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式主力戰車

61式主力戰車是日本在二次大戰之後開發的第一種國產戰車,直到2000年代後期仍有一部份在陸上自衛隊服役。

型號 61式戰車(Type-61)
製造國/廠 日本/三菱重工
使用國 日本
車體尺寸(m) 全長8.19(砲管 向前)  車體長6.3 寬2.95 車高2.49(至高射機槍頂)/3.16(至車頂)
戰鬥重量(噸) 35
發動機/馬力 12HM21WT柴油機*1/600
推重比(馬力/噸) 17.14
極速(km/hr) 45
續航力(km) 200
乘員

4

武裝 主武裝:61型90mm 52倍徑旋膛砲*1
次武裝:

M-2 12.7mm防空機槍*1

Type-59 7.62mm同軸機槍*1

Type-59 7.62mm駕駛座機槍*1

三聯裝煙幕彈發射器*2(改良時加裝)

 


研發過程

二次大戰時代,日本一向都生產火力、防護力薄弱的輕型戰車,這在對付「手無寸鐵」的中國軍民時還算勝任愉快,等到對上了美製戰車,就只有被殺得落花流水的份。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地面防衛武力先後以「警備隊」與「陸上自衛隊」的名義在1950年代重建,早期配備美製M-4A3、M-24、M-41、M-47等戰車。雖然日本原有的軍事工業體系在二次大戰結束後遭到美軍強行解散,但仍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後來日本仍在韓戰中透過替美軍維修M-46、M-47戰車的經驗,掌握了相當的戰車組裝技術。

在1955年4月,新近成立的日本防衛廳正式決定自力研發新一代戰車,計畫名稱為「中特車」(中型特種車輛,意味中型戰車。戰後日本對「戰」這個名詞的處理特別敏感),設計名稱則為「日本第一代國產戰車原型車」(STA),由防衛廳下轄的技術研究本部主導進行。為了縮短計畫時程,新戰車的關鍵部件與車體載台研發係同時進行。「中特車」研發初期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車重35噸(最早期規劃時為25噸)、最大路速45km/hr、配備與美國M-26潘興戰車同級的90mm旋膛砲、車高2.5m等 ,要求盡可能降低車高來增加存活率,加大主砲俯仰角以適應日本崎嶇的地形,此外為了配合日本的鐵道運輸,車體寬度需在3m以內 ;而「中特車」的主要假想敵,是韓戰時代蘇聯大量使用的T-34/85戰車。

在1955年10月,技術研究本部依照設計方案,完成一座與實際尺寸相同的模型,驗證各部件組成的可行性。STA在1955年12月進入原型車實際製造, 首輛原型車STA1於1956年12月完成,第二輛原型車STA2於1957年2月完成。其中,STA1為追求緊致車,高僅2.2m,車體採用普通鋼板製造;STA2的車高增為2.5m,採用防彈鋼板製造,並配備氣冷發動機。依照STA1、2的測試結果,技術研究本部展開第二批原型車的製造,在1960年1月完成了第三輛(STA3)與 第四輛(STA4),在1960年4月交付防衛廳。在正式定型前,技術研究本部又針對STA3與STA4進行若干改進 ,包括增加裝甲厚度、砲塔稍微後移以增加駕駛席空間、改良測距儀。STA在1961年4月正式定型,依照年份賦予61式戰車的正式名稱 ,由三菱重工生產。61式在1962年正式服役,由鄰近蘇聯的北海道裝甲單位優先換裝,至1973年停產時共生產560輛。依照1962年度幣值計算,61式的研發總經費約5億日幣,每輛戰車價格約7000萬日幣。

技術特徵

61戰車的基本構型沿襲自美國M-46與M-47。

61式的整體構型明顯參考了美國的M-46、M-47主力戰車,工程技術上也殘存舊日本陸軍戰車的影子。由於日本除了北海道地區地形相對開闊平坦之外,本州地區山區、丘陵與河川遍布,主要居住地區人口日益稠密,道路狹窄,大型裝甲車輛很難施展;而日本橋樑的限重規範,差不多是40噸。因此,61式的戰鬥重量設計為35噸,比起同時期美製主力戰車還低一些,這主要是為了配合鐵路進行戰略運送,而較低的體積重量比較適合在日本本州狹小的市區道路與橋樑機動。

61式的車體由防彈鋼板焊接而成,車體側面呈垂直造型,鑄造式的砲塔為橢圓形龜殼狀,外觀與同時期美製戰車相似;砲塔後半部向後突出,兩側輪廓稍有不同, 其右側突出部位稍微大一點些。裝甲厚度方面,61式的主砲防盾為124mm,砲塔正面70mm,砲塔側面60mm, 砲塔後面突出部45mm,車體首上裝甲厚45mm(傾斜30度),車頭下部50mm(傾斜38度),車體側面25~35mm,車體尾部15mm。為了盡可能爭取可用空間,61式的車體上部結構的寬幅一路延伸到履帶上方;此種設計在二戰時代的戰車十分普遍,但是日後隨著戰車體型日益增大,就不太需要爭取這塊空間了,因為此種設計會增加車體高度。61式編制四名人員,駕駛位於車頭右側駕駛艙內,駕駛席頂部設有一扇向右開啟的艙蓋,艙口上設有三具潛望鏡;砲手位於砲塔戰鬥室內的砲身右側,車長席位於砲手席後上方,裝填手席位於砲身左側。車長擁有一個鼓形指揮塔,可360度水平旋轉 ,裝有防空機槍架、潛望瞄準儀、周視鏡、合像式光學測距儀等裝置,其後有一個向後方開啟的單扇艙蓋。位於砲塔左側的裝填手席也有一個向後開啟的單扇艙蓋,艙蓋前方裝有一具簡單的潛望鏡。砲塔尾艙裡 儲存了主砲砲彈,砲塔內設有通風裝置、無線電台以及各種小型工具箱,車內裝有核生化(NBC)防護裝置。車體兩側翼子板上各裝有1個附加油箱,車體後部也裝有備用油箱, 備用油箱耗盡後可由車內控制丟棄。

61式的動力與傳動系統設計基本上發展自二戰時代日本陸軍的97式中型戰車,發動機艙設於車尾,傳動系統則設在車頭,透過一根縱貫車體的傳動軸將動力傳至車頭傳動系統,因此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 原先日本希望在61式比照美國M-47,使用較先進的後輪驅動方式,將發動機與傳動裝置都安裝在車尾,以減少動力損耗、降低車高且使維修更加便利,但由於當時日本技術無法達成目標,車體寬度也不容許這樣的配置,加上陸上自衛隊缺乏類似美軍的野戰整補機具,因此最後仍沿用傳統的後置發動機、前輪驅動設計。61式的動力系統是一具三菱 重工12HM21WT型4行程12V90度氣冷直接噴射渦輪增壓柴油機,係以二戰時代舊日本陸軍戰車的氣冷柴油機的基礎 發展而成,從1956年6月至11月進行單缸發動機試製,在1957年2月完成原型;在研發階段,技術人員曾反覆評估氣冷與水冷方案,雖然水冷發動機性能較佳,然而也較為複雜,可靠性堪慮,因此最後決定採用氣冷方案。此外,最初三菱也曾考慮採用日本業界行之有年的二行程設計,其重量較輕,然而由於性能不理想,最後確定採用四行程;不過之後二行程氣冷柴油機的研發仍繼續進行,在1962年完成四汽缸原型機,為日後日本第二代主力戰車(後來的74式)的發動機奠定技術基礎。12HM21WT型發動機的汽缸直徑為140mm, 在每分鐘2100轉的額定轉速時,可輸出600馬力的最大功率。車體後部動力艙配置,由前而後包括四個12V/200Ah的蓄電池、空氣濾清器、發動機,發電機 安裝在發動機上,輸出功率為2.4kW。61式的傳動系統位於車頭,由傳動軸與發動機連接;此一傳動系統採用幹式多片雙離合器,透過離合器來轉換高速、低速和空檔 。變速箱為自動液壓操縱常囓合齒輪式機械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這些檔位均具可切換成高、低速轉換能力(透過腳踩離合器踏板)。61式還擁有差速轉向裝置,差速器的動力經側傳動傳至主動輪,駕駛員由兩根轉向操縱桿實現轉向。為了修護分別位於車頭與車尾的傳動系統與動力系統,61式車體前上裝甲的一部分以及車體後部的一部分都以螺栓連接。61式使用獨立 扭力桿懸吊系統,兩側各有六個小直徑承載輪與三個頂支輪,其中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度承載輪裝有減震器,第六對承載輪透過聯動裝置與車尾的誘導輪連接,並可調節履帶 張力。61式的履帶為單銷式,履帶寬500mm,每條由87塊由高錳鋼鑄造的履帶板組成,可安裝橡膠襯墊或防滑釘。61式最大道路速度45km/hr,道路續航力200km,爬坡度60%,垂直越障高度0.685,,越壕寬度2.489m,涉水深度為1m。

武裝方面,61式的主要武裝為一門61式90mm 52倍徑旋膛戰車砲 ,於1961年開始生產,其設計參考美國M-47戰車的90mm砲,鋼材由日本自行生產,是日本制鋼所以美國90mmM36反坦克自行火砲以及M47坦克安裝的90mm火砲為樣砲自行研制的。61式90mm砲的砲管前部裝有 砲膛排煙器,砲口前端裝有T字形砲口制退器,採用橫楔砲閂,設置手動以及電磁螺線管式擊發裝置,火砲最大射速為10~15發/分。此砲的使用彈種包括榴彈 (HE)、黃磷煙幕彈(WP)、曳光高速穿甲彈(HVAP-T)、曳光被帽穿甲彈(APC-T)等4種, 其中榴彈的砲口初速為850m/s,穿甲彈的砲口初速為1160m/s,車內可攜帶50枚砲彈。砲塔水平旋轉及砲身俯仰 都由液壓/電力操作,電動機(砲身俯仰、砲塔旋轉共用)和液壓泵設置在砲手席左側,此外也設有備用的手搖裝置。砲手席前方的把手可控制砲塔旋轉與砲身俯仰,動作速率與操縱桿傾斜程度成正比;此外,還裝有 砲塔旋轉限制器,當砲塔旋轉到特定位置時可予以閉鎖。至於火砲手搖柄則為於砲手座位的右側,平時砲塔與砲身以動力方式旋轉時,手搖柄必須停止使用 。火砲手動俯仰裝置由砲手席的轉換桿操作,轉換桿向右下方轉動時砲身向下,向左下方轉動時火砲則上仰。61式的次武裝包括一挺美製M-2 12.7mm高射機槍以及一挺美製M-1919A4 7.62mm同軸機槍,其中M-2高射機槍設置於砲塔頂部右側的車長指揮塔內,與同時期的美製主力戰車類似,車長可在砲塔內 操控機槍,具有較佳的保護效益;槍塔旋轉與俯仰由一組手柄控制,車長由機槍架下方的一具M-15潛望鏡進行瞄準,子彈槍口初速為890m/s,射程6660m,射速600發/分。M-1919A4 7.62mm同軸機槍位於主砲砲架上,具備白朗寧機槍所特有的散熱護套和手槍式握把,攜槍彈750發, 子彈的初速為868m/s,射程3150m,射速500發/分。此外,砲塔兩側各裝有一具三聯裝煙幕彈發射器。觀瞄射控方面,61式設置基線長1m的合像式光學測距儀, 安裝於車長指揮塔內,兩個光學鏡頭分別位於指揮塔兩側,放大倍率為12倍,能與火砲直接瞄準鏡同時使用,將測得的目標距離傳給主砲,用以計算主砲的俯仰角度 。車長指揮塔裝有一具M-15單目潛望鏡,設置於12.7mm機槍架上,放大倍率7倍,可用於周視觀察或機槍瞄準;車長指揮塔四周也裝有4個周視鏡,可用於周視觀察。 砲手則擁有一具放大倍率為4倍的 光學潛望瞄準儀,透過機械聯動裝置與火砲聯動,與火砲俯仰角度一致;此外,還擁有一具與主砲同軸的單眼管狀直接瞄準鏡,放大倍率為6倍。車體兩側前護板上各裝有 一對普通白光及紅外線駕駛燈,以配合駕駛席的紅外線夜視鏡,主砲砲盾左側也可安裝一具白光/紅外線探照燈,用於配合砲手的紅外線夜視鏡,進行夜間作戰。 在服役後期,61式也在砲塔兩側各加裝一組三聯裝煙幕彈發射器。

61式完成研發並開始量產後,防衛廳技術本部與三菱重工等單位便接著進行下一代戰車的研發,成為日後的74式。部分61式從1984年12月開始退役,到1988年度尚有424輛 ;直到日本第三代主力戰車90式在1990年代陸續服役,才開始全面汰換61式,不過汰換速率仍十分緩慢。 在2000年代後期,仍有將近200輛61式仍在陸上自衛隊服役。

衍生型:

67式裝甲架橋車:

以61式 的底盤為基礎,去除砲塔,加裝一座液壓操作的剪式輕金屬橋材,在1967年發展完畢,命名為67式 。車上的剪式折疊橋展開長度為12m,跨距10m,寬3.5m,最大承載能力40噸,足以承受61式戰車的重量,架設時間3至5分鐘,可從任一端收橋。67式架橋車總重為36.7噸,編制三名乘員。67式車僅裝備 自衛隊第七機械化師第七工兵大隊。

67式裝甲工程車

此車供戰鬥工兵使用,可用於構築工事,設有液壓推土鏟與輕型吊車,車重35噸, 編制四名乘員。

70式裝甲回收車

此車構型訪自美國M-47裝甲回收車,是日本自制的國產裝甲搶救車,在1963年進行部件測試,1967年推出完整原型車測試,1970年 研發完成投入服役,命名為70式裝甲回收車。包含預量產原型車在內,70式僅生產四輛,分別在1971與1972年度預算製造。

70式取消了主砲砲塔,改在車體前方裝置固定式作業艙。車體尾艙裝有液壓主絞盤,牽引能力為35噸,能從陡坡拉起陷落的61式戰車。車體前方裝有可朝前擺動的A字形吊車,起 重能力為18噸,不用時向後折收於車體上面;此吊車可透獨立的液壓油缸,靠近吊桿的兩支腳可進行較小的方向調整。為了確保起重工作的安全性,主絞盤還裝有防倒轉制動器,以免牽引、起重作業時負載 物意外掉落。車頭裝有液壓穩定鏟,在使用絞盤拖救車輛或使用A形吊車可向前放下,增加車輛穩定性,同時也可作為推土鏟。

70式戰鬥重量35噸,編制4名人員,武裝包括一挺12.7mm機槍與一挺7.62mm機槍,並可在車體前部頂上安裝一門81mm迫擊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