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第五代戰機系列  之

 

                俄羅斯第五代戰機現況

  

  The situation of the fifth-generation fighters of Russia today    By LUZE


    米格的1.44及蘇霍的Su-47之問世,為俄國航空界扳回面子,他們證明俄羅斯仍能發展抗衡美國的新世代戰機。也許在蘇聯解體後,一些次要的航電設備因缺乏資金而中斷,但次要的設備就較不敏感,必要時可以藉由國際合作購得,一如SU-37以及MiG-29SMT在一些通訊器材、夾艙方面與歐洲公司合作一般。所以在技術上,俄國絕對有能力作出與美國F-22抗衡的第五代重型戰鬥機。

    技術上沒問題,可服役這檔子事可不是有技術就可以解決。先不談第五代戰機,光是第四代或四代半戰機之採購,就已令俄軍方頭大。這幾年,俄羅斯空軍實際獲得之新武器採購經費不到預算的一半,這裡所謂的〝新武器〞只是全新的第四代或第四代半戰機,這些飛機是不需要再砸多少研發經費的,連這都付不起,更甭論還要研發經費、且單機價格更高的第五代戰機。

    所以目前俄羅斯空軍(VVS)及國土防空軍(PVO)(為了方便,以下統稱空軍)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將近一半的現役戰機,包括早期的SU-27、MiG-29、MiG-31、SU-24等,機齡老舊,已不適合未來戰場。如不改善,就好比將制空權直接奉送給美國。

    另一方面,航空工業界也預見危機:美國JSF計畫進展順利,預計2010年就要投入國際市場,JSF擁有性能好、效費比高等特點,如果俄國不能即時推出相當於JSF的LFI,那麼屆時SU-27、MiG-29改型將完全失去市場競爭力,那麼國際市場將被JSF獨占,而一占就至少是幾十年,俄羅斯航空工業將無法生存!

    權衡軍方及航空工業的需要,俄政府於2001年訂出了折衷之道:優先發展第五代輕型戰機以與JSF競爭2010年國際市場及滿足俄國本身輕戰機需求;重型戰機方面先提昇現有SU-27及MiG-29戰力,待將來獲取足夠資金,加上第五代輕型戰機的成熟技術以發展第五代重型戰機。

           

一•現有戰機改良

     俄軍方認為,SU-27及MiG-29系列的機動性、航程等性能良好,只要修改航電系統就能擔負未來十餘年重型戰機任務。修改也是有限度的,並不如想像般的把SU-27基本型提升成SU-35那麼〝全面〞,修改工作是聚焦在〝如何提升超視距戰力〞的,與此無關的項目包括為SU-27系列換裝AL-31FP向量推力發動機甚至只是換裝向量噴嘴、換飛控系統等計畫在現階段都遭否決(除了少數特例如SU-35、SU-34)。

    提升環境意識(SA)性能是主要改良工作:包括更換雷達、雷達警告器等感測系統;以及資料鏈等通訊系統。改良後,每一架飛機都相當於一個小型預警管制機。能以資料鏈連結本身、地面、預警機、僚機之資料,使機隊中有修飛機可以進行無線電緘默作戰,一如第五代戰機。

      人機介面是另一改良重點,新型人機介面更加人性化且自動化。2000年拉緬斯基儀器設計局就已經在一架SU-30MKK上測試新型座艙,並於2001年8月公佈。新型座艙在介紹1.42時已經提過,載此不贅述。拉局總設計師認為新型座艙可讓SU-27、MiG-29繼續使用15年左右。

     據報導,平均每改良一架戰機只需要100萬美元,遠低於一架新飛機的數千萬高價。(注:對於SU-27系列而言,若要換裝AL-31FP則每架約需再加600萬美元,若只是換裝向量噴嘴,要再加100萬美元),以下將簡單敘述幾種戰機改良方向。

    

SU-30MKK的航電系統

                              

    MiG-29:MiG-29將被提升成MiG-29SMT-1或SMT-2的水平,包括外型上增加機背高度以增加然由籌載,改善短腿之缺陷。

    SU-35:現有的數十架SU-35將被提升至SU-37的水平,據說是因為這樣,所以SU-35、SU-37都統稱作SU-35,算是最接近第五代戰機的側衛系列。此外,1999年,共青城飛機製造廠也生產了少量的全新SU-37。而2001年莫斯科航展又推出最新的SU-35UB雙座戰機。

    SU-33:1999年4月29日,SU-33的雙座型SU-33UB完成首飛,該機不論在氣動力效率、材料、航電科技等可謂側衛家族中最優秀的。俄國將為現有的SU-33提升至SU-33UB的航電水平,另一方面,也將為SU-33換上SU-33UB的兩次摺疊機翼,如此一來可增加航艦載機量,必要時SU-33還能停放在MiG-21的機堡中!

  戰鬥轟炸機:原本SU-34預計在1995年取代SU-24及SU-25,但進度嚴重落後,估計2010年前都沒希望量產。為了改善這點,一樣是走改良之路,除了改SU-24,也改SU-30。俄國將使用的SU-30不像印度的SU-30MKI那樣加裝前翼及TVC,只是改良SU-30基本型的航電設備,是伊爾庫次克飛機製造廠為俄國改良的SU-30,稱作SU-30KN舊有的SU-30K及SU-27UB都將被提升至該水準,SU-27UB的改型又稱作SU-27UBM,SU-30KN及SU-27UBM將作為SU-34量產前的過度機種。

 

IAPO為俄軍改良的SU-30KN

二•第五代輕型戰機LFS

     1980年代,蘇聯軍方同時提出第五代重型與輕型戰機計畫,前者就是MFI,後者俄文簡稱LFI。米格設計局一開始同時設計MFI與LFI,當兩者都要進入全程發展階段時,米格設計局有感於同時進行兩個計畫之可能困難,因此改為優先發展MFI。LFI因此成為MFI發展完成或接近完成後再發展的項目。

    2001年,俄政府終於面對現實,決定優先發展對應美國JSF的輕型戰機。將LFI計畫改為LFS計畫(S是俄文〝攻擊機〞的字頭)。2001年5月18日第五代戰機研製企業領導人與俄羅斯航空科學研究院領導人在俄航空航天局局長卡普傑夫主持下簽署〝研製未來航空綜合系統總協議〞,確定各機構合作及分工概況,該日算是俄羅斯〝新第五代戰機〞計畫正式啟動日。前期總體研製方案由蘇霍局於2001年底完成。之後再由蘇霍、米格、雅克三公司推出自己的方案競標,根據蘇霍及米格供斯負責人的說法,不論是哪個單位獲勝,第五代戰機都將是這三個單位共同完成的。亦即所謂〝競標〞只是要標出領導單位罷了。

     據規劃,LFS戰機將是正常起飛重量20噸左右,最大航程(加油?副油箱?)約6000km的戰機,具備匿蹤性能,以及美國JSF所沒有要求的超音速巡航性能。

    2002年4月26日,蘇霍設計局獲得五代機研製領導權,同年,俄空軍將LFS計畫之飛機命名為I-21。俄政府將再LFS研製期間提供15億美元經費,其餘將主要由設計單位承擔。蘇霍公司不但是三個研發單位中最有錢的,也可以說是俄國航空工業界最有錢的,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他也有穩定的收入,例如對中國與印度的SU-27戰機出口業務。因此蘇霍得標是理所當然的。而從官方經費可以看出,俄五代機研製幾乎是用上了航空工業界自己的〝愛國心〞及〝危機感〞,以已經推出原型機的Su-47來說,要將隻成為可服役的五代機,尚需要100億美元,也就是說,即使有了材料、氣動設計、發動機、航電等預研成果,五代機仍不是幾十億美元就可以解決的,故15億美元應當佔了相當小的經費比例,這與目前所有武器的研發經費的1/2以上由政府負擔之狀況簡直背道而馳。

 

 

    俄軍方希望,I-21能在約2005年推出原型機,2010年左右服役並投入國際市場與美國F-35競爭。然後再約2005到2010年間開始再次啟動MFI計畫,讓MFI約在2015年左右服役。筆者認為,這樣的願景,在技術上也許是可能的,因為LFS可以用到許多已經存在或正在測試的第五代設備,如AL-41F發動機、飛控系統、氣動力設計等等。所以LFS可以說是〝視任務狀況做整合及優化工作〞而不是〝研製全新的飛機〞。所以雖然LFS計畫從2002年正式開工,但到2010年為止,整個研製週期將不是單純的10-2=8年,而應該算進之前蘇霍的S-54及米格的I-2000的研究時間。這種算法雖然很樂觀,但技術上而言應不失實際。然而在體制上,俄軍方的願景卻可以說是幻想,這個計劃一次扯進了那麼多公司,誰能確保研發過程不會出現分歧;整個計畫也不像美國JSF計畫一樣那麼有系統,本身體制不如美國的蘇聯航空工業中間遇上蘇聯解體,許多公司許多年沒有業務等事件後,很難想像有辦法在幾年內弄出個有效的管理體系。無怪乎俄國官方已經有人認為,LFS計畫已經拖太久,能在2015年出來就很好了。

三•第五代長程攻擊機:SU-34/32FN     

  1980年代,蘇霍設計局發展預計在1995年起取代SU-24的SU-34/32FN戰鬥轟炸機。該機雖然源自第四代的SU-27,但其性能水平算是第五代攻擊機。該機至今仍未大量服役,目前算是蘇霍公司重點項目之一,量產機也將用上許多新技術。蘇霍設計局表示,量產型的SU-34/32FN(俄國軍方仍稱之為SU-27IB)很可能裝備AL-41F發動機,這將使得SU-34即使在最大起飛重量時推重比也接近1。另一方面,俄國長期在風洞模型中測試的電漿匿蹤設備也於2002年設於SU-27IB上測試,預計將成為第一種裝備電將匿蹤設備的服役飛機。SU-34預計要在2010年以後才能量產取代SU-24、SU-25、SU-30、SU-27UBM。