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車系列主力戰車

以色列獨具匠心的馳車系列戰車,構型與主流戰車大異其趣,但是完全符合以色列的獨特需求。

第一代的馳車MK-1,其前置引擎艙的排氣口在車身前方右側。注意其鑄造式砲塔的側面造型。

猛擊者式自走砲採用馳車MK-1的底盤,擁有劃時代的性能,不過並未研發成功。

1990年代推出的馳車MK-3,是全球第一種採用模組化裝甲的主力戰車。

最新一代的馳車MK-4,砲塔的裝甲經過強化,此外引進許多最先進的科技。 注意此車兩側的裝甲極其厚實。

由側面看馳車MK-4。砲塔尾部是防止高爆彈的鐵鍊,此種裝備由馳車MK-2就開始啟用。

 

──by  Captian Picard

型號 馳車系列主力戰車(Merkava)
製造國 以色列
使用國 以色列
車體尺寸(m) 長8.78 寬3.7 高2.75
戰鬥重量(tonne) 馳車MK-1/2:63

馳車MK-3:62(早期型)/65(改良型)

馳車MK-4:65

發動機/馬力 馳車MK-1/2:Teledyne Continental ADVS-1790-6A柴油機*1/900

馳車MK-3:Teledyne Continental ADVS-1790-9AR柴油機*1/1200

馳車MK-4:GD 883柴油機*1/1500

推重比(hp/tonne) 馳車MK-1/2:14.28

馳車MK-3:20(早期型)/18.46(改良型)

馳車MK-4:23.1

極速(km/hr) 馳車MK-1/2:46

馳車MK-3:55

馳車MK-4:超過60

續航力(km) 馳車MK-1:400

馳車MK-2/3/4:500

乘員 車員4,另可搭載6名步兵
武裝 主武裝:

馳車MK-1/2:M-68 105mm主砲*1

馳車MK-3/4:MG-251 120mm主砲*1

次武裝:

MAG 7.62mm同軸機槍*1

MAG 7.62mm車長用機槍*1

MAG 7.62mm裝填手用機槍*1

60mm迫擊砲*1

CL-3030 78.5mm煙幕發射器*2(馳車MK-3/4)

 


 

前言

以色列從1948年建國後,在短短36年內竟與鄰近的阿拉伯國家爆發五次大規模戰爭;在四面為敵、人口與國力相差懸殊的狀況下, 以小博大的以色列國防軍在作戰上都能獲得軍事勝利,實在是不得不佩服猶太人在逆境中求生的本事。規模不大但是精銳無比的以色列國防軍堪稱全世界最強悍的勁旅,宛若以飛石擊殺巨人歌利亞的牧羊少年大衛,以色列空軍 在空戰中往往以懸殊比數痛宰阿拉伯空軍,而以色列陸軍裝甲部隊在地面戰事中的表現也高於對手,著名事蹟包括1967年六日戰爭中席捲西奈半島、1973年贖罪日戰爭後期強渡蘇伊士運河 包圍埃及第三軍等。

其中,最著名的戰役的莫過於贖罪日戰爭中在以色列、敘利亞邊境的戈蘭高地戰役, 開戰時以色列在當地只有二個裝甲旅(第七裝甲旅與第188裝甲旅)約180輛戰車、加上18個砲兵連駐守,面對規模遠高出預料的敘利亞陸軍排山倒海而來的攻勢(敘利亞投入5個師與188個連、1400輛戰車,戈蘭高地上以敘戰車數量比幾乎是1:7,砲兵比例更幾乎達到1:10); 然而兩個以色列裝甲旅仍然利用事先構築的防禦支撐點,在戈蘭高地打了一場出色而慘烈的防禦戰。戈蘭高地南面地形相對平坦,駐守的以軍第188裝甲旅面對超過600輛敘利亞戰車,激戰兩天後幾近全滅,旅長Shoham在19月7日陣亡,敘利亞軍突破以軍防線靠近戈蘭高地接近以色列境內只有數公里的距離,然而敘利亞軍也已經元氣大傷而無力繼續前進;而駐守 在戈蘭高地北面的以軍第七裝甲旅 則憑藉地形依托,僅靠著總數將近一百輛的戰車,在沒有任何增援的情況下,從10月6日至10月9日,於賀蒙山、布斯特山之間的山谷浴血奮戰四天三夜 ,抵擋住擁有超過500輛戰車的敘利亞一個裝甲師與一個機動化步兵師(因為以軍優先增援被突破的戈蘭高地南部),使敘軍不僅無法推進,還折損260輛戰車與 一百多輛裝甲車。在10月8日,以軍 動員的主力裝甲師完成集結後開始反攻戈蘭高地,10月9日共有1000輛以軍戰車分三路攻入戈蘭高地,扭轉了戰局,敘利亞軍到了10月10日已經全面退出了戈蘭高地;當10月9日敘利亞軍從第七裝甲旅 前方撤退時,第七裝甲旅幾乎損失殆盡,只剩7輛戰車可用,90%的連長傷亡,但該旅殘部連同13輛後方增援的以軍戰車,仍追擊撤退的敘軍直到開戰前以軍位於戈蘭高地陣地的前緣;是役後此山谷被稱為「落淚山谷」,以悼念以色列第七裝甲旅的悲壯事蹟。 總計在戈蘭高地的戰事中,敘利亞軍損傷1150輛裝甲車,以軍則損傷250輛。敘利亞軍撤退後,以色列高層迅速決定不停留在1967年六日戰爭後的停戰線(紫線),而繼續往敘利亞本土進攻。於是從10月11至14日,以色列陸軍繼續推進至敘利亞境內,在敘利亞的巴珊(Bashan)形成了一個20平方哩的突出部,距離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只有40公里,以軍並開始以重型火砲轟擊大馬士革郊區。不過隨後伊拉克、約旦派出的增援部隊趕到,伊拉克陸軍開始攻擊以色列攻勢的南翼;為了防止遭受包圍,以軍向後撤退數公里並開始鞏固防線,而雙方部隊也在原地僵持直到戰爭結束。敘利亞陸軍重整後原訂與伊拉克、約旦一起在10月23日發動另一波攻勢,包含五個敘利亞師、兩個伊拉克施以及約旦等其他較小規模的阿拉伯部隊,然而埃及在10月22日接受聯合國停火命令,敘利亞阿薩德政府權衡之後,也於10月23日宣布停火。

建國初期的艱困發展

難能可貴的是,在輝煌戰績的背後,以色列陸軍裝備的質量其實多半不如對手,主力戰車陣容往往是破舊雜亂得可憐,但是以色列都能依照其特殊的需求予以改裝變通,並且善用本身以及擄自敵方的武器,充分發揮了猶太人克勤克儉的長處。在以色列建國早年初,西方國家基於政治關係與龐大的石油利益,在軍售方面對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存在巨大的差異。在這種環境下,以色列陸軍戰車部隊的組建非常艱辛坎坷,只能向國外購買一些快要報廢的老舊戰車,改裝後湊合著使用 。在1950年代,以色列好不容易才從法國獲得若干二次大戰時代的美製M-4戰車和法製AMX-13輕型戰車。在1955年,以色列向美國申請購買60輛M-47戰車,但美國 卻基於整體的中東利益考量而拒絕;在1958年,以色列再次向美國申請購買100輛M-47,結果再度被打回票。 在1960年代初,以色列與西德協商購買150輛二手的M-48A2戰車,不過在阿拉伯國家的強大政治壓力之下,總共只有40輛交付以軍。然而,在同一時期,以色列周邊阿拉伯國家卻能從西方國家與蘇聯購入現代化戰車,兩相對照呈現天壤之別。

然而,這種困苦簡陋的環境除了繼續磨練以軍的鬥志與戰技之外,其國防工業也在成長:就是在這一連串替老舊戰車換裝新主砲、動力系統、射控系統的性能重建中,以色列累積了紮實的改造能力,並逐漸形成製造能力。包括從英、美引進的老舊戰車以及歷年在戰場上擄獲的俄製-54/55戰車,都經過以色列巧手改造、重建升級而長年在以色列陸軍服役 ,後來甚至推出針對俄製戰車的改裝套件並打入國際市場。最誇張的是,就連M-4這種老古董,以色列陸軍還不斷地為其性能重建,例如換裝75mm(改稱M-50型戰車)甚至105mm主砲(M-51型戰車)、新的射控系統與動力系統等, 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與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仍大量使用 ,甚至在贖罪日戰爭中憑藉奇襲戰術全殲伊拉克陸軍一個配備俄製T-62的戰車旅,創下54:0的輝煌戰果。

以色列裝甲部隊能在歷次以阿戰爭中較佔上風,主因除了以色列官兵素質遠 遠高於對手外, 戰車技術也有若干關係。帳面上,同時期蘇聯戰車的火砲與裝甲數據並不輸給西方戰車,甚至在許多方面還佔有優勢,但一些帳面數據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就能讓俄系戰車吃很大的虧:例如西方戰車的主砲管都能下壓至10度,而俄系戰車由於力求低矮,砲管只能下壓三度,結果在崎嶇的戈蘭高地或者沙漠的沙丘,以色列的西方戰車往往能躲在障礙地形的斜背面,將砲管壓至最低,在僅露出車頭的情況下對前方的敵軍戰車進行砲擊;然而阿拉伯的俄系戰車卻非得爬到障礙地形頂端才能展開射擊,被打中的機率就大大增加。此外,當時以軍的西方戰車以光學測距儀或測距槍進行主砲測距,同時期阿軍俄系戰車卻未普遍使用,這也讓以軍戰車出手起來更快更準 。武裝方面,以色列戰車普遍使用的英製L7 105mm旋膛砲,雖然從阿拉伯國家引進配備115mm滑膛砲之後,火力似乎居於下風,但俄製115mm砲的精確度甚差,使以色列105mm火砲在有效接戰距離方面仍佔有優勢。更重要的是,俄系戰車一味追求縮減體積以降低成本和被彈率,而漠視乘員操作環境的舒適和安全性,不僅是乘員得塞進狹小的空間、忍受極差的人體工學 ,狹窄的空間對於中彈後的生存率也至為不利,這些因素使得阿拉伯的戰車乘員持續戰力不如以色列,戰車被擊穿後的人員傷亡也十分驚人。俄系戰車沒有空調的問題在寒冷的高緯度地帶似乎還不大,而且斯拉夫民族對物質環境的要求也比「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為低;但人畢竟是肉做的,不是鐵打的,再忠貞的馬克斯主義者或者回教徒還是有生理耐力的極限。在酷熱的中東戰場上,許多阿拉伯裝甲車輛(當然都是蘇聯製品)乘員受不了這個沒有空調的「大烤箱」,紛紛棄車逃亡,以軍甚至曾經在俘虜許多阿拉伯裝甲車輛時,發現車上乘員已經中暑脫水昏厥!以色列在歷次以阿戰爭中俘虜大批的俄製戰車與裝甲車輛,在改裝時也沒忘記加裝空調。

1960年代:M-48、百夫長、T-54/55入列

進入1960年代以後,阿拉伯國家開始裝備當時蘇聯最先進的T-62戰車,配有全球最大的115mm火砲,這使得以色列裝甲部隊對於潛在對手的質量比例嚴重惡化。就在此時,以色列裝甲部隊迎來若干轉機,首先是英國同意出售數百輛英國陸軍汰換下來的百夫長戰車,然後美國在1966年以西德沒能完成先前M-48A2戰車供應合約為由,主動提供西德所欠的110輛M-48A2給以色列,稍後又追加100輛M-48A1。

隨後以色列為M-48A2與百夫長戰車進行類似的系列改裝,包含火力與動力系統等,M-48的部分稱為馬戈其-3(Magach-3);百夫長方面,以英製L-7 105mm 51倍徑旋膛砲取代原有的90mm旋膛砲,並將原本7.62mm車長防空機槍改為M-2HG 12.7mm重機槍(只有部分執行),並改用美國製造的無線電,部分保留了車長的7.62毫米機槍,而經過此升級的百夫長稱為肖特(Shot)。至1967年六日戰爭爆發時,以色列總共有385百夫長戰車,其中293輛可以作戰,六日戰爭期間又俘虜了約旦陸軍全部44輛百夫長中的約30輛。在六日戰爭後,以色列繼續改良手頭上的百夫長/肖特戰車,換裝AVDS-1790-2A柴油發動機和CD-850自動變速箱(與馬戈其-3相同),改良後稱為肖特Kal型戰車 。原本百夫長戰車的汽油引擎耗油凶猛、續航力短且故障頻仍,早期並不受到以軍歡迎用,換裝柴油機之後,性能才煥然一新。至1980年代,以色列又繼續為肖特Kal戰車加掛Rafael開發的高爆反應裝甲。1980年代後期, 肖特戰車隨著新的馬戈其-6/7(即美製M-60系列)與國產馳車MK-1戰車的普及而陸續退出第一線,最後一輛於2002年3月10日退役。至於M-48系列的改裝升級,詳見以色列陸軍區馬戈其戰車一文。

在1967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先發制人,打得埃及、敘利亞、約旦等國潰不成軍,擄獲將近700輛蘇聯製T-54/55戰車,其中有相當大的數量維持完好的戰備狀態。克勤克儉的以色列自然不會浪費這批為數可觀的戰車, 經過若干改造之後便納為己用。以色列陸軍稱T-54/55為蒂朗(Tiran) ,其中T-54的稱為Tiran-4,T-55則為Tiran-5;而西方則統一將蒂朗稱為Ti-67(因為是在1967年擄獲)。剛進入以軍服役時,蒂朗的改裝幅度不大,主要是換用以色列制式的M-1919A4 7.62mm白朗寧同軸機槍和M-2HB型12.7mm車長機槍(還額外在裝填首艙蓋處設置一挺7.62mm機槍),以及VRC標準車用電台,仍維持原本的俄羅斯D-10T 100mm火砲。蒂朗戰車活躍於1968至1970年間以色列與埃及的消耗戰爭以及1973年贖罪日戰爭,以色列陸軍多次運用這些俄製戰車偽裝成埃及裝甲部隊,大膽進行穿插襲擾;雖然蒂朗戰車在贖罪日戰爭初期損失頗重,不過戰後以色列仍擄獲不少阿拉伯軍隊的俄製戰車。

以色列針對俘獲的T-55戰車大規模改良成的蒂朗-5Sh型,換裝105mm主砲、新的動力與射控系統,

砲塔兩側加裝金屬置物箱。

在1970年代中期,以色列軍方委由NIMDA公司對蒂朗戰車實施一項大規模升級計畫,升級之後改稱為蒂朗-4/5 Sh。首先,蒂朗-4/5 Sh將原本的100mm主砲換成以色列陸軍廣泛採用的英製L-7 105mm 51倍徑旋膛砲 (授權以色列生產),因為以色列擄自埃及的庫存100mm砲彈已經不多,且100mm砲的性能遜於以軍的L-7;雖然更換主砲,但砲塔環與砲耳軸並未做大幅度更動。射控方面, 以美國凱迪拉克公司的雙軸主砲穩定裝置 來取代原本的俄製穩定系統;原本俄製穩定系統的高低向部分(採用液壓)效果良好,但水平向部分(電力驅動)性能較差,而凱迪拉克穩定系統無論在高低向或水平向都表現良好,使戰車靜止間射擊1500m外動態目標的命中率提高到80%;此外,還加裝以色列El-OP公司開發的Motador射控計算機 與主動紅外線夜視系統(含紅外線探照燈)。通信方面,將戰車電台移到砲塔後方一個外加的箱型結構內,使砲塔內可用空間增大,並在車體後部加裝美製步兵電話以利步戰協同作業。動力承載方面,換裝美國通用公司的8V-71T型柴油機與新型半自動液壓變速箱 ,功率提高為609匹馬力(原本只有500匹馬力),用單一的方向盤取代原本的方向桿,操作性能大幅提昇。新的發動機與變速箱整合成一個動力包件,在野戰環境下能於30分鐘內完成拆換;更換發動機後,發動機排氣口也改為向前傾斜。原本T-54/55發動機的空氣過濾器在沙漠環境下的性能表現不佳,平均每25行駛小時就需要拆下來進行大規模清理;而在改良之後,新的過濾器設置在一個裝甲箱中,空氣流量提高到每秒800立方公尺,平均清洗間隔延長到50行駛小時,而且清理作業十分方便。原本T-54/55有一些外部油箱,但實際操作經驗顯示其效率不佳,因此改良後將外部油箱全部收容至車體內部,部分油箱並設計成多用途型,可以選擇裝置油料或彈藥。防護方面,蒂朗-5在砲塔兩側與後側增加金屬至儲物箱,除了可以儲放必要工具或零件之外,還可提高對成形裝藥穿甲彈的防護能力;而在1975至1979年間,蒂朗-5 Sh還在砲塔外部加裝以色列國產的高爆反應裝甲。此外,車上加裝適應酷熱沙漠的空調系統、滅火系統,以改善原本蘇聯戰車較貧弱的舒適性與中彈後存活性,並攜帶有備用履帶。俄製戰車向來人員空間狹小,通風效率差,使乘員長時間操作的戰鬥效率大打折扣;對於這方面,NIMDA公司能做的改善不多,只能盡可能改善人機介面,並將砲塔稍微加高數公分。儘管盡可能的改善,蒂朗-4/5 Sh的乘員操作空間仍然居於以色列陸軍各型戰車之末。

除了T-54/55之外,以色列陸軍贖罪日戰爭中也從埃及陸軍俘虜若干T-62;原本以色列也考慮加以改造,不過由於俘虜的數量較少,料件也比較短缺,改裝作業不太可行;加上當時以色列各裝甲車輛工廠忙於進行M-60戰車的改良計畫,最後以色列陸軍僅對T-62進行少許修改,便直接編入第六裝甲旅,以軍稱為蒂朗-6。該旅總共有二個蒂朗- 6型戰車加強營,每營裝備46輛T-62。依照以色列的操作經驗,T-62雖然火砲口徑更大,但車體比T-54/55更低矮、內部空間壓縮更大,其自動裝彈機的實用性也不佳,許多方面的實用性不如T-54/55。由於俘獲的料件較少,加上以色列115mm砲彈的存量有限,這批蒂朗-6從來沒有被投入實戰,最後在1980年代初期陸續退役。

以色列利用蒂朗-4/5戰車底盤改裝來的阿奇扎特(Achzarit)重型步兵戰車。

雖然1990年代以後肖特、蒂朗-4/5戰車陸續退出第一線,但物盡其用的以色列人仍利用這些戰車底盤,改裝成搭載步兵的重型裝甲運兵車,能提供比一般裝甲運兵車更好的防護能力。由蒂朗-4/5戰車改裝的重裝運兵車稱為阿奇扎特(Achzarit)重型步兵戰車,而改裝自肖特的則稱為美洲獅(Puma)。

國產戰車起源

在1966年,英國主動邀請以色列參與該國即將完成的酋長(Chieftain)戰車的研發計畫。酋長戰車配備120mm旋膛砲,是當年全球最具威力也最堅固的主力戰車。雖然英國陸軍在1963年就開始接收酋長式的原型車,但由於財政困難,最終的定型幾乎無以為繼,遂尋求 使用英製百夫長戰車在中東飽經陣仗的以色列當合作伙伴。以色列對此案寄予厚望,因為該車最終將在以色列 設置生產線,配備於以色列陸軍,扭轉以軍裝甲部隊長期以來的質量劣勢 ;因此,在合作期間,以色列投入了大筆資金,與英國的合作也成效卓著。到了1969年,兩輛酋長的原型車送到以色列進行評估。就在酋長戰車計畫即將完成之際,阿拉伯國家卻在1969年威脅 英國,如果不中斷與以色列在酋長戰車上的合作,就會提出在英國銀行中所有的存款作為報復。迫於強大壓力,英國只好在1969年11月取消此計畫,以色列在戰車發展上又遭到一次重大挫敗,並且損失不少時間。

遭受此一刺激後,以色列痛下決心自行研發新戰車。然而當時的環境相當嚴峻,以色列難以獲得戰車上最重要的武器與射控系統,本身人才與工業基礎亦不足,此外以色列財政並不富裕(當時以色列還要花大錢在蘇伊士運河東岸構築巴勒夫(Bar Lev)防線以鞏固新佔領的西奈半島),未必能支撐戰車的研發。在1968年,以色列陸軍正式提出自行研發主力戰車的計畫。以色列陸軍著名的裝甲兵專家塔爾(Tal)少將為此主持一個由35名國防部與兵工專家組成的小組,以技術與經濟兩方面著手,詳細評估了自製戰車的可行性,最後做出以下結論:以色列在技術上有能力發展與建造戰車生產體系,戰車設計可參考其他國家現役戰車,並且使用現有戰車的零組件,功能上則以滿足以色列特殊環境與需求為主;經濟方面,當時以色列的財政勉強可以支撐,此外還有美國的經濟援助,故無太大問題。 在1970年8月,以色列財政部長、國防部長、參謀總長以及相關財政部和軍方高層人士進行一向會議,正式批准新戰車的研發案。最初以色列只打算盡可能利用市場上現有的系統組裝出一輛新戰車,以降低成本、風險和研發時程,但後來軍方的要求提高,遂決定以初期構想的部分組件與新系統,發展一種全新的戰車。

當新戰車計畫展開後,塔爾少將領導的35人戰車設計小組在軍方配合之下,在兩個月內便確定了新戰車的具體性能指標,並在1971年4月提交初期方案的實體模型,確定了前置發動機等基礎構型。為了縮短研發時程,新戰車的開發採用望遠鏡發展模式(Telescopic development),也就是在所有的發展與驗證完成前,以原型車為基礎進行系列的生產,逐步摸索出標準量產車型。在開發新戰車的同時,以色列政府也亟思有效利用以軍、民間與政府事業的基本設備,發展出高效率的軍、民工業複合體,避免官僚組織大幅膨脹。新戰車研發案在1972年進入概念驗證,利用二次大戰時代英國製造的邱吉爾步兵戰車底盤作為實驗平台,進行新戰車相關部件的測試驗證工作,累積了大量寶貴經驗。1973年爆發的贖罪日戰爭對新戰車研發計畫造成深遠的影響,融入慘烈實戰中用鮮血獲得的寶貴經驗教訓。贖罪日戰爭期間,塔爾少將臨危授命地出任主管東線戈蘭高地的副總參謀長,親自指揮戰局,最後成功扭轉了戰爭初期的劣勢,將敘利亞裝甲部隊逐出戈蘭高地。在1974年底,兩輛新戰車的雛形實驗車開始進行野外測試,測試與修改作業持續了兩年。在1977年初,新戰車正式定型並通過驗收,並獲得馳車(Merkava)的正式命名(源於羅馬帝國時代一種雙輪戰車),而首輛馳車預量產則在同年5月公開。隨後,以色列立即生產40輛馳車MK-1的第一批預量產型,1978年四月起正式交付在贖罪日戰爭期間寫下悲壯輝煌史績的第七裝甲旅,並於1979年正式成軍。

至此,這種專為以色列需求量身訂做的主力戰車開啟了不平凡的生涯。往後以色列持續地改良馳車式戰車,雖然技術上不斷翻新,進步極大,但始終保有馳車式獨一無二的原始精神原始。馳車的第一代為MK-1,馳車MK-2則 從1983年正式服役,馳車MK-3於1990年服役,技術較先前突飛猛進;而更新一代的馳車MK-4則在2004年正式服役,擁有更多的改良。以下就分別介紹這幾代馳車系列。

馳車MK-1

馳車MK-1是馳車系列最早的量產型。為了節省成本並縮短發展時程,馳車MK-1大量採用現成的系統,除了主砲、動力系統和M-60相同之外,懸吊 與承載系統大量沿用百夫長的設計與現成組件。馳車MK-1的技術並不先進,但是其設計理念與簡單、堅固的特性卻完全滿足以色列陸軍的獨特需求。往後的馳車改良型雖引用了新的技術(甚至是技術水準的全面翻升),但是馳車式戰車所有的基本特性、獨道理念卻忠實地遺傳下去,未曾改變。

從建國戰爭以來,以色列陸軍在中東沙場上累積出一套獨特的戰車哲學,而馳車式戰車正是遵照這套哲學的產物,其構型與全世界絕大部分的主力戰車都大不相同,獨樹一幟。 由於小國寡民的以色列根本無力維持龐大的裝甲部隊編制,因此力圖在人員素質、戰術素養與訓練水平上扳回一城;不過遭逢戰火時,武器的損失還可能在短期內得到美國的迅速支援補充,然而苦心栽培訓練的精銳戰車組員一旦折損,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效彌補,而缺乏人力資源的本質使得以軍裝甲部隊比對手更承受不起高傷亡的消耗,因此以色列向來非常重視士兵的存活率。

發生於馳車戰車研發期間的贖罪日戰爭在在凸顯以色列軍力上這個軟肋,雖然戰爭後期美國緊急增援的武器裝備(包括戰鬥機、戰車、彈藥料件等)有效彌補了戰爭初期以軍蒙受的慘重損失,但是折損大批長年嚴訓並飽歷戰火磨練的優秀人員(包括戰機飛行員、戰車組員)卻不可能在短期內恢復;即便最後以阿雙方的敵我交換數據仍站在以色列這邊,但這種損失比例對於人力物力匱乏的以色列而言,堪稱「難以承受之重」。在數次以阿戰爭中,以色列最滿意的是英製百夫長戰車,該車雖然機動力極差,但是防護能力居於以軍戰車之冠 ,除了該車裝甲厚實之外,內部空間寬敞以及整體安全設計良好,將要害部予以區隔處理,即使擊穿也不容易因發生油料彈藥引爆等二次效應 。在1967年六日戰爭時,以軍百夫長無論是105mm旋膛砲或裝甲都勝過阿拉伯國家的俄製戰車;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雖然百夫長的裝甲已經難以抵擋敘利亞的俄製T-62戰車的115mm滑膛砲(當時為全世界口徑最大的戰車砲)的翼穩脫殼穿甲彈,經常被後者擊穿(T-62的夜視系統優於 以軍戰車,使以軍戰車在夜間不得不放棄其105mm旋膛砲長距離精度較佳的優勢,與敘利亞戰車近距離交戰,使敘利亞戰車更容易命中以軍戰車),然而由於此車整體設計優良,彈藥、油料不易產生連鎖引爆,因此只要沒有被敵彈直接命中彈藥、動力系統等要害部位,稍事整理並替換傷亡人員之後仍能繼續使用 (反觀其他以阿雙方使用的美製與俄製戰車都沒有此特性),而這也是以色列第七裝甲旅面對數量五倍於己的敘利亞裝甲部隊數日猛攻,最後仍能堅守戰線沒被突破的原因之一(敘利亞軍撤退時以色列第七裝甲旅僅存7輛堪戰的百夫長戰車,每一輛都替換了傷亡人員)。在以阿實戰中,百夫長平均被擊穿三次以上,都還能繼續堅守作戰而無須後送維修(只需替換傷亡人員),甚至曾發生一輛以軍百夫長被11發砲彈擊中卻仍 能繼續使用的例子;反觀以軍的AMX-13輕戰車雖然機動力良好,但由於裝甲薄弱,結果在戰場上往往損失慘重。因此,以色列國產新戰車計畫一開始,就把盡可能提高乘員存活率視為第一要務,為此增加車重而犧牲機動力也在所不惜。

在戰車三要素的考量上,馳車式戰車做了類似英國戰車的排序──防護力優先,火力次之,機動力最後。在防護能力上,當時以色列無法取得查布漢複合裝甲之類的高科技複合裝甲,因此馳車式只能使用傳統鋼甲;不過,馳車式基本設計上非常強調整體生存設計。由於以色列國土縱深不大且地形狹長,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在集結與運輸上,加上戰車部隊在歷次戰役中的侵入縱深並不算很長,故以軍對戰車的戰略機動性要求沒有那麼殷切;因此面臨取捨時,馳車自然先捨機動力而就防護能力。馳車戰車的輪廓寬大而低矮;由於以色列本土周邊地區遍布著低矮丘陵,戰車能獲得地勢的掩蔽依托,進而躲在障礙物反斜面進行伏擊;因此,馳車在設計上注重減低射擊線以上的投影面積,尤其是砲塔的正面截面積。由於馳車式龐大的車體已經充分吸收了戰鬥室所需的空間,使得砲塔得以設計得緊湊而狹長,其寬度遠低於砲塔座圈的直徑,大幅降低了正面投影面積,並為將來在砲塔兩側增設裝甲預留了充裕的空間。

馳車罕見地採用了前置發動機配置,使得乘員在車頭正面方向多了一層由發動機艙提供的保護。戰車使用前置發動機會面臨許多技術問題 ;由於主砲砲管多朝向前半球,過去能靠車尾發動機來平衡砲管的力矩,首而前置發動機則不僅無助於平衡砲管的重量,反而使戰車重心更加前移, 因此必須透過其他設計(如將砲塔向後挪移)來平衡;其次,前置發動機意味著要在車頭開出大面積進氣與散熱口,不僅會破壞至為重要的車頭裝甲完整性, 發動機艙厚重的裝甲外蓋也會使相關動力組件的維修更換至為困難,並降低散熱效率;第三,發動機與傳動系統產生的震動、噪音、高溫、廢氣會影響駕駛員工作,而主力戰車較大的輸出功率使這問題比一般裝甲車更為嚴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以色列的研發單位使用了一些巧妙配置;首先,發動機艙設置於車頭右側,車頭左右側都設有百葉窗狀的進氣口,左側進氣口的迴路會先讓外界冷空氣通過駕駛艙,接著才進入發動機室;而發動機排氣口則位於車頭右側進氣口上方。這種配置使得外界冷空氣會先經過駕駛艙而形成對流,有助於改善駕駛艙的工作舒適性,此外也拉開了駕駛艙與排氣口的距離;此外,將散熱閘與進氣口設置於車體兩側,也 比較不會影響車頭裝甲的完整性。 整體而言,前置發動機讓車內乘員在最容易遭受的車體正面方向,可替車內人員多一層保障;但相對地,也等於是把全車的「心臟」放在較容易被擊中的位置,提高「人員生存性」之餘卻降低了「車輛生存性」。 此外,前置發動機還會使整體車高無可避免地增加;後置發動機艙設計只需要讓車尾高度增加,而前置發動機則使車體在前方就要達到最大高度,墊高了砲塔的位置,而前置發動機使砲塔向後偏移,進而影響砲管下壓的射界,除非再將火砲位置提高,意味著砲塔進一步增高。由於馳車研發初期,以色列手頭上並沒有先進的裝甲技術,因此採取了「用發動機保護乘員」的極端設計;然而,日後各型先進複合裝甲陸續問世,防護效能數倍於相同厚度的傳統鋼甲,因此就不值得為了前置發動機的保護效益而忍受種種先天限制及設計難題,後世的主力戰車仍採用主流的後置發動機構型。

馳車式車身與砲塔採用傳統的鑄造與焊接裝甲構成,但車頭正面與車身左右兩側設有中空裝甲,裝甲夾層間可以填入柴油,不僅能增加油料搭載量,還可有效降低成形裝藥彈頭的破壞(柴油燃點比汽油高,不易起火燃燒;如果引爆了反而更好,因為能產生類似於高爆反應裝甲的效果,而柴油高燃點的特性使得其他柴油不會跟著延燒);車身前方採用大傾斜角度來增加防護能力;戰鬥室內盡可能不使用易燃材料等。以厚度最大的車頭中空裝甲為例,此部位採用雙間隙設計,三層鋼甲板的厚度分別是76.2mm、50.8mm與50.8mm,中間兩層填入柴油的空隙分別有25.4mm與152.4mm,能有效吸收長棒穿甲彈蕊或高爆金屬噴流的威力。因此,一枚從車頭擊中馳車戰車的武器,必須穿過大角度傾斜的車頭、填入柴油的夾層裝甲、發動機與傳動系統以及駕駛艙前方的裝甲板,才能侵入人員所在的區域。馳車MK-1已經引進了部分模組化裝甲的觀念,砲塔的外層裝甲製成塊狀安裝於砲塔本體之外,能以簡單的方式予以裝卸,完全不會更動車體結構;這種設計使得馳車MK-1更換受損裝甲的作業變得非常便利,在第一線戰地就能進行,而未來也能輕易換上更先進的裝甲模組。由於模組化裝甲的優點甚多,在日後逐漸被各國新一代戰甲車採用。馳車的車體側面防護也十分完善,車體兩側設有裝甲側裙來保護承載系統,懸吊系統本身能起防護作用,內層還有車體主裝甲。履帶與側裙之間保留有較大的空隙,能發揮類似中空裝甲的效果,側裙可在車體外提前引爆反裝甲武器。馳車的車底板也採用雙層間隙裝甲結構,外層裝甲厚度較大,而且本身就是中空裝甲;內層裝甲厚度較薄,整個車底外型是能分散地雷爆震威力的弧形,兩片裝甲之間的空隙距離刻意加大,中間也能填充燃料來提供緩衝。兩層車底裝甲各自由單一的一塊裝甲板衝壓而成,並非由左右兩片鋼板焊接成V字,因為焊接裝甲在吸收地雷爆震時,焊縫很可能因而破裂而導致遭到穿透。馳車戰車的車內防護配置非常仔細而周延,除了車體裝甲之外,車內任何可以起防護效果的部件如飲水箱、燃料箱、機油箱、工具箱等等都布置於戰鬥室的上下左右,在敵方武器貫穿裝甲時能提供額外的保護效果 ;此外,由於車內空間寬大,人員位置與彈藥等比較能錯開,降低被敵方武器擊穿時多數人員同時遭受波及或彈藥、油料連鎖引爆的可能性。發動機與彈藥室等關鍵部位都有自動滅火抑爆系統,能瞬間撲滅火勢。雖然馳車MK-1並沒有任何特殊裝甲科技,但以色列當局仍對外宣稱馳車MK-1採用「特種裝甲」,對其極為保密。

馳車MK-2的車尾,注意步兵艙門。

馳車式採用前置引擎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騰出整個車尾納入戰鬥室空間,使得馳車擁有冠於全球任何戰車的戰鬥室空間,車長、砲手、裝填手作業時能有很寬敞的迴旋餘地,因此大大增加了人員工作的效率,也顯著改善了長時間作戰時的體力保存。除了提升舒適度之外,馳車車尾戰鬥室的空間餘裕也可用來搭載更多的彈藥、額外的士兵或物資,甚至作為指揮與醫療用途。如果戰鬥室的多餘空間完全用來存放主砲彈藥,馳車MK-1能搭載高達92發的105mm砲彈;在標準的62枚主砲彈搭載量之下,馳車MK-1的戰鬥室多餘空間能搭載6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載彈量降至45發時,馳車MK-1能搭載1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作為指揮車時,馳車MK-1的車尾可容納3人指揮小組與相關無線電設施,能進行連級到旅級的作戰指揮工作,此時主砲載彈量降至25枚;做為戰場醫療救護任務時,車尾戰鬥室可容納八名傷兵與四名擔架。駕駛艙戰鬥室之間相通,駕駛除了可由向左開啟的車頭艙蓋離車外,必要時也能倒放座椅,進入戰鬥室而由車尾逃生;雖然駕駛艙與戰鬥艙之間設有一道裝甲隔門,不過在一般情況下是打開的,以利於駕駛員從車尾逃生。馳車式戰車的運兵機能係基於贖罪日戰爭的經驗,當時以軍戰車在埃軍猛烈的砲擊與反戰車武器射擊之下冒死衝鋒,營救被埃軍困在巴勒夫防線據點的以軍士兵。由於馳車的戰鬥室並未設置對外觀測裝置之類的設施,因此馳車式戰車的運兵機能只在特殊的後撤狀況下使用,而不是當成裝甲運兵車。車尾設有三個艙門,左艙門內是電池組,右艙門裡則安裝核生化(NBC)防護系統(屬於全車加壓式),中間的艙門則為戰鬥室出入口,採用類似蚌殼的上下開啟設計,人員與彈藥皆由此進出。馳車式戰車也非常重視乘員的舒適性,以增加其作戰時間和作戰效率,並裝有60公升飲用水水箱和步兵電話;當然,在酷熱的沙漠環境中,車內的通風散熱更顯格外重要。較舒適的車內環境能延長乘員的作戰效率與時間,這是以軍裝甲部隊表現優於以俄系裝備為主阿拉伯國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動力方面, 採用一具美國德利台大陸(Teledyne Continental)公司的AVDS-1790-6A,這是當時AVDS-1790系列較新型的版本。與以色列M-60採用的AVDS-1790-2A相較,AVDS-1790-6A採用新型渦輪增壓器,增加了中冷器,增壓比由原本的1.9提高到2.4,壓氣機的空氣流量從原本0.55kg/s增至0.58kg/s;為了配合增加的空氣流量,AVDS-1790-6A的燃油噴射泵的供油量也增加,汽缸燃燒室加深,壓縮比從原本16.5降至14.5。為了因應增加的冷卻需求,AVDS-1790-6A的風扇傳動比也從原本的2.1提升至2.15,風扇最大轉速則由4800rpm增至5160rpm,空氣流量由9.9立方公尺/s增至10.8立方公尺/s。AVDS-1790-6A的功率增為900馬力(AVDS-1790-2C只有750馬力),但是變速箱仍然是先前與AVDS-1790-2A搭配的愛利森(Allison)的CD-850-6BX半自動變速箱,只有兩個前進檔(高速、低速)與一個倒退檔,限制了馳車MK-1的動力發揮,此種考量可能是基於節省成本以及追求後勤共通。馳車MK-1採用一具AVDS-1790-6A,搭配一具愛利森的CD-850-6BX自動變速箱。由於馳車MK-1的戰鬥重量高達63公噸(tonne),因此推重比只有14.28,與M-60A3差不多,跟M-1、豹二等當代最新銳西方主力戰車相比差了一大截,最高路速只有46km/hr。AVDS-1790柴油機在當時廣泛地被美國陸軍使用,從M-48A3起到M-60系列的戰車無不使用此系列的柴油機,其性能十分可靠;而當時以色列陸軍其他戰車幾乎都使用AVDS-1790系列,M-48與M-60A1使用早期的AVDS-1790-2A,以列陸軍也為本身的百夫長戰車換裝此引擎;而M-60A3則使用AVDS-1790-2C。

承載系統方面,以色列戰車研發當局很快便排除了液氣壓懸吊系統,雖然它的避震能力是最好的,然而其造價昂貴、保修困難、需定期補充氮,以色列工業界也欠缺相關經驗,所以這種系統完全不符合以色列的國情。扭力桿雖然相對較為便宜,但還是高到讓以色列難以負擔,且以色列工業界同樣缺乏自行生產高強度扭力桿的能力。此外,對於十分重視戰場搶修的以色列陸軍而言,扭力桿系統拆裝不易,難以在戰地快速更換。此外,當時以色列陸軍的後勤能力似乎也難以適應扭力桿,為一輛M-60更換扭力桿竟然需要耗費兩週。因此,以色列決定沿用技術最簡單、成本最低而且與以軍原有百夫長戰車相似的改良型台車式(Bogie Type,又稱平衡式)懸吊系統,由車以外進行安裝,車體兩側各有三組承載臂,每組承載臂裝有兩個彈簧平衡肘與兩個承載輪,此外車體兩側各有兩個液壓減震器以及兩個行程限制器來增加行駛的平穩性。台車式懸吊系統擁有接地壓力較低的優點,且彈簧式避震器的避震效果優於扭力桿(但仍次於液氣壓懸吊),能獲得較佳的越野性能;不過台車式懸吊系統與彈簧避震器的體積重量高於扭力桿, 增加了許多呆重,且不利於高速行駛;此外,彈簧式避震器的減震行程不如扭力桿,在以色列周邊遍布岩石硬地且相對平坦的地理環境下還不成問題,如果在高低起伏較大的崎嶇地形、鬆軟地面甚至沼澤地帶,可能就不敷使用;不過馳車式戰車不需要外銷,不必考量以色列陸軍遇不到的問題。馳車MK-1擁有六對承載輪以及五對頂支輪,每個承載輪直徑為790mm。其中,第四個頂支輪直徑特別大,這使馳車在戰場上履帶受損時,能將拆除受損履帶塊後,將截短的履帶繞過第四個頂支輪,使戰車恢復有限度的機動力以撤至安全地帶修理。馳車MK-1的承載輪、履帶都是直接沿用自百夫長的組件,其中履帶是結構簡單的單銷、全金屬鉸鏈式 。此種全金屬履帶沒有附設橡膠塊,因此對柏油路面破壞較大,且履帶壽命較短;不過以色列戰車部隊經常是在荒野或敵方境內作戰,不太需要考慮保護柏油路面,而且全金屬履帶雖然壽命較短,但保養比較容易,行駛時能嵌入地面,具有更好的抓地與穩定效果。

火力方面,馳車MK-1使用一門當時北約各國最廣泛使用的M-68 105mm戰車砲(例如M-60戰車系列。而當時以軍自己改良的M-48、百夫長以及T-55也都換裝此種火砲),此砲由美國授權以色列軍事公司(IMI)生產,砲身附有一具保護砲身的熱套筒,避免日曬、風沙和雨淋等外在因素使得砲身彎曲。以色列為此砲發展出M-111與M-143等翼穩脫殼穿甲彈,其中M-111曾在1982年黎南戰爭中使用,證實性能比美製M-735翼穩脫殼穿甲彈更優秀,能在4000m的距離擊穿傾斜60度的150mm滾軋均質裝甲,而M-735只有在2400m左右的距離才能展現相當的性能;至於M-143的發射初速高達1455m/秒,穿甲能力又比M-111提高18%,能在2000m的距離擊穿500mm滾軋均質裝甲,威力與美國M-833衰變鈾彈蕊翼穩脫殼穿甲彈相當。 在1980年代初期,蘇聯曾透過阿拉伯國家取得以阿戰爭中擄獲的以色列戰車進行測試,結果以色列製105mm APFSDS砲彈竟然貫穿蘇聯當時甫推出的最新型T-80戰車的正面裝甲,刺激蘇聯開發更新一代的 複合裝甲與反應裝甲技術。

由於贖罪日戰爭中以色列戰車常面臨彈藥耗盡的窘境,故馳車式戰車特別強調彈藥的攜帶量,高居全球之冠;不過馳車式將砲彈存放於大型尾艙,而這個尾艙是一個多用途空間,並未如西方戰車般設計成一個由防爆門隔離的封閉彈庫,加上尾部設有可對外開啟的艙門,這都會削弱馳車式被擊中時的生存性;而馳車式的彌補措施,就是將這些放在車尾的彈藥儲存於個別的強化防爆容器中。在標準情況下,馳車MK-1能攜帶63發105mm砲彈,其中56發存放於戰鬥室尾端兩側的個別式防爆容器內(總共有6個雙聯裝容器以及11個四聯裝容器),其餘6發備用彈儲存於砲塔環下方。除了主砲之外,以色列陸軍非常重視戰車對敵方步兵的殺傷能力,因此馳車式戰車的近戰副武裝也相當強大,包括一挺7.62mm同軸機槍、一挺7.62mm車長用機槍以及一挺7.62mm防空機槍,全車總共攜帶一萬發左右的7.62mm子彈。這三挺機槍都是比利時FN授權以色列生產的MAG,槍種統一使得後勤維修負荷大幅減輕。此外,馳車MK-1砲塔右側車長席附近設有一門60mm迫擊砲,這也是以軍在贖罪日戰爭中學到的教訓──此役之後,以色列陸軍所有戰車都追加一門迫擊砲。迫擊砲能對付步兵或掩體後方的目標,使用彈種包括高爆彈、煙幕彈與照明彈,在近距離戰鬥時非常管用。馳車MK-1的砲塔內總共儲存30發 各式迫砲彈藥。某些馳車MK-1戰車的砲盾上方裝有一挺美製M-2HB 12.7mm重機槍,本來僅供訓練用,但在黎南戰爭的巷戰中卻十分管用。

射控方面,由於當時以色列沒有太先進的技術,因此並不著重於追求頂尖的性能,而優先以在中東地區嚴苛的環境下操作。因此,馳車MK-1的射控系統在性能與精密度上不如當代最先進的西方戰車,但是十分耐用,堅固可靠。馳車MK-1的射控系統為愛爾畢特電腦(Elbit Computers)公司研發的鬥牛士(Matador)MK-1,採用歐美架構,但是部件多半由以色列自製。砲塔左側的車長席 設有五具潛望鏡,而且擁有一具360度車長用全週界日間光學瞄準儀,有4倍與20倍兩種放大倍率(變換放大倍率由腳踏板控制),車長瞄準儀的基座有一個與砲塔迴旋裝置連結的反向旋轉裝置,能抵銷砲塔的旋轉而保持固定的觀測方位。砲塔右邊的砲手瞄準儀則整合了一具 日間光學觀測儀(有1倍與8倍兩種放大倍率)與一具以色列愛普羅電子公司(Elop-Electrical)的釹雷射測距儀,此雷射測距儀由車長與砲手共用 ,雷射測距儀的引進使得測距工作較以往光學測距儀快速、簡便且準確多了 。為了配合砲手瞄準儀的安裝,馳車MK-1的砲塔左側結構刻意斜向切掉一塊,並在此一部位加裝一排L形構件來強化此處的結構。早期馳車MK-1在夜間係以星光夜視鏡作業,夜間作業能力還不算完善。鬥牛士MK-1數位化射控系統包含中央處理單元、操控單元、閉路回饋 等,會自動將參數傳輸給射控電腦的感測裝置包括大氣感測器、砲耳傾角感測器、目標角速率感測器以及雷射測距儀等。射控電腦求出射擊解算後,便將俯仰角參數傳輸給主砲的液壓俯仰驅動裝置,並將方位角參數傳輸給瞄準儀的十字線,瞄準儀的修正結果再回饋給射控電腦,確保計算資料與十字線/觀測儀實際瞄準角度一致,並對誤差進行精確校正。車長、砲手、裝填手各有一組操作射控系統的介面, 其中砲的是主操控介面,負責以人工將一些參數輸入彈道計算電腦中,包括彈種選擇,以及每種彈種在水平/俯仰方向的後座補償;此外,砲手介面還包括砲膛檢視以及自我測試的面板以及預選輸入顯示器等。車長操作介面包括顯示器讀樹、輸入距離與彈藥相關資訊以及一套超越控制裝備,而裝填手介面則只能輸入彈藥相關資訊。此外,射控系統還擁有一套備用面板,供砲膛校正、系統自我檢測和預設顯示模式等。為了防止射控系統故障,馳車MK-1還配備一套備用的人力操作系統,包括一個手動鼓輪和一個機械齒輪箱,能依照不同彈種提供砲身俯仰角和目標測距 求出大致的射擊解算。主砲配備一具美國凱迪拉克(Cadillac Gage)公司授權以色列精密機械公司(Precision Mechanism)生產的二維穩定儀,使其能在行進間射擊。

1982黎南戰爭表現

馳車MK-1甫服役,以色列在1982年6月便掀起名為「加利利和平行動」的黎南戰爭。總共有兩個旅、約180輛馳車MK-1投入戰鬥,作戰中表現 相當出色,尤其是整體生存能力。依照以色列方面的統計,作戰中以軍其他戰車如百夫長、馬戈其(以軍的M-48、M-60)被命中時裝甲被貫穿的比例是61%,馳車MK-1則只有41%;而以軍其他型號被擊中時,30%的戰例人員艙室被貫穿,而馳車MK-1只有13%。以軍其他型號戰車被命中時,31%的比例起火燃燒,馳車MK-1只有15%,而且從未在車內引發連鎖的二次效應(彈藥油料誘爆等),作戰中被命中的馳車MK-1組員沒有一個遭受燒傷(但還是有傷員)。在戰鬥中,馳車MK-1擊穿後喪失機動力的比例僅個位數的百分比, 車上人員零死亡。

至於馳車MK-1的交戰紀錄則相當分歧;以色列方面宣稱馳車MK-1曾與敘利亞T-72與T-62交戰並都可以擊破對方;然而,敘利亞與蘇聯方面的資料指出馳車MK-1在戰鬥中沒有和馳車MK-1交手,敘利亞在戰鬥中損失12輛T-72,多數都是以軍TOW反戰車飛彈擊毀,只有一輛確定是被以軍戰車的APFSDS砲彈從側面穿透。以色列宣稱在黎南戰爭初期與敘利亞交戰的貝卡山谷戰役中,以色列損失約50輛各型戰車,擊毀敘利亞350~400輛戰車,敘利亞T-72有19輛被馳車MK-1擊毀,而被T-72命中的馳車MK-1都仍可修復而沒造成全毀。經過統計之後,在前四天(6月8日到11日)的戰鬥中,以軍摧毀81輛敘利亞戰車並俘虜41輛(主要都是T-62,以軍在戰鬥中並未俘虜T-72),本身有至少8輛M-48、若干M-60與兩輛馳車MK-1無法修復。在1982年7月初,敘利亞國防部發言人宣稱,敘利亞軍反戰車單位在開戰前幾天的戰鬥中(6月8日到11日)擊毀23輛以軍戰車,全部戰鬥中擊毀120輛以軍戰車與裝甲車輛;事後研究顯示大約60輛以軍M-60、馳車MK-1等戰車被敘利亞擊中,但是半數以上都修復繼續使用。在整個黎南戰爭中,總計有7輛馳車MK-1被 完全擊毀,在初期貝卡山谷之役有2輛被擊毀,之後貝魯特戰事中有5輛被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各型反裝甲武器擊毀。

實際上, 當時僅配備105mm火砲與傳統鑄造/焊接鋼甲的馳車MK-1,在裝甲抗擊與火砲威力方面都不如擁有125mm滑膛砲與第一代複合裝甲的敘利亞T-72。火砲方面,T-72的125mm主砲能有效擊穿馳車MK-1的裝甲 ,但馳車MK-1內部充裕的車內緩衝空間、前置發動機的屏蔽以及周詳的整體生存設計 (如滅火抑爆等),即使被敵方武器貫穿,車內乘員仍有相當大的生還機率 。以色列使用的西方L7 105mm戰車砲 在過去以阿戰爭中面對T-54/55/62享有整體性能(有效射程、精確度與威力等)的優勢;但面對裝甲更厚實的T-72時,L7僅有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 有機會擊穿,其他彈種擊中T-72的車體正面與砲塔後多半彈開;即便是105mm的APFSDS,事後研究顯示能貫穿T-72正面裝甲的機率也不到40%。 裝甲方面,T-72擁有複合裝甲技術,厚度也高於馳車MK-1,故抗擊能力較佳,但是被貫穿後的生存機率不高,這是車內空間擁擠且不重視整體生存設計的俄式戰車的一貫弱點。

在貝卡山谷戰役中(可能是6月11日),以色列陸軍第七裝甲旅的馳車MK-1發生一次與敘利亞戰車的遭遇戰,有資料宣稱是敘利亞軍的T-72,但也有說法是敘利亞第58旅的T-62 ,當時戰術態勢明顯對以方有利,結果這些隸屬於以色列第七裝甲旅的馳車MK-1獲得大勝;此役中,雙方隔著峽谷開砲,由於以軍戰車位於較高處, 敘軍戰車頂部完全暴露在以軍射線之內,而敘軍戰車卻要從不利的角度仰攻以軍;更重要的是,以軍戰車的砲彈因而能以更陡峭的角度命中敘軍戰車, 導致敘軍戰車裝甲的效能減低至少10%以上,擴大了以軍戰車砲的破壞力 ;此外,當時蘇聯115mm與125mm滑膛砲的長距離射擊精確度遠不如以軍L7型105mm旋膛砲 (125mm滑膛砲射擊1000m外目標時的米位誤差,與以軍L7戰車砲射擊5000m外目標相當),由於雙方隔著峽谷,敘軍戰車無法逼近以軍來提高命中率 ;因此在該役中,以色列第七裝甲旅的馳車MK-1便在3000、4000m的距離外擊毀了8輛敘軍戰車,而敘軍戰車無法在這麼遠的距離有效命中馳車MK-1。 在這一天的戰役中,第七裝甲旅至少摧毀敘利亞12輛戰車,不過兩輛馳車MK-1被擊毀也發生在這一天的戰鬥中。

整體而言,敘利亞比重不高的T-72,在主裝甲與火砲上都優於當時以軍各型戰車;在6月9日敘利亞裝甲部隊於Rashayya發動一波最猛烈的反擊,敘利亞第一裝甲旅的T-72遭遇數個營的以軍M-60,摧毀若干輛而本身沒有損失。依照西方的統計資料,當時以軍戰車105mm旋膛砲的彈藥,只有翼穩拖殼穿甲彈有機會擊穿T-72正面裝甲(比率將近40%); 而依照蘇聯方面的說法,敘利亞軍被摧毀的T-72都是以軍反戰車飛彈的戰果(敘利亞軍最大的T-72戰損,是在6月11日於Shtawrah遭遇以軍反戰車單位伏擊)。綜合先前兩伊戰爭的戰例,西方配備105mm砲的戰車如百夫長、M-48、M-60遇上T-72都普遍力不從心,曾有百夫長戰車對T-72正面連續開火,砲彈都被彈開的戰例。然而,T-72整體生存設計極差,內部空間擁擠, 彈藥、油料圍繞戰鬥室,被命中時極容易引發二次效應導致戰車全部燒毀,這在日後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時顯露無遺,與馳車形成強烈對比。

 

猛擊者式自走砲

在1980年代初期,以色列曾開發一種猛擊者式(Slammer)自走砲,採用馳車MK-1的底盤,換裝一座配備155mm 52砲的封閉式砲塔。猛擊者式的戰鬥重量約45ton,可攜帶75發155mm砲彈,編制四名乘員,車內有核生化防護系統,自衛武裝唯一挺12.7mm防空機槍。猛擊者式被要求擁有許多1990年代新型自走砲具備的先進性能,包括配備155mm 52倍徑砲管、自動裝填系統以及先進的定位/射控系統等,最大持續射速達每分鐘9發,短時間爆發射速為15秒內3發,必要時可在行進間開火。即便在沒有砲兵前進觀測單位的協助下,猛擊者式還是能透過內建導航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以及車上射控電腦對於已知的目標進行定位,在15秒內展開射擊。使用全口徑彈底噴氣增程彈(ERFB-BB時,猛擊者式擁有超過40km的最大射程。以色列在1984與1986年各完成一輛猛擊者式的原型車,不過此車最後並未進入以色列國防軍服役。

 

馳車MK-2

一輛正越過土丘的馳車MK-2B,注意砲塔尾部加裝的防護練條。

 

黎南戰爭的經驗顯示馳車MK-1的設計方向正確,但在技術上仍須持續精進,才能在高強度的中東戰場上生存。因此,以色列在馳車MK-1服役後隨即展開改良作業,迅速推出了馳車MK-2,在1983年便開始量產。改良要項包括提升機動性、改良射控系統、強化裝甲防護等。動力方面,馳車MK-2的發動機沒有改變,但是換裝以色列阿斯豪特(Ashot)生產的新型自動變速箱 ,有三個前進檔與1個後退檔,較多的檔位選擇使得駕駛更能根據路況使用更適當、更經濟的傳動模式,此外駕駛的工作負擔也較原先減輕。新變速箱使得馳車MK-2在內載燃油量完全沒增加的情況下,續航力增至500km(馳車MK-1為400km)。射控系統方面,馳車MK-2換裝鬥牛士MK-2射控系統, 換裝更進步的釔釹石榴石雷射測距儀以及新的射控電腦 ,能自動將相對應的府仰角與前置量輸入砲手瞄準儀來調整。馳車MK-2的觀瞄裝置也有所提升,馳車MK-2A的車長瞄準儀整合有星光夜視鏡,砲手瞄準儀則整合雷射測距儀與美國休斯公司生產的紅外線熱影像儀,其影像能藉由一條光學通道顯示在車長席的螢幕上;馳車MK-2B的射控系統經過進一步改良,換裝更新型的Elbit射控電腦、新的大氣感測器以及一個自動傾斜修正儀。新氣象感測器除了感測橫風外,還增加氣溫、氣壓等感測功能,比原本完善。防護能力方面,馳車MK-2在車體正面與砲塔兩側加裝許多特殊裝甲塊 ,車體前上部的傾斜裝甲板面積增加,一直向上延伸至主砲防盾下方一帶,能加強對車體與砲塔接合處的保護;此外,砲塔後端置物架下方加裝一種由鍊條構成的防護幕,能提前引爆來襲的成形裝藥彈頭以減少破壞 ,而原本的鋼板側裙也換為特殊裝甲側裙。發動機艙後方增加一個裝甲隔板, 發動機艙上芳澤增加一個舉行鋼鑄板蓋,既可對車體前上部形成保護作用,在打開機艙吊換動力系統時,又可作為起吊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吊車支架。另外,原先位於砲塔右側的60mm迫擊砲移至砲塔內部,砲口位於砲塔頂部,可在車內進行再裝填,更能保障車上乘員在近距離作戰時的安全,這種設計與德國在二次大戰末期廣泛設於戰車和突擊砲車上的自衛榴彈發射器相同。馳車MK-2的生產在1989年結束,至此總共生產了約1050輛馳車MK-1/2/2B戰車,而原先所有的馳車MK-1都提升至馳車MK-2。

在2005年11月21日,回教真主黨激進份子從黎巴嫩邊境對以色列發動攻擊;戰鬥中,一輛以軍馳車MK-2遭到包括俄製AT-3、AT-4以及美製TOW在內的七枚反戰車飛彈命中,結果全部遭到該車裝甲擋下,無一穿透,車內成員也無傷亡傳出。

 

馳車MK-3

較早期的馳車MK-3,注意砲塔側面較為平直,與馳車MK-1/2大不相同。

當1983年第一輛馳車MK-2交付以色列陸軍後,更新一代的馳車MK-3便開始研製。在1989年5月,第一輛馳車MK-3於以色列建國41週年紀念日前夕正式公開,並從1990年開始服役 。馳車MK-3除了基本構型與設計理念沿襲前一代的馳車外,舉凡主砲、射控、裝甲、動力、懸吊等技術都全面翻新,就細部而言可說與馳車MK-1/2截然不同,技術水準直追美國M-1A1。

動力方面,馳車MK-3換裝一具AVDS-1790-6AR柴油機,這是當時AVDS-1790系列的最新產品,透過更換新型渦輪增壓器、中冷器、新型連桿與活塞、10孔燃油噴射器等技術,將發動機功率一舉提升到1200馬力;而匹配的變速箱則 仍與馳車MK-2相同。馳車MK-3的推重比較馳車MK-1/2的14.28 hp/tonne大幅增至20,最高路速增至55km/hr。馳車MK-3仍維持六對承載輪,承載輪與履帶也完全沒變化,但是換裝全新的獨立搖臂式懸吊系統以因應提高的車速, 而且承載輪的間距位置經過調整,使載重分配更為均勻。每個承載輪都各自安裝在一支附有同心減震彈簧的托臂上,第一對與第六對承載輪設有以色列飛機公司(IAI)製造的 旋轉式液壓減震器以及液壓行程限制器,總行程增至600mm(動行程為300mm),中間四對承載輪則各配備一具SHL公司的液壓螺旋減震器。 第一對承載輪改用輻條構造。

防護方面,馳車MK-3大量使用模組化裝甲,砲塔不再採用以往的間隙裝甲構造,而改用單層基底裝甲以減輕重量,而主要的防護則交給加裝在本體之外的模組裝甲負責。鋼製的複合裝甲模組內部包含有複合裝甲材質,以螺閂固定。由於使用模組化裝甲,馳車MK-3的砲塔外型與原先的鑄造砲塔有了 相當的差異,尤其是 原本突出的砲塔座圈也被複合裝甲模組包圍。馳車MK-3的砲塔正面與側面大量使用模組裝甲,而車體正面駕駛艙部位也設有相似的複合裝甲模組。馳車MK-3在後續的改進中,還不斷地換裝更新型的裝甲模組。馳車MK-3的側裙改以彈簧連結,不易因勾到障礙物而損壞,而側裙上方亦有模組化裝甲保護。由於模組化裝甲的採用,馳車MK-3的側面較馳車MK-1/2略寬,不過大致上仍維持馳車一貫的低矮與緊湊。地雷防護方面, 馳車MK-3的底板依舊維持V字形無焊線雙層裝甲結構,外層裝甲並進一步加厚;根據歷年經驗顯示,馳車MK-1/2在兩層車底裝甲之間填入的柴油雖可抑爆,但也很容易傳遞震波,因此馳車MK-3的兩層車底裝甲之間便改成填入空氣。其他防護設計包括:車尾兩側加裝兩個可排式油箱, 遭小面積破損時能迅速將燃料排出,遭大面積破壞時則從上方將油料排出。這兩個車尾油箱之外則是儲物籃,儲物籃外加裝高硬度多孔裝甲來保護油箱;引擎艙和戰鬥室設有快速火警偵測與自動滅火裝置,在第一時間內撲滅火災;提升彈艙的安全性,每一枚砲彈分別存放於個別的強化容器內,避免連鎖性誘爆。核生化防護方面,馳車式採用重複配置,不僅擁有新的全車加壓式防護系統(整合了空調與過濾功能),每個乘員還擁有空調防護衣 ,而防護裝置的主機則移至砲塔尾艙中。馳車MK-1/2的砲塔與砲身採用液壓機械制動,被擊中時液壓油路失火的風險較大,故馳車MK-3的砲塔迴旋與砲身府仰裝置都改成電動式;此外,電動式的驅動裝置也有較佳的靈敏度,在穩定與射控瞄準都有更好的表現。馳車MK-3的整體防護能力強大且全面,具備世界一流得水準,側面防護能力甚至優於其他任何一種戰車。雖然馳車MK-3的防護能力大幅強化,但是由於採用模組化裝甲,戰鬥重量反而略減至62 tonne(早期型)。馳車MK-3的車尾進出門外型與先前有所不同,馳車MK-1/2為平板狀,馳車MK-3則是略為向外突出,上部並有彎曲造型。

火力與射控方面,馳車MK-3擁有明顯的提升。馳車MK-3換裝一門以色列軍備公司的MG-251 120mm滑膛砲, 基本結構可能參考德國萊茵金屬(Rheinmetall)公司的Rh-120 120mm 44倍徑滑膛砲,不過兩者的熱套筒與排煙裝置的外型不同。這門120mm砲配備以色列自行開發、更堅實的同心式駐退復進系統,其駐退機採用氮氣彈簧系統,復進機則為螺旋彈簧,而一般的砲火則是駐退與復進都採用螺旋彈簧。因此,這門120mm滑膛砲的駐退機直徑較一般同級戰車砲少了100mm左右,具有體積較緊致的優點。 這門砲的砲身換裝十分簡便,可直接從砲塔正面抽出,而不用把整個砲塔拆起。由於120mm砲彈體積較大,馳車MK-3的標準載彈量降至50發。馳車MK-3配備一具半自動裝彈機,裝填手僅需將砲彈從彈藥箱中取出,並將砲彈放置於砲塔底部的彈盤內;該彈盤是半自動裝彈機的一部份,可容納多發砲彈,推彈桿會將砲彈從彈盤推入砲膛中;如果裝彈機故障,裝填手就以傳統的方式進行人力裝填。馳車MK-3之所以不採用蘇聯戰車或法國雷克勒戰車使用的全自動裝填機(可免除裝填手),可能是為了在機械可靠度與射擊速度之間做一平衡。馳車MK-3的次武裝仍與馳車MK-2相同,但是砲塔兩側加裝兩具新型CL-3030六聯裝78.5mm煙幕發射器。

射控方面,馳車MK-3換裝新的騎士(Knight)MK-3觀測/射控系統,仍由Elbit研發。騎士MK-3射控系統中的新砲手瞄準儀改用一具放大倍率12的日/夜光學瞄準儀,整合有日間電視攝影機、一具新的新的釔-釹石榴石(Nd-YAG)雷射測距儀以及一具紅外線熱影像儀,並擁有獨立的雙向穩定系統和日/夜兩條光學通道。車長全週界瞄準儀也換裝為一具塔頂式日/夜瞄準儀,具備4倍與14倍兩種放大倍率,此外與砲手保有一條光學通道,可與砲手共享資料。騎士MK-3射控系統具有具備獵殲(Hunter-Killer)能力,當車長以其獨立全週界瞄準儀發現目標後,便能以砲塔自動定向將砲口轉向目標,在砲手標定、射擊的同時車長則繼續搜索下一個目標。騎士MK-3射控系統包括彈道機算機與感測器組,整套系統採用指揮式(Director-type)設計,可簡化射控接戰程序。此外,馳車MK-3還設有阿姆科拉(Amcoram)公司的LWS-2先進威脅警報系統 ,與射控系統連結。LWS-2以一具快速處理器為核心,整合有三個廣角偵測器,其中兩個位於砲塔末端兩側,第三個位於砲盾上方 ,三具感測器能涵蓋360的水平方位度,此外還有一套設於車長席的顯示器與操控介面。LWS-2的感測器能迅速察覺並分辨敵方雷射測距儀或標定器等輻射信號來源,將威脅來源方位顯示 在車長顯示器上;此系統還可整合車上的防禦裝置如煙幕彈發射器或者可能進一步加裝的主動反制系統,自動對威脅方向展開反制。

馳車MK-3D的砲塔配備造型前衛的第 四代複合裝甲。

馳車MK-3系列從1990年開始量產,至2000年已經生產了近700輛。第一種量產型為馳車MK-3A,接著的第一種改良型──馳車MK-3B則強化了裝甲。進一步改良的馳車MK-3超級鷹(Baz)則由EL-OP與Elbit改良了射控系統,包括增加Elbit研發的目標追蹤系統,可透過射手瞄準儀傳來的影像自動追蹤目標,能在行進間射擊移動的目標;此外,馳車MK-3 Baz也更換新型複合裝甲模組,並將空氣濾靜功能納入核生化防護系統。接著,馳車MK-3 Baz繼續升級為馳車MK-3D,砲塔周圍換裝造型新穎的第四代複合裝甲模組 (由以色列SI-BAT公司製造),砲塔與底盤也配備強化後的裝甲板 ,戰鬥重量上升到65 tonne。在2000年代初期,以色列陸軍總共擁有1200輛馳車MK-2/3在服役,已經全面取代了以軍原有的M-48/60系列以及歷次以阿戰爭中擄自敵方的T-54/55/62等俄製戰車(這些老戰車目前都已除役封存)。

馳車MK-4

2002年6月24日,以色列公布馳車戰車最新的改良型──馳車MK-4。以色列國防產業界總共有兩百家左右的廠商參與了馳車MK-4的研發生產,其中Elbit Op(簡稱El Op)負責,主砲、防護套件與傳動系統由IMI負責,Urdan則鑄造裝甲結構,車載防護系統則由IAI-Ramta負責,最後的製造、組裝與測試則由以色列國防軍負責。馳車MK-4是MK-3的 大幅度改良型, 不僅大大提升了數位化、電腦化的程度,此外動力系統與防護力也有所改良;此外,馳車MK-4也十分注重成本的控制,盡量使用現成組件以降低成本。整體而言,馳車MK-4的技術水平完全有資格與同時期歐美第一流主力戰車相提並論。

馳車MK-4的底盤經過重新設計,體積較馳車MK-3略為增加,前方裝甲更為厚實,駕駛席的視野也獲得改善。根據1990年代 起多次以巴衝突中的經驗顯示, 未來以色列戰車遇到的主要戰況不在是敵方大隊戰車正面對決,而是對手行蹤飄忽不定、攻擊可能從任何方位與距離的住民地戰鬥;因此以往主力戰車特別側重正面防護的設計邏輯便不再適用,馳車MK-4更強調全方位的防護能力。馳車MK-4的新底盤強化了抗雷能力 :除了本身原有的兩層裝甲之外,底部還可視需求加裝第三層快拆式裝甲。馳車MK-4的砲塔外觀與馳車MK-3又有些不同,正面與側面都被最新型的第四代模組化複合裝甲紮實地包覆著,具有大幅傾斜的尖銳外型,砲塔頂也加裝更厚的裝甲以抵擋攻頂武器,防護能力進一步提升。馳車MK-4的模組裝甲外型有一點類似馳車MK-3D,兩者的基本結構可能相同,都是以色列SI-BAT公司的產品。為了防止敵方反戰車武器攻擊相對脆弱的砲塔後部,馳車MK-4的砲塔後緣除了馳車MK-3原有的鏈條防護幕外,又增設一圈反應裝甲。為了強化車頂防禦能力,馳車MK-4取消裝填手出入艙蓋,只保留車長艙蓋供砲塔內的人員進出。根據以往城鎮戰的經驗,在城鎮作戰環境中任何打開艙蓋探頭察看的舉動都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光躲在車內仰賴一般觀測儀、潛望鏡,在近距離的視野又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馳車MK-4配備維克托普公司的戰車觀瞄要統(TSS),在車體四周安裝了四具攝影機,能涵蓋車身周遭各種不同範圍,乘員在車內就能透過顯示器有效監視戰車周遭的狀況。此外,馳車MK-4的車頂也加裝了一部朝後的電視攝影機,使得駕駛能透過螢幕輕易觀察車尾死角而進行倒車,不需要車長暴露出車外協助。

動力方面,馳車MK-4換裝一具美國通用陸地系統(GDLS)授權以色列生產的GD 883渦輪增壓柴油機,並搭配德國Renk RK-325自動變速箱 ,有5個前進檔與2個倒退檔;此外,這套動力系統還有電腦管理系統,能由駕駛進行調整。這套動力系統也包含一套輔助動力單元(APU),能在主發動機關閉的情況下繼續維持砲塔、觀測與武裝的運作。GD 883是德國授權美國GDLS生產的MTU MT 883 Ka-500發動機,每分鐘2700轉時可輸出1500匹最大馬力。由於推力增加,馳車MK-4的機動性能大幅提昇,推重比達23.1 hp/tonne,最大路速超過60km/hr,最大越野速度為55km/hr;而更比以往更綿密的檔位選擇,也使馳車MK-4更能適應不同的道路地形條件。此外,這套動力系統的體積比以前AVDS-1790-6A系列更低、效率更好,因此駕駛席的作業環境(空間、噪音振動等)便能有所改善。在研發階段,數輛馳車MK-4在複雜的地形進行了嚴格的測試,總里程數超過10000公里,並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雖然採用美國版的發動機,不過此套動力系統原本是德國設計的歐洲動力包件(Euro Power Pack,詳見PzH-2000自走砲一文),因此仍需要德國政府的出口許可,但由於當時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態度過於強硬,導致德國一度以拒絕批准此引擎出口作為制裁手段之一,使得馳車MK-4的服役時程有所延誤。此外,馳車MK-4車身前段左側的排氣口網閘也由原先垂直式改為傾斜式 。承載方面,馳車MK-4仍維持與MK-3相同的獨立搖臂式懸吊系統,其彈簧避震系統的避震效果優於扭力桿,使其最大路速雖然不如國外某些推重比更大、使用扭力桿懸吊的戰車, 但越野速率卻比較高。馳車MK-4的駕駛艙與砲塔戰鬥室都配備沙龍化學工業公司(Shalon Chemical)製造的全車加壓式與各人式複合NBC防護系統,全車加壓系統並整合有冷暖空調功能。

火力方面,原本各界以為馳車MK-4將換裝一門以色列研發中的140mm滑膛砲,但是目前仍配備一門120mm滑膛砲;此門120mm滑膛砲改良自馳車MK-3的主砲,擁有新的熱套筒,此外也 擁有更大的操作膛壓,能發射射程與威力更強的新型彈藥,包括M-711(CL-3254)衰變鈾彈蕊翼穩拖殼穿甲彈(APFSDS-T)、M-325(C-3105L)高爆穿甲彈(HEAT-MP-T)以及M-324(CL-3139)鋼蕊翼穩脫殼穿甲彈(TPCSDS-T)等,此外還包括以色列飛機公司(IAI)最新開發的LAHIT雷射導引多用途戰防飛彈 ,使用錐形裝藥雙節縱列戰鬥部,採用攻頂模式對付敵方主力戰車,並具有一定程度的反直昇機能力。由於馳車MK-4這門120mm滑膛砲的砲尾機構與廣被採用的德製Rh-120-44滑膛砲相容,因此馳車MK-4也能使用北約制式或法製120mm戰車砲的彈藥(據說美國已經秘密將M-1A2的M-829衰變鈾彈蕊翼穩脫殼穿甲彈提供給以色列)。馳車MK-4加裝一具新型 旋轉式半自動裝彈機,由微處理器控制、電力驅動,能容納10發主砲砲彈;裝彈機依照裝填手透過電腦介面的選擇,自動將旋轉彈鼓內的特定彈種迴旋至防爆門出口,裝填手取出後便將砲彈直接送入砲尾,在作戰時能提高作戰效率;不過當彈鼓的砲彈耗盡後,車上乘員仍須以人力將車體後艙存放的彈藥放入彈鼓中。 這具半自動裝彈機安裝於砲塔內一個隔離的強化艙間,避免發生爆炸時波及車內乘員。由於這座裝彈機較佔空間,馳車MK-4的主砲標準載彈量 略降至48枚,仍高於西方一般配備120mm火砲的戰車的40發彈藥基數,而且依舊維持馳車系列一貫的彈藥個別防爆容器儲存措施;至於車內搭載步兵的數目則增至8人。 馳車MK-4使用Elbit公司生產的全電力的砲塔迴旋/砲身府仰、穩定機構,由兩具Bental Industries製造的電動機負責伺服。次武裝方面,馳車MK-4換裝一座遙控武器平台,可加裝一挺機槍,車長在車內就能有效操作武器的作戰,無須探頭。

射控方面,馳車MK-4擁有更新型的改良射控系統,仍由El Op研發,配備附有雙軸穩定功能的獨立日/夜間車長瞄準儀與日/夜間砲手瞄準儀,各瞄準儀的觀測次系統包括新型紅外線熱影像儀、第二代電視攝影機與雷射測距儀 ,並新增自動追蹤/鎖定功能,即便目標仍在快速移動(包括起降或低空懸翔狀態的直昇機),馳車MK-4也能加以持續鎖定並開火摧毀。馳車MK-4的射控系統還新增Vectop研發的VDS-60數位式資料儲存系統, 在任務過程中即時地儲存砲手/車長瞄準儀所獲得的影像與觀測資料,不僅能透過數位傳輸系統與其他友軍單位、車輛分享即時戰情,也可作為任務結束後的檢討改進依據。馳車MK-4配備Elbit研發的戰場管理系統(Battle Management System),搭配Tadiran研發的新型通訊傳輸系統(包含車內通訊、擁有嵌入式輔助接收器技術的VRC-120數位化車間傳輸系統),各馳車MK-4、指揮單位甚至配備相容終端的單兵便能傳輸即時戰場資訊(包括儲存於VDS-60的圖像資料),搭配各車車長的電子地圖系統,即能顯示周遭戰場的敵我態勢,讓各車的車長以及友軍單位更能掌握戰場動態。為了顯示電子地圖與周遭戰場態勢,馳車MK-4的車長擁有一具彩色多功能顯示器。此外,馳車MK-4也換裝LWS-2警告系統 的改良型,不僅接收器的性能更佳,也與車載射控系統高度整合,能自動將相關資訊顯示於車長多功能顯示器上。 馳車MK-4也整合有內建的測試系統,能為車組員與操作的單位提供非常逼真的高品質訓練環境;此系統採用虛擬實靜的顯示技術,為受訓者提供虛擬的戰場環境與敵軍、友軍,虛擬的雙方兵力都會依照戰術想定與作戰理念而有相對應的行動。

以色列最初宣稱馳車MK-4的各部件完全自行生產,不過這句話是否為真仍有待考證。馳車MK-4於2001年開始生產,2004年起進入以色列陸軍服役,以色列預計生產最多400輛的馳車MK-4,完全取代現有的馬戈奇(改良型M-60)戰車,徹底終結以色列裝甲部隊長年以來裝備紛雜的狀況,使戰車部隊呈現純粹的國產馳車陣容。不過鑑於2006年以黎戰役中馳車系列主力戰車表現不如預期,以色列陸軍 便打算將馳車MK-4的產量刪減約20%,並停止馳車系列的後續發展計畫,將更多資源用於購買包括步兵戰鬥車在內的其他裝甲車輛。

2006年7月以黎衝突

在2006年7月,以色列軍隊與黎巴嫩真主黨爆發嚴重的武裝衝突,雙方激烈交火不斷。在這場戰事中,帳面上擁有壓倒性優勢的以軍未能徹底壓制真主黨士兵,遭遇了超乎預期的抵抗,並蒙受高於預期的傷亡,令各國專家跌破眼鏡。

在整個地面交戰期間,大約有400輛馳車MK-2/3/4戰車投入戰鬥,總計有52輛馳車系列戰車遭到真主黨士兵的反裝甲武器命中,其中22輛馳車系列的裝甲遭到貫穿, 此外還有六輛中了地雷,總計造成23名乘員死亡;而受損的馳車式中,有八輛仍能繼續作戰而不需後送維修。在這些受損的馳車之中,最新型的馳車MK-4有18輛遭到反裝甲武器命中,其中6輛被貫穿,被貫穿比是1/3,優於參戰的馳車MK-2/3(50~57%),而這6輛馳車MK-4被貫穿的部位都不是裝甲最厚實的正面;其中,有一輛馳車MK-4在失去作戰能力之前,已經挨上了23枚俄製反裝甲武器。 整場戰役中,18輛蒙受戰損的馳車MK-4裡只有兩輛無法修復,其中一輛係遭AT-14等單兵反戰車武器擊毀,另一輛則是被大型即造爆裂物(IED)摧毀,後者車上只有一名人員陣亡。在衝突期間,真主黨士兵手中能真正能貫穿馳車裝甲的只有三種最新型俄製武器,均採用縱列式彈頭,包括新型AT-13與AT-14反戰車飛彈以及RPG-29。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以軍M-48/60等戰車被貫穿率高達60%,而且一旦遭到擊穿通常會引發爆炸、大火,平均每輛被擊穿的戰車有高達兩名人員喪生 ;在1982年,以軍戰車部隊被擊穿的戰車中,每輛平均也有1.5名人員陣亡。相形之下,馳車系列在這次衝突中的表現算是理想得多,平均每輛被貫穿戰車的陣亡人數降為1人, 不過以軍竟然未能制伏弱小得多的真主黨部隊並蒙受相當傷亡,導致以軍的損失屢屢遭到外界媒體的渲染誇大。

而導致以色列裝甲部隊戰損超乎預期的重要原因,必須歸咎於以軍步兵與戰車之間沒有良好的協同作戰,導致缺乏步兵掩護的戰車在城鎮戰中飽受事先埋伏的真主黨反戰車步兵的圍剿 ;此外,訓練不足以及缺乏煙幕彈等因素,也加劇了以軍戰車部隊的損失。在某次交鋒中,以軍一個最先進馳車MK-4戰車營在缺乏步兵協同行動的情況下,誤入一個真主黨士兵設下的反裝甲火力網,持用的武器是最新型的AT-14反戰車飛彈,結果有11輛馳車MK-4遭到命中受損,8名戰車乘員陣亡,包括該戰車營的營長;不過在大量俄製新型反戰車飛彈近距離圍剿的極端惡劣情況下,受損的馳車MK-4式之中只有少數遭到貫穿(而且還是比較薄弱的部位),且僅有一輛無法再修復,以這樣的人員裝備傷亡比率, 也足以側面印證馳車MK-4的整體生存能力之雄厚。以軍指揮官事後坦承,依照以軍在整場衝突中表現的差勁裝步協同能力與戰術運用,如果真主黨士兵手中擁有更多反戰車武器,則以軍戰車勢將蒙受更慘重的損失。

 

主動防護系統

馳車MK-4加裝戰利品主動防護系統示意圖,注意位於砲塔頂部以及車尾儲物籃的

小型相位陣列雷達,以及砲塔兩側的榴彈發射器。

加裝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的馳車MK-4,注意砲塔側面的相位陣列雷達。

經過歷年發展後,馳車式戰車的重量已經逼近合理範圍的極限 ,不可能一味地繼續增加被動裝甲。在2006年7月以軍與真主黨爆發的大規模武裝衝突中,以軍戰車經常面對AT-13、14等採用縱列彈頭的俄製最新型單兵反戰車飛彈,能有效擊穿高爆反應裝甲加上1200mm厚的滾軋均質鋼甲,即便是西方第一流主力戰車的正面裝甲亦難以有效抵擋。實戰結果顯示, 現行主力戰車在合理的重量之內,光靠被動裝甲將很難有效抵擋未來日益精進的反裝甲武器,必須以主動式防護系統來進一步強化裝甲車輛的防護能力。以色列陸軍甚至抱怨由於預算刪減,導致主動防護系統的部署受到延誤;如果 戰利品系統能更早服役並即時投入黎南戰場,以色列裝甲部隊與真主黨交戰中蒙受的損失或許可以更少。

從1990年代後期,以色列飛機公司(IAI)旗下的艾塔(Elta)便與Rafael合作,發展供戰甲車使用的 戰利品(Trophy)主動防護系統 ,以色列軍方稱之為「風衣」(Me'il Ruakh),並於2004年於美國華盛頓舉行的AUSA防衛展首度公開展示。以色列宣稱 戰利品系統是目前全球最成熟的車載APS,全系統重量僅454kg,可輕易整合於任何重型或輕型裝甲車輛上。 戰利品系統完全以自動化運作,隨時對戰車周遭的環境進行預警監控, 當豪米波雷達偵測到有高速目標來襲,處理器迅速確認該目標為反戰車飛彈/火箭且即將危害本車安全後,並計算最佳攔截點,便自動啟動榴彈發射器,發射密集的彈幕將來襲武器擊落 。戰利品分為偵測與攔截硬殺兩個部件,偵測部件包括四面採用凝視陣列(staring array)技術的IAI Elta ELM-2133風衛(WindGuard)小型相位陣列雷達,提供車體周遭360度、半徑1km的全方位警戒;其中兩面天線位於馳車戰車砲塔頂部,負責車體前半球的預警,另外兩面天線則位於砲塔後方的儲物籃,負責車體後方半球的警戒。至於攔截硬殺部件則為兩組 擁有裝甲外罩保護的多管榴彈發射器,分別位於馳車砲塔左右兩側,每個發射器的水平射界涵蓋210度 ,兩具發射器便能包辦360度的全部水平方位,並能對數個來自不同方向的目標進行幾近同時的攔截 ;兩組榴彈發射器都擁有一組再裝填機,能從發射器保護罩兩側進行再裝填,而每組發射器至多能進行六次攔截。 戰利品的全系統重量達780kg,算是較重的戰甲車主動防護系統, 比較適用於主力戰車或重行裝甲運兵車上。

戰利品以集中破片(Focused Fragmentation)的方式進行攔截,利用特製高爆成形榴彈(EFP)的引爆, 來產生一束細小而集中的金屬破片噴流,用以擊毀來襲彈藥; 此種方式可稍微降低攔截解算的需求,但是也有波及周遭的隱憂。 為了盡可能減少攔截時造成的附帶傷害,戰利品的攔截破片以束狀朝前方集中噴射 ,完全對準來襲敵方武器的方向,盡量避免在其他方位散出不必要的破片,並且純粹以破片動能使敵方彈藥解體,而不容易將之引爆,此一接戰方式被以色列稱為擊殺(Hit to kill)。戰利品系統的榴彈發射器能使用多種彈藥,推測其使用破片彈來抵抗高爆穿甲彈的攻擊(提前將其引爆或降低其威力),並以高爆彈藥使來襲的長棒型穿甲彈發生偏轉。 Rafael宣稱經實驗與模擬證實,戰利品作用時波及周遭友軍步兵與其他車輛的機率不到1%; 而以軍的步兵/戰車協同作業也針對主動防禦系統採取因應措施,戰車發射主動防禦系統前 會警告周圍步兵儘速躲到戰車後方掩蔽。 在美國陸軍的測試中,戰利品系統於38次攔截裡成功了35次,成功率達92%。目前 戰利品只能對抗高爆穿甲彈,攔截距離約30m,未來目標則是 發展新的攔截彈藥(可能採用特製的迫砲型攔截彈藥),兼具對抗高爆穿甲彈與動能穿甲彈的能力,並將攔截距離提高到40m。

受到2006年以黎衝突的刺激,以色列陸軍便規劃在2007至2008年將 戰利品系統配備於馳車系列戰車上,成為全球第一個讓戰車全面加裝主動防護系統的國家。其中,優先換裝戰利品系統的是馳車MK-4,而馳車MK-3則隨後跟進 ;在這些接受改良的馳車戰車上,既有的LWS-2雷射預警裝置將與戰利品系統和以色列另外開發的Violin Mk-1/2軟殺反制系統整合,構成新一代的以色列戰車主動防護體系。此外,以色列也向美國強力推銷戰利品系統,並被美國安裝在Stryker裝甲車上進行評估 。美國陸軍已經啟動警長(Sheriff)計畫,在700輛輪型裝甲車上安裝戰利品系統,其中130輛在2007年運交完畢。而生產Stryker的美國GDLS也加入了 戰利品系統的開發,作為該公司發展陸軍未來戰鬥系統(FCS)的項目之一。 在2009年9月間,以色列軍方正式宣布戰利品系統在馳車MK-4上達成全戰備;在稍早的測試中,戰利品系統成功攔截各式動能/高爆噴流反戰車武器,包括戰車發射的動能穿甲彈、反戰車飛彈以及俄製RPG-29反戰車火箭彈等,在一次測試中, 戰利品成功地同時攔截了來自左右兩側的攻擊。至2009年底,以色列陸軍已經訂購超過100套戰利品系統來裝備馳車MK-4戰車。 在2016年4月中旬,美國海軍陸戰隊也表示希望獲得更多戰利品系統(包括租借、購買或授權美國廠商生產),裝備於其M-1A1戰車上進行測試。

在2010年12月,一輛在加薩地區的馳車MK-3遭到真主黨士兵以一枚新型俄製AT-14反戰車飛彈命中,貫穿了該車的裝甲,但該車人員並無傷亡。受此刺激,以色列決定將第一個加裝戰利品系統的馳車MK-4戰車營部署在加薩地區。在2011年3月1日,一輛裝備 戰利品系統的馳車MK-4在加薩地區巡邏時遭到反戰車飛彈攻擊, 戰利品系統成功啟動並攔下這枚來襲的飛彈,成為 戰利品系統在實戰中首度成功攔截的紀錄。

虎式重裝步兵戰鬥車

由馳車系列的底盤改裝而來的虎式重型裝步戰車。

打開車尾步兵艙門的虎式。

2006年7月至8月以軍在黎巴嫩南部與真主黨游擊隊交戰的經驗顯示,未來以色列陸軍最主要的作戰型態不再是戰車大對決,而是藉由步兵深入住民地或崎嶇地形與敵方小股部隊進行交戰。由於步兵的重要性大增,為了給予其更好的保護,以色列陸軍遂決定配備由馳車主力戰車 改裝而來的虎式(Namer)重裝步兵戰鬥車,由馳車式早期型號(從MK-1開始)的底盤改裝而成,初期將改裝200輛,從2008年開始交付。虎式裝步戰車將取消馳車的主戰車式砲塔,配備的武器將以支援步兵作戰為主。除了繼承馳車系列一貫的重裝甲防護外,虎式重裝戰鬥車也將配備 戰利品主動防護系統,以應付日益強化的敵方步兵反戰車火力。

結語

在人力、物資匱乏以及國外軍火來源不穩定等眾多不利因素下,以色列陸軍裝甲部隊的發展雖然十分艱辛克難,但也因此培養了優秀的戰車改造能力,無論是經以色列大幅改良後的M-4、百夫長、M-48、M-60、M-113甚至擄自敵方的T-54、55、62戰車,性能都較原來顯著提升。多年累積了紮實的技術後,以色列不僅在戰車改良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外,更推出了第一輛自己的作品──馳車式戰車,雖然技術上不一定是最先進的,但是完全符合以色列陸軍的需要;更難能可貴的是,一如以色列著名的UZI衝鋒槍,馳車式戰車也能勇於向主流說不,完全依照以色列獨特的理念與需求打造,雖然服役初期由於獨特的構型引起各國軍事專家指指點點,但馳車式隨後就以優異的實戰表現粉碎了一切懷疑,完全達到了以軍的期望。總而言之,馳車式的確是最讓以色列陸軍自豪的裝備,然而雖然此車以獨特的構型聞名全球,但 由於設計太過特立獨行,加上以色列不可能讓潛在阿拉伯對手有機會透過管道取得自家陸軍主力裝備,馳車戰車就喪失了外銷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烏克蘭依照馳車式戰車的概念,以T-84主力戰車(俄製T-80UD的烏克蘭改良版)為基礎,發展出能搭載五名步兵的BMTP-84戰車,於2001年阿不達比防衛展中首度公開。烏克蘭推出BMTP-84的動機起於先前的車臣戰役,此役中俄軍地面部隊裝甲、步兵並未良好地進行協同作戰,結果裝備T-72、T-80等最新型俄製戰車的俄羅斯戰車部隊在缺乏步兵掩護的情況下,慘遭配備大量戰防武器的車臣反裝甲獵殺隊痛宰,情況與贖罪日戰爭初期的以軍戰車部隊如初一轍。因此,烏克蘭希望推出一種能攜帶步兵的戰車,讓戰車隨時能獲得步兵的支援;而BMTP-84也是至今全球唯一的「馳車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