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資與伊爾庫次克合作,並取得超過200架的生產權    

    印度的SU-30MKI

 

馬來西亞的SU-30MKM 

                                        成大軍研社LUZE

        這是印度買的型號。因為戰略考量的關係,俄羅斯在與中國交好之餘,又擔

  心中國對自己產生威脅,但是不跟中國友好又無法制橫美國。因此俄羅斯又想藉

由與自己較無戰略衝突的印度來牽制中國。印度因此能較不受限制的買到先進之俄國武器。SU-30MKI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架戰機是俄國最新推出的SU-30系列,採用更新的氣動佈局,又有向量推力,因此機動性能超越中國所有者。另外,雷達、航電系統等也都是相當新進的系統,除了雷達為俄國系統外,座艙、通訊系統、電站系統等,幾乎是歐洲特別是法國系統以及少部分印度自製系統。據估計,SU-30MKI先進程度相當於SU-35。

    這架飛機的部分產權在印度,是印度出部分經費與俄羅斯伊爾庫次克廠合作的改良型。因此要出口本型機,還須獲得印度同意,2001年,再印度同意下,SU-30MKI參加馬來西亞新世代戰機之競標,因為是賣給馬來西亞,因此更名為SU-30MKM。

氣動力設計、發動機

    在外型上,將SU-33以及SU-35/37上成熟的三翼面氣動佈局用上來,大幅改良運動性能。如同SU-35,將原來的翼前緣延伸版加大,外加前翼,這樣大大增加高攻角性能,也增加了可用升力,並降低穩定性,機動力大大超過沒有使用前翼者

,在0.9馬赫狀態下,三翼面SU-30可用升力係數比SU-27高30%,1.6馬赫時提高70%。前翼的使用也使氣動力中心前移,在高速時也可以有相當的機動力。

    在發動機方面,為Al-31FP向量推力發動機,這是Al-31F的向量推力版本。是專為改良現有SU-27而改良的,將從Al-37FU發展而來的向量推力技術用於Al-31F上,推力應該與AL-35F同級,為最大軍用推力約8500kg,後燃推力約14000kg。除了向量噴嘴外(增加約70kg),整個技術性能、噴嘴氣動性能等等完全與Al-31F相同,只要再改裝時稍加校正即可而不需要大幅改良進氣道外型、飛機重心配置等。其向量噴嘴由飛控電腦根據情況自動控制。使用三翼面氣動佈局以及向量推力的蘇愷三十MKI能完成大部分SU-37所完成的超機動動作如大法輪、鐘、超級眼鏡蛇等。

    SU-30MKI的飛控系統、向量噴嘴控制都比1996年時SU-35要精進些。

 

 航電 

    在航電性能方面,SU-30MKI更是個令人畏懼的飛機,因應印度的要求,期航電系統大量採用法製以及印度自製航電設備。雷達是使用與SU-35相同的NO-11M電子掃描的相位陣列雷達。

 匿蹤塗料

   SU-30MKI即將使用俄國研製的匿蹤塗料,這項消息約在2001製2002之際傳出。該種俄國匿蹤塗料能讓RCS降為原來的1/10,這種塗料已經在MiG-23等俄國戰機上測試成功,而印度確定使用則是因為俄國在印度的MiG-21上測試成功。SU-27系列的RCS大約5平方米,使用塗料後將降為0.5平方米,雖然與F-22、F-35不能比,但至少在亞洲地區算是相當強悍了。

 

    這樣先進的戰鬥轟炸機,其價格當然也很驚人,據估計一架SU-30MKI約5000萬美元左右(1999年),貴雖貴,不過跟許多西方國家武器相比,5000萬美元買到這樣的武器,實在是不貴。 

    1997到98年,印度先接收一批沒有向量推力、前翼的SU-30,1999年SU-30MKI開始運交給印度。2001年印度自製新型戰機LCA又試飛成功,印度空軍戰力又將提升。再加上海軍、陸軍、核武的發展,為南亞地區造成不確定因素。2001年3月中旬,有報導顯示,中國將新一批SU-27戰機部署於成都軍區,就有同時兼顧台海局勢以及印度的功用。印度即將引進生產SU-30MKI,對中國的威脅更大。不過印度要自己生產SU-30MKI所需時間應該比中國久,因為印度本身的經濟力量以及具有直接影響的工業力量都較差,比較俄國對中印兩國在轉讓生產SU-27系列過程中的評價,可窺知一二:在中國,儘管外界都對沈飛的能力質疑,但俄國方面卻一直對中國方面的表現感到滿意,認為中國會比預計的早得到整體技術;而印度呢?據俄方說法,光冶金方面,就卡住了。

    

SU-30MKI魂斷巴黎  

    除了對性能的介紹,再這裡稍微提一下1999年巴黎那場〝摔機秀〞。大致情形是這樣的:一架蘇愷三十MKI由蘇或設計局首席試飛員駕駛,在很短的滑跑距離後衝上天際,在一連串的表演後,精采的表演來了,連續兩個大法輪機動,隨即飛機進入過失速控制狀態,像落葉般向下飄。不久飛機加馬力,向下俯衝,再接近地面時拉起,但飛機拉起後,尾刺狀到地面,隨即發生兩次爆炸。爆炸後,飛機又被拉起,上升一段距離後,兩位飛行員先後彈射逃生,當然,飛機也掛了。

彈射成功的飛行原則站在旁邊點起香菸•••

    這場事故的原因,有兩個原因,一是,飛行員想要玩個特技,他想讓飛機在接近地面時拉起,贏得喝采,但是沒想到動力不足飛機沒照預料的時刻拉升。還有一個原因是,該機飛行表演時間臨時簡短,為了在更短的時間表演預定科目,

再第一次大法輪之後沒有足夠的加速就進入第二次大法輪,因而損失太多動力。

    無論如何,在摔機之前,該機的確表現不凡的機動力,特別是兩個大法輪機動以及過失速操控,而K-36也再度表現他優一的彈射能力。因此,在這次事故後,人們不但沒有因此懷疑蘇愷三十的性能,反而更加注意K-36彈射椅。事故發生後,據說美國生產彈射椅的馬丁貝克公司攤位門可羅雀,而俄國生產K-36的公司則門庭若市。

    同年九月,同樣的飛行員駕駛另一架SU-30MKI在莫斯科航展完美的演出,洗刷了摔機的恥辱,為這場事故畫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