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尼克斯裝甲戰鬥車

新加坡在2006年正式公開的Bionix II裝甲戰鬥車,是第二代的Bionix產品。

──by Captain Picard

型號 波尼克斯裝甲戰鬥車(Bionix)
製造國/廠 新加坡/Singapore Technologies Kinetics、Singapore Technologies Engineering等
使用國 新加坡
車體尺寸(m) 長5.9 寬2.7 高2.6
戰鬥重量(tonne) 23
發動機/馬力 Detroit Diesel Corporation DDC 6V 92TA柴油機*1/475
推重比(ton/馬力) 20
極速(km/hr) 70
續航力(km) 400
乘員 車員3名,搭載7~8名步兵
武裝 Bionix-25:

M-242 25mm機砲*1

7.62mm防空機槍*1

76mm煙幕彈發射器*6

 

Boinix-40/50

12.7mm機槍*1

40mm榴彈機槍*1

76mm煙幕彈發射器*6

 

Bionix II:

M-44 30mm機砲*1

7.62mm防空機槍*1

76mm煙幕彈發射器*6

 


在1980年代中期,新加坡陸軍開始尋求新一代的裝甲運兵車,以取代當時日益老化的美製M-113A2。當時新加坡國防物資署(Defence Material Organisation,DMO )研究了包括美國M-2布萊德雷、英國戰士型(Warrior)以及德國陸軍的貂鼠式(Marder)等裝步戰車之後,認為這些體型龐大的西方代表性裝步戰車都很難完全符合新加坡陸軍獨特的需求。於是新加坡便在1988年展開新一代中型裝甲戰鬥車的研發,不僅滿足本身的需求,同時也作為一次帶動國防工業發展的契機,企圖一併打開外銷市場。新型裝甲戰鬥車的研發由新加坡科技動力公司(ST Automotive,今日之Singapore Technologies Kinetics)主導,首輛XV1概念車於1989年8月成形,並於1990年1月出廠;而隨後的XV-2則採用與XV1不同的新設計,兩輛原型車主要用於動力與承載系統的驗證。在1991年,三輛實驗車開始製作,而第一輛正式的原型車於1995年出廠,命名為波尼克斯(Bionix);至1997年,新加坡科技動力公司總共完成9輛實驗車,此車最後於1997年3月26日正式進入新加坡陸軍服役。

早期的XV1樣車。

考慮到新加坡面積狹小的地理環境,為了便於越野運動、通過橋樑或運輸,波尼克斯的體型設計得比較緊致,戰鬥重量為23噸,比起美國M-2A2或德國貂鼠略小一號。波尼克斯採用傳統式佈局,盒壯車體,駕駛席位於車前左側,動力艙位於車頭右側;駕駛艙蓋為左開式,並設有三具觀測用潛望鏡,中間的一具可換裝為星光夜視鏡以利於夜間駕駛。動力方面,波尼克斯採用一具美國底特律柴油機公司(Detroit Diesel Corporation)的DDC 6V 92TA渦輪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475馬力,搭配美國通用防衛系統(General Dynamics Defense Systems)的HMPT-500EC自動變速箱(最終傳動組件由 David Brown Defence Systems提供),功率重量比達20tonne/hp,最大路速70km/hr,並具有極佳的越野能力,續航力達400km,所有發動機、變速箱等相關裝置都結合成單一動力包件,能在野戰環境下於15分鐘之內吊出車艙;此外,也能根據客戶需求換裝出力更大的動力包件。波尼克斯的轉向系統為液壓輔助,操作介面為方向盤,動力轉向加上自動變速箱的設計均可大幅減輕駕駛的工作負荷。新加坡陸軍的波尼克斯並未配備空調或核生化防護系統,不過預留有追加的空間,能視客戶需求與預算來選擇。

第一代Bionix的標準裝步戰車型──Bionix-25,配備一門M-242 25mm鏈砲。

波尼克斯最早的量產型為Bionix-25裝甲戰鬥車,編制三名車員(車長、駕駛與砲手),車尾步兵艙能搭載7至8名士兵。車體中線裝有一座雙人砲塔,主武裝為一門 與美國M-2/3布萊德雷裝步戰車相同的美製M-242 25mm腹蛇(Bushmaster)鏈砲,搭配一挺7.62mm防空機槍;砲手席位於砲塔內部左側,擁有一具雙眼砲手瞄準儀(含雷射測距儀),而車長席的螢幕也能透過光學通道獲取砲手瞄準儀的影像。此外,車長席頂部周圍設有五具日間潛望鏡,分別朝向前方、後方與左方,包括1具M17型與2具L794D型。車長席也設有砲塔超控介面,能將砲塔轉向車長新發現的目標並交由砲手瞄準接戰。此外,砲塔內還裝設了車間無線電通訊設施,砲塔兩側各有三具76mm煙幕彈。

把武器換成同軸40mm榴彈機槍/12.7mm機槍的Bionix 40/50。

Bionix-25於1997年9月開始交付新加坡陸軍,生產作業持續至2001年為止,新加坡陸軍總共裝備300輛左右。除了標準的Bionix-25之外,波尼克斯還發展出多種衍生型:第一種是Bionix-40/50:換裝一座雙武器砲塔,配備同軸的一挺40mm榴彈機槍與一門12.7mm機槍,比Bionix-25更偏重近距離支援步兵作戰以及軟性目標的殺傷,新加坡陸軍配備了近300輛。接下來則是為新加坡戰鬥工兵發展的Bionix裝甲回收車(Armoured Recovery Vehicle ,ARV)以及Bionix裝甲架橋車(
Armoured Vehicle Launched Bridge,AVLB),兩者都拆除了砲塔;其中,ARV型配備一座牽引力25噸重的主絞盤與舉升能力達30噸的吊車臂 ,而AVLB型則配備一座MLC-30水平伸展橋材,伸展後全長22m,有效跨距21m,寬3.2m,承載能力30噸,能承受Bionix含以下的裝甲車輛通過。AVLB型只編制兩名人員(車長、駕駛),整個架橋作業能在7分鐘之內完成,車上人員完全不需要下車;AVLB型最大路速45km/hr,越壕寬度1.65m,武裝包括一挺12.7mm機槍與煙幕彈發射器。AVLB型最大路速。新加坡動力科技又以加長型波尼克斯底盤搭配150mm 39倍徑榴彈砲身,推出Primus輕型自走砲,整套系統自動化程度高(只需四名人員)且反應敏捷,在2003年下半進入新加坡陸軍服役。

Bionix ARV裝甲回收車。

Bionix AVLB裝甲架橋車。

此外,新加坡動力科技還曾與美國聯合防衛(United Defense) 合作,研究以波尼克斯的底盤搭配105mm或120mm砲塔,推出波尼克斯輕戰車,取代新加坡陸軍原有的法製AMX-13 SM1輕型戰車;在此計畫中,使用的底盤是類似Primus的加長型波尼克斯底盤,稱為擴展型波尼克斯(extended Bionix)或通用戰鬥車輛底盤(Universal Combat Vehicle Platform),並搭配Thunderbolt Armoured Gun System的120mm砲塔;這項研究也曾嘗試義大利OTO Melara的120mm砲塔,不過最後證實並不成功。爾後新加坡陸軍也沒有採用此種輕戰車,而是在2006年12月與德國簽約購買96輛二手豹二A4來取代AMX-13。

在2000年代初期,新加坡動力科技又以Bionix為基礎衍生出步兵戰鬥型(ICV),參與美國陸軍過渡性旅級戰鬥部隊(Interim Brigade Combat Team,IBCT )的競標。波尼克斯ICV以一座美國生產的遙控武器站來取代有人機砲塔,主武裝為一門12.7mm M-2重機槍,次武裝則可選擇一挺7.62mm機槍或一門MK-19 40mm榴彈機槍。使用遙控武器站的主因是減輕戰鬥重量至17噸,以符合美軍方面可由C-130空運的需求。IBCT的招標於2000年1月展開,波尼克斯ICV雖然通過了同年6月6日的第一關審查(至此階段只剩下四組人馬),然而眾所周知地,IBCT案隨後轉向了重量較輕、購置與後勤成本較低的輪型裝甲車,最後在同年11月選擇了加拿大GD生產的LAV-3(日後成為Stryker),而使用履帶的波尼克斯ICV自然難獲青睞。

在2000年代,新加坡科技工程公司(Singapore Technologies Engineering)、國防科技局(Def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與新加坡陸軍又以第一代波尼克斯為基礎進一步改良,推出了新一代的波尼克斯二型(Bionix II)裝甲戰鬥車系列,在2006年開始進入新加坡陸軍服役,無論在武裝、科技或後勤管理上都有很大的改進。首先,波尼克斯二型加裝新開發的整合式戰鬥管理系統與數位通信傳輸系統,能在各單位間傳遞即時的戰場情資與圖像,讓擁有此型終端機的各戰鬥單位、載台(含UAV)與上級指揮單位能迅速獲得完整的戰場動態圖像,同時亦能輔助人員規劃協同作戰行動,大幅增加了指揮管制效率。這些精密的資訊與電腦系統都使用開放式架構並大量引進商規組件,利於服役期間的維護與升級。武裝方面,波尼克斯二型換裝一座新砲塔,主武裝為一門美國ATK MK-44腹蛇二型(Bushmaster II)30mm鏈砲,不僅威力比過去的25mm機砲增加50%,並擁有可靠的雙電源供應系統,而車上的射控系統亦更為精進(包括換裝 新型紅外線熱影像儀與有效距離達3km的新雷射測距儀)。此外,波尼克斯二型的裝甲也予以提升,並將空調列為標準配備(這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是相當重要的)。除了硬體的更新外,波尼克斯二型的後勤庫存管理、訓練作業也大幅精進,使整個系統的效能更為提高,並節約不必要的時間與資源浪費。 波尼克斯二型的整體火力與性能,均壓倒馬來西亞在2000年向土耳其購入、配備ATK-242 25mm鏈砲的ACV-S裝甲戰鬥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