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級戰鬥部隊(IBCT)/中型輪型裝甲車(MAV)
主要資料、數據來源:全球防衛雜誌198、199期──「中型裝甲載具」
/尖端科技雜誌200期──「美國陸軍輪型裝甲車定案」。
──by Captian Picard
前言:鈍重龐大的美國陸軍 在冷戰時代,美國陸軍的第一要務就是在歐洲大陸上與北約盟國一同抵擋華沙公約龐大裝甲部隊的廣正面猛烈攻擊,因美軍的主力都是規模龐大、火力威猛、攻守兼備而性質鈍重的機械化師,主要裝備為強大而沈重的主力戰車、裝步戰車以及其他各式重型機械化裝備。然而在1980年代末期東西方戲劇性地和解以及1990年代初期蘇聯突然解體,這項數十年來讓北約國家寢食難安的重大威脅突然消失無蹤,的確令美軍有些錯愕。另一方面,世界局勢並未隨著東西方大和解而天下太平,反而由於權利真空、民族宗教意識興起而更趨多元、混亂與不穩定,地區性衝突頻頻發生。由於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全球唯一超強,便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自居,處處領導國際勢力,動武弭平地區性衝突或侵略對其利益危害的國家,而這類美軍的對手與前蘇聯可謂截然不同:前蘇聯的傳統武力能與北約平起平坐,可能的攻擊來源也十分明確,一旦開戰必定是大規模衝突,情況單純,事先往往能從各項情報或敵方動作嗅出蛛絲馬跡,故美軍只要事先部署強大重裝兵力在歐陸廣大的正面上與華約陸軍對峙即可。而1990年代以後的新對手在軍事實力上都遠不如美軍,規模往往不大,而且欠缺高科技或重型裝備;但是衝突或某些事件的爆發都相當突然,缺乏預警時間,而且潛在衝突點遍布全球各角落,更糟糕的是衝突的背後原因都十分複雜。面對截然不同的新時代,顯然美國陸軍必須滿足一項特質──能在極短時間內運抵世界上任何一個發生衝突的角落,抵達後立刻有效地投射實力,弭平當地的狀況。 但是美國陸軍以往重裝機械化師的編制與規模雖然戰力強大,攻守俱佳,卻也失之鈍重,不可能在衝突爆發的第一時間內在短時間內將完整的戰力投入衝突地點,即便抵達後仍需要很長的時間整建重裝師的複雜後勤與指揮體系,方能有效投射武力。以第一次波灣戰爭為例,伊拉克在1990年8月2日發動攻勢,迅雷不及掩耳地佔領了科威特,而美軍第一輛M-1A1戰車直到開戰後第20天才抵達沙烏地阿拉伯(之前只有第101空降師與第82空降師進入沙烏地阿拉伯,其裝甲武力只有一個M-551戰車營以及數個LAV-25食人魚輪型裝甲車排),而且這還是屬於快速反應部隊的第24機械化步兵師的裝備;而正牌的主力重裝部隊──從歐陸調來的第一、第三裝甲師、第二裝甲師一部、第一騎兵師以及以及第一機械化步兵師等單位的M-1A1更是從1990年11月起才踏上沙國。最後,整個美軍花了5個月的時間才部署妥當,然而真正的地面戰卻僅為時100小時。如果伊軍在8月佔領科威特後繼續一鼓作氣揮軍沙國,則美國地面部隊根本沒有足夠的裝甲部隊能加以抵擋,大概只有被趕到海裡的份。波灣戰爭中美國陸軍至少還發揮了不少作用,而之後陸續爆發的索馬利亞內戰、科索沃衝突乃至於2002年的持久自由作戰行動,美國陸軍重裝部隊幾乎是無用武之地,將出風頭的機會拱手讓給美國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以及幾支特種部隊;而在1999年4月美國陸軍介入科索沃時,老鷹特遣部隊竟然無法在戰爭結束前從德國到阿爾巴尼亞完成部署。在處理中小規模的地區性衝突時,美國陸軍現有空降師雖然反應速度夠快,但是力量強度不足;如派遣主力重裝師常駐該地不僅如殺雞用牛刀,而且維持成本驚人,政治環境也不一定允許。
美國陸軍改造計畫 早在第一次波灣戰爭結束後,美國陸軍便體認到現行的組織架構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於是在1990年代中期展開一項野心勃勃的計畫,將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徹底重整美國陸軍的結構與裝備,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在這項計畫中,美國陸軍一方面要將部分師級單位縮減為幾個可快速部署、獨立作戰的旅級單位,一方面則要換裝現有重裝師的所有裝備。這個改造美國陸軍的計畫分為三個階段: 1.期前武力(Legacy Force):從1995年展開,只進行紙上作業、調整部隊組織,為將來的改變預作準備,在此階段並不換裝新裝備。 2.過渡武力(Interim Force):將幾支原有的重裝師改編為一些能快速部署、組織與運用彈性大、規模適中、可獨立作戰的旅級戰鬥部隊(Brigade Combat Team,BCT,又稱IBCT,Interim Brigade Combat Team),這就是新時代美國陸軍用來弭平突發性地區衝突的主要武力。這種BCT(又稱IBCT)以全新發展的輕型裝甲載具為主要裝備,其武力強度介於現行重裝主力師以及輕裝空降師之間。IBCT的主要作戰裝備是中型裝甲載具(Medium Armoured Vehicle,MAV;或稱IAV,Interim Armoured Vehicle),也就是本文的主角,參與競標的各式履帶、輪型裝甲車輛的測試作業於2000年1月在諾克斯堡美軍基地展開,同年11月17日正式宣佈MAV的獲勝者。此時,也代表美國陸軍改造計畫已經完成了期前武力階段,正式邁入過度武力。要接受改造的重裝師的部分單位接著便開始接收MAV等新一代載具進行測試,逐步摸索出各型載具的編制比例以及其他的建制、戰術準則等,預計在2008年完成過度武力階段。此時除了經過整編的IBCT單位使用新載具外,其餘保有原制的重裝師仍使用M-1主力戰車、M-2/3裝步戰車等既有裝備。 3.最終武力(Objective Force):全面換裝重裝師的武力,包括新一代主力戰車、裝步戰車、戰鬥直昇機、砲兵裝備等,預計在2030年以後才能完成。這個計畫包含許多展新的概念,屆時很可能會大大顛覆對於現有陸軍的印象。而過渡武力與最終武力又稱為「未來作戰系統」(Future Combact System,FCS)。 1999年10月21日,美國陸軍部長寇德拉(Louis Caldera)以及陸軍參謀總長辛瑟基(Eric K. Shinseki)共同發表名為「一支更具戰略運用能力的美國陸軍」的願景聲明,其中對「戰略運用能力」的定義將是新一代美國陸軍具備的特質:起飛後96小時之內將一個備便作戰的旅級單位空運至全世界任何角落,在120小時內將一個完整的地面戰鬥師投射至定位,在30天內可於戰區部署5個師。當然,任何重大改革都會招致反對聲浪,美國陸軍主戰車派便對過度武力中以輕型裝甲載具為主要裝備的IBCT頗為反感,認為採用重量輕、防護力薄弱的裝甲載具將使未來美國陸軍在戰場上蒙受慘重傷亡。但是在國家第一、任務優先的情況下,如果有價值,美軍士兵生命的犧牲是可接受的。因此,辛瑟基上將撂下一句狠話:「不上機,就滾蛋!」(If you choose not to get on board,That's okay,but then get out of the way),於是IBCT以及MAV便正式上路。接下來本文便聚焦於IBCT與MAV之上。
IBCT的編制與特色 一個IBCT旅編制三個配備MAV的輕型機械化步兵營,每個營下轄三個步兵連、一個直屬RSTA支援連、一個砲兵營(目前暫時使用現役M-198 155mm榴彈砲,近期內將換裝新一代M-777 155mm輕型榴彈砲以及HIMARS高機動多管火箭系統,都另有專文介紹)、一個配備ATGM的反裝甲連以及其他支援單位。每個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一個機動砲排、一個迫擊砲排以及連部,每個步兵排擁有四輛ICV,機動砲排配備三輛MGS,迫砲排配備兩輛MCV,連部配備兩輛CV指揮車以及一輛FSV火力支援車,此外還有若干悍馬車以及輪型卡車等。美國陸軍將建立六個這樣的打擊旅,共計需2131輛MAV。這是IBCT旅最初的編制,日後根據佔領伊拉克的實戰經驗而又有變化。 每個IBCT旅的編制人數大約在3700人左右,比美國陸軍原有的旅級編制減少約700人。 由此可發現,每個IBCT旅都是一個能自給自足的完整單位個體,各項機能從觀測、主戰力、支援火力到後勤單位一應俱全。現行陸軍不同性質的旅級單位間往往都要費很大的心力與時間在指揮協調上,甚至必須事先演練,才能遂行協同作戰;而五臟俱全的IBCT旅則免除了這些問題,可以更快速地抵達戰區並立即投射武力。 受限於空運能量,IBCT的武器沒有辦法以雄厚的裝甲保護,也不可能獲得太多的後勤支援,而且恐怕沒有無限制的火力後盾,因此主要的求生以及求勝本錢並非如兩次波灣戰爭中美國大軍的金剛不壞之身或足以淹沒敵人的旺盛火力,而是整個組織對環境意識(Situation Undersatanding/Awareness,SA)的掌握,早一步發現並解決敵人來避免己身遭到攻擊。 MAV的基本需求 美國陸軍期望IBCT中的MAV中型裝甲車具有以下特性: 戰略部署:在戰鬥重量下(也就是油料、彈藥、裝甲與人員備便)能以C-130空運部署,下車後能立刻投入戰鬥。因此,C-130帳面上的載重上限──38000磅(約17.24ton),就成為MAV戰鬥重量理論上不可逾越的界線(重量再重些C-130還是飛得動,但是續航里程與飛行性能就會大打折扣。C-130載重38000磅時可飛行1000海里)。至於C-17則可一次載運4至5輛MAV, 本身機動力:MAV對於履帶車或輪型車在機動表現上的要求都一樣,包括持續路速可達60km/hr,越野路速約50km/hr,在靜止狀態下於8秒內可行駛50m,續航距離500km,能跨越相當於車身長度1/4的壕溝,並具有60度的爬坡能力(對於履帶車而言十分平常,但輪型車在這種情況下由於車身重心離控制方向的前輪較遠,使得前輪的正向力減弱,使操控品質惡化)。高機動性使MAV能迅速抵達戰區,在市區內遇到突發攻擊時也能迅速加速脫離危險。參與競標的輪型車必須具備中央胎壓控制系統,而履帶車則要合乎美軍現有的履帶車規範。 生存性:MAV本身的裝甲需抵擋任何方位的砲彈破片與小口徑武器(7.62mm以下子彈),車頭正前方左右30度能抵擋300m外射來的14.5mm穿甲彈,車內艙壁需加裝凱夫勒裝甲板以避免乘員在砲彈擊中車體時被破片所傷。加裝額外的附加裝甲後,MAV需能對RPG之類的反戰車火箭有一定的防護能力,但不保證車子還能修復。除了裝甲以外,MAV也要配備輔助動力系統,具備充電與電源管理能力,能在不開啟主發動機的情況下維持車上重要系統達12小時。為了降低火災危險,MAV規定使用燃點較高的JP8燃油。 C4ISR與電子防護:美軍對MAV的C4I系統有詳細的規定,需滿足標準性、互用性與共同性,採用模組化設計,並使用民間組件來降低取得、維持與升級成本。MAV的無線電系統必須適應各地不同的操作頻寬,具備寬頻與跳頻能力以應付敵方的干擾或截收。MAV車上需具備戰場資訊交換系統,各車間能傳輸戰場資訊,讓車上人員能迅速擬定作戰計畫,並以美軍制訂的聯合可變訊息格式封包(Jonit Variable Message Format,JVMF,定義於MIL-STD-188-220B規範中)格式,使MAV的通訊相容於美軍以及北約現有的資料鏈系統。由於整個C4ISR有眾多發射源,因此必須考量電磁兼容性,不能相互干擾。MAV的電腦指揮系統將充分利用美軍現有的陸軍野戰指揮系統(Army Battle Command System,ABCS),導航系統中整合GPS全球定位系統。MAV的各種通訊天線必須滿足不易摧毀的特性,車上電子設備必須能承受HEMP高強度電子脈衝攻擊並於15分鐘內恢復運作。 後勤支援與維持:MAV各種衍生型採用同一底盤就是要盡量增加共通性,以減輕後勤負擔。由於MAV裝甲較為薄弱,在戰場上較易受損,但不一定會整車全毀,所以MAV必須有牽引另一輛受損MAV返回基地整修的能力,故配備動力絞盤。MAV必須使用北約組織標準化的電子診斷儀器插座,士兵則使用受過美國陸軍驗證的互動式電子手冊(包括野戰手冊、技術手冊等)來維持與操作MAV(為此美國陸軍已經將所有的較範電子化,甚至可在網路上下載)。由於IBCT趕赴戰地初期不可能立刻在戰場上建立足夠的後勤維修能量(依照美軍現在三段五級後勤補保體系,三、四級的維修廠房設施都在戰區,五級廠房倉庫則在國內或盟國;而在IBCT中必須在後方基地才有三級廠站),因此MAV的野戰保修都是所謂的「總成更換」──將受損的部件整個拆除換上新的,將受損的送至後方修理。所以MAV的各項裝備都要採用模組化設計,並具有相當高的妥善率,因為初期部署環境必定無法提供充裕的後勤維修能量,不能一下子就把帶去的後勤物資耗光。MAV的動力系統被要求能在戰場上被快速更換,戰鬥平均故障間隔需在1000英里/一小時以下。此外,MAV必須盡量使用現有的維修工具,減少特有的工具;車上要使用不需更換的機油/燃油慮淨器、內建換油器以及AC/DC電源轉換器,其中電源轉換器要能提供28volt的穩定直流電或110/220V、60Hz的交流電,使乘員可在車內使用一般家庭電器如電鬍刀、筆記型電腦甚至VCD影音播放等,而且可整合各種軍規、軍民規格電器。此外,車上還要有熱水供應器。
MAV的各衍生型 在IBCT中,MAV最初共有十種衍生型,以下便分別簡介: 步兵承載車(Infantry Carrier Vehicle,ICV):MAV的基本型,除車長、駕駛外可攜帶9名全副武裝的步兵。配備遙控式車長武器,車長在車內就能控制武器接戰,不必探頭暴露在敵火威脅下。雖然遙控武器對於一輛裝甲運兵車而言似乎過於奢侈,但這在城鎮戰中對於保護車長而言特別有價值(看過電影黑鷹計畫的人想必頗有同感,片中露天操作悍馬車.50重機槍的美軍士兵在來自四周建築物、街道轉角背後的敵火下傷亡慘重)。 機動砲系統(Mobile Gun System,MGS):MAV最受矚目、耗資最鉅、技術難度最高的車型,它配備一座105mm主砲。MGS的概念與先前美國陸軍取消的M-8機動火砲系統(AGS)類似,其主要任務並非與敵方主力戰車硬拼,而是提供步兵火力支援,故彈藥配置較為多樣化,包括動能穿甲彈、高爆爆震彈、高爆人員殺傷殺傷彈、高爆穿甲彈以及人員殺傷榴彈等。 在冷戰時代,由於歐洲地形平坦適合大規模機械化作戰,加上華約數量驚人的裝甲武力,導致西方國家也競相發展裝甲武力與之抗衡,西方60年代以後的主力戰車完全以摧毀蘇聯戰車為第一要務,導致北約武器庫中一直缺乏可以支援步兵的大口徑火砲,導致步兵在攻勢作戰中喪失地位,只有特立獨行的法國發展了一系列配備大口徑火砲的輕裝甲車輛。冷戰結束後,大規模高強度武力衝突的可能性急遽降低,反而是低強度、不確定性高的突發武裝衝突成為新的戰爭型態主流,而步兵無孔不入、快速部署以及極大的使用彈性反而更適合這類武裝衝突,使得步兵在美軍的戰術地位中逐漸抬頭,這使得美國開始研發配備大口徑砲以支援步兵作戰的裝甲車輛。 美軍研發的首種此類車輛就是夭折的M-8 AGS,接著就是IBCT中的MGS。MGS的任務是清除步兵前方的各種敵軍障礙、工事與戰防武器據點,包括機槍陣地、碉堡與狙擊手等,此外還是得具備一定的反裝甲能力。MGS的性能要求包括:可對付50至2000m內的敵軍、能擊穿T-62等級的敵方戰車正面裝甲,並能躲在掩蔽物後方作戰,為此主砲俯仰角需達-10度至+20度;此外,MGS需擁有精良的射控觀測系統,包括熱影像儀、夜視鏡與護眼雷射測距儀(Eye-safe Laser Range Finder,目前大多雷射警告器都無法偵測此一波段的雷射,然受大氣影響較大,有效距離只有幾百公尺)等,能在各種天候作戰。為了充分利用M-1升級為M-1A1/A2時汰換下來的M-68 105mm主砲,美軍便將這些主砲加裝砲口制退器而用於MGS上,而非沿用M-8的M-35低後座力105mm主砲。車上配備自動裝填系統,備彈22發。此外,MGS還配備7.62mm同軸機槍與12.7mm防空機槍以應付近戰場合。 MGS是MAV車型中遇到最多問題、研發進度最緩慢的車種,延遲到2005年才能服役。 核生化檢測防護車(Nuclear Biological Chemical Reconnaissance Vehicle ,NBC RV):美國陸軍已經擁有一批以德製狐式(Fuch)六輪裝甲車為載具的核生化防護檢測車,美方稱為M-93,而IBCT中的此型車的配備則改良自M-93。美國陸軍第二師步兵師第三旅開始換裝MAV之際,最初仍沿用M-93,至2004年才正式換裝MAV的NBC防護車。 反戰車飛彈車(Anti-Tank Guided Missile,ATGM):與MGS不同,ATGM專門負責對付敵方主力戰車,以反戰車飛彈為武器,憑藉射程優勢來避免遭到敵方打擊,被要求能從正面摧毀任何現役敵方戰車(而MGS只被要求能摧毀老舊戰車即可)。ATGM類似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役以LAV-25為底盤的ATGM,主要武裝為車體後部的反戰車飛彈舉升式發射架以及ITAS瞄準儀,目前配備TOW-2B線導反戰車飛彈,未來將換裝紅外線導引的射後不理TOW飛彈。車上有至少2枚備射彈與8枚備用彈,設計目標則是4枚備射彈與12枚備用彈。由於MGS進度延誤,ATGM在服役初期還得暫時扛起攻擊敵方碉堡工事的任務,可配備專門轟擊掩體的彈頭。 傷患醫療/載運車(Medical Evacuation Vehicle,MEV):能容納三名醫護人員、六張床位,以及與一般大型救護車相同的醫療器材。 迫砲車(Mortar Carrier Vehicle,MCV):提供各單位即時曲射火力支援,車上裝備XM-95迫砲射控系統。營級MCV配備以色列Soltam 120mm迫砲或81mm迫砲,連級MCV則配備120mm或60mm迫砲,RSTA連的MCV則一律配備120mm迫砲以掩護RV偵察車。 工兵車(Engineer Squad Vehicle,ESV):能滿足部隊的機動需求(如搭建橋樑、除雷)與反機動(如破壞橋樑)需求,屬於戰鬥工兵裝備,車上有整路的相關裝備、車頭除雷犁以及遙控排雷機器人。 指揮車(Command Vehicle,CV):搭載FBCB-21通訊系統以及戰場指揮管理系統,構成連、營、旅級部隊的機動指揮所。 火力支援車(Fire Support Vehicle ,FSV):提供陸軍連級單位的自動化火力支援指揮整合能力,具有M-707史泰克任務套件(Striker Mission Equipment,原先此種裝備安裝於悍馬車上),整合有AN/TVQ-2雷射測距/標定儀(G/VLLD)、AN/TAS-4夜視系統、加強定位回報裝置以及慣性導航裝備等,能為連級單位提供目標監視、識別、標定能力。FSV另一重點就是C4ISR能力,車上配備先進的戰場指揮與通訊系統,能整合四個不同資訊網的語音與數位資料,此外還有與砲兵單位與其他FSV之間的通訊系統。FSV可指揮迫擊砲、自走砲、攻擊直昇機、反戰車飛彈乃至於定翼戰機來提供火力支援。 偵察車(Reconnaissance Vehicle,RV):是RSTA的重要偵察、監視載具,負責戰場情報搜蒐集與火力協調,配備一套遠距先進哨兵監視系統(Longe Range Advanced Scout Surveillance System)以及第二代紅外線熱影像儀、雷射測距儀等裝備,能導引友軍的精靈武器攻擊目標。在IBCT中,一個RSTA斥候班操作一輛RV,車上搭載四名下車的偵察兵,配備相關偵察裝備(包括超輕型UAV),另外有兩人負責車輛裝備操作。RV可24小時不間斷地為IBCT提供即時戰情,可在戰線後方獨立操作72小時。 自走砲(Self-Propelled Howitzer,SP):美軍指定搭載一門M-777輕型155mm榴彈砲,必須在傾斜178米位的地面操作,並配備可變後座系統,能抵銷各種不同仰角、類型的射擊後座力對原先瞄準校正的結果。射控方面,搭配美國陸軍新一代的牽引火砲數位系統(Towed Artillery DIgitization system,TAD)具備目標標定、導引發射與彈藥管理等功能。一輛SP需一名駕駛與五名砲班人員,在IBCT中砲兵營乃自成一單位。最後此種衍生型遭到取消,目前編制M-198等傳統155mm牽引火砲 ,日後則以M-777輕型155mm榴彈砲、HIMARS高機動多管火箭系統取代。 在2004年7月,美國陸軍決定以FCS中最早進入成熟化階段的新型非直線瞄準火砲(Non Line of Sight Cannon,NLOS-C)系統,作為未來IBCT旅的自走砲車。 裝甲回收車(ARV):負責拖救或搶修受損的MAV,最後也被取消。
MAV的競標 2000年1月,35種來自美、加、法、德、新加坡、奧地利、瑞士與土耳其等國的輪型或履帶裝甲車在諾克斯堡展開評估,至6月6日淘汰到僅剩四個競爭者──加拿大GM與美國GD生產的LAV-3八輪裝甲車(源於瑞士Mowag的食人魚-3。最初GM與Mowag協議轉移食人魚-3的技術並授權GM生產,不過GM在1999年索性將Mowag購併)、奧地利史泰爾的遊騎兵六或八輪裝甲車、新加坡Bionix履帶裝甲車以及美國聯合防衛的改良型M-113 MTVL。2000年11月,美國陸軍宣布GD的LAV-3獲勝,並進一步大幅改良以滿足美軍需求,在2002年2月正式將此種新車命名為史泰克(Stryker)。史泰克的介紹以及測試、初期服役遇到的問題以及評價另有專文介紹,在此不予贅述。 實戰部署後的編制改組 實戰部署之後,IBCT改稱為史泰克旅(SBCT)。在2004年5月14日,依照首批派往伊拉克值勤的史泰克旅的操作經驗,美國陸軍決定取消原訂部分的SBCT旅的騎兵編制,六支SBCT旅全部依照步兵旅的方式編制。在作戰車輛方面,SBCT步兵旅編制308輛各式史泰克裝甲車,包括127輛裝甲運兵型、27輛MGS機動砲、51輛偵察斥候型以及與9輛反戰車飛彈車;而以偵察斥候任務為主的騎兵旅,運兵型僅13輛,偵察車多達108輛,MGS機動砲亦增至48輛,但不具備反戰車飛彈車。依照伊拉克的操作經驗,步兵旅的51輛偵察車已經能滿足原訂SBCT騎兵旅的斥候需求,而擁有較多步兵的步兵旅編制,在城鎮監視、作戰等任務的多用途性較為廣泛;此外,組建一個SBCT騎兵旅需要14億美元,而SBCT步兵旅僅需9.4億美元。
在2011年至2012年度,美國陸軍打算為史泰克旅(SBCT,即IBCT實戰部署後的稱呼)增編旅部營,下轄營部連、網路通信連、情報連、戰鬥工兵連、反裝甲連等,其中營部連編制199人,整個旅部營編制712人;營部旅的增設,能有效增加SBCT旅營級各單位的整合度,在部署期間更有效地執行多元任務。為了強化SBCT旅在獨立作業時的後勤保障能力,美國陸軍也研議在2017年左右,為每一個SBCT旅之下的每個作戰營增編一個前出支援連,因此總共增編了五個支援連,編制在支援營之下,使其人數增加232人;經過人力調整後,SBCT旅的步兵營支援連編制108人,騎兵營支援連編制89人,砲兵營支援連編制93人,而營部連和維修連人員則有相對應的減少。 履帶或輪子? 在整個IBCT與MAV的執行過程中,履帶車與輪型車熟優熟劣不斷引發論戰,即便在MAV確定由輪型的史泰克獲勝後,此一爭論也未見平息。相較於輪型車,履帶車擁有以下的主要優勢: 1.履帶車接地壓力低,越野能力較為優秀;即便八輪裝甲車這方面已經大幅進步,但仍有差距。 2.承上,由於要考慮接地壓力的問題,輪型裝甲車的重量不能太重,否則在鬆軟地形中車輪容易陷下去而無法脫身;但是犧牲重量表示輪型車很難擁有足夠的裝甲。 3.履帶車可以用兩邊履帶差動的方式達成原地迴轉,但輪型車則無此能力,在狹小的市區街道上操作可能會遇到問題,特別是敵軍設下路障時。 4.輪型車路輪較大,加上車底必須離地較高以保持越野能力,輪型車的車高都會大於履帶車,較易被敵方發現,掩蔽時也有不利的情況。
而輪型車優於履帶車的主要方面則包括: 1.履帶車的行駛、承載裝置的成本與行駛損耗遠高於輪型車,尤其是履帶部分最傷腦筋,這就是履帶車在長距離戰略部署時最好都要由鐵路或重型拖板車等載具運送的緣故。 2.輪型車的道路機動能力優於履帶車。在道路系統發達的地方,輪型車的機動、後勤與妥善優勢便顯露無遺。 3.履帶車的履帶一旦斷掉,整輛車便立刻動彈不得;而輪型車則能容忍一、兩個輪胎被破壞,仍有辦法駛回後方修理。 4.輪型車的駕駛、維修特性較履帶車更接近民車,在人員訓練與後勤維修體系的建立上都有好處。 而美軍在IBCT中選擇輪型車,便是考量IBCT本身的定位、作戰環境與作戰需求後,進行取捨的結果,並不能矮化成「輪子全面勝過履帶」。IBCT本來就是尋求一支能快速機動、迅速抵達衝突地區並立刻有效運作的空運武力。受限於空運能量,美國現有重型機械化裝備都無法滿足此一需求,而且行動之初不可能攜帶太多後勤物資,所以首批前往的IBCT部隊必須能在嚴苛的後勤環境下持續運作。其次,考量到日後許多地區性衝突都發生在住民地,道路較為發達,車輛載具絕對優越的越野能力反而不是重點。再者,地區性危機往往都是低強度衝突,戰鬥型態往往是步兵在住民地內與敵方短兵相接,而不是和敵方裝甲部隊正面對抗,所以主力戰車等重型機械化裝備反而較派不上用場。綜觀以上需求,許多都是輪型車才能滿足,而履帶車的優勢卻不明顯,這就是IBCT最後相中輪型車的原因。然而IBCT中定義的作戰型態並不一定就是未來唯一可能發生的狀況,如果以IBCT的火力強度去打一場全面戰爭,則美軍可謂勝算渺茫,君不見2003年的第二次波灣戰爭還是得勞駕美軍正規重裝部隊出馬。因此,除非未來有更先進的技術使得作戰車輛能在大幅減輕重量的前提下同時維持高檔的防護力、機動力與火力,否則要談「履帶車走入歷史」還是言之過早。故美國陸軍轉型到了最終武力階段時,「輕便快速派」與「重裝派」勢必得尋求一個能兩全其美的解答,不能完全押寶在任何一方身上。 目前處於服役初期的史泰克裝甲車傳出種種問題,履帶派便大肆譏笑批評,認為美國陸軍當了冤大頭;不過對一支概念嶄新的部隊而言,服役初期遇到問題可說是在預料之內,而且仔細分析這些問題,部分是與輪型車本身無關且未來有辦法改進的技術細節,有些則是美軍在取捨許多互斥問題時必須做出的犧牲。IBCT中本來就有不少魚與熊掌的難題,故在批評史泰克之際,不妨先回歸基本面,看看美軍是為何選擇了輪型車,此外也分析這些問題是否為IBCT選擇輪型車時就準備要承受的犧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