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70多管火箭發射系統(MLRS)
由美國主導、北約多國合作研發的MLRS是當代性能最優秀的多管火箭系統。
整備中的MLRS。
──by Captian Picard
型號 | M-270多管火箭系統(MLRS) |
製造國/廠 |
主承包商:美國Loral
Vought System
其餘:MLRS-EPG(Europaische Produktions Gesellschaft GmbH),包括法國航太、義大利SNIA BPD、德國Diehl、德國Thyssen Henschel |
使用國 | 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荷蘭、挪威、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巴林、以色列、日本、南韓 |
車體尺寸(m) | 全長6.97 全寬2.97 高2.62 |
戰鬥重量(ton) | 25.2 |
發動機/馬力 | TVA-903渦輪增壓柴油機*1/550 |
推重比(hp/ton) | 21.8 |
極速(km/hr) | 64 |
續航力(km) | 480 |
乘員 | 3 |
武裝 |
LLM發射器模組,可安裝兩具六聯裝227mm火箭發射器,彈頭選擇包括M-77人員/物資殺傷次彈頭、AT-2反戰車地雷、GMLRS導引增程火箭等。
此外,LLM可換裝兩具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 |
起源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多管火箭就成為非常重要的砲兵武器,其中最有名的系統莫過於「史達林的管風琴」──讓納粹德軍喪膽的蘇聯卡秋沙多管火箭系統。研究顯示一支部隊經過多管火箭轟擊後,在心理上會受到嚴重的震撼與打擊,甚至未經整訓就無法再戰。相較於傳統火砲,多管火箭最大的優勢是TOT(Time on Target)效果遠遠勝過前者,也就是短時間內投射在目標上的火力;此外,多管火箭的射程一般而言都比火砲高,火力散佈面積也大得多。至於多管火箭以往較弱的精確度也由於技術進步而逐漸追上火砲,故多管火箭的實為現代砲兵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與傳統火砲搭配形成完整的火力支援網。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陸軍曾大量運用多管火箭系統;不過進入美蘇冷戰時代,美國卻一度熱衷於發展精確度更高的飛彈,而忽略了多管火箭。但是由於當時導引技術仍不發達,加上飛彈的單位時間投射密度也遠不及多管火箭,導致韓戰、越戰中吃了不少共黨部隊的蘇聯製多管火箭的虧。此外,當時歐洲大陸的華約陸軍以兵力龐大著稱,各型機械化戰具數量驚人,北約欲阻止其凌厲快速的大規模攻勢,除了仰賴北約引以為傲的空中支援之外,陸地砲兵能提供的能量顯得十分不足。在種種客觀情況下,美國在1970年代後期重拾多管火箭的發展。在1976年,美國陸軍飛彈司令部(MICOM)開始進行「一般支援火箭系統」(General Support Rocket System,GSRS)計畫的相關研究,打算利用成本低廉的一般性多管火箭,以高速率密集發射來對抗華約部隊。同年6月,波音、愛默生電子(Emerson Electric)、馬丁.馬瑞塔、諾斯洛普以及渥特(Vought)等五家美國廠商入選GSRS定義階段的競爭廠商。1977年9月,波音與渥特從定義階段脫穎而出,進入接下來為期29個月的第二階段競標。兩家廠商都在合約規定日期內製造了三輛被稱為自走發射裝填器(Self Prollelled Launcher Loader,SPLL)的多管火箭原型載具以及所使用的火箭,並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測試場進行實彈射擊測試。在同一時期,美國也成功地遊說了歐洲數個盟國一同參與GSRS計畫,因此在1978年,美國陸軍飛彈研究暨發展指揮部便將GSRS重新定義,讓其他北約盟國也能加入研發與生產工作,並將此種多管火箭作為北約制式化武器。重新定義後,GSRS便改名為多管火箭發射系統(Multiple Luanch Rocket System,MLRS)。這就是MLRS的由來。 1980年,此時渥特已與勞瑞爾合併為勞瑞爾.渥特(Loral Vought System,簡稱LTV,目前則併入洛克西德.馬丁集團),美國陸軍宣布LTV擊敗波音,成為MLRS的主承包商,並立刻簽訂全面發展的合約。MLRS其他合作廠商包括負責生產固態火箭推進器的亞特蘭大研究企業、負責穩定參考單元的班迪克斯導引系統部門、生產發射管的布昂斯威克企業、研發射控裝置的諾頓系統公司以及負責車輛部分的維克斯公司等。至於參與MLRS研發工作的歐洲國家包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四國各以一家公司出面,合組為MLRS歐洲產品有限公司(Europaische Produktions Gesellschaft GmbH,MLRS-EPG),負責MLRS的技術接收、在歐洲的生產以及銷售事宜等。MLRS-EPG的成員包括負責發射器整合工作的法國航太(達梭)、生產火箭發動機的義大利SNIA BPD、負責火箭彈體整合的德國Diehl,以及負責生產發射載具的德國泰森.亨雪爾(Thyssen Henshel)。此外,為開拓非初始研發國的市場,LTV還與MLRS-EPG合組MLRS國際企業公司(MLRS International Corporotion,MIC),負責銷售以及工業互惠等事宜。 基本設計 美國陸軍編號M-270的MLRS多管火箭載具擁有機動力高、反應快速、維修支援簡便、戰場存活率高以及打擊力強大等特性,是目前全球 最先進、最精密高檔也最昂貴的戰場多管火箭系統。每一輛MLRS載具都可被視為一個獨立的砲兵射擊單位,可單獨或聯合其他載具在各種天候、地形作戰。戰略部署方面,美國空軍C-141、C-5與C-17等戰略運輸機都能載運MLRS。M-270載具又被稱為裝甲車載火箭發射器(Armored Vehicle-Mounted Rocket Launcher,AVMRL),整套系統分為四大部分:火箭發射器、火箭、底盤以及射控系統。以下就分別介紹這四大部分: 1.M-269火箭發射器 MLRS的發射器部分為發射器裝填模組(Lanucher Loader Module,LLM),編號為M-269,安裝在底盤後段。傳統式多管火箭發射器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單元,進行再裝填時,都需要一枚一枚地將火箭裝入每一個發射管內,不僅耗費大量人力,更需要冗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再裝填作業。為了免除這些問題,MLRS採用突破傳統的LLM模組化發射器,這是固定於底盤上的發射器本體,本身與發射管並無瓜葛。此一箱型本體固定於載具的旋轉基座上,旋轉基座並附有穩定參考包件/位置自測系統(Stabilization Reference Package/Position Determing System,SRP/PDS)、舉升裝置以及再裝填設備。此一箱型本體內部有兩個大型的矩形空間,各能裝入一組六聯裝火箭莢艙/容器(Rocket Pod/Container,RP/C)或者一個陸軍戰術飛彈(ATACMS)的飛彈發射總成(GMLA)。進行裝填時,只需將前述莢艙直接插入箱型發射器中,並以螺栓固定即可。此種設計能大幅減少再裝填作業所需的時間與人力,不僅降低後勤維修與人力需求,更能大幅提升作戰效率。箱型發射器進行瞄準、射擊、再裝填等各項功能所需的電力由六組軍用電池提供,電池的充電則由由底盤引擎帶動發電機完成。滿載12發火箭時,MLRS的車重達25.2ton,接戰時可採取單發或連續射擊等模式。 此外,再裝填作業所需的輔助機械都已經齊備於LLM上,主要是安裝於箱型本體頂端的伸縮式架衍以及架衍上的鋼纜起重機;此架衍平時收縮於箱型本體內部,進行再裝填時以電力操控伸出。進行再裝填作業時,補給車只需將RP/C放在MLRS後方的地上便能離開,之後MLRS的發射箱將架衍伸出,上面的鋼纜起重機將鋼纜垂下,由車上人員將鋼纜掛勾掛於RP/C上,之後啟動起重機將RP/C吊起,將架衍收回箱型本體內,此時RP/C就被帶入箱型本體的內部,再進行相關的螺栓固定作業便完成再裝填程序;而射擊完畢的RP/C的取出也如出一轍,由架衍伸出,帶著RP/C離開發射箱型本體,再以起重機放在地上。是故整個再裝填作業十分簡便迅速,可由一名車員獨自完成。 六聯裝火箭莢艙/容器(RP/C,又稱發射莢艙/容器,LP/C)是將六支227mm口徑玻璃纖維製發射管以一個鋁合金製長方形框架固定而成的模組,並設有與箱型本體的結合介面。每具RP/C長41.66m,寬10.51m,高8.37m,裝彈後重2270kg,每一枚火箭在出廠時就已填入發射管內並密封管口。RP/C的組合相當精密,使其擁有精確的發射校準線、維持每一支發射管之間的適當距離。由於發射管與框架的組合在出廠前就已完成並進行校準作業,所以發射前不需要再次進行校準。RP/C平日無須進行維修保養工作,儲存壽命可長達10年,故平時的儲存管理甚為便利,而彈藥補給車也能十分容易地加以載運,甚至連直昇機也能一次吊運四具RP/C。整體而言,RP/C平時儲存方便,作戰時可立即送至戰場,又能在戰地進行快速的戰術運輸與裝填,可節省可觀的人力、物力與時間。至於配合ATACMS的GMLA,其外型規格與RP/C相同,每個能裝填一枚ATACMS。為了區別發射箱內不同的彈藥,無論是RP/C或GMLA都擁有與其內裝填彈種對應的美國國防部識別碼,並直接顯示在駕駛室內的射控面板上。 2.彈藥
發射中的MLRS。 MLRS的標準火箭為227mm,分為推進段、彈頭以及引信三個部分,其中彈頭是各項研發的重點。雖然彈頭有別,但是火箭彈體的基本設計都差不多,前方為彈頭,之後則是推進段,並擁有四片伸縮式控制面,讓彈體在空中能夠逆時針旋轉(原理與翼穩脫殼穿甲彈類似)來獲得穩定航向的角動量(發射管內就有類似來復線的導軌引導彈體旋轉)。控制面在發射管內呈折收狀態,點火發射後延遲式的控制面伸展裝置會開始作用,在最適當的時機讓控制面達到完全展開,以求得最佳的氣動力效率。火箭彈的推進段使用羥基端聚丁二烯(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HTPB)固態推進劑,發射時射擊控制系統以電子方式點火,之後便運作到燃料消耗完畢。彈頭施放次彈械的時機以電子計時器控制,當火箭彈飛行至發射前輸入的預定飛行時間(也就是預估飛抵目標上空的時間)後,電子計時器就會引爆次彈械容器的傳爆藥,將容器內的次彈械釋放。 次彈械部分,MLRS在發展之初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內含M-77次彈械的M-26物資/人員殺傷彈,其次則是內含AT-2地雷的彈頭,第三則是終端導引彈頭(Terminal Guidance Warhead,TGW),不過這三者並未全部實現。此後,美國陸軍還繼續為MLRS發展搜索暨摧毀裝甲(Search and Destory Armour,SADARM)次彈械、智慧型反裝甲次彈械(Brilliant Anti-Armor Submunition,BAT)等等,而美國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rmy Tactical Missile System,ATACMS)也以MLRS為發射載具。以下就分別簡介這些彈頭: 1.M-26物資/人員殺傷彈:此彈頭總重156.2kg,能攜帶644枚M-77雙用途改良型傳統彈藥(Dual-Purpoose Improved Conventional Munition,DPICM),彈藥頂端設有M-223型引信,包含提供減緩下降速度的阻力絲帶與引爆結構。M-77引爆時,其外部能散射大量重約213g的預鑄破片,可殺傷人員、裝備等軟性目標;彈頭中央則使用成形裝藥設計,噴流能貫穿100mm的傳統裝甲。此外,釋放次彈械時,也會炸出四片預鑄成形的鋁製彈體外殼。一輛滿載12發此種彈藥的MLRS,可在32公里外、面積廣達12萬至24萬平方公尺的區域中灑下7728枚M-77次彈械,其威力在第一次波灣戰爭中已經被充分印證。此種配備M-26彈頭的火箭長39.37m,重307kg, 最大有效射程約32km。在近距離接敵場合,MLRS還能以低角度發射M-26進行最小射程5km的短程攻擊,為友軍提供火力掩護;不過此種戰術下M-26的啞彈率較高,日後容易傷及後續推進或遂行佔領的友軍。在第一次波灣戰爭中,美國發現伊軍擁有射程優於聯軍的長程火砲,便從1991年2月開始發展增程型的火箭彈,將M-77次彈械的搭載量降至518枚,多餘的空間用來容納更多推進劑,射程延長至45km。此種增程型火箭於1998年開始服役。此外,美國陸軍也發展此型火箭的減程型(Reduced-Range Practice Rocket,RRPR),將射程降至8~15km,不過應該是攜帶了數量比標準型更多的M-77次彈械。 2.AT-2反戰車地雷彈頭:此型火箭的結構與配備M-26彈頭者十分類似,不過彈徑較大。此種由德國研發的彈頭內裝有7個地雷灑佈容器,每個容器能安裝4枚圓柱狀的AT-2反戰車地雷。每枚AT-2地雷高12.8cm,直徑10.35cm,由灑佈容器放出後會釋放阻力傘來減緩落地速度,而阻力傘釋放的動作也會連帶啟動備炸引信。AT-2地雷擁有四種觸發模式,第一是利用S3目標感測器來由上方通過的車輛,一旦有車輛通過立刻引爆;第二是多功能感測器,專門用於對付敵方的掃雷行動;第三是觸動感應器(Pick up),只要察覺地雷被移動就引爆;最後則是自毀裝置,在發射前由MLRS的射擊控制系統由預先程式化的六個自毀時間中擇一輸入,超過時效便自動引爆。AT-2採用成形裝藥彈頭,穿甲力估計為140mm。配備AT-2地雷的火箭重量僅258.5kg,因此射程達37km,略高於配備M-26彈頭者;而其在目標區灑佈地雷的高度約為1200m。據估計,一個配備三輛MLRS的多管火箭排發射36枚此種地雷彈頭時,佈雷範圍廣達2000*115m。 3.TGW終端導引彈頭:這是由美國馬丁.馬理塔、英國THORN EMI、法國Thomson-CSF以及德國Diehl聯合研發的一種智慧型攻頂武器,專門攻擊主力戰車群。每一枚彈頭能搭載3枚終端導引次彈械(Terminal Guided Submunition,TGSM)。TGSM的彈體擁有控制面,當其被火箭釋放後,會隨著原本的彈道軌跡逐漸下降;達到預定操作高度時,內置的平衡環陀螺儀與控制系統就會帶動控制面來拉平彈體,同時啟動95GHz的豪米波主動雷達尋標器,發現下方目標後,經由目標識別與選定邏輯系統(Target Discriminator and Selector Logic System,TDASLS)進行目標種類識別,確認為戰車性質後才對戰車薄弱的頂部。TGW次彈械採用縱列成形裝藥(Shaped Tandem Charge)彈頭,據說能擊破現役大部分主力戰車的頂部裝甲。每一枚TGW全長0.914m,重19kg,而一枚火箭能搭載三枚TGW次彈械,射程預計超過40km。在1993年7月,TGSM在白沙測試場首度試射成功,摧毀一輛標靶。不過由於種種因素,TGSM並未進入服役。 4.MGM-140A ATACMS陸軍戰術飛彈系統:從1960年代起,美國陸軍就配備射程約120km的長矛戰術飛彈系統,目標是直擣敵軍後方的增援部隊或者後勤、支援部隊,以遲滯敵軍的整體攻勢。1970年代後期起,美國陸軍便開始規劃新一代的軍級戰術飛彈系統來取代長矛飛彈,這就是 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的由來,正式編號為M-39。1984年,美國陸軍選定MLRS為ATACMS的發射載具;而在1986年,MLRS的製造商LTV的飛彈暨先進計畫部門獲得ATACMS的發展合約。ATACMS的導引裝置為整合有漢緯(Honey Well)環形雷射陀螺儀(Ring Laser Gyro)的H-700-3A整合式導引裝置,擁有極佳的精確度。為了避免敵方反砲兵雷達藉由彈道計算來測得MLRS的位置並進行反砲擊,ATACMS具有發射後脫離瞄準線(off-axis)的模式。 ATACMS除了可攜帶傳統 戰鬥部之外,必要時也能配備核子戰鬥部;不過以其高精確度,使用傳統彈頭就能有效達成戰術任務。ATACMS飛彈長3.962m,直徑0.61m(24吋),重1670kg,使用前述的GMLA容器,每一輛MLRS載具能裝入兩枚ATACMS(左右各一枚);而為了配合使用ATACMS,MLRS的電腦必須增加其專屬的射控程式。早期型ATACMS的射程達128~165km,略高於長矛飛彈。 ATACMS於1988年4月首次試射成功,隔年初美國陸軍下達 首批ATACMS Block I的初期生產合約(共66枚)以及相關配備,首批ATACMS Block I的全速量產合約(共373枚)則在1990年底下達。ATACMS剛進入服役就遇上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在此役中美國陸軍的MLRS一共發射了105枚ATACMS Block I來打擊伊軍各種地面目標。
發射ATACMS的MLRS,一枚ATACMS佔掉相當於一個六聯裝火箭模組的空間。 ATACMS的生產型號如下: 1.MGM-140A(Block 1):搭載M39人員/物資殺傷(Anti-Personnel/Anti-Materiel,APAM)戰鬥部,包含950枚使用撞擊引信的M-74次彈械,射程126km。以空中灑佈模式施放時,一枚ATACMS Block 1飛彈就能將足夠的破片散佈於一個連級部隊大小的區域。 2.MGM-140B(Block 1A):使用M39A1人員/物資戰鬥部,搭載的M-74次彈械數量降至275枚,使得射程提高到165km,此外也增加GPS衛星定位系統、慣性導航(INS)的組合來增加精確度;使用GPS也使ATACMS Block 1A能在複雜地形中以垂直俯衝方式攻擊曲射武器因受地形阻擋而無法攻擊的目標。ATACMS Block IA於2001年四月開始服役。 3.MGM-164A(Block II):最初預定型號訂為MGM-140C,戰鬥部改成13枚智慧型反裝甲次彈械(BAT),早期型號稱為M39A3;而Block IIA則只攜帶六枚BAT來延長射程。不過由於BAT智慧型彈藥的成本過高,美國陸軍在2003年2月宣布取消ATACMS Block II/IIA。 4.MGM-168(Block IVA):最初稱為ATACMS Block 1A Unitary,預定型號為MGM-140E;此型號以ATACMS Block 1A(MGM-140B)為基礎,改用一個重230kg的單一高爆戰鬥部,並繼續沿用MGM-140B的GPS/INS慣性導航系統,射程提高到300km──這是基於飛彈科技管制條約(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 ,MTCR)對於可出口的戰術彈道飛彈的上限。美國陸軍在2000年12月簽署ATACMS Block IA Unitary的發展合約,在2001年4月展開飛行測試,而第一筆生產合約在2002年3月簽署。 在2007年,美國陸軍宣布ATACMS停產,總共訂購了3700枚。在2010年代後期,美國陸軍為部隊現役的ATACMS進行延壽工程(Service Life Extension Program,SLEP),包括更新或更換推進器、導航系統組件、將M39/M39A1集束戰鬥部更換成與Block IVA相同的單一高爆戰鬥部,此外升級引信,增加近發引信模式以擴大殺傷範圍。在2015年1月,洛克西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獲得合約,為新的險鈍感戰鬥部(unexploded ordnance)的開發工作進行降低風險作業。第一枚完成升級的ATACMS Block 1在2016年9月28日交付,擁有升級的導引電子設備、單一高爆戰鬥部等。 在2016年起,美國陸軍打算為MGM-168 ATACMS Block IV戰術彈道飛彈增加打擊移動中陸上、海上目標的能力,稱為MGM-168 ATACMS Block IVA。為了能自主搜索移動中的目標, ATACMS Block IVA增加終端主動雷達尋標器(取自魚叉反艦飛彈),以及加裝資料鏈從友軍單位獲得目標更新資訊。 相較於其他幾種國際間的大型反艦彈道飛彈(如中國DF-21),ATACMS Block IVA的飛行高度(50km)和速度低得多,在下落階段不會因劇烈大氣摩擦電離而產生電磁波黑障效應,不會影響到本身雷達尋標器與資料鏈的運作。由於美國陸軍與海軍陸戰隊都有裝備HIMARS高機動多管火箭車,結合ATACMS Block IVA之後,都具備攻擊移動中海上船艦的能力,符合2010年代美國海軍提出的「分散式殺傷」概念,也回應了太平洋艦隊近年的多領域戰鬥(Multi-Domain Battle)需求。 在2018年6月26日,美國陸軍與洛克西德.馬丁簽署合約,將美國陸軍現有的ATACMS Block IV陸續升級為Block IVA規格,進入全速生產後每年交付350枚;而ATACMS Block IVA等於與TACMS SLEP平行執行的項目。在2017年8月2日,洛馬集團獲得ATACMS SLEP的正式生產合約,在2018年起陸續交付。在2018年6月舉行的環太平洋演習(RIMPAC)中,美國陸軍首次測試由HIMARS高機動多管火箭車發射一枚ATACMS Block IVA並成功命中靶艦。
5.SADARM搜索暨摧毀裝甲次彈械:這是一種反裝甲導引彈種,主要目的是攻擊敵方自走砲。SADARM尾部設有阻力傘,讓其從彈頭中釋放後能與下降軸線呈一傾斜角度,然後一邊進行自旋穩定,一面降低高度。當距離地面只剩150m時,SADRAM彈頭的紅外線與豪米波雷達尋標器就會自動啟動,並朝著地面以螺旋飛行軌跡來搜尋目標。一旦發現目標,感測器就會將目標輪廓輸入電腦比對預先儲存的目標特徵資料,確認無誤之後便朝著目標頂部發動攻擊。除了MLRS多管火箭之外,SADARM也能被155mm榴彈砲使用。一枚標準型的火箭能搭載6枚SADARM,射程35km;此外,美國陸軍也發展這種火箭的增程型(Extended Range SADARM),彈頭只搭載四枚SADARM,射程能大幅增加至57km左右。不過,此型彈藥目前應該還沒進入美國陸軍服役。 6.BAT智慧型反裝甲次彈械:此種次彈械的前身為美國三軍通用距外攻擊飛彈(Tri-Service Stand-off Attach Missile,TSSAM)所搭載的次彈藥,由諾斯洛普公司研發。TSSAM由於1990年代初期預算導致美國三個軍種一再刪減採購數量,最後陸軍乾脆於1993年退出此計畫。不過美國陸軍並未放棄BAT次彈械,而進一步與諾斯洛普簽約,打算將其配備於ATACMS Block II上。BAT在1993年定型,以四片弧狀尾翼用於穩定與改變航向,彈體前方設有紅外線尋標器,四片彈翼上則各設有一支向前凸出的音響感測器。BAT的運作原理就是利用紅外線、聲音感測器,鎖定移動中敵方車輛熱訊號與噪訊最高的引擎。不過在波灣戰爭中,美軍發現伊拉克戰車經常部署在事先已經挖掘好的工事中作戰,因此聲噪與熱訊號都不如移動中來得高;而如果靜止的敵方車輛進一步關閉引擎以減少被紅外線熱影像儀發現的機會,則BAT的效能會大打折扣。因此,波灣戰爭後,美國陸軍要求諾斯洛普更改BAT的發展方向,強化其偵測能力,能鎖定靜止的低噪音、低熱訊號目標。其中,音響感測器經過提升,能辨認車輛的輔助動力單元(APU)的噪音(雖然引擎關機,不過由於車輛仍需要動力來使車上各系統運作並進行接戰,新一代主力戰車多半擁有APU,提供引擎停機時各項作業所需的動力。APU的功率、噪音、熱訊號自然比主引擎低得多),此外原先單純的紅外線尋標器也改為豪米波與影像紅外線(IIR)技術。經過此一修改,BAT的能力從原先專司打擊移動中的裝甲部隊,提升為也可打擊敵方防空單位、飛彈或砲兵陣地等靜態目標,能進行反砲兵作戰或防空系統壓制等等 ,然而這也使BAT的造價水漲船高。一枚BAT全長為0.91m,直徑0.14m,使用成形裝藥穿甲彈頭;一枚ATACMS Block II能搭載13枚BAT,增程型的Block IIA則只配備六枚。不過正如前述,過份精密昂貴的BAT與ATACMS Block II/IIA在2003年遭到取消。 爾後美國又在BAT的基礎上另起爐灶,發展出GBU-44B蝮蛇打擊(Viper Strike)空投導引砲彈,捨棄了原本複雜昂貴的豪米波/紅外線/音響感測系統,改採相對廉價簡易的GPS導航定位系統與半主動雷射導引;GBU-44A的外型十分緊致,全長91cm,直徑14cm,重量僅19kg,尺寸只與一枚105mm高爆榴彈相若。GBU-44A主要用於配合改良後的AC-130砲艇機 ,或者是MQ-8B無人遙控載具。AC-130可利用掛載於機腹或機翼的四聯裝發射器投擲蝮蛇砲彈,投擲高度在2400~4000m時的最大有效射程約16km,投擲後利用GPS求得本身位置,再透過AC-130以資料鏈傳輸目標座標來比對,進而計算出彈道控制信號,此外也能透過地面小組、UAV或AC-130本身的雷射照明來進行精確攻擊 ;而MQ-8B則可在兩側的掛架上各搭載一枚。在有雷射照明的情況下,GBU-44B的圓周誤差公算(CEP)低於1m,其重達4kg的成形裝藥戰鬥部能輕易擊穿世界上任何主力戰車的頂部裝甲。在刻意控制戰鬥部殺傷範圍的情況下,GBU-44B彈頭爆炸有效半徑低於16m。 7.GMLRS增程導向火箭:此種火箭由美、英、德、法、義合作發展,主承包商是現在MLRS的製造商──美國洛克西德.馬丁,來自歐洲的廠商則包括德國MBDA、德國Diehl與義大利FiatAvio等。GMLRS的射程延長至70km,此外加裝由GPS全球定位系統與慣性測量儀(IMU)組成的導航系統 ,圓周誤差公算(CEP)在5m以內,作戰效能大幅提昇 。根據估計,以往需要六枚M-26無導引火箭才能有效擊毀的目標,現在只需要一枚具備精準攻擊能力的GMLRS就能搞定,這對多管火箭的運用型態有著重大影響。GMLRS於2002年12月完成首次測試,2003年4月起進入初期少量生產階段。GMLRS的籌載可選擇包含404個M-77次彈頭的M-30戰鬥部,或者是採用單一彈頭、重81.6kg的M-31整體式戰鬥部。M-31擁有三重模式引信,包括空炸、碰炸與延遲三種模式,分別對付地面軟性目標、輕裝甲車輛或經過強化的堅固目標 。拜GMLSR精確度大幅提昇之賜,現在美軍可以利用配備單彈頭的M-31火箭攻擊城鎮內的單一特定目標,只要透過GPS取得目標位置,指令下達後數分鐘就能發射,而且一發命中,而不必過度擔心附帶損害,這是以往砲兵所難以想像的,如此地面部隊就不必大費周章地請求陸軍航空隊的直昇機或空軍定翼機進行 定點火力支援。由於對每個目標發射的彈藥減少,GMLRS能大幅降低前線單位對後勤彈藥補給的依賴。 在2003年4月攻伊戰爭期間,美國緊急將仍處於系統發展驗證(SDD)階段的XM-31(初期少量生產型)交付攻伊陸軍部隊使用;而正式量產的第一批M-31則於2005年6月交付美軍部隊,在同年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在2005年9月位於伊拉克塔法爾(Tal Afar)的戰鬥中,配備M-31整體戰鬥部的GMLRS便派上用場,擊毀兩個敵方堅強工事與一座橋樑。此後,美國繼續為GMLRS研發更新型的整體戰鬥部或子母彈成功測試了改良的GMLRS整體戰鬥部; 其中,新的子母戰鬥部的子彈藥具有多重引信,可降低未爆機率,同時又兼顧頓感炸藥的規範,此一戰鬥部首先在2006年12月於美國陸軍新墨西哥州白沙實驗場進行測試。在2008年4月,新的GMLRS整體戰鬥部完成測試,並於2009年起開始量產。 7.長程精準火力(LRPF):在2016年3月,美國陸軍與洛克稀德.馬丁、波音(Boeing)、雷松(Raytheon )簽署合約,進行長程精準火力(Long Range Precision Fires ,LRPF)的初步設計,將用來取代ATACMS。此種新的飛彈會使用更先進的推進系統,在尺寸與重量比ATACMS更輕的前提下,射程還能提高到500km(屬於中程核武條約的範疇, 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LRPF的尺寸目標是原本容納一個ATACMS發射管的空間,可以容納兩枚LRPF,因此每輛MLRS或HIMARS發射車搭載的飛彈數量可以增加一倍(每輛MLRS搭載四枚,HIMARS搭載二枚)。LRPF還預定配備能自主搜索目標的尋標器,用來攻擊陸上或海上移動中的目標。美國陸軍打算在2018至2019年選擇獲勝的廠商,在2021至2022年展開量產程序。
3.M-993底盤 MLRS的M-993履帶底盤是FVSC通用戰鬥載具系列中的一型,而FVSC則是衍生自M-2布來德雷裝步戰車 ;雖然M-993/FVSC的外觀與M-2大不相同,但基本設計是一樣的。M-993/FVSC較M-2/3延長, 但兩者的零件共通程度仍高達80%,包括與M-2/3 A0相同的懸吊系統、康明斯(Cummins)TVA-903柴油引擎與HMDT-500自動變速箱等,引擎最大輸出功率達500馬力。MLRS的機動能力與M-2/3相當,最高路速達64km/hr,涉水深度1.1m,垂直越障高度為1.1m,足以伴隨M-1主力戰車的運動。MLRS的三名乘員──車長、駕駛與砲手都位於車頭的駕駛艙內,而射擊時所有的控制裝備也設於此,整個接戰控制完全在駕駛艙內進行。駕駛艙以鋁合金裝甲製成,前方車窗還有百葉窗式防護裝甲,而兩者的強度都足以抵抗小口徑武器與砲彈破片的攻擊。此外,駕駛艙內還設有 全車加壓式核生化防護系統,除了防止核子落塵入侵之外,也可阻止飛彈/火箭發射後產生的廢氣灌入駕駛室。除了MLRS之外,M-993底盤也被用於改裝成M-4指揮車、彈藥補給車、救護車、戰場救濟車、2200加侖加水車等,此外也曾出現搭載其他武器系統的衍生型供外銷之用。 4.射控系統 MLRS駕駛艙裡的射擊控制系統(Fire Control System,FCS)是整個MLRS的中樞,主要包括射擊控制面板(FCP)、計算射控資訊的射控單元以及再裝填衍架的操作介面。計算單元可接收所有射擊所需的參數並進行計算處理。MLRS的穩定參考包件/位置自測系統(SRP/PDS)配備具有指北功能的陀螺儀,可將發射器的俯仰角、方位角等相關資料輸入射擊控制系統的處理器,使得發射器在連續射擊的情況下,仍能自動保持原先對準的方向以達成精確射擊。此外,藉由事先輸入目標的座標資料這套系統,MLRS在轉移陣地後還是能立刻計算出相關射控資料。FCP面板由砲手操控,其簡單的鍵盤與顯示幕就能進行資料輸入、系統狀態監視與接收電腦指令等工作。射擊所需的射控資料則由射擊指揮中心(Fire Direction Center,FDC)傳至MLRS,並自動儲存於MLRS的電子控制單元內。MLRS發射車本身具有自動化的指管通情系統,例如排級的射擊指揮系統(FDS),能透過資料傳輸系統控制同一個排上其他MLRS發射車進行射擊;而特定的連或營級單位還裝置射擊指揮資料管理單元(FDDM),指揮下轄的MLRS進行作戰。通信與資料傳輸方面,MLRS配備通信模式選擇裝備(CMSC),整合有可調變加密無線電以及數位化的單頻空地無線電系統(SINCGARS),用於語音或者戰情、射擊資訊的傳輸;CMSC偵測到外來訊號後,判斷其屬於數位傳輸或語音通信,然後送往加密調頻(FM)無線電進行相對應的解碼。 一般而言,一次射擊的任務命令會由砲兵群或營級階層的指揮中心 下達,透過射擊指揮系統與FDDM規劃出射擊計畫,以目標清單的形式,透過加密的數位資料傳輸系統傳至下轄的MLRS連。接獲指揮中心的射擊清單後,MLRS連便進行射擊準備作業,包括對目標性質的分析、使用的彈種/數量以及瞄準位置等,並與其他前線友軍進行協調與空域安全確認。當射擊解算完成後,射擊計畫便傳輸至各MLRS發射車並顯示於 其FCP上,接著車長便依照這項命令將MLRS駛入特定射擊位置,之後砲手將必要資料輸入射控系統,射控單元進行計算並檢查其資訊,接著壓下射擊按鈕便能展開射擊作業 。被選定發動攻擊的MLRS排中,排作戰中心也會持續監控整個射擊任務的執行過程。此外,MLRS發射車也能根據電子單元預先儲存的資料,照順序完成各個射擊任務。MLRS的射控系統 雖精密複雜,操作卻十分容易,能一步步提示砲手依照正確步驟輸入資料,並會檢查指令是否有誤,如有錯誤則自動要求砲手重新輸入。此外,MLRS的射控介面在一開始就能選擇英文、法文、德文與義大利文等模式,而其他國家也能灌入所需的語言模式程式就能使用本身的文字。由於只有美國本身的MLRS可發射ATACMS對地戰術飛彈,輸出他國的僅能發射火箭,因此美國自用與外銷的MLRS射控系統便有所不同,主要差異包籌載介面模組(PIM)、SPR/PDS以及特殊應用軟體套件(SPARS)等。 MLRS主要用於射擊敵戰線後方的重要目標,例如防空飛彈陣地、火砲陣地、機械化步兵車輛、兵力集結區以及通訊/補給/指揮中樞等 。M-270能在60秒內發射12枚火箭攻擊12個不同目標,或在20秒內發射二枚ATACMS戰術飛彈攻擊一至二個不同目標。為了避免遭到敵方砲兵的反砲擊,MLRS多半採用打帶跑戰術,高速進入陣地,射擊完畢後迅速駛離。 部署/外銷與實戰經驗 MLRS從1980年代開始量產,美國陸軍一共配備804輛,自1983年起展開部署,而美國海軍陸戰隊也採購了22輛(其中四輛放入預置船隊封存)。在歐洲方面,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的使用數量分別為59、55、150與24輛。此後,許多歐洲、中東甚至亞洲國家也購買MLRS,沙烏地阿拉伯採購9輛,土耳其採購132輛與36000枚火箭(後120輛以及火箭的製造由美國與土耳其合作完成);日本陸軍則採購超過150輛MLRS,成為MLRS第一個東亞使用國,由美國授權日本日產(Nissan Motors)汽車公司進行生產。此外,荷蘭(22輛)、挪威、巴林、以色列、南韓等也陸續採購了MLRS。MLRS果然達成了初始預計的目的,成為廣泛被西方國家採用的武器系統。為了配合MLRS,美國陸軍還配備M-985高機動戰術卡車(HEMTT)與M-989高機動彈藥拖車為MLRS提供戰場彈藥補充,其中M-985每次可載運四個六聯裝RP/C火箭莢艙或者GMLA飛彈莢艙,而M-989一次則可載運兩個。 美國陸軍的MLRS曾參與1991年與2003年的兩次波灣戰爭,並擁有傑出的表現,給予伊軍部隊沈重的打擊。在第一次波灣戰爭中,美軍第十八空降軍團(聯軍地面攻勢的左翼)的第二十四機械化步兵師的MLRS表現優異,給予部隊中的戰車與步兵有力的奧援,將大量彈藥精準地朝伊軍部隊投擲。在地面戰開打第四天的1月27日,第十八空降軍團在巴斯拉西南方遭遇包括共和衛隊在內的大批伊軍裝甲部隊,爆發了波灣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機械化部隊戰鬥。在此役中,M-1A1戰車、AH-64攻擊直昇機以及MLRS火力全開,在焚燒的科威特油田的濃煙中痛擊沿著堤道從巴斯拉向北逃竄的伊軍車隊,擊毀大批伊軍車輛。除此之外,聯軍地面攻勢右翼的美軍第七軍團的MLRS也有傑出的表現,協助正面部隊擊潰數個伊軍共和衛隊裝甲師。在2003年的波灣戰爭中,由於伊拉克以不復12年前中東第一軍事強國的地位,地面部隊實力大不如前,結果美軍砲兵單位的MLRS、M-198榴彈砲與M-109自走砲等強大火力並沒有太多的目標可以攻擊。 改良與衍生計畫 MLRS從推出以來,美國就一直設法提升其戰力,除了發展更新的彈藥之外,載具本身也經過改良。2000年12月,洛馬集團獲得一紙合約,將66輛美國陸軍現役M-270 MLRS改良為M-270 A1,這也是第一批的M-270 A1。2001年8月,M-270 A1完成作戰測試,並在2002年3月開始服役。M-270 A1有兩大改良重點:改良型射控系統(Improved Fire Control Systems,IFCS)以及改良型發射系統(Improved Launcher Mechanical Systems,ILMS)。IFCS的設計高度自動化與電腦化,具有Giga等級的記憶體,並整合許多先進的裝備,包括整合有GPS全球定位系統的導航裝置、超高速通訊傳輸裝置以及先進任務軟體等,其控制介面則為聲控或電腦鍵盤等;而ILMS則是改良MLRS的發射器,對準目標的時間由原先的93秒大幅減少至16秒,再裝填時間由原先的4分鐘降低至3分鐘不到。 此外,LTV在1993年年底也以MLRS的概念,展出了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HIMARS)的模型。HIMARS以FMTV(Family of Medium Tactical Vehicles)六輪中型戰術卡車為底盤,採用與MLRS類似的模組化火箭發射系統,不過只能安裝一組與MLRS相同的六聯裝火箭莢艙容器;此外,HIMARS配備與M-270 A1相同的IFCS以及ILMS。整套HIMARS的戰鬥重量僅MLRS的一半,約15ton,能以C-130運輸機進行戰術部署。進入21世紀後,美國國防部積極組建一支能在最短時間內抵達全球各戰區並投射強大火力的快速反應部隊,這種部隊以輕型輪型裝甲底盤衍生出的一系列戰鬥車輛為骨幹裝備,以利於空運部署;而像HIMARS之類能快速部署、擁有長距離精準打擊火力的砲兵武器系統便在此時受到美國國防部的高度青睞,甚至有人希望這類系統能作為遭到取消的美軍新一代十字軍自走砲系統的替代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