限的體積與重量內安排出最大的防護效益 ,而單一的空間也使車內所有人員隨時保持目視接觸,利於彼此溝通與狀況的掌握;當出現人員傷亡時,其他人也能迅速接替其任務。 美洲豹的車底板裝甲採用雙層設計,可減緩爆炸震波、降低對車內人員裝備的傷害,能抵抗10kg等級重型高爆地雷或錐孔成形裝藥地雷的威力;此外,車內所有的人員座椅都懸掛於車壁,完全不與底板連結,也能避免將地雷的震波傳給人員。美洲豹的車尾設有一個厚實的大型盒狀艙門,向下開啟時形成一個跳板,可同時讓兩名士兵快速進出車艙;而其厚實的盒狀結構能提供比昔日板狀艙門更佳的防護效果 。為了增加安全性,美洲豹的兩具主燃料箱都設置於車體外側,即使油箱被擊穿引燃也只會在外部燃燒;兩具油箱同時被擊穿的機率不高,如果一側的油箱破裂,也能靠著另一側油箱的燃料行駛至安全地帶。除了主油箱以外,受到重裝甲保護且採用中空設計的傳動模組內部空間也可儲存燃料,當兩側主油箱都耗盡或受損失去作用時,燃油供應系統就會切換至緊急模式,利用傳動模組內儲存的油料來行駛。美洲豹的動力包件設置於車體前段右側,駕駛席位於引擎室左側 ,車長席位於駕駛席右後方並緊鄰車載步兵座位,車體中/後段則是砲塔與乘員艙。 美洲豹採用具有抑制紅外線訊號功能的車體塗料,能增加敵方熱影像儀觀察的難度。美洲豹所有的頂部艙蓋都採用較容易開啟的側開方式,即便艙蓋被異物卡住仍能輕易開啟。美洲豹的基本車體重量達29.4ton,與貂鼠一型相當,均屬於重型的裝甲車。

美洲豹的車體採用最新的鋼板撓屈技術製造,故底盤無焊接縫隙,使得車體防護能力與封閉性獲得提升。美洲豹採用模組化裝甲設計,能依照任務不同而選擇不同等級的裝甲套件;其中,車體基本裝甲能抵擋來自任何方位的14.5mm機槍子彈,車身正面與側面能抵擋30mm動能彈藥,此外還能抵擋攻頂武器破片、高爆地雷以及俄製RPG-7成形裝藥火箭的攻擊。而Level-A(Airportable)裝甲套件主要是針對車頭方向進行強化,重量增至31.45ton, 車體正面能抵擋單兵肩射反裝甲武器與中口徑火砲, 車體其他部位則可抵擋14.5mm穿甲彈與砲彈破片的攻擊,而德國陸軍美洲豹就會以Level-A裝甲作為標準構型 。至於最強的Level-C則以Level-A的基礎進一步補強側面防護,包括含蓋整個兩側輪廓的大型側面裝甲板(使用複合裝甲技術,並採用中空裝甲構型,同時包含裝甲側裙)、一具可套住整座遙控砲塔的裝甲模組以及一個安裝於底盤頂部的裝甲模組, 其側面防護能力達到與車體正面相同的水準,砲塔與車頂方向的防護力也獲得強化,使得抵抗攻頂武器破片的能力大增,而車體正面的防護則維持與Level-A相同。Level-C裝甲套件能在前線由維修人員或車輛乘員在半小時內安裝完畢,但也會使車體 重量大增(空重40.7ton,戰鬥重量43ton),逼近早期型俄製T-72戰車的水準。

雖然美洲豹重量不輕,但由於歐洲空中巴士新一代的A-400M戰術運輸機擁有相當大的籌載量,因此即便是配備Level-A裝甲的美洲豹在戰鬥重量下還是能由A-400M載運;反觀美國C-130戰術運輸機,20ton大概已經是載重極限了。至於重量最大的Level-C構型,每四架A-400M可運送三輛 ,其中三架各裝載一架卸除所有裝甲套件的每週獅,第四架則專門載運這三輛車的裝甲套件 ,運至戰地再行組裝。鐵路運輸方面,即便是最重的Level-C構型都能輕易由火車進行輸送。

動力與承載

動力方面,美洲豹擁有一具新型MTU MT 892 V型十汽缸渦輪增壓柴油機,是MTU公司的第四代戰甲車用發動機──MTU 890高功率密度(High Power Density,HPD)先進柴油機系列 的一員。鑑於各國新一代戰甲車對快速/空運部署能力日益重視,但防護力與火力卻不能縮水,故動力系統勢必得更為輕巧緊致,使得戰甲車的尺寸重量得以縮小;此外,由於混合油電動力驅動(Hybrid Electric Drive,HED)系統也成為未來戰甲車的發展趨勢,這同樣使得發動機的體積必須更為縮小,以騰出更多容積來配置HED相關的電池、發電機與控制單元。

美國軍方在1995年邀請MTU研究高功率密度柴油機的可能,MTU便根據前述著眼而提出HPD理念,在維持相同性能表現的情況下大幅縮減動力系統的體積重量,而MTU 890便是HPD概念下誕生的第一種產品,其概念設計於1997年推出,並在2000年由MTU自行投資正式進入全面發展階段。MTU 890體系分為V型汽缸與直立式汽缸兩大族系,適用對象由重型軍車一路延伸到主力戰車;其中,V型汽缸設計每缸容量1.0L,直立式汽缸設計每缸容量1.11L。

相較於MTU第三代戰甲車發動機──MTU 880系列,MTU 890的緊致程度又大幅提昇。MTU 890系列V型汽缸成員的活塞直徑/行程縮減為109/107mm,汽缸呈90度夾角,直立式汽缸成員則為115/107mm。以最大功率同為1500馬力的MT 883(屬MTU 880系列)以及MT 893(屬MTU 890系列)相較,MT 883的全寬與全高為977/808mm,而MT 893則降至700/590,體積與重量遽減50%左右;此外,MTU 890的冷卻系統也比MTU 880更為緊致,燃油效率表現也更好。

MTU 890的小型化,歸功於高效率的一體化、緊湊化機械設計。MTU 890並未對柴油機的主要常規機械結構(包括四行程水冷發動機、濕式氣缸套、分離式氣缸蓋、鋁制曲柄軸箱、V形發動機氣缸排間夾角90度)進行重要變更,而是將以往布置在發動機外部的各種部件(如進氣口歧管以及整個潤滑系統,後者包括油泵、熱交換器和過濾器等)整合到曲柄軸箱內的空間,達成最有效的體積運用,進而減少了發動機的整體體積與重量。此外,發動機許多部件採用極薄的生鋁和乾機匣,將發動機的高度降至最低;乾機匣內包含了機油循環通道,因此不必再另外安裝油管,也節省了體積。MTU 890另一個減少體積重量的手段,是捨棄以往安裝在發動機以外的分離式外置起動電機和交流發電機,改用新一代、與發動機整合的一體式飛輪永久磁鐵起動發電機;此種裝置的尺寸與功率由傳動裝置類型來決定,以MT898為例,如果採用手排的機械傳動裝置,則配備20KWD賒起動發電機;如果使用電傳動裝置或電力-機械傳動裝置,則使用 410KW的起動發電機。MTU 890系列中,功率較小的版本擁有非常明顯的緊致性優勢,例如V型6汽缸的MT 890的體積重量比V型8汽缸的MT 891縮減達60%之多,前者即便配備整套空氣過濾器與輔助發電機,整體體積依舊低於後者。

MTU 890採用模組化設計,例如6V、8V、10V、12V等形式,彼此的差別只在於汽缸數的不同,其餘如油路、幫浦、過濾器等均使用相同元件。MTU 890系列各型發動機的活塞行程均為107mm。除了直立四汽缸、5汽缸型號的缸徑為115mm之外,MTU 890系列其他型號的缸徑均為109mm。MTU 890採用強化鋁合金結構,提高了耐熱性並降低重量;其正常轉速比以往的發動機提高,達每分鐘4250轉(此時活塞的運動速度可達最高15.2m/s)。MTU 890提高功率密度的另一關鍵在於提升發動機工作壓力,其最大工作壓力能達到2.6MPa,這主要歸功於發動機內壓縮比為4.5:1的高效能渦輪增壓器和向心式渦輪機導向葉片;在發動機低速運轉時,渦輪機導向葉片透過旋轉來提升扭矩。MTU 890還配備新型共用油路燃油噴射系統,其工作壓力為180MPa,能有效降低發動機油耗和廢氣排放量。MTU 890的外部附屬組件包括高效率分散式高溫冷卻系統、可調式渦輪增壓器、散熱系統、輔助發電機等不僅效能提高,體積也比以往更為緊致。與MTU 880相同,MTU 890也繼續使用數位式電子監控系統來負責動力系統的管理、運作以及自我診斷。MTU 890的模組化設計使其保有良好的提升與發展彈性,能任意選用各種現有或開發中的外部組件,就連安裝位置也相當自由;例如渦輪增壓器能設置於發動機的進氣端、飛輪端、左側或右側,故能視安裝車型的不同而達到最緊致的配置。而如果使用於HED動力系統之中,MTU 890系列還能直接在飛輪端裝置內建式直流發電機與啟動馬達,進一步增加動力系統的緊致性。

由於MTU 890重量輕、結構緊致與效率高的優點,立刻在2000年代初期引起美國陸軍未來戰鬥系統(FCS)載台研發部門的興趣;當時FCS的體積重量要求十分嚴格,要求整台作戰載具能在戰鬥狀態下由C-130運輸機空運。在2002年,美國陸軍戰車機動車輛和武器司令部與MTU簽署合約,提供兩具MTU 890柴油機(見下文)給美國陸軍進行測試,第一具樣機在2003年底完成,在測試中達到550KW的最大功率,其功率密度約為91.7KW/立方公分,大約是MTU MT883發動機的2倍。在2003年,美國戰車機動車輛和武器司令部又將MTU的研究合約擴展到直立式4汽缸(L4)發動機,而MTU公司本身也決定自費製造另外兩台MTU 890 L4發動機發動機。

MTU 890族系的成員如下(最大功率均輸出於每分鐘4250轉):

MT 890:V型6汽缸,最大馬力750匹(550KW),適用於中型裝甲車。接續前文,美國FCS未來戰鬥系統與MTU簽約引進MTU 890發動機,而用於FCS未來戰鬥系統的混合電力底盤的,則是衍生自MT 890的五汽缸柴油機輕型,寬度只有45.5cm,功率約595馬力(444KW),功率/體積比高達1200KW/立方公尺,效率極高。

MT 891:V型8汽缸,最大馬力1000匹,適用於重型裝甲車。

MT 892:V型10汽缸,最大馬力1250匹,適用於重型裝甲車。美洲豹即採用此型發動機。

MT 893:V型12汽缸,最大馬力1500匹,適用於主力戰車。 此型發動機被南韓XK-2黑豹戰車的原型車採用,並授權南韓斗山重工生產,裝備於K-2的量產型。

MT 894:直立式4汽缸,最大馬力558匹,適用於輕型裝甲車或輪型軍卡。

MT 895:直立式5汽缸,最大馬力696匹,適用於輕型裝甲車或輪型軍卡。

MT 898:直立式4汽缸,排氣量4.44L,最大馬力558匹,適用於輕型裝甲車或輪型軍卡,其總寬度僅45.5cm。

高效率的動力系統使美洲豹即便使用最重的Level-C裝甲,還是擁有約29的高推重比,最大路速達70km/hr(最大倒車速度為40km/hr) ,平均越野速率超過30km/hr,續航距離450~600km,機動能力相當優異。與MT 892發動機搭配的是Renk公司製造的HSWL 256自動變速箱,同樣具有結構緊致、重量輕的優點,並擁有最新的全數位控制技術,六檔前進/六檔後退的檔位選擇比以往的自動變速箱更綿密,能更有效地運用發動機的功率輸出。HSWL 256採用非對稱耦合(decoupled)設計,能有效降低整體噪音與震動。MT 892發動機與HSWL 256自動變速箱組成的動力包件,重量比以往同級系統減少超過60%之鉅。美洲豹的動力系統還包括一具發電機,功率為170kW。

美洲豹的底盤採用全新研發的「吸震式驅動總成」結構,底盤的鋼板焊接成前、後包夾的殼狀結構,並將傳動齒輪、承載系統等驅動總成所有相關部件都包入這個結構中,且各部件均以橡膠件與車體連接,大幅吸收了驅動總成運作時的震動;除了這個別出心裁的設計外,美洲豹還使用KMW全新開發的獨立式液氣壓懸吊系統,加上驅動總成的效果,能將噪音與震動大幅降低90%以上 ,行駛時的車內噪音值只有95分貝(其他國外同級車種在相同情況下的噪音則高達120分貝),能有效減緩車內乘員在長距離行駛時的疲勞。履帶部分,由於擁有兩種重量不同的防護構型,設計團隊最初打算為美洲豹設計兩種履帶,不過爾後為了簡化後勤負擔,還是採用單一履帶;不過,這也表示此型履帶必須同時兼顧高重量構型在道路上運轉時的較大磨耗,以及輕車重構型在空運時的車重限制,故必須同時兼具高強度、低重量的特性。美洲豹的履帶為Diehl製造 的464型鋼質輕量化履帶,寬度500mm,其重量比相同荷重能力的的其他履帶輕了40%。美洲豹的底盤僅配置五對承載輪,前三對承載輪間距較為緊密,後兩對的距離比較大 ,這是由於車體前部重量較大的關係。 為了降低熱訊號,美洲豹的排氣系統設有氣冷裝置,發動機廢氣會先與外界冷空氣混和降溫後,才由車尾左側的排氣口排放。

遙控砲塔

美洲豹的遙控砲塔。

武裝方面,美洲豹配備一個由KMW開發的大型遙控平台(內部無人),這是一個封閉式的無人旋轉砲塔,安裝於車體偏左的位置, 這是因為由於以往位於砲塔內的車長、砲手都必須改在車體內,所以必須在單側騰出較大的空間。砲塔內部緊湊的空間裡容納了一門毛瑟廠(Mauser)的30mm MK-30-2單管機砲、一挺MG-4 5.56mm輕型同軸機槍、備射彈藥、武器驅動與俯仰機構 、先進的光電觀測/瞄準裝置、砲身與感測器的穩定系統以及砲塔迴旋機構等。相較於以往裝甲車使用的有人砲塔,美洲豹的遙控砲塔底部無需砲籃構造, 使整個系統的重量大幅減輕(相較於同級火力的有人砲塔,美洲豹的遙控砲塔節省了至少1ton的重量),佔用的車內空間亦減少很多,外置彈藥對車內人員的安全性 也比較高;此外,遙控砲塔也沒有火砲射擊時產生的排煙問題,也不會破壞車體的氣密性(傳統有人砲塔在砲尾開啟進彈時,外界氣體將由砲管通入車內)。基於以上的優點,遙控砲塔將成為未來歐美裝甲車輛的發展趨勢。而與若干體積較小的開放式遙控武器平台相較,美洲豹的遙控砲塔不僅功能完整,封閉式的構造也對砲塔內部的系統提供較佳的防護效果。

武裝

美洲豹的主要武裝──MK-30-2機砲安裝於遙控砲塔中心線以右的位置,全重198kg,一般情況下的最大射速為200發/分,必要時可增至700發/分,最大射程約3000m,射擊精確度十分優秀;此型機砲採用 開放槍機設計、雙向供彈系統,同時有兩條彈鏈進彈,機砲與彈藥供應系統的整合由萊茵金屬負責 ,射手能根據目標特性而選擇使用兩種不同的彈藥。與瑞士奧利崗30mm機砲類似,MK-30-2的砲口也設有精密的制退裝置,制退裝置並內藏電子線圈,以配合程式化引信的彈藥。無人砲塔內儲存有200發30mm備射砲彈,而底盤內另有200發備用30mm砲彈,在砲塔內的備射彈耗盡後由車內乘員進行再裝填 ;由於成員艙與無人砲塔隔離,再裝填時必須在車外進行,較為不便。

MK-30-2目前有三種彈藥可使用,包括PMC-287穩脫殼穿甲曳光彈(APFSDS-T)、PMC-283可碎裂彈蕊脫殼穿甲曳光彈(FAPDS-T)以及新型PMC-308空炸砲彈(Air Burst Munition,ABM),前兩者主要攻擊裝甲目標、車輛或提供步兵火力支援,後者則可對付人員物資、半硬式目標乃至於低空飛行器。PMC-287 APFSDS-T由瑞士奧利崗(Oerlikon Contraves Pyrotec)生產,彈頭不使用德國陸軍禁忌的衰變鈾,因此不會造成輻射污染。MK-30-2機砲射擊PMC-287時,砲口初速達1385m/s,無論攻擊裝甲或軟性目標都有很大的殺傷力。至於PMC-308 ABM亦由奧利崗生產,係以該公司專利的先進撞擊與有效摧毀彈藥(Advanced Hit and Efficiency And Destruction,AHEAD)技術為基礎發展而成,在2005年開始測試並進入服役。ABM彈藥射程約4000m,配備動能定時引信(KEFT),這是一種新型的程式化電子計時器。在ABM砲彈通過砲口時,砲口初速測量線圈將砲彈速度回傳至射控電腦,射控計算軟體再根據先前射控系統傳來的目標相關參數(目標距離、目標種類等),計算最適當的砲彈引爆時機,然後將此一參數傳至砲口的引信設定線圈,在砲彈飛出之際以電子方式完成KEFT引信的設定,整個過程在ABM砲彈通過砲口的一瞬間完成。KEFT引信控制彈頭在飛行一定時間後,接近目標至最適當的距離(視目標種類而定)炸開,將彈頭內的162個圓柱狀鎢合金次彈頭散落出去,對於敵方防禦工事、輕型裝甲車輛、步兵或慢速低空目標都可發揮很大的殺傷效果。

除了30mm機砲外,遙控砲塔還裝有一挺MG-4 5.56mm遙控機槍,最大射速850發/分,有效射程1000m,砲塔內儲有1000發5.56mm備射彈藥,車體內則另存有1000發 。選用5.56mm口徑的主因是為了與步兵的步槍彈藥口徑取得同步,但威力則會打折,不過此砲座也有容納MG-3 7.62mm同軸機槍的餘裕,能視客戶需求而進行變更。30mm機砲與5.56mm同軸機槍共用同一個位於砲塔正面右側的盒狀俯仰機構,砲塔的水平迴旋與砲身俯仰伺服機構均與雙軸穩定系統連結,使得這座遙控砲塔能在行進間接戰 。砲座設於砲塔右側的原因是對應安裝於車體中心線左側的設計,使砲口還是能大致維持在車體中心線附近的位置。除了機砲與同軸機槍之外,這座遙控砲塔的後部還裝有八具76mm煙幕彈發射器,砲塔在必要時也可安裝反戰車飛彈發射器( 德國陸軍後來選擇以色列的Spika LR光纖導引飛彈,在2019年結合在德國陸軍美洲豹裝步戰車上),以對付遠方的敵方裝甲目標。此外,車尾步兵艙門右側還加裝一具6管轉輪式76mm自動榴彈發射器(可裝填破片彈或煙幕彈),車內步兵能在近距離作戰時半開車尾艙門,操作榴彈發射器進行射擊。

觀測與射控

美洲豹也擁有先進的觀測/射控系統,讓車上乘員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360度搜索、識別與標定,並遂行與最先進主力戰車類似的Killer-Killer機能,此外也能讓乘員充分掌握近距離內各個方位的戰場情況,降低在近距離城鎮作戰中被埋伏的敵軍單兵偷襲得逞的機會。美洲豹的無人砲塔正面左側裝有一套 可俯仰調整、具有裝甲保護的砲手瞄準儀,而砲塔頂部正中央則有一具車長用全週界瞄準儀,兩者皆是德國蔡司光電公司(Carl Zeiss Optronic GmbH)的最新科技產品。車長瞄準儀是一具全穩定式旋轉潛望鏡,內含第三代紅外線熱影像陣列、護眼雷射測距儀以及一具 廣角電視攝影機,所有光電系統獲得的影像都可透過車上的光纖網路投射在車內所有的平面顯示器上;其中,電視攝影機擁有三種放大倍率可選擇,最大倍率為16倍(視野為2.8X2.1度),而最小倍率則有60X45度的寬廣視野,在城鎮作戰中的近距離戰鬥中十分管用,能以較大的視野範圍來輔助近戰武器的射擊。這具車長瞄準儀還設有雷射過濾護目鏡,避免使車長的眼睛受到敵方致盲雷射武器的傷害。至於砲手瞄準裝置則整合有單色CCD日間攝影機、第三代紅外線熱影像陣列以及護眼雷射測距儀。車長與砲手瞄準儀車長均擁有雙軸穩定系統,與武器的穩定系統連結,而兩具瞄準儀均能與機砲/機槍 座進行連動;此外,砲手瞄準儀獲得的影像也能投射在車長顯示器上。

除了先進的車長、砲手光電瞄準儀外 ,緊鄰於砲塔右前的車長席艙蓋設有5具觀測窗;駕駛席艙蓋上有三具潛望鏡,居中的一具可加裝夜視器,而駕駛席還有一具能顯示光電影像的平面顯示器;車尾右側的步兵艙蓋上設有三具觀測窗,其中一具擁有旋轉底座;車尾 設有5具朝向後方或兩側的電視攝影機 ,其中一具安裝在可動式底座上,不使用時可受到裝甲保護。步兵艙內設有兩具多功能平面顯示器,透過車內網路與車上多具攝影機連結;除了部分砲手、車長瞄準儀的專屬光電影像之外,其他光電攝影機所獲取的影像都能透過車內光纖網路,投射在車內每一個顯示器上,這使車內所有人員(尤其是步兵)可透過顯示器的分割畫面掌握車外周遭 不同角落的狀況,整體環境意識大大高於舊式的裝甲運兵車輛。這類專門針對住民地近距離戰鬥的設計,大幅降低美洲豹被近距離伏擊的機會。

美洲豹也裝設了德國陸軍新一代的戰場管理/通信傳輸系統,透過資料鏈與其他擁有戰場管理終端的車輛與友軍單位獲取情資,能將相關的戰場資訊與影像投射在車內所有的顯示器上,而車內所有人員也都能透過整合式的通信/傳輸系統與其他單位進行溝通;此外,車上感測器獲得的影像也可透過網路傳送給友軍其他單位或更高層級的指揮單位。

主動防護系統

美洲豹能選擇使用多種歐洲國家新開發的主動式防護系統。德國國防部已經選擇了KMW與EADS防衛電子公司合作開發的多功能自我防衛系統(Multifunction Self-protection System,MUSS)作為美洲豹的主動防護裝備,並由德國聯邦防衛科技與採購辦公室(Federal office of Defense Technology & Procurement (BWB)進行測試評估,此一研究案的價值約2100萬歐元,安裝於首批五輛預量產型美洲豹上進行測試。MUSS是一種輕型軟殺主動防禦系統,其基本架構衍生自先前EADS為直昇機、定翼機發展的MILDAS飛彈預警系統。MUSS的控制電腦、感測器與電子反制系統由EADS提供,KMW負責全系統整合(包括煙幕發射器)以及載台安裝。MUSS的核心為一具中央處理器,整合有四具涵蓋360度範圍的Miltas飛彈/雷射預警偵測器、一具主動紅外線干擾器以及八具76mm煙幕彈發射器,並能根據客戶需求整合其他的電子反制裝置。

根據配套的周邊裝備的不同,MUSS的全系統重量介於65~160kg之間。每一具Miltas偵測器可涵蓋95度的水平方位與70度的俯仰角度,偵測誤差在正負1.5度以內,四具偵測器可提供水平360度、最大仰角至+70度的偵測,涵蓋的波段包括雷射敵方視線、雷射訊號以及紅外線訊號等。當偵測器感測到敵方雷射測距/標定儀或飛彈發射時產生的紫外線訊號,MUSS便能在1至1.5秒內自動啟動紅外線干擾器與煙幕彈發射器對敵方訊號來源採取反制,同時也向車內乘員提示威脅來源方向。安裝方面,MUSS能配合載台構型的佈局,將感測器、反制裝置與煙幕彈等佈置於砲塔或車體四周;此外,還有緊致型MUSS可供選擇,將所有的次系統──包括四個Miltas偵測器、一個紅外線干擾器與八具煙幕彈發射器都整合在一套垂直的桅杆模組上,能輕易安裝在各種車輛上。

如果一切順利,德國陸軍希望2009年首批美洲豹交貨時,就能加裝MUSS系統,而為所有美洲豹全面購置安裝MUSS的總經費將達到2億歐元。除了美洲豹之外,MUSS也曾安裝在德國陸軍的豹二A5上進行測試。未來德國陸軍的大耳狐式(Fennek)四輪裝甲車以及拳師(Boxer)裝甲車也將陸續安裝緊致構型的MUSS系統。

除了前述的MUSS軟殺主動防護系統之外,德國的Diehl公司 在1997年推出的遠距啟動防護系統(AWiSS)硬殺主動防禦系統 ,也能配備於豹二戰車與美洲山獅裝步戰車上。AWiSS以一具中央處理器作為核心,整合四具布置於車體四周的Ka波段搜索/追蹤雷達以及兩具攔截用彈藥的旋轉發射器(安裝於車頂),全系統能在75m的距離外偵獲並判定威脅,隨即設定攔截點,發射器便發射重達3kg的攔截彈藥,從偵獲目標到發射彈藥的整個運作流程只需355微秒即可完成,砲彈發射初速,約每秒180m,兩具攔截發射器可涵蓋360度的範圍。最初AWiSS使用四聯裝旋轉發射器,後來為加快迴旋反應速度,遂改用較為輕巧的三聯裝旋轉發射器。AWiSS的每一發火箭彈藥重達3kg,外型類似一枚迫砲彈,尾端有六片彈翼。AWiSS有兩種火箭彈藥,一般的高爆彈藥係以集中式破片噴流來對付高爆金屬噴流彈藥;彈頭鼻端有一層預刻破片外殼,使彈頭引爆後能產生圓錐狀的高速破片。另一種攔截彈藥則是對付翼穩脫殼穿甲彈之類的動能彈藥,係以爆震方式使來襲的彈體震盪偏轉,進而改變其航道並降低穿透力。AWiSS系統全重約400~500kg,適合安裝於中、重型裝甲車。在安裝時,AWiSS系統會向車體外側伸出80cm,與車體之間維持40cm的距離。在2006年的測試中,AWiSS成功攔截了米蘭反戰車飛彈與TOW反戰車飛彈。

結語

美洲豹是目前歐、美、俄等國唯一全新研發的裝步戰車,許多新技術都在裝步戰車領域中開了先河。近年輪甲車或者是所謂輕量化的風氣盛行於各國陸軍,當許多國家 競相以輪型裝甲車代替原有履帶車輛之際,德國卻採取折衷的態度,其新一代裝步戰車 陣容將是輪型(MRAV)、重型履帶裝甲車(美洲豹)各半。

後冷戰時期全球地區性衝突頻繁的國際情勢,使得地面裝甲戰鬥車輛出現兩種不同的路線── 一種針對以往重型裝甲車輛難以迅速空運部署至衝突地點的問題,主張以無論是戰略運輸或戰術部署都容易得多的輕量化裝甲車作為機械化部隊主力,並以先進的科技營造絕對優勢的環境意識以及長距離攻擊能力來彌補自身防護能力的不足,美國陸軍的未來戰鬥系統(FCS)中有相當程度是基於此一理念。另一方面,鑑於住民地作戰中,隱藏而分散的敵軍很難在遠距離外以優勢火力先行消滅,以致於敵火很可能會在近距離突然出現,且裝甲車輛的各個方位都成為打擊目標,使得以往為機械化決戰而設計的載具(將防護重點置於車體正面,車體側面與車尾較為薄弱,形成罩門)難以適應,因此產生了另一個設計理念──研發具有厚實裝甲、防護能力面面俱到的重型步兵載具,給予車載步兵遠勝於以往的保護,並在近距離交戰中為步兵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代表性的產品包括以色列由戰車底盤改裝而來的重型步兵戰車,而美洲豹也算是此一路線的成員。走重裝路線的美洲豹絕非食古不化的冷戰遺物,相反的,此車許多設計概念都是開創風格、領導趨勢之作,並針對近年來成為主流的城鎮戰鬥而生,例如分級的模組化裝甲使美洲豹在追求空運與防護能力之間取得了彈性的空間,Level-C重裝甲構型重視側面防護如同正面,廣角度的車長攝影機與廣設於車體周遭的攝影機同樣是因應城鎮戰中冷箭來自四面八方的特性,遙控砲塔使乘員在車體的保護下仍能有效操控武器進行作戰。當然,美洲豹偏高的重量使其戰術部署性永遠比不上若干能由C-130運輸機載運的載具,但多虧兼具前線起降能力與高籌載能量的A-400M運輸機,使美洲豹不用屈服於C-130載重量這個令人難受的金箍之下,照樣能以空運開赴衝突地點。

當然,美國與德國的戰略目標、戰術需求乃至於整個國力、軍力等「背景」南轅北轍,要硬拿美洲豹與美國的FCS或史崔克輪型裝甲車相提並論,是完全 沒有意義的。美國壓倒性的軍事優勢能在整體結構上取得制空權、環境意識的絕對主宰,近年並依照多種革命性的創新理論來構築一支顛覆傳統觀念的軍力來維護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因此單項載具的單項性能弱勢並不足以構成危害美軍的整體優勢,這就是美軍有本錢放膽玩「以環境意識取代裝甲」的理論;但是其他國家可沒有這種本錢,既然無法像美軍一樣擁有在敵方出手前就先行發現、消滅的不對稱優勢,只好以較為傳統的方式加強載具本身的火力與防護能力,在一場對等的照面時以力量壓倒對手。德國的綜合國力雖不能與美國匹敵,但好歹也是個頗有實力的工業先進國家,在裝甲載具領域具有自成一格的實力並享譽國際市場;既然擁有此等本錢作為後盾,自然不用追隨由美國領導的風潮,而能務實著眼本身需求,靠著自己的實力引領出另一條路。沿襲著二次大戰以來德國裝甲車的優良血統,美洲豹將繼續維護著德國裝甲車輛工業在這個領域的翹楚地位,不僅讓「重裝派」面對由美國發起的「輕量化風潮」時能提出強而有力的回應,該車許多嶄新的技術特徵(模組化分級裝甲、遙控砲塔、優秀的動力與承載系統、緊致化的系統與結構等)也將樹立典範,成為日後許多追隨者的標竿。

不過美洲豹龐大的車體與精良的設計不僅提高了戰略運輸的門檻,也使其造價飆高,平均每輛完整的美洲豹含後勤支援裝備要價700萬歐元,此等價位已經 直追西方第一流主力戰車,這使得美洲豹在未來的履帶裝甲車市場上恐怕難與較為經濟且已經攻略不少市場的瑞典CV-90系列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