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式中型坦克

 仿自前蘇聯T-54的59式,是中國建國以來第一種自行生產的 坦克。

在1990年代,中國開始將現役的59式升級為59D。圖中的59DI換裝105mm 58倍徑火砲

與反應裝甲,觀測射控系統也予以更新。

在中國的技術協助下,巴基斯坦將其擁有的部分59式坦克升級為阿里札(Al-Zarrar) 坦克,

在原本的砲塔周圍加裝一層中空裝甲模組。圖中的阿里札坦克砲塔正面並再未加裝反應裝甲。

型號 59式中型坦克(Type-59/WZ-120)
製造國/廠 中國/北方工業公司
使用國 中國、孟加拉、巴基斯坦、阿爾巴尼亞、剛果、伊拉克、坦尚尼亞、辛巴威、北韓等
車體尺寸(m) 全長9/9.192(59-2)/9.5(59D)(砲管向前)  

車體長8.485/8.494(59-2)

寬3.27(不含側裙)/3.3(含側裙)

車高2.75(至高射機槍頂)/2.4(至車頂)

戰鬥重量(噸) 59式:36

59-2:36.3

59D:37以上

發動機/馬力 12150L柴油機*1/520

12150L-7BW*1/580(59D)

推重比(馬力/噸) 14.4

15以上(59D)

極速(km/hr) 50
續航力(km) 車內燃料:420~440

加上車外燃料箱:500

乘員

4

武裝 主武裝:

59/59-1:59式100mm 53.5倍徑旋膛砲*1

59-2:79式105mm 51倍徑旋膛砲*1

59-2A:81A105mm 51倍徑旋膛砲*1

59D:94105mm 58倍徑旋膛砲*1

次武裝:

Type-54 12.7mm防空機槍*1

Type-59 7.62mm同軸機槍*1

Type-59 7.62mm駕駛座機槍*1

煙幕彈發射器*8(59-2A/59D)

 
 


中國武力從草創到建國之際,所屬的裝甲部隊以二戰接受自日本關東軍、以及歷次國共會戰後俘虜自國民黨軍的日系、美系坦克為主。韓戰爆發後蘇聯開始大量提供T-34/85、IS-2等二戰型 坦克,以及包括Su-76M、ISU-152等自走砲。由於這些都屬於二戰水平的老舊武器,因此在1952年中央軍事委員會兵工科做成決議,在 中國第一個五年計畫中建立自給自足的裝甲車輛軍工生產體系,並生產新一代的主戰坦克供解放軍使用。在1953年5月15日,蘇聯與中國簽署「關於蘇聯政府援助中國政府發展中國國民經濟協定」,包括協助 中國建立各項重工業、民生工業與軍工產業;在1956年,蘇聯與中國達成協議,由蘇聯提供當時最新型的T-54主戰坦克、砲彈、相關光學瞄準儀等技術給 中國;在1955年12月,蘇聯便將首批T-54A坦克交付中國。T-54擁有當時全世界口徑最大的100mm旋膛坦克砲(當時包括美國M-48在內的西方 坦克,主砲口徑僅90mm),低矮洗鍊的砲塔構型擁有較佳的生存性,並以續航力長的柴油機作為動力(當時美國M-48坦克以汽油引擎驅動,不但汽油易燃易爆,且續航力太短),整體設計均衡。T-54在1956年蘇聯鎮壓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民主運動時首度公開亮相,帶給西方國家極大的震撼。

蘇聯首先提供一批完整的T-54給中國陸軍,然後轉移技術給中國生產。在蘇聯專家的協助下,中國在1957年7月25日開始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成立一個規模宏大的 坦克工廠──617廠(日後成為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的主力,始終都是 中國主戰坦克的生產重鎮),廠區占地55萬坪,配備5000個以上的各式工作機台,包含中國最早的16噸鍛造機、2000噸級水壓機等各種設備。1958年9月,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617廠開工生產第一輛T-54A,並於同年11月5日出廠,命名為「中蘇友誼號」;同年12月25日,頭兩輛完全由 中國人員進行組裝的T-54A出廠。在1959年10月1日中國建國10週年國慶日,32輛早期量產的中國版T-54A參加了天安門前的閱兵式;在1959年12月,此種 中國版T-54A被正式定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產品型號為WZ-120。隨後由於中蘇交惡,蘇聯撤回所有在中國的專家與技術,導致59式 坦克的生產作業被迫中斷,直到1960年代初期, 中國相關裝甲鋼材生產、製造技術成熟之後,617廠才能展開59式的量產作業。從1960至1961年,中國裝甲兵科學技術研究所進行59式坦克全面運用的實驗,在寒冷的北部與炎熱的南部地帶進行廣泛測試,累積行駛里程數達9000km以上。

59式是中國國產坦克工業的起點,由於在往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無法從任何國家(包括蘇聯與西方)獲得任何新技術,只能以59式的基底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因此不僅59式的生產線持續得比蘇聯T-54更久(蘇聯日後有更新的T-62/64/72等 坦克陸續問世),即便是 中國後續發展的69、79、80式等主戰坦克,都離不開59式的影子;直到1990年代開始問世的中國第三代主戰坦克乃至於改良後的第二代主戰坦克,才逐漸擺脫59式的窠臼,由此可見59式對中國 坦克設計的深遠影響。59式的量產作業持續到1980年代,並依照技術發展與部隊需求,逐步推出若干改良型;根據統計,59式在1970年代初期的年產量達500至700輛之間,並在1970年代末期攀上高峰,1979年產量高達1000輛,1980年500輛,1981年600輛,1982年1200輛,1983年1500~1700輛(一部份是69式 坦克的生產數)。等到69式坦克進入量產之後,59式的生產線便逐步改生產69式。 中國總共生產了10000輛以上的59式系列,除了自用之外,還外銷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包括孟加拉、巴基斯坦、阿爾巴尼亞、剛果、伊拉克、坦尚尼亞、辛巴威、北韓以及尚未與 中國交惡前的越南,其中與中國戰略關係深厚的巴基斯坦是59式的最大外銷國,共裝備1200輛,中國甚至授權巴基斯坦生產59式。而在1960年代初期, 中國相關單位也以59式的設計為基礎予以縮小簡化,推出62式輕坦克,配備於華南地區的裝甲部隊;由於另有專文介紹62式,在此不予贅述。

基本技術

早期的59式基本上與T-54A完全相同,戰鬥重量36噸,車體由滾軋鋼甲焊接而成,砲塔則以鑄造而成,車體正面上部裝甲厚度97mm,與水平線夾角58度;車體正面下部裝甲99mm,與水平線夾角55度;車體側面上部裝甲厚度79mm,車體側面下部裝甲厚度20mm,車體後部裝甲厚度46mm,車體上面前部厚度33mm,車體上部後面厚度20mm;砲塔正面厚度230mm,砲塔側面厚度150mm,砲塔後面厚度64mm,砲塔頂部厚度39mm。由於蘇聯技術支援在1960年斷絕, 中國只能試圖以本身的裝甲技術加以取代。由於601型鑄造裝甲與603型滾軋裝甲板的實用化,59式才得以付諸生產;然而由於裝甲生產技術不成熟,中國在1960年代初期生產的59式品質都不甚良好;直到1966年, 中國開始研發材質、性能更好的623型裝甲鋼板,並陸續推出601A與622型鑄造張甲、610型中型滾軋均質裝甲、611型後型滾軋均質裝甲,59式 坦克的品質才開始改善。

59式編制四名人員,駕駛席位於車體前方左側,砲塔戰鬥室內有三人,砲手位於主砲左側,車長席位於砲手席後上方,而裝填手(中國陸軍常稱為「第二砲手」)則位於火砲右側。駕駛席座椅後方有個車底逃生門,必要時全車人員可由此緊急撤離 坦克;然而,此一逃生門需要開啟四個把手才能向上打開,而且砲塔需轉向特定角度,艙門才能開啟,實用性大打折扣。59式的動力系統是一具12150L四 行程V型12汽缸燃油直噴柴油機,「12」代表12汽缸,「150」為汽缸內徑(mm),是蘇聯原版T-54坦克的B2-54型柴油機授權中國生產的版本,額定轉速2000r/min,最大輸出功率520馬力,最大扭力220~240kgf·m,最大扭距發生在轉速1200~1300r/min,最低穩定轉速不大於500r/min,平均燃油消耗率不大於238g/kW·h(175g/馬力·h),平均機油消耗率不大於10.9g/kW·h(8g/馬力·h),冷卻系與潤滑系分別採用管片式的水散熱器和機油散熱器;傳動系統包括固定軸式機械變速箱、多片幹式離合器、二級行星式轉向機和單對外囓合直齒輪側減速器,有5個前進檔與1個後退檔;發動機啟動裝置以電動啟動為主,高壓空氣為輔,空氣啟動系統為一次性,高壓空氣瓶用畢後便沒有其他充氣機制,需要拆下氣瓶,由後勤單位重新裝填;此外,車內總共攜帶812公升的燃料。 承載系統方面,59式採用扭力桿懸吊,車體兩側各有五個鋼製承載輪,兩側第一、第五個承載輪各以一個液壓減震器補強;履帶為單銷式金屬履帶板,每側履帶由91塊板件組成。與T-54A相同,59式只能以單邊履帶鎖定、另一邊履帶前進的方式進行迴轉,無法如許多西方 坦克般由雙邊履帶反向運行來實現原地迴轉,不僅增加迴轉半徑,也增加了迴轉操作時固定邊履帶不慎脫落的機會;直到1990年代的MBT-2000/90式 坦克出現前, 中國國產坦克都無法攻破原地迴轉的技術關卡。車內備有半自動滅火裝置與兩個手提式滅火器,車體後部裝有 兩個體積頗大的電點火煙幕筒,不過平時不會裝備,只有作戰時才會裝上。59式的功率重量比約14.4馬力/噸,最大路速約50km/hr,平均越野速率約20~25km/hr,爬坡能力與側傾坡度都是58%,垂直越障高度0.8m,越壕寬度約2.7m,能直接涉渡深1.4m的水域,或在進行相關準備與改裝後潛渡通過5.5m的水域。59式的整體機動能力與同時期美國M-48坦克相當,然而拜採用柴油機之賜,59式的道路續航力達420~440km,將近使用汽油發動機的M-48的四倍。

武裝方面,59式的武裝為一門59式100mm 53.5倍徑旋膛砲,是T-54A的D-10TG 100mm旋膛砲的中國仿製版,砲身長5.35m,砲身抽氣裝置位於砲口處,火砲上方並列設置了駐退機與復進機,俯仰範圍-5~+18度;火砲俯仰以液壓/電力驅動,具備高低向穩定裝置(服役初期未裝),其穩定精度為±1密位,穩定瞄準許角度範圍為-3.5~+16度;砲塔可360度水平迴旋,以液壓/電力驅動,無穩定機制。早期59式 坦克配備穿甲彈與高爆彈,發射穿甲彈的最大砲口初速約900m/s,反裝甲威力有限,日後 中國在1970年代開發出100mm鎢彈蕊脫殼穿甲彈,砲口初速增為1435m/s,發射高爆彈的最大射程約16000m。車內可攜帶34枚100mm砲彈,戰鬥室右前方砲彈架內容納20枚,戰鬥室左側甲板裝有2枚,戰鬥室右側甲板裝有4枚,砲塔右壁裝有2枚,砲塔尾部裝有5枚,砲尾下方戰鬥艙底板上固定有一枚。59式的觀測瞄準裝置十分簡單,砲手配備一具1959年式100mm坦克砲手瞄準鏡 (仿自原T-54A的Tsh-2A-22),使用最原始的三角原理進行光學測距,瞄準鏡內刻有測距線,用來比對目標在視野裡的高度,進而概估出距離,測距線的劃分係依照高度2.7m的目標(當時西方與蘇聯 坦克高度的平均值),十分粗糙簡略;車長指揮塔艙門四周裝有四個周視鏡,其前部則設有一個可水平轉動與垂直調整的觀察用潛望鏡,而裝填手艙蓋前方也有一具可水平/垂直向調整的裝填手潛望鏡;除此之外,車上並無任何射控系統或相關裝備(如自動測距裝置或彈道計算機)可言,只能完全憑仰賴 砲手透過光學瞄準儀對目標距離進行目視判斷,誤差起碼從50~60m起跳,命中率甚差。砲手席設有控制把手來操控砲塔水平迴旋與砲身俯仰,砲身俯仰速率介於每秒0.05~4.5度,水平迴旋速率介於每秒0.05~10度;車長席設有砲塔迴旋超越控制握把,透過目標指示器進行超越控制,能以每秒10度的最大迴旋速率將砲塔轉向目標指示器的方位。100mm坦克砲的最大射速約可達每分鐘7發,實際平均裝填速率約為每分鐘4發。次武裝方面,砲塔頂部右側裝填手艙蓋前方設置一挺54式12.7mm高射旋轉機槍,主砲右側裝有一挺59式7.62mm同軸機槍,而駕駛席右前方還有一挺由駕駛員操作的59式7.62mm機槍。車上共備有500發12.7mm機槍彈,以及3000發7.62mm機槍彈。通信方面,59式使用A-220坦克無線電台與A-220A通話器,使用距離約16~20km。在中蘇交惡時, 中國尚無法獲得核生化防護裝置、主砲穩定裝置、主動紅外線夜視系統等裝備,而這些東西直到日後中國 取得相關技術(包括從國外獲得T-55、62技術以及在珍寶島事件擄獲T-62坦克),才陸續裝置於59式坦克上;若干日後加裝雙軸穩定系統的59式,被 中國稱為59式「雙穩」。

以59式坦克底盤開發的73式裝甲回收車(WZ-651)

以59式底盤衍生的64式牽引車(WZ-411)。

中國也以59式的底盤開發出配套的73式裝甲回收車(WZ-651),拆除砲塔,加裝牽引能力達1000kg的絞盤、手搖式吊架、駐鋤等裝置,能在戰場上搶救受損、陷入淤泥或因其他原因失去行動能力的裝甲車輛,包括對車輛進行直接牽引,或者以絞盤對陷入淤泥或墜入懸崖的車輛實施拖救;拖救時,需先將車頭駐鋤放下,增加車體抓地力。車上的手搖式吊架起重能力達1000kg,可用於更換戰甲車輛的發動機或其他部件。此外,類似衍生型還有還有64式 坦克回收車(WZ-652)、64式牽引車(WZ-411)等。

從1960年代開始,59式都是中國數量最多的主戰坦克,並活躍於歷次中印邊界衝突、1979年中越戰爭等戰事。而在國外客戶方面,巴基斯坦的59式參與了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而伊拉克的59式則在1980年代活躍於兩伊戰事之中,此外當然也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與1991年波灣戰爭的行列。

59式的改良

在1969年,中國與蘇聯在邊境珍寶島爆發武裝衝突;衝突中,中國裝甲部隊發現59式的100mm坦克砲根本無法擊穿蘇聯T-62坦克的裝甲,然而T-62的115mm火砲卻打得 中國裝甲部隊毫無招架之力,此一事件大幅刺激了中國坦克的發展。在1972年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的59式便暴露許多弱點,綜合表現不及巴基斯坦陸軍原裝的T-54坦克;T-54擁有巴基斯坦59式所無的紅外線夜視裝置,俄製BM-8 HVAPDS穿甲彈的威力也勝過59式的中國製彈藥。而在1979年中越戰爭中,中國與越南雙方的59式也發生遭遇戰,形成自家產品對打的奇觀;在激烈的戰事中,59式暴露出許多問題,包括防護能力不足,車內空間過於擁擠狹窄且缺乏滅火防護設備,人員即便沒被砲彈威力直接擊斃,也往往因為隨後火災、爆炸的二次效應而蒙受慘重傷亡;此外,其他問題還包括觀瞄裝置太老舊、接戰效率與命中率低落、缺乏夜視裝備、人體工學設計不良等等。在崎嶇的越南北部地形,59式 坦克也發生許多對地形無法適應的情況,傳動與操作裝置可靠度不夠,缺乏動力輔助的機械轉向、變速裝置操作既麻煩又費力。反倒是重量較輕、操控相對敏捷的62式輕 坦克,在中越戰場地形比較能夠操作自如,然而該車的防護能力較59式更為薄弱。因此,59式的改進勢在必行。

59-1型

59-是59式第一種改良型。

在1979年,基於中越戰爭等實戰經驗的教訓,617廠針首度對59式進行密集的改良作業,稱為59-1,產品型號WZ-120A。59-1的改進要項以射控系統、操縱性、生存性等方面為主,同時納入許多增加操作便利性與可維修性的設計。在火力方面,59-1加裝自動裝表簡易射控系統(TSFCS)、73式雷射測距儀(又稱TLR-1獨立安裝於砲盾頂部)、主動紅外線夜視裝置 以及與69式坦克相似的雙軸穩定系統等,使射控作業更精準迅速,具備一定程度的行進間射擊能力與夜戰能力,對靜止目標有效接戰距離2500m,對移動目標有效接戰距離2400m。砲手紅外線夜視鏡的放大倍率為7倍,有效使用距離約800m,車長紅外線夜視鏡的放大倍率5倍,夜間有效距離約400m;而72式雷射測距儀的有效使用距離約300~5000m,精確度正負10度。 為了強化夜間駕駛能力,車頭前部左側還加裝一具6610型80W紅外線探照燈,使駕駛員在夜間行車時能獲得更充足的紅外線照明。不過相較於當時蘇聯改良後的T-55A坦克,M59-1的射控系統仍遜色得多,只能將雷射測距儀的測距資料輸入彈道計算機來進行射擊解算,而T-55AM的Volna電腦化射控系統除了測距資料之外,還會從各種大氣感測器與姿態感測器輸入氣溫、氣壓、橫風、藥溫、砲耳軸傾角等資訊,並能導控蘇聯新開發的9M-117(北約代號AT-10)雷射導引砲射反 坦克飛彈。 雖然59-1仍保有原本的100mm坦克砲,但是使用新開發的彈種,包括AP-100 II型100mm鎢彈蕊脫殼穿甲彈,砲口初速增為1435m/s,最大射程增至2400m,能貫穿傾斜65度的150mm裝甲,終於抵銷了對蘇聯原裝T-54/55坦克BM-8型穿甲彈的性能優勢。

機動方面,59-1加裝液壓輔助轉向系統、粉末冶金剎車瓦制動帶 。以往59式的左右轉向操縱桿完全沒有動力輔助,全靠駕駛員臂力去扳動需要十幾公斤重力量的操縱桿,駕駛數小時之後往往精疲力竭,連打開艙蓋的力氣都沒了,繁重的駕駛工作也降低了靈敏性,增加了犯錯機率。而59-1的液壓輔助系統大幅減輕駕駛操作時所需的臂力, 改善了操作靈敏性與整體作戰效率。在寒帶雪地操作坦克時,以往必須拆開履帶,每隔幾塊便將其中一塊反裝,使齧合驅動輪的履帶齒朝下,增加履帶在雪地行駛的抓地力,然而車上四名人員進行這個作業需要花費兩小時,不僅十分疲累,如果在嚴寒氣候操作就更難受了;而59-1坦克則改為在履塊上額外加裝防滑履刺,平時儲存在左側排氣管上方增加的儲存箱內,遇到積雪地區後,直接將防滑履刺安裝在履帶塊上即可,大幅減輕了人員操作負荷。在生存性方面,59-1重新設計逃生門,只要開啟三個把手,而且無論砲塔轉向任何角度都可以打開。在改善人員操作方面,59-2為12.7mm與7.62mm機槍加裝槍彈壓彈機來取代過去的人力裝填作業,變得更為省力迅速;此外,過去59式 坦克經常發生發動機機油管、冷卻水管破裂而導致發動機燒毀的事故,因此59-1加裝油壓感測器、油壓指示器、油量指示燈與液壓油管外洩警示器等裝置,一旦油管、水管爆裂造成液壓降低,就會立刻向駕駛員示警,即時停車。在操作維護方面,過去59式 坦克沒有運轉時數紀錄器,只能由駕駛員以手錶等工具進行人工紀錄,既麻煩又不準確,對坦克的運轉與例行維護保養相當不便,因此59-1的發動機加裝了運轉時數紀錄器。此外,過去59式 坦克使用一次性高壓空氣瓶啟動裝置,高壓空氣瓶用完就只能送去修理分隊充氣,平時麻煩而費事,在戰場上更不可能隨時找得到人進行充氣,萬一高壓氣瓶沒氣、電動啟動裝置的電瓶蓄電量也不足, 坦克就無法發動;因此,59-1的高壓啟動氣瓶增加一個接頭,利用火砲射擊後退時的力量帶動一個打氣筒,向高壓空氣瓶充氣,如此在戰場上就比較能確保在關鍵時刻仍有高壓空氣可用,不過平時還是得拆下來送交維修單位充氣。最後,由於指揮型59式擁有兩根通信天線,比一般的59式多一根,在中越戰爭期間,越軍便以此識別並優先攻擊指揮車;因此59-1型的非指揮型也在砲塔後部增加一根偽裝用天線,使敵人無法用外觀判斷何者為指揮車。

經過前述改進後,59-1無論是第一發命中率、機動操控方便性與整體生存防護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較為簡便省力的操作設計也增加了人員長時間作戰的效率 。雖然與當時世界一流水平仍有很大差距,59-1仍讓中國戰甲車工業首度跨入強化操作性、維修性、人體工學便利性與生存性的領域,而不再是過去以量換質、對戰士壓榨犧牲的「人民戰爭哲學」。此外,研發單位還進行59-1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改良,著重於強化防護與生存性能,包括加裝用於保護懸吊系統的側裙板、熱電偶傳感器的自動滅火裝置、在砲塔側面柵欄裝置來提高對高爆穿甲噴流的防護、在車頭與砲塔前部加裝複合裝甲塊等等。

59-2型

引進西方技術的59-2坦克,換裝英製L-7A 105mm滑膛砲。

在1979年文革結束後,由於西方國家展開與中國的交流,使中國開始獲得一些新的軍事技術,尤其是從以色列(另一說是奧地利)獲得的英製L-7A3 105mm 51倍徑旋膛砲技術,此為同時期西方標準的105mm坦克砲;因此,中國戰甲車相關科研單位便打算利用西方的新技術,以前述的59-1為基礎,進一步進行火力、通信能力與防護生存能力的提升,此一型號稱為59-2型,產品型號WZ-120B。在1980年3月,兩輛59-2型的原型車出廠,其中一輛是標準型,另一輛是指揮型,兩車在1981年4月進行多項戰術技術測試,隨後以測試結果為基礎,進一步改進設計方案,增加液壓輔助轉向操縱裝置、發動機室自動滅火裝置等項目,在1981年推出第三輛原型車,同年4月完成設計圖與技術文件的整理定稿,隨後投入小量生產裝備部隊,最後於1984年定型,並參與了同年的國慶閱兵式。59-2的相關觀瞄射控、火砲、通信、滅火抑爆等系統也被拿來改良69-2型 坦克,成為69-3型(或稱79式)。

59-2型最大的改良,在於加裝仿英國L-7A3的105mm 51倍徑旋膛砲,此砲是三七工程的發展項目之一(其他項目包括供59/69改良型使用的射控系統、滅火抑爆系統與核生化防護系統等),稱為79式(1983年定型後稱為83式),採用自緊技術的砲管,砲膛排煙器位於砲身中央,射程/威力較原本100mm砲大幅提昇,彈種包括翼穩脫殼穿甲彈、高爆穿甲彈與高爆榴彈,翼穩脫殼穿甲彈的砲口初速達1600m/s,能擊破2000m距離外厚150mm、傾斜30度的滾軋均質鋼裝甲板。59-2的105mm砲彈儲存量提高為38發,為此戰鬥室左側甲板增加存放3枚,戰鬥室右側上甲板增加為2枚,其餘存放位置不變 。射控方面,59-2使用潛望式微擾動簡易火控系統(TSFCS-C),由中國的相關科研單位在英國馬可尼公司的協助下完成,整套系統包括砲手瞄準儀、雷射測距儀、第二代星光夜視鏡、雙向穩定器、彈道計算機、控制面板以及包含車體姿態、大氣等相關感測器 。TSFCS-C是一種光點注入式系統,砲手首先將觀測視線中的瞄準現對準目標,並按下雷射測距鈕通電,測得的距離自動輸入彈道計算機進行解算,運算結果以光點投射裝置投影在砲手瞄準鏡視線中,此時砲手再操作控制把手,將射控系統修正後得出的光點壓在目標中心,便完成瞄準並展開射擊;由於兩次瞄準過程中出現一次擾動,故稱為「微擾動」,而此系統相對於日後的穩像式射控系統簡單,因而得名「簡易式」。

通信方面,59-2型換裝從國外引進的VRC-8000型跳頻多波道加密電台和VIC-I型車內通話器,採用頻率合成技術,可便利地轉換功率,能以跳頻方式擺脫敵方干擾,對通信內容自動加解密,總共有兩千多個波道可供選擇變換,電台內的微處理器則可預置10個頻道,有效使用距離高達35km,整體通信距離與能力比59式的A-220型大幅增加。此外,59-2型還換裝更新型、能有效防止二次效應的自動滅火抑爆裝置,由微處理器控制,透過連線的高靈敏光學火源偵測器,能在10豪秒內偵測出侵入車內的高速高溫破片,並下達控制指令,在60豪秒內施放滅火瓶,完成抑爆工作,具備兩次抑爆與四次滅火的能力。

59-2A

59-2A是以59-2為基礎進一步推出的型號,著重於成本效益。

在1984年11月,解放軍總部機關下達研製59-2A 型坦克的任務,要求相關科研單位以先前59-1、59-2式的研發工程經驗為基礎,重點解決59式火力與火力機動性薄弱的問題,並要求在防護、機動能力與實用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由於59-2應用的若干國外先進技術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大量獲得或成功仿製,因此59-2A必須在 中國既有能掌握的技術基礎下,在性能、成本與可取得性上取得折衷。

59-2A由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單位進行研製,設計工作從1984年11月展開,1985年4月完成改良設計方案,同年10月推出第一輛初期原型車,並進行個別系統、部件的性能測試以及整車行駛測試,至1986年5月共推出3輛正式原型車,其中一輛是裝有機械掃雷器的掃雷衍生型。三輛59-2的正式原型車隨後交付軍方測試單位,針對戰術技術需求,在中國各種地形與寒帶、熱帶極端氣候進行廣泛的定型測試,累積里程數達6000km,測試結果證明59-2A的火力較早期59式顯著提高,防護性與機動性也有一定提升。在1988年4月,59-2A正式批准定型,現役59式開始陸續升級為此一標準。

59-2A的主要技術特徵與59-2相似,但在諸多細節上又有進一步的改善,以增加系統的可靠性與可操作性。59-2A的105mm火砲型號為81A型,比起69-2A的79型又增加砲身熱套筒,以減少砲身受日曬變形的曲度,可增加射擊精確度,此外以防護列為改進重點,包括在車頭加裝複合裝甲,在車體兩側加裝側裙來保護懸吊系統,並且首度在砲塔兩側配備四聯裝煙幕彈發射器(以往只有引擎操作的熱煙幕產生系統),煙幕彈射程可達100m,並製造出一個寬60m、高8~10m的煙幕屏障,可持續2分鐘,可有效降低敵方反 坦克武器的命中率 ;比起原本位於車尾的笨重電點火煙幕產生器,煙幕彈發射器不僅體積小得多,而且反應速度快,效果更好。此外,車頭可增加一個液壓推土鏟,只需20分鐘就能完成一個 坦克掩體,大幅減低坦克部隊人員的工作負荷,不過此推土鏟需要人工收放。59-2A配備雙向穩定自動裝表簡易射控系統 (TSFCS),包含雷射測距儀(獨立安裝於砲盾頂部),集結了先前59-1/2的工程研發經驗,與早期59式相較,射擊精確度大幅提高,射擊瞄準/預備的反應時間則大幅縮短。測試結果顯示,此套射控系統能在短暫停車情況下,對運動目標實施準確打擊;此系統對靜止目標的反應時間不大於7秒,對移動目標的反應時間不大於10秒,使用脫殼穿甲彈射擊固定目標的有效射程可達2500m,對移動目標的有效射程則為2400m。觀測瞄準方面,59-2實現全被動夜視化,包括砲手、車長與駕駛都使用星光夜視或瞄準儀,不需要會暴露自身位置的紅外線探照燈,夜戰能力大幅提高。操縱行駛方面,59-2A擁有液壓輔助轉向系統,車尾還可增加兩個額外燃料箱,使續航距離增至500km。考量到成本與可獲得性,59-2A並未使用59-2型從西方引進的先進VRC-8000電台與自動滅火抑爆系統,仍使用反應時間與效能較為遜色的國產滅火抑爆系統以及現有A-220電台。

綜合以上,59-2A具備成本低、效益高、可維修性提高、性能穩定、技術完全自主、可大量生產等特性,不僅大幅提高綜合性能,而且對於原有59式的工藝繼承性強,無論後勤維修或平時操作都不會有太大負擔。此外, 中國還以59-2A的底盤為基礎,推出59-2A掃雷坦克與59-2A指揮型坦克,其中掃雷坦克型係將車頭推土鏟換成一個機械掃雷器,59-2A指揮型 坦克則減少3枚砲彈的存放量,以此空間加裝一具CWT-176指揮電台。

59DI/D/P

在1990年代,中國開始將現役的59式升級為59D。圖中的59DI換裝105mm 58倍徑火砲

與反應裝甲,觀測射控系統也予以更新。

雖然中國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陸續推出更新型的80、85乃至90式等坦克設計,然而現役部隊數量龐大的59式顯然還會繼續服役一段很長的時間,故相關改良勢在必行。在在1990年7月,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617廠決定進一步改良59-2A坦克。在1991年6月,相關軍方與工業研究單位開始進行改良方案論證,並在同年8月獲得總參謀部批准。此一新方案著重於「通用化、系列化、模組化」等原則,採用1980至90年代 中國發展新型坦克過程中所累積的現成技術,在最適合的成本效益下完成升級作業,並在關鍵系統上盡量與新開發的坦克達成共通。

此種59式改良型號為WZ-120C,在1993年7月至8月推出兩輛原型車,並進行相關戰術技術測試。在1993年10月至1994年6月,兩輛WZ-120C原型車進行實彈測試,總共射擊了367枚砲彈,充分驗證了射控系統與火砲的效能。在1994年8月至1995年1月,原型車進行包括行駛、射擊、射控系統與滅火系統的測試,並獲得上級單位良好的評價。在1995年4月,解放軍高層正式同意WZ-120C定型,稱為59DI中型 坦克。此外,另一種型號係將WZ-120C換上新的94式105mm 58倍徑旋膛砲,稱為WZ-120D,在1995年11月獲得定型,稱為59D。未來中國所有尚不打算除役的59式,都將陸續升級為59D。

加裝於59式砲塔側面的反應一型(FY-1)高爆反應裝甲。

加裝於59式車體正面的反應二型(FY-2)高爆反應裝甲。

59DI/D針對觀測射控、火力、機動性與防護性進行全面提升,各項技術主要來自於85、88式等新坦克,或者由現有系統直接改良而成。觀測射控方面,59DI/D換裝與88A坦克相同的37A型穩像式射控系統(外銷型號ISFCS-212),整合有雷射測距儀、砲手瞄準儀、彈道計算機、雙軸穩定裝置以及可偵測目標仰角、方位角、軸傾斜與橫風的環境感測裝置,整體水準較以往 中國坦克有了長足進步,第一發命中率大幅提高,此外也具備行進間射擊的能力;夜視裝備為第二代星光夜視器,最大有效使用距離2400m。37A射控系統對靜止目標反應時間(從發現到開火)約需6秒鐘,對動態目標反應時間約9秒。夜間作戰時,對1000m外停止目標的命中率達90%,對移動目標命中率85%。通信方面,59DI/D配備CWT-167/CYY-168坦克無線電台。防護方面,59DI/D在車頭與車體正面加裝 中國山西省中北大學領導開發的反應裝甲,成為59DI外觀的最大特徵,其中加裝於砲塔正面的為反應-1(FY-1)型,數量28塊,形狀為楔型,而車體正面加裝的則是反應-2型(FY-2),數量13塊,外型為方塊狀,可大幅提高對抗高爆穿甲彈噴流的能力;此外,砲塔尾部換用新型置物籃,也提高了對抗高爆反 坦克武器的能力。除了強化裝甲之外,59DI/D也加裝核生化(NBC)防護系統。動力方面,59DI/D換裝 與69式坦克相同的12150L-7發動機,功率提高為580馬力,可抵消改良之後增加的重量,使推重比不減反增。

武裝方面,59DI仍使用原本的81A 105mm砲,而59D則中國105mm坦克砲的最新衍生型──94式,砲管倍徑數長達58倍徑,比81A還增長80cm,可使用86式或更新的93式翼穩脫殼穿甲彈,砲口初速達1500m/s;此外,還可能裝備 中國仿自俄羅斯9K116的105mm雷射導引砲射式反坦克飛彈(1997年左右引進),中國編號為GP-2,其彈體重量17.8kg,加上裝藥之後重19.8kg,最大射程5000m,射程4000m時飛行時間約12秒,穿甲力號稱550~600mm。至於次要的12.7mm機槍與7.62mm機槍則維持不動。

除了用於本身的升級之外,北方工業公司也以59D瞄準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龐大的T-54/55或59式坦克的升級市場,因為這些第三世界國家財力有限,短期內尚無法全面汰換這些舊型 坦克,因此相關升級改良還是頗有市場。在2007年於阿布達比舉行的國際防衛展(IDEX 2007)中,中國保利集團首度展出59P坦克方案(P是中國保利集團英文「Poli」字首),基本上是以59D進一步發展的改良版。與59D相較,在IDEX 2007公布的59P擁有更嚴實的反應裝甲保護,砲塔FY-1反應裝甲的數量增為34個,車頭的FY-2反應裝甲增為18個;武裝與射控方面,客戶可選擇ISFCS-212或其改良型,或者是GP-2型105mm雷射導引砲射式反 坦克飛彈。發動機方面,保利集團提供了580、730、800等不同馬力柴油機的選擇,咸信懸吊承載系統也要進行相對應的調整;而相較於59D,59P的排氣口由車體左側移至車體右側。目前已經確定蘇丹採用了59P改良方案,具體數量不詳。

坦尚尼亞經過大幅改良的59式,砲塔與車體四周加裝大量類似中國新型96/99式坦克的新型裝甲模組。

其他衍生型

除了前述付諸生產的型號之外,在59式漫長的生產、發展時間內,還有許多曇花一現的原型車,或者是利用59式底盤修改而成的衍生型。以下便列出其中部分型號:

120mm滑膛砲搭載型

換裝120mm滑膛砲的BW-120K原型車。

在1970年代末期,中國從西德引進萊茵金屬Rh-120-44型120mm滑膛砲的技術,當時準備用於國產WZ-1224重 坦克上。然而,最後WZ-1224/1226計畫宣告下馬,為了避免將新型120mm滑膛砲國產化的心血付諸東流, 中國相關科研單位曾利用此種國產版120mm滑膛砲搭載於若干載台上進行測試,89式反坦克自走砲(Ptz-89)就是在此種背景之下誕生。

在1990年代初期,北方工業集團為了拓展59式的外銷市場,也利用59式搭載120mm滑膛砲進行測試,共推出兩種原型車,其中59式BW-120K係以59-2型結合120mm 48倍徑滑膛砲而成,甚至還配備自動裝填系統,因此車上只編制三名人員;不過由於西式120mm口徑大、倍徑數長,使車內120mm砲彈攜行量只有20發。另一種原型車為59式 BK-1990,以59-2坦克搭載120mm 50倍徑滑膛砲(與Ptz-89相同),仍採用人工裝填,因此保留裝填手的編制,全車戰鬥重量36.5ton,車內載彈量30發。兩輛原型車都配備比較先進的射控系統,包括整合雷射測距儀的砲手瞄準儀、彈道計算機、雙軸穩定系統、車長日/夜瞄準儀。雖然兩輛原型車都經過相當的行駛與射擊測試,但由於59式的使用國(包括解放軍本身)都沒有這種需要,採用西方120mm坦克砲的客戶也會選擇最先進的西方 坦克平台,因此北方公司自行開發的59式120mm坦克砲搭載型,最後也不了了之。

美洲虎坦克

中國與美國凱迪拉克公司在1980年代合作的美洲虎坦克,以59式的底盤為進行大規模改良,

並加裝一座嶄新的焊接砲塔。這個計畫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取消。

在1980年代,西方國家開始與中國交流,並尋求軍火市場的突破。當時美國凱迪拉克公司計畫與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合作,以59式的底盤搭配凱迪拉克開發、衍生自M-1坦克的 焊接砲塔,希望能搶攻第三世界國家T-54/55與59式坦克的改裝市場。美洲虎戰鬥重量40~42噸,全長9.6m(火砲向前),車體長6.8m,全寬3.27m,車高(至機槍頂)2.63m,編制四名人員,動力為一具 底特律柴油機公司(Detroit Diesel Corporation)的8V-92TA 8汽缸柴油發動機,功率752馬力,最大路速55km/hr,續航距離548km,包括一門M-68 105mm 51倍徑旋膛砲(備彈34發)、一挺M-2 12.7mm重機槍(備彈600發)與一挺7.62mm同軸機槍(備彈3400發),並配備與M-1類似的複合裝甲、間隙裝甲與先進觀測/射控系統,砲塔正面呈大角度傾斜多面體 ;砲塔主裝甲外層再設置一層薄板,將砲塔上、下部所有的突出物與蓋住,整體外觀簡潔前衛。美洲虎的的一號原型車在1988開始製造,由中方送交一輛59式 坦克底盤至美國接受改裝,並裝上凱迪拉克提供的砲塔,完成後於美國亞伯丁測試場進行測試。原本美洲虎的第二輛原型車預定在1989年下半開始製造,然而1989年6月4日天安門事件之後,西方國家對 中國採取武器禁運制裁,這個計畫自然也不了了之。

59式大幅度改良型/VT-3外貿坦克

某種測試中的59式大規模改良型,換裝125mm滑膛砲、新型裝甲套件

自動裝彈機與新的觀瞄射控系統等,外觀大幅改變。

北方公司提出的59-125改良方案, 換裝125mm主砲、裝甲與射控系統,砲塔外型與96A坦克幾乎無異。

在2000年代,北方工業公司針對現有59式的市場,推出一系列大規模改良方案,大量運用85/96式坦克的相關技術,包括換裝125mm滑膛砲、自動裝彈機、新型射控系統、 附加裝甲套件與大出力發動機等;此方案與VT-3外銷型號有許多關連。在2007年阿布達比國際防衛展(IDEX 2007)中,北方工業公司推出一種59式的終極改良方案,稱為59-125,配備125mm 48倍徑滑膛砲 ,整個砲塔四周配備完整的FY系列反應裝甲,整體砲塔外觀與96A坦克十分類似;此外,也換裝新的射控系統,能選擇較為便宜的下反穩向或性能較佳的上反穩向系統。此外,也據說能將底盤改為使用六對小直徑承載輪以降低車高,甚至安裝自動裝彈機。隨後,北方工業公司將此種59式坦克的終極改進型號稱為VT-3。

VT-3除了作為解放軍59式進一步改良的選項外,也是為國外59式坦克客戶提供現代化改良方案;而相同概念也應用於69式坦克之上。

巴基斯坦的59式坦克改良升級

巴基斯坦是中國59式最大的使用國,總共操作1200輛;巴基斯坦曾接受中國的技術轉移,生產過59式、69式與85-IIAP主戰坦克。由於巴基斯坦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面汰換59式 坦克,因此相關改良計畫勢在必行,以抗衡印度裝甲部隊的力量。在1990年1月16日,巴基斯坦內閣國防委員會批准投資10億美元在「哈利德」項目,係以 中國90式/MBT-2000的設計,發展出巴基斯坦的下一代坦克,同時在巴基斯坦境內建立產能。除了引進新坦克之外,這個龐大的工業計畫還包括以哈利德 坦克的類似技術,逐步升級巴基斯坦現有的 中國59、69-IIAP式坦克。

巴基斯坦改良59式的第一階段原型車,稱為59P1。

加裝反應裝甲的巴基斯坦59P1。

巴基斯坦59改良型第三階段(P3)。

巴基斯坦的59式坦克升級計畫分為數個階段循序漸進。在1993年,巴基斯坦陸軍首度針對59式展開大規模升級,稱為59式改良第一階段(Phase 1,簡稱P1),整體方案與中國59-2有幾分類似,包括換裝一門L-7型105mm 51倍徑旋膛砲,加裝彈道計算機、星光夜視系統與雙向穩定系統,提高了坦克的火力與射擊效率。巴基斯坦陸軍總共約有500輛59式升級為59 P1規格;從1998年起,巴基斯坦展開59式第二階段升級,稱為59 P2,項目包括將發動機功率提高為580馬力(應為12150L-7型)、以巴基斯坦科技公司(Al-Technique Corporation of Pakistan,ATCOP)製造的熱影像儀(技術應來自於他國)取代原本射控系統的星光夜視鏡等等,總共有300輛59式被升級為59 P2。以上這輛個階段算是權宜性的改良,接下來的59式第三階段改良計畫就是巴基斯坦59改進計畫的終極目標,而這個計畫被稱為阿里札(Al-Zarrar)。阿里札 坦克充分利用哈利德坦克計畫為巴基斯坦建立的設計、工程能量,主要 項目包括換裝125mm滑膛砲、新型觀瞄射控系統、在砲塔四周加裝額外裝甲以及功率更大的發動機, 目標是在合乎成本效益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59式的作戰性能。 然而,受限於59式坦克底盤原始設計的承載規模,即便換裝更強力的發動機與扭力桿,59式改良型的重量上限也只能達到40噸,限制了附加裝甲的重量。

巴基斯坦的終極59式改良型──阿里札,換裝一門125mm滑膛砲 ,並在砲塔四周增設附加裝甲。

在200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總共製造三輛互有出入的阿里札坦克原型車,第一輛配備125mm滑膛砲、自動裝填系統與全新的射控系統,車體正面、砲塔正面與車體兩側都附加了塊狀反應裝甲,發動機是一具烏克蘭提供的5TDF柴油機,功率達700匹馬力,是哈利德的6TD柴油機的同系列產品 ;此外,承載系統增加兩個履帶頂支輪,減低履帶脫落的機率。第二輛原型車比較保守,仍保留原本59式的100mm坦克砲,動力為一具690馬力的V46-5M柴油機,同樣擁有附加的反應裝甲。第三輛原型車則使用與 中國85-IIAP相同的武裝、觀測系統與動力系統,包括125mm滑膛砲、自動裝填系統、ISFCS-212觀瞄射控系統、雙軸穩定系統、730馬力的12150ZL柴油機等,並配備 中國提供的FY-1與FY-2反應裝甲。最後,巴基斯坦決定阿里札坦克將以第三輛原型車為基礎。定型後的阿里札 在砲塔外圍加裝一層中空裝甲板,可提前引爆HEAT高爆彈藥,並在砲塔正面加裝與哈利德坦克類似的反應裝甲,戰鬥重量增為40噸左右。在2004年2月26日,首批完成改裝的量產型阿里札開始移交巴基斯坦陸軍,總計將有611輛59式陸續被升級為阿里札 坦克。 在2009年巴基斯坦清絞境內塔利班的戰役中,阿里札坦克接受戰火洗禮。

結語

蘇聯T-54/55堪稱坦克界的長青樹,而中國59式身為其中的一份子。雖然59式漫長的生產與發展過程中,反映出中國長年無法獲得外國先進技術、只能以手中既有設計不斷衍生壓榨的無奈,然而從另一方面也的確顯示此車簡單可靠的設計仍歷久不衰。雖然59式即便再予以改良,也難與西方或俄羅斯最先進 主戰坦克抗衡;但是對於許多經濟拮据的第三世界國家而言,簡單而仍堪用的59式,仍會為他們的主子效力一段不算短的時間,這意味著59式漫長的篇章仍將繼續演奏下去。縱使 中國陸軍正陸續換裝96G、99式等新一代主戰坦克,然而至2000年代初期,解放軍仍擁有5000輛左右各型59式坦克;顯然在未來十年內,59式在數量上,仍會是 中國裝甲部隊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